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科举制度

2011-12-19 14页 doc 82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3466

暂无简介

举报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  1.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 2.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3.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  1.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 2.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3.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文。 明清两代考生首先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中凛生,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成绩次好的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限制。成绩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学的附学人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北。录取的人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考试的人是贡土。考取后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隋代科举制度 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选拔人才方式是隋代科举制度的一大特色,与后来成熟状态下科举制依靠被选者自己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有所不同.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不很固定,基本定型的科目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孝廉科和俊士科等.隋代对报名资格、考试程序和考试内容也作了一系列的.隋代所确立的科举制对中国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强化君权、重视文教、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对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之与前代相比,表现为考试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科举取士取消门第限制、录取名额巨增、选拔人才质量更高、考试防弊严密、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等诸多显著特点. 元代科举制度 元代也曾实行过科举考试,但时断时续.其形式继承前代,又有一些变革.它是元代汉族文化与蒙古等民族文化交汇的一个重要契机.它对促进民族交往与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程朱理学也第一次在科举考试内容中占了支配地位. 明代的科举考试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考取童生(秀才)要经过县试、院试和府试三级进行。县试在2月进行,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考试。院试则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2名秀才保举。府试考取的就叫生员(秀才)。乡试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第一名叫做会元。殿试第一名叫做状元。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 科举考试的等级名称  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b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例如: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2)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下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吏、三吏、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明清科举简表: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 京城和各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宫殿) 案临考场(府、县) 贡院(省城)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卯、午、酉年八月 乡试次年三月 会试同年四月 桂榜 杏榜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桂榜:秋闱发榜时,正是桂花飘香之时,所以也称桂榜。 