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2017-09-28 50页 doc 122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始终受到来自不同研究取向和研究视角的各种理论的推动,其中尤 其以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为重, 它们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大厦的建构做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 要基本理论。 心理动力学是在弗洛伊德(S.Freud)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思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探寻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源,以及揭示这些动力的性质、强 度和活动模式。心理动力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包括社会行为非但不是出自于个体的自...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始终受到来自不同研究取向和研究视角的各种理论的推动,其中尤 其以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为重, 它们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大厦的建构做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 要基本理论。 心理动力学是在弗洛伊德(S.Freud)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思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探寻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源,以及揭示这些动力的性质、强 度和活动模式。心理动力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包括社会行为非但不是出自于个体的自 由意志,反而恰恰是由这些动力所全权决定的。由于这些动力基本上是无意识操作的,因此 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E.G.Boring)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谁想在今后300年内写出一本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能自诩是一部心理 学通史。” ?其他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很难找到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未曾受到弗 ?洛伊德的思想影响。”可以这样讲,精神分析学说不仅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人文思潮,它对整个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 响。单就社会心理学领域而言,“西方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都把弗洛伊德学说当作自 ?己观点的理论根源”,尤其是他关于“本能”、“超我”、“人格发展”和“群体心理学”等 方面的论述,对社会心理学发展影响深远。 (一)本能与社会的冲突 库佐尔特(R.P.Cuzzort)在他的力作《二十世纪社会思潮》中指出,弗洛伊德的理论 首先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便是“这个理论依赖于个人与个人所创造的社会之间有 ?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个前提”。与绝大多数坚信本能是社会行为的基础的社会心理学家不 同,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冲动与社会的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它在社会压力作用下得到升华 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体的需要或冲动,是人体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 程,这一过程将使体内积蓄的能量得以释放。本能的能量决定了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 程的目标和方向,而本能的目的则永远是寻求满足,即消除人体的紧张状态。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本能被区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人依赖于这两种本能而完 成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生命进化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性不只是与生殖活动有关,它具有 更广泛的意义,它与快感相联系。性本能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它驱使人们寻求快感,解除紧 张状态,弗洛伊德将这种潜力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常常骚动,驱使人们产 生性行为或其他伴随快感的行为,因而“力比多”是一种行为的原动力。 弗洛伊德在其晚期著作里,又重新划分了本能的种类。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 ? [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中译本),第35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15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苏]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第13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 [美]R.P.库佐尔特:《二十世纪社会思潮》(中译本),第2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称为生的本能(Eros);与之相对的是死的本能(Thanatos), 即个体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力比多”是在有机体内部发生的, 但它必定要通过行为与外界对象发生联系。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冲动,当它指向外部时, 便成为侵害、破坏、谋杀的动力;而外侵受挫时,它往往又会退回自我内部,导致自杀倾向。 因此,生的本能驱使人们为生活的满足而努力、追求、产生创造性活动,而死的本能则以向 外侵害、向内自戕、追求向无生命的复归而告终。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用本能范畴重新解释了人类行为的最初动因。改变了人们 对其自身种种行为的固有解释。他认为,最终决定人的行为的、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人的原始 本能。所以,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也就是他的社会心理动机论。 (二)由文化引起的意识——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在进一步完善他的本能论时,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说。他认为, 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部 分,由本能和欲望组成,“力比多”在人格结构中与本我联为一体。这些欲望强烈地冲动着, 它们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急于得到满足,但它们只能通过自我找到实现的途径。 自我是人格的意识部分,它遵循“现实原则”,依现实可以允许的尺度而控制和压抑本 我的冲动,是我们经历到的真实存在。它整合了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要求的一部分,可以伴 随着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发展,并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显现自己。 超我是人格的又一组成部分,它综合了良心和自我理想,融社会与个体于一体,它的活 动遵循“道德原则”。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一书中提到,超我有两个起源,一是个体 的生物本性,俄狄浦斯情结;另一个则是个体的历史本性,是文化的产物 ?。正是在“超我” 的概念中,弗洛伊德理论的社会性才得以充分显露;超我是社会及其文化的产物,超我与本 我、自我的结合使得个体由生物存在而成为社会指令的臣民。每个人既是社会存在,又是一 个反映本我要求的机体。 超我概念的提出,部分地纠正了弗洛伊德在其本能理论中的强烈的生物决定论倾向。超 我使得个体与社会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超我使人产生了一种对不轨行为的内疚感,从而维 护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超我的自我理想使人产生一种自然的、谦卑的家庭感,这是所 有宗教信仰的根本因素;并且,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社会情感也是以超我为基础通过认同而 形成的。 更重要的是,超我概念也是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的关键概念。由于父母总是按照自己 的超我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因而孩子的超我常常是父母超我的一种折射;儿童通过对父母的 模仿,而逐渐习得其父母所处的文化。这种机制还会表现在个体日后对各种权威人物的认同 行为上,社会文化的执行者以奖惩手段而迫使人们接受其规范。超我是一种个体力图与社会 和文化保持一致的心理机制,个体以此而达到社会化。 (三)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亦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的平衡过程,其实质是个体 的社会化过程。 幼儿时期,个体主要的行为动力是追求快乐的满足,在他身上保持着未加分化的本能— —力求生理紧张状态的解除和快乐的满足。然而,在社会中,本能是不能肆意表现的,它受 到现实的限制,社会通过家庭、学校、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和法律等形式,要求甚至强迫个 体接受社会已有的文化,依照社会规范行事。幼儿的本能行为,常常由于与社会文化相冲突 而遭到家庭或社会的惩罚,逐渐地学习运用社会认同的方式去行事。在家庭与社会的奖励和 惩罚中,幼儿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模仿他人行为,以获得他人尤其是权威的承认和 赞扬,而逃避可能由于不符合他人要求而带来的惩罚。这样,儿童不仅接受了社会规范和习 ? [奥]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第29页,1923年英文版。 俗,并且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建立了自己的理想行为模式。本我被压抑起来,它只能在自我 和超我的监督控制下,以被人允许的方式出现。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达到了相对平 稳,个体接受了社会规范、文化习俗,建立了自己的理想,习得了知识、技能,他的社会化 便完成了。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具体阶段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力比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力比多所集中表现的区域是不同的,这 种区域可称之为“性满足区”,个体使用或操作这种区域时就有一种快乐的满足。它包括口 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正是沿着这一顺序完成其人格的发 展历程。在口唇区阶段(0~1岁左右),儿童的主要活动为口腔活动,他通过吃奶和撕咬得 到快乐的满足,这种原型模式为其成年后的知识、爱情与权力的追逐奠定了基础。儿童在出 生后的第二个年头,便进入了从口腔转向消化道的末端以寻求满足的肛门区阶段(1~3岁 左右),这一时期,儿童要接受排泻大小便方面的训练,并由此得到快感。此时由于排便的 本能欲和外部的阻力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了人格中的某些定势,诸如反抗、报复、越轨或 慷慨、施善、防御、控制等。 大约3岁左右,儿童进入性器区阶段(3~6岁),此时儿童已经能分辨两性,他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殖器上,并产生了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嫉妒,男孩对母亲产 生了“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恋母情结’)”,女孩对父亲产生了“厄勒克 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又称‘恋父情结’)。就男孩而言,为了能得到母亲的爱,他 便嫉妒自己的父亲,但由于父亲的权威又不得不必须模仿、认同自己的父亲。因此,“这种 对父亲的认同作用带上了敌对的色彩,并变成了一种要驱除父亲并取代他对母亲的地位的欲 望” ?。反之,女儿亦类似。此后,儿童又会经历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这一时期儿 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主要来自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其后, 儿童进入生殖欲阶段(12~18岁左右),此时个体的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开始了两性间的相 互吸引,最终达到两性的真正结合。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和超我的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 ?量发泄作用的形成,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发展道路”。 (四)群体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对群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问的探讨是从两位早期社会心理学家黎朋和麦 独孤的理论开始入手的。黎朋认为,群体是一种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群组合;而 ?麦独孤则强调群体心理“只是粗俗的情绪和粗糙的情感”,因而易受他人操纵,缺乏自我意识。弗洛伊德据此想进一步解答,在群体中迫使个人心理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继而,弗洛伊德以其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为纽带,并利用以它为核心而生发 的家庭动力关系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他独特的集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也可在一个单一的、具体的问题——一个人与其父亲 ?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到解决,这是一项非常令我吃惊的发现。”在一个由母亲、父亲、儿 子组成的家庭之中,儿子总是最先选择母亲作为性的对象,而父亲势必成为竞争对手和敌人, 由于儿子不可能长久维持这种对父亲和母亲的完全不同的情感,所以家庭的三者关系组合必 然会发生变化,而俄狄浦斯情结是这种家庭动力关系之源。在弗洛伊德那里,集体的原型就 是一个父亲和他的几个儿子,父亲常常迫使儿子节制性欲,对“力比多”的压抑导致了儿子 对父亲的认同作用,最终维系了集体的存在。 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他集体心理学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 —“情绪联系”和“认同作用”。弗洛伊德认为,原先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 ? 《弗洛伊德著作选》,第286页,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美]赫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中译本),第10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第9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 [美]W.S.