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题

2017-10-01 50页 doc 125KB 1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题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题 金融学试各章题目汇总 第一章 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 B 】 A. 货币...
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题
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 金融学试各章题目汇总 第一章 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 A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 A 】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 C 】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 D 】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 C 】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是指 【 C 】 0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 D 】 A. M B. M C. M D. M和M 0120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 C 】 A. M B. M C. M D. M和M 0120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 D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 C 】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 B 】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德国 20(人民币是 【 D 】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 C. 金属货币 D. 信用货币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 ABCD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价值形式 E. 商品价值形式 2(货币充当一般等的价物的特征是 【 ABCE 】 A. 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 B. 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 C. 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 D.必须是有形的物体 E. 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出自银行的货币其主要形态有 【 ABCDE 】 A. 现钞 B. 银行存款 C. 信用卡 D. 储值卡 E. 电子钱包 4(以货币流动性为主要依据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必须把握的原则是 【 AB 】 A. 现实性 B. 可测性 C. 真实性 D. 准确性 E.动态性 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6(货币基本的职能是 【 ABCD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7(狭义货币包括 【 ABCD 】 A. 现金 B.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C.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D. 部队活期存款 E. 居民活期储蓄存款 8(广义货币包括 【 ABCDE 】 A. 现金 B.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C. 机关部队团体活期存款 D. 企业定期存款 E. 居民储蓄存款 9(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 ABCDE 】 A. 货币金属 B. 货币单位 C. 通货的铸造 D. 通货的发行与流通 E. 准备制度 ?10(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形式有 【 ABC 】 A. 金币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金条本位制 E. 金两本位制 三、计算题 1(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 113650 企业存款: 38038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机关部队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0 (三)流通中现金: 2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3910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0、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1(M0=现金=23894亿元 M1=M0+企业结算账户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 =23894亿元+32356亿元+ 5759亿元 =62009亿元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62009亿元+63243亿元+5682亿元 =130934亿元 四、简述题 1(简述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2(简述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它是这样产生的: 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例如,金银的法定比例是1:15,而当市场上金银比价为1:16时,按法定比价,金币价值低估,银币价值高估,实际价值较高的金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银币成为劣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不断地从流通中取走金币,熔化成金块,再按1:16的比例换成银块,铸造成银币,然后在流通界按1:15的比率换成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以得到1份白银的利润,不断循环下去,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直到最后金币从流通界绝迹,银币充斥市场。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 (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 (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 (4)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类型。(金融学专业要求) (1)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2)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3)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有:国际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等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答题要点: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债务凭证。 (2)信用货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人民币也是信用货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信用关系。银行在提供货币时伴生一种信用关系,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人民币产生的程序和信用关系。我国人民币产生的程序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凭借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派生存款。 第三,人民币的运动过程与信用关系。人民币的运动过程,无论是存款变现金,还是现金变存款,对银行来说都是债务形式的转变,对持有者来说都是债券形式的转变。 (3)货币的发行、流通、回笼都是通过信用方式来实现的,它具备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是 【 D 】 A.买卖行为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货关系的总和 2.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C 】 A.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 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 A.发行政府债券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自愿捐助 4.信用最基本特征是 【 C 】 A.平等的价值变换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5.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 【 A 】 A.赊销 B.按揭 C. 分期付款 D. 预付款 6.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是 【 D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7.利用信用卡透支属于 【 D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8.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工具的是 【 D 】 A.商业票据 B.股票 C.债券 D.保险单 9.下列必须承兑的票据是 【 C 】 A.商业期票 B.商业本票 C.商业汇票 D.银行汇票 10.既可以取现,又可以转帐的支票是 【 A 】 A.现金支票 B.转账支票 C.划线支票 D.平行线支票 11.下列属于基准利率的是 【 D 】 A.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国债利率 D.再贴现率 12.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称为 【 A 】 A.费雪效应 B.马太效应 C.流动性陷阱 D.收入效应 13.利率的调高会令企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更加谨慎地使用资金。这是利率D功能中的 【 D 】 A.分配收入 B.激励 C. 积累资金 D.约束 14(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 【 A 】 A.同业拆借利率 B.债券市场利率 C.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的特征有 【 ABCDE 】 A.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B.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C.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D.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E.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2.按照授受信用的主体不同,可将信用分为 【 ABCDE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E.国际信用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有 【 ACD 】 A.严格的方向性 B.稳定性强 C.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D.信用链条不稳定 E.债权债务人可以是银行 4.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DE 】 A.赊销 B.按揭 C.透支 D.分期付款 E.预付款 5.政府债券按照期限的长短可分为 【 ABC 】 A.国库券 B.国债券 C.公债券 D.金融债券 E.公司债券 6.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有 【 ABD 】 A.赊销 B.消费贷款 C.发行债券 D.分期付款 E.预付款 7.信用风险的特征有 【 ABCD 】 A.客观性 B.传染性 C.可控性 D.周期性 E.可测性 8.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 AB 】 A(直接融资工具 B.间接融资工具 C.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 D(有限可接受性工具 E.长短期信用工具 9.商业票据的特点有 【 AB 】 A.不可争辩性 B.背书转让 C.必须承兑 D.必须担保 E.都可以贴现 10(按照盈利的不同分配方式,可将股票分为 【 CD 】 A.记名股票 B.不记名股票 C.优先股股票 D.普通股股票 E.有面额和无面额的股票 11.债券按照发行者不同可以分为 【 ADE 】 A.政府债券 B.国库券 C.公债券 D.公司债券 E.金融债券 12.信用工具具有的特征 【 ABCD 】 A.偿还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E.公平性 ?13.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 【 ABCD 】 A.远期 B.期货 C.期权 D.掉期 E.股票 ?14.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有 【 ABC 】 A.转移价格风险 B.形成权威价格 C.提高资产质量 C.投机 E.媒介资金融通 15.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是 【 ACD 】 A.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B.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 C.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D.利息是利润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 E.利息来源于边际生产力 16.按照性质不同,可将利率分为 【 CD 】 A.单利率 B.复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市场利率 17.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公众的流动偏好动机,流动偏好动机包括 【 ACD 】 A.交易动机 B.保值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E.储蓄动机 ?18.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 ABCDE 】 A.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 B.社会存在一个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影响的单一利率水平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C.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D.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E.发现了预期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9.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 ABCDE 】 A.