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吴王阖闾都城考——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吴王阖闾都城考——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2011-03-06 9页 pdf 580KB 1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0244

暂无简介

举报
吴王阖闾都城考——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第 27卷第 3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 27 No. 3 2010年 5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 May 2010 吴王阖闾都城考 3 ———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张维明 (古吴轩出版社 ,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 : 在苏州西部山区发现的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群和许多高规格春秋墓葬 ,印证了宋代方志所记“吴 故都在馆娃宫侧 ”的传说 ,从而使春秋晚期吴...
吴王阖闾都城考——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第 27卷第 3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 27 No. 3 2010年 5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 May 2010 吴王阖闾都城考 3 ———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 张维明 (古吴轩出版社 ,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 : 在苏州西部山区发现的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群和许多高规格春秋墓葬 ,印证了宋代方志所记“吴 故都在馆娃宫侧 ”的传说 ,从而使春秋晚期吴国都城显露出本来的面目 :西为吴国故都 ,东为新都吴大城 ,中部 郭城之内则有姑苏台 ,东西绵延约 20公里 ,显示出一方霸主的强盛国力。 关键词 : 春秋晚期 ;吴王阖闾 ;都城 ;苏州 ;木渎 中图分类号 : K878 (53) = 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0695 (2010) 03 - 0068 - 09   2000年 11月至 2002年 6月间 ,考古工作者 在苏州西郊木渎一带山间盆地及周围地区探明了 规模宏大的春秋古城遗址群 ,并进行了抢救性发 掘。正是这次考古发掘和深入讨论 ,打开了人们 的眼界和思路 ,揭开了已经尘封了二千多年的历 史面纱 ,使得吴国都城的本来面目逐渐显露出来 : 吴大城原来只是阖闾的新都 ,其位置大体上就在 苏州城区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所在 ,则是吴国的 故都 ;而阖闾 (又作阖庐 )借以开创霸业的国都 , 实际上包括二城一台 ,即吴大城、吴故都城及姑苏 台 ,东西绵延约 20公里 ,规模之宏伟 ,远盛于当时 的中原诸都。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概况 根据调查发掘介绍 ,这次探明的木渎春 秋古城遗址 ,包括一座大城、一座小城和五座小型 城址 [ 1 ] (见图 1)。 大城略呈马鞍形 ,四周被灵岩、五峰、穹窿、清 明 (即胥山 ,东岭又称皋峰 )、尧峰、姑苏 (即横山 西北麓 ,横山俗称七子山 )诸山环绕。残存的城 墙已成长条形的土岗 ,断断续续沿山麓和山口分 布 ,宽约 10~20米 ,高约 0. 5~4米。在西北隅五 峰村和东南隅河头村附近 ,各有 30米宽的城门遗 址。五峰村城墙外侧发现有护城河 ,宽 25~86 米 ,平均深度为 1. 5米左右 ,未见内城河。 小城位于大城的东北隅 ,略呈狭长的三边形。 南面与大城相接 ,中以弧形城墙间隔。东面与大 城的东墙连为一体。西面没有城墙 ,以逶迤山峦 为屏障。城墙宽约 20~25米 ,高约 0. 5~4米。 东面城墙上有三处缺口 ,宽度均为 20米左右 ,当 为三座城门遗址。城墙内侧有河道 ,宽约 25米 , 最深处有 1. 5米 ,未见外城河。由此可以推测 ,大 城的东面城墙也没有外城河。 郭由大城、小城外的山岭及山与山之间的城 墙构成。在南面皋峰山、尧峰山之间 ,西南面香山 咀山麓 ,西面穹窿山麓 ,北面华山与观音山之间 , 东面艾家桥至谭家门 ,都有郭城墙分布 ,宽 5~50 米。整个城址呈大城、小城及郭城三重套叠的格 局 [ 2 ]。 在大小城内残存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矩形台 地。其中大城内廖里村南的一处台地 ,长 260米 , 宽 120米 ,高 1. 5~2. 8米。灵岩山东侧惠家场 , 土台分布密集 ,有的土台长度超过百米 ,可能是小 城的宫殿区。 此外 ,在大小城内的社光村、廖里村和惠家场 村还发现了三座小型城址 ,平面呈方形 ,边长 200 米左右 ,其中也有一些土台。在大城外的清明山 南麓和七子山东南麓 ,分别有千年寺和长头村小 型城址。这两座小城堡与以前发现的上方山吴城 遗址、石湖越城遗址 ,属于同一类型 ,具有拱卫大 86 3 收稿日期 : 2010 - 03 - 11 作者简介 :张维明 (1947—) ,男 ,江苏苏州人 ,原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 小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通过对大小城三处选段的发掘明 ,城墙系 层层夯筑而成 ,并采用了版筑技术。