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中译本),第75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转化成一种广泛的、普遍意义上的“爱”,并由此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份,即群体中的 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弗洛伊德以家庭关系作为其他群体关系的原型,作为解释各种人 类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础,把家庭中的父亲比作群体中的领袖。在他看来,“在一个有明显 领头人但并不以正式方式组成的典型群体中,领头人暂时成了情绪取向的共同对象,以代替 形成超我的父母情绪,当群体的成员用领头人代替自己的超我的时候,用弗洛伊德的话说, ?他们也‘在自己的自我中相互认同’”。在弗洛伊德看来,领袖是具有自恋品质的个人,他不依恋集体中的其他任何人,他只爱他自己,他自信而独立。由于领袖拥有群体内其他成员 所不可企及的能力和品质,他便成为集体的理想。然而,集体成员对领袖的认同作用不能只 看作是对领袖的积极情感的投射,同时它也可能是防止对领袖抱敌对情感的防御机制。弗洛 伊德认为,由于领袖强有力的影响,由于集体成员对领袖的依赖性,集体中受暗示性便会增 强,而理性因素则会降低。在领袖的强力感召下,集体成员就会像接受催眠的个体一样行事, 相互之间还会产生暗示和感染现象。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其追随者荣格(C.G.Jung)、阿得勒(Adler)、霍妮 (Karan.Horney)和弗洛姆(E.Fromm)那里分道扬镳了,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观点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有人特别将后三者的理论看作是“精神分析中的社会 心理学理论”?。其实,荣格的理论中也含有社会心理学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集体潜意 识”学说,就从历史文化群体遗传的角度,对群体心理的本质做出了独到的阐释。但接下来 我们要介绍的并不是荣格的思想,而是号称精神分析中“社会文化学派”的思想,因为正是 他们的努力才真正使精神分析学说插上了“社会文化”的翅膀,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心理学 理论。 (一)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学说 阿德勒认为,人生而具有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感,就会在其一生中不断地追求卓越。 所以,人行为的最根本动力并非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对性快感的追求,而是克服自卑感,追求 卓越。他指出,自卑感能使个体通过对自身劣势的认识而确定优势目标,并追求此目标以克 服种种想象的或真实的劣势与软弱。因此,自卑感是人们趋向成长、追求卓越时的一种重要 因素,是人的所有形式的成就和进步的基础。 接着,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独特方式,即“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个体 在追求卓越目标时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模式,我们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生活风格。 但他同时还指出,生活风格有健康与错误之分。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人趋向完美,有利于促进 社会目标的实现,使个体与他人和睦相处;错误的生活风格与社会目标相背离,是建立在自 私自利基础之上的。就此阿德勒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社会兴趣是指全人类和 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要,它主要包括职业任务、社会任务和爱的 任务等。阿德勒认为,健康的生活风格就是带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就这样,他将精神分 析学说引上了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阿德勒可以说是精神分析 学派中第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家。 (二)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在弗洛伊德那里,神经症被完全归因于本能驱力的压抑,而霍妮认为文化才是神经症的 真正渊薮。霍妮坚持认为,神经症不仅导源于个体偶然的经验,而且也导源于个体生活于其 ? [美]舒伦伯格,孟小平译:《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中译本),第30页,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中译本),第36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间的特殊的文化条件。在霍妮看来,所有对于个体心理行为的分析都是基于某一特定文化的 思考,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所决定的。我们通 常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的基础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即行为的正常与否是由该文化决 定的。事实上,文化条件不仅赋予个人经验以丰富多彩的影响,而且在最后的分析中也决定 了这些经验的特定形式。霍妮认为容易得神经症的人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他们都曾以一种 极端的形式经历了由文化所酿造的困难(大多数都经由童年期经验这一中介),并且在此之 ?后无法解决这些困难,或者即使能够解决也付出了极高的人格代价。 她甚至确信,文化的性质可以决定神经症冲突的强度和病态行为的特征。霍妮曾特别指 出,西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个人竞争原则就是现代社会神经症盛行的主要根源。她认为由这 ?种竞争“文化条件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困难,要远远强于人们应付这种困难的平均能力”, 因此形成了普遍存在于现代工业社会之中的个体的“基本焦虑”,而这种基本焦虑恰恰为神 经症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三)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继荣格之后,弗洛姆也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进行了发展,提出了“社会潜意识”概 念。弗洛姆认为,社会潜意识是被社会意识压抑的那部分内容,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个体的 欲望和要求。每一个社会都通过自己漫长的历史存在、特殊的生存方式发展起一套约定俗成 的规范体系,对个体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性压抑作用。社会潜意识并不依据生物学的标 准来判定善恶,它只是被特定的社会价值所压抑,因此,要“理解个体的潜意识必须以批判 地分析他那个社会为前提”?,否则他就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人性。 弗洛姆还从社会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社会化。他认为社会化的后果是使个体产生 孤独感,并且社会化的程度与自由度、孤独感的程度成正比。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自由度也愈来愈大,但个体却愈来愈感到孤独。特别是随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的自由大大发展了,但人的心理危机 却随之产生。弗洛姆认为现代人主要面临三种危机:逃避自由、疏离和机器人化。他指出, 特定的社会结构会决定特定个体的社会化,而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必然会导致个体 人格的社会特征混乱。 弗洛姆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集大成者,从某种角度上看,他已将这一理论转变成一 种社会哲学,其全部命题就在于人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 中实现的。弗洛姆最终“将心理分析学从原先主要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学’改造为一种‘社 会的心理学’”?。 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探寻人类潜在意识的理论体系,超越了行为主义困于 可直接观察行为的樊篱,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衍生至个体行为的内部动机。对于潜意识的研 究也使心理学家们渐渐学会并接受了假设演绎的科学,而突破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严格的 实验程序的束缚,使得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多地与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相关联,对于 心理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真切的关注。从弗洛伊德最早对人格的讨论就涉及个体本能与社会 文化的冲突,到精神分析的文化学派及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文化对个体的重要影响 甚至被论述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生物性倾向的批判是 没有道理的。其实精神分析的真正困惑是,除了一些精神病临床疗法外,它无法将自己的思 ? [美]W.S.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中译本),第253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同上 ? [美]弗洛姆:《弗洛伊德的使命》(中译本),第129页,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 ?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中译本序,第3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考以实证的形式和材料呈现出来。 另外,在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中,精神分析所提供的概念体系也是最为系统和实用 的。它着力探究了个体心理的发展动力,并在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中对这种动力的发展 可能作了多种预测。虽然对于社会心理现象的动力的考察在各种心理学理论中并不鲜见,但 是它们却都不如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本能及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等概念那样切中社会 心理现象的本质,而且它们在概念的系统性和解释力上也稍逊一筹。 有人将弗洛伊德的学术影响与哥白尼和达尔文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思想都曾使人类对 自身的认识产生过质的飞跃。弗洛伊德的冲击,就来自于他对人类“非理性”一面的昭示。 在精神分析的世界中几乎找不到人类情绪之外的东西,无论是个体心理或是社会心理,都统 统挣扎在潜意识与社会的冲突之中。当然这也是精神分析对理性价值的疏失之处,但也是其 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人类理性的漠视也就是对个体能动性及创造性的抹杀,所以精 神分析理论面对人类高级的社会心理现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利他行为、社会语言、 群体行为等。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中,新老行为主义都强调研究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并认为人的行 为是通过学习获得和改变的。而社会学习理论正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 心理学理论,它将新老行为主义的学习原则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因此在西方的社会 心理学书籍中,常会见到用“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取向”来 指称社会学习理论。 1913年,华生(J.B.Watson)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由此,心理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 研究取向,开始将注重人的内在心理的研究转移到研究人的外显行为上来。华生的行为主义 观点可追溯到桑代克的联结律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桑代克(E.L.Thorndike) 是最早研究动物学习并把它推及于人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刺激— 反应的联结律,他将动物通过尝试错误而偶然获得食物的成功行为称为“学习”。他认为人 和动物的学习都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并通过练习而得到巩固,即刺激与反应的联 结可因导致满足的结果而加强,相反,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差不多同一时期,俄 国的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通过长期观察活体动物的生理过程,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认为,动物的生理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反射是一种类似于 灯光照射眼睛使瞳孔收缩之类的自然生理反射;而条件反射则是指后天习得的反射,是一个 原本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物,屡次在无条件刺激稍前或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 原本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物单独出现,也能引起动物的生理反应。这一现象就是著名的经典 条件反射现象。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为行为主义搭好了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给行为主义理论 的生理还原主义倾向提供了最终依据,而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生 产率,最稳定地控制行为,又向心理学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探索行为规律。于是华生的极端 行为主义观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华生坚持认为:“在行为主义看来,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纯粹客观的实验科学分支, ?它的理论目的是为了预言和控制行为。”他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并把行为归结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所谓“反应”;他还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内、外变化 统称为“刺激”,并认为无论是反应还是刺激,最终不外乎是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并且只 要知道了刺激就能够预测反应,知道了反应也就能够反推刺激,因此他宣称“行为主义者是 ?严格的决定论者”。华生坚信“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 的刺激—反应联结叫做反射。 在华生看来,人类行为完全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训练,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最基本途径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机制。他说:“条件反射 ?是整个习惯所由形成的单位。” 华生指出,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也是由一系列反应联结而成的,其联结的关键是先行反应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成了后继反应的条件刺激。这样一来,不 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在他看来,不但动物的行为可以用 学习或训练加以控制,而且人类特别是儿童都莫不如此,所以他敢发出如此的豪言:“给我 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 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类 ?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新行为主义学者赫尔(E.Hull)反对华生将有机体的所有行为都归因于后天学习的极端思想。