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因为它是一个外生变量是由央行直接控制的 B.货币的需求是内生变量,它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C.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D.决定利率的所有因素均为货币因素,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部门无关 E.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与收入成正比,投机动机与利率成反比 ?20.下列哪些表达符合可贷资金理论 【 ABDE 】 A.利率是为取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 B.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 C.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央行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就不能使利率继续下降 D.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后企业的储蓄就会增加令利率降低 E.利率是放弃当前消费而进行储蓄的一种激励 三、计算题 1.某人在第一年末购买了一张10年期、票面金额100元、每年可获得8元利息的债券,购买价格为95元。请计算该债券持有者能得到的名义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和即期收益率各为多少,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8/100×100%=8% 即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购买价格×100%=8/95×100%=8.42% 实际收益率===9% 2.某种股票,其预期年收益每股为1元,市场利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该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的行市=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1/10% =10元 3.有一张期限为5年的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0%,该债券的持有人持有3年后想转让,计算其转让的理论价格。 债券转让的理论价格=债券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100×(1+10%×3) =130元 4.2007年5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三年期定期存款100万,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5%时,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单利:I=P*i*N=1000000*4%*3=120000元 税后所得=120000*(1-5%)=114000元 复利:本利和=P(1+i)n=1000000*(1+4%)3=1124864元 利息=1124864-1000000=124864元 税后所得=124864*(1-5%)=118620.8元 5. 2007年10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10万元,若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单利计息,请计算利息所得税为5%时,此人存满一年的实得利息额。若2004年通货膨胀率为5%,不考虑利息税,请计算此人此笔存款的实际收益率。 单利计息: I=P*i*N=100000*4%*1=4000元 实得利息=4000*(1-5%)=3800元 实际收益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4%-5%= -1% 四、简述题 1.简述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主要有: (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 (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2.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商业信用在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也存在三个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限制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3.简述银行信用成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的原因。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4.简述信用的经济功能。 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有: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五、论述题 1.试述利率的杠杆功能。 利率的杠杆功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调节功能: (1) 积累资金; (2) 调解宏观经济; (3) 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4) 分配收入。 微观调节功能: (1) 激励功能; (2) 约束功能。 2.试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第三章 金融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 【 C 】 A. 基准利率 B. 优惠利率 C. 市场利率 D. 法定利率 2(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 【 D 】 A. 支票 B. 本票 C. 即期汇票 D. 远期汇票 3(世界上最早的国库券诞生于 【 A 】 A. 1877年,英国 B. 1929年,美国 C. 1995年,中国 D. 1934年,德国 4(我国目前股票发行方式是 【 D 】 A. 限量发售认见证 B. 上岗竞价 C. 上网定价 D. 网下向配售对象累计投票竞价与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 5(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发行价格不允许 【 B 】 A.高于票面金额 B.低于票面金额 C.等于票面金额 D. 超过面额的10% 6(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审核制度是 【 C 】 A. 注册制 B.备案制 C. 核准制 D. 审批制 7(投资风险最大的市场是 【 D 】 A. 借贷市场 B. 贴现市场 C. 债券市场 D. 股票市场 8(“金边债券”指的是 【 B 】 A. 长期公司债券 B. 长期政府债券 C. 长期金融债券 D. 短期债券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关于金融市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DE 】 A.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 B.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的市场 C. 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或机制 D. 金融市场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赤字者交易的机制 E. 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 2(金融市场具有的特性是 【 ABCDE 】 A. 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B. 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 C. 交易价格具有一致性 D. 交易活动具有中介性 E. 交易双方地位具有可变性 3(金融产品交易价格的表现形式有 【 ABCDE 】 A. 利息 B. 股息 C. 汇率 D. 股票与债券价格 E. 黄金价格 4(货币市场特点是 【 ADE 】 A. 期限短 B. 收益高 C. 风险大 D. 收益低 E. 风险小 5(股票发行价格确定方式有 【 ABC 】 A. 平价发行 B. 溢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竞价发行 E. 投标定价 6(股票场内交易的方式有 【 ABCDE 】 A. 现货交易 B. 期货交易 C. 股指期货交易 D. 期权交易 E. 信用交易 7(长期债券的发行方式有 【 ABCD 】 A. 集团认购 B. 招标发行 C. 非招标发行 D. 私募发行 E. 上网定价 三、计算题 1(某企业将一张还有60天才到期的零息商业汇票向一家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流动性资金,已知该汇票面额为100万元,申请贴现时的贴息率为6%。计算该企业可获得的贴现金额。 解: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100×6%×60/360 =1万元 则贴现金额=100-1=99万元 2(某企业将一张还有60天才到期的、票面利率为10%、期限90天的商业汇票向一家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流动性资金,已知该汇票面额为40万元,申请贴现时的贴息率为6%。计算该企业可获得的贴现金额。 解:票据到期后的票面价值=票面额×票面利率×汇票期限/360 =40×(1+10%×90/360)=41万元 贴现利息=票面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41×6%×60/360 =0.41万元 则贴现金额=41-0.41=40.59万元 四、简述题 1(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金融市场由四大要素构成,即交易主体(金融市场参与者)、交易对象(货币币资金)、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 2(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 (1)资本积累功能; (2)资源配置功能; (3)调节经济的功能; (4)反映经济的功能。 3(货币市场是由哪些子市场构成的, 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包括短期借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市场。 4(股票价格波动受哪些因素影响, 股票价格波动受众多因素影响,主要是:政治因素、经济周期、利率、汇率、货币供给量、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市场竞争与兼并、股票供给与需求、市场操纵、市盈率、公众心理等。 5(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利率、市场供求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支状况、货币政策、国际间利差和汇率的影响等。 6(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净资产、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发行数量、行业特点、股市状态等。 五、论述题 ?论述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答: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三大趋势:金融资产证券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活动自由化。 中国金融市场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没能真正成为市场,只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特别是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才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 (1)已初步建立起了以银行短期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回购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体系;货币市场除发挥重要的短期融资功能以外,还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以国债市场恢复为发端的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二是资本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三是品种结构日益合理;四是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逐渐壮大;五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日益明朗;六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已初步形成。 (3)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共存的金融市场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B 】 A.一元制 B.二元制 C.跨国制 D.准中央银行制 2.欧盟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C 】 A.一元制 B.二元制 C.跨国制 D.准中央银行制 3.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 【 A 】 A.一元制 B.二元制 C.跨国制 D.准中央银行制 4.储蓄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 A 】 A.居民消费者 B.企业 C.政府 D.商业银行 5.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按级次自上而下排列应为。 【 C 】 ? 大区分行 ? 县市支行 ? 总行 ? 中心支行 A.???? B.???? C.???? D.???? 6.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 【 B 】 A.融通资金 B.支付结算服务 C.降低交易成本 D.风险转移与管理 7.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 C 】 A.社会性公律组织 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D.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8.现代各国商业经营性金融结构,尤其是银行业,主要是按照( )形式建立的。 【 D 】 A.合作制 B.国有制 C.私人所有制 D.股份制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 】 A.理事会 B.董事会 C.会员国协商 D.监管机构 10.国际金融公司作为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它的资金的运用主要是。 【 D 】 A.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 B.向成员国官方、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贷款 C. 成员国的官方财政金融当局 D.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以促进私营部门投资 11.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关系,故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机构是。 【 D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洲中央银行 D.国际清算银行 12.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 B 】 A.西北农业银行 B.英国丽如银行 C.中央银行 D.中国通商银行 13.1999年4月20日,我国成立的首家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公司是。 