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普通心理学2

2011-12-27 50页 ppt 1M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8343

暂无简介

举报
普通心理学2null普通心理学主要理论普通心理学主要理论弗罗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弗罗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一、简介: 弗罗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科医生,“现代心理之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二、中心思想二、中心思想1、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 2、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为性本能(libido),原动力或原欲力。 3、人的一切活动为满足性本能,但条件及环境不允许人的欲望任意去满足null4、人的本能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表现,从而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或变态心理。 5、成年期甚至老...
普通心理学2
null普通心理学主要理论普通心理学主要理论弗罗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弗罗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一、简介: 弗罗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科医生,“现代心理之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二、中心思想二、中心思想1、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 2、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为性本能(libido),原动力或原欲力。 3、人的一切活动为满足性本能,但条件及环境不允许人的欲望任意去满足null4、人的本能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表现,从而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或变态心理。 5、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后出现的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二、理论组成部分二、理论组成部分意识结构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一) 意识结构 (一) 意识结构 1、意识(consciousness) 指个人应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环境中的人及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null2、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潜意识中所压抑的欲望及冲动,浮到意识层前,先经前意识。 3、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潜隐于意识层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的经验,个人对此完全无意识。 null意识结构示意图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null(二)人格结构(二)人格结构1.本我(id) 人格中最早的、最原始的部分 由思维、感觉、欲念构成 是生物性冲动及欲望的储存库 具有强大的非理性能量 处于潜意识的深层 由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控制null(1)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 是个体求生活动的内在力量。 (2)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 攻击及破坏的原始欲望及冲动。null2.自我(ego) 存在于意识之中 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 是自觉的、能动的心理活动代表 人对自己的肉体及精神的自我认同 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支配 3.超我(superego) 管制地位,是人性善恶所存之处,是人接受社会道德教养而逐渐形成,由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而控制 (1)自我理想(ego-ideal)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理想的; (2)良心(conscience)是自己行为免于犯错误的限制性规则。null人格结构示意图原我自我超我null三者之间的关系 (1)健康的人格:三者之间相对均衡与协调 (2)动力学特征: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null(三)人格发展 人格动力(personal dynamics)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本我、自我及超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null(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 分五期 null1、口欲期(oral stage 0-1岁) 原欲由口腔活动而满足 固结会产生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 行为表现为:与口腔有关的异常行为,及相应的性格异常如过度依赖,悲观或乐观,嫉妒,猜疑,洁癖等。null2、肛欲期(anal stage 1-3) 性本能集中与直肠及肛门, 固结,会产生肛门性格 (oral character) 行为表现为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null3、前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 3-6岁) 性本能集中与生殖器 以父母中的异性为性爱对象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 如情结未化解, 会出现道德问题,性别认同困难或道德问题。null4、潜伏期(latent stage 7-青春期) 性本能呈潜伏状态 男女团体活动呈分离状态 固结会产生人格发展不全或强迫人格。null5、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 性本能又回到生殖器 性需求转移到异性伙伴 固结会产生功能障碍或病态心理。null梦的分析(dream analysis)从1895 年对自己的梦境进行分析,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ream) 主要根据意识状态下所说的梦,解析其潜意识的梦。null显性梦境(manifest context)所能记忆的梦,属于意识范围。 隐性梦境(latent context)梦境深处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部分,梦境的真面目,属于潜意识层,其中所有的欲念、动机等, 在意识放松之际,以伪装的方式从梦中泄露,形成为当事人所不知的潜性梦境。null无意识的例子(一)无意识的例子(一)一位英俊潇洒的研究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特别怕切黄瓜,无论是在学校的公寓里,还是到女朋友家里,只要看见有人在做菜,清洗黄瓜,然后再把黄瓜一片片地切开,他就情不自禁地紧张、害怕,能躲就躲过去,否则他会哆嗦起来,从旁边艰难地走过。无意识的例子(二)梦的类型 无意识的例子(二)梦的类型 1.潜在梦   深层意识中压抑住的愿望、欲求在梦中的表现。 2.显在梦   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在梦中出现。 3.反梦  即与现实生活中事实相反的梦。 4.情绪梦   是你最近精神状态的反映。 梦的运作梦的运作⑴浓缩。即用隐意的个别元素代表全体,或把几种隐意的元素合而为一,如用胡须代替父亲,用乳房代替母亲等等。 ⑵转移。即用暗喻、谐音、仿同、近似等形式,通过由此及彼来表示隐意。如一个女人经常牵着狗,即用狗的形象代表这个女子等。 ⑶象征。即某些代表其它事物的东西。如用国王和王后象征父母,用小动物或害虫象征弟妹,以及用手杖、伞等等征男性生殖器,用坑穴、房间等象征女性生殖器等。此外,梦的运作还有润饰、校正等手法。 梦的本质梦的本质(一)梦是睡眠中的一种不安稳状态。 (二)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 (三)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四)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五)梦是愿望的满足 。 null四、释梦理论 Theory of dream interpretation梦境有两个层面显梦 manifest content 隐梦 latent content基本观点: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示意图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示意图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精神分析疗法本我自我超我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其它人格结构意识结构null前生殖器期肛门期口唇期潜伏期生殖期弗罗伊德人格发展示意图null方法 压 抑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合理化——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 null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 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一、埃里克森 Erikson,Erik.(1902-1979)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二、心理社会发展学说中心思想二、心理社会发展学说中心思想1、注重人格发展及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力量。 2、人格各部分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形成的,个体通过所有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2、人格发展分八期,任何一期的发展,与前一期密切相关,为后期打下基础。null4、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developmental crisis ),即每期的特定问题。 困难未解决---->危机存在---->人格发展障碍。 困难解决---->危机化解---->人格发展顺利。三、发展阶段三、发展阶段1、婴儿期(0-1岁)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erses mistrust) 希望的美德 主要问题:陌生人焦虑 发展顺利:对人信任,有安全感 发展障碍:与人交往焦虑不安,自我意识增强。null2、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愧怀疑(autonomy verses shame and doubt) 意志的美德 发展顺利:有自我控制感,行动有信心 发展障碍:自我怀疑,行为缩头缩脑 null3、学龄前期(3-6岁)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 verses guilt) 目的的美德 发展顺利:生活有目的、方向,独立进取。 发展障碍: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null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ersus inferiority) 能力的美德 发展顺利:有求学,待人处世的基本能力 发展障碍:缺乏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null5、青春期(12-20岁)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erses role confusion 忠诚的美德 发展顺利:人格统一,有自己的目标 发展障碍:人格混乱,生活无目标。 自我统一(ego identity)人格上自我一致的感觉 null统一状态(identity status): 定向型统一(identity achievement)危机化解,了解自我需要,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未定向型统一(identity moratorium)发展危机未化解而自我追寻者 迷失型统一(identity confusion)发展危机无法化解而陷入困境者 早闭型统一(identity foreclosure)自己无主见,一切由家长决定者null6、青年期(20-35岁)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erses isolation) 爱的美德 发展顺利:成功的感情及事业基础 发展障碍: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逃避社交生活null7、中年期(35-6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generativity verses stagnation) 关心的美德 发展顺利:热爱家庭,事业有成,培育后代 发展障碍:自我放纵,不顾未来null8、老年期(65岁以上)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integrity verses despair) 智慧的美德 发展顺利:心平气和,安享晚年 发展障碍:悔恨往事,自我放纵null艾瑞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示意图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愧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1、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null2、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 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过程 (2)认知风格 (3)认知策略 (4)元认知 皮亚杰智力发展学说皮亚杰智力发展学说一、皮亚杰简介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知觉、思考、动作、解决问题等活动中,了解12岁以前儿童的智力发展的性质及形式 研究轨迹研究轨迹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null1、哲学思想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 “图式”概念源于康德的“先天图式”。但皮亚杰不是先天论者,而是持构成论(constructivism)观点 2、结构主义对皮亚杰影响很深 结构: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 3、“同化”、“顺应”概念来自于生物学 4、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如“自我中心倾向” 5、用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来描述儿童的智慧活动 研究轨迹研究轨迹1920年在比纳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轨迹研究轨迹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研究轨迹研究轨迹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智慧运算是以整体建构方式实现的 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null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 广义包括个体成长中的知觉、想象、理解、记忆、思考、判断等方面复杂行为的发展。 狭义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智力发展。 二、中心思想二、中心思想1、基模(schema):原有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具有整体性、转化性及自调性 。 2、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是自身。 3、智力发展的动力是失衡,因失衡而产生智力发展的需求,因而出现智力发展 4、认知结构的扩大与改变,是个体智能发展的过程。null4、同化(assimilation) :当个体面临一个刺激情境或困难情境时,企图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 。 5、顺应(accommodation) :个体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的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境 。