他以适应性行为作为其理论核心,指出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但又密 切相关的行为适应手段:一种是在神经组织中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感受器—效应器联结, 它是一种对经常发生的紧迫情境做出适当的适应行为的机制,但不过是一些较简单的反应; 另一种是进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那就是有机体本身去自动获得那些具有适应作用的 感受器—效应器联结的能力,这便是学习?。 除了学习,赫尔认为还有一个行为形成的关键性条件,那就是强化。赫尔认为,行为随 强化而发展,强化的次数越多,行为强度越高;而强化延宕与行为强度变化成反关系,也就 是说,强化延宕的时间越长,它的强化效应就越弱。因此,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强化 情况下刺激与反应的接近,这就是赫尔学习理论的核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赫尔的行为原 理又是以内驱力为基础的。他认为,当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生物学适应不顺当时,有机体内部 便处于一种驱动状态,相反当有机体与环境适应顺当时,内驱力就会降低,这种内驱力是有 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由于赫尔强调强化作用和需要的减弱,所以他的学习理论常被称 为“需要减弱”理论,这一理论形式有别于华生简单的“刺激—反应”心理学。 斯金纳(B.F.Skinner)是新行为主义者中“激进派”的代表,他有关行为的实验研究 深受巴甫洛夫、华生的影响。他曾说:“在把有机体作为一整体来探究其行为的规律中„„ 我从巴甫洛夫那里得到了启示:控制你的条件,你就能发现规律。”?我们知道,巴甫洛夫的 这一决定论原则,到了华生那里则进一步被阐明为“已知刺激;心理学就可以预测反应是什 么;反之,已知反应,心理学可以说明有效刺激的性质”。传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强 调“没有刺激就没有行为”,斯金纳则认为,除了这种“引起的反应”外,还有一种“自发 ? [美]J.B.华生:《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第1页,1914年英文版。 ? [美]同上 ? [美]J.B.华生:关于情绪禀赋如何丧失和改变的新近实验,第12页,载《1975年心理学》,1975年英文 版。 ? [美]J.B.华生:《行为主义》英文版,第166页。 ?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第29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 同上 ?的反应”。为此他提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此相应,条件反射也相应地分为S型和R型两类.前者是一个S?R(刺激—反应)的过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属于S型),后者是一个R?S(反应—刺激)的过程,在斯金纳看来,后者更为重要。斯金 纳认为操作行为就是那种作用于环境从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为是获得刺激的 手段,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条件反射过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就呈现一个强化刺激, 那么这个操作行为以后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他反对中介变量等概念,坚持华生的基本立场,以行为而不是以心 理或意识为研究对象,但他把华生的“S?R”公式改为R?f(S),并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条件,曾把这些条件称为“第三变量”,宣称“一种适当的行为科学必须考虑有 机体皮子之内所发生的事件”。但出于他那极端行为主义立场,他又把这种“内部事件”看 成与有机体外部所发生的事件一样,都不过是一组操作,是行为的组成部分,是环境产生行 为过程中的副产品?。 此外,斯金纳的R型条件作用原理,其实可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的效果律相比拟。但与 桑代克不同的是,受到强化的不是S?R联结,而是操作性活动的力量,因为在斯金纳看来, 操作性活动并不要求什么刺激物;其次,斯金纳没有提到满足的后效或内驱力降低问题。虽 ?说斯金纳的研究领域并没有超出心理学的范畴,但已有人把他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大师”, 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斯金纳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二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斯金纳的最重要贡献就是他的操作主义。他 认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是一种应答行为的研究,其特点是给予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刺 激,而操作行为是在不具备已知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对自身需要的刺激自发产生的反应。 例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为了获取食物,就必须学会操作压杆,因此,操作行为实际上是一 种获取刺激的工具,食物的获得将会强化这一操作行为,这便是学习。由此可以推出,“操 作行为在现实生活的人类学习情境中是更有代表性的”?。 社会学习理论在以赫尔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下开始形成。20世纪 30年代,米勒(N.E.Miller)和多拉德(J.Dollard)按照赫尔(E.Hull)的工具性条件学 习论开始着手研究人类行为,他们首先考察了侵犯行为与挫折的关系。他们认为,挫折之所 以诱发侵犯行为,是由于挫折这种外部刺激线索增强了内驱力,从而导致侵犯反应,侵犯反 应又由于得到奖赏的强化而被巩固加强。因而米勒等人据此把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作 为其学习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 在研究侵犯行为的同时,米勒、多拉德等人还对模仿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通过实验发 现,观察者(即学习者)在观察示范者对刺激线索做出的反应时,看到有些反应导致奖赏, 有些则不导致奖赏,有些还导致惩罚,这种观察结果对于是否产生模仿行为起决定作用。个 体更容易模仿得到奖赏的行为而不模仿被惩罚的行为。同样,如果个体模仿能得到奖赏,不 模仿就得不到奖赏,这也促使个体产生模仿行为。 米勒和多拉德强调了学习和强化的作用,认为强化是产生模仿作用的先决条件。在这一 点上,他们与斯金纳用操作观点解释动物模仿行为的方法是类似的。他们认为,很多社会行 为都能够用对特定模仿行为的奖赏予以说明,这些模仿行为的效果,可以推广于解释其他社 会行为,如顺从和态度改变等。 ? [美]斯金纳著,章益辑译:《新行为主义学习论》,第51页。 ? 乐国安: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关于人的行为原因的研究,北京,《心理学报》,1982年第3期。 ? [美]舒伦伯格,孟小平译:《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中译本),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中译本),第27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总之,米勒、多拉德的功绩在于,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心理相互作用重要机制 的模仿问题。在新行为主义方向范围内,他们最早开始从事于以人为被试的研究。他们强调 ?内驱力在侵犯行为中的动力作用,实际上是把学习理论与精神分析观点结合起来,但由于 其方法论原则的局限性,他们未能进一步考察主体的认知变量。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米勒和多拉德虽然提出了作为社会心理相互作用重要机制的模仿问题,并在新行为主义 方向范围内,最早开始从事于以人为被试的研究,但他们主要是根据赫尔的学习理论来解释 人类的社会行为或模仿行为的。当时,赫尔的学习理论被看作是继桑代克等以后的新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学习理论主要集中在强化原则上,认为没有强化,学习就 不可能发生。在米勒和多拉德看来,“模仿的学习现象并无任何特殊之处„„模仿学习只是 工具式条件化的一个特例,个体必须通过观察,加上外在反应和强化,才能产生模仿学习, 而单凭观察并不能产生学习”?。班杜拉从一开始就反对行为主义者把动物界的材料外推到 社会界,同时也认识到了米勒、多拉德的局限性。他认为,强化理论不能说明“观察者在没 有练习这种行为,没有对示范者或观察者的强化,以及对行为的强化被延宕等条件下的模仿” ?。因此,在他的学习理论中,他特别强调认知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中必须对学习行为的获得与学习行为的表现加以区分,只有这 样才能发现强化对学习行为的作用。就行为表现而言,强化是必要因素;而就行为获得而言, 强化只是促进因素之一。与强化不同的是,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即认知调节,在观察学习情 境中总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观察学习情境中,人一开始就以符号形式掌握模式动作而形成 自己的“内部模式”,而这种“内部模式”对观察者的反应也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班杜拉并不认为“认知”与“强化”是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概念,他甚至认为“内部模 式”的形成依赖于强化,只是这种强化不必非得是那种对依据于“内部模式”的行为所施加 的强化,因为在班杜拉那里,“强化”概念已带上了认知的意味。他指出,人不仅处于自身 直接体验到的后果的影响下,而且也处于从别人那里观察到的强化方式的影响之下,这就是 所谓替代强化的意义。他还认为,不仅可以把外界结果而且可以把自我评价的反应也看作是 强化的重要依据,借助于自我强化与借助于由外部根源产生的结果一样好或者更好。 班杜拉还指出,当人们已经社会化,就不再靠外在奖惩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靠自我 调节的模式,即依据自己的内部标准、期望、评价等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班杜拉就把 强化、认知、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人的行为发展变化,由于他强调了认 知和自我调节在人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也就提出了人、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相互 决定论。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真正可以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只是班杜拉(A.Bandura)的理论。 因为他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上来。虽 然他也指出了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强化只是促进学习的因素,而不是引起学习的因素, 个体在模仿学习以前就具有了反应能力,因此,“没有必要把榜样的反应和观察者的反应作 为强化条件” ?。他还通过试验证明赫尔和米勒等认为的需要降低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一说并 不正确,而认知因素(例如对奖与罚的认知)在学习中起重要的作用。总之,在班杜拉的理 论中开始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从而也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社会化、 ? [苏]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译本),第4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 蒋晓: A.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说,第61~63页,北京,《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 G.林泽、E.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119页,1985年英文版。 ? [苏]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译本),第5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行为矫正、观察学习、自我调节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研究内容上看,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范畴内,描述了学习过程,确定了与学习情 境变量有关的许多规律、原则,但是这些规律、原则并未能有力地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例 如人类所特有的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性活动。而社会学习理论恰恰特别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 响,所以便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改造性活动的分析研究,难怪皮亚杰(J.D.Piaget)和英 ?海尔德(B.Inhelder)要批评社会学习理论“往往忘记动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另外,从研究层次看,社会学习理论既研究个体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在机制(如自我调节过程), 又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产生影响的行为模式(如观察学习过程),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问题, 如社会阶层或角色对行为的影响、文化规范与行为的关系等,社会学习理论都乏善可陈。 社会认知理论其实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学说,它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只代表了社会心理 学家的一种研究取向,它泛指所有从社会认知入手,对人类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诸 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家更多的是在方法论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的,因为与行为主义相 反,社会认知理论学家将注意力转向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 构。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支配的,“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感到,行 为的准备,比显在的行为本身更为重要”?,所以要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 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 社会认知理论的最初产生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K. Lewin)场论的直接影响,并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有力推动。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人知觉的研 究,并认为传统的联结主义心理学把意识经验分析为元素,将知觉看作是各感觉元素的总和 的理论观点是不正确的。格式塔心理学坚信知觉一开始就具有整体性,观察者总是完整地观 察对象,如果我们企图将其还原成各个部分或元素,那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知觉。这一观 点被结构平衡论的代表人物海德(F.Heider)所继承,并运用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中。 勒温实际上也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但他克服了格式塔心理学只研究知觉的局限,将知觉结 构的研究转移到人的行为结构研究上来,并提出了有关个体的张力系统与心理环境之间相互 作用的“场论”。在勒温看来,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 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人本身,个体的需要会引起他和其环境之间的张力,只有需要得 到满足,张力才会消除。这一观点成为了后来各种认识协调或不协调理论的重要基础。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思想的影响下现代认知心理学应运而生。