杏榜: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     3.学校与教师     古代学校有“庠”(xiáng)、“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例如:     又嘱学使俾人邑庠。(《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齐恒晋文之事》)     “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例如:     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例如: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三元,指解元、会元、状元,分别为科举制度下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连中三元指接连在乡试、会试与殿试中考取第一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 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 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 孟宋献; 元朝的 王崇哲; 明朝的 黄观、商辂; 清朝的 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 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 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科举制度废除  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上面所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根据这一制度秀才是功名的起点。如果在三级考试中都名列第一,这就是连中"三元"。据史书记载,自实行科举考试起至废科举,连中三元的有十三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李骐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在宋元明清三级考试制里,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连中三元极少出现,堪称科场佳话。据知元代仅一人(王宗哲),明代三百年中亦只两人(黄观、商辖)。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官】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à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科考的一般情况 明清的郡试,又叫童试,相当于唐宋时的州县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童试合格前的学子,称童生,因为无正式功名,还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不能进官学。县试一般由知县主持,本县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场,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同,试期多在四月。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又叫道试,由主管一省诸儒生事务的学政主持。论职能,学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权力却比今天的教育厅长大得多,掌握着一省学子的前途。凡在学秀才,都有学籍;秀才犯法,有功名在身,地方官不能擅自办理,须先请学政将其革籍后才能审处。大名鼎鼎的清代风流才子纪晓岚,就曾在乾隆二十七年出任福建学政。纪晓岚毕竟风流成性,督学期间,常令福建学子们啼笑皆非。有次他到福州一家茶楼品茶,正碰上一群文士在那里赋诗,便也凑了过去。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忽然问他:“我们正在作诗。这作诗的事,你也会?”纪晓岚说:“在下才疏学浅,不敢说会,略知一二罢了。”有几个人想出他的洋相,就起哄说:“要他作一首,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纪晓岚向起哄的人们说:“请出个题吧?”其中一人说“就以此楼为题。”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吟道:“一爬爬上最高楼”,众人听了,大笑不止,以为他根本就不会作诗。谁知慢吞吞吟出来的第二句,却令众人为之一震:“十二栏杆连斗牛”。真正的读书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好诗句,于是有人问他的名字。这时纪晓岚不再逗留,一边下楼一边说:“纪某不愿留名字,恐压八闽十二州。”众人一听,面面相觑,才知唐突了督学大人。 院试试期不定季节月份,三年轮环一次,考八股文与试贴诗,分正试和复试两场,合格者始由童生改称生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读书人只有成了秀才,才有资格进入地方和京城的官学学习,称为“入泮”。