三、发展阶段三、发展阶段(一)感觉运动期(sensorimotor stage 0-2岁) 1、特点: (1)儿童通过感知与外界发挥相互作用 (2)智力进步的体现:反射行为—信号功能 (3)建立物体永恒的概念 null(二)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 2-7岁) 1、特点 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符号 感知的局限性及直觉性思维 语言的使用 自我为中心:三山现象 泛灵论 延迟模仿能力 梦是外部事物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 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null前运思期实验图 null(三)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 岁) (1)具有心理操作的能力 (2)思维符号性及逻辑性开始 (3)思考方式的组织性及稳定性 (4)思维仍然具有零散性及孤立性,不能将逻辑思维结合成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缺乏抽象性。 (5)在面对某些数学、物理及社会等问题时仍需具体事物的帮助 null(四)形式运思期(formal perational stage 0-2 岁) 1、特点 抽象及逻辑思维形式 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的水平 从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具有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决策能力。 开始思考如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问题 迷恋科学幻想null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图示null感觉运动期思维的萌芽前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抽象逻辑思维初步逻辑思维象征及直觉思维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刺激—反应(S—R)是其基本模式。代表性的学说有桑代克的联结说、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null行为(behavior):一般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表情、动作和语言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无限扩大了行为的概念,他们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不仅指一切遗传与习得的所谓外显行为,还包括一切遗传与习得的内隐行为。后者指内脏活动和思维活动。null一、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的是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S———V———R)。 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刺激物 反应 灯光 食物 流口水 nullnullnullnull桑代克的理论则强调发现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而联结则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实现的。 r S r R(试误后的) r nullnull1898年桑代克(E.L.Thorndike)以猫做实验。他把一只猫关在笼子里, 笼外放置食物,猫不断尝试弄开笼子的活门。起初猫出现“尝试与错误”性行为,乱抓、爬、咬、后来偶然打开门闩,取得食物。如此重复数次,错误动作减少,最后可直接把门打开。 按照桑代克的分析,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stimulus-response connection)。S-R联结浓密学习是随着通过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逐渐产生的。null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有别于巴普洛夫的学说,这种反射可以在缺乏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产生,它是在行为反应后紧跟着强化刺激(奖励),这种反应就有重复的可能。 S——R——Q 刺激物 反应 强化刺激null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刺激的结果,行为的后果又可作为后续行为的原因。因此,人们可以运用环境刺激和行为的后果来控制新行为。这种由结果控制的行为称为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er)。nullnull老鼠逐渐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按压杠杆的行为可因停止供应食物而逐渐消退。这一过程是学会一种操作的过程,因而被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这里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对工具操作的学习,故又称工具操作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操作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事先没有诱发刺激,其行为是自发的、随意的,动物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目的,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nullnullnull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模仿的结果。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null班杜拉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形式。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所作所为以后进行模仿学习学会的。 如果给那些有行为问题的人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四、 人本主义理论四、 人本主义理论一、代表人物:罗杰斯Rogers、马斯洛Maslow (美国)马斯洛null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彼此关联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个体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生 理 需 要 安 全 需 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 重 的 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罗杰斯的理论三、罗杰斯的理论(一)机体潜能说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包括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如果能够实现潜能,个体就会健康成长。(二)无条件积极关注(二)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条件性积极关注是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强调对儿童各种行为都应给予关注,无条件不加批判地接受,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真诚、理解的环境,儿童才能够健康成长。(三)自我论(三)自我论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当两者趋于一致时,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则会产生心理障碍。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环境不良,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实现所致。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心理的本质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大学派:代表任务、主要术语和观点、 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
本文档为【普通心理学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