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

2018-06-05 22页 doc 51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一、单选题 1、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 寒性收引C. 经脉拘急D. 寒客于肌表卫阳被遏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 2、风邪伤人致病位游移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A. 风性数变B. 风为阳邪C. 风性开泄D. 风性轻扬E.风性善行 3、"户门"指的部位是A. 口B. 唇C. 舌D. 齿E.鼻 4、与皮肤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肺B. 心C. 肝...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 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一、单选题 1、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 寒性收引C. 经脉拘急D. 寒客于肌卫阳被遏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 2、风邪伤人致病位游移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A. 风性数变B. 风为阳邪C. 风性开泄D. 风性轻扬E.风性善行 3、"户门"指的部位是A. 口B. 唇C. 舌D. 齿E.鼻 4、与皮肤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肺B. 心C. 肝D. 肾E.脾 5、在以下气的病变中,不属气机失调的是A. 气滞B. 气虚C. 气脱D. 气陷E.气逆 6、十二经别的分出部位是A. 胸背部B. 头面部C. 四肢末端D. 四肢肘膝以上E.以上都不是 7、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密切相关的是A. 带脉B. 任脉C. 督脉D. 冲脉E.维脉 8、司眼睑开合与下肢运动的经脉是A. 肝经B. 胆经C. 三焦经D. 阳维脉、阴维脉E.阳跷脉、阴跷脉 9、指冲脉而言的"海"是A. 阳脉之海B. 血海C. 阴脉之海D. 气海E.髓海 10、足厥阴肝经的起点是A. 内侧爪甲端B. 外侧爪甲端C. 爪甲之下端D. 爪甲后丛毛处E.以上都不是 11、除何经外均循行于腹部A. 足阳明经B. 足少阳经C. 足太阴经D. 足少阴经E.足厥阴经 12、在足内踝八寸以下,足三阴经从前向后的排列次序是A. 肝脾肾经B. 脾肾肝经C. 肾肝脾经D. 肝肾脾经E.脾肝肾经 13、在躯干部,手三阳经的分布是A. 肩胛部B. 胸部C. 腹部D. 背部E.侧面 14、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 肝主升,肺主降C. 脾主升,胃主降D.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E.以上都不是 15、两脏关系中,主要表现为气机升降方面的是A. 肝与脾B. 心与肺C. 脾与肾D. 肺与肝E.肾与心 16、三焦的主要功能是A. 通行元气B. 传化水谷C. 化生精气D. 调畅气机E.以上都不是 17、手厥阴经络于A. 三焦B. 胆C. 胃D. 小肠E.膀胱 18、肝的疏泄作用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A. 对气机的影响B. 对脾胃运化的影响C. 对情志的影响D. 对胆的影响E.对月经的影响 19、肺之"门户"是A. 鼻B. 口C. 喉D. 皮毛E.以上都不 20、称"娇脏"的脏是A. 心B. 脾C. 肺D. 肾E.肝 21、下列何症,少见于气滞证A. 晕B. 胀C. 痛D. 闷E.以上都不是 22、"五体"中,与肾相合的是A. 骨B. 脉C. 皮D. 肉E.筋 23、"胃之关"指的部位是A. 贲门B. 幽门C. 膀胱D. 大肠E.肾 24、肾中具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和化生功能的物质是A. 肾精B. 肾气C. 肾阴D. 肾阳E.以上都不是 25、五脏阴阳的根本是A. 心阴与心阳B. 脾阴与脾阳C. 肝阴与阴阳D. 肾阴与肾阳E.胃阴与胃阳 26、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A. 分布部位的不同B. 解剖形态的不同C. 功能特点的不同D. 阴阳属性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 27、六腑的生理特点是A. 化生和贮藏精气B. 受盛和传化水谷C. 调节精神活动D. 藏而不泻E.满而不实 28、六腑的生理特点是A. 化生精气B. 贮藏精气C. 满而不实D. 藏而不泻E.以上都不是 29、"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关系A. 气与血B. 气与津液C. 津液与血D. 津 液与汗E.以上都不是 30、气机失调的概念是A. 气滞B. 气逆C. 气的升降出入异常D. 气陷E.气脱 31、"中精之府"是指A. 大肠B. 胃C. 小肠D. 胆E.膀胱 32、与津液的输布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肝脾肾B. 脾肺肾C. 心肝脾D. 心肺脾E.肺肝肾 33、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 精血B. 精气C. 血液D. 津液E.气 34、卫气的分布是A. 行于脉中B. 行于脉外C. 下走气街D. 走于息道E.布散胸中 35、主要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气是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中气 36、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 先天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B. 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C. 水谷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D. 吸入之清气与脏腑之精气E.以上都不是 3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 38、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 心、肝、脾B. 