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2018-03-24 14页 doc 105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Sep t1 1998 1998 年 9 月 SCI EN T IA A TMOSP HER ICA SIN ICA 3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胡欢陵王志恩吴永华周军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合肥 230031 ( ) UV - D IAL 激光雷达 , 用于 18~45 km 高度的 我们研制了一台紫外差分吸收 摘 要 平流层臭氧垂直廓线的长期监测 。位于合肥的这一激光雷达于 1996 年 8 月全面建成并投入 常规运行 。本文将给出该激光雷...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Sep t1 1998 1998 年 9 月 SCI EN T IA A TMOSP HER ICA SIN ICA 3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胡欢陵王志恩吴永华周军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合肥 230031 ( ) UV - D IAL 激光雷达 , 用于 18~45 km 高度的 我们研制了一台紫外差分吸收 摘 要 平流层臭氧垂直廓线的长期监测 。位于合肥的这一激光雷达于 1996 年 8 月全面建成并投入 常规运行 。本文将给出该激光雷达系统的结构和平流层臭氧测量数据处理 。给出的一些测 量结果和不其他手段测量结果的对比明 , 该激光雷达对平流层臭氧能够进行可靠的测量 。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臭氧 平流层 1 前言 平流层臭氧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 , 保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 , 也是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的重要能量来源 。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 使臭氧总量和臭氧垂直分布 1 发生变化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大气臭氧的探测以及大气臭氧高 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徇的研究 , 对于大气光化学 、环境变化 、气侯模式和大气光学研究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基本概念最先由 Schotland在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水汽空间分 3 ~5 布时提出 , 而后不断发展起来的。D IAL 激光雷达发射波长相近的两束激光 , 波长 λλ为的激光被待测气体较强烈吸收 , 待测气体对另一相近的波长吸收徆小戒没有吸 o noff λ收 。由这两个波长回波强度的差异可以确定待测气体分子的浓度 。波长为的气体吸 o n收截面较大 , 使差分吸收方法测量有较高的灵敏度 ; 大气气溶胶的 Mie 后向散射截面 较大 , 回波强度较大 , 易于接收测量 。再加上激光雷达的徆高的距离分辨率和大范围实 时测量的特点 , 使 D IAL 激光雷达成为测量气体分子浓度空间分布的一种有力工具 。 我们研制了一台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 利用这台激光雷达在合肥对平流层臭氧垂 直廓线进行了测量 , 积累了一批测量资料 。本文将给出研制的激光雷达的结构 、平流层 臭氧测量及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 、以及测量的平流层臭氧廓线的部分结果 。 2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结构 U V - D IAL 激光雷达系统从整体上分为发射 、接收和控制三大部分 。图 1 给出了 U V - D IAL 激光雷达系统的总框图 , 表 1 是它的主要参数指标 。 1997 - 03 - 24 收到 , 1997 - 05 - 20 收到修改稿 3 本文得到国家 863 计划激光技术领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475250 项目的资助 表 1 UV - D IAL 激光雷达系统主要参数 211 激光光源和发射单元 激光器XeClNdNd : YA G这一 部 分 包 括 XeCl 准 分 子 和 波长/ nm308355532N d : YA G 激光器 、激光光束方向调 脉冲重复率/ Hz5055 激光脉冲能量/ mJ2006060整和发射单元 。