现 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把人看作一个逻辑理论家,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用符号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和自身的操作过程.并对它们进行信息加工。作 为一种思潮,认知心理学对长期统治美国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了有力挑战,并逐 渐渗透到心理学各个领域,其中当然也包括社会心理学领域。 一般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往的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的知 觉时,往往局限于个体对客观物体的知觉过程,注重知觉对象物理特性对知觉的影响,对知 觉主体本身的动机、人格、经验及其他社会因素对知觉的影响则极少涉足。布鲁纳 ? 同上 ? [美]舒伦伯格著,孟小平译:《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中译本),第136页,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J.S.Bruner)率先提出了“社会知觉”的概念,开始强调社会因素对知觉过程的制约作用。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社会认知概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向前迈进了一步,人们对从社会知 觉到社会印象再到社会判断的整个社会认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各 种认知学说。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又称作平衡理论,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亚理论取向, 其基本假设为:个体的行动永远是朝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其认知系统协调一致的方 向进行,并且,这种假设可以扩展到群体中去。海德、纽科姆、费斯汀格等人的学说都是在 这一理论假设的指引下产生发展的。 (一)海德的认知结构平衡理论 较早研究社会认知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忠实信徒海德(F.Heider)。1944年,他在《社 会知觉和现象的因果关系》一书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人们倾向于产生一种有秩序、有 联系的世界观。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认知一致性概念,并 以此为核心阐述了认知结构平衡理论。海德假设了这样一种认知情境,该情境由P、O、X 三者组成,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个体,X是与P和O都有特定关系 的事物、现象、观点或人。海德认为,认知情境中存在着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两种关系类型, P、O、X三者通过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发生联系。当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和谐一致时,认知 主体的认知系统就达到平衡状态——认知一致性;当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不能和谐一致时, 认知主体的认知系统就处于不平衡状态。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个体会产生一种心理驱力,驱 使其转向平衡,如果不可能转向平衡,个体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形成不平衡的张力,导 致单元关系、情感关系以及认知结构的重组,所以说认知平衡结构是一种动力结构。 在研究社会认知的同时,海德还意识到,人们总是力图理解他们的感觉之外的东西,总 想通过某些线索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因此,海德还就内外归因以及知觉恒常性、动机 对归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研究。这引起了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 领域的关注,也引出了后来关于归因的许多理论。 (二)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 海德有关“个体有一种使自己的认知系统保持平衡的倾向”的思想在纽卡姆(T. N. Newcomb)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他将这种均衡从个体的认知系统推延到了群体的认知和 沟通系统中。纽卡姆指出,除了心理驱力、不平衡或趋向平衡的压力之外,信息对个体态度 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他强调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题是: 当两个个体彼此主动感知并对第三者建立某种关系时,就会产生对第三者指向的趋同意向, 并且假设,这种趋同意向会随着人际沟通的发展而加强。因此,如果两个人或群体成员对某 一客体的指向产生差别,就会引起个体的不协调感,进而导致沟通频率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纽卡姆接着又提出了邻近关系学说。纽卡姆认为,在人际交往的其它条件 都相同的情形下,人们总是最容易与那些和他们接触密切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纽科姆是以 人际交往的报偿性来解释这一问题的:报酬对人的行为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同样对于人际互 动来说,报酬也可以增加人际间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从互动的总的报酬效 果分析,人们从那些与其发生频繁互动的人那里获得的报酬更多,因此,人们更容易与之产 生人际吸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交换的互惠性报酬,更多地并不是指物 质的交换过程,而是一种信息交换过程。 (三)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在勒温场论及其他认知理论的影响下,费斯汀格(L.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 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该理论甫一出现,立即成为20世 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该理论认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 将会推动人们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而达到协调一致;并且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 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能使不协调加剧的情境与信息因素。 费斯汀格指出,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同时存在着诸多的认知要素,要素彼此之间可能存在 不相关、不协调和协调三种关系中的一种。其中不协调关系程度由产生不协调的要素的重要 性决定,这种认知要素对于个体的意义和重要性越大,由此引发的认知不协调程度就越大。 而且认知要素关系协调与否完全是由个体的心理意义决定的,即认知的一致与否并不取决于 是否符合客观逻辑,而是决定于个体的心理逻辑(psycho-logic)。费斯汀格认为可以通过 三种办法减轻认知失调:(1)改变行为的认知要素;(2)改变环境的认知要素;(3)引入新 的认知要素。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社会心理学家不再满足于社会认知过程的笼统研究,也不再 试图建立一种能阐明社会认知整体过程的理论模型,致使认知一致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始走 下坡路,并逐渐被阐述社会认知过程本身的归因理论所代替。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海德关于 认知结构平衡论的第二个基本假设。归因理论者认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 地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 定的解释,即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 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琼斯(E.A.Jones)和戴维斯(K.E.Davis)发表了《从行动到倾向性 ——人的知觉中的归因过程》。在书中,琼斯和戴维斯将研究焦点关注于认知主体的归因过 程,建立了一种能系统解释个体根据具体行为推断行为者意图的推理过程的,称之为“对应 推断”的理论。 对应推断推论首先假定行动者的行为总是有目的、意图的,并且认为只有那些经自由选 择而产生的行为才能为归因提供有效信息。其次,对应推断理论假定认知主体应该对行动者 的能力、经验等人格特征有所了解。当以上两个前提假设具备之后,认知主体便会依据“非 共同效果”与“行为的社会赞许度”两个原则来进行对应推论。非共同效果原则意指,任何 特定的行为都是行为者本人选择用以满足自己特定需要的结果,那么,通过比较已选择行为 所能达到的效果与未选择行为所能达到的效果,就可以推测行动者的意图所在。这是因为, 行为者已选择和未选择的行为肯定都能产生某些效果,即共同效果,但两者之间还必然有一 些效果是不共有的或非共同的,而这些效果其实就是行动者做出选择的依据所在,也只有它 们才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意图。而行为的社会赞许度原则指,如果行为者的行为具有了社 会合理性或符合社会规范,招致了社会赞许,甚或给行动者带来了收益(物质或精神的), 那么则不宜做出对应推断;而相反如果行为者的行为社会赞许度很低,则可以较为肯定地做 出对应推断。 (二)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归因理论研究走向高潮,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热门领域,十年间有 关归因的研究文献就多达九百多种,其中尤以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影响最大。 在其研究中,凯利首先将归因现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主体根据多次观察同类行为 或事件而进行的归因,这种情况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是认知主体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 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在多线索归因中,尽管导致行为的原因纷繁复杂, 但人们通常解释行为的原因不外乎三类:(1)行动者本身的倾向性、性格、能力和意志等内 在因素;(2)行动者行为对象的主要特征或属性等;(3)行动者行为的外在压力、气氛和他人影响等外部情境因素。通常我们通过考察行动者、情境和行动者的对象可以得出三种信息: (1)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该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相同;(2)一贯性信息,行动者对该行动对象的行为是否一贯如此;(3)特异性信息,即行动者对不同的行动对象是否都采取同类 行为方式。与之相对应,如果行动者的行为与他人一致,则称为高一致性,反之称为低一致 性;如果行动者对该行为对象的行为是一贯如此,则称之为高一贯性,反之称为低一贯性; 特异性亦如此。凯利强调了三种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将它们之间的组合抽象为归因的过程模 式,所以他的理论又被称为三度理论(Cube Theory)。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诞生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如 上文所述,它受到计算机科学的影响,用计算机信息加工的术语和原则阐释人的一些心理过 程?。受这种理论范式的启发,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也试图用这种观点解释人的一些社会心理 和社会行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着重揭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事实”,而很少涉及在发 生这类“事实”时人的心理过程如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分析人 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在试图回答人何以表现出特定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个问题。如 今在对自我、态度改变和刻板印象等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限于 篇幅,下面只简要介绍一下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有关自我与态度改变的研究成果。 在自我研究方面,心理学家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们认 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系列认知结构,在社会经验中,个体总是用这些认知结 构去认识并解释与自我有关的种种刺激。在众多有关自我的研究中,尤以马库斯等人提出的 “自我图示(Self-schemata)”理论成就最大,它对以后的自致性偏差研究和偏见研究等 有着直接的影响。马库斯指出,自我图式就是“对于自我的认知概括,这种认知概括来自过 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于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正如我们对父 母、桌子、河流等有各自的图式一样,我们对自己也有一个经常使用的图式。虽说自我图式 是“对于自我的认知概括”,但并非一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能成为自我图式的一个部分。 显然,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自我图式只包含那些对他本人非常重 要的方面。 运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态度改变的代表人物是麦克盖尔(W.J.McGuire)。麦克盖尔认为, 说服过程其实是一个沟通过程,它一般包括六个相继的行为步骤:要使说服言辞有效,首先 它必须被呈现给被说服者;其次,被说服者必须注意它;再次,被说服者必须理解它;接下 来,被说服者还必须接受他所理解的内容;如果想让态度改变持续一段时间,被说服者必须 保持对这一新立场的接受;最后,如果我们想看一下被说服者是否会基于这一新立场而做出 某一外显的行为,那么,他必须从其新立场出发有所行动。上述六个步骤不是彼此孤立的, 它们是一个联系紧密的链条。如果某一步骤未能发生,链条会就此中断,下面的步骤也不会 发生了。而且,某步骤发生的概率与此前所有步骤发生的联合概率是成比例的?。 ? 乐国安:评现代认知心理学,第209~223页,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 [美]H.马库斯:自我图示与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第64页,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1977年英文 版第35期。 ? [美]W.J.麦克盖尔:《人格与态度变化:一种信息加工理论》,第171~196页,载A.G.格林沃尔德等(编 辑):《态度的心理形成》,1968年英文版。 从社会认知观点入手研究社会心理现象,首先就是对于行为主义的全面反抗。社会认知 观点强调了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研究,主张认知过程支配行为过程,认知是主要的心理活动, 并就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动摇了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占据的统治地位。其次, 社会认知观点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直盛行的非理性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西方社会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精神分析,他们都常常用残缺不全、缺乏理性的 眼光去看待人类心理或行为,而社会认知观点则肯定人具有认知外部世界、并根据认知成果 进行决断的能力,人能够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反映外部世界,调整自己 的社会行为而与社会达到和谐一致,这些主张无疑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光芒。 而且,社会认知理论家们是在社会心理学各个具体领域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自己的学说 的,因此,即使各种理论模式是以逻辑推论的形式提出的,但也基于一定的实验依据,因而, 这些学说对于其对应的社会行为就具有了很强的解释功能,可以作为理解各种社会行为的一 种工具。