并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入泮”,如唐代国子监分为六种:国子学收三品以上高官子弟,太学收四、五品官子弟,四门学收六、七品官和豪富之子,只有律学、书学和算学才收八品以下官员和普通民家子弟,但三学所收生员总数不过一百一十人。至于门下省的弘文馆和太子东宫的崇文馆,只收皇亲国戚和宰相之子。各府州县虽立学校,招收生徒也有资格限定,真正的穷苦百姓子弟是不可能上学的,而在学秀才一般也不会刻苦用功读书。到明代,中国教育才真正开始发展,国子监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国立大学,通常有学生八千人左右,除府州县立官学之外,各地乡里也都开塾立师,“天下穷乡僻壤,咸有学有社。”各地官学生员额数虽与唐宋相同,但正额之外还增加一部分,叫作增广生员。明清两代入了官学的秀才,通过岁考和科举,按文章优劣称附生、增生、廪生。读书人成了秀才,就有机会入国子监学习,学满三年,可直接进入仕途。国子监学生如不想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出任通判、知县等职。但只有监生和贡生才能入国子监。监生分三种,贡生分六种。三品以上文官和二品以上武官的子弟可以直接入学,称荫监或荫贡;文章特别优秀的生员入监,称为优监或优贡;按一定数额献纳钱粮,也可入监,称例监或例贡。逢庆典恩升的正贡称恩贡,以年资升为贡生的称岁贡,由地方学校选拔的叫拔贡。曾经有个长了一脸络腮胡子的秀才,感到科考艰难,就一心想拔贡。有人劝他说:“拔贡是为皇帝选拔人才,不但要文章好,而且要五官端正,像你这样的络腮胡是肯定不要的。”秀才一急,把满脸的胡子都拔光了,谁知仍然因相貌不佳而不能成为贡生,他自我解嘲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未曾拔贡先拔胡,拔贡不成胡已无。早知拔胡难拔贡,不拔贡也不拔胡。”即使秀才,也不是每个学子都能考上,清朝某县有个书生,七十岁了,仍是童生,不能戴秀才冠巾,为了这个秀才称呼而一再入场应试。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冕礼,二十岁前为“未冠”,偏偏他七十岁那年考试的题目是《未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写《青春岁月》或者说写《我的青少年》,这对一个七十岁的考生来说,简直是一种讽刺。同考的童生有人写了一首诗来打趣:“县试归来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楼梯。牵衣附耳高声问:‘未冠’今年出何题?”七十岁的老童生面对如此戏谑,那份心情该有多么悲酸! 乡试是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考试,明清时才有。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明清会试与唐宋时的省试属同一级别的考试,每三年一次,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遇皇室庆典也加恩科,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试”。考试的时间、场次和内容与乡试相同,但难度要大得多。会试合格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学子成为贡士后,才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唐宋时殿试在省试发榜后十天左右举行,明清时则在会试发榜后一个月左右举行。与唐宋还有所不同的是殿试已经只是在理论上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上榜参加殿试的贡士原则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为进士;因此殿试成了竞争状元和鼎甲人选、确定新科进士先后名次的专场考试。 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特别令士林瞩目。殿试本身十分庄严,决不象电视剧《康熙帝国》中所表现的那样无序。试前一天,由鸿胪寺官员负责设置御座、黄案,由光禄寺官员安放试桌,排定考生座位。第二天参加殿试的贡士须于黎明时分到殿后的丹陛下排队等候,领取宫饼一包;文武百官则分立两旁。随后,皇帝在一片管弦丝竹声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授予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上。文武百官及考生参赞礼拜后,礼部官员才开始散发题纸。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四十公分,宽十二公分,有红线直格,每行规定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要书写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题纸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答题。按规定凌晨入场,日落交卷。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殿试的文体,开始是骈体文,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治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唐中叶以后,诗赋之风大盛,殿试也改为诗赋,规定韵脚象省试中的试贴诗一样,或五言六韵,或七言八韵,对声韵格律要求很严格。