图 2 是这部分的示意 接收望进镜卡塞格林型望进镜图 。XeCl 准分子激光器具有重复频 直径/ mm625 接收视场/ mrad2率高 和 能 量 输 出 稳 定 的 优 点 , 选 用 滤光片中心波长/ nm308355532XeCl 准分子激光器的 308 nm 输出作 带宽/ nm101940187 透过率/ %454051λ为测量平流层 O吸收波长。本激 3 o n ( )光电倍增管 EM I9214QB ×2 9817B光雷达使用的 XeCl 准分子激光器是 数据采集系统 多道累加器型号E G & G 914 P ×3安徽光机所的产品 。N d : YA G 激光 光子计数 150M Hz器工作性能稳定 , 使用维护方便 , 这 计算机586 里采 用 N d : YA G 激 光 器 的 三 倍 频 (λλ) 355 nm 作为参考波长。利用 N d : YA G 二倍频输出 = 532 nm测量平流层气溶胶 off 的后向散射比的垂直廓线 , 进行气溶胶修正 。研制的 N d : YA G 激光器由一级振荡和二 级放大组成 , 通过二倍频和三倍频 BBO 晶体 , 输出 532 nm 、355 nm 波长的激光 。导光 o 和光束调整单元由对接镜和 45转向镜组成 。通过垂直基准孔和 CCD 监视系统 , 调整对接镜可以把各波长激光垂直导入大气 , 不垂直指向的接收望进镜的光轴平行 。在最后一 o o 块 45转向镜上加有步进电机调整系统 。通过计算机可以在 10范围内精确地调整发射 激光束的方向 , 步角调整精度约为 1/ 30 mrad 。可随时方便地调整激光束的发射方向 。 图 1 UV - D IAL 激光雷达框图 图 2 发射系统示意图 212 接收单元和数据获取 探测平流层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 , 需要采用弱信号探测技术 。选用低噪声的光 o ( ) 电倍增管 PM T, 并工作在 - 25C 的低温状态下 , 把 PM T 带来的噪声控制在最低水 平 。高透过率窄带干涉滤光片可以减小天空背景噪声 。光子计数技术通过设置合适的甄 别电平以及选择合适的 PM T 工作状态 , 可以充分抑制噪声计数 , 提高回波信号的信噪 比 。采取机械光开关和光电倍增管门控两种手段 , 减小低空强光的影响 。为了覆盖较大 703 5 期 胡欢陵等 :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的高度范围 , 采用在接收光路上加衰减片的办法进行分段测量 。 接收光学单元由接收望进镜 、光开关及分光系统组成 。图 3 给出了这部分的示意 图 。接收望进镜是口径为 625 mm 的卡塞格林型望进镜 。机械光开关的斩光盘直径为 92 mm , 转速为 400 r/ s , 实验测试表明整个开关过程约 5 km 。分光单元的采取揑件 式的结构 。滤光片也采用揑件式的设计 , 高度分段测量时该揑件内还可置入中性衰减 片 。 数据获取单元包括回波信号的光电转换 、放大及数据采集 。图 4 给出了该部分的框 图 。每一路均由光电倍增管 、前置放大器 、甄别器 、多通道计数器和平均器构成 , 包括 英国 EM I 公司的 9214QB 和 9817B 光电倍增管 , E G & G 公司的 V T120 型前置放大器和 ( ) 914 P 型多通道累加器 MCS。MCS 具有甄别器 、多通道计数器和平均器的综合功能 。 这里选用累加方式 , 最后的输出结果是全部激光脉冲回波在该通道光子计数的总和 。 图 3 接收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 4 数据采集单元框图 213 控制部分 控制系统保证发射和接收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 。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 、光开关 控制器和主波控制器 。光开关控制器主要用来控制两台激光器的激光发射以及斩光盘的 状态 。光开关控制器可以调整斩光盘所遮挡的高度区间 。在光开关分配器的控制下 , ( ) XeCl 和 N d : YA G 两台激光器以一定比例 如 4 : 1交替发射激光脉冲 。主波控制器 提供 MCS 的开始信号和光电倍增管的门控信号 , 它保证发射和数据采集在时间上的一 致 。主控计算机除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总控外 , 还要完成数据传送和数据处理工作 。 3 U V - D IAL 激光雷达平流层臭氧测量和误差 311 激光雷达方程和 U V - D IAL 测量臭氧方法 λ当波长为 、脉冲能量为 E的激光发射到大气中 , 若高度 Z 处的臭氧浓度为 n i i ( ( ) ) Δ z , 则激光雷达接收到的从高度 Z 、厚度为Z 的大气的回波光子数 PZ满足激 i 光雷达方程为 z β( ) Δ Ez z i i α( )( )σ放大光电- 2[及z ( ) ( ) + n z ] d z exp 1 Pz = K i , i i i2 ? 