肺、肝、肾C. 肝、脾、肾D. 脾、肺、肾E.心、肺、肾 39、"五志相胜","怒"所胜的"志"是A. 恐B. 惊C. 思D. 悲E.忧 40、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泻法是A. 肝火旺泻心火B. 肝火旺泻胆火C. 肝火旺泻肺D. 肺火旺泻脾E.以上都不是 41、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A. 肺病及脾B. 肺病及肾C. 肺病及心D. 肺病及肝E.以上都不是 42、五行中,"水"之子是A. 金B. 木C. 水D. 火E.土 43、五行中"木"之母是A. 木B. 火C. 土D. 金E.水 44、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 火B. 土C. 木D. 金E.水 45、肾的阴阳属性是A. 阴中之阴B. 阴中之阳C. 阴中之至阴D. 阳中之阳E.阳中之阴 46、肝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阳B. 阴中之阴C. 阴中之阴D. 阴中之阳E.以上都不是 47、肺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阴中之阳D. 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 48、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A. 前半夜B. 后半夜C. 上午D. 中午E.下午 49、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是A. 寒与热B. 上与下C. 左与右D. 邪与正E.动与静 50、"金元四大家"中"攻下派"医家是A. 张仲景B. 张景岳C. 张从正D. 张锡纯E.张元素 51、产生气虚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对的A. 先天禀赋不足B. 后天饮食失养C.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D. 忧思则伤心脾E.劳倦内伤 52、阳偏衰的病机,主要是指A. 阳气虚损热量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B. 脏腑机能减退C. 阴邪侵袭,伤及阳气,阴盛阳虚D. 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E.阴虚病邪遏抑阳气,阳气不伸 53、"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主要是由于A. 正气不足,抗病力减退,邪气亢盛B. 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C. 阴精和阳气衰竭,外邪侵袭D. 脏腑功能减退,饮食积聚E.内生五邪 54、中医临床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A. 气血的盛衰变化B. 气机升降的失调与变化C. 阴精与阳气的盛衰与变化D. 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E.邪正盛衰 55、暑邪伤人可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A.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 暑邪伤人,可致食欲不振、饮食减少C. 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D. 暑邪挟湿,湿邪困脾,脾气不运E.以上都不是 56、所谓外感六淫是指A.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B. 六各不同的气候变化C. 六种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之总称D. 六气的太过E.以上全不是 57、冲脉的一条分支在其循行中与下列哪条经脉并行A. 足太阴脾经B. 足厥阴肝经C. 足少阴肾经D. 足太阳膀胱经E.足阳明胃经 58、上肢屈侧后缘疼痛应责之于A. 手太阴肺经B. 手厥阴心包经C. 手少阴心经D. 手太阳小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 59、十五别络的组成是A. 十二经的别络加上冲脉、任脉、督脉之别络B. 十二经的别络加上任脉、督脉之别络和脾之大络C. 十二经之别络中上脾大络,胃大络和督脉之络D. 十二经别络加上胃大络和督、任之别络E.十二经别络加上脾大络和督、冲之别络 60、足阳明胃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 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B. 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C. 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D. 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E.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61、元气的生成源于A. 肾中精气所化B. 水谷之精气所化C. 呼吸之精气所化D. 水谷精气和吸入清气所化E.先天之精所化 62、胆汁的生成,主要依靠A. 肾之精气B. 脾的水谷之气C. 肝之余气D. 肺之宗气E.心之营气 63、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是A. 肝主疏泄B. 肝藏血C.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D. 肝为血海E.肝主筋,开窍于目 64、"实而不能满"的生理特点是指A. 五脏B. 六腑C. 奇恒之府D. 脏腑E.以上都不是 65、人体脏腑功能系统的中心是A. 五脏B. 六腑C. 奇恒之腑D. 脏腑E.经络 6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是A. 滋水涵木B. 补北泻南C. 培土生金D. 金水相生E.益火补土 67、根据五行生克规律,下列哪项有误A. 木为水之子B. 水为火之所不胜C. 金为木之所胜D. 火为土之母E.水为土之所胜 68、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A. 阳虚B. 阴虚C. 阴阳两虚D. 阳盛E.