【 D 】 A.华融 B.长城 C.东方 D.信达 14.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属于。 【 A 】 A.管理性金融机构 B.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 C.政策性金融机构 D.管理性金融机构兼政策性金融机构 15.金融监管机构按大类可分为证券、保险 ( ) 监管机构。 【 B 】 A.信托 B.银行 C.金融 D.基金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机构的功能包括。 【ABCDE】 A.接受存款功能 B.经纪功能 C.交易功能 D.承销功能 E.咨询和信托功能 2.下列属于投资银行业务的有。 【ACD 】 A.证券承销与证券交易 B.存.贷款 C.收购与兼并 D. 财务顾问E.汇兑结算 3.下列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ABCDE】 A.保险公司 B.退休或养老基金 C.投资基金 D.邮政储蓄机构 E. 信用合作社 4.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 【ACE】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我国可以从事投资银行各项业务的金融机构有。 【ABDE】 A.证券公司 B.国家开发银行 C.信托投资公司D.中外合资金融公司 E.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6.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 【ABCDE】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B.融通资金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E.风险转移和管理 7.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各种形式吸收的外部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因而,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 )原则。 【BCD】 A.效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E.时效性 8.管理性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构成有。 【ABCD】 A.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B.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C.同业自律组织 D.社会性公律组织 E.财政部或财政当局 9.世界银行集团包括。 【ABDE】 A.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E.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协调国际间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的途径包括。 【BCDE】 A.发行债券 B.会员国认缴的份额 C.资金运用收取的利息和其他收入 D.向官方和市场借款 E.某些成员国的捐赠款或认缴的特种基金 11.各欧元国的中央银行保留有自己的外汇储备,欧洲中央银行只拥有500亿欧元的储备金,主要由各成员国央行根据( )来提供。 【CE 】 A.本国的国民收入 B.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固定比例 C.本国在欧元区内的人口比例 D.本国央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协商比例 E.本国在欧元区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2.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趋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D 】 A.全能型 B.分工型 C.不断创新 D.跨国型 E.国有化 13.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 )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BCE】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中央银行 14.1994年,适应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需要,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我国相继成立了( )政策性银行。 【BDE】 A.交通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民生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5.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有典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特征,是专门为接受和处理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而建立的,主要有。 【ACDE】 A.信达 B.华夏 C.华融 D.长城 E.东方 三、计算题(无) 四、简述题 1.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单独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通过总分行制,集中行使金融管理权,多数国家采取这种制度。(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如美国、德国。(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几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设立中央银行,如1998年6月欧盟在法兰克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4)准中央银行制度。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设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如新加坡、香港。 2.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1)专门性。专业银行的业务具有专门性,服务对象通常是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或专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2)政策性。专业银行的设置往往体现了政府支持和鼓励某一地区、部门或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3)行政性。专业银行的建立往往有官方背景,有的本身就是国家银行或代理国家银行。 3.什么是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如何, (1)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股票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根据既定的最佳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原则,将其分散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或其他金融商品,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份额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性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的主要优点在于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2)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分契约型与公司型两种。 ?契约型是指基金的设定人(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公司)特定类型的基金,以信托契约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募集投资者的定期资金,进行运营和投资。基金的募集、保管、利润 分配、收益及本金的偿还支付等业务则委托银行具体办理。 ?公司型投资基金是指通过组建基金股份公司来发行基金股票,募集投资者的资金,由公司投资经理部门或委托其他投资管理公司操作投资,并以基金股息、红利形式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基金资产的保管与业务处理可以由公司本身负责,也可以委托银行办理。公司型投资基金的最大特点是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股份公司与股东的关系。美国绝大部分投资基金属于此类型。 4.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1)相同点主要表现在:?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2)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即使是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是以国有产权为主体;?中国商业银行总数不多,规范的专业银行也少,即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突出,但政策性金融业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都在向混业制全能银行方向发展;?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中国金融法律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 五、论述题 1.试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相互协作的格局。具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交通、中信、招商等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投资基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等。 2.试述金融机构的功能。 (1)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功能: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构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业务。(2)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3)金融机构的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4)金融机构的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第五章 商业银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标志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的的银行是 【 A 】 A. 英格兰银行 B. 汉堡银行 C. 威尼斯银行 D. 阿姆斯特丹银行 2.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 【 A 】 A. 中国通商银行 B. 中国交通银行 C. 户部银行 D. 中国实业银行 3. 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数实行的银行制度是。 【 D 】 A. 持股公司制 B. 单元制 C. 连锁制 D. 分行制 4. 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经营权机构。所有权机构包括股东大会 、董事会和监事会。其常设经营决策机关是 【 B 】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执行机构 5.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 【 A 】 A. 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B. 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C. 为投资者获取利润 D. 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 6.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 C 】 A. 信用创造 B. 支付中介 C. 信用中介 D. 金融服务 7.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最大比例的是 【 B 】 A. 负债 B. 存款 C. 自有资本 D. 借款 8、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的是 【 B 】 A. 支票存款 B. 储蓄存款 C. NOWs D. C.D.s 9.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 【 D 】 A. 资金来源业务 B. 存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资金运用业务 10.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是 【 D 】 A. 库存现金 B. 准备金 C. 存放同业款项 D. 应付款项 11.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 【 C 】 A. 资产业务 B. 负债业务 C. 表外业务 D. 中间业务 12. 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 、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 【 B 】 A. 回购协议 B. 信贷承诺 C. 票据发行便利 D. 单一银行贷款 13.以下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 【 C 】 A. 结算业务 B. 信托业务 C. 承诺业务 D. 代理业务 14.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 C 】 A. 资产业务 B. 负债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15.从目前经营制度和业务范围看,实行分业银行制度的典型国家是 【 D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中国 16.资产管理理论重点是商业银行资产的 【 B 】 A. 盈利性与流动性 B. 流动性 C. 流动性与安全性 D. 安全性与盈利性 17.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人的本息而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是 【 B 】 A. 国家风险 B. 信用风险 C. 利率风险 D. 汇率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 ABC 】 A. 由原有的高利贷银行转变形成 B. 政府出资设立 C. 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 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E..私人部门自由设立 2.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 ABCDE 】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信息中介 E. 金融服务 3.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 【 ABCDE 】 A.业务全能化 B. 资本集中化 C. 服务流程电子化 D. 网络银行快速发展 E. 全球化 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 ACE 】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E. 盈利性 5.