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

2017-11-18 50页 doc 238KB 1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 () 授课时间: 教案编写时间:2007年4月马 总学时: 60学时 课程名称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学分 4学分 讲授: 34学时 课程性质 必修课(?)理论课(?) 选修课( ) 实验课(?) 实验: 26学时 教学实习: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12学时 教材: 李舫主编.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教学参考书: 郭万柱等主编. 动物微生物学.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蔡宝祥等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 授课时间: 教案编写时间:2007年4月马 总学时: 60学时 课程名称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学分 4学分 讲授: 34学时 课程性质 必修课(?)理论课(?) 选修课( ) 实验课(?) 实验: 26学时 教学实习: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12学时 教材: 李舫主编.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教学参考书: 郭万柱等主编. 动物微生物学.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蔡宝祥等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教 材 和 主要参考 资 料 动物微生物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微生物的特性,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及其所引 教学目的 起畜禽传染病的一般规律,学会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能从发病动物中分离、 和 培养引起疫病的微生物并确定其种类,为后期的兽医卫生检验、动物流行 教学要求 病及防治技术等有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细菌、病毒、其它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检验及免疫学有关知 识,特别是对细菌和病毒的检验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难点:病毒的形态与化学结构、兽医临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免疫学和难点 知识和变态反应是本课程的难点。 第1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一篇 微生物基本常识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绪言 第1章 细菌(一)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1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一)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绪言 一、基本概念: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学及动物微生物学 二、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学习内容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发展简史 教学主要内容 第1章 细菌总论 第1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一) 一、 细菌的大小 二、 外形与排列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 2、细胞膜 3、核体 4、细胞质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与自然界、畜牧兽医专业的关系 教学目的 4、熟悉本课程的要求与学习方法 和 5、掌握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有关内容 教学要求 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功能。 教学重点 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真核型微生物与原核和 型微生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几类? 复习 2、原核型微生物和真核型微生物有何不同? 思考题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有何作用?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活 导入 2、 微生物与人类和动物传染病的关系 1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许多肉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称为 微生物。 2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植物是有益的,仅有一小 部分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这种具有致 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3 有些微生物仅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称为条件性病原 微生物。 根据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不同,可将微生分为细菌、真菌、 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八大类。 1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2 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浆中有完整的细胞器,细胞核有核膜与核。 1 细菌的大小通常用微米为测量单位,1μm=1/1000mm。 球菌的直径为0.2~1.25μm; 大型杆菌为0.2~1.25×3~8μm(宽×长); 中型杆菌为0.5~1×2~3μm(宽×长); 小型杆菌为0.2~0.4×0.7~1.5μm(宽×长); 螺旋菌为0.3~1×1~50μm(两点间的距离)。 各种细菌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既使是同一种细菌的大小也受菌龄、环境条件等 因素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明显的特征, 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2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双球菌 呈一个平面分裂,菌体成对排列; 链球菌 在一个平面分裂后,呈链状排列; 葡萄球菌 在多个不同角度的平面上作不规则的分裂,分裂后菌体堆集成葡萄 患状。; 四联球菌 在两个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两次而形成的; 八叠球菌 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三次而形成的。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 根据杆菌的形态可分下列几种: 平而直、弯曲、两端钝圆、两端平切、短粗呈卵圆形、呈圆柱状、分枝状、棒状。 根据杆菌的排列方式分下列几种: 单在 每个杆菌单独存在; 成对 每两个相菌相连接,呈三种状态; 成链 多个杆菌连在一起呈一条链; 成丛 多个杆菌堆积在一起; 不规则 杆菌排列无规律。 ?螺旋菌 有两到三个以上的弧形。螺旋菌包括弧菌和螺菌两种,其中有一个 弧线的叫弧菌,有两个以上弧线的叫螺菌。 1 是细菌细胞最外层的壁,无色透明,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使细 菌保持一定的形状,保护细菌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损害。细胞壁上有很多微细的 小孔,它和胞浆膜一起共同维持细菌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 胞浆膜围绕于胞浆的外面,是紧贴在细胞壁内柔软而有弹性的薄膜。 它的主要成分是类脂质和蛋白质。 3 胞浆膜内包含着一种均质透明的胶体,称作细胞浆。其基本成分是水 分、蛋白质、核酸、脂类以及少量的糖类和无机盐类等。 是一大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含 叶绿素,属于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型微生物。 真菌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真菌和细菌一样,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生物体中。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 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又广泛的应用,例如:发酵用的酵母、 酿酒用的曲种、根霉、 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以及中药中的神曲,干酵母等都属于真菌类微生物。 绝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有一部分对动物有病原性,目前知道的病 原性真菌不到50种,其中只有十几种可引起致死性传染病,因此根据真菌侵害 机体部位的不同将病原真菌分为三种类型: (1)浅表侵害性真菌:侵害皮肤及被毛等,如毛癣菌属及小孢子菌属引起的 皮肤霉菌病等。 (2)深部侵害性真菌:侵害机体深部组织及内脏(也可侵害体表及皮下组织) 而引起疾病,如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隐球菌及鸡曲霉菌病的曲霉等。 (3)全身中毒性真菌,由于某些真菌在饲料等物的寄生过程中产生毒性物质, 动物采食了这种污染的饲料后,即可发生中毒。如产生黄曲霉素的黄曲霉,甘薯 黑斑病中毒的甘薯黑斑病毒等。 我们根据真菌产生的菌落类型、有无菌丝体、菌丝体的形状、 孢子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等可将真菌分为4纲: 1.子囊菌纲:此类真菌属除酵母菌外,其他菌丝都很发达,都形成菌丝体,菌丝 有横隔。无性繁殖方式分裂殖、芽殖或形成孢子。 2.担子菌纲:菌丝分隔,属多细胞真菌,锈菌、 黑粉菌属于此纲。 3.藻状菌纲:是最小的一纲,菌丝不分隔,菌丝直径宽,呈管状,菌丝中有细胞 核。 4.半知菌纲:又称不完全菌纲,菌丝分隔,为多细胞,此纲有性阶段还未发现, 但能使动物和人致病的真菌多属此纲。 真菌的分类要求大家了解,不做重点要求。 根据真菌的形态及结构,将真菌分为单细胞性真菌和多细胞性真菌两大形态 学类:第一类是有致病作用和无致病作用的单细胞性真菌,习惯上将这类真菌统 称为酵母菌,酵母样真菌。第二类是多细胞真菌,如毛霉和皮霉等,有菌丝和孢 子共同组成,习惯上称为霉菌或丝状真菌。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霉菌)的形态、大小、 构造,以及繁殖状况。 1.单细胞真菌,一般为球形、卵形或椭圆形,称为酵母菌。有些酵母菌可 以互相连接成假菌丝,但其主要以单细胞生活为主。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不形成 真正的菌丝。 2.酵母菌菌落和其他细菌相类似,但菌落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 润、粘稠、多数呈乳白色,少数为粉红或红色。 3.酵母菌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等,核外有 核膜包围个体比细菌大的多,大小为5-30×1-5微米左右,在高倍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酵母菌长到一定的大小,就在细胞一端长出突起,逐渐长大,最后和母 体分开,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叫出芽,有的酵母菌还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两两结合 形成子囊孢子,然后形成新个体。 ?出芽: ?有性繁殖: 1.霉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它是微生物中数量最大的菌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比其他微生物更能耐受酸性环境,空气中有很多孢子漂游。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菌丝和孢子 菌丝的概念:真菌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出芽体,称芽管,芽管逐渐延长 成丝状,称菌丝。菌丝体:菌丝继续生长分支交织成团,称菌丝体。菌丝体一部 分菌丝伸入营养基质,吸取营养成分,称营养性菌丝体,另一部分菌丝伸向空气 中,称为气生菌丝,产生孢子的菌丝叫繁殖菌丝。 菌丝的形态特征一般有六种:单纯菌丝(有色或无色的管状组织,有横隔或 无横隔)、球拍状菌丝(横隔部位一端膨大,排列规则)、梳状菌丝(菌丝一侧有 不规则的、凸起的)、 螺旋状菌丝(象弹簧样有规律的旋转)、鹿角状菌丝(菌 丝顶端呈不规则分支,似鹿角状)、结节菌丝。 ?菌丝的六种形态: 2. 霉菌由许多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体,菌丝有两种,一种具有隔膜, 分支的菌丝是由许多的成串的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随之分裂,如曲霉、青霉等。 另一种是无隔菌丝,为单细胞,整个菌丝呈分枝的长管状,菌丝生长过程中只有 细胞核的分裂和原生质的增长而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如:根霉、毛霉等都是这 样。 ?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3.霉菌的菌落和其他细菌的菌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比较大,呈绒毯 样、棉絮状或蛛网状。生长初期呈白色,随后由于菌落中心菌丝形成了孢子,孢 子有各种颜色,表现为绿、黄、青、棕、橙、粉红色等颜色。 (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其形成过程、 形状、大小、排列都不相同。真菌孢子根据细胞核的融合与否,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病原性真菌均 不产生有性孢子,只生成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直接从原来的菌丝或菌丝的一部分生成,不是由细胞核融合而成, 无性孢子可以分为三种: a.孢子囊孢子:由菌丝末端膨大形成密闭结构称孢子囊,呈球形、椭圆或梨形, 孢子囊内形成的无性菌丝,称为孢子囊孢子,常见于根霉和毛霉。 b.分生孢子:由菌丝、菌丝末端或菌丝侧缘形成,分生孢子可以分为小分生孢子 (为单细胞性的,细胞不分隔,孢子呈圆形、卵圆形或棒形)和大分生孢子(为 多细胞性的,细胞分隔,呈梭状或棒状)。 c.叶状孢子:由真菌任何部位生成。分为芽生孢子(由细胞如同发芽般形成小突 起,经气细胞壁逐渐紧缩,最后与母细胞脱离)。厚膜孢子(菌丝内的细胞浆浓 缩,胞壁变厚而形成),关节孢子(由菌丝分隔断裂而成) 有性孢子是两个细胞结合后,细胞核融合,进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孢子,主 要有接合孢子,卵孢子、 子囊孢子、担子孢子。有性孢子我们不做要求,大家 下去看看具体的概念。 第2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1章 细菌(二)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1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2节 细菌的生理(一)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第1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二)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 1、 荚膜 2、鞭毛 3、菌毛 4、芽孢 第2节 细菌的生理(一) 教学主要一、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内容 1、细菌与动物细胞代谢过程的区别:繁殖快、 产生能量多、 营养要 求广、 流水线合成大分子物质、 产生特殊物质 2、细菌代谢过程: 物质摄入、 生物合成、 聚合作用 1、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作用 教学目的 2、掌握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和 2、了解细菌的代谢过程 教学要求 重点:1、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2、细菌的代谢的特殊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实际意义 和 难点:细菌代谢过程 教学难点 1、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复习 2、 细菌与动物细胞代谢过程的区别 思考题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 导入 为什么有的细菌会在干燥的土壤或者地下很深的地方存在 2、细菌生长繁殖产生代谢产物 1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围绕着一层肥厚的与周围界限明显的胶样物质,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经特殊染色后可以清楚看风,这种物质称为荚膜。 2 有些细菌在其生活的一定阶段,于细胞浆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折光性 较强的厚壁结构物,这种结构物称为芽胞。芽胞是菌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休眠状 态。芽胞包括中央芽胞、偏端芽胞、末端芽胞、游离芽胞。 3 鞭毛是从细菌细胞浆外层中的毛基体上生长出来,穿过胞浆膜和细胞壁, 向菌体外伸出的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4 除鞭毛外,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有些菌体上还生有很多比鞭毛直径稍细、 较短、形状较直的细丝,称为菌毛。 结 构 组 成 作 用 1、细胞壁 是细菌最外面的一层膜,紧1、 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 贴在细胞膜之外。 