阴盛 69、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 损其有余B. 补其不足C.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D.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E.益火之源,壮水之主 70、"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说A. 人与自然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B. 形体与精神活动的协调统一C. 气机升降出入应保持协调平衡关系D. 阴精阳气应保持其对立统一协调关系E.人体内外上下应保持协调关系 71、阴阳属性的限定性表现为A. 在同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非任意性B. 事物或现象阴阳两方面的对立和制约C. 事物或现象阴阳两方面的依存和互根D. 事物或现象阴阳双方的消长和转化E.事物或现象属性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呈现可变性 72、"寒因寒用"治法主要适用于A. 阴盛格阳B. 阳盛格阴C. 寒证见寒象D. 热证见热象E.寒热挟杂病证 73、关于形成血虚的原因,下列哪一种是不确切的A. 失血过多B. 脾虚胃弱C. 久病慢性耗损D. 劳倦内伤E.思虑无穷而暗耗 74、"大实有赢状"的病机,主要是由于A. 邪实正虚,正气无力祛除病邪B. 阴虚邪恶,余热不退C. 实邪结聚于里,气血不能畅达于外D. 邪气侵袭,伤及营卫气血E.内生五邪及正气不足 75、邪正盛衰决定着A. 病证的寒热B. 病位的表里C. 气血的虚实D. 病证的虚实E.脏腑的虚实 76、寒邪伤人,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因为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 寒伤肌表,卫阳被遏C. 寒性凝滞,气血闭阻不通D. 寒性收引,筋脉收缩而挛急E.寒与肾相应,寒邪易伤肾阳 77、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种是错误的A. 喜则气缓B. 怒则气上C. 悲则气乱D. 恐刚气下E.思则气结 78、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A. 体质强弱B. 六淫性质C. 正气与邪气D. 居处环境E.饮食情 志 79、足少阴肾经在肢体上的循行是A. 下肢外侧中线B. 下肢内侧中线C. 下肢内侧后线D. 下肢外侧前线E.下肢内侧前线 80、"一源而三歧"的奇经八脉是指A. 冲、任、带脉B. 任、督、带脉C. 冲、任、督脉D. 督、冲、带脉E.冲、任、跷脉 81、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A. 体表B. 分肉之间C. 四肢部位D. 躯干部位E.头面部位 82、手阳明大肠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 在鼻翼旁交于足阳明胃经B. 在拇指端交于手太阴肺经C. 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D. 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E.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83、"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A. 气能生津B. 气能行(化)津C. 气能摄津D. 津能载气E.以上都不是 84、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A. 营气B. 卫气C. 宗气D. 真气E.中气 85、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直接关系到A. 宗气的生成B. 卫气的生成C. 营气的生成D. 真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 86、中医"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 现代解剖学的概念B. 人体内脏的总称C. 脏腑组织的形象D. 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征象E.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87、扶土抑木法的理论基础是A. 五行相生B. 五行相克C. 五行相乘D. 五行相侮E.母病及子 88、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A. 阳虚B. 阴虚C. 阴阳两虚D. 阳盛E.阴盛 89、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理论根据是A. 阴阳相互对立B. 阴阳相互消长C. 阴阳依存互根D. 阴阳相转化E.阴阳同盛同衰 90、《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A.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正常B. 阴阳的依存互根关系正常C. 阴阳的消长平衡关系正常D. 阴阳的对立和消长关系正常E.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正常 9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四认八纲和辨证论治C.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92、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A.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B. 阴阳之中又分阴阳C. 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性D. 阴阳的限定性E.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93、阴阳可以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例如A. 人与自然B. 正气与邪气C. 化气与成形D. 消长与转化E.治标和治本 94、五行之"相侮",主要是指A. 邪气亢盛,子病反侮其母B. 邪气有余,母病传侮其子C. 五行之反克D. 其不及则所不胜侮而乘之E.