另外,社会认知观点充分肯定了支配社会行为的内在认知过程的可预测性和可描述 性,从而揭示了了解社会心理过程的可能性。 不容否认的是,社会认知理论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 脱离个体的实践,只抽象地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以及研究局限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忽略群体 社会心理现象等。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对于社会认知理论流派的未来,西方的很多 心理学家都持乐观态度,认为它的发展前景要比其他派别更为广阔,甚至有人认为,它可望 成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方向。麦克盖尔曾这样写到:在预测社会心理学的进一步发 展时,可以断定,认知方向的传统问题将重新上升到“宠儿”的地位。 恰如心理学家墨菲所言:“当社会心理学成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支,一支是心理学家 的社会心理学„„一支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思想支柱直接催生了它的诞生,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造就了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 的社会心理学两大研究取向,两大研究传统。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就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 心理学的集中代表,西方的社会学家几乎都是从互动理论涉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符号互动 论作为沟通作为社会学之中心的宏观社会结构和作为社会心理学之中心对象的社会中的个 体行为的一种努力,而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影响不亚于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理论,米德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但詹姆斯、库利、托 马斯等人的著作却直接构成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渊源。詹姆斯(W.James)对符号互动理论 影响最深、启发最大的地方在于,他认识到人类具有将自身当作客体认知和培养出针对自身 的情感与意向的能力。他指出:“无论我们可能在想些什么,我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意识到 我自己(myself),意识到我个人的存在……我的整个自我(self)一定存在两个方面,我们 可以分别称它们为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将“自我”划分为“主我”和“客我”的这一思想日后直接为米德所接受,并被揉进他有关角色扮演的思想之中。而后,詹姆斯又 将客我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我、精神我和社会我。他在分析“社会我”这个概念时指出, 个体对于自身的各种感觉、认知和情感产生于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产生于个体所接受的他人 ? [美]G.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译本),第60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 [美]W.詹姆斯:《心理学简编》,第176页,1892年英文版。 ?对于自己的看法。这一思想直接启发了日后符号互动论的思维,触及到了贯通符号互动的 核心,即个体(自我)和社会结构(社会互动过程)的关系问题。 库利(C.H.Cooley)作为美国第二代社会学家的杰出代表,他整个的学术研究几乎都是 围绕着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而展开。他认为,“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 同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处在同样直接现实水平上的自我的社会世界。从这个社会世界中产生 ?了内心经验,我们称之为心理经验”,而存在于这一心理经验世界之中,与个体自我有关 的内心经验,又被库利称之为“镜中我”,意指个体从外部环境(他人)角度关照自身客观 镜像的能力。很明显,“镜中我”与后来米德关于“自我形成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论述有 着紧密的理论联系。 对日后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位学者是威廉?托马斯(W.Thomas)。 托马斯认为,人类的行为不能理解为对环境刺激的简单反应,相反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 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个体“行为中任何一次自我决定,在开始前基本上都有一个检查、审慎 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情境定义’„„不仅具体的行为依赖于‘情境定义’,而且个人整个 一生的策略和个性也都逐渐遵循着一连串这样的定义。”?托马斯所说的“情境定义”主要指主体对环境中的客体,包括他人的言语、姿态、行为和环境中其它事物的解释,也就是主体 赋予环境的意义。托马斯指出,主体对环境的解释要受制于一些客观的既定社会规范与社会 价值,由此,在情境定义过程中,个体形成的态度、个性等就具有了客观性与稳定性,成为 ?“社会价值的个体对应物”。可以说,即使米德日后有关“一般他人”的思想不是托马斯 这一观点的直接产物,但也必须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同性。 除此之外,米德还受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华生行为主义思想的一定影响。杜威 (J.Dewey)对人类精神做出的机能主义解释,将精神看成是人类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 一种能力。而米德也认为,人类的意识可以通过其拥有的理解、运用符号的能力,在心里对 环境中的客体做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对客体的活动。至于华生对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可以 在米德时常将其理论称为“社会行为主义”这一点上得到证实。因为米德吸收了行为主义中 有关“社会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的基本主张,并指出“社会心理学从可观察的活动,即 动力学,进行中的社会过程和要科学地研究其成份的社会行动这一意义上谈起,是行为主义 的”。但米德随后又强调“从忽略个体内在经历即过程的内在方面的意义上说,它就不是行 为主义的”?,很明显,米德的研究取向与行为主义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乔治?米德(J.Mead)作为社会心理学大师,是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奠基者。虽然他生前 除了写过20多篇论文外,并没有发表过任何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著,虽然他的著 作都是在1931年他逝世后,由其学生根据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命名和 传播的,但真正系统阐述符号互动论基本思想,提出符号互动论理论体系的却还是米德。他 本人也因对这一理论的创建而名垂青史,而他的代表作《意识、自我与社会》则完全可以称 得上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圣经”。 (一)符号与互动 米德指出,传递有机体内部信息的姿势(gesture)是人际发生互动的基础,而姿势既 ?同上 ? [美]C.H.库利:《人性和社会秩序》,第184页,1902年英文版。 ? [美]W.J.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第23页,1967年英文版。 ? [美]W.J.托马斯:《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格》,第259页,1966年英文版。 ? [美]舒伦伯格著,孟小平译:《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中译本),第48页,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包括个体的动作,也包括口头语言等。他认为,当个体发出的姿势可以预示何事将要来临, 或者个体下一步将如何行动时,姿势就具有了意义,但是姿势还不是人际间互动的“符号”。 因为在米德看来,“只有当个体是虽不言明但有意识地做出某种姿势,同时,这种姿势能引 ?起对方同样的含蓄的姿势做出反应时,姿势才变成符号。”也就是说,个体发出姿势的意义 必须要被互动对象所理解,即姿势所具有的意义必须是双方共知的,这样姿势才成为互动符 号,这样互动对象才能根据互动符号推断发出者下一步的反应,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及反 应。因此,对于使用符号语言的沟通来说,沟通者必须具备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引起对方怎 样反应的能力,而这样的沟通过程,也就是符号互动。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作为人类所独有 的互动符号,得到了米德的特别关注。 米德认为,语言符号是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顺利进行和维持互动所必需的文化前提。有了语言符号,人类的行动与动物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人不仅生存在环境中,并且还生活 在“符号环境”中。驱使和引导人从事活动的不单单是生理上的欲望和需要,而且还有富于 意义和价值的符号。个体亦不再仅仅是环境刺激的简单受体,而且有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量情况下,刺激都要被选择、被解释而赋予意义,对其做出的反应也经过思考和选择。 这特别反映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中。正是由于有了共享的意义符号,人类的社会互动才能得以 正常地进行、展开和维持。而且符号互动具有三个特点:(1)有一个解释别人行为的过程; (2)有一个定义的过程,即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告诉他人;(3)有一个对对方反应的预 见过程,即推测自己的行动将会引起对方怎样的反应。这一切就需要依赖于互动双方有一个 共享的意义符号系统。有了这样的符号系统,才能进行这样的互动。而以上三个特点,正是 米德称之为“精神”这种能力的作用。在米德看来,所谓精神就是建立在有意义符号的使用 基础上的一种内在的沟通过程,是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和自我会话而渐进形成的。很显然,米 德受到了杜威的影响,认为精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活动 性的和创造性的力量,是通过不断发展的信号网和形成“情境定义”的过程有选择的一个筛 选过程 ?。更重要的是,精神不仅能标示环境中的他人的一举一动,它还能把自己作为对象。也即,有了精神的作用,个体的互动中便能够借助符号而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上来审视自己 的行为,即能够在意识中扮演其他人的角色。而这正是米德接下来所要论述的。 (二)自我与社会 正如个体的精神能够用语言符号来表征环境中的其他行动者一样,他也可以用符号把个 体自身表征为客体,即个体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对自己做出反应和评价。米 德认为最重要的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从每一个互动场合的具体他人中所形成的暂时的“自 我想象”,最终将具体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属于某类客体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 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备阶段、玩耍阶段和游戏阶段。在预备阶段 中,儿童经常会表现出模仿参加现实角色表演的他人的某种能力。比如当儿童看到父母在读 报纸的时候,他也装模作样地拿起报纸阅读。这种对成人模仿或模拟,为儿童更充分地加入 成人的社会生活作好了准备。从预备阶段过渡到玩耍阶段后,儿童开始表演出从他人的角度 看待自己的某种能力。在这个阶段,儿童于想象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诸如父 母、兄弟或姐妹,甚至想象中的朋友的角色。从扮演不同身份的角色过程中,儿童学会了从 其他各种角色扮演者的角度观察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精 神”和自我知觉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阶段再发展下去,以自我为中心的玩耍便让位于 游戏的规则和“配合”,个体开始进入游戏阶段。个体开始懂得其他扮演者的行为有些是固 定的、非私人性的,并且是可以预见的。他必须按照他在一个既定的角色网络里所处的位置 ? [美]G.米德:《精神、自我和社会》,第47页,1934年英文版。 ?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中译本),第372~373页,第375页,浙江,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7年版。 来看待自己,必须按照他如何与许多其他人相联系的方式来知觉自己,而不仅是按照他如何 与其他某个特定的人相联系的方式去知觉自己。就在这种扮演多重的和连锁的角色的过程 中,并且在其他组织努力参与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出现了。个体把群体的观点发展并内化于 心中,形成所谓的“一般他人”。 接着米德对社会的性质又进行了理论阐释。米德把社会看成是不同个人之间的有组织的 互动或定型化的互动,这样的互动组织形式依赖于精神的作用,也即使用符号进行角色扮演 并选择自己的反应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个体就无法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也就形 成不了“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顺理成章的推论是,社会不是“存在”的,而是随着互动 中的人们的行动而不断地被创造和再创造的,是发生于互动中的个体之间的事件流。从米德 对于社会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眼中,“社会”这个概念只被用于所有那些个人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情境,互动的局限也就是社会的界限,或者说,个体的自我所辐射的“他 人态度”的范围,也就是社会的界限。 符号互动论一方面拥有大批的追随者,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种种分歧,他们都从自己的角 度对符号互动加以发挥和改造,从而该理论也成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的 滥觞,为从社会学方向上研究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角色理论 从上文所述不难看出,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偏向就是重过程而轻结构,他 对于社会结构如何设定个体和个体如何参与社会结构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另外米德对 角色扮演的论述中,也只注意人们自己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的过程,而对 于附属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各种地位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则几乎未曾涉足。而“角色理论” 学者,则恰恰注意到了米德这方面理论上的缺失,并由此展开自己的思想,他们特别重视社 会文化对角色的规定,强调角色是建筑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基础之上的。角色理论家们袭 用了米德的角色概念,并把它作为说明个体和社会关系,说明社会如何制约个体社会行为的 钥匙。在角色理论中,“角色”是一个核心概念,一切理论的论述都围绕它而展开。 (二)戏剧理论 戈夫曼作为米德的再传弟子,他的“戏剧理论”也受到了米德角色扮演概念的直接影响。 在戈夫曼看来,社会就像是一个剧场,其中角色、道具、前台、后台等等一应俱全,所有的 社会成员就是扮演角色的男女演员。而“表演”是戏剧理论的核心,戈夫曼把表演定义为“在 一个确定的情境中的一个参与者为了以某种方式影响另外的参与者而做出的一切行动” ?, 这样整个表演就必然包括演员、观众和协助演员三方,而表演的目的主要是给观众看的。戈 夫曼的戏剧隐喻也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位在社会互动上,但他研究的侧重点却显然与米德不 同,他主要研究了个体在互动中如何给他人留下“印象”的问题,也即主要研究了整饰的技 巧问题。