2、 保护细菌免受渗透压的破坏; 组成:糖类、蛋白质和脂类3、 细胞壁上有微孔,与细胞膜共同 镶嵌排列。 完成物质交换。 2、细胞膜 组成:蛋白质、脂类、多糖 1、 与细胞膜的半透性有关; (胞浆膜) 2、 与细菌主动吸收营养物质有关;3、 参与生物合成; 4、在细菌的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浆 组成:水、蛋白质、核酸、是细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类、少量的糖和无机盐、 酶系统。注:细胞浆中还有 许多超微结构,其作用略。 4、荚膜 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在细胞1、能保护细菌细胞壁免受各种杀菌物 壁外面产生的一层粘液性质和抗体的损伤;2、保护细菌细胞抵 物质。包括水、多糖、多肽。 抗吞噬细胞的吞噬;3、抵抗噬菌体的 攻击。 5、鞭毛 是菌体上细长的丝状物。 1、具有运动性;2、具有特殊的抗原 组成:蛋白质。 性,对鉴定细菌的型有意义。 类型:单鞭毛、偏端丛鞭毛、 两端丛鞭毛、周鞭毛。 6、菌毛 比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 能使细菌吸附在动物、植物或真菌细 组成:蛋白质 胞上。 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7、芽胞 略 类型:中央芽胞、偏端芽胞、 顶端芽胞、游离芽胞。 1 ?、水分 75%-80%。 ?、干物质 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其他有机物); 无机物(磷、钾、硫、钙、镁、钠、氯、锰等) 2 ?、自养菌 本身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强,能以简单的无机碳给物作 为碳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复杂的有机物质。包括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两种。 ?、异养菌 无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差,必须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合成 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质。包括光能异养菌和化能异养菌。 根据寄主对象不同,可分为腐生菌和寄生菌。 3 水、碳化物、氯化物、无机盐类、气体、生长因子等。 4 ?、被动扩散 是一种物理性扩散,当某物质的菌体外浓度高于菌体内部浓度时, 物质就自动扩散进入菌体内,直至细胞内外物质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特点:动力是菌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速度较慢;不消耗能量。 ?、促进扩散 特点:动力是菌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不消耗能量;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 速度较快。 ?、主动运输 被吸收的物质不受菌体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制约;有特异性载体蛋 白参与,速度快;消耗能量。 第3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1章 细菌(三)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第2节 细菌的生理(二)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第2节 细菌的生理(二) 二、 细菌的生长繁殖 1、 个体生长繁殖 2、 群体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的概念、 生长曲线的分期与特点 教学主要 三、 细菌的人工培养 内容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四、细菌的生化试验: 概念、 方法与原理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群体生长的概念、生长曲线的分期和特点 和 2、重点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教学要求 2、了解细菌的生化试验 重点:1、细菌的群体生长 教学重点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和 难点:1、生长曲线的分期和特点 教学难点 2、细菌的生化试验 1、 细菌与动物细胞代谢过程的区别 2、 细菌生长曲线的概念,各期的特点 复习 3、 根据细菌生长曲线,如何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菌思考题 的生长繁殖 4、 利用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原理说明获得大量细菌的方法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机体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 导入 2、病原性细菌的感染并引起发病 1、 营养物质 2、 温度:病原菌 37?左右。 3、 PH值:多数 7.2-7.6、少数 6.4-6.8。 4、 气体:需氧、兼性厌氧、厌氧三种。 1、 适应期 最初期2-3小时,数目不增加,菌细胞增大,代谢活跃,但不进行 分裂。 2、 对数期 细菌迅速分裂,菌数呈对数增加,一个细菌繁殖n代产生2 个细 菌。 3、 稳定期 细菌繁殖的数目与死亡的数目几乎相等。 4、 衰老期 细菌的死亡速度超过分裂速度,培养液中的活细菌因环境不适应而 自溶。 细菌的内部含有各种酶系统,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细菌的 营养,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过程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细菌呼吸,是在呼吸酶的作用下,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并产生能量供细菌利用的 生物氧化过程。 1、 在细菌的呼吸过程中,需要氧气的细菌。 2、 在细菌的呼吸过程中,不需要游离氧,而且在游离氧存在时, 对其还有毒性作用。 3、 在细菌的呼吸过程中,有无游离氧存在都能生长。 酸类、醇类、气体、维生素、抗生素、细菌素和侵袭性酶类、热原质、色素。 第4 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1章 细菌(四)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3节 细菌的致病性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4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致病性:毒力、侵袭力、毒素(内、外毒素) 2、 细菌毒力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 半数感染量 二、细菌的传染性 1、基本概念: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2、发病;3、感染与发病的教学主要关系;4、病原菌与非病原菌;5、条件性病原菌 内容 三、遗传性及变异性 四、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掌握细菌致病性、毒力的概念以及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2、注意区别细菌毒素、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教学目的 3、了解减弱或增强病原菌毒力的方法 和 4、细菌变异的类型以及诱导细菌变异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要求 5、了解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重点:1、细菌致病性、毒力的概念以及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2、细菌毒素、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区别 教学重点 难点:1、构成病原菌侵袭力的因素 和 2、细菌外毒素的作用机理 教学难点 3、细菌变异的类型以及诱导细菌变异的方法和意义 1、 复习 细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概念、关系和区别 思考题 2、 举例说明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和其意义 3、 增强细菌毒力应用在哪些方面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1、传染病和传染 2、 传染源 新课 3、 遗传是物种存在的基础,变异是物种存在的前提 导入 病原微生物: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非病原微生物:不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与毒力 一、病原性与毒力 (一)概念 病原性(致病性):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 内引起传染过程的能力。 一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菌株,它们的致病能力大 小是有差异的,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就是毒力。毒力是各个菌株或毒株的 群体特征。 (二)致病性的确定——Koch法则: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第三: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培养物。 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 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 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 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第四,在接种动物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 (三)毒力的测定 1.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 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半数感染量(ID50) :能使接种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在一定时限内感染 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二、构成病原微生物(细菌)毒力的因素 一株强毒的病原微生物,它能突破寄主的防卫屏障,深入机体组织内部生长繁 殖,并产生有毒的物质毒害机体,构成传染。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两方面构成的。 (一) 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防卫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中生长繁殖,并广为扩散的能 力,称为侵袭力,病原菌的侵袭力与多种因素有关。 1 定殖与吸附:主要依靠黏附素发挥作用。 黏附素是菌体表面具有黏附功能的结构成分:细菌菌毛、某些外膜蛋白和 膜磷壁酸等,其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附着在细胞表面。 2 抗吞噬和定居: 当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后,必然会受到 吞噬细胞的吞噬与体液性抗体等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清除。如果病原菌能够 逃避和克服这些免疫因素的影响,便可在机体内大量繁殖和定居。 病原菌抗吞噬、清除作用可通过自身的结构成分或合成代谢产物来实现。 如炭疽杆菌、肺炎球菌等的荚膜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等。 3 促进扩散和转移 病原菌在体内的扩散和转移主要依靠其产生的一些酶类,如: (1) 透明质酸酶:在机体结缔组织中,有粘性的高分子多糖质-透明质酸,具有降低或阻止病原微生物向组织深部扩散的作用,有的病原微生物(葡萄球菌,魏氏梭菌等)产生分解它们的酶。 (2) 溶纤维蛋白酶(又称链球菌激酶)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能产生这种酶,能将 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向组织深部蔓延扩散. (3) 胶原酶 魏氏梭菌能产生一种蛋白质分解酶,它能水解动物肌肉中网状结 缔组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作用。 (二)毒 素 毒素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机体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物质。 其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根据毒素的产生方式、性质和致病特点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两类: 1 外毒素 (1)定义:是病原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分泌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 (2) 特性: a 蛋白质,不耐热,一般60-80? 10-30min可失去活性; b毒性作用极强,1mg纯化的A型肉毒毒素能杀死2000万只小鼠,是已知的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毒素; c 毒性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同细菌产生的毒素对不同器官有选择作用, 如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毒素 d 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可用0.4%甲醛脱毒为类毒素,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疫苗免疫接种. 2 内毒素 (1)定义: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 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 放出来的毒素。 (2)特性: a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耐热,加热100? 经1h仍不被破坏,必须加热160? 经2-4h,或用强酸,强碱煮沸30min才失活。 b毒性较弱。 c 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各种内毒素中毒反应基本相同:发热、休克、DIC等。 d抗原性较弱, 不能被甲醛脱毒变为类毒素。 三、病原微生物(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1 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1) 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2) 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如炭疽I型和II号疫苗均是将强毒株在 42-43?培养传代育成; (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如结核病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 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每15天传一代,持续传代13年后育成 (4)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是半强毒菌株在含有50%动物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0% CO2的条件下选育的; (5)通过非易感动物,猪丹毒疫苗是将强毒株通过豚鼠370代,又通过鸡42代而成; (6)基因工程的方法,去除毒力基因或使其失活. 2 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小鼠,猪丹毒杆菌通过鸽子等. 第二节 传 染 一.传染的概念 传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呈现出的一 系列病理变化的过程。 当机体出现明显症状时,称传染病或显性传染;无症 状的传染叫隐性传染或带菌者。 二. 传染的发生 (一)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必须具有强大的毒力,才能突破机体中各种防卫屏障,侵入机 体中生长繁殖,深入扩散,引起传染。另外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还要达到 一定数量才能致病。 (二)易感动物 同种病原微生物对于不同动物的易感性由于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 态等的不同而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是有差异的。 1 品种:如草食动物对炭疽杆菌易感,禽类则不易感。不同品种的鸡对MDV 的易感性也不一样,伊沙、罗蔓和海塞克斯等国外品种对MDV的易感性较高, 而国内某些地方品种鸡的易感性较低; 2 年龄:IBDV、小鹅瘟和猪丹毒杆菌等的感染; 3 性别:布氏杆菌病等; 4 营养状态:缺乏维生素A,对化脓性球菌的抵抗力降低 (三)侵入门户 病原微生物要有适当的侵入门户,即传染途径。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其特 定侵入途径,并达到一定部位才能生长、繁殖,引起传染,否则病原微生物即 使有一定的毒力和足够的数量也不致引起传染的发生。 如破伤风必须从伤口侵入,在创伤部位引起感染,而由肠道侵入则不发生传染;伤寒杆菌只有由消化道感染才能引起传染. 传染途径 1 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2 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1 水平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如狂犬病 (2)间接接触传播: A 经空气:所有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结核病和流感等; B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等: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和猪瘟等; C 经污染的土壤:主要有炭疽、破伤风和猪丹毒等: D 经活的媒介物:如立克次氏体等. 