以上都不是 95、《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A. 木克土B. 木乘土C. 土侮木D. 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 96、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A. 扶土抑木B. 佐金平木C. 培土生金D.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E.泻南补北 97、中医"五脏"生理功能的共性是指A. 藏津液B. 藏精汁C. 藏精气神D. 藏水谷E.藏神 98、"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A. 五脏B. 六腑C. 奇恒之腑D. 脏腑E.以上都不是 9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要是由于A. 脾主升清B. 脾能生血C. 脾能统血D.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E.脾主运化水湿 100、人体骨骼发育正常与否,主要决定于A. 肝藏血,血能充养周身B.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养周身C. 肾能藏精,精能生髓D. 心主血脉,推动气血输送周身E.肺能形成宗气,贯心脉行气血以养周身 101、四肢肌肉之丰满强健,主要取决于A. 心主血脉B. 肝主疏泄C. 脾主运化D. 肺主宣 发布散E.胃主受纳腐熟 102、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通过A. 津液的代谢活动B. 气机的升降功能C. 宗气的功能D. 经脉的相互络属E.卫气的开合调节 103、足太阴脾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 在心中交于手少阳心经B. 在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C. 在足小指端交于足少阴肾经D. 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E.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104、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于A. 上肢伸侧中线B. 上肢伸侧后线C. 上肢屈侧中线D. 上肢屈侧后线E.上肢伸侧前线 105、亡阴时,可见到的症状是A. 大汗淋漓B. 精神萎靡C. 脉数疾D. 口渴喜冷饮E.面色苍白 106、所谓"内生五邪"是指A. 体内产生的五种邪气B. 感受风寒湿燥火五种病邪C. 疾病发生过程中五种病理反映D. 是六淫邪气的五种E.以上都不是 107、善于饮食五味偏嗜所伤,《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苦"则A. 脉凝泣而变色B. 脉急而爪枯C. 皮槁而毛拔D. 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 108、阳偏盛的病机,主要是指A. 阳气充足,机能旺盛B. 阴虚阳亢,机能虚性亢奋C. 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D. 阳热病邪,损耗阴液E.素体阴虚阳盛 109、肺气上逆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指A. 恶心,呕吐B. 呃逆,嗳气C. 吐血,咯血D. 咳嗽,气喘E.奔豚气逆,上冲胸咽 110、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失眠多梦,则应首先考虑为A. 肾精亏损B. 肾阴亏损C. 肝血亏损D. 心血亏损E.脾阴亏损 111、如下哪种治法,属于逆治法A. 塞因塞用B. 通因通用C. 阳病治阴D. 虚则补之E.急则治其标 112、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A. 反治法B. 从治法C. 逆治法D. 急则治其标E.标本同治 113、"阴阳离决,精气乃决",是指A.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的失常B. 阴阳的依存互根关系的破坏C. 阴阳的消长平衡关系的失调D. 阴阳的对立消长关系的紊乱E.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失常 114、五行"相乘",主要是指A. 邪气亢盛,子病反乘其母B. 邪气有余,母病传乘其子C. 五行之反克D. 其有余则侮其所不胜E.五行之间克制太过 115、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A. 五行相乘B. 五行相生C. 五行相克D. 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 116、中医"六腑"生理功能的共性是指A. 传化水湿B. 传化水谷C. 传导糟粕D. 沁别清浊E.排泄水液 117、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主要体现于A. 肺吸入清气,布散周身B. 宣发敷布卫气,发挥保卫全身之敘C. 呼出体内之浊气D. 宗气的生成E.转输水谷精微之气 118、血液的正常运行,周流不息,主要与A. 肝藏血有关B. 心主血脉有关C. 肺主治节有关D. 脾统血有关E.肺朝百脉有关 119、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A. 为五脏阳气的根本B. 主水液的蒸腾气化作用C. 主膀胱的气化开合作用D. 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作用E.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120、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在水液代谢中具有A. 宣发布散津液B. 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吸收津液C. 助心转输气血津液D. 通调水道,宣降水液E.宣发卫气,调节汁液之排泄 121、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为气母E.以上都不是 122、手太阴肺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 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B. 