根据出土的 几何形印纹硬陶及刀、斧、凿等残石器推断 ,古城 构建的年代应为春秋晚期。 由于历史上著名的吴宫遗迹 ———姑苏台、馆 娃宫、采香径、香水溪等 ,就在木渎一带 ,周围又多 春秋遗址和高等级墓葬 ,因此 ,论者结合口碑资料 和地名分析 ,认为这座新发现的春秋古城遗址 ,就 是吴国的都城 ———吴大城 [ 3 ]。 然而 ,史实果真如此吗 ?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是吴大城吗 ? 现存古代文献中 ,最早记述吴国都城形制、规 模、布局等的典籍 ,当推成书于汉代的《越绝 书 》和《吴越春秋 》。其中《越绝书 》中保存的先秦 史料尤为丰富。 据《越绝书 ·吴地传 》记载 : 阖庐之时 ,大霸 ,筑吴越城。城中有 小城二。徙治胥山。⋯⋯秋冬治城中 , 春夏治姑胥之台。 吴大城 ,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 尺。陆门八 ,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 十里四十二步五尺 ,西面七里百一十二 步三尺 ,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 ,东 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 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吴小城 ,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 , 高四丈七尺。门三 ,皆有楼 ,其二增水 门 ,其一有楼 ,一增柴路。 伍子胥城 ,周九里二百七十步。 邑中径 :从阊门到娄门 ,九里七十二 步 ,陆道广二十三步 ;平门到蛇门 ,十里 七十五步 ,陆道广三十三步。水道广二 十八步。 吴古故陆道 ,出胥 (明 )〔门 〕,奏出 土山 ,度灌邑 ,奏高颈 ,过犹山 ,奏太湖 , 随北顾以西度阳下溪 ,过历山阳龙尾西 大决 ,通安湖。 吴古故水道 ,出平门 ,上郭池 ,入渎 , 出巢湖 ,上历地 ,过梅亭 ,入杨湖 ,出渔 浦 ,入大江 ,奏广陵。[ 4 ]9 - 10 96 《越绝书 》中所说的“吴越城 ”,就是吴王阖闾 的新都 ———吴大城。近来探明的木渎春秋古城遗 址 ,与记载中的吴大城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城池形势  《越绝书 》谓吴大城有水陆 八门 ,城中一横一纵辟有宽阔的河道。书中还记 子贡言 ,“吴城高以厚 ,池广以深 ”[ 4 ]51。显然 ,吴 大城是一座地势低缓的泽国水城。木渎古城春秋 遗址则地处山间盆地 ,四周群山逶迤 ,俨然是一座 有高低险阻的丘陵山城。北城地势尤为高隆 ,难 有贯通南北城门的纵向水道。 (二 )形制与规模  吴大城中有两座小城 :一 为吴小城 ,即宫城 ,又称子城 ;一为伍子胥城。晋 左思《吴都赋 》云“郛郭周匝 ,重城结隅 ”[ 5 ]90 ,讲的 就是外绕大城、内套小城的重叠结构。木渎春秋 古城仅发现一座小城 ,偏居于大城东北一隅。 按战国秦汉古制 ,一里为三百步 ,一步为六 尺 ,一尺合今约 0. 23计 ,则吴大城周长合今约 19. 75公里。若以吴大城南、西、北、东四边城墙 长度之和 ———三十七里一百六十一步计算周长 , 合今约 15. 54公里。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大城 (不计小城 )四边 , 已公布的数据为 :东墙 5650米 ,南墙 5100米 ,北 墙 4280米 ,西墙 3650米 ,周长为 18. 68公里 [ 2 ]。 但按大小城是套叠关系 (如果认为是吴大城 ,就 必须是套叠关系 ) ,则木渎春秋古城应将大城与 小城合成一体 ,重新测算各边的长度 (姑且不论 按什么形状计算 )。例如其东墙 ,应包括大城的 东墙和小城的东墙 ,长度约 10公里 ,超过了吴大 城周长的半数。这样测算 ,可以肯定木渎春秋古 城的总周长会远远超过吴大城的周长。 (三 )小城城门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载 , 吴小城有“陵门三 ”,其中一座为南门 ,“不开东面 者 ,欲以绝越明也 ”[ 6 ]25。可见当年的子城是特意 不设东门的。但木渎春秋古城的小城东墙上 ,现 已探明的就有三处城门遗迹。 (四 )吴古故陆道  胥门是吴大城的西面靠 南的城门。出胥门 ,朝西北方向 ,有一条古老的陆 道 ,经无锡的历山、龙尾一带 [ 4 ]15 ,可直通内地。 其间经过的“高颈 ”,同书记“阊门外高颈山 ⋯⋯ 去县二十里 ”[ 4 ]11 ,即位于天平山北面的高景山。 朝西还经过的“犹山 ”,指卑犹山 ,即阳山西北的 徐侯山。《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 》:“越王乃葬吴 王以礼 ,于秦余杭山卑犹。”徐天祜注 :“《吴地记 》 曰 :‘徐杭山 ,一名卑犹山。’是也。”[ 6 ]75如果认为 木渎春秋古城是吴大城 ,从西南城门出发去无锡 , 可直接西北行 ,何必要朝东北绕道高景山呢 ? (五 )吴古故水道  平门是吴大城的北门。 出平门的水城门 ,有一条古老的水道 ,即由护城河 转而北上 ,经今无锡 ,西北行 ,渡长江 ,可直抵扬 州。但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北面重峦叠嶂 ,唯有 羊肠小道盘旋于山岭涧谷之间。 仅此五例 ,就足以说明木渎春秋古城遗址并 不是吴大城。 宋范成大撰《吴郡志·山 》云 :“灵岩山 ,即古 石鼓山 ,又名砚石山。⋯⋯《越绝书 》云 :‘吴人于 砚石山作馆娃宫。’⋯⋯今按 ,《吴越春秋 》、《吴地 记 》等书云 :阖闾城西有山 ,号砚石山。”