2 垂直传播 (1)经胎盘:如猪瘟、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和猪细小病毒感染等; (2)经卵:主要见于禽类,如禽白血病、禽腺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 (3)经产道: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四)外界环境条件 外界环境条件对于传染的发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外界环境条件,包括自 然环境条件(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社会因素条件(饲养管理、使 役、兽医卫生制度等)。 1.自然因素 (1)作用于传染源:一定的地理条件对传染源的转移产生一定的限制.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引起机体抵抗力的变动.如冬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季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气喘病的隐性猪,天冷病情恶化,咳嗽散毒机会多;相反,温暖季节,散毒少. (2)作用于传播媒介:如夏季吸血昆虫滋生较多,乙脑病例增多. 2.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和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贯彻执行 法规的情况. 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防制措施,这是控制和消灭家畜疾病的重要保证. 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散布 (一)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扩散 1.局部传染: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的传染,如局部脓肿。 2.全身传染 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血液、淋巴液,从而扩散到全身各个 器官,此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如菌血症、病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组织中繁殖,通过血流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中,而不在血流中繁殖;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进入血流并在血流和全身各器官中大量繁殖,进而毒害全身时; 脓毒血症:化脓菌及其毒素通过血流散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使多数器官呈现化脓性病变时; 毒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其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动物机体中毒.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物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 宿主排放到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消化道的排泄物 呼吸道的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排泄物 病灶破溃物 被上述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用具和环境本章小结 细菌的致病性可经过Koch法则加以确定,分子水平的Koch法则是对此的补充和完善。病原菌的致病物质基础是其侵袭力和毒素,前者使病原菌 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机体的能力,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其毒素是 病原性细菌引起动物发病的又一个重要的物质。与细菌的毒素相关的概念包括 内毒素、类毒素、外毒素、抗毒素,要特别注意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细菌的 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减弱和增强,前者是动物疫苗制备的理论基础之一,后者 是确定疫苗效果好坏的前提和研究的需要。 1.细菌分类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属和种比较重要) 1.1种: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然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些差异,因此 在菌种内部还可以根据这些差异而进一步分组。差异较明显的称为亚种,差异微小的则为型(type),如血清型、噬菌体型、细菌素型、生物型等。 1.2菌属: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属。 1.3菌株: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 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 具有某种细菌特征的菌株 2.细菌的分类方法: 2.1以细菌形态和生理特征为依据的传统分类 选择一些比较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如菌体的形态与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生 化反应、抗原性等作为分类标记。 1)形态学 菌体形态、结构、染色性、动力、菌落等。如G+、G-;球菌、杆菌、弧菌和螺菌;芽胞、鞭毛和荚膜等。 2)生理生化学 可根据细菌的营养方式、代谢特点和对氧分子的需求,分别将细菌分为氧化型、 发酵型和氧化兼发酵型;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 3)抗原结构、噬菌体和细菌素 2.2数值分类:借助计算机将拟分类的细菌按其性状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以此 划分种和属。 2.3以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为基础的系统分类或种系分类 1)化学分析:应用电泳、色谱、质谱等方法对菌体组分、代谢产物组成与图谱 特征进行分析,揭示细菌表型差异。 2)核酸分析:包括DNA碱基组成(G+C mol%)、核酸分子杂交(DNA-DNA同 源性、DNArRNA同源性)和16S rRNA同源性分析,比较细菌大分子(核酸、蛋 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 比较各种细菌DNA组成的结构相似性可从本质上阐明细菌间的亲缘关系。 遗传物质的研究主要包括二个方面 (1)DNA分子的碱基组成(G+ C百分含量):以鸟嘌呤和胞嘧啶二种碱基占 总碱基含量的百分数作为DNA分子组成特点的一项指标。 (2)DNA–DNA杂交实验:可证明细菌DNA链碱基顺序是否相同,杂交结合 率的高低代表两种细菌DNA的同源性程度,也反映了细菌间的亲疏关系。 2.4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应用最多的是比较相似方法,根据两种细菌间的差异和 相似性将其归类。采用的分类方法有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传统分类法 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门别类。其原则是将生物的基本特性分为主要和次 要,然后根据主次顺序编制双歧图和检索表,一次一次往下分,直到最小区分单 位。由于分类中选择鉴定力强的生化特征为基础,所以也称为偏重性鉴定方法。 数值分类法 以―等重要原则‖为理论基础,细菌的生化特征不分主次、总体,比较全面分析, 如选择100-200项生理生化指标,比较结果以相似系数或相似百分数表示。相似 系数越大表示相同特征越多,说明两个菌种间有较高的亲缘性。商品鉴定试剂及 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即采用数值分类原理。 3.细菌的命名法 采用拉丁文双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前一个为属名,用名词,第一 个字母大写;后一个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印刷时用斜体字。中文名字则将 次序颠倒,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Salmonella enteritis(肠炎沙门氏菌)有时简写为S.enteritis泛指某属细菌,或不具体指出种名时可在属名之后加sp(单数)或spp.(复数)。 4.鉴定细菌的程序和要点 获得并确论细菌的纯培养 按照从大(如科或属)到小(如种)及至特异性的范畴顺序测定细菌的各种特性; 正确分析所有有价值的结果以便确定所鉴定细菌的属种可能性; 自始至终用相同的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和判断结果; 以尽可能少的实验及结果作出细菌鉴定; 必要时通过比较自己分离得到的菌株与标准的参考菌株的实验结果,验证本实验 室所作实验条件是否可靠和鉴定方案是否正确。 第5 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实训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学 习油镜的原理,掌握其使用及保养方法;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目的意义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高压锅、恒温箱等 染色标本片: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 氏杆菌、炭疽杆菌等 材料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问题思考 3、怎样对油镜进行保养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使用试剂时,注意节约 实训注 3、用完显微镜后,严格按照程序检查并收藏好显微镜 意事项 第6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实训二 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及革兰氏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染色法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细菌标本片制备的方法 目的意义 2、掌握革兰氏染色方法 3、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菌种:大肠杆菌24h液体及固体培养物 染色剂:革兰氏染色液(草酸氨结晶紫、碘液、95%乙醇、石碳酸复红)、材料 生理盐水、香柏油、二甲苯 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等 1、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过程 问题思考 2、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 什么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使用试剂时,注意节约 实训注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意事项 4、回收制作好的标本片 第7、8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三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学时 4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及灭菌方法 目的意义 2、掌握常用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基pH的测定和调节方法 三角瓶、烧杯、试管、平皿、量筒、玻棒、天平、药匙、高压蒸汽灭 菌锅、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棉塞、棉绳、牛皮纸等 材料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 NaOH、 1mol/L HCl 1、培养基灭菌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蒸气灭菌,灭菌时间是否越长越好 2、按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类 问题思考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使用原料时,注意节约 实训注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高压灭菌锅 意事项 4、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以备用 第9、10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实训四 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及授课内容 学时 4学时 讲授:34学时 培养性状的观察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的操作技能 目的意义 2、学会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病料:大肠杆菌菌液 材料 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及斜面 接种环、酒精灯、恒温培养箱等 1、简述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如何确定平板上某个单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问题思考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使用原料时,注意节约 实训注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意事项 4、注意培养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查 第11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五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了解细菌生化试验的原理、方法及在细菌鉴定中的意义 目的意义 2、掌握常用细菌生化试验的操作技能 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沙门氏菌的24h纯培养物。 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红色)、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黄色), 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醋酸铅 培养基等 材料 甲基红指示剂、40%KOH、6% α-萘酚酒精溶液、二甲苯、吲哚试 剂等 试管架、酒精灯、接种环等 1、为什么大肠杆菌是甲基红反应阳性,而产气肠杆菌为阴性 问题思考 2、试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上的异同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使用原料时,注意节约 实训注 3、细心观察现象并记录 意事项 第12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六 实验动物的接种和剖检技术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接种技术 2、动物的剖检技术及病料采集方法 目的意义 实验动物:家兔 灭菌生理盐水、注射器(1ml)、针头(5号、7号)、剪刀、镊子、碘酒棉球、 75%酒精棉球等 材料 1、通过本实验,你体会到抓动物时,要使它不乱动,应注意些什么 问题思考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习注 2、注意自我保护,以免被动物伤害 意事项 第13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2章 病毒(一)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1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2节 病毒的繁殖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病毒的概念及形态 1、病毒的形态大小 2、病毒的外形 3、病毒的大小 4、包涵体 二、病毒的结构 1、 衣壳 2、核衣壳 3、囊膜 三、病毒的繁殖 吸入、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教学主要四、病毒的培养特性及方法 内容 1、动物接种: 2、鸡胚接种: 3、组织培养: 五、病毒的干扰现象和干扰素 1、 干扰现象 2、干扰素及干扰素产生的原因 3、干扰素的基本特性 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大小 2、了解病毒的形态和一般结构,进而认识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根本不同点 教学目的3、掌握病毒的干扰现象和干扰 和教学要4、了解干扰现象、干扰素及干扰素产生的原因、干扰素的基本特性 求 5、掌握人工培养病毒的三种方法: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组织培养 重点:1、病毒的形态、大小及分类 教学重点2、病毒的基本结构 和教学难3、干扰现象、血凝现象、滤过特性、干扰素、包涵体的概念及意义 点 难点:4、病毒的囊膜、纤突 1、名词解释:衣壳、 病毒转化性作用、 DNA病毒 2、病毒与细菌的主要区别点 复习 3、病毒有哪些结构 思考题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1、病毒性疾病给人类和畜牧业带来的危害 新课 如艾滋病、天花、狂犬病、鸡瘟、猪瘟、牛瘟等 导入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必须在万倍以上的电子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没有细胞结构; 2、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4、病毒的增殖方式为复制; 5、对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病毒颗粒很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 毒。