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C. 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D. 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E.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123、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总督一身之阴经B. 总督一身之阳经C. 分立一身之阳经D. 分立一身左右之阴阳E.约束诸经,调节十二经气血 124、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A. 上肢屈侧前线B. 上肢屈侧中线C. 上肢屈侧后线D. 上肢伸侧中线E.上肢伸侧后线 125、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 邪气强盛B. 气候变化剧烈C. 正气不足D. 精神刺激E.饮食劳伤 126、下列病邪中纯属外邪者,是指A. 风B. 寒C. 暑D. 湿E.燥 127、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维愈,这是由于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B. 湿邪伤损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故病难速愈D. 湿性重浊,留滞于肌体,病难速愈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128、肝气上逆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指A. 咳嗽气喘B. 头胀而痛,面红目赤C. 恶心、呕吐D. 呃逆,嗳气E.眩晕欲仆,筋惕肉瞤 129、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A. 先扶正后祛邪B. 先祛后扶正C. 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D. 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130、通因通用治法,主要适用于A. 脾虚泄泻B. 肾虚五更泄泻C. 血瘀崩漏D. 肾虚小便频数E.虚实挟杂病证 131、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A. 因人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时制宜D. 治标E.标本同治 132、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著是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诸病源候论》E.《中国医学大成》 133、属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脾胃学派"的医家是A. 李杲B. 李中梓C. 张从正D. 刘完素E.朱震亨 134、人体有机整体的"主宰"是A. 脑B. 心C. 神D. 经络E.肾 13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 上午B. 中午C. 下午D. 前半夜E.后半夜 136、"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 阴阳相互转化B. 阴阳互根互用C. 阴阳相互消长D. 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 137、"阴在内,阳之守也"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 阴阳交感B. 阴阳互根C. 阴阳对立D. 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138、"阴胜则阳病"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 阴阳转化B. 阴阳对立C. 阴阳互根D. 阴阳消长E.阴阳交感 139、"寒极生热"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 阴阳平衡B. 阴阳对立C. 阴阳互根D. 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140、心的阴阳属性是A. 阴中之阴B. 阴中之阳C. 阳中之阴D. 阴中之至阴E.以上都不是 141、脾的阴阳属性是A. 阴中之阳B. 阴中之阴C. 阴中之至阴D. 阳中之阳E.阳中之阴 142、适合治疗阴偏衰的治法是A. 阳病治阴B. 阴病治阳C. 阴中求阳D. 阳病治阳E.阴病治阴 143、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 炎上B. 稼穑C. 从革D. 润下E.曲直 144、五行中"火"的特性是A. 炎上B. 润下C. 稼穑D. 曲直E.从革 145、五行中,"金"的"所不胜"是A. 火B. 水C. 土D. 木E.以上都不是 146、肺病传肝的五行传变是A. 母病及子B. 传其所胜C. 子病犯母D. 传其所不胜E.以上都不是 147、适用于"土壅木郁"证的治则是A. 抑强为主B. 扶弱为主C. 补母为主D. 泻子为主E.以上都不是 148、"证"的基本含义是A. 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B. 疾病过程的体征总和C. 疾病过程的病理总和D. 疾病过程的病因总和E.以上皆非 149、"气能生血"属于气的哪项作用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 150、元气的分布是A. 贯注于心肺B. 散于胸腹C. 循行于全身D. 行于脉外E.熏于肓膜 151、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 元气B. 营气C. 宗气D. 卫气E.谷气 152、营气的分布是A. 贯注心肺B. 行于脉外C. 行于脉中D. 下注气街E.布于分肉 153、有温养与主司汗孔开合等功能的气是A. 元气B. 心气C. 肺气D. 宗气E.卫气 154、与血液循环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心肺肝脾B. 心脾肝肾C. 心肝肺肾D. 脾肺肾肝E.心脾肺肾 155、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物质是A. 精B. 气C. 血D. 津E.液 156、"亡阴"时,手足的寒温表现是A. 热B. 温C. 冷D. 寒E.