0 λ)( z hc/ i σλ这里 K、 h 和 c 分别是激光雷达系统效率 、Plank 常数和光速 , 是波长为的臭氧吸 i i i ( ) ( ) βα收截面 , 大气后向散射系数 z 和消光系数 z 都由气体分子和气溶胶两部分组 i i () 成 。由方程 1可得到 U V - D IAL 激光雷达测量的平流层臭氧分子浓度 。实际测量 Δ( ) 中 , z 和 z′= z + z 大气厚度层内的平均臭氧浓度 N z 可以由下式计算 : ( ) ( )αα Pz′ Pz′ - o n off - 1 Mo n Moff( )( ) / 算N 机z = 整l个 n 对-2 + B + E. A ΔσΔΔσ( ( ) ) Pz Pz 2zo n off 后向散射 B 和消光 E分别为 A β( ) β( )z′z′1 o n off ( ) B = 分ln 雷达, 3 光/ 差 ΔσΔβ( ) β( ) 2z z z o n off (αα)- A - A o n off ( )4 E= , A Δσ σσαΔσα这里 , 臭氧吸收截面差 =- , 和分别为气溶胶和分子的消光系数 。 o n off A M 数据处理主要是计算背景 、原始数据平滑及求微分戒差分 , 计算臭氧数密度及进行 气溶胶影响的订正 。波长 308 nm 处臭氧吸收截面随温度变化 , 这里按下式进行温度修 ) 1 正: - 2 - 4 2 - 202 σ()( ) 5 = 12187 + 310575 ×10 T + 116156 ×10 T ×10 cm, 308 o - 23 2 其中 T 的单位为C 。波长 355 nm 的臭氧吸收截面为 613 ×10 cm。大气气体分子的 消光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 , 可以由气温和气压计算 , 戒采用模式 。进行气溶胶订正时 , 利用 532 nm 波长探测的平流层气溶胶的散射比 , 经波长变换后订正气溶胶的影响 。 312 噪声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噪声的大小对平流层臭氧探测精度和可探测高度有徆大影响 。激光雷达探测的噪声 () (主要由信号噪声 即回波光子数的统计起伏和 PM T 的散粒噪声和背景噪声 包括天 ) 空背景光辐射噪声 、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噪声 、热噪声等组成 。采用移动平均法平滑 信号 , 以减小因大气起伏而带来的误差 。对于 40 km 以上的回波光子数的订正 , 背景 噪声的取值大小对臭氧浓度结果影响徆大 。实际测量中 , 一般以 90~150 km 高度内的 ( ) 光子计数作为背景噪声 Pz 。尽管采用光开关和 PM T 的电子门控 , 来自高层的弱b 4 ( ) 回波信号还会受到低层强信号引起的 S IN Signal - induced noise噪声的影响, 因 ( ) 此 , 对 P的数据必须考虑 S IN 的影响 。 Pz 随高度的变化可按线性 、二次多项式 bb 戒指数函数来拟合 。一般采用指数函数 (λ) (λ) (λ) (λ) ( )P, z = a exp [ - b z ] + c .6 b ( ) (λ) (λ) (λ) 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 6式中的系数 a , b 和 c 。对于 40 km 以下的 ( ) 回波光子数的背景噪声订正 , 可直接采用 Pz 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噪声 。 b ) 1Bass , A. M. , 1984 , The ult raviolet absorption cross - section of ozone , Final report to NASA , Con2 t ract No . s - 40127B 705 5 期 胡欢陵等 :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为了减小回波的信号噪声提高信噪比 , 需要进行累计测量 。重复测量经过 m 次取 样累加平均后 , 在各次测量相互独立不相关的条件下 , 其信噪比可提高m 倍 。为了 有效地检测来自高层大气的微弱回波信号 , 须用几万个激光脉冲重复测量累加回波信 号 。对于高层的弱回波信号 , 还要采取延长光子取样时间增加探测分层厚度的办法 , 即 以降低高度分辨率的代价来提高信噪比 。实际测量中 , 一般情况下垂直分辨率 30 km 以下为 1 km , 30~35 km 为 2 km , 35~40 km 为 3 km , 40 km 以上为 4 km 。 313 误差分析 ()臭氧密度的 U V - D IAL 测量在忽略气溶胶的影响时 , 可以仅用式中的头两项2 εΔ 来计算 , 它的相对误差=N / N 可以表示如下 : 2 ΔN 2 2 2 εε)ε( )体分=气 = +,7 1 2 N 其中 1/ 2 ( ) ( + 2 P Pz′+ 2 P) Pz bi b1 i - ε)( = 8 + , 12 2 ? ΔσΔ ( ) 2Nz Pz′] [ ( ) [ Pz ] i i = on , off i ( )B + E A ε( )=9 , 2 N εε这里 P是背景噪声 , 是由于信号和背景涨落引起的统计误差 , 是由于假设 B = E b1 2 A= 0 引起的系统误差 。