在常见的病毒中,其大小差异很大。 最大的病毒如牛痘病毒为300×250×100纳米,最小的病毒为20-30纳米,而大多数 病毒均在300纳米左右。 ?、大的直径300纳米。(1纳米=‰微米) ?、中等的直径80-100纳米。 ?、小的直径20-30纳米。 ?、形状、结构: 在脊椎动物病毒中,有囊膜的病毒有三类形状:一类是痘病毒,象砖形; 一类是弹状,象子弹头;最后一类病毒近似圆形。而无囊膜病毒的形状有两类: 一类为圆形,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另外一类是圆柱形,实质上是螺旋对称型。 而细菌的病毒(即噬菌体)多为蝌蚪状。 病毒的个体称为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或毒粒。成熟的病毒由蛋白质衣壳包裹着单 分子的核酸组成。衣壳与核酸构成核衣壳。许多蛋白质亚单位(即壳粒)构成衣 壳。每个壳粒是由一个或数个多肽链组成的。各壳粒之间由非共价键连结,并对 称地排列成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二十面体的病毒有十一个顶,二十个等边三角 形,在二十面上的壳粒是对称分布的。螺旋对称型是衣壳的壳粒与核酸缠绕在一 早,呈螺旋状,有一部分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又称包膜,是脂类、 糖类和蛋白质。在囊膜表面有长短不一的突起,称为膜粒或刺夹。 ?、球形 ?、近似球形 ?、砖形 ?、丝状 ?、子弹状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由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紧密结合,所以清除与病毒相结合的细胞碎片,去掉感染 细胞中的多余病毒蛋白质是不容易的。因此,获得提纯的病毒是分析病毒化学成 分的必要前提。另外,病毒对温度、酸碱度、某些脂溶剂和渗透压等很敏感,所 以,必须在PH中性和4?的条件下,进行病毒的提纯,以防破坏病毒。 病毒的提取,首先是将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用物理化学方法提取,最后 使病毒浓缩,以供分析之用。 核酸:核酸是病毒核心的组成成分。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分子量为2-160×10 6。根据核酸的不同,可把病毒分为单股DNA、双股DNA、 单股RNA和双股RNA四类。病毒的核酸不论DNA还是RNA,均携带遗传信息,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实验证明,去掉衣壳的病毒核酸,对不易感染的细胞也 具有感染性。 2、蛋白质:蛋白质存在于病毒核酸之外,是构成衣壳囊膜的主要成分。它给病 毒核酸提供一个保护性的外壳。病毒粒子表面上的蛋白质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 有特殊的亲和力,例如粘病毒、副粘病毒与某些细胞能发生凝集。病毒表面还含 有许多抗原决定簇,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绝大多数病毒含有数种不同的多肽, 其数目可由1-2个到20种以上。每个壳粒是由1-6个分子的单一种多肽组成的,但病毒的不同部位的壳粒可由不同的多肽组成。 3、类脂质:某些病毒在通过感染细胞的胞浆膜时获得了一层囊膜,所以病毒囊 膜的脂质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性。有囊膜的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胆 盐的破坏作用是敏感的,因此,可作为病毒分类和鉴定上的依据。痘病毒含有自 己的指质,而不是来自细胞膜的。 4、碳水化合物:除核酸中的糖外,有些病毒还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粘病毒 和某些披盖病毒的碳水化合物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囊膜膜粒中。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用理化因素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病毒的灭活与防腐消毒有关,?和制 造疫苗有关。?为了保存病毒和分离培养新的病毒,必须避免病毒的灭活。在了 解理化因素对病毒作用的基础上,?可用于某些病毒的分类和鉴定,例如,多数 有囊膜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很敏感,而无囊膜病毒则不敏感。 ?、温度:病毒对热很不稳定,55-60?几分钟,病毒衣壳蛋白质就发生变性, 失去感染力。体温也会使病毒失去活性,但是由于生长速度快而不致使病毒灭活。 常温下,体外的病毒只能存活几小时。大多数病毒的半衰期温度,在60?时以秒计算,37?时以分钟计算,-70?时以月计算,这是根据经验推算的。长期保 存病毒,须迅速冰冻,然后贮存于-70?下,或在真空条件下迅速冻干,置于4?下保存,即冻干法保存。另外,将病毒悬浮于克分子盐溶液如氯化镁、硫酸镁中, 可增加病毒对热的稳定性。用这种方法来区别猪水泡病病毒和口蹄疫病毒。 ?、干燥:与干燥的快慢有关,也与病毒的种类有关。痘病毒的痂皮在室温下可 保存1年;而口蹄疫病毒在室温下慢慢干燥,保毒3个月,若在37?下迅速干燥,则立即死亡。而低温迅速冻干,由于原生质处于升华状态失水,有利于保存 病毒。 ?、酸与碱:强酸或强碱均能灭活病毒,而用强碱作为消毒剂,效果更好一些。 一般说来,很多病毒可在PH5-9的范围内存活,但也有例外,如肠道病毒对PH3-5具有抵抗力,借此可与鼻疽病毒相区别。为了保存病毒,应将其放在PH7.2-7.4的环境中。 ?、辐射:用电离辐射(х射线,丙种射线)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可使病毒灭活.电离辐射灭活单股核酸病毒的效率很高,几乎所有电离辐射都能破坏多核苷酸链.双股核酸病毒只要一股核酸断裂,即可致死.紫外线照射对DNA病毒的损害,是由于一条核苷酸链上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所致;RNA病毒也可形成尿嘧啶二 聚体而灭活。 ?、脂溶剂:除某些痘病毒外,很多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很敏感。因此, 病毒对乙醚等的敏感性可作为鉴定病毒的方法之一。 ?、甘油:虽然很多细菌在50%的甘油盐水中很快被破坏,而病毒却可在其中存 活数月或数年。但有少数病毒如牛瘟病毒例外。 ?、消毒剂:常用而有效的消毒药是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漂白粉等。 石炭酸和来苏儿仅对数种病毒有灭活作用。甲醛水溶液广泛用于病毒疫苗的灭 活,它是一种亲氨基的灭活剂,可与核酸和蛋白质的氨基起作用。 ?、化学治疗剂:所有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对病毒均无效。寻找有效的抗病毒化 学治疗剂有三大障碍: 1、病毒严格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因此,抑制病毒的药品也抑制细胞的活动。 2、当症状出现时,病毒已大量生长了; 3、存在着抗药突变株。 因此,一种抗病毒药物应具有很高的选择作用,它应该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而 对未感染病毒的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最近发现,有一些药剂抑制病毒复制,大 大超过抑制细胞代谢,这说明有可能找到良好的抗病毒制剂。 ?、病毒的复制:由宿主细胞供应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在病毒核酸遗传 密码的控制下,于宿主细胞内复制出病毒的核酸,合成病毒的蛋白质,进一步装 配成大量的子代病毒,并将它们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噬 菌体:是侵袭细菌、放线菌、酵母或螺旋体的病毒。 ?、温和性噬菌体:不裂解细菌细胞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带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病毒的增殖包括吸附、穿入、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四个过程。 ?、吸附:依据分子运动,病毒和细胞相互碰撞而接触,并通过病毒表面的吸附 点和易感细胞表面相应受体互相吸附。 ?、穿入: 有囊膜的病毒——一种是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直接进入细胞浆 中;另一种是整个病毒颗粒被吞入吞噬泡,开在细胞浆中脱壳。 无囊膜的病毒——经细胞膜吞入,在细胞浆中脱壳。 ?、复制与合成: 复制:利用宿主细胞内提供的营养物质复制出病毒核酸。 合成:由子代病毒核酸再转录mRNA,并转译或合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质。 ?、装配与释放: 装配: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子代病毒子的过程称 为装配。 释放:成熟的病毒子可以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无囊膜的病毒:待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 有囊膜的病毒:以芽生方式逐个经细胞表面释放。 1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 称为干扰现象。前面的病毒称为干扰病毒,后面的病毒则称为被干扰病毒或攻击 病毒。 ?自身干扰:一株病毒在高度增殖时的自身干扰; ?同种干扰:同种病毒之间的干扰,可能为同种异型之间如流感病毒A与B型, 或同型异株之间如流感病毒A与A亚型之间的干扰; 12 ?异种干扰:这种干扰比较多见。 此外,干扰现象还可见于缺损病毒的干扰,这是同种干扰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 间生缺损病毒,只能复制成不完整的病毒附件,也就不能装配成完整的病毒子, 例如,有时将流感病毒在鸡胚中传代,只要一出现缺损型流感病毒,以后随着继 代次数的增多,缺损型病毒就越来越多,正常流感病毒就越来越少,因为缺损型 干扰了正常非缺损型的复制。如果缺损病毒遇上互补的核酸片段(即能补足所缺 损片段的遗传信息),则有可能恢复正常。 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 ?由于两种病毒的吸附都需要细菌膜上的相同受体,一种病毒先与受体结合后, 别的病毒就无法吸附了; ?更可能是由于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时,已经动用了细胞的组成和细胞的功 能,另一种病毒想用也用不上; ?产生干扰素。 2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导剂刺激脊椎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 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根据产生干扰素的细胞不同,将干扰素分为三个 类型: ?淋巴细胞干扰素:这是由淋巴样母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后,在诱导剂的作用下, 产生的干扰素; ?由人白细胞产生的白细胞干扰素; ?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这是由皮肤和其它器官中的二倍体纤维母细胞产生的成 纤维细胞干扰素。现在也有人根据引起干扰素产生的诱导剂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或两类。三类的分法是:第一种由病毒诱导产生的干扰素,这种干扰素可以在体4道尔顿;第二种是在小鸡或小鼠体内由布 内或体外诱导产生,其分子量为3×104氏杆菌诱导产生的干扰素,分子量约为4~8×10道尔顿;第三种是内毒素诱导 4产生的干扰素,给动物静脉注射内毒素后,很快产生,其分子量为9×10道尔顿。两类的分法是: ?免疫干扰素:凡由特异性抗原刺激已接触过抗原的T淋巴细胞,或由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刀豆素A或厌氧性楱状杆菌等刺激未接触过抗原的T淋巴细胞而产生的干扰素统称为免疫干扰素,实际上 这是淋巴因子的一种; ?病毒干扰素:这是除T淋巴细胞以外的其它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干扰素。有人把病毒干扰素称为I型干扰素;免疫干扰素称为II 型干扰素。 ?干扰素诱导物 诱导物产生干扰素的物质称为干扰素诱导教授,分两类:第一 类为能在体内诱导产生干扰素,如内毒素、原虫、细菌与人工合成的多阴离子如 多聚磺酸物与多聚羧化物等。第二类为在体内与体外均能诱导产生干扰素,这类 干扰素诱导物有DNA与RNA病毒,天然的双股RNA与人工合成的螺旋型多核苷链等。这类诱导物似乎只作用于淋巴网状细胞膜上,刺激并释放早已形成的干 扰素前体,而并非诱导其合成。人工合成双股核糖核酸的诱导物有多聚次黄嘌呤 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此外,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维生素C、 依米丁等都有保护双链螺旋的作用,都能促进干扰素的产生。 干扰素的产生过程一般认为是当病毒进行细胞后,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困的 抑制物相结合,解除抑制物对干扰素基因的抑制作用,产生特异性的RNA,从而合成了干扰素。合成的干扰素被释放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中的作用子 约束物相结合。作用子是合成抗病毒蛋白的密码,干扰素与其约束物相结合,解 除了它对合成干扰素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了干扰素。 ?干扰素的理化性质 ?对热的稳定性,一般于60?一小时不被 灭活,但不同来源的干扰素也不完全 一样,如流感病毒鸡胚干扰素70?一小时稳定,I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干扰素56?一小时稳定。 ?沉降率低,90000~100000g离心,不能沉演。 ?不能透析,但用加压透析法,可将干扰素浓缩10~20倍。 ?分子量在20000~100000之间。因为干扰素的分子量随着诱导物、细胞种类、 动物种类及处理方法等的不同而不同。 ?对酶的作用,可被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破坏,对核糖核酸酶及脱氧核糖核酸 酶有抵抗力。 ?pH稳定性,一般在pH3~10的范围内稳定,但亦有在pH2或pH11不被破坏的。 ?冷冻干燥保存变化不规律,有时可降低活性。 物理性状 化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不能透析 ?蛋白质 ?具有动物种特异性 ?对热较稳定 ?非球蛋白 ?作用范围较广,非特异性 ?等电点pH6.5~7.0 ?分子量2~10万 ?抗原性弱 ?pH2~11间稳定 ?对蛋白分解酶敏感 ?无毒性 ?对紫外线不敏感 ?不受脂酶、DNA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系通过宿主细 ?对乙醚、氯仿敏感 RNA酶等影响 胞起作用 ?干扰素的生物学性质 ?对病毒非特异性 由某种类型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具有抗多种病毒毒的生物学 活性。各种动物病毒对特定干扰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一般认为,披盖病毒和水 泡性口炎病毒最敏感。另外,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的能力与干扰素浓度有关。 ?对细胞特异性 干扰素具有高度的宿主细胞种属特异性。即由某一种属动物 (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非常接近的种属动物和细胞。例如鸡 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鸡而不能保护人和其它动物。但同种动物不同器官或 组织制备的干扰素,则没有器官或组织特异性。 ?免疫原性弱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内蛋白质,因此,它对异种动物只具有很弱的 免疫作用。有人发现雏鸡细胞和HeLa细胞干扰素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但由病毒 或非病毒诱导剂诱导产生的分子量为30000和90000的干扰素之间没有抗原差异。由于干扰素的免疫原性差,所以用干扰素注射家兔制备免疫血清,都较难获 得中和干扰素的抗体。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 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机理,现在还不十分了解,目前有以 下两种假说,虽然都有一定的实验根据,但还未被公认。?影响转译:干扰素既 非直接作用于病毒,亦非作用于病毒的吸附与穿入细胞。据Marcus与Salb试验, 认为干扰素诱导合成另一种由细胞―编码‖的抗病毒蛋白质,称为―转择抑制蛋白 质‖这种蛋白质与核糖体连结而改变其转译病毒的能力,因此阻止病毒复制,但 不影响细胞mRNA的转译。?作用于转录:Baily与Colby合成。另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类似实验,证明不同的病毒——细胞系统中,干扰素能抑制转录病毒 mRNA,使病毒不能复制,但宿主细胞并不受影响。 目前通常认为干扰素对病毒的作用,不象抗体一样可以直接灭活病毒,对病毒粒 子本身没有作用,既不能直接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或侵入,也不能阻断新 合成病毒的释放,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阻止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起着间接的抗 病毒作用。即当一种病毒侵入一个健康细胞时,细胞核首先被病毒占领,病毒核 酸通过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物合成,而开始复制病毒,袭击周围细 胞,而使感染继续扩大。但是最初被感染的细胞由于受病毒核酸的刺激,有的则 被诱发合成干扰素分子。合成的干扰素立即穿过细胞膜,向周围的细胞扩散,并 随血流循环全身。干扰素被其它细胞吸收后,便进行细胞核内,诱生mRNA, 细胞的代谢发生改变,该细胞便译制产生抗病毒蛋白质,即干扰素。干扰素不损 害细胞机能,而是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或DNA聚合酶,而影响病毒结构蛋白质和酶类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起到了间接的抗病毒作用,从而增 加了组织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保护未被感染的细胞免受病毒攻击,使已经 侵入的病毒无法在新的细胞中繁殖,而中断了感染的恶性循环。 ?包涵体 这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于细胞中形成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 到的特殊―斑块‖其形状、大小、染色性,及在哪种细胞和在什么位置上出现,随 着疾病的不同而异,故可作为诊断某些病毒病的参考。如狂犬病、鸡瘟、鼠痘包 涵体位于胞浆内;波那型马脑炎、马传染性流产、伪狂犬病等包涵体位于胞核内; 牛瘟、犬瘟热、副流感III型于胞浆内及核内均有包涵体。 包涵体的形成有个过程,出现率也不是100%,所以当查不出包涵体时,不能轻 易否定诊断。 ?