[ 7 ]205按语 引文 ,又见于同书《古迹 ·馆娃宫 》,却不见于今 本 ,应该是古本旧文。关于灵岩山古遗址 ,早在 1936年卫聚贤先生就作过考察。他在《〈史记 · 越世家 〉注 》中记述 :“按苏州木渎灵岩山上俗以 为是馆娃宫 ,余于民国二十五年曾在其处 ,发现几 何纹及绳印纹陶器 ,是为春秋时遗址。”①因此 ,灵 岩山犹如一座横越古今的地标 ,指出了阖闾大城 的大致方位 ———在灵岩山的东面。 那么 ,吴大城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呢 ? 吴大城的位置大体就在苏州城区 要想确定吴大城的所在 ,首先得了解这座古 城的历史变迁。 吴大城作为吴国的都城 ,仅历阖闾、夫差两代 君王。据《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 》记载 :“二十三 年 (前 473年 )十月 ,越王复伐吴。吴国困不战 , 士卒分散 ,城门不守 ,遂屠吴。”[ 6 ]72吴国灭亡之 后 ,曾为越都。楚灭越 ,以江东封春申君黄歇。 《史记 》本传 :“春申君因城故吴墟 ,以自为都 邑。”[ 8 ]2394秦并天下 ,置吴县 ,为会稽郡治。汉初 , 封荆王贾 ,都吴。后属吴王濞封地。景帝平定七 国之乱后 ,仍为会稽郡治。后汉顺帝永建四年 (129年 ) ,分置吴郡 ,治吴县城。[ 9 ]1155《后汉书 · 郡国志 》“吴郡 ”下载 :“吴 ,本国。”梁刘昭注 : “《越绝 》曰 ,吴大城 ,阖闾所造。”[ 10 ]3489即后汉吴 郡郡治吴县城 ,就是原来的吴国都城吴大城。此 后 ,这座吴县城一直沿用了下来。 《越绝书·吴地传 》也有相关的记载 ,讲述了 07 ① 参见卫聚贤《史记越世家注》,刊于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 内部资料《吴文化资料选辑》第二辑 , 1984年。 春申君治吴的事迹及吴大城的沧桑变化 : 今太守舍者 ,春申君所造 ,后壁屋以 为桃夏宫。 今宫者 ,春申君子假君宫也。 吴市者 ,春申君所造 ,阙两城以为 市 ,在湖里。 (吴小城 )东宫 ,周一里二百七十 步。路西宫在长秋 ,周一里二十六步。 秦始皇帝十一年 ,守宫者照燕失火烧 之。① 汉高帝封有功 ,刘贾为荆王 ,并有 吴。贾筑吴市西城 ,名曰定错城。属小 城北到平门 ,丁将军筑治之。[ 4 ]17 - 18 春申君是在吴都废墟上修建成自己的都邑。 他所造的吴市 ,位于两城之间 ,这两城应即吴大城 中的子城和伍子胥城。汉初刘贾所筑的吴市西 城 ,位于小城至平门之间。这些记载清楚地表明 吴大城与秦汉吴县城同在一地 [ 11 ]94。 《越绝书 ·吴地传 》卷末称“汉并秦 ,到今二 百四十二年 ”, 还出现了“建武十八年 ( 42 年 ) ”[ 4 ]19。汉高祖元年 ,为公元前 206年。依此 推算 ,所谓“今 ”,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由此 可见 ,直到东汉初期 ,吴县城内还保存了不少当年 吴大城及春申君营建的遗迹 ,其中就有残存的吴 小城白门楼。 《越绝书 ·吴地传 》中有两条记载 ,直接与吴 大城、汉初吴县城的具体位置有关。 其一 :“阖庐冢 ,在阊门外 ,名虎丘。”[ 4 ]11 《吴郡志 ·虎丘 》则载晋王珣《虎丘铭序 》云 : “《吴越春秋 》曰 :‘阖闾死 ,葬于国西北虎丘 ,穿土 为山 ,积壤为丘。’”[ 7 ]223这段文字 ,又见于《吴郡 志 ·冢墓 》,却不见于今本 ,当是佚文。所谓“国 西北 ”,即指吴大城的西北隅。于是虎丘成为一 座重要的地标 :吴大城就在虎丘的东南面。 其二 :“匠门外信士里东广平地者 ,吴王濞时 宗庙也。太公、高祖在西 ,孝文在东。去县五里。 永光四年 ,孝元帝时 ,贡大夫请罢之。”[ 4 ]18 这则关于汉初郡国庙的记载 ,七十多年前曾 得到考古发掘的印证。 1936年秋 ,苏州图书馆曾协同上海博物馆 , 对位于相门 (古称匠门 )与苏嘉铁路皇卦桥车站 之间的汉代古祠遗址进行了发掘。时任上海市博 物馆董事会董事长叶恭绰 (一字玉虎 )、首任上海 博物馆馆长胡肇椿也一并到场 ,实地考察。顾颉 刚先生《苏州史志笔记 ·张凤论吴中古迹 》记载 了当时的有关情况 : 匠门外方面获得古祠址之一部分 , 曾协同上海博物馆从事清理 (叶玉虎、 胡肇椿到场 ) ,获得护墙地脚砖数十块 , 长方形 ,有图案。其墙根延展处直达农 民房屋基下 ,工事因而中止。砖块外有 当时泥工陶镘两柄。砖移至吴县图书 馆 ,重新陈列 ,修复后倭难破坏。在 祠后得一厨房废址 ,地较低于祠址 ,有一 大陶锅烹饪器 ,圆腹无足 ,径二尺以上 , 及石磨二层 ,一已断碎。[ 12 ] 这次发掘所得的部分器物 ,如相门外出土的 汉砖、瓦当、版瓦、残陶器等 ,平门外出土的汉“千 秋万岁 ”残片、陶鉴、陶釜、陶壶等 ,以及绘制的 《相门外之汉代建筑残迹图 》和拍摄的残迹照片 等 ,曾在次年 2月开幕的吴中文献展览会上公开 展出。王謇先生 (号瓠庐 )在《吴中文献展览会出 品目录叙例引言 》中记述了鉴审委员会的审定意 见“匠门宗庙 ,濞国有长生之当 ”[ 13 ]1 ,即相门外的 古祠遗址 ,原为汉初吴王刘濞时的宗庙 ;平门外出 土的“千秋万岁 ”残片 ,亦是刘濞时建筑的瓦当。 瓦当一事 ,姑且勿论。考定为“匠门宗庙 ”的文献 依据 ,显然是上引《越绝书 ·吴地传 》中的记述。 郡国立宗庙 ,始于汉初 ,事见《汉书 ·髙帝 纪 》和《史记 ·高祖本纪、孝文本纪 》。汉初的吴 县城 ,曾是荆王刘贾的都城 ,又是吴王刘濞倚重的 郡邑 ,因此依令立庙。 贡禹奏请“罢郡国庙 ,定迭毁之礼 ”[ 14 ]3080 ,是 西汉的一件大事 ,事见《汉书 ·王贡两龚鲍传 》。 对照史载 ,《越绝书 》所记系汉初吴中的郡国 庙实例。在相门外发现的 ,即为这座刘氏宗庙的 遗迹。所以 ,这处汉祠遗址又是一座地标 :汉初吴 县城的匠门 ,就在汉祠遗址的西面不远处 ,其方位 与民国重修的相门基本一致。 1980年底 ,在原相门南侧几十米的地方发现 距今 2000年前的汉代匠门的水门基础。[ 15 ]这说 明汉代吴县城的匠门依然是座水陆城门。 其实 ,早在 1957年 ,南京博物院对平门遗址 进行考古发掘 ,就发现有先秦城基遗迹。