以上都不是 157、称"封藏之本"的脏是A. 心B. 肝C. 脾D. 肺E.肾 158、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 肝血B. 肾精C. 脾气D. 肺阴E.心阳 159、能够主管声音、言语的气是A. 宗气B. 元气C. 营气D. 卫气E.清气 160、为什么说"脾宜升则健"A. 脾主运化水谷B. 脾主运化水液C. 脾主升清D. 脾主统血E.脾主化生气血 161、"主治节"的脏是A. 心B. 肝C. 脾D. 肺E.肾 162、下列事物除哪项外,都属于五行之"土"A. 宫音B. 哕C. 胃D. 呼E.湿 163、肺主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其哪项功能A. 主一身之气B. 司呼吸之气C. 主朝百脉D. 肺主治节E.肺主宣发肃降 164、具有"调节血量"作用的脏是A. 心B. 脾C. 肺D. 肾E.肝 165、最易伤肝的"情志"是A. 喜B. 怒C. 思D. 惊E.悲 166、心为"君之主官"的主要机理是A. 心主血脉B. 心主神明C. 心在五行属火D. 心开窍于舌E.以上都不是 167、整个消化过程,有赖于六腑的哪项功能A. 胆的排泄胆汁B. 胃气的和降C. 小肠的化物D. 大肠的传导E.膀胱的气化 168、具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A. 脾B. 胃C. 小肠D. 大肠E.膀胱 169、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内脏是A. 脉B. 脑C. 髓D. 胆E.女子胞 170、称"精血同源"的两脏是A. 心与脾B. 脾与肾C. 肝与肾D. 肝与肺E.肺与心 171、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 心与脾B. 肺与肝C. 肝与肾D. 心与肺E.肺与肾 172、"水火既济"指的两脏联系是A. 心与肺B. 肺与肝C. 肝与脾D. 脾与肾E.肾与心 173、十二经脉中,"布胁肋"的是A. 足少阳胆经B. 足厥阴肝经C. 手少阴心经D. 手太阴肺经E.足太阴脾经 174、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 任、督、带脉B. 阴维、阳跷脉C. 阳维、阳跷脉D. 冲、任、督脉E.任、冲、带脉 175、能加强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对头面联系的是A. 奇经B. 络脉C. 经筋D. 皮部E.经别 176、在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 皮部D. 别络E.奇经 177、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A. 胸背部分出B. 头面部分出C. 四肢肘膝以下分出D. 四肢肘膝以上分出E.四肢末端分出 178、十二皮部的功能是A. 防御外邪B. 保护内脏C. 主持运动D. 支撑人体E.以上都不是 179、"飞门"指的部位是A. 口B. 唇C. 会厌D. 齿E.胃上口 180、易袭阳位,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 火邪B. 暑邪C. 风邪D. 燥邪E.寒邪 二、复选题 1、经过目外眦的经脉有A. 手太阳小肠经B. 手少阳三焦经C. 足少阳胆经D. 足太阳膀胱经E.手少阴心经 2、以下哪项说法有误A. 手太阴肺经B. 手厥阴心经C. 足厥阴胆经D. 足太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 3、循行经过下肢内侧的经脉有A. 冲脉B. 脾经C. 肾经D. 肝经E.胆经 4、气和血的关系表现为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为气的载体E.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5、津的功能是A. 滋润皮毛B. 滋润肌肉、孔窍C. 组成血液D. 滑利关节E.充养骨髓 6、津液的生成订依靠哪些脏腑的作用A. 胃B. 脾C. 小肠D. 大肠E.膀胱 7、生成血液的物质是A. 水谷精微B. 营气C. 津液D. 精E.饮 8、元气的主要功能是A. 走息道以行呼吸B. 化生血液C.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D. 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功能E.护卫肌表 9、营气的主要功能是A. 化生血液B. 营养全身C. 护卫肌表D. 温养脏腑E.温养皮毛 10、宗气不足可以出现哪些临床表现A. 呼吸微弱、语声低微B. 心动异常C. 血行缓慢D. 肢体厥冷E.肢体运动不灵 11、以下哪项属气机失调A. 气虚B. 气滞C. 气逆D. 气陷E.气闭 12、以下哪项是阴阳表里关系A. 肝与胆B. 心与肾C. 脾与胃D. 肺与心E.肾与膀胱 13、脾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 藏泄互用B. 纳运协调C. 升降相因D. 燥湿相济E.乙癸同源 14、肝与肾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 水能涵木B. 精血同源C. 同具相火D. 藏泄互用E.先后天相互资生 15、心与肾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 气机升降B. 气血运行C. 水火既济D. 精血互生E.精神互用 16、下列哪项是对的A. 上焦如雾B. 上焦主纳C. 中焦如沤D. 中焦主化E.下焦如渎 17、胃气是指A. 运化水谷的功能B. 受盛化物C. 胃的生理功能D. 胃的生理特性E.脾胃在脉象上的反映 18、以下哪项说法是对的A. 齿为骨之余B. 爪为筋之余C. 发为血之余D. 发的生机根源于肾E.发为肾之外候 19、肝主疏泄的功能常关系到A. 气机的调畅B. 脾胃的功能C. 胆汁的排泄D. 水液的代谢E.调节冲任二脉 20、脾主运化水谷主要是指脾对饮食物的A. 消化B. 吸收C. 转输D. 传导E.排泄 21、脾的生理功能有A. 主运化水谷B. 主运化水湿C. 主生血D. 主统血E.主升清 22、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A. 统血B. 藏血C. 摄血D. 行血E.生血 23、属于阳的症状是A. 脉浮大洪B. 语声高亢C. 多言燥动D. 少言沉静E.呼吸微弱 24、以下哪项说法有误A. 木火刑金B. 心为乘肝C. 肝木乘脾D. 脾土克胃E.肾水乘心 25、木过强时从五行关系而言可出现A. 克土B. 生火C. 乘土D. 侮金E.生土 26、以下哪项不能组成一对阴阳A. 天与地B. 冬与夏C. 水与升D. 邪与正E.上与下 27、阴阳的学说对人体的部位的阴阳属性划分,以下哪些是对的A. 