病毒的血凝现象 许多病毒表面有血凝素,故能与鸡胚、鼠、人等红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简称为病毒的血凝现象。 当加入特异性抗病毒血清时,血凝素的作用被抑制掉,凝集现象即不会发生,称 为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病毒的红细胞凝集试验和凝集抑制试验常用于诊断鸡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 第14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2章 病毒(二) 总学时:60学时 第3节 病毒的致病性 讲授:34学时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第4节 病毒的抵抗力 实验:26学时 第5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实习:12学 时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一、病毒的致病性 1、病毒的感染 基本概念:复制、感染比、隐蔽期 2、病毒感染的类型 二、病毒的抵抗力 教学主要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内容 四、病毒的遗传性与变异性 1、 掌握病毒感染的有关知识 2、 了解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3、 掌握病毒抵抗力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的 4、 了解病毒的遗传性与变异性 和 教学要求 重点:1、病毒的感染 教学重点 2、病毒的抵抗力 和 难点:1、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难点 2、病毒的遗传性与变异性 1、病毒是怎样感染动物机体的 复习 2、概述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思考题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非典的发生 导入 第15.16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3章 其他微生物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真菌 真菌形态结构、繁殖、培养、致病性 二、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致病性 三、支原体 支原体的形态、结构、培养及致病性 教学主要四、螺旋体 内容 螺旋体的形态、结构及致病性 五、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的形态、寄生方式 六、衣原体 衣原体的形态、结构及致病性 1、掌握真菌的致病性 2、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繁殖、培养 教学目的 3、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有和特点 和 4、放线菌可引起哪些动物发病,特点怎样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重点:1、真菌、放线菌、支原体的致病性 和 难点:2、真菌的繁殖及培养 教学难点 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2、影响真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复习 3、真菌的致病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 4、烟曲霉的致病特点 5、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有哪些,毒性作用如何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1、面包的发酵 新课 2、食物、饲料的发霉变质 导入 3、猪气喘病 4、牛的放线菌肿胀 1.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群原核微生物,与细菌相似之处在于 它是没有形成核的单细胞,大多是腐生生活,大小约为0.5-1.2微米,菌体对苯 胺类染料易于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与真菌相似之处在于能产生孢子和分支 的菌丝,菌丝不分隔,依其功用可分为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和孢子菌丝。 2.放线菌由菌丝断裂及形成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在固体培养基上能形成 致密、坚硬、如角质样的小菌落,表面呈粉末状,菌落底部深入培养基基质中, 一般接种环不易刮下,致病性放线菌在病灶中形成颗粒样团块,一般称为“硫磺 颗粒”。 3.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土壤中最多,大多数为腐生菌,还有许多可 以产生抗菌素的菌种,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链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病原性放线菌不多,如引起牛和其他家畜的“放线菌病”,形成牛大颌病,在 病灶浓液中可形成硫磺状颗粒,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棍棒状或菊花状排列的菌 丝。 放线菌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牛,猪,羊,马,鹿均可 感染。 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菌体细长,柔韧,呈波 浪状,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无成型的核及进行“横分裂繁殖”。螺旋体无鞭毛, 但可以运动。螺旋体所致的疾病常具有周期性和反复性发作的特点,这与原虫相 似,一般染色不易着色,常用姬姆萨及镀银法染色,在暗视野下检查活的螺旋体 时,可见其能自由弯曲,旋转和前进运动。 螺旋体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能引起动物疾病的只有密螺旋体属中的兔梅毒螺 旋体、猪痢疾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属中的钩端螺旋体。 螺旋体具有严格的寄生性,钩端螺旋体是唯一能够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一种螺 旋体。 钩端螺旋体是人畜共患病,动物中猪,牛,犬的发病率高。主要症状:发热, 黄疸,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病理变化:肺,心,肾和 脾等实质器官出现出血斑点,肝肿大,泛黄,肾稍肿,且有灰色病灶,肠系膜淋 巴结肿大。治疗:四环素治疗或钩端螺旋体多价苗预防。 支原体是微生物群中能独立生存的一类个体最小的微生物,它和病毒、立克 次氏体的区别在于它的生长不需要活的细胞,与细菌的区别在于它能通过一般的 细菌过滤器和没有僵硬的细胞壁,因此,支原体形体柔软,具有可塑性,从而表 现多形性,呈球状,杆状,环状及梨状等形态。 支原体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可以生增长,但对培养基的要求比较高,除 必须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有动物的血清来促进生长,菌落在显微镜下形成“荷 包蛋”状、乳头状、肚脐状菌落(猪肺炎支原体除外)。 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污泥、腐败植物等处,目前发现的几十种支原体中, 具有病原性的有十几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畜禽重要疾病的病原,如引起猪气喘病 的猪肺炎支原体,牛传染性胸膜炎的丝状支原体,绵阳和山羊无乳症的无乳支原 体,羊支原体性肺炎,禽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败血支原体。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使由支原体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 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病理变化: 胸腔有淡黄也液体,肝颜色有红至灰色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杨,胸膜变厚而粗燥。 衣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微生物,与立克次氏体很相似,过去 通常被认为是大型病毒(如砂眼、鹦鹉热、腹股沟内淋巴肉芽肿等衣原体),菌 体同时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衣原体大小在300毫微米左右,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对磺胺类药物及抗菌素敏感,由严格的细胞寄生性。 致病菌主要是砂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两种,前者可引起人的砂眼,后者 可引起牛脑脊髓炎及山羊肺炎,还可引起牛、羊流产。 衣原体引起疾病的主要症状: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及脑 炎等多种临床特征。 鹦鹉热(鸟疫):发热,头痛,腹内痛和阵发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间质性肺炎。 治疗时用四环素。 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大小约为0.3-1.2微米,呈球形、卵圆形、杆状或长丝状等多种形态,一般不通过细菌过滤器,以二分裂法繁殖。 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卵黄囊内接种及细胞培养。 立克次氏体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56?,30分钟即可使之灭活。 它具有严格的寄生性,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立克次氏体寄生于节肢动物,如虱、蚤、蜱、螨体内,并通过节肢动物传播, 能使家畜致病的立克次氏体有引起反刍兽的结膜炎立克次氏体, 第18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4章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简介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土壤中的微生物 2、水中的微生物 3、空气中的微生物 4、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二、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教学主要1、概念:防腐、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 内容 2、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三、微生物的变异 1、掌握概念: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法、滤过除菌、抑菌作用、杀菌教学目的 作用、抗菌作用、防腐、共生、寄生、颉颃 和 2、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 教学要求 3、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 重点:1、各种消毒 2、湿热灭菌的和干热灭菌的使用范围和操作方法,记住高压蒸汽教学重点 灭菌法操作的物理参数 和 难点:1、机体内的正常菌群的分布及意义 教学难点 2、微生物变异现象及类型 3、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防腐、寄生、颉颃 2、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哪个效果好,为什么 3、微生物在土壤、水和空气中来源、分布的特点 复习 4、请说出使用酒精、新洁而灭、来苏尔、高猛酸钾作消毒剂的浓度大约 思考题 是多少 5、水中细菌学检验的公共卫生意义 6、 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与宿主的关系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 导入 2、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杀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杀死微生物 的作用。 抑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抗菌作用:某些药物具有的抑菌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总称为抗菌作用。 消毒: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消毒。用于消毒的化 学药品称为消毒剂。 灭菌:利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 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的过程。 无菌:指环境或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 法。 防腐: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称为防腐或抑菌。用于防腐的化学 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滤过灭菌:是指液体或气体通过滤过作用除去其中所存在的细菌。 一、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温度:不同的温度对细菌的生命活动呈现不同的作用,通常将细菌的发育 温度分为最适温度和临界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细菌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根据细菌对生长温度的要求,将其分为嗜 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三类。 1.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是最常见的有效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热力使 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据此设计了高温消毒和灭 菌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主要用于接种针,接种环、试管口的灭菌,传染病畜及试验感 染动物的是提及某些污染材料常用焚烧灭菌法。比如说得了炭疽杆菌的动物就必 须焚烧。 ?热空气灭菌法:用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主要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如试 管、吸管、烧瓶、注射器等,干热灭菌时,热的穿透力很低,温度必须增高到 160度,维持1到2小时,才能杀死细菌及芽孢。必须用特制的干热灭菌箱内进 行。 (2)湿热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100度,煮沸10~2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体。 芽孢常需煮沸1~2h才被杀死。 在水中加入1%碳酸氢钠或2%~5%石炭酸,灭菌效果更好。 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以及食具多用此法灭菌。 ?流通蒸汽灭菌法 用蒸笼或流通蒸汽灭菌器也称间歇灭菌法。 100?的蒸汽维持30min,将被灭菌物品放于37?温箱过夜 第二天再100?蒸30min,如此连续3d,最终达到完全灭菌的目 的。 常用于某些不耐高温的培养基 ?巴氏消毒法 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在63~65?维持30min;] 第二类为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HTST)在71~72?保持15s; (牛奶)第三类为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在132?保持1~2s,迅速冷却至10? ?高压蒸汽灭菌法 即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 通常用0.105MPa的压力,在121.3?温度下维持15~30min, 完全灭菌 所需温度与时间视灭菌材料的性质和要求决定。 凡耐高温、不怕潮湿的物品,如各种培养基、溶液、玻璃器皿、金属器 械、敷料、橡皮手套、工作服和小实验动物尸体等均可用这种方法灭菌 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停止,但仍可长时间保持活力 常用低温保存菌种、毒种、疫苗、血清、食品和某些药物等。 冷冻真空干燥是保存菌种、毒种、补体、疫苗、诊断血清等制品的 良好方法 (二)干燥: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但不能在干燥环境中生长繁殖,且许多微生 物在干燥的环境中会逐渐死亡。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干燥法保存草料、饲料、皮 张、药物等,家畜饲养上青干草的保存就是利用干燥的作用。 (三)渗透压 高渗溶液:长时间置于高渗溶液中,则菌体内的水分向外渗出,而出现“质壁分 离”现象,导致微生物生长被抑制甚至死亡。盐腌、糖渍等方法保存食品或果品。 低渗溶液:长时间置于低渗溶液中, 膨胀,甚至 破裂而 “胞浆压出” 。常在细菌人工培养基中或制备细菌悬液时加入适量氯化钠,以保持渗透压的相对平 衡。比较而言,细菌等微生物细胞对低渗不敏感。 (四)射线和紫外线 可见光线:一般无多大影响,长时间作用也能妨碍微生物新陈代谢与繁殖培养细 菌等微生物、保存菌种应置于阴暗处。 光感作用:如果将某些染料(如美蓝、伊红等)加入培养基中,能增强可见光的 杀菌作用,这种现象叫光感作用。 X射线:波长愈短杀菌力愈强。 α射线、β射线:电离辐射作用较强,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γ射线:电离辐射作用弱,仅有抑菌作用和微弱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菌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A.诱发微生物的致死性突变:DNA同链中相邻两个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 B.强烈的氧化杀菌作用:使空气中的分子氧变为臭氧,臭氧放出氧化能力极强 的原子氧,具有杀菌作用。 紫外线的穿透力弱,仅限于照射物体的表面 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与照射时间、距离和强度有关:一般灯管离地面约2m, 照射1~2h。 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损伤作用,一般不能在紫外灯照射下工作。 