据调查 17 ① 《太平御览 》卷 176载晋《虞氏家记 》曰 :“吴小城白门 楼 ,吴王阖闾所作也。至秦始皇帝 ,守宫吏烛燕窟失火烧宫 ,而此 楼故存。”两书所记 ,当为一事。 报告介绍 : 这里为古平门所在。遗址正好压在 平门城墙下面 ,今已辟为大道。1956年 夏在城墙下灰土层中出有残石斧、石刀、 陶纺轮、泥质灰陶片和印纹陶片等。调 查时 ,从城的断面上可看出古代城基及 历代堆积的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城墙之 下所压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城墙下 层为早年堆积 ,其中含几何形印纹硬陶 最多 ,这一层完全是土城 ;城墙中层为 汉、唐及宋代堆积 ,有各时代瓷片、陶片 及城砖 ,这一层为小砖砌成 ;城墙上层为 大砖砌成 ,中含明清时代瓷片。[ 16 ] 平门遗址如同一把衡量历史的标尺 ,将地层 迭压关系 ,化作了刻度 ,记录下苏州城市演变的轨 迹。调查报告将平门遗址、灵岩山苗圃遗址与越 城遗址上层 ,一并归属以几何形印纹硬陶为代表 的遗址 ,年代约当春秋战国时期。同时十分谨慎 地认为 :就平门遗址而言 ,“如文献记载说两地为 春秋时代的越城及平门属实的话 ,则下层为新石 器时代 ,上层为春秋末期无疑。”[ 16 ]后经考古发掘 表明 ,越城遗址上层的年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 现在再参考木渎春秋古城的发掘实例 ,平门下层 土城的年代大致与之相当。因此 ,当年发现的平 门遗址下层土城 ,应该就是吴大城的城基。 历年来 ,在苏州古城发现的东周青铜器也斐 然可观。 1975年 10月 ,在城东南葑门内程桥河底淤 泥 1. 4米深处的土穴中 ,出土青铜剑 2把、镞 2 件、尊 1件、斤 2件、锯镰 4件、锛 4件、锄 1件、铚 2件等器物。其中一剑的暗格纹饰 ,与山西出土 的吴王光剑、湖北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 剑相似。[ 17 ] 1977年 9月 ,城东北新苏丝织厂挖水池时 , 于距地表约 1. 5米深的淤泥中出土青铜鼎 1件 , 鼎口盖一红陶罐。鼎内盛放青铜杯、锛、锄、镰、 斤、矛及镞等共 56件。这只铜鼎与江苏六合程桥 春秋后期吴国贵族墓中所出的铜鼎完全相同。鼎 内所盛器物 ,部分已碎断 ,似为事发突然 ,仓促之 间有意打碎的。[ 18 ] 1986年 4月 ,城东相门内第三监狱工地 ,在 距地表 1. 8米的黑淤土层中 ,发现青铜鼎、罍、壶、 盘、洗、剑和编钟等 ,共计 10件。其中 3件编钟保 存完好 ,形制与江苏六合程桥春秋后期吴国贵族 墓出土的有“攻敔 ”铭文的编钟完全相同。铜器 纹饰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 19 ]136 从现有的考古实例来看 ,先秦成批量的青铜 器大多出土于野外的墓葬之中 ,像苏州这样八九 十件青铜器掩埋在城圈子的例子 ,是十分罕见的。 这些掩埋地下的铜器 ,系春秋战国之际的吴国遗 物。它们透露出当年吴人仓皇撤离时的无奈与悲 怆 ,从而打上了吴越战争的时代烙印。铜器出土 的地点 ,应在即将被越军攻占的吴大城之中。 司马迁早年南游曾到过吴中。他在《史记 · 货殖列传 》中云 :“夫吴 ,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 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 ,东有海盐之饶 ,章山之铜 , 三江五湖之利 , 亦江东一都会也。”[ 8 ]3267 这个 “吴 ”,就其主体而言 ,即为阖闾命伍子胥建造的 吴大城、春申君的治地故吴墟、吴王刘濞在城外建 有祖宗庙的汉初会稽郡治 ,也就是埋于地下的今 天苏州城的前身。 当然 ,也不能简单地将吴大城与唐、宋以来的 苏州城划上等号。对它的复原性研究 ,那是另外 的一个课题。 既然木渎古城遗址不是吴大城 ,那么它是一 座什么样性质的城邑 ? 吴国故都 北宋地方志中早有记载 :相传吴国故都在灵 岩山附近。 朱长文在其《吴郡图经续记 ·城邑 》中记述 了苏州城的来历之后 ,谓 :“流俗或传吴之故都 , 在馆娃宫侧。非也。盖娃宫、胥台 ,乃离宫别馆 耳。”[ 20 ]6对于当时民间的流俗传闻 ,朱长文不以 为然 ,认为那是将阖闾、夫差的离宫别馆误作了吴 国都城 ,所以断然加以否定。但是 ,民间所传既然 是“吴之故都 ”,就有可能是阖闾以前吴王僚、馀 昧、馀祭、诸樊、寿梦诸君 ,甚至更早的吴国都城。 因此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据《吴越春秋 ·吴太伯传 》载 ,太伯恐中原的 兵火殃及荆蛮 ,“起城 ,周三里二百步 ”, 名故 吴。[ 6 ]3此后的都城迁徙 ,历来众说纷纭。 一说寿梦徙句吴。《史记 ·吴太伯世家 》司 马贞《索隐 》引《系本 》(即《世本 》)云 :“吴孰哉居 蕃离 ,孰姑徙句吴。”宋忠注 :孰哉 ,仲雍字。蕃 离 ,今吴之馀暨也。孰姑 ,寿梦也。[ 8 ]1446 - 1449旧题 唐陆广微撰《吴地记 》云 :“其后至寿梦 ,始别筑 城 ,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 21 ]7 27 一说诸樊徙吴。语出《史记 ·吴太伯世家 》 裴駰《集解 》引《世本 》。[ 8 ]1450张守节《正义 》云 : “太伯居梅里 ,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 九世孙寿梦居之 ,号句吴。寿梦卒 ,诸樊南徙吴。 至二十一代孙光 ,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 ,今苏州 也。”[ 8 ]1445 一说阖闾迁吴。《吴郡图经续记 ·封域 》云 : “吴自泰伯以来 ,所都谓之吴城 ,在梅里平墟 ,乃 无锡县境。及阖庐立 ,乃徙都 ,即今之州城是 也。”[ 20 ]4 范成大特意在《吴郡志 ·考证 》中作了一番 探讨 ,认为“大抵泰伯之后 ,吴自梅里凡三徙 ,而 定居于今之郡城。