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目前主要有 【 ABDE 】 A. 单元制 B. 分行制 C. 二元制 D. 持股公司制 E.. 连锁银行制 6.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 【 ACE 】 A. 存款负债 B. 资本负债 C. 借入负债 D. 现金负债 E. 自有资本 7.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其运用资金的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其资产一般包括现金、信贷和投资。其中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 【 ABCE 】 A. 库存现金 B. 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C. 同业存放的款项 D. 贴现 E..托收中的现金 8.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主要内容有 【 ABCE 】 A. 现金资产 B. 贷款 C. 贴现业务 D. 存款 E. 证券投资 ?9.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有 【 ABCE 】 A. 贷款承诺与贷款销售 B. 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 C. 远期与互换 D. 委托收款与财务管理 E. 、开立备用信用证 10.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的是 【 ACDE 】 A. 回购协议 B. 债券承销 C. 信贷承诺 D. 承兑业务 E..票据发行便利 ?11.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好处有 【 CDE 】 A. 控制企业经营 B. 与客户分成 C. 手续费收入 D. 暂时占用客户的资金 E. 获得稳定的客户,增加其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1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是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不断演变的,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资产管理的重点是流动性的管理,其理论发展阶段包括 【 ABD 】 A. 商业贷款理论 B. 资产转移理论 C. 购买理论 D. 预期收入理论 E. 销售理论 13.在《巴塞尔协议》中将资本划分为两类,它们是 【 CD 】 A. 补充资本 B. 债务资本 C. 核心资本 D. 附属资本 E. 债权资本 三、简述题 1.简述商业银行性质。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1) 不同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调节经济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流动性 、安全性和盈利性。 (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2)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 弥补损失、 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协调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关系, 答题要点 (1) “三性”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是指“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2)解释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或效益性。 (3)关系:安全性是前提和基础,流动性是条件和手段,盈利性是最终目的。 (4)矛盾:安全性与流动性吴正相关,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呈负相关。 (5)协调:适度原则和可保利益原则。 (6)举例说明。 ?2. 试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意义, 答题要点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已经成为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领域。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其收入来源的40%左右,最高的高达70%以上,而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不5%,中间业务的低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瓶颈。从表外业务发展的规模和普遍程度看,迄今为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重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包括传统的汇兑结算业务以及代理、咨询,银行卡业务。或有资产/负债类业务的业务量和范围都不大,而且基本局限于承兑和担保类传统业务方面,具有严格创新意义的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金融衍生工具等开展的范围和层次质量都很低,而且收益水平也不高。全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不足8% 。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创新空间。 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投资风险加大,人们迫切要求银行提供全面可靠的防范风险的新业务。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中所受损失巨大,迫切希望银行能尽早推出诸如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远期交易服务等防范汇率风险的服务。可见,社会各界与市场金融活动,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提供防范和转移风险的中间业务和涉外业务,为其提供金融保值的技术和策略。其次,我国利率经过连续7次调整,已下调到有史以来最低点,存贷利差逐步缩小,商业银行单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利已到了步履维艰的地步。商业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自身赢利能力和竞争 能力。顺应市场需求,增加服务品种,赋予其高效、快捷产品功能,已经成为金融同业竞争的趋向。金融业的竞争大大推动了金融资产的证券化,由此延伸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为发展中间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和高度发展,为中间业务市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中间业务已经具备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拓展中间业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有效途径。 表外业务方面应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同时也是最有前景的领域。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而且,表外业务中的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潜在的风险较大。因为表外业务风险是银行整体风险的一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提高赢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必须注意风险的防范和业务的管理。(1)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地把表外业务当作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来抓。发展表外业务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是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银行间业务竞争的热点和焦点。商业银行要形成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带动表外业务的发展,以表外业务的发展巩固和促进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使表外业务收入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2)从法规制度上加以规范。鉴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还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障碍,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界定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业务品种和收费等,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3)加大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投入。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思想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看法,还必须从实际上付出行动,即要加大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投入。如引进和培养中间业务人才;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管理机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4)加强市场营销力度。现代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应树立起“产品”意识,要把自己的金融“产品”广而告之,如通过开新闻发布会、在报纸电视上作广告、发送宣传单、开展咨询、启动新兴的效率高成本低的网络推销等,使新产品在最短时间内为目标客户所了解和接受。(5)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监管。虽然中间业务是一项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但它并非零风险,它也将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故对它必须加强监管,以保证它能健康、长远发展。 ? 3. 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答案要点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 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1)资产管理 (The Asset Management)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 . 资产可转换理论 . 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 (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 20 世纪 70 年代 .80 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 . 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 . 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 (4)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 (In balance-Sheet and Off balance-Sheet Management)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 1987 年 12 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 . 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 《巴塞尔协议》的通过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第六章 中央银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 A 】 A(单一中央银行制 B(复合中央银行制 C(跨国中央银行制 D(准中央银行制 2(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 【 C 】 A(流通中的货币 B(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C(政府债券 D(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3(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 【 B 】 A(政府存款 B(国外资产 C(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D(对政府债权 4(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可能的是 【 A 】 A(盈利 B(投放基础货币 C(回笼基础货币 D(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 5( 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发生 【 B 】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D(增加贷款发放 6(垄断货币发行权,体现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 【 D 】 A(银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监管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7(根据票据交换理论,在多家银行参加的票据交换和清算的情况下,各行应收差额的总和与各行应付差额的总和的关系是 【 C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8( 下面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的是 【 A 】 A(信用配额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准备金率 9(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 【 B 】 A(金融市场 B(中央银行 C(国务院 D(银行监督委员会 10(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家中央银行的是 【 D 】 A(瑞典国家银行 B(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C(荷兰银行 D(英格兰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中央银行是在解决下面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 ABCE 】 ,.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B.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最后贷款人问题 ,.政府筹资问题 ,.金融监管问题 2(中央银行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划分为 【 CDE 】 A(从18世纪40年代至18世纪70年代 B(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C(从19世纪40年代到一战前 D(从一战前到二战结束 E(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今 3(中央银行是如下的银行。 