紫外线照射量不足以致死细菌等微生物,促使其发生突变,也常用于微生物 的诱变。 (五)超声波的影响 超声波主要通过四方面的作用达到杀菌目的: 一是使微生物细胞内含物强烈震荡而被破坏; 二是氧化杀菌,因在水溶液中超声波能产生过氧化氢; 三是产生热效应,破坏细胞的酶系统; 四是空(腔)化作用,即在液体中形成许多真空状态的小空腔,空腔崩破产生 的巨大压力使细胞裂解。 超声波可以用来灭菌保藏食品 目前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细胞组分,供生化实验、血清学实验研究和微 生物遗传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用。 (六)过滤除菌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毒素、酶、 维生素及药液等物质的除菌。液体中细菌等微生物,但常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 等小颗粒。 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动物体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 化学治疗剂:用于消灭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化学制剂称为化学治疗剂。 (一)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及水解 2.破坏菌体的酶系统 3.改变菌体细胞壁或胞浆膜的通透性 (二)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3.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4.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 5.消毒剂的相互颉颃。 (三)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1.酸类 酸类主要以H +显示其杀菌和抑菌作用。 -的浓度 4.氧化剂 氧化剂的杀菌能力,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 5.卤族元素 所有卤族元素均具有显著的杀菌力。 2.碱类 碱类的杀菌能力决定于OH 6.酚类 酚能抑制和杀死大部分细菌的繁殖体,5%石炭酸溶液于数小时内能杀死细菌的芽孢。真菌和病毒对石炭酸不太敏感。 7.醇类 醇类有杀菌作用。其杀菌力主要是由于它的脱水作用,使菌体蛋白 质凝固和变性。 9.染料 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可用于伤口的消毒。 10.表面活性剂 11.胆汁和胆酸盐 三、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寄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生物获取其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并往往对 后者呈现伤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寄生。 (二)共生 两种或多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彼此并不相互损害而是互为有 利的现象,称为共生。 (三)颉颃 当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能产生另一种微生物 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从而抑制或杀灭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颉颃。 1.抗生素:就是由真菌、放线菌或细菌等产生的一类能杀死或抑制另一些 微生物的物质,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2.细菌素 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多肽细菌素;第二类是蛋白质细菌素;第三类 是颗粒细菌素。 四、微生物的变异 遗传,系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它是物种存在的基础。 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之间的不相似性,它是物种发展的基础。 遗传性变异:由于微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称为遗传性变异; 非遗传性变异: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一般不遗传给后代的变异,称为非 遗传性变异。 (一)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 1.形态变异 异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如炭疽病猪咽喉部分离到的炭疽杆菌细长如丝状;慢性猪丹毒病猪心脏病变部的 猪丹毒杆菌呈长丝状,都是细菌形态变异的实例。在实验室保存菌种,如不定期 移植和通过易感动物接种,形态也会发生变异。 2.结构与抗原性变异 (1)荚膜变异 有荚膜的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丧失其形成荚膜的能力 如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和特殊培养基上能形成荚膜,而在普通培养基上则不形成 荚膜 荚膜的丧失,必然导致病原菌毒力和抗原性的改变。 (2)鞭毛变异 有鞭毛的细菌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失去鞭毛。 如将有鞭毛的沙门氏菌培养于含0.075%~0.1%石炭酸的琼脂培养基上,可失去 形成鞭毛的能力。 细菌失去了鞭毛,亦就丧失了运动力和鞭毛抗原。 (3)芽孢变异 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丧失形成芽孢的能力。 如强毒炭疽杆菌于43?条件下,育成不形成芽孢的菌株。 3.菌落特征变异 细菌的菌落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 细菌的菌落在一定条件下从光滑型变为粗糙型时,称S?R变异。S?R变异时,细菌的毒力、生化反应、抗原性等也随之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较少出现R?S的回归变异。 4.毒力变异 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有增强或减弱的变异。 增强:让病原微生物连续通过易感动物 减弱:将病原微生物长期培养于不适宜的环境中 反复通过非易感动物时,可使其毒力减弱 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可用于疫苗的制造。如炭疽芽孢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 都是利用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制造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5.耐药性变异 (二)微生物变异现象的应用。 传染病诊断方面 在临床传染病的诊断中应注意防止因微生物的变异现象而误 诊。 传染病防治方面 1.利用人工变异方法,制造预防传染病的疫苗。2.在传染病的流行中,要注意变异株的出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细菌病时,针对性要强,不能滥用药物,必要时先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第19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八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10学时 教学实习:16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药敏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敏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 目的意义 结果判定方法 2、明确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药敏片:含各种抗生素的市售产品 普通琼脂平板、待检细菌的培养物 材料 眼科镊、无菌棉拭子、接种环、酒精灯、温箱等 1、试述药敏试验在生产中的应用 问题思考 2、影响抑菌圈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抑菌圈大小是否正确反映出化学消毒 剂抑菌能力的强弱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训注 2、药敏片要贴得有一定距离并均匀 意事项 3、判定结果要相对准确 第21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总学时:60学时 第1章 免疫学(一) 讲授:34学时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第1节 免疫概述 实验:26学时 第2节 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实习:12学 时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一、免疫概述 1、免疫概念 2、免疫应答的三大功能 3、免疫的分类 二、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主要1、防疫屏障:皮肤和黏膜屏障、内部屏障 内容 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动物体内两大类吞噬细胞、吞噬结果 3、体液的抗微生物作用:补体系统、溶菌酶、炎症反应、机体组织的不 感受性 4、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种属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因素 教学目的 1、掌握免疫概念、免疫应答的三大功能 和 2、掌握构成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教学要求 重点:1、构成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教学重点 2、补体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和 难点:1、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教学难点 2、补体的组成、特点和生物学活性 1、构成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哪些 复习 2、补体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思考题 3、比较动物机体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免疫的区别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不感染性 导入 2、抗感染免疫的组成 第21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1章 免疫学(二)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第3节 特异性免疫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法氏囊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哈德氏腺、其他淋巴组织 二、免疫细胞 1、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 教学主要2、辅佐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等 内容 3、其他免疫细胞:NK细胞和K细胞等 三、抗原 1、概念与特性 2、构成抗原的条件 3、抗原决定簇 4、抗原的类型 1、掌握T、B细胞、NK细胞和K细胞的作用 教学目的 2、掌握外周免疫器官的作用 和 3、掌握抗原的概念与特性、构成抗原的条件 教学要求 4、了解抗原决定簇及抗原的类型的有关内容 重点:1、淋巴结、脾脏的作用 2、T、B细胞的作用 3、抗原的性质和构成抗原的条件 教学重点 难点:1、骨髓、胸腺、法氏囊参与免疫反应的过程 和 2、NK细胞和K细胞的免疫作用 教学难点 3、TD抗原与TI抗原 1、中枢免疫器官有哪些?各产生什么免疫细胞 2、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各含有什么免疫细胞 复习 3、抗原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思考题 4、抗原有哪些类型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教学 方法 新课 1、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概念 2、免疫的概念 导入 第22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第1章 免疫学(三)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4节 免疫应答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第4节 免疫应答 一、免疫应答的过程 二、体液免疫应答 三、细胞免疫应答 四、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 教学主要1、抗体 内容 (1)概念 (2)基本结构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4)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5) 2、细胞因子 1、掌握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的概念 2、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的 3、熟悉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和 4、熟悉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教学要求 5、了解单克隆抗体的有关内容 6、了解各类细胞因子的作用 重点:1、有关概念及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2、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教学重点 3、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和 难点:1、抗体的基本结构及产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2、抗体的基本结构 1、抗原的性质有哪些 复习 2、举例说明构成抗原的条件 思考题 3、五大类抗体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传染病流行时不是每人都患病 导入 2、机体有抵抗力 第23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1章 免疫学(四)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5节 变态反应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6节 血清学试验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时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一、变态反应 1、概念:变态原、机体的反应性 2、变态反应的发生:?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 ?型变态反应 、?型变态反应 3、变态反应的防治 二、血清学试验 教学主要1、概念及种类 内容 2、一般特点:特异性与交叉性、可逆性、最适比与带现象、反应的二 阶段性 3、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电解质、温度、酸碱度 4、凝集试验 5、沉淀试验 6、补体结合试验 7、中和试验 8、免疫标记技术 1、掌握变态反应、变态原的概念及变态反应分型 2、了解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表现和防治方法 教学目的 3、掌握凝集试验、沉淀试验 和 4、了解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用途、操作和 教学要求 结果判定 重点:1、各型变态反应的概念和表现 2、血清学试验一般特点及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教学重点 3、凝集试验、沉淀试验 和 难点:1、各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教学难点 2、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 1、名词解释: 变态反应、变态原、脱敏疗法 2、关节炎是哪种变态反应,简述其发生过程 复习 4、血清学试验有哪些特点 思考题 5、简述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的原理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1、正常免疫应答的过程 新课 2、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现象 导入 3、抗原抗体结合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人们在长期实 践中看到有很多流行性疾病,比如说麻疹、天花、肝炎等,患病康复后很少第二 次感染。 免疫学于18世纪末开始,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6 —18 , 16 , 18 , 18Jenner 13岁开始学医8年,荣获医学博士学位。1796年5月14日他从挤奶女 工接触牛痘而不生天花这一现象得到了启发,把牛痘的脓泡液接种于健康的 男孩,待反应消退之后再用同样方法接种天花,男孩不再发病。1798年他发 表了开创新纪元的牛痘疫苗的报告。这一发现当时被称为Jenner牛痘疫苗接 种,是人们与天花奋斗长达200年之久的最重要的武器。1980年5月8日在 日内瓦召开的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在免疫科学 真正确立之前,Jenner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人们通常把免疫学的起源归功 于他。 , 免疫学诞生 , Vaccination(疫苗)定为人―免疫接种‖ 2. (19世纪末—20世纪中) , 实验室发明人工培育疫苗 , Pasteur(法) 微生物学、免疫学创始人 , 1880年 鸡霍乱(巴氏杆菌)弱毒菌苗 , 1882年 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 Louis Pasteur 巴斯德(1822-1895年)是一位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免疫 学家。