中间迁徙 ,不出数十里之内 也。”[ 7 ]617 由此看来 ,如依《世本 》所载、张守节所注、范 成大所言 ,春秋时期寿梦或诸樊南迁后的吴国都 城就在苏州古城与梅里之间。 古代史志中关于吴王古冢的记载及近些年来 的考古实例也透露出同样的历史信息。 《吴地记 》载 :“岞崿山 ,在吴县西十二里 ,吴 王僚葬此山中。”[ 21 ]69《吴郡图经续记 ·冢墓 》亦 载 :“吴王僚坟 ,在吴县西十二里岞崿山旁。”[ 20 ]67 岞崿山 ,即今狮子山。 《越绝书 ·吴地传 》中除了记述阖闾墓在虎 丘、夫差墓在卑犹之外 ,还记及四处吴王冢 : 蛇门外大丘 ,吴王不审名冢也 ,去县 十五里。 筑塘北山者 ,吴王不审名冢也 ,去县 二十里。 胥女大冢 ,吴王不审名冢也 ,去县四 十五里。 蒲姑大冢 ,吴王不审名冢也 ,去县三 十里。[ 4 ]11 - 13 显然 ,这四座当时已经不知君王名号的陵墓 当是王僚以前的吴王冢 ,甚至有可能就是馀昧、馀 祭、诸樊、寿梦的陵墓。其中的一座在吴县城的南 面城门 ———蛇门外面。另一座所在的“胥女 ”,指 的是胥女山。明王鏊《姑苏志 ·山 》云 :“白石山 , 在浒墅北。《越绝书 》云 ,故为胥女山 ,春申君初 封吴 ,更今名。”[ 22 ]227后世方志中又称作白豸山。 同例 ,“蒲姑 ”,应指蒲姑山。虽然它与筑塘北山 的具体位置已难以考证 ,但结合苏州古城近郊西 北多山、东南多水的地理特征分析 ,当在西郊丘陵 地区。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在苏州西郊 山区已经发现了多座高规格的春秋吴国贵族墓 葬。1992至 1995年间发现并发掘的浒墅关真山 大墓 (D9M1) ,位于主峰 ,凿岩为穴 ,封土略呈覆 斗状 ,顶部东西长 26米、南北宽 7米 ,底部东西长 70米、南北宽 32米 ,墓底至封土顶部高约 8. 3 米。虽经早年破坏性盗掘 ,乃出土玉面饰、珠襦玉 甲、原始青瓷盖罐等大量文物。结合其七棺二椁 等葬制分析 , 当为春秋中晚期吴国王室墓 葬。[ 23 ]62 - 68同类的墓葬还有树山、挂灯山、宝山、馒 头山诸大墓。这一地区不但有多座记载中的吴王 冢 ,而且分布着大量春秋吴国贵族墓葬 ,这清楚地 表明 :当时的吴国都城应该就在附近。 2002年 11月 ,苏州博物馆邀请有关专家对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与会 专家认为 :这是一处呈网络状布局、具有都邑性质 的城址群 ,城址、墓葬、遗址分布明确 ,其年代属春 秋时期 ,是吴文化的典型遗存。[ 2 ] 因此 ,北宋民间有关“吴之故都 ,在馆娃宫 侧 ”的传说 ,其实正道出了历史的真相 :阖闾以前 的春秋吴都 ,大致就在这次考古调查探明的木渎 古城遗址范围之内。 《左传 ·昭公二十七年 》记公子光 (即阖闾 ) 使专诸刺王僚 ,“光伏甲士于堀室而享王。王使 甲坐于道 ,及其门 ,门、阶、户、席 ,皆王亲也 ,夹之 以铍。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 , 执铍者夹承之 ,及体以相授也。光伪足疾 ,入于堀 室 ,鱼专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 ,抽剑刺王 ,铍交于胸 , 遂弑王 ”。杜预注 :“掘地为室。”[ 24 ]377公子光在自 己府邸中构筑的的秘密窟室 ,竟然可以埋伏足以 歼灭王僚卫队的大批甲士 ,可见其宫馆的宽大、地 势的高轩、环境的幽秘。这在苏州一带的水乡泽 国 ,只有西郊山地丘陵才有可能。现在看来 ,这幕 惊心动魄的宫廷之变 ,就发生在灵岩山麓的吴国 故都之中。 据《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记载 ,阖闾即位之 初 ,问计于伍子胥 :“吾国僻远 ,顾在东南之地 ,险 阻润湿 ,又有江海之害 ,君无守御 ,民无所依 ,仓库 不设 ,田畴不垦 ,为之奈何 ?”[ 6 ]24想必阖闾认为 , 原先的吴都 ,城垣尚不完备 ,或许过多地依赖四周 山岭的天然屏障。所以 ,这次发现木渎春秋古城 遗址 ,应该是阖闾、夫差在前代故都的基础上逐步 扩建改造而成的 ,它在日后抵御越王勾践的灭吴 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7 吴郭 吴都有郭 ,见于《国语 ·吴语 》:“越王句践乃 率中军溯江以袭吴 ,入其郛 ,焚其姑苏 ,徙其大 舟 ”。[ 25 ]546郛即郭。《墨子 ·非攻 》则作“入北郭 , 徙大 (内 )〔舟 〕”[ 26 ]57。《越绝书 ·吴地传 》也有记 载 :“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合今约 28. 23公 里 ) ”,“阊门外郭中冢者 ,阖庐冰室也 ”。还有一 条讲得更加具体 :“放山者 ,在莋碓山南。⋯⋯故 有乡名莋邑。吴王恶其名 , 内郭中 , 名通陵 乡 ”。[ 4 ]10 - 13莋碓山 ,古称鹤阜山 ,又名岞崿山 ,即 今狮子山。莋碓山南的放山 ,疑即旧志所载的黄 山 (今改横山 ,与上方山原名混淆 )。古音“放 ”、 “黄 ”同在阳部 ,《国语 ·齐语 》:“以方行天下 ”, 《管子 ·小匡 》“方 ”作“横 ”。这在古地名中是常 见的音近变易之例。比如 ,《越绝书 》中提到的 “高颈山 ”,后来写作“高景山 ”,便是类似的例子。 古代的莋邑 ,在今狮子山南的黄山一带 ,吴王改作 通陵乡 ,并将其纳入郭中。 顾颉刚先生对这些史料十分重视 ,他在《苏 州史志笔记 ·吴城郭与小城 》中留下了这样的文 字 :“循其文意 ,姑苏台在郛中 ,此外城当宽于西 隅矣。”[ 12 ]39 历来就有学者认为 ,吴郭是环绕在吴大城外 面的外城。晋左思《吴都赋 》“郛郭周匝 ,重城结 隅 ”,刘渊林注 :“《越绝书 》曰 ,吴郭周匝六十八里 六十步 ,大城周匝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 ⋯⋯大城 中有小城 ,周十二里。”[ 5 ]90如按其说 ,整座吴大城 似乎是三城套叠 ,与常州淹城遗址相似。不过 ,近 数十年来还未发现过环绕苏州古城一周的外郭遗 迹。 