戈夫曼试图要说明的是,个体如何根据或利用情境主动地展示自己,从而有意识地 影响、操纵别人对他的看法和态度。 (三)参照群体理论 在符号互动论里,米德对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一般他人”概念的论述,只停留在抽象 和模糊的层面上,只是一般性地阐述个体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模仿、揣度的一面,而对于 这个“他人”本身的性质,对其何以成为自己的参照并没有做出深入的分析,而且米德只注 重个体所属群体对其形成自我概念的参照作用,而事实上,影响个体自我概念及其行为的不 仅有个体所属群体,还有个体希望成为其成员的群体等。参照群体理论就是这一点出发,进 ?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第15页,1959年英文版。 一步发展,将米德所指的那个模糊的“他人”具体化、清晰化,同时又把个体的参考对象由 自己所属的群体推广到“个体心理所属的群体”,从而发展出“参照群体理论”。 除了角色理论、戏剧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之外,标签理论、本土方法理论也可以说是符号互 动论的支脉。而且标签理论对越轨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很独到的见解,本土方法论在研究技 术方面也有特殊的贡献,但限于篇幅的原因,我们就不—一介绍了。 如前所述,社会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即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渊源传统,而在上世纪初, 这两个渊源本身有着共同的研究倾向,即机械还原论倾向。在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一味崇 尚实证主义方法论,把社会学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同起来;在心理学研究中,华生的行为主义 以S?R的公式抽空人的意识,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则从另一方向上否定人的自由意志。 在本质上,这两门学科都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性。在这样的母体学科里孕育而出的社 会心理学,在其初期不可避免地带着胎病:以机械论的观点看待人的本质;以极端的实证主 义作为研究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的出现为社会心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注重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从而 使被实证社会学和心理学扭曲的人性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它欲“努力搞清楚人与动物的差 别。从人的行为中分解出‘人的特性”’?。此外,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学取向的主要流派, 正如米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在社会心理学中不是根据组成社会群体的个体的行为来研究群 体行为,我们主要是从复杂群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出发,在这种复杂的群体活动中来分析个体 的行为”。这样,就在方法论上纠正了还原论,从而为容纳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提供了可能。 今天,符号互动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也许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也不像当初那样引 人注目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被人遗忘。事实上,它的许多思想已融入到其它学派之中, 尤其是融入到了在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认知学派之中。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与交换行为之 间关系的理论。从本质上说,社会交换理论源自社会学,为了理解和解释交换行为,一些社 会学者力图将心理学的内容吸收进来。所以,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社会学取向 的理论。人是有需求有理性的动物,他的行为有心理基础,客观现实是这样的,那么作为其 真实反映的科学必然要说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当然有些社会交换理论家并不侧重对于社会 交换行为心理基础的分析,但是任何社会交换理论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心理过程的事实说明, 了解人的行为与了解人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一)对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 18、19世纪中的一些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A.Smith)、李嘉图(D.Ricardo)等对经济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认为,人是遵循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享乐主义”原则的,人 们在市场上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是追求最大物质利益的具有理性的经济人,他们能够获得所 有必需的信息,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从而能使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报酬 ?。古 ? [美]伊,伊安东诺维奇:《美国社会学》,第102页。 ?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中译本),第259页,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典经济学把交换看成是人满足自我欲望的主要手段,这一点被现代社会交换理论接受过来。 不过,在社会交换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被改造了,变得不那么绝对化 了。例如,人并不追求最大利润,但他们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定的利润; 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但他们在社会交易时的确进行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人并不具有可供选 ?择的完备信息,但他们经常认识到至少有些选择是评价成本和利润的基础。除此之外,社 会交换理论家还接受了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的基本假设,这个假设作为公理出现,社会 交换理论各个层次的定理和命题都由它演绎出来。 (二)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思想的吸收 对社会交换理论影响最大的行为心理学家是斯金纳。斯金纳认为,强化(即提供某种报 酬)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根本规律,心理学作为研究行为的科学,应该研究如何安排正负强 化,最经济最巩固地建立起所需要的工具性条件反射,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 的?。斯金纳根据动物实验得出的一系列心理学命题,几乎原封不动地被现代交换理论吸收 了,如有机体在既定情景中会做出获取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有机体在与过去得到过 报酬的情景相似的情景下会重复那一得到报酬的行为;假如某种以前在相同或相似情景中曾 得到报酬的行为不再得到报酬,有机体将表现出情绪冲动;有机体从某一特定行为中得到的 报酬越多,就会觉得那种报酬的价值越低,这些都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家霍曼斯(G.C.Homans)采用概念联结的方法,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和 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命题融为一体,构成他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霍曼斯认为,经济学 中的某个概念与心理学中的某个概念是相对应的,比如“成本”与“惩罚”相对应,“报酬” 与“强化”相对应,“需求”与“刺激”相对应,“供给”与“反应”相对应,其中心理学中 的“强化”与经济学中的“报酬”这两个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霍曼斯就将这两者联结起 来并融为一体,变成了社会交换理论的“报酬”概念?。基本概念形成以后,霍曼斯通过推断过程,建构起一组解释社会行为的基本命题。 霍曼斯用每一基本命题中的主要概念来给该命题命名,这些命题分别是: 1、成功命题(the Success Proposition):对于人们采取的所有行动来说,某人特定 的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 2、刺激命题(the Stimulus Proposition):假如过去某一特定的刺激或一组刺激的出 现一直使某人的行动得到报酬,则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的刺激相似,该人现在就越有可能 采取该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the Value Proposition):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则他越有可 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the Deprivation—Satisfaction Proposition):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报酬,则该报酬的任何追加单位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5、攻击—赞同命题(the 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 (1)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了他未曾料到的惩罚,他会被激怒并有 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2)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期望的要大,或者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就会高兴并更可能采取赞同行 为,该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 同上 ? 张述祖、沈德立编:《基础心理学》,第7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 [美]皮特,P,爱凯:《社会交换理论:两种传统》(英文版),第114~115页,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6、理性命题(the Rationality Proposition):在选择各种行动时,某人会选择他认 ?识到的结果的价值乘以结果实现的概率后得到较大值的那种行动。 霍曼斯的上述命题中包含了一些基本概念,在陈述和解释每一命题的时候,霍曼斯对这 些概念做了说明。如行动是指人们为了获取报酬或逃避惩罚而主动发出的行为,它不包括像 膝跳这样的有机体反射性的行动;报酬是指能满足有机体某种需要的交换结果,霍曼斯说: “我们的第一个命题涉及的是一个人成功地获得有益结果的行为,”这里的“有益结果”便 是报酬的另一种说法;代价是指从事某种行为所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惩罚;刺激是指映入人 们头脑中的某些环境因素,其中包括有机体想要获得的报酬,霍曼斯特别强调刺激的主观性 质,说它是“看到的东西”;价值是指报酬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在论及价值概念的时 候,霍曼斯假定某个行为带来的报酬的价值总是要大于零,即某人不会对这个结果无动于衷 或觉得它是一种惩罚;惩罚是与报酬相对立的概念,霍曼斯说:“如果一个人行动的结果给 他带来的是肯定性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把这些结果叫做报酬,如果带来的是否定性的价值, 那么就把这种结果叫做惩罚。”? 与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命题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霍曼斯的刺激命题、剥夺—满足命题 和攻击—赞同命题(其中的第一个命题)是吸收了前者的思想得来的。而与古典经济学的基 本命题相比较,被修正的经济学思想也被移植到交换理论中来了,如价值命题和理性命题就 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一脉相承。 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布劳(P.M.Blau)在他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主要论述了基本交换过程中社会结构的产生,这一点同霍曼斯通过基本的心理过程解释 社会行为的理论取向有明显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应该受到重视的,那就是任何有关社会交 换的理论都或多或少要涉及到交换行为的心理基础,布劳的理论也不例外。在交换关系初步 建立和不平等地位开始形成的阶段,布劳的理论都涉及到了诸如期待、评价、吸引、计算等 心理过程。 (一)交换关系建立阶段的心理过程 从布劳对交换行为的界定就可以明显看出交换行为同心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布劳认 为,社会交换是那些只要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而不再有这些期待的反应就不复存在的 行动?。交换的直接根源是人的心理过程,与他人结成交换关系是出于对所得利益的计算, ?这个获得利益的希望同经济冲动是同一类型的东西。有些行动在表面上看并没有显露出行动者对某种特殊利益的要求,但那并不能说明行动者是无意图和无目的的,他的行动可能指 向某种终极价值,是某种长远利益的追求。有些行动者在与他人的交换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利 他主义,但这种利他主义实际也是受着利己主义需要的驱使,为了获得某种报酬,如社会赞 ?许,行动者一定要克制和超越自己的利己主义冲动,顾及到他人的需要和愿望。 1、社会吸引 在许多社会关系建立的初期,人们经常在一些可能的交换者之间进行比较,个人的心理 需要决定着哪些报酬能引起他的注意,也决定了他将受哪些人的吸引。布劳用外部吸引的概 ? [美]乔治,C,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英文版),第15~47页,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公 司,1961年版。 ? 同上 ? [美]彼德,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译本),第7页,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美]皮特,P,爱凯:《社会交换理论:两种传统》(英文版),第169页,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年 版。 ? [美]彼德,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译本),第9页,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念来解释人们此时的心理过程,这是指交换双方所提供报酬的某些外部特征具有的吸引力。 比如某顾客受到了某商人的吸引,因为他以最低的价格销售某种确定质量的商品,这个最低 价格对顾客的吸引力就是外部吸引力。一个受他人吸引的人,在交换关系确立之前也要证明 自己所能提供报酬的吸引力,以唤起他人获得这种报酬的期待,他要争取给他人留下一个深 刻的印象,让人相信与他交换会获得报酬。布劳举了一个男女恋爱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一个男孩受到了某个女孩的强烈吸引,而这个女孩受到该男孩的吸引却没有那么强烈,于是 男孩便渴望使他自身变得对她具有吸引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可能要花费许多脑筋使她高 兴,在她身上花许多金钱,在他们约会时做许多她喜欢的事情。 如果交换双方想要建立起稳定的交换关系,那么他们必须要从外部吸引过渡到内部吸 引,这是指某个行动者具有的才智、声望、地位等内在品质的吸引力。一个人到市场上购买 商品,他与商人之间仅具有外部吸引力,而恋爱关系就需要从外部吸引过渡到内部吸引,经 过比较和选择阶段以后,男女双方就了解了对方的人格特征、知识趣味、文娱欣赏等内在特 征,他们就进入了独特的和单独的交换关系之中。 看来相互能够满足对方特殊心理需要的报酬对交换关系的建立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尽管各自的心理需要不同,但只要双方能够提供满足这种需要的报酬,交换关系就能形 成,这是一种差异互补的情况。与此不同的是,人们除了相互间要有一定的差异性之外,还 需要有最低程度的共同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就是形成一种具有内在吸引力的稳定关系的 重要支持力量。