【 ABC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自负盈亏的银行 4(中央银行所要实现的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有 【ABCDE 】 A(防止通货膨胀 B(防止金融危机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障充分就业 E(平衡国际收支 5(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 【 ACD 】 A(集中存款准备 B(代理国库 C(最终贷款人 D(组织全国的清算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6(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 【 ABCD 】 A(不以盈利为目的 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C(制定货币政策 D(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 E(所有活动以政府利益为出发点 7(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体现在 【ABCDE 】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8(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渠道有 【ABCD 】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收购黄金外汇 E (给政府 公务员发工资 ?9(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包含的子系统有 【ABC 】 A 票据交换系统 B 电子联行系统 C 电子资金汇兑系统 D联邦资金转账系统 E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 三、计算题(无) 四、简述题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有哪些,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2)统一货币发行 (3)集中信用的需要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首先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必然要涉及到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手段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了确定目标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现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虽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稳定物价即币值是中央银行的中心目标。币值不稳定大多是由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所致。其次,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也成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新内容。 3(分别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 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4(中央银行提供哪些支付清算服务, 各种交易通过中央银行最终清偿债权债务,提如下服务 (1)提供账户服务 (2)运行与管理支付系统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4) 提供透支便利 ?5(美国的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哪些, 美国支付清算系统包括: (1)票据交换资金清算系统 (2)联邦资金转帐系统 (3)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 (4)自动化票据清算系统 (5)信用业务及电子货币系统 五、论述题 ?1(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承担哪些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 (1)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中央银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转移资金,主要包括通过支付体系清算公开市场操作,以实施货币政策;进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包括发行和兑付)。 (2)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中央银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户(如政府部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收付。 (3)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这些服务包括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的运作提供结算账户;单独或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体系提供系统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网络。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这个作用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支付体系管理者;支付体系的成员的监督者;为支付体系提供管理和计划;仲裁争议和处理赔偿,提供技术标准。另外,还可以作为结算的担保人。 第七章 货币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 A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 B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因素 D.其他变量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 C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哪个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 B 】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 B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 C 】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属于的理论是 【 B 】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 A 】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D 】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11(费雪认为商品价格水平P主要是取决于 【 C 】 A.金融资产价格q的变化 B.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 C.货币数量M的变化 D.商品交易数量T的变化 12(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中的增长率计算法用表示为了 【 C 】 A.M=Y B.M=P C.M=Y+P D.M=Y+P+V 13、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是 【 A 】 A.MV=PT B.M=KPY C.M=PT/V D.MV=PY 14(下列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的是 【 D 】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1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这是谁提出的观点。 【 A 】 A.凯恩斯 B.托宾 C.鲍莫尔 D.弗里德曼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马克思认为,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因素是 【 ABD 】 A.商品价格的水平 B.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C.金融资产的价格 D.货币的流通速度 E.股票市场的波动 2(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因素有 【 BCD 】 A.永久性收入 B.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 C.个人的财富水平 D.利率变动 E.货币周转速度 3(属于宏观货币需求模型的是 【 AB 】 A.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费雪方程式 C.剑桥方程式 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E.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4(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目前一般认为有 【 ABDE 】 A.收入和财富 B.利率变动 C.人的主观欲望 D.物价变动率 E.制度因素 5(费雪方程式 【 AD 】 A.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 B.重视货币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C.称为现金余额说 D.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E.重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动机 三、简述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为什么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答案要点: (1)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人们持有货币的能力受到人们拥有的财富总量的限制。 2(货币和资金的区别主要表现有哪里, 答案要点: (1)存在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金不仅可存在于货币形态,不可存在于实物形态。 (2)运动过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金运动的程序是“G—W…P…W’—G’”,这里的P是指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增值过程。 (3)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需要量公式为M=PT/V;而资金需要量则等于产品生产总值除资金周转次数。 (4)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即它既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 3(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主要有哪些,它们对货币需求有何影响, 答案要点: 主要包括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以及货币本身的收益率。债券、股票、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货币本身的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在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本身的收益率是一种机会成本变量。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其他资产收益率一定时,货币本身的收益率越高,则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低,反之则反是。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答题要点: (1)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以货币需求函数的形式加以表述。在这一货币需求函数中,弗里德曼以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作为机会成本变量,同时,还以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以及其他综合变量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其货币需求函数为: M=f(P , rb , re , 1/p*dp/dt , w , Y , u ) (2)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采用了传统货币数量说的常见形式,但他对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需求的收入作了重新表述,而且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在短期内实际产出也变动);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说深受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启发,借鉴了其分析方法,将货币替代品由只有债券一种发展为多种,在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上均有新的认识。所以,我们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的实质,是以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对传统货币数量说进行了重新表述,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继承和发 展,又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八章 货币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影响和决定货币存量大小的是 【 C 】 A(财政收支 B.国际收支 C.信贷收支 D.黄金外汇储备 2(“货币供给”这个概念的性性是 【 B 】 A(流量 B.存量 C.增量 D.动态 3(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等于 【 B 】 A(原始存款与货币乘数之积 B.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 C(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之积 D.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之积 4(个人手持的货币和社会各单位货币收入最终只可能来源于 【 D 】 A(财政部门 B.单位发的工资 C.企业 D.银行 5(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银行是1171年成立的 【 C 】 A(瑞典银行 B.威尼斯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法兰西银行 6(我国的人民币发行机构是 【 D 】 A(中国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7(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 【 B 】 A(大宗商品买卖 B.消费品的交易 C.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D.投机 8(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相互转化必须的件是 【 D 】 A(贷款 B.存款 C.基础货币 D.