这次考古调查中发现 ,在观音街北 ,东至何山 一线 ,尚有零星古城墙遗迹 ,似跟何山东侧的谭家 门至艾家桥的古城墙连成一体 ,并且与《越绝书 》 所记吴大城阊门外的郭城遥相呼应。这条横贯东 西的外城墙 ,应该就是都城的北郭。文献记载与 春秋遗迹相印证 ,当年吴王命名的通陵乡 ,还有著 名的姑苏台 ,确实就在吴郭之中。同时也说明 :吴 郭并不是围绕吴大城一周的外城 ,而是护卫新旧 两都之间及侧翼要隘处的外城墙。 拥有两城一台的吴国都城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大大拓展了 人们的视野 ,使我们对吴国都城的认识 ,从一座吴 大城 ,进而扩展到吴国故都、吴郭和姑苏 (又作姑 胥 )台 ,逐步寻绎出这一时期吴都的演变脉络 ,勾 画出盛极一时的国都原貌。 这座宏伟的大型都城 ,是吴国特定历史条件 下的时代产物 ,具有区别于其他春秋诸侯国都的 吴地特色。 阖闾弑君执政之后 ,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安 君理民 ”。此时外面有攻伐交恶的强楚 ,内部要 面对的则是僚党旧臣 ,可谓故都难容新主 ,四面暗 藏杀机。因此 ,当阖闾志存高远向伍子胥请教 “强国霸王 ”之道时 ,伍子胥则未雨绸缪 ,首先从 “安君 ”说起。《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记子胥曰 : “凡欲安君治民 ,兴霸成王 ,从近制远者 ,必先立 城郭 ,设守备 ,实仓廪 ,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 闾曰 :“善夫 ! 筑城郭 ,立仓库 ,因地制宜。”[ 6 ]24 - 25 于是将兴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新城作为第一要务 , 委托给伍子胥。经伍子胥周密勘察 ,以旧都为依 托 ,在东面选址建城。于是一座方圆四十多里的 阖闾新都 ———吴大城应运而生 ,雄峙于太湖之滨。 当吴国逐渐强盛之后 ,阖闾在靠近故都的姑 苏山兴建姑苏台 ,作为另一处治理朝政的所在。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载 : 阖闾十年 (前 504 年 ) ,“立夫差为太子。使太子屯兵守楚留止。自 治宫室 ,立射台于安里 ,华池在平昌 ,南城宫在长 乐。阖闾出入游卧 ,秋冬治于城中 ,春夏治于城 外 ,治姑苏之台。旦食鱼且山 ,昼游苏台 ,射于鸥陂 , 驰于游台 ,兴乐石城 ,走犬长洲。斯且阖闾之霸 时。⋯⋯当此之时 ,吴以子胥、白喜、孙武之谋 ,西 破强楚 ,北威齐晋 ,南伐于越。”[ 6 ]47 - 48 这座建有姑苏台的姑苏山 ,又名姑胥山。古 音“胥 ”、“苏 ”同属鱼部 ,二字相通。顾炎武《日知 录 ·胥门 》云 :“《战国策 》以“包胥 ”为“勃苏 ”。 《诗 ·山有扶苏 》,《传 》曰 :‘扶苏 ,扶胥。’”[ 27 ]1087 所以 ,“姑苏 ”也作“姑胥”。这个“姑 ”只是古越语 地名的冠首词 ,所谓“夷俗语之发声 ”,可以省略 , “姑胥 ”便简略成“胥 ”。《越绝书 ·吴地传 》中前 后出现过姑胥门、胥门 ,指的是吴大城西南面的同 一座城门。同样 ,姑胥山也可省作胥山 ,姑胥台也 可省作胥台。《吴郡图经续记 ·山 》云“或曰姑苏 山 ,一名胥山 ”, [ 20 ]42其出典大概就在于此。《吴 越春秋 》云阖闾“秋冬治于城中 ,春夏治于城外 , 治姑苏之台 ”,与《越绝书 》载“阖庐之时 ,大霸 ,筑 吴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 ,徙治胥山 ”,实为同一件 事 ,正可互证。 但是 ,阖闾构筑姑苏台 ,并非仅为游兴乐 ,而 47 是另有深意。《越绝书 ·吴地传 》载 :“胥门外有 九曲路 ,阖庐造以游姑胥之台 ,以望太湖 ,中窥百 姓。去县三十里。”[ 4 ]12阖闾登姑苏台 ,一则可以 眺望太湖 ,二则可以居高临下 , 观察监视“百 姓 ”———百官族姓、权贵旧臣的行踪 ,以免举事反 叛 ,祸起萧墙。同样 ,夫差于故都北侧灵岩山兴建 馆娃宫 ,其原本的用意恐怕也在于此。由此可知 , 当时姑苏台下的故都内 ,依然是吴国王公贵族的 聚居之处。 在东西两城之间 ,南面有七子山、吴城、越城、 酒醋城为屏障 ,北面则以一字展开的郭城及西侧 群山作藩篱。 吴城又称鱼城 ,在横山东北麓 ,下临石湖、越 来溪 ,《吴郡图经续记 ·往迹 》谓“遗址尚存 ,盖吴 王控越之地 ”。[ 20 ]56 越城在越来溪东岸 ,与吴城隔河相望 ,也是吴 国构筑的城堡。《太平御览 》卷 192云 :“《吴地 记 》曰 :‘ (咠 )〔胥 〕门外越城者 ,越来伐吴 ,吴王在 姑苏筑此城以逼之。又有越来溪。’”[ 28 ]929 据文献记载 ,在越城与吴大城之间还有城堡。 《姑苏志 ·古迹 》记吴王遗迹谓 :“酒醋城 ,《吴地 记 》云在胥门西南三里。”所谓的“酒醋城 ”,其实 与鱼城一样 ,亦为吴王备战御越之地。 此外在吴大城东面 ,也是城垒相望。《越绝 书 ·吴地传 》载 :“娄门外鸡陂虚 ,故吴王所畜鸡 , 使李保养之。去县二十里。”[ 4 ]12《太平御览 》卷 192引《吴地记 》曰 :“娄门外鸡陂者 ,吴王养鸡 城。”“匠门外鸭城者 ,吴王筑此城以养鸭。”[ 28 ]929 《越绝书 ·吴地传 》又载 :“摇城者 ,吴王子居焉 , 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 ,在邑东南 ,肥饶 ,水 绝。去县五十里。”[ 4 ]14其地在今澄墩、大姚一带。 这里经多次考古发掘 ,发现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及商、周至汉、晋、唐、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其 中近期发现的古井就有四百余口 [ 29 ]53 ,可见《越绝 书 》等文献所记 ,不为无据。 纵览吴都形势 ,可谓因地制宜 ,尽得山水之 利 :吴大城与吴故都位于东西两侧 ,一为水城 ,城 坚池深 ,绾毂南北 ,水陆称便 ;一为山城 ,群岭掩 隐 ,深藏勿露 ,易守难攻。