共同的价值观为个体在信仰上提供支援,使他们为某一目标的实现而团结一 致,共同努力。布劳说:“由共同信仰的支援性赞同所提供的报酬使伙伴们越来越彼此吸引, 对于每一个具有自己满意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由于别人实际上也发现他有吸引力 而得到了证实——的人的这种报酬性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吸引。” ? 2、互惠互利 在二人交换关系初步建立的过程中,努力维持交易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保证交换 者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当双方能够在报酬和代价的价值上保持大体相 等的时候,这种交换就是平衡和互惠的,互惠原则是交换者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它要求受 到对方帮助的人应该为对方提供报偿。 大多数社会交换不是以完全平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按照社会期待,一个人接受了别人 的恩惠,他不一定或者不应该立即以同等价值的报酬给予回报,适当的时间间隔反而对于维 持交换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布劳说:“事实上,帐面上的平衡在典型情况下,是以收入 和支出之间根本的不平衡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表面平衡也是如此。”?不过,个体和群体至 少对于在收入和支出之间维持某种平衡感兴趣,并且在社会交易中不要欠债,因此就产生了 弥补欠债恢复平衡的心理动力。提供报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向对方提供相同种类 的帮助作为回报;二是向对方提供价值相等但种类不同的帮助;三是在没有实际的帮助作为 回报的情况下向对方表示感谢,这第三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暂时的不平衡交换。布劳继续以 男女恋爱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在交往的初期,男女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报酬,结果男孩 可以按照女孩的意愿行事,女孩也随时准备与男孩约会,然而双方对此做出的贡献是不平衡 的,从相互需要上看,女孩对男孩的陪伴本身也是充分的报酬,而男孩的陪伴却是不充分的, 为了使女孩满意,他必须做出特别的努力,拿出补充性的报酬。 (二)权力结构形成阶段的心理过程 布劳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权力从不平衡的交换中产生。交换的一方在上次的交换中没有能 力向对方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报酬,他只能向对方表示感谢,并承认自己欠对方的情。如果这 一次他仍然需要对方提供的帮助,可他仍然没有提供报酬的能力,此时他就会感觉到自己在 ? 同上 ? 同上,第29页 交换中是下等的和缺少吸引力的一方,自己和对方在地位上出现了差异。如果下一次他还是 依赖这种单方面的报酬,而对方又不愿无偿提供这种报酬,那么他所拥有的唯一办法就是向 恩人表示顺从,按对方的要求和意愿做事,这时权力就产生了。通过向他人单方面地提供利 益,一个人就积累了一笔愿意服从的资本,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愿意,他就可以利用这笔资 本,把他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l、避免陷于从属地位的条件 一个人在交换中为了避免处于从属地位或者保护自己的社会独立性,他就必须设法使自己拥 有一些重要的条件: (1)一个人若拥有作为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或利益的有效诱因的所有必要资源, 那么他就受到了保护而不会变得依赖于任何人,这是保护自己社会独立性的第一个条件。金 钱是防止依赖性出现的重要保护物,尽管金钱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获得名望或爱情,但它能使 个人获得许多利益,它在保护自身社会独立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拥有替代的资源,是保护自己社会独立性的第二个条件。对于某种社会关系的任何 承诺并排除其他社会选择,都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依赖,比如雇员们对于他们的工作越是喜欢, 越是超过任何可能的选择对象,他们就越依赖于他们的雇主,而雇主对他们的权力也就越大。 如果周围地区还有令雇员满意的工作,这种可替代的资源就使得雇员较小地依赖于雇主; (3)保持独立的第三个条件,是运用强制力量迫使别人拿出必要的利益或服务,不过在 强制之下有些利益会失去其本来意义,爱情和社会赞许就是这样; (4)尽量减少自己对各种利益的需要,或者只向对方要求那些自己通常可以用价值相等 的帮助予以报答的资源,是使一个人获得社会独立性的第四个条件。一个人的要求越少,为 满足它们而产生的对别人的依赖也就越少。然而在社会中的任何场合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是件困难的事,由于掌握的资源的单一和有限,一个人必须在某些场合中从属于他人。特别 是在任务群体中,权力的分化和权力结构的形成是必然的现象。 2、任务群体中代价与报酬的平衡 任务群体中的权力结构经过吸引、竞争、整合几个阶段之后出现了比较稳定的权力结构, 通过价值和规范的合法化,领导者可以不必向从属者提供短期的报酬,也可以使他们服从于 自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凭借自己的地位,就可以无限制地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利 益。从长远的观点看,权力结构是对全体成员都有利的代价与报酬的结果为基础的,如果代 价与报酬结果与所有人的期待一致,或者比其他地方所获得的结果更为有利,那么这些成员 就会认为领导是公平的,任务群体中的交换模式就可以维持下去。布劳说:“如果追随者从 一个领导者的指导中获得的利益,超过了他们对于一种公平回报的期望,这种回报是他们曾 经付出过的代价的报答;二者都是通过进行服务或通过服从指示而付出的,那么,他们对他 的领导的集体赞同就使他的领导合法化了。他们对于他对他们的福利所做贡献的共同感谢, 以及他们对他的公平性的共同赞同,受到了他们有关他的能力值得尊敬的一致看法的强化。” ?如果群体中的从属者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多而获得的报酬太少对,他们就会觉得领导者不公 平,这个不公平可能是由于领导者对从属者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或者是由于从属者对原有的 代价与报酬的结果的期望改变了,这时从属者就有可能对领导者表示不满,并有可能进一步 演变成为对立和反抗,权力结构因此变得不稳定了。 西方的社会交换论者如霍曼斯、布劳等都认为社会交换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 人的行为目标永远是指向获取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喜悦,一个人在交换过程中总是尽可 ? [美]彼德,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译本),第233~234页,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能付出最小的代价以获取最大的报酬。利他主义行为也是一种交换性行为,一个人冒生命危 险去救人或捐赠巨款给慈善机构都不是只给不取的行为,他还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满 足。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社会上所有的交换行为就显得比较狭隘,因为这些理论,尤其是分析 人们的交换心理的理论,只是比较完满地解释了社会上的一种交换行为,即利己主义的理性 的交换行为。 利己主义是一种价值观,除了这种价值之外,人们之间的交换行为至少还受利他主义的 价值观以及情感和规范的影响和制约。在理性上,交换的目标可以是利己的,可以是利他的, 也可以同时既是利己也是利他的;在情感上,交换可能伴随着正向情感,如同情、关心、爱 护,可能伴随着负向情感,如嫉妒、厌恶、仇恨,有时也可能是情感中立的;在规范上,交 换行为可能符合社会规范,也可能违反社会规范,但它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同时受 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社会交换行为就远比西方交换理论家所分析的要复杂得多。 1988年,在澳大利亚首都悉尼举办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J.Gergen应邀做了题为《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Gergen直陈现代科学主义心理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首次提出“后现代心理学”的概念?,发出了变革心理学的革 命号角,也由此拉开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序幕。 任何事物的产生总能从内外两方面寻找到它的根源,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也不例外。 首先,它的产生与后现代社会环境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密不可分,可以说它是由后现代主义 社会及后现代主义哲学直接催生的时代精神产物;另外,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同时 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学科背景。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学中,本来是指一种以抛弃普遍 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 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可以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孕育于20世纪30年代时现代主义的母胎之中,后大体形成于20世纪 60年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便成为兴盛于西方的一种泛文化思潮。 1、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与哲学背景 有人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西方发达 国家通过发展现代科技,使得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但是,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最终形成了“科技霸权”和“电脑霸权”,所以把人当作机器或动物来研究的科学主义思 想日益泛滥起来,从而造成西方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深深地感到人生意义的失落和精神价值 的丧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外部世界的迅 速变化会导致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经常出现错乱感;另外,宗教信仰的泯灭、天堂希望的失 落,以及关于人生有限、死后万事空的新意识又会共同铸成自我意识的危机。与此同时,原 有建构在工业化现代社会之上的科学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现代主义思想,面对着以上人类精 神的危机与困境,却显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现代的社会现实必然要孕育出属于自身、反映自身的上层建 ? Gergen K J. 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 In S. Kvale (ed.) Psychology and Post- modernism. SAGE Publications Ltd. 筑,由此后现代主义思潮便在反叛实证主义的思想运动中应运而生。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 形态,具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整个世界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基本二分; 经验与知识代表着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人类的理性可以彻底地摆脱偏见、成见和传统的 信念;我们可以依靠我们反思的力量超越历史的前后联系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来了解事物的本 来面目;科学研究存在一种通用的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因为实证方法可以确保知识的稳固 基础,进而为我们建立起普遍的科学大厦。实证主义的精神与原则在总体上支配并主导着近 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乎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含义相混同。但是,从实证主义哲 学产生伊始,对它的批评就一直或隐约或明显地存在着。例如,由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 首创、由社会学家舒茨(A.Schutz)所继承的现象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之前,就对实证 主义科学方法提出过批评。他们质疑实证主义科学方法所谓的“唯一性”与“客观性”,认 为客观事物有许多种不同的构成方式,以物理学方法为代表的、研究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只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另外,库恩(M.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也向实证主义所信奉的有关科学的真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指出,科学知识并不 是从自然中简单地“读取”出来的,科学知识总是以历史上特定的、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范 式作为中介的,理论或范式会污染观察和实验。库恩所谓的范式(Paradigm)指的是科学研究者原先所持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库恩的范式论认为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只能在一定的 范式下成立,范式决定着什么是科学知识,什么不是科学知识。所谓的科学“真理”只不过 是对事实的一种看法,以往被认为是科学界所独能产生的一些普遍知识,实际上不过是“科 学家”这一文化共同体内部社会交往过程的特定结果而已。在这种观点看来所谓科学研究中 的“价值中立”,所谓“客观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真理”就成了值得人们怀疑的问题。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后现代主义思潮一如其名,只是一种思潮,而并非是一种具有统一 理论体系的思想,但就后现代思潮所倡导的基本观点来说,又确实具有几点共同性的特征: (1)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内在关系。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之 一,晚近的现代主义更把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甚至企图证明不受道德约束的追求自我利益 的行为和制度也是合理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地批评了现代主义对个人主义中心地位的强 调,认为个人主义的绝对化会使它走向自己的反面。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迅速变化的信息化和商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2)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 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体现了对历史和事物发展中各种差异和偶 然、变化与不测的高度敏感。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 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 遍主义的社会,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 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 会宽容。 (3)倡导创造性。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它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 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 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 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 (二) 社会心理学内部的危机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既有来自外部因素的推动作用,也有来自于学科内部的 原因。