1880年他发现鸡霍乱杆菌的陈旧培养物能预防鸡霍乱的感染,首先创造 了减毒疫苗。为了纪念一个世纪前Jenner的功勋,他将这种方法称之为预防接 种(vaccination),并将这种制剂称之为疫苗(vaccine),相继他又创造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狂犬病的减毒疫苗,兴起了主动免疫的方法(active immunization)。 ——细胞免疫学说与体液免疫学说的争论 细胞免疫学说(1890) ------Metchnikoff(俄1883)首次发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免疫学说(1897) ------Behring(德1890)、北里(日本)首次发现白喉抗毒素(血清抗体) ------1891年首次用抗毒素血清治好白喉病人 -------抗体、抗原概念、血清学试验形成 -------Erlich(德 1897)提出―体液免疫学说‖ Elie Metchnikoff (俄,1846-1916) 细胞免疫的倡导者,他在研究游走细 胞即海星幼虫细胞的游走作用时,发现能吞噬外来的异物,并观察到水蚤的血液 细胞能杀灭霉菌孢子,后来在兔及人体中用各种细胞进行实验,也发现白细胞有 吞噬各种细菌的作用,因此认为机体的免疫机制,主要就是以增强了吞噬功能的 白细胞所发挥的吞噬作用,即细胞学说。1908年他与Paul Ehrlich以关于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共获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Emil von Behring(德,1854-1917)和 北里柴三郎(日,Kitasato)用白喉脱毒外毒素注射动物(马),在动物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能中和白喉外毒素的物质,称 为抗毒素。以抗毒素对白喉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此种中和毒素的能力能被动地转 移给正常动物,使后者获得抗白喉毒素的免疫力,因此称这种方法为人工被动免 疫法。此后很多人从免疫动物或传染病病人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能和微生物或其产 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通称为抗体,而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和 抗体因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为诊断传染病建立了血清学诊断方法。此二人在1901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3. 20 , 免疫概念从传统概念发展为现代概念 , 传统概念——防御感染;有利 , 现代概念——识别排除抗原;既有利也有不利 , 现代免疫学完全从微生物学中独立出来 , 理论和技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飞跃发展 , 免疫学研究中有20多位学者的成果获诺贝尔奖 1.基础免疫学 免疫学 免疫遗传学 2.细胞、分子免疫学 分子免 疫学 3.免疫学原理 阿免疫生物学 免疫生理学 4.免疫病理学 免疫药理 学 应用免疫学 5.医学免疫学 临床免疫学 移植免疫学 6.血液免疫学 肿瘤免疫学 繁殖免疫学 7.兽医免疫学 家禽免疫学 免疫是集体识别自我物质和排除异己物质的复杂的生物学反应,使动 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理功能。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2.特异性 3.免疫记忆 1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时,机体即迅速动员各种非特 异性和特异性的防御因素,将入侵者及其产物消灭、消除,从而免于感染。机体 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成为抗传染免疫。 这一功能在于维持体内细胞的均一性,其方式是 不断清除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如果这一功能失常,可能会发生自身免疫病。重 症肌无力,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 正常机体具有识别和清除经常出现的突变 细胞的功能。这些突变细胞可以自发发生,也可以由于感染病毒或理化因素有变 而生。如果免疫监视功能失调,突变细胞就有可能无限地增生而形成肿瘤。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反应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 导致不良的后果。 1. 是某种动物身来就已具备的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 产物的不感受性。是机体种族进化发育过程中,由于机体长期与微生物斗争的结 果而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既能。对所有病原微生物都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选 择性。这种免疫性是该种动物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可以和其他生物学特性一起遗 传。又称天然免疫(先天性免疫)。它可以表现在动物的种间,比如牛是不会患 猪瘟的,猪是不会患犬温热的等等。1.但有的时候动物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体质衰弱,使免疫性受到破坏,例如鸡一般是不会感染炭疽病的,如果人工的使其提问 降低至37度时,炭疽杆菌即可在其体内生长发育,引起传染。2.有时个别品种 的动物具有特殊的抵抗力,叫做品种免疫或个体免疫。比如有些小白鼠能抵抗肠 炎沙门氏菌的感染。 2.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等方式,使抗原与 免疫系统的细胞相接触后而获得的防卫机能。指机体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 或其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对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人有感受性。又称 后天获得性免疫。 四个类型。是动物直接受到病患微生物或其产物作用后,由其本 身自动产生的免疫,而是则是依靠已经免疫的其他集体输给抗体,被动形成的免疫。 1.指动物直接受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作用后,由动物机体产生免疫。 1动物自然感染某种疾病痊愈之后,常能获得对该病的免疫 力。此外,由于经受了某种不明显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或轻微感染之后,也能产 生这种免疫。持续时间长。 2用人工方法注射抗原(菌苗、疫苗、类毒素)产生的免疫。 免疫持续的时间一般和生物制品的性质、机体的反应性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接 种弱毒疫苗产生的免疫,有效期一般比较长。但是要想获得长效的免疫,除接种 外还应提高动物的自身抵抗力。 2.指依靠已经免疫的其他机体输给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1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通过胎盘卵黄或出生后通过初乳由免 疫母体被动地获得抗体而形成的免疫,其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月,因而仅为幼畜所 享有,比如说不满三个月的牛犊很少感染布氏杆菌病。牛,马,羊的母体循环和 胎儿循环之间隔着很多层膜,所以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播,只能从初乳中获得抗 体。人,猴,兔,等可以通过。而犬、猫、猪只能获得少量的母源抗体。 2用人工方法注射抗体(抗毒素、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或康 复动物的血清后而产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这种免疫产生迅速,注射免疫血清数 小时后,机体即可建立免疫性,但持续时间只有2-3周。此外为了治疗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可进行骨髓移植、胎儿胸腺移植等。 1.细胞免疫是指致敏淋巴细胞与其相应抗原作用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 2.体液免疫是抗体的免疫作用。 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的主要因素:皮肤等组织的生理屏障体系,体液中的 杀菌灭菌因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炎症反应以及机体组织的不感受性等。 (一)生理屏障作用 1—— 1健康的皮肤黏膜、鼻毛、呼吸道和消化道定向运动的纤毛 等,都能阻挡或排除微生物。 2皮肤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 胃酸等都有杀菌作用。 3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不致病,而且对病原微生物有 一定的拮抗作用。如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产生的过氧化氢,能抑制脑膜炎双球菌; 肠道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和酸性物质,能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它们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自然抗体,对一定病原菌有抑 制作用。 2—— 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机体后,它们将随着组织液及淋巴液 到达淋巴结,淋巴结内的树突状细胞可将其捕获固定,继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阻止它们向组织深部扩散蔓延。 3—— 1由脑内的毛细血管壁及包于其外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有阻止 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等侵入脑组织的作用。 2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正常情况下, 它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但可阻止某些药物、病原微生物、毒素等通过血胎 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保证了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 是最原始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单细胞生 物即具有吞噬和消化异物的功能。发展到哺乳动物和人类,其吞噬功能更加完善, 具有专职的吞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构成一个最重要的非特异性 的防御系统。 1、吞噬细胞的种类 (1)大吞噬细胞:包括游走及固定类型的巨噬细胞和血液及淋巴管中的单核细 胞,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它起源于骨髓的干细胞,其子代是单核细胞。 (2)小吞噬细胞:即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2 当病原微生物或异物进入体内时,吞噬细胞受趋化因子作用,向抗原处聚集, 并通过吞噬或吞饮方式将病原微生物或异物摄入细胞内(对细菌等较大异物,直 接伸出伪足将其吞入细胞内,形成吞噬体。对病毒等较小的异物,则胞膜内陷, 闭合形成吞饮小体)。然后吞噬体或吞饮小体向胞浆内的溶酶体靠近,形成吞噬 溶酶体。溶酶体内的溶菌酶、过氧化氢酶等能直接杀死细菌,而水解蛋白酶等将 其进一步消化分解,最后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排出细胞外. 嗜中性白细胞主要吞噬一些引起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哪些引起慢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如布氏杆菌,结核分支 杆菌。 3 (1)完全吞噬:大多数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被完全彻底的消化或杀灭。 (2)不完全吞噬:一些病毒和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虽可被吞噬,但却不能被杀灭,称为不完全吞噬。这种吞噬对微生物起了一定的 保护和扩散作用,从而降低了药物及体液杀菌因素的杀菌作用。 在健康动物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中,含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多种物质, 如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这些物质可直接或间接杀灭或裂解病原体,其作用 无选择性。当它们与特异性抗体、吞噬细胞等其他防护因子配合时,能发挥较大 的免疫防护作用。 1 补体是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含有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是一组具有酶原活性 的血清球蛋白,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因素激活的酶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 (1)组成和性质: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约有30种蛋白质组成。性质不稳定,对温度敏感,56? 30min丧失活性。含量相对稳定。 (2)补体系统的作用:参与非特异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但在I、II型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病中,也可损伤组织。 2 广泛存在于分泌液、组织液及白细胞中,尤其是在乳汁、唾液及吞噬细胞溶 酶体颗粒中含量较多。是一种低分子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能水解G+细胞壁中黏肽的糖苷键,破坏细胞壁,水分进入,最后细菌崩解。G-细胞壁黏肽外面还有一层脂多糖和脂蛋白,因而不受溶菌酶影响。目前已从新鲜鸡蛋清中提取此酶, 在医药上作为抗菌剂。 3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 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1 (1) 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作用无特异性,是广谱抗病毒物质,,但其保护作用 具有种属特异性。 (2) 抑制癌细胞分裂。 (3) 活化单核巨噬细胞。 2 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主要作用于正常细胞使其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这种 蛋白可干扰病毒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了新病毒的合成。 3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皮下或黏膜下层时,局部经常出现炎症反应。炎症过 程能减缓和阻止病原微生物向机体其他部位的扩散。因为各种类型的吞噬细胞向 炎症部位聚集,使体液防御因素大量聚积,其他组织细胞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各 种白细胞素、吞噬素、溶菌酶等,所有这些物质,对机体抵御传染都是有益的。 指某些机体组织生来就对病原微生物或其毒性产物缺乏感受性,这种不感受 性并非因为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丧失了致病力,也不是由于抗体和吞噬细胞的作 用造成的,而是动物组织对该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性产物没有反应的缘故。如给 龟皮下注射破伤风毒素后,不发生任何症状,但经过几个月后,取其血液注射入 小白鼠体内,可使小白鼠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1、遗传因素:动物种属差异 2、年龄因素:小鹅瘟,IBD,仔猪黄白痢等 3、环境及应激因素:气候,温度,湿度和创伤等. 机体内参与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执行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细 胞和分子。 又称初级淋巴器官,包括凶险、骨髓和腔上囊。功能是由 到淋巴细胞增值为免疫火星细胞的奇观,在新生动物切除后,可造成淋巴细胞缺 乏。——免疫细胞发生、分化与成熟场所。 1. :,. 功能:骨髓源生各种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细胞;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发生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2. 功能: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为T细胞。 3. 功能: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为B细胞。 ——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及对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1.:, 功能: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其中B细胞约25%, T细胞约75%;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 清除抗原性异物. 2. 白髓:发生免疫应答 淋巴鞘——由密集的T细胞构成 脾小结——为B细胞区. 红髓:贮存红细胞,捕获抗原和生成红细胞. 作用:A血液滤过作用;B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C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3. 分布T细胞、B细胞 鸡新城疫?系苗滴眼免疫起重要作用 , 呼吸道 , 消化道 , 泌尿生殖道 , 腺体分泌管 , 作用:接受粘膜表面侵入抗原的免疫应答, 大量产生分泌性抗体 IgA,分布在粘膜表面起粘膜免疫保护。 凡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 NK细胞、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等。 