两城之间有姑苏台 ,依 山而起 ,高屋建瓴 ,总揽全局。如此规模宏大的吴 国都城 ,远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名都 ———齐都 临淄 (大城东西约 4公里 ,南北约 4. 5公里 )、楚 国郢都 (东西约 4. 5公里 ,南北约 3. 6公里 )、燕下 都武阳 (东西约 8公里 ,南北约 4~6公里 )大出 许多 [ 30 ]174 - 184 ,不但在东周列国中可谓绝无仅有 , 即使今天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从一个侧面 展现出春秋晚期南方霸主的强盛国力。 不过 ,连年的征战和长期过度的都城建设 ,严 重地损耗了吴国的国力 ,也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 灾难。《国语 ·吴语 》记载伍子胥在吴王夫差打 算北伐齐国时进谏道 :“王既变鮌、禹之功 ,而高 高下下 ,以罢民于姑苏。天夺吾食 ,都鄙荐饥。今 王将很天而伐齐 ,夫吴民离矣。”[ 25 ]542这“高高下 下 ”劳命伤财的宏大工程 ,自然不只姑苏台一处 , 而是泛指这一带的宫馆殿宇、城垣水道。而此时 的越王勾践则趁机发难 ,挥军北上 ,势如破竹 ,直 逼吴都。吴王夫差在民心涣散、军队溃败的情况 下 ,只是凭借了有利地形和坚固的都城防御体系 , 才迫使越王勾践的灭吴之战拖延了三年之久。 《国语 ·越语》载 :“居军三年 ,吴师自溃。吴王帅 其贤良 ,与其重禄 ,以上姑苏。使王孙雒行成于越 ⋯⋯使者辞反。范蠡不报于王 ,击鼓兴师以随使 者 ,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 ,遂灭吴。”[ 25 ]586 - 588 吴王夫差在越王兵临城下之际 ,率领大臣亲信从 吴大城撤退到姑苏台一带 ,并派遣议和使者 ,与勾 践继续周旋。越军攻占姑苏台及故吴都城之后 , 夫差逃至城北的秦馀杭山 (即今阳山 )。《越绝书 ·吴地传 》谓 :“秦馀杭山者 ,越王栖吴夫差山也 , 去县五十里。山有湖水 ,近太湖。”[ 4 ]15吴王最后 悔恨自尽 ,吴国宣告灭亡。史载夫差败亡的经过 , 也印证了吴都“吴大城 —姑苏台 —吴故都 ”二城 一台的总体格局和苏州西郊的地理环境。 结语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证实了历史 上关于吴故都在馆娃宫附近的传说 ,揭示了吴郭 的大体位置 ,进而明确了吴都的范围 ,使我们对吴 国都城的认知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也就更接近 于认识阖闾都城的历史真相。 木渎春秋古城遗址 (包括姑苏台 )和苏州古 城 ,是我国春秋都城的的重要遗存 ,也是吴国由弱 变强、由盛及亡的历史缩影 ,同时又是苏州城市发 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卷首篇章。苏州的“苏 ”、江苏 的“苏 ”,即源自“姑苏 ”,它的根就在这一方山水 城郭之间。历史的责任要求我们 ,将这份珍贵的 历史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下去 ,留给子孙 ,传之久 远。而这座吴地文化的珍奇宝藏 ,也一定会在今 后的社会发展中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57 (承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照根先生提供地 图 ,谨致谢忱 ! ) 参考文献 : [ 1 ]张照根. 苏州春秋大型城址的调查与发掘 [ J ]. 苏州铁道师范 学院学报 , 2002 (4) . [ 2 ]邬岭 ,张照根. 试论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规划理念 [ J ]. 规划 师 , 2003 (6) . [ 3 ]张照根 ,孙明利. 春秋晚期吴国都城探寻 [ G ] / /苏州市吴中区 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 文明寻踪.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 , 2009. [ 4 ]袁康 ,吴平. 越绝书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 [ 5 ]萧统. 文选 [M ] / /四库全书第 1329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 , 1987. [ 6 ]赵晔. 吴越春秋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6. [ 7 ]范成大. 吴郡志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6. [ 8 ]司马迁. 史记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 [ 9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5. [ 10 ]范晔. 后汉书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2. [ 11 ]魏嵩山. 伍子胥所筑阖闾城究竟在哪里 [ J ]. 苏州大学学报 , 1992 (2) . [ 12 ]顾颉刚. 苏州史志笔记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7. [ 13 ]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 吴中文献展览会特刊 [M ]. 苏州 :江苏 省立苏州图书馆 , 1936. [ 14 ]班固. 