非现金结算制度 9(假设存款乘数为4,存款准备金率为1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现金漏损率【 C 】 A(5% B.10% C.15% D.20% 10(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5万元,超额存款准备金为8万元,则实际存款准备金为【 D 】 A(7万元 B.8万元 C.15万元 D.23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ABCD 】 A(货币供给的定义 B.货币供给的渠道和程序 C.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D(中央银行的调控 E.货币流量与商品流量是否相适应 2(货币供给的三个因素是指 【 ABC 】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C(货币乘数 D.原始存款 E.派生存款 3(货币供给的结构成份是 【 AB 】 A(存款货币 B.现金货币 C.基础货币 D.原始存款 E.派生存款 4(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在的具体形式有 【 ABC 】 A(库存现金 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存放同业存款 D(占用可户资金 E.流通中的现金 5(下面对派生存款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 A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 B.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内直接形成的 C派生存款应是由贷款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 D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E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没有关系 6(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 【 BD 】 A(全额准备金制度 B.部分准备金制度 C.现金结算制度 D(非现金结算制度 E.存款准备金固定 7(制约存款乘数的因素主要有 【 ABCDE 】 A(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B.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E.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8(下列对存款乘数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DE 】 A(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B.与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C.与现金漏损率成正比 D.与超额准备金率成反比 E.与现金漏损率成反比 9(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包括 【 CD 】 A(原始存款 B.派生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 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商业银行的贷款量 10(基础货币最本质的特征是 【 ACDE 】 A(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B.流动性很强 C.具有派生性 D(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 E.具有可控性 11(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组成的三个层次是 【 ABC 】 A(调控主体 B.基本因素 C.若干金融变量 D.中央银行 E(基础货币 12(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主体有 【 ABC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非银行经济部分 D.基础货币 E(货币乘数 13(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有 【 ACE 】 A(基础货币 B.存款乘数 C.货币乘数 D.原始存款 E(货币供应量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 (一)下表是中国人民银行某年资产负债简表(单位:亿) 资产 负债 对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存A30L1 26 贷款 款 1 0 0 财政透支借款 财政性存款 A25L2 18 2 0 0 自有资金和当年 金银外汇占款A30 L3 15 结益 3 流通中的货币 M 0 整理可得:M0=(A1-L1)+(A2-L2)+(A3-L3) 请问: 1( 根据资产负债表,我国现金(M0)总量为多少, 2( 从该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影响一国现金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 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黄金市场上又购入了价值10亿的黄金,货币供应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1(M0=125 2(影响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财政透支借款. 金银外汇占款 国有商业银行存款. 财政性存款. 自有资金和当年结益. 3.增加10亿货币投放 (二)已知一国商业银行系统,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为0.67,提现率为1%,超额准备金率为5%。已知原始存款为100万元,基础货币总量为980亿元,请问: 1( 该商业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为多少, 2( 该国的现实货币(M1)的总量是多少, 1.存款乘数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K-1)=100×(3.06-1)=206万元 2. M1=m×B=3.09×980=3028亿元 四、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 1.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 银行自身具有创造资金来源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并简化如下表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及简化表 资金来源(负债)甲 资金运用(资产)乙 A1各项存款 L1各项贷款 A2银行自有资金 L2金银库存占款 其中:当年结益 L3外汇库存占款 A3流通中货币 L4上缴财政款 A4其他 L5财政透支 合 计 合 计 根据资金平衡表原理,有如下公式:A1+A2+A3+A4=L1+L2+L3+L4+L5 (1)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加。在资金运用不增加的情况下,以上A1、A2、A3、A4各项的增加,都是在信贷资金来源一方的各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并不影响资金来源总量的变化。(2)资金运用(资产)发生变动,资金来源(负债)会相应变动。资金运用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一是企业用销货收入提前归还贷款,则表现为A1和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二是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则A1或A3与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若资金运用增加,如某企业向银行贷款,则表现为L1和A1相应增加;企业贷款中部分要提取现金,则表现为L1和A1、A3的相应增加。若银行购进金银外汇,则出售金银和外汇的个人会增加一笔存款或现金,表现为L2和A1、A3的相应增加。若银行弥补财政赤字,则表现为L1和A1的同时增加。(3)根据以上分析,再将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加以简化,即可得出“贷款=存款+现金”这一恒等式。这一恒等式的实质内容说明,我国货币大多数是由贷款这一渠道注入流通的。 2.“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会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1)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是“贷款决定存款”,银行就可能大胆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失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从纯技术的角度探讨,存款由贷款引出,贷款制约并决定着存款,因此,就银行整体而言,银行扩大信贷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贷的无限扩张是极其少见的。现实状况是:贷款的恶性扩大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又必然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3)银行扩大信贷技术上的无限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客观上的有限性。通过银行向企业单位提供和分配信贷资金是价值的分配, 这种价值的分配受客观生产条件的限制。(4)因此,“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不会导致信贷失控。信贷失控常常是因为银行不顾客观生产条件,恶性贷款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又必然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 3.简述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 (1)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2)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派生存款并非可以凭空创造,必须具有派生的基础,即有一定量的原始存款给予保证。(3)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凡是在银行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能力的货币,都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4)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是由贷款引伸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5)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有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相互转化须以贷款为条件。?原始存款转化为派生存款的过程是:当中央银行用再贷款形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贷款转入借款人存款账户,成为可供借款者使用的存款。但由于存款的所有权属于银行,所以表现在银行账面上,在原有存款的基础上,又引伸出一笔存款来。以此类推,这些引伸出来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转化为原始存款的过程是:商业银行在不同层次的存款派生过程中,总有数量不等的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与此同时,又形成了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作为存款派生的基础。 4.存款货币的创造在量上有哪些限制因素。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货币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这个限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它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地创造货币;其二是商业银行在存款创造的过程中,还有以下因素对存款创造倍数的限制: (1)法定存款准备率(r)对存款创造的限制。整个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会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其倍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 (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3)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在银行体系中,超额准备率的变化对于信用的影响,同法定准备率及现金漏损率具有同等作用。 (4)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往往不同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存款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存款创造乘数K在量上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K = 1/(r+c+e+ rt?t) 5.简述基础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 (1)基础货币“质”的规定性。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基础货币有如下五个显著特点:?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派生性,即它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出数倍于它本身的货币量,具有多倍的伸缩功能;?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它的变化对于货币供给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并且通过对它的控制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最本质的特征是?和?两点。(2)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关于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计算口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基础货币=手持现金+法定储备+超额储备。由以上对基础货币质和量的分析,可以得到基础货币的完整定义:起创造存款作 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B=R+C 6.简述中央银行中如何进行基础货币控制的。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控制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任务。基础货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流通现金。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其直接掌握和操纵的调控工具,如买卖信用证券、调整存款准备率和对商业银行贴现率等的作用,达到减少或增加基础货币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对来自非银行部门的外部因素的变动进行预测,然后运用它所能控制的项目采取防御性措施,如提高储蓄利率、改变财政向银行透支等,以抵消外部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7.