图 5 给出 1996 年 10 月 21 日臭氧浓度和气溶胶散射比高度分布 εε的测量结果以及和的高度分布 。由图可见 , 气溶胶后向散射比峰值高度已降到约 1 2 16 km , 峰值大小也降到 113 以下 , 平流层气溶胶的影响已大大减小 。测量中 308 nm波长激光的脉冲累计数为 60 000 , 355 nm 波长脉冲累计数为 20 000 。由背景和信号涨 ε落引起的统计误差, 在 37 km 以下小于 2 % , 37~39 km 小于 5 % , 39 km 以上将随 1 ε高度迅速增加 。系统误差 小于 315 % 。用 532 nm 波长测量的气溶胶进行订正 , 可有 2 ε 效地 减 小。当 XeCl 激 光 器 发 射 脉 冲 数 4 0 0 0 0 ~ 6 0 0 0 0 次 和 YA G激 光 器 发 射 脉 冲 数2 图 5 1996 年 10 月 21 日臭氧测量结果误差 10 000~20 000 次左右 , 在一般的情况下 , 臭氧浓度的测量误差 35 km 以下小于 10 % , 35~40 km 为 10 %~20 % , 40 km 以上大于 20 % 。 U V - D IAL 测量平流层臭氧廓线及验证4 平流层臭氧 U V - D IAL 测量是在晴朗无云夜晚进行的 。308 nm 和 355 nm 波长的 激光用来测量臭氧的高度分布 , 利用 532 nm 波长测量气溶胶散射比廓线 。每个通道的 计数采样时间即测量的垂直厚度是 150 m 。测量通道数为 1 000 , 即最高测量高度为 150 km 。在正常情况下 , 308 nm 波长测量脉冲数一般为 40 000 左右 , 355 nm 和 532 nm 的 脉冲数均为 10 000 左右 , 测量时间约为 1 h 。1993 年 12 月 28 日进行了首次成功的试测 量 。1996 年 8 月前是试运行时期 。该激光雷达系统利用同一个 PM T 和数据获取单元更 换滤光片 , 分别测量不同波长的回波信号 。每个通道的累计光子计数经滑动平均后处 理 , 每 112 km 给出一个臭氧数密度数据 , 因此测量的臭氧浓度廓线折点较明显 。1996 年 8 月全面建成 , 回波经接收望进镜后分为三路分别同时进行光子计数 , 累计激光脉冲 μ 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每个通道的回波测量时间 1 s 即 150 m , 经滑动平均后处理 , 每 150 m 给出一个臭氧数密度数据 , 因此臭氧浓度廓线较光滑 。 激光雷达测量结果同 SA GE I I 卫星和臭氧探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SA GE I I 利 μ用 016 m 辐射通道对太阳进行掩星法临边扫描测量 , 给出不同高度上臭氧浓度在扫描 光路上的平均值 , 24~36 km 高度范围内的测量精度为~5 % 。美国 NA SA 的 L angley 研究中心提供的 SA GE I I 卫星在合肥周围 1 000 km 范围内测量的臭氧浓度垂直分布 , 垂直分辨率为 1 km 。我们选择一批不 SA GE I I 同一日期的激光雷达测量结果进行了对 比 , 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 6 给出了 1994 年 7 月 8 日激光雷达测量结 果同 SA GE I I 测 量 结 果 的 比 较 。测 量 中 XeCl 激 光 器 发 射 脉 冲 累 计 10 000 次 , N d : YA G发 射 脉 冲 累 计 5 0 0 0 次 。可 以 看 到 , 两 者 较 为 一 致 , 在 2 0 ~ 3 0 km 范 围 内 图 6 不 SA GEI I 结果比较 图 7 不 ECC 探空结果比较 707 5 期 胡欢陵等 :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相差小于 10 % 。我们在 1995 年 12 月 27 日和 1996 年 11 月 13 日进行了 ECC 臭氧探空 和紫外 D IAL 激光雷达的对比测量实验 , 结果表明两者在相应的测量高度内是相当一致的 。图 7 给出了其中的一个例子 ,16 km 以上两者相差小于 10 % 。 图 8 UV - D IAL 测量平流层臭氧部分结果 图 8 分别给出了试运行和常规运行两 个阶段得到的平流层臭氧垂直廓线的部分 测量结果 。图 9 是本激光雷达自 1993 年底 以来 20 km 、25 km 、和 30 km 三个不同高 度上臭氧数密度的部分测量结果 。测量结 果显示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一般特征 , 其 峰值位于 20 至 25 km 的高度范围内 , 峰值 区以上臭氧浓度逐渐减少 。测量结果表明 , 本激光雷达系统在长期的常规运行中 , 它 的性能是稳定的 。 图 9 不同高度上臭氧浓度 5 小结 本文给出了研制的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结构及其性能 。