汉书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2. [ 15 ]陆雪梅 ,钱公麟. 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再考 [ J ]. 东南文化 , 2006 (5) . [ 16 ]南京博物院. 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 J ]. 考古 , 1991 (3) . [ 17 ]廖志豪 ,罗宝芸. 苏州葑门河道内发现东周青铜文物 [ J ]. 文 物 , 1982 (2) . [ 18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 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青铜器 [ J ]. 文物 , 1980 (8) . [ 19 ]王德庆. 苏州相门东周青铜器窖藏 [ G] / / 中国考古学会. 中 国考古学年鉴 1987.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88. [ 20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7. [ 21 ]陆广微. 吴地记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7. [ 22 ]王鏊. 姑苏志 [M ] / /四库全书第 493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 , 1987. [ 23 ]苏州博物馆. 真山东周墓地 [M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99. [ 24 ]左丘明. 春秋左氏传杜氏集解 [M ]. 上海 :中华书局 , 1935. [ 25 ]徐元诰. 国语集解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2. [ 26 ]墨翟. 墨子 [M ] / /四库全书第 848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 , 1987. [ 27 ]顾炎武. 日知录 [M ] / /四库全书第 858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 , 1987. [ 28 ]李昉 ,等. 太平御览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0. [ 29 ]丁金龙. 苏州澄湖遗址发掘报告 [ G ] / /苏州博物馆. 苏州文 物考古新发现.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 , 2007. [ 3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 [M ].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0. (责任编辑 :小  田 ) A Study of the Cap ita l of K ing He L u of W u ———A D iscussion about the Ancient City Remains of the Sp 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Mudu, Suzhou ZHANG W ei2m ing ( Guwuxuan Publishing House, Suzhou, J iangsu, 215006) Abstract: The discovery of the remains of ancient cities in the Sp 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Mudu and many high2ranking tombs of the Sp 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Suzhou’sW est H ill has confirmed the legend recorded by Fang Zhi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said“the ancient city ofW u is beside Guanwa Palace”. In that way it reveals the original feature of the cap ital city ofW u in the late Sp 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ancient cap ital ofW u to the west, the new cap ital ofW u to the east, the Gusu Terrace within the m iddl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city, which runs about 20 kilometers from east to west, fully demonstrating the power of the state as the lord of the region. Key words: the late Sp ring and Autumn Period; King He Lu ofW u; cap ital city; Suzhou; Mudu 67
/
本文档为【吴王阖闾都城考——关于苏州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讨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