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B.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C. 体表的腰背部属阳,胸腹部属阴D. 上肢掌侧为阴,背侧为阳E.下肢内踝侧为阴,外踝侧为阳 28、人体的消长是A. 相对的B. 绝对的C. 有一定限度D. 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 29、以下哪些著作的作者是张仲景A. 《伤寒论》B. 《内经》C. 《灵枢》D. 《素问》E.《金匮要略》 30、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阴阳学说D. 五行学说E.气一元论 31、中国医药学是以……为哲学基础的学术理论体系A. 气一元论B. 阴阳五行学说C. 整 体观念D. 脏腑经络E.辨证论治 32、王清任在医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A. 改正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上错误B. 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C. 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D. 传河间之学,倡"邪去则正安"E.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 33、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A. 刘完素被称之为攻下派B. 张从正被称之为寒凉派C. 李杲被称之为补土派D. 朱亨被称之为养阴派E.张景岳被称之为温病派 34、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的是A. 张从正B. 李东垣C. 朱丹溪D. 刘完素E.刘河间 35、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A. 形神合一观B. 生命物质观C. 矛盾观点D. 整体观点E.运动观点 36、用阴阳归纳药物的性能,下列哪项是对的A. 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B. 药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C. 上升为阳,下降为阴D. 浮升为阳,沉降为阴E.药色红的为阳,黑的为阴 37、以下哪项是相生关系A. 肝与心B. 心与脾C. 心与肾D. 肝与脾E.肾与肝 38、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 抑木扶土法B. 佐金平木法C. 泻南补北法D. 培土制水法E.培土生金法 39、脏与象的关系哪项是对的A. 脏决定象B. 象决定脏C. 象变反映脏变D. 脏变决定象变E.脏变象不变 40、补肾以治脱发的理论依据是A. 发为血之余B. 头发生长其生机在肾C. 精血互生D. 肾主纳气E.滋水涵木 41、肾开窍于A. 前阴B. 后阴C. 耳D. 鼻E.舌 42、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A. 肺朝百脉B. 排除异物C. 百脉朝肺D. 吸入清气E.肺主皮毛 43、以下哪项说法是对的A. 心气与夏气相应B. 肺气与秋气相应C. 脾气与长夏相应D. 肝气与春气相应E.肾气与冬气相应 44、以下哪项是错的A. 唾为脾之液B. 涎为肾之液C. 泪为肝之液D. 汗为心之液E.涕为肺之液 45、以下哪项是错的A. 心开窍于脉B. 肝开窍于目C. 脾开窍于舌D. 肺开窍于鼻E.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46、以下哪项是错的A. 忧为肾之志B. 怒为肝之志C. 喜为心之志D. 悲为脾之志E.思为肺之志 47、下列哪项与肾精不足有关A. 小儿卤门迟开B. 小儿骨软无力C. 老年人骨质脆弱D. 小儿牙齿生长迟缓E.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 48、以下哪项说法是对的A. 脑为髓海B. 膻中为气之海C. 胃为水谷之海D. 冲脉为血之海E.肝为血海 49、肾气不固的临床表现有A. 呼吸短促,动则气急B. 大便滑脱C. 遗尿D. 遗精E.肠液枯涸而便秘 50、胆的生理功能A. 贮藏胆汁B. 排泄胆汁C. 主决断D. 主谋虑E.腐熟水谷 51、小肠的别浊功能表现为A. 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B. 将剩余的水分经肾气化渗入膀胱C. 传导糟粕,排泄大便D. 将津液上输心肺E.将精微上输心肺 52、卫气的主要功能是A. 护卫肌表B. 温养脏腑C. 温养肌肉D. 温养皮毛E.化生血液 53、血的主要生理功能A. 载气B. 调节腠理的开合C. 营养和滋润全身组织器官D.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E.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54、气对津液的生理关系是A. 气能生津B. 气能行津C. 气能摄津D. 津能载气E.水停气滞 55、十二经脉中经过目内眦的经脉有A. 足太阳经B. 手太阳经C. 足阳明经D. 手阳明经 E.足少阴经 56、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 冲脉B. 带脉C. 任脉D. 阴跷脉E.督脉 57、十二经脉连舌本的有A. 肾经B. 心经C. 肝经D. 脾经E.肺经 58、以下哪项是对的A. 手太阴经络大肠B. 足太阴经属脾C. 手阳明经属大肠D. 足阳明经络脾E.足少阴经属心 59、系目系的经脉有A. 手少阴心经B. 手厥阴心包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 60、络脑的经脉有A. 足太阳膀胱经B. 督脉C. 任脉D. 足少阴肾经E.手少阴心经 三、判断题 1、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这推动作用来实现的。 2、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 3、六淫外邪侵犯人体,无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 4、肺气虚弱,肺阴不足,喉失所养而声低或失音者,为"金实不鸣"。 5、肺恒口,而皮毛汗孔的开合,有散气或闭气以调节体温,配合呼吸运动的作用。 6、呼吸运动靠肺来完成。 7、心气通于夏气,故夏季心病较少。 8、中医学将思维归之于心,是依据心血充盈与否,与精神健旺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提出来的。 