从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的指导思想一直 是实证主义,因此,采用“科学主义”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已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 王永玲等:后现代主义思潮:解读与评价,济南,《东岳论丛》,2001年第9期。 但是,科学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承受了来自于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 首先,在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倾向。学者们 对方法的重视超过了他们对社会问题本身的重视,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某个社会心理问题之 前,总是会下意识地考虑到这问题能不能用同行所承认的、以实验研究为代表的科学方法来 研究,这使得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为没有合适的研究方法而被刻意地回避了。 其次,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实证论的影响下希望能够对研究课题进行严格的定量分 析,这样,一方面就使那些不适合作定量分析的研究课题无法获得解释,另一方面令已有的 研究缺乏能够得到深入理解的定性分析,因此难以获得深入的解释。 正是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实证性,使现代社会心理学局限于微观的、严格控制 下的实验室研究之中,忽视了对宏观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释。所以,当美国社会心理学面对 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黑人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青年运动时,竟束 手无策拿不出治愈社会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突显在人们面前的社会动荡,社会心理学遭遇 了一场严重的解释性危机。 1989年,帕克(I.Parker)发表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一书,在书中他指出实 证的社会心理学与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在新的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 上使社会心理学与现代主义脱钩,进而创建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即后现代社会心理学。 (一)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研究思想 虽然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还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但从其先行者的研究成果上看, 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研究思想: 1、反对机械论和实证论,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所谓机械论是一种以力学为基础来 解释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因果关系的机械图式。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使用机械 论和实证论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必然使这门学科背上沉重的包袱,因为世 界的秩序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因果规律的基础上;他们对大量微观的、控制条件下所得到的实 验数据感到厌烦,认为把客观性、可验证性等实证原理运用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上本身就是 荒谬的。有些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家甚至认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划分是 一种简单的二分法,他们反对普遍主义,倡导相对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只在特定的文化和 历史背景下适用。 2、蔑视低级心理的研究,重视高级心理学的研究,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尽快与 伦理学、艺术和社会学接轨。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形成以来,人们对低级心理过程进行了 大量的实验研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从动物身上也可以观察到的反射、感觉 等说明不了人与人之间本质性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应该重 视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等高级心理研究,并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和社会 学研究接轨,使之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能够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3、反对还原论、简约论和拟兽论,提倡从整体论和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所谓 还原论是把意识和人格等高级心理现象都分解为简单的生理神经元或神经元联结现象,从而 把心理学还原为生理学的一种倾向。另外,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对一些来自于比较心理学和动 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示怀疑,认为把这种简约论和拟兽论的研究结果用于推测人的心理带有 很大的冒险性。有的后现代学者认为,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实证、归纳和推理等方法 来探讨社会心理的普遍规律是徒劳的,甚至还会割裂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了使社会心理 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他们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 (二)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 当我们浏览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时,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家把他们的研究 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人的社会性。现代主义聚集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取向则把 注意力的中心从个体转向社会,从个人理性转向文化关系和社会互动,开始重新发掘在后现 代社会中被商品化了的人性概念,他们非常关注生活在完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的人的 时空观、价值观和历史深度感是如何产生变化的。 2、注重语言的研究。语言在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 代主义取向眼里语言是心灵的孩子,是描述和表征内在心理状态的忠实的工作。但是,后现 代社会心理学则认为语言不单表达思维,而且规定思维,是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 的框架和思想范畴,他们把对语言的研究重点放在语言的建构性上,而不是其反映性。 3、注重心理投射现在的研究,尤其是建筑风格和艺术观念等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投射和 影响。以建筑为例,古典的建筑渗透着透视艺术和情景深度,也是一种“中心化”、“轴心化” 思想的表露,而后现代的建筑追求的只是大众化和使用者的舒适。 4、提倡超个体主义研究。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风行一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自我 实现、强调人的潜能,由于迎合了现代人追求个性的需要,所以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是, 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后现代社会里要真正地保持人的尊严,发挥自身的潜能是极为不易的。后 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家为了减轻后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主张让个人回归到大众 与平凡之中,或以宗教性的怡然来消除自我奋斗的焦虑与恐惧,这即是所谓的超个人主义, 它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主张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中心”的否定之否定。 迄今为止,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还尚未形成一种严谨、相对统一的思想体系,只是某些社 会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相似观点的汇集,所以还不能视为一个学派,而只能称是 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思潮。但是,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出现却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后现代社会人被物役化、商品化和程序化的社会心理现实,也体现了后现代主 义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应该根据时代特点改变、调整社会心理学发展方向,不刻意回避重大 现实问题的积极态度。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强调关注现实生活中实际的心理学问题,对科学主义的社会心理学把 社会心理研究范围局限在实验室里、将研究方法限制在“科学”之下的现象作了无情的批判, 力主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这大大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实践的转变。另外,后现代社 会心理学重新发掘了语言的意义与作用,把心理学研究重心从个体转移到社会关系模式上 来,进一步向人们揭示了客观世界作为主观建构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并使社会心理学研究方 法开始由实证分析向话语分析和历史文化研究方法转移。还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以 人为本的强调,远远地超越现代社会所主张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社会性的超个人主 义,主张使人性回归于平凡和大众,借此减轻后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 力,这无疑为处于后现代时期的芸芸众生提供了重新审视自身生存价值的全新蓝本。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常常在个人、人际交往、群体和社会文化层面间 跨越,所以只借助于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确实难以解释全部的社会心理现象。另外,后现代社 会心理学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引进话语分析、历史文化研究方法和相对主义的理念,也 符合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实际需求。但是,它对社会心理学主流研究方法的全盘否定却 是不可取的。因为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经过长期演变,已经由最初的单一实验阶段发 展今天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阶段,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吸收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和 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现在已然形成了独特的方法特点并且找到了适用 领域,这一点是不应该也是不能否定的。后现代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应该在承认以往成就 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定量与定性之间、实验研究和社会研究之间寻找最佳 平衡点,而不能矫枉过正、失之偏颇。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还远未成为社 会心理学的主流,但是应当可以成为建构社会心理学大厦的有益砖石。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中不乏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中尤以“本能”、 “超我”、“人格发展”和以俄底普斯情结为核心的群体心理学学说最为明显。他之后的社会 文化学派更将“社会”这一研究视角作为发展心理动力学派的必然立足点,例如阿德勒的社 会兴趣学说、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等等无一不是如此。 2、发端于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比内在心理机制更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通过社会学习习得和改变。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还特别指 出,学习行为的获得与学习行为的表现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就行为表现而言,强化是必 要因素;而就行为获得而言,强化只是促进因素之一。 3、社会认知理论学家重视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与结构,重点研究个体的认知结构,认为 人类的行为受其内在认知过程的支配。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是社会 认知理论的两大传统亚理论范畴,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则从另一个维度发展了社会认知 理论体系。 4、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注重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并从复杂群体 活动的社会整体出发分析个体的行为,在方法论上纠正了还原论,为容纳更为广阔的研究视 野提供了可能。米德之后,很多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对符号互动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其中包 括角色理论、戏剧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等。 5、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霍曼斯,天才性地将古典经济学与行为主义学说融为 一体,建立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交换过程的基本命题,而另一位代表人物布劳则从交换关系的 建立和权力结构的形成两个问题出发,发展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试图探索人们在 社会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与交换行为之间的关系,较为成功地解释了人类利 己主义理性层面的行为。 6、发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作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反叛 者,质疑实证的、还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范式,主张探讨人的社会性,重视人的语言研 究,强调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为社会心理学界反思 传统提供了有力的批判视角。
/
本文档为【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