唐代诗人祖咏应省试,试贴诗题为《望终南余雪》。终南山在唐都长安城外,祖咏写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两韵四句,感到诗写完了,便不再废话。按规定,该写六韵,祖咏仅用两韵,不合科制,尽管此诗极受推崇,但祖咏还是名落深山。 益人又害人的科举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科举时代读书人尊奉的信条。中状元而魁天下,也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和最高目标。但状元的至尊地位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孙伏加不叫状元,只称进士第一。状元一词,始于武则天天授元年。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性废唐而立大周之后,首科取士十六人,并亲自在洛成殿策试。在此之前,科考实行糊名制,贡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武则天说应该信任考官,废糊名制,实际上是要从宽取士。当时,主考官用奏状向武则天报其等第名次,位于奏状第一位的,始称状元。但唐代制科百余种,各科都举行殿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进士科状元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到宋太宗时,皇帝举行殿试并成为定例的只有进士一科;太平兴国八年,把殿试合格者分为五甲,元顺帝时改为三甲,状元专指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定制,状元至尊至贵的地位开始确立。到明清两朝,不设其它科目,进士科成为唯一的制科,殿试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数不定,第一甲却仅取三名,按文章优劣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称“鼎元”,在科举中的地位变得至高无上。 唐代直接由吏部主考的科目为常设制科,主要有进士、明经、秀才、俊士、明法、明书、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等。其中进士与明经两科应考的人最多,名臣名士也多出自这两科。唐代进士科试以诗赋为主,自齐、梁、陈、隋以来,文士都爱吟诗作赋,因此一般都应进士科,以表现自己的才能。现代人说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只会“读死书”,这种说法实际上不应该包括进士科,而且读死书的人也是绝对考不取进士的。进士考诗赋,读死书的人必定作不好诗。但象明经科试则非读死书不可。唐代明经科考帖经。唐太宗要颜师古考定《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春秋左传》经文为“五经”,考生必须熟读这四十多万字的著作,考试时由考官掩蔽经书前后两边,中间只留一行,又用纸帖住一行中的三个字,让考生读出被帖的三个字。这种考试方法,就叫做帖经。如此考试,能录取的当然只能是一些书呆子,远远不如进士有真才实学。明经和进士两科不同的考试方式,使唐代诗赋极盛,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理所当然也使唐代经学极衰,跌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底谷。唐代官员,进士出身的称清流,多做朝官;明经等其它科考出身的称浊流,也有做朝官的;清流和浊流统称为流内。而通过别的途径当官的称流外;有一定才学而无法出仕的就是今天相沿成习后所说的不入流。在官场上,清流看不起浊流,流内看不起流外,互相仇视,互相斗争,把古代官场搞得纷纷乱乱。盛唐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十五岁举明经科及第,但唐代重进士轻明经,元稹交结宦官才在朝中做个知制诰,受到以牛僧儒为首的清流的鄙视。一次朝官们在一起吃瓜,有苍蝇飞来,武儒衡挥扇驱蝇,看了元稹一眼,说:“这东西从哪里飞来?”从这种极度的傲慢轻蔑中可以看出进士及第官员的自负心理。元稹不堪其辱,奋志抵砺,在二十七岁时重入科场,终于及进士第,官拜监察御史,出了胸中恶气。 从戏曲中看来,似乎书生一发奋,便可高中状元,而自唐代以后,共开科考七百二十四次,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只出过七百二十四名状元郎。也有少年登科者,象宋太宗丁丑科状元吕蒙正,曾官至宰相。年轻时游学渤海,因有“挑尽寒灯梦不成”的诗句,本意是写自己刻苦读书寒夜不眠,却被渤海县令之子胡旦取笑说:“这是一个瞌睡汉呀!”吕蒙正含愤离开了渤海,第二年在科场大获成功,高中状元,鼎甲天下,便让人捎话给胡旦说:“瞌睡汉中了状元。”胡旦大受震动,也让人传话给吕蒙正:“我明年也要做状元,只不过前后脚,比你晚一年罢了。”第二年,胡旦果然也中了状元。这事说起来好象太轻巧,有如上街买个小商品似的,你买了,看起来还不错,我也去买一份,而且一去也必能买到与你同样的一份。其实,要考状元决非单凭一腔热血满怀壮志就能成事,吕蒙正胡旦者流,历史上并不多见。唐代已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应明经科试及第,三十岁已经太老,应进士科试及第,五十岁还算年轻。一般说来,其它科考十取二、三,而进士科则是百取一、二,难易十分悬殊。古代学子能在中年进士及第,已是十分幸运,真正少年登科的能有几人?