简述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r)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货币乘数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货币乘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r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2)现金比率(h)与现金漏损率(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所谓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现金(C)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存款D之间的比例关系。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h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其他非经济因素(u)。(3)定期存款比率(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t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定期存款的利率。(4)超额准备比率(e)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超额准备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与法定存款碧绿具有同等作用。? e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P);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综上,货币乘数m在量上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m= 1/(r+c+e+ rt?t) 或者 m= 1/[r+e+c+h-(r+e)?(c+h)] (h为财政性存款比率)。 五、论述题(阐述观点并加以论证,关举出必要的实例) 1.论述存款货币的创造和削减过程 (1)银行之所以能够创造存款货币,是由于运用原始存款发放贷款的结果。(2)为了分析简便,作如下假设:?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 ?法定准备率为20%; ?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3)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下表来表示:(4)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 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表 银行 增加存款 法定准备金 增加放款 第一家银行 100000 20000 80000第二家银行 80000 16000 64000 第三家银行 51200 6400012800 第四家银行 …… …… …… : : : : : : : : 总 计 500000 100000 400000 2.论述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货币供给调控机制是一个以信用创造理论为基础、与中央银行体制的存在有密切联系、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可以按以下三个层次加以剖析:(1)调控主体:一是中央银行,这里称之为发动主体;二是商业银行,称之为放大主体;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2)基本因素: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三是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量的前提条件,整个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又称货币乘数的乘积。(3)若干金融变量:影响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若干金融变量具体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中央银行行为的是法定存款比率;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超额准备比率;直接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行为的是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和财政性存款比率等。以上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组成,只是从静态角度作抽象考察,如果从各变量主体行为的经济背景和动态分析,实际运行过程要复杂得多。 ?3.论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1)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控制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任务。基础货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流通现金。中央银行可运用存款准备率作为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工具,中央银行还可运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若干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直接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调控基础货币等。然而,不但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现金的调控却受商业银行、企业、公众以及客观现实经济情况影响,这使中央银行难以对基础货币进行有效调控。(2)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调控。从货币供给量间接型调控总模型中也可看出,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并非都由中央银行的意向所决定,如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均由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所决定。可见,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处于异常复杂的境地。当然,这不等于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应付,甚至束手无策。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主动出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现状,促使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来自非银行部门的外部因素的变动进行预测,如变动利率、完善金融市场等,以使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纳入自己的轨道,为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九章 货币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货币均衡的实际意义是 【 D 】 A.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等 B. 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C. 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 2(社会产品的交换总体上讲就是 【 B 】 A. 货币交换 B. 商品交换 C. 信用工具的交换 D. 价值交换 3(从货币运动的独立形式看,反映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差别的是 【 C 】 A. 商品用量 B. 资本用量 C.货币用量 D. 价值用量 4(货币均衡是反映的是 【 D 】 A. 价值运动的情况 B. 资本运动的情况 C.信贷资金运动的情况 D.货币运动的状况 5(信贷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 【 A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不相关 D. 无明显关系 6(货币收支运动与商品流转的规模和速度 【 A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不相关 D. 无明显关系 7(尚未实现的需求或即将实现的需求指的是 【 D 】 A. 现实需求 B. 未来需求 C. 购买需求 D. 潜在需求 8(一国可能生产并提供给市场的生产能力是 【 C 】 A. 社会总供给 B.社会总需求 C. 客观总供给 D.现实总供给 9(货币均衡中的Ms指的是 【 A 】 A. 名义货币供应量 B. 实际货币供应量 C. 名义货币需要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10(货币均衡中的MD.指的是 【 D 】 A. 名义货币供应量 B. 实际货币供应量 C. 名义货币需要量 D.实际货币需要量 ?11(利率对货币供求有调节作用,当利率下降时 【 C 】 A.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12(如果货币为外生变量,则货币需求的变动只会影响 【 B 】 A. 货币供应 B. 利率水平 C. 商品需求 D. 社会总供求 ?13(一般经济均衡利率模型的前提是 【 A 】 A. 货币供求均衡和商品供求平衡 B. 货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C.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商品供求的平衡 D.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社会总供求平衡可以理解为 【 ABD 】 A. 货币均衡 B. 总体均衡 C. 实物均衡 D. 动态均衡 E. 静态均衡 2(从市场角度看,总供求平衡包括 【 BE 】 A. 信贷市场平衡 B. 商品市场平衡 C. 国际收支平衡 D.资本市场平衡 E. 货币市场平衡 3(货币供求失衡时,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来使货币供求平衡 【 ABCD 】 A. 供应型调节 B. 需求型调节 C. 混合型调节 D. 逆向型调节 E. 政策型调节 4(压缩货币供应量的措施有: 【 ABCDE 】 A. 卖出有价证券 B.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C. 停止发放新贷款 D. 增发政府债券 E. 提高税率 5、货币供应量变化以后,能否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 BDE 】 A.资本流通速度的变化 B.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C. 商品流通速度的变化 D.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的比例支付手段 E.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变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 6(信贷资金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 ABC 】 A. 补偿基金 B. 消费基金 C. 积累基金 D. 平衡基金 E. 债权基金 ?7(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时候,应当采取 【 AC 】 A.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B.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E.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8(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应当采取 【 AC 】 A.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B.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E.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三、简述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信贷平衡的关系如何,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 (2)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A..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部门的信贷收支与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货币收支可以互相转化。 B..货币均衡和信贷平衡最终都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状况反映出来。 ?区别: A..货币均衡反映的是货币运动的状况,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而信贷收支平衡反映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运动,受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制约。 B..信贷收支运动主要与生产过程相联系,而货币收支运动主要与商品流通过程相联系。 C..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协调平衡关系;而货币均衡反映的是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货币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2(简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关系。 (1)联系: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 ?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 ?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 ? 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 ? 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3(试分析货币失衡的一般原因。 (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 ?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给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看,价值形态的分配超过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的分配。 4、试分析货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财政支大于收。 ?财政收支虚假。 ?财政应支未支。 ?信贷自身膨胀。 (3)国际收支的影响。 ?5(简述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特征。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1)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求发挥调节作用; (2)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预算约束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 四、论述题 1(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答题要点: (1)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共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分清失衡的类型,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第二步:分析失衡的原因; 第三步:选择相应的对策; 第四步:采取行动。 (2)假设货币供大于求,那么有以下四种类型对策可供选择: ?