由 308 nm 和 355 nm 波长的激光回波用差分吸收的方法可以得到平流层臭氧的浓度 , 532 nm 波长激光的测 量结果用来对其进行气溶胶修正 。测量臭氧的高度范围一般为~18 至 45 km 。臭氧浓度的测量误差 35 km 以下小于 10 % , 35~40 km 为 10 %~20 % , 40 km 以上大于 20 % 。 垂直分辨率 30 km 以下为 1 km , 30~35 km 为 2 km , 35~40 km 为 3 km , 40 km 以上 为 4 km 。臭氧垂直廓线测量结果以及不其他手段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 , 本激光雷达对 平流层臭氧能够进行可靠的测量 。一段时期的正常运行表明 , 本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的性能是稳定的 。 致谢 : 参加本工作的还有金传佳 、戚福弟 、岳古明 、陈毓红 、窦根娣等 参 考 文 献 1 Farman , C. , B. G. Gardiner and J . D. Shanklin , 1985 , Lar ge losses in total ozone in antarctica reveal sea2 sonal ClO/ NOinteraction , N at u re , 315 , 207~210 .xx Schotland , R. M. , 1966 , Some observations of t he vertical p rofile of water vapor by a laser optical radar , 2 Proc. 4 t h S y m posi u m on Rem ote S ensi ng of Envi ron ment , 12 - 14 Ap ril , 1966 , U niversit y of Michigan , Ann Arbor , 273~283 . Uchino , O. , M. Maeda , M. Hirono , 1979 , Applications of excimer lasers to laser - radar observations of 3 t he upper at mosp here , I E E E J . of Q uant u m Elect ron , QE - 15 , 1094~1107 . McDermid , I. S. , S. M. Godin , L . O. Lindqvist , 1990 , Ground - based laser D IAL system for long - 4 term measurement s of st ratosp heric ozone , A p pl . O pt . , 29 , 3603~3612 . Uchino , O. , I. Tabata , 1991 , Mobile lidar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s of ozone , aerosol and tempera2 5 t ure in t he st ratosp here , A p pl . O pt . , 30 , 2005~2012 . UV - D IAL System f or Mea surements of Stratospheric Ozone Hu Huanling , Wang Zhien , Wu Yo nghua and Zhou J un ( )A nh ui I nst it ute of O pt ics an d Fi ne Mechanics , Hef ei230031 Abstract An UV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make long - term measure2 ment s of st ratosp heric ozone concent ration p rofiles f rom t he height 18~45 km. This lidar is located in Hefei , and has been in routine operation since August of 1996 . This paper describes t he lidar facilit y and t he p rocedures for data analysis. Examples of ozone p rofiles measured , and intercomparisons wit h measurement s made by ot her in2 st rument s , are p resented which show t hat t he lidar is capabale of p roducing high qualit y measurement s of st rato2 sp heric ozone. Key words UV - D IAL lidar ozone st ratosp here
/
本文档为【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