虽然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真正十年便能一举成名的学子,则决非等闲之辈,必是学冠群伦、领一代风流的名士,历史上实在微乎其微。唐开元二年孙逖十九岁中状元,宋绍兴五年汪应辰十八岁中状元,都不仅在当时是一时俊彦、深为朝庭所倚重,而且声震天下,名贯古今,有如历史的天空中一抹耀眼夺目的彩虹。即便如宋代张孝祥二十二岁中状元;明代罗洪先和赵秉忠二十五岁中状元,林大钦二十一岁中状元;清同治二年张之洞二十六岁点探花,这些年不满三十的鼎甲人物,也都曾名重一时,身入要津。就是白居易、元稹、韩愈、刘禹锡、杜牧、王安石、苏试、柳宗元、杨万里、黄庭坚和纳兰性德等二十多岁及第登科的年轻进士,哪一个不是青史留名?真正只历十年寒窗的,恐怕只有称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了,他十四岁及第,是名副其实的少年登科,然而孤星高映,千古不再。至于七岁参加殿试的晏殊,即使他在有生以来的七年中一刻也不曾休息,又能读几本书?知多少事?能把经、史、子、集都弄懂记熟么?他的文章诗赋实在无法与同考的万余名举人相比,因主持殿试的宋真宗皇帝爱他是个“神童”,才“赐同进士出身”,因此不能算作学成登科。 一个学子,能得秀才巾冠已属不易,何况进士状元乎?唐宋时,考状元要先过州县试和省试两关,才有资格参加殿试。等到争取殿试资格,考生本身已过五关斩六将,是百里挑一的侥侥者,而且每场科考的举人通常都不下千人,宋、明、清三朝一般开科取士尚有二三百,而唐代取士则十分有限,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取进士最多的唐高宗咸亨四年癸酉科,也不过七十九人;而永徽五年甲寅科,仅取进士一人,读书人的仕进之途,仍然太过狭窄。到明清时,则要先过郡试、乡试、会试三关,经历几十场考试合格后方可入围。万千学子,皓首穷经,而成功者毕竟是极少数。《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足证士子艰辛:“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梁颢何许人也?严格说来,应该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却偏偏又是宋太宗乙酉科的状元郎。不说他前几十年是如何闯关,单说他中进士点状元,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进士点为状元。前后凡四十七年,应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是八十二岁高龄,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他被宋太宗点为状元后,太宗问其年岁,他作《谢恩启》一篇作答,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虽然垂垂老矣,此番言语,也显出头角峥嵘,不枉天下第一的名头。他还曾赋《谢恩诗》一首感谢皇恩:“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这其中包含了多少艰难,又有过多少辛酸?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二岁学始成,这位状元爷还能为国家效几分力呢?宋朝人平均寿命在三十五岁左右,他能活到八十二岁,已经是当时世上少有的寿星了,即使学有所成,风烛残年,只怕终归还是学无所用。无独有偶,宋高宗绍兴年间,科考往往在正科之外加恩科重考落第举子,以示皇恩浩荡。福建举子韩南,读书一生,屡试不中,逢恩科才勉强及进士第。但金榜题名,毕竟轰动乡里,尤其是那些偏爱穿针引线的媒婆们,不知新科进士已经七十三岁,行将就木,登门提亲的络绎不绝。韩南无奈,只好写诗一首,贴在门上:“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若问余岁数,四十年前三十三。”唐代名臣张柬之,是汉留侯张良之后,世族大户子弟,幼习诗书,从小就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晚年无论是在监察御史、凤阁舍人、秋官侍郎任上,还是在武氏周朝和唐中宗朝两朝为相,都显示出了他卓越的才干。但张柬之直到永昌元年六十三岁时还是个小小的青城县丞,官运不济,有志难展。那年他随千余名举人应进士科科考,不中,已经准备回家安度晚年了,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后来还能位极人臣主宰朝纲。好在武则天拟废唐建周登基称帝,正需要大批人才,见进士科开科取士仅八人,很不满意,责怪主考官取人太少,另开贤良方正和明堂大礼两个恩科,命中书舍人刘允济重考下第落榜诸学子,张柬之应贤良方正科试,一举夺魁,这才终于及第登科,真正踏入仕途。 科考与诗赋 唐代重诗赋,科考多趣事。天宝元年,诗人钱起一次住在驿舍,晚上正卧床看书,忽闻窗外有人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披衣赶到门外想向诗人讨教,却没有看见吟诗人。到天宝十年他应省试,因《楚辞》里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的句子,试帖诗便以《湘灵鼓瑟》为题。钱起开头写得很顺利:“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悠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五韵十句,一气呵成。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把神女湘灵所鼓瑟曲的神奇力量渲染得淋漓尽致。可是最后还差两句一韵却无法收笔,冥思苦想中,他记起了驿馆中听到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句,便顺手牵羊用了上去。