9、益火补土法是温心火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 10、抑木扶土法适用于木旺克土,木不疏土之证。 11、相克和相乘均是制约关系,均是病理表现故一般可以合称。 12、五行相生, 是有互相滋生和促进作用,故为生理的;五行相克,则是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作用,故为病理的。 13、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14、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15、一般说来,阴阳消长有常有变,正常的阴、阳的消长是言其常,异常的阴阳消长是言其变。 16、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17、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的,是可变的。 18、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变的。 19、生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20、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 21、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22、吴有性明确地提出了"戾气"致病的新概念。 23、温疫论的作者是清代吴有性。 2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景岳。 25、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 26、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其学术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7、中医药学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28、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用药多主温热。 29、张从正传河间之学,主张"邪去则正安"被后世称之为温热派。 30、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之为"补土派"。 31、叶桂创立了三焦辨证的理论和方法。 32、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 33、形神关系实际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34、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现象是物质的运动,是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综合。 35、中医的发病观认为发病的关键是邪气入侵故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6、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同自然界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37、中医辨证学认为,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和体征为基本组成要素。 38、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 39、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40、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 41、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 42、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43、阴阳两虚是虚寒虚热并存,亦是一种动态平衡,故又称阴平阳秘。 44、医学上的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 45、心肝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 46、水木制火之证可用泻南补北法。 47、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克土。 48、中医学所说的藏象是指形态结构上的意义。 49、心所主之神志,即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50、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升清散精,上输心肺,在肺部吐故新后,贯注心脉变化而赤成为血液。 51、喜属于良性刺激,故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 52、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3、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54、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 55、涕是肺之病理产物。 56、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 57、口唇的形色,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也是脾胃功能状态的反映。 58、脾为太阴湿土之脏,故喜湿恶燥。 59、思发于心而成于脾。 60、《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说明古人对解剖的一种认识。 附:部分试题答案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 052.?
/
本文档为【2007级承德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班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卷.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