供应型调节:指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需求型调节:指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混合型调节:既要采取供应型调节,也要采取需求型调节,以尽快做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逆向型调节:指中央银行采取火上浇油之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该通货膨胀类型是 【 A 】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2(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合理行为应该是 【 C 】 A. 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 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C.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比例 D. 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 3. 不属于通货紧缩三要素定义内容的是 【 C 】 A.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B.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C.社会总需求下降 D.经济衰退 4.认为通货紧缩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 【 C 】 A.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B.后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C.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D.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5.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 B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型通货膨胀 D. 以上各类型 6. 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 【 B 】 A. 不存在通货膨胀 B. 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C. 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D. 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 7.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 A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改善供给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8.通货膨胀对策中,压缩财政支出属于 【 D 】 A.改善供给 B.紧缩性收入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9.通货膨胀对策中,进行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属于 【 C 】 A.控制需求 B.改善供给 C.收入紧缩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10.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 D 】 A.削减政府支出 B.减少公共事业投资 C.增加税收 D.制定物价、工资管制政策 11.不属于通货紧缩有害方面的 【 D 】 A.储蓄增加的同时个人消费相应减少 B.实际利率上升,债务人负担加重 C.实际利率上升,投资吸引力下降 D.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占领市场分额而运用降价促销战略。 12.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 D 】 A.银行信用膨胀 B.财政赤字 C.经常项目顺差 D.资本项目逆差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货币必要量所引起的货币现象表现为 【 CD 】 A.生产过剩 B.需求不足 C.货币贬值 D.物价上涨 E.排队购物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 【 AD 】 A.工资推动 B.预期推动 C.价格推动 D.利润推动 E.政府推动 3.在通货膨胀中,会受损的经济主体是 【 AC 】 A.债权人 B.债务人 C.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人 D.以利润收入为主的人 E.出售资源性产品的人 4.以下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手段的是 【 ACD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存贷款利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E.增加公开市场的货币投放 5.通货紧缩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 ABD 】 A.有效需求不足 B.货币购买力增加 C.股票价格下降 D.失业增加 E.物价总水平上升 四、简述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极度通货膨胀);按西方通货膨胀学说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什么是通货紧缩,简述通货紧缩的类型。 答案要点:通货紧缩: 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通货紧缩按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按它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可分为货币紧缩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还可按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伴随经济增长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上升的通货紧缩。 3.简述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几种理论观点。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五、论述题 ?1.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答案要点: (1)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2)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银行信用膨胀; ?财政赤字; ?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经济效益低下。 (3)通货膨胀的对策: ?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 ?改善供给: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政策主张: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 ?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中国长期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 【 C 】 A(充分就业兼国际收支平衡 B(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 C(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 D(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2(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是 【 D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顺差 3(下面哪种表述不准确 【 B 】 A(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 B(稳定币值是指物价的绝对稳定 C(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购买力 D(稳定币值等于稳定物价 4(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业是 【 C 】 A(临时性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 5(作为一个政策变量,与社会总供需之间总是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的中介指标是 【 A 】 A(利率 B(货币供给量C(基础货币D(超额准备金 6(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 【 D 】 A(基础货币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货币供给量 7(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 【 B 】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8(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 【 A 】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9(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 】 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0(一般来说,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B 】 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1(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时,意味着货币政策 【 B 】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2(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有价证券时,意味着货币政策 【 A 】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3(在下列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C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 D(央行卖出债券 14(下面属于直接信用工具的是 【 C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优惠利率 C(信用配额D(公开市场业务 15(下面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D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优惠利率D(窗口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有 【 BCD 】 A(货币政策杠杆 B(货币政策工具 C(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D(货币政策目标 E(货币政策作用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有 【 ABCE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货币 D(货币供应合理 E(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的特征是 【 ABDE 】 A(可测性 B(可控性 C(稳定性 D(抗干扰性 E(相关性 4(中央银行实际操作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 【 ABCDE 】 A(利率 B(货币供给量 C(超额准备金 D(基础货币 E(银行信用规模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 BCD 】 A(信用配额 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E(优惠利率 6(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的特点是 【 ABCE 】 A(公开性 B(灵活性 C(主动性 D(被动性 E(直接性 7(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CE 】 A(对经济震动太大 B(反应快 C(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致 D(力度大 E(对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 ABCD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优惠利率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不动产信用控制 E(窗口指导 9(中央银行使用的直接信用工具主要有 【 ABCD 】 A(规定利率最高限额 B(信用配额 C(流动性比率 D(直接干预 E(窗口指导 10(中央银行使用的间接信用指导办法主要有 【 BCE 】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道义劝告 C(窗口指导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金融检查 三、简述题 1.简述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3)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反应快,所以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提高法定准备金,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3.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答:(1)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3)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贴现率虽然比较易于调整,但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答:(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 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2.论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 答:(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2)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3)目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3.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答: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 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消费者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不动产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优惠利率:它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工具:它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间接信用指导: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
本文档为【曹龙骐《金融学》各章精选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