仿佛那人在十年前是有意为他应试而作诗一样,这两句竟是恰到好处。湘灵是神女,只在湘江之上偶尔露仙姿,鼓瑟一曲,随即隐去,当听瑟人还沉醉在仙乐中、迷恋在似真似幻的仙境里时,一眨眼间,仙踪已杳,人已回到了现实世界,眼前只有一江如带,数峰如染。用这两句结尾,不仅帮助钱起考取了功名,而且使他的《湘灵鼓瑟》成了科场试帖诗的典范,千年科场,再也无人能够超越。 诗人杨凭,在代宗大历年间与弟弟杨凝、杨凌一起中了进士,时人称之为“三杨”。他对自己“一一鹤声飞上天”的诗句很得意,他有个感情不错的表弟应科考,及进士第,参加殿试时一时无措,偷用了这句。他知道后非常气愤,立即登门问罪:“我那个‘一一鹤声飞上天’呢?还在吗?”他表弟心中有愧,只好说:“在呀,在呀。我知道兄长最喜欢这个句子,不敢多用,只是应应急,用完了就还。” 大诗人张籍,仕途并不顺意,到五十岁时还做着太常寺太祝的小官,但他的名望在当时并不亚于与他同期的韩愈和白居易。割据一方的大军阀李师道邀请他去作官,他虽穷困,却不愿受聘,于是写了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表面看来,此诗是写男女间的缠绵之情,如果不看副题,也的确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爱情诗。但诗人却是借此喻彼,以女人自况,辞谢李师道之聘,语气委婉而坚决。他做京官时,进京应试的举子很多都先向他呈送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得到他的举荐。其中有个应试举子朱庆余,在张籍任水部员外郎时进京赴考,受他《节妇吟》的启发,也以女人自况写了一首《闺意——近试上张水部》,很有情趣,成了不朽之作:“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中以新婚喻考试、以舅姑喻考官、以夫婿喻张籍,而他自比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见公婆叔姑;因初到婆家,诸事未谙,临行低声询问夫婿,看自己的打扮是否得体。它的现实意义却是问张籍:自己的诗才能否合考官心意。张籍对这首诗很欣赏,读后回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余因得张籍赏识,声名顿起,故顺利中榜,大功告成。 科考的没落 唐朝灭亡到宋朝统一,中间间隔了七十二年。在这七十二年中,中原一带先后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短命小朝廷统治,称为五代。环绕着五个小朝廷,外围还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汉十个小国家,称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社会混乱,一转眼间就已改朝换代,但是科举考试一直没有停止。宋太祖登基以后,在科目设置上大量简化,除进士科外,只设明经、明法、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开元礼和学究等科。太祖一朝,开科十五次,取进士一百七十二人,考取比例基本与唐朝相同。太宗开科八次,取士一千多人,随着应考人数的增加,取士数量也大增。到宋真宗朝,每科应考的举子有上万人,开科十二次,取士达一千八百多人。到宋仁宗,科考就乱了套,开科十三次,取进士四千多人,其它诸科又取士五千多人,加上无限制地封官和卖官鬻爵,搞得大宋朝官满为患。宋朝明经科试增加了墨义,所谓墨义如同现在的填空和名词解释,就是考生死背“五经”和有关义疏,考题出上句,考生答下句,或者出一句经文考生答写这句的注疏。大文豪大学问家王安石当宰相时,改革旧制,变法维新。其中有一项,就是认为诗赋用典太多,易读难解,又与时政无关,力主废除科举中的明经科和进士科中的试帖诗,曾遭大学士苏试等人的激烈反对。王安石之后,诗赋基本被排除在殿试之外,代之以务实的时务策论。时论因时而发,因事而论,做得好的确是有用的学问;而诗赋和骈骊文却不能象时论那样适应应考者个人思想的发挥,因此自然而然地退出了科考历史舞台,于是散文就成了宋朝以后殿试的主要文体。到明清两代,用死硬僵化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取士,极大地束缚了天下士子聪明才智的发挥。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但通常所说的八股并非这八个部分,而是后面的四个段落。前面四部分全是废话,后面四个段落才是正式的议论;每一段落都有两股两相比偶,合起来一共八股,因此叫作八股文,也称八比。也许是封建考官们嫌文章气韵、起承转合太难把握,因此定出这样一个,以便阅卷时一眼就能看出考生文章的轻重厚薄。这样僵死的东西实在算不得高明的创造,所以明清殿试并不为其所囿,仍用散文答卷对策。 清代科考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帝所开博学鸿儒科和乾隆帝所开博学鸿词科,这两科不在乎用何种文体,而在于开科的政治意义。 北方强大的蒙古族击败宋朝后,曾建立元朝。这个习惯于原始奴隶制统治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拒绝接受汉文化,结果不出一百年就垮台了。清顺治帝有鉴于此,大力提倡汉学、推行汉制、起用汉官。顺治帝死,代表满族奴隶主贵族的孝庄太后和辅政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旧势力,立即以顺治的名义伪造《罪已诏》十四条,全面否定顺治的政绩,废汉制、贬汉官,复辟奴隶制。四臣辅政时,一改顺治时的制度,凡满汉官员,同级的汉官比满官必须低一品。康熙帝生母佟佳氏原为汉军旗人,他自己也从小在北京长大,学的是汉文化,见的是顺治朝的封建制,并不熟悉辽东满洲旧俗,与孝庄太后辈奴隶主贵族经历全然不同。