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三曹诗风

三曹诗风

2018-03-18 4页 doc 14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三曹诗风三曹诗风 三 曹 曹操詩風 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裏行》、《觀滄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 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裏行》原是挽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
三曹诗风
三曹诗风 三 曹 曹操詩風 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裏行》、《觀滄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 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裏行》原是挽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詩的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裏行》謂漢末戰亂的慘像,見百姓悲慘之余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曹操生於官宦,對天下具有野心,故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證。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 一代嫋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歎,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曹操的詩歌形式是十分創新的。他尤擅寫五言體和四言體。《蒿裏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沈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 曹丕文學評價 魏晉以來,評論界對曹丕詩歌創作的評價普遍不高,不少評論家認為魏文帝得以立足中國文壇主要因為他的《典論•論文》,是以曹丕雖貴為帝尊,卻在中國文壇的地位不及其弟曹植和乃父曹操。以客觀公正的眼光對曹丕的文學創作特別是詩歌創作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曹丕詩歌的最大價值在於他的人性化的、情感充溢的抒情性韻味,剛柔並濟的風格和多工語又不失自然音旨的語言特色。 在他的美學思想和文學觀中,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重視“氣”。他繼承並發展了前人關於“氣”的思想,提出了“文氣”說。他強調“文以氣為主”。認為作家所具有的“氣”,即作家天賦的氣質、個性、才能等不同,其作品亦即顯出不同的風貌。寫作才能的高下,取決於先天稟“氣”的清濁。在藝術欣賞中,欣賞者的美感就來自對作品“文氣”的體驗。在闡述“文”的本與末的關係時,曹丕第一次提出了“文本同而末異”的觀點,認為一切文章在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這個根本點上是相同的,但各類文體又都具有各自的審美特徵。與傳統儒家思想不同。曹丕看重的不是“文”之本,而是“文”之“末”,即文藝創作的風格特徵問題。這是中國美學史上的一大變化。曹丕非常重視文學的價值,認為文章是“經國之大業, 三 曹 不朽之盛事”。在闡述文學批評應有的態度時,他反對“貴遠賤近,向聲背實”以及“文人相輕”。強調作家各有其氣質才性和擅長的文章體制,不可求全責備,要從不同作家的個性及藝術特點出發,公正地評價作家作品,曹丕的這些見解,標誌著中國古代文學批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並對後世的文學理論批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太子,他對文學的愛好和重視,直接推進了建安文人集團創作的繁盛與活躍。他常常召集宴會,搞一些命題的文學寫作,鄴下創作的獨特形態是與他分不開的,他是鄴下文人活動的實際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文學史上,他為南北朝的諸王們樹立一個榜樣:組織和領導文學團體。此外,他的文學批評,更有開風氣的意義。《典論•論文》評論七子的長短,提出“文以氣為主”的見解,對詩、賦等幾種主要文體作了初步分析,其將“文章”視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更對重視文章的風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建安七子”之名始由他提出,各子的文集也是由他下令搜集的。他還組織文人編篡過詩文創作用的類書《皇覽》。 曹植文學評價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族公子的優遊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臵,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上貢獻尤大。 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敍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發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敍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複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於後世的影響是不小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後,明帝曹睿曾為之集錄著作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
/
本文档为【三曹诗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