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

2011-09-10 5页 doc 39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0252

暂无简介

举报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 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 呼吸系统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   不过,在高原上居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这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使用的低压氧舱原理相似,相当于在2000—2500米高地区的压力。高原四季分明,湿度低,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太阳光辐射强度高等,这些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复。事实上,当地居民就很少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   3. 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旅游者一般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高原地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当地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也很低。   4. 免疫系统 :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5. 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女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非常常见,这也是雪域高原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情况对旅游者不是问。   三、见识高原病   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就有限,所以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以下是识别高原病的要点,记住,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高原病,首先要做的是赶紧上医院。有不少高原病非常凶险,必须及时治疗。   1. 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2. 高原肺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识别要点:出现以下情况中两项以上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前胸有堵塞感,皮肤苍白且发绀,心率增快。   3. 高山脑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 慢性高原病 :指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 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   5500米以上:10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四、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1. 从决定去高原旅游的那天起,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无氧锻炼的时间。无氧锻炼指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   2. 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非常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以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还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进入高原前24小时开始服用。   3. 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4. 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   5. 如果乘飞机直接进入高原地区,在低海拔地区起航前一个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喝酒。如果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每天的行程,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休息几天,使体力逐渐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 高原旅游健康知识 美丽的布达拉宫、碧蓝的纳木错湖、雄伟的珠穆朗玛峰…令多少游客们魂牵梦萦,为之向往。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具有气压低、氧分压低、寒冷、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紫外线强烈、多雷暴雨等气候特点。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轻松抵达高海拔地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面对急性高原反应的挑战。对于高原反应,我们既不必谈之色变,也不能轻视它带来的危害。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高原反应有个正确的认识。 急性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使心率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头昏、恶心、食欲减退、呕吐、疲乏、腹胀和胸闷,严重时可因脑水肿而引起昏迷。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高原反应的症状及自我判断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 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预防措施及减轻症状的药物   进入高原前严格体检,严重贫血、高血压、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肥胖者由于耗氧量较高,出现高山病的机会一般大于较瘦者。 初到高原地区,要减少体力活动来保护心脏,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运动不当和劳累是诱发急性高原病因素之一,年轻游客好奇心强,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这样往往会加重高原反应,因过度劳累诱发高原肺水肿或高原昏迷。 携带小型身体状况监测设备,比如血压计、血氧仪等,能及时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1、血压等生理参数,能很好的保证高原旅游、高海拨登山探险的旅程安全。不管是没有经验的旅客,还是向各大高峰冲击的山友,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作自我检测,结合一定的保健知识,防止过分忧虑或者高估自己,据以合理安排出行和作息:数值正常时稳定心理,减轻忧虑;轻度不适时减少活动,注意休息;较严重时服用药物,适量吸氧;严重时及时就医,不要硬撑。 对急性高原疾病如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防治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进入高原前两天开始至进入高原后三天内,预防性地口服一些药物可减轻高原反应症状。红景天是许多人们寄希望于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其功能是清热解毒,燥湿,用于肺热、脉热、瘟病,四肢肿胀。近年,我国从红景天中分离出红景天甙,经实验有强心、镇静、升血压、抗疲劳的作用。红景天浸膏用于抗疲劳、增加体力及耐力,病后虚弱等。另外,如果您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不妨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进入高原,还要注意饮食合理,多吃碳水化合物,少吃难消化的食品。特别提醒禁止饮酒。饮酒能加快心跳,给尚未习服的心脏增加负荷;饮酒能扩张全身血管,使得皮肤散热增加,于是再度加快心跳,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心力衰竭和高原脑水肿的机会大大增加。 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都可造成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血液粘度升高。粘稠的血液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供血供氧不足,不少人因此出现剧烈头疼,胸闷、气短、疲惫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所以,每天至少喝3~4升水来保证机体水分充足,血液稀释后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高原反应症状。 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有一些人会每次都发生高原反应,这些人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就可以克服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高原反应易发者不要继续登达这么高的地区,在低海拔地区健身登山一样能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
/
本文档为【高原反应应对措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