因此,康熙亲政后,能够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划一满汉官员品级,改革弊政。康熙朝于科举定例之外特设博学鸿儒科,首科取江南名士五十人,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汉人文士的臣服,利用汉人文士更好地采用汉制统治汉人地区。尽管到雍正朝为镇压反清复明思想的传播,兴起汪景祺、钱名世、查嗣庭文字三狱和吕留良、曾静两案,株连了大批文士,但汉人文臣仍然在统治集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清代康、雍、乾三世一百多年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乾隆一朝,开博学宏词科,考取者都可入官翰林,贵于例行科举,一时被士林视为殊荣。乾隆帝一边广招儒生文士,一边大兴文字狱,先后制造过六起文字大案,祸害了许多读书人。博学鸿儒科和博学鸿词科,看起来差不多,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康熙特设制科,旨在加速清朝统治的汉化过程;而乾隆特设制科,则意在强化思想统治,抑制人们的反满情绪。然而无论哪种制科,都是为了让读书人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设。 贡士们的殿试试卷,最初由皇帝亲阅,后来改由主考朗读,皇帝裁定。到明清两朝,除乾隆帝之外,皇帝不再亲自阅卷,由读卷大臣评阅,按文章优劣定为五等,然后把前十名贡士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当面拆示考生姓名,由皇帝钦定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人选和二甲前七名的顺序。第二天清晨,皇帝还要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史称“小传胪”。正式揭晓殿试名次,是在皇帝召见之后,填写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绪才放榜。放榜称“大传胪”或“传胪大典”,是科举时代国家最隆重的仪式之一。而放榜传胪之后,考状元的程序并不算完成,新科状元还需率领同科进士赴礼部专设的宴会,唐代称“探花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则叫做“恩荣宴”。宴会之后,状元还得率众进士到孔庙拜谒这位儒家鼻祖,礼拜既完,再去国子监立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勒于石碑上,考状元的程序才算全部结束。 能否考上状元,有时也并不全靠文辞。如文天祥就因名字隐含“天赐祥瑞”、“天子吉祥”之意,被宋理宗点为丙辰科状元。因名字合圣意而成状元的,清代最多。清朝历康、雍、乾三世,其间一百多年,长盛久泰;到嘉庆朝开始走下坡路了。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广西临桂来了个名叫陈继昌的考生,嘉庆帝一见这名字就喜欢,他盼望国运能继先世之繁荣,因此陈继昌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状元。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慈禧太后五十九岁,她盼望长生不死永主朝纲,见山东潍县有个叫王寿彭的考生,认为吉利,便点作状元。其年五谷歉收,又开“经济特科”,且不管考生学问如何,云南石屏有个袁嘉谷参加考试,正合朝廷树谷之意,因此而登龙榜,令天下举子侧目。光绪三十年,因慈禧太后六十寿诞,特开“万寿恩科”,而其时黄河流域已大旱三年,于是直隶肃宁的考生刘春霖也沾了名字的光而成为状元。且不说考场所固有的营私舞弊,单只这种崇尚迷信的做法,就足以让真正的读书人跌足。 无论是点中状元还是考取进士,都是十分激动人心的。《神童诗》里以《四喜》为题,有四句诗写人间四大赏心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把得中进士金榜题名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说明了科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说明了学子们对金榜题名的痴迷和殷切瞩望。另有一首《四愁》诗,言“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面,落第举人心”,却又道出了那些进京赶考落第回乡的莘莘学子的最大悲哀,一生苦读,只为金榜题名,一旦名落深山,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科考动人,却也害人。 今人谈科举,往往只看到它害人的一面,把其说成十恶不赦的祸害。然而科举制度在它一出现的时候,就激动着天下读书人的心,它的历史魅力和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科举考试的深刻历史内涵并不在它本身的考试方式,也不在于有多少人及第多少人落榜,而在于它打破了严重阻碍历史前进的封建门阀制度,这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进步起到过强劲的推动作用。当然,在活字印刷术还没有普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平常百姓要读书应试几乎是奢望,但科举毕竟给了人们以希望,它使每一个有志者都有了踏进仕途一展抱负的可能,它给黑暗无比的中国古代官场带来了光明。 PAGE 3
/
本文档为【科举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