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决定簇,并能通过分化 增值,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称为免疫活性细胞。主 要指T细胞和B细胞两大群,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TB 1T (1)来源: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干细胞进入胸腺后,在胸腺素的诱导和作用下, 分化增殖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小淋巴细胞。 (2)电镜下形态:表面光滑,微绒毛少,吸附能力弱 (3)生活期:较长(数月至数年) (4)表面标志:Thy-1抗原, Lyt抗原,T细胞和红细胞受体 (5)检测方法: E玫瑰花环试验 (6)T细胞亚群: A 杀伤性T细胞(Tk):能直接破坏特意行抗原或携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Th):辅助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C 抑制性t细胞(Ts):对B细胞的分化和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起抑制作用,从而调节和控制免疫反应; D 效应性T细胞(TE):能释放淋巴因子; E 记忆T细胞(TM):记忆抗原刺激作用。 2. B (1)来源: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 (2)电镜下形态:表面凹凸不平,微绒毛发达,吸附能力强 (3)生活期:寿命短 (3d左右),少数长寿的记忆细胞 (4)表面标志:抗原受体;补体c3b受体和抗体Fc受体 (5)检测方法: EA玫瑰花环试验 (6)分类: B1和B2 1K 是对靶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一类淋巴细胞,故也叫杀伤细胞。它从骨髓干细 胞直接衍化而来。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必须通过特异性抗体作中介。因此,这 种作用被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2 NK 是一类杀伤靶细胞既不需特异性抗体参与,也不需抗原预先致敏的淋巴细胞, 故称自然杀伤细胞。 - 1. 膜受体:Fc受体 、 C3b受体 2. (1) 分泌功能:分泌近百种活性物质 (2)吞噬消化功能—monocyte Ia Mφ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 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1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 的性质。 2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 细菌外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等。 :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时,能刺激机 体产生抗体。 与抗体结合后不出现沉淀反应,但可用沉淀抑制反应显现。如酒石 酸、甲苯酸等低分子化合物。 :与抗体结合即可出现可见沉淀物。 1 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自身物质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自身抗原:(1)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抗原‖;(2)机体免疫识别功能紊乱;(3)自身也有一些―隐蔽抗原‖——眼球晶状体蛋白、精子蛋白、甲 状腺蛋白等. 2 (1)通常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分子量越大、颗粒越大,表面抗原决定簇 就越多,化学结构也愈稳定; (2)大分子的胶状物质,不易被机体破坏或排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有利 于持续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3 明胶蛋白分子量10万Da,但免疫原性差—因是直链AA组成。胰岛素只有5734Da,但免疫原性好—因组成、结构复杂。 凡含有苯环、杂环AA和糖的蛋白,结构都较复杂,免疫原性好。 一种抗原物质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结 合发生反应,称为抗原的特异性,或称专一性、针对性。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具有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所决定的。这些基 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是抗原与抗体结合的部位,每个抗原分子的决定 簇数量不等:分子量大,决定簇多;分子量小,决定簇少。抗原的结合价:能与 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簇数目。 - - - , Th -TD Ag -TI Ag -------- 各种微生物各有不同的抗原成分,各有抗原特异性 同种微生物、不同株抗原成分也有差别,分为不同血清型 肠道杆菌: 菌体(O)Ag: 脂多糖、类脂、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耐热 鞭毛(H)Ag:蛋白质,抗原性强,不耐热 表面Ag: -荚膜Ag : 多糖多肽,耐热 -菌毛Ag:蛋白质,不耐热 毒素Ag: -外毒素(蛋白,免疫原性强,不耐热,0.3-0.4%甲醛处理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内毒素(脂多糖,免疫原性弱,耐热,不能制成类毒素) , 无囊膜病毒抗原成分主要是壳粒蛋白 , 有囊膜病毒抗原成分主要是囊膜粒(纤突)蛋白 , 有的只有一个血清型(猪瘟病毒) , 有的有多种血清型(流感病毒) 定义: 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 佐剂在人工免疫中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除能使弱抗原性物质增强 抗原性外,还在于: (1)可以用最小的抗原量,最少的接种次数,使在血清中或黏膜表面维持足够 的抗体浓度,获得持久的预防接种效果; (2)在制备抗血清时,加佐剂免疫接种,可增加抗原所激发的抗体应答,达到 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目的; (3)增强对肿瘤细胞或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有效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的 目的,同时增强吞噬细胞的非特异杀伤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刺激作用等。 1 这一类在生物制品上应用广泛的有氢氧化铝胶、明矾和磷酸三钙等。由于蛋 白质抗原与此类佐剂混合后成为凝胶状态,可较长期存留在体内,持续性的释放 抗原而起刺激作用。 常用20%铝胶生理盐水。 为一种无色结晶状物质,溶于水。有钾明矾和铵明矾两种。作为佐剂 主要是钾明矾。如破伤风明矾沉淀类毒素、气肿疽明矾苗等。 于疫苗中加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使在疫苗中化合成磷酸三钙, 吸附抗原后沉淀,所制的疫苗效力与加铝胶佐剂相近。 2 此类佐剂有弗氏佐剂,即乳化的水油佐剂。由美籍匈牙利细菌学家Freund 氏(1926~1935)研究成功。首先在试验动物体内证实了佐剂的活性,在许多免 疫试验中,证明提高免疫力很显著。 乳剂是将一种溶液或干粉分解成细小的微粒,混悬于另一不相溶的液体中所 制成的分散体系。 3 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消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同时具 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了。它能保持抗原特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Ig):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分泌液 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五类:IgE IgD IgM IgA IgG 抗体是机体免疫活性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血清和体液中 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 A. 重链2条 轻链2条 B.可变区 恒定区 C.铰链区 1.IgG 是血清中的主要Ig,含量最高,约占血清中Ig总量的75%。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人和兔可以;猪、牛、马、羊不能通过)。IgG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抗毒素亦主要为IgG,能中和毒素使其失去活性,在体液免疫中最为重要。 IgG与抗原结合出现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 2.IgA 有血清型IgA和分泌型IgA之分。血清中主要是单体,少数双体(9s)或三体(11s)IgA。占血清总量的10%~20%。 在唾液、泪液、初乳、鼻和支气管分泌液、胃肠液、尿液、汗液等分泌液中 的IgA常称为分泌型IgA,其主要是双体,由J链连接。它在保护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和眼睛抵抗微生物入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IgA不能结合补体,但能凝集颗粒性抗原和中和病毒。 3.IgM 由J链及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分子量最大(900 000, 19s,)的Ig ,又称巨球蛋白,仅存在于血流中,是动物机体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最早的免疫球蛋白,也 是一种高效能抗体。机体受病原感染后,IgM与补体结合,溶解病原体。它具有 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中和毒素等多种功能,也参与II型、III型变态反应。 4.IgD 基本结构与IgG相似,有一个单体结构,主要是作成熟B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受体。在血清中含量极低,很少分泌,已经证实人、猪、鸡和一些实验动物 有分泌性IgD存在,但极不稳定,容易降解。其功能目前了解不多。 5.IgE 以单体形式存在,在血液里含量最低,由于其有独特的Fc片段,能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与抗原一起介导这些细胞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而 参与I型变态反应。在抗蠕虫感染中,也是一种重要的体液免疫因素。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就其对异种动物来说又是很好的抗原。它既是抗体又 是抗原,即所谓双重性。用提纯的鸡IgG免疫异种动物羊,就可产生羊抗鸡IgG抗体称为抗抗体。抗抗体在免疫标记技术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1. 一种抗体只能与其相应的抗原呈特异性结合,这就是抗体与其他免疫球蛋白 和血清中正常球蛋白的根本区别。 2. 抗体只有和抗原结合后,才具有激活补体的作用。激活补体引起了靶细胞的 一系列反应,导致细胞溶解或死亡。 3. 具有与组织结合的Ig只有IgE。IgE能同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靶细胞 通过Fc段结合。当特异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结合在肥大细胞的IgE与抗原形成复合物,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变态反应。 4.抗体能促进细菌颗粒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 5. 靶细胞与IgG的Fab端结合,然后IgG的Fc端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形成靶细胞—IgG—杀伤细胞大的复合物,这时杀伤细胞可使靶细胞内的 成分漏出,裂解而死亡,称为ADCC。 免疫应答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 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 又称感应阶段, 是摄取和识别抗原阶段。 2. 反应阶段是T细胞或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致敏T细胞或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 抗原进入机体后,经过加工处理,刺激B细胞,B细胞转化为浆母细胞,前浆细胞,再增殖发育成浆细胞。浆细胞针对抗原的特性,合成及分泌特异的免疫 球蛋白,不断排出细胞外,分布于体液中,发挥特异性的体液免疫作用。 1. 第一:对同一种抗原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产生免疫球 蛋白的速度、数量和持续时间不同。即初次产生缓慢,滴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再次产生的速度快,滴度高,持续时间长。这是在体内存留免疫记忆细胞,当再 次受到抗原刺激时,免疫细胞迅速反应,加快分化增殖,迅速产生抗体。 第二: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顺序。当抗原刺激机体后可以产生多种Ig。其出现的顺序一般是IgM最早,但消失也快,在血液中只维持数周至数月。IgG的出现稍迟于IgM,当IgM接近消失时,IgG方达高峰阶段,并维持较长时间,甚至达到数 年之久。IgA出现最晚,常在IgM和IgG出现后2周至1~2月才能在血液中查出,但维持时间较长。这一现象在免疫学上叫IgM-IgG-IgA顺序律。在检验工作中,可通过对IgM的检出,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2. A. 由于抗原的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和毒力的不同,对机体刺激的强度不一样,因 此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也就不同。 B. 在一定的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用量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但抗原量过 多,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呈现―免疫麻痹‖的动物,经过一定时间,待大量抗原被分解清除后,麻痹现象可 以解除。所以在进行预防接种时,疫苗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取用。 C. 抗原注射途径的不同,抗原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和接触的组织也不同,因而产 生不同的结果。在实践中,接种途径的选择应以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 为原则,一般按说明书规定的进行。 D. 一般菌苗需间隔7~10d,注射2~3次,类毒素注射2次,间隔6周。但注射弱毒疫苗,由于活微生物可以在局部适当繁殖,能比较长久地在机体内存在, 起到加强刺激的作用,一次注射即可达到目的。 E. 机体的年龄因素(例如新生动物),对于许多抗原的刺激,不形成免疫应答, 或者反应比较微弱。其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或受母源抗体的抑制。 另外,机体的健康状态、神经系统和营养等也能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F. 将佐剂和疫苗同时免疫接种机体,能够非特异的增强抗体反应的强度和延长 反应的时间。 来源于母体的抗体称母源抗体。初生幼畜饲喂初乳和乳汁,对增加幼畜的抵 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禽类的抗体可以经卵传给下一代。 1. 初乳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是IgG,占其全部免疫球蛋白60%~90%。母猪在产后泌乳早期的初乳中,IgG占乳中免疫球蛋白总量的80%,其次为IgA和IgM。随着泌乳的过程,初乳变为常乳,其所含免疫球蛋白的类别因动物种类而不同。 2. 母源抗体在初生畜(禽)体内的保持时间及依靠母源抗体所获得的免疫保护 的持续时间,是制定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 根据试验:仔猪接种猪丹毒菌苗应以12周龄最合适,过1个月再接种1次,免疫效果最好。 总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对某种动物制定免疫程序时,都应按照实际情况 来做:如疫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疫苗的免疫效能以及母源抗体的滴度加以考 虑。如果母畜接种过疫苗,仔猪吮乳后接受了母源抗体,初次免疫应当予以后延; 若母畜群没有免疫,则应提早进行预防接种。 1. 细胞免疫又称细胞介质免疫。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分泌、增殖形 成致敏的淋巴细胞或效应细胞;当再次与相同的抗原接触时,合成和释放多种具 有免疫效应的物质,直接杀伤或激活其他细胞杀伤破坏抗原或靶细胞,发挥其免 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接受由巨噬细胞传递来的抗原信息之后,成为致敏的T淋巴细胞,一方面,其中杀伤性T细胞(或称细胞毒性T细胞)如TK和K细胞可以直接杀伤靶细胞,这一功能称为细胞毒作用。另一方面致敏淋巴细胞与同种抗原再次 接触,能释放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称为淋巴因子。 2. A.抗胞内菌感染免疫 胞内菌有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鼻疽杆菌等;真菌中的胞内菌有念珠菌、球 孢子菌等。抗胞内菌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出一系列淋巴因 子和一些效应细胞,杀灭抗原和携带抗原的靶细胞,使机体得到抗感染的能力。 B. 某些病毒病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被抗原致敏的Tc可特异性识别病毒和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新抗原,杀死病毒或裂解感染细胞;多种淋巴因子如淋巴毒 素因子,可以直接破坏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和细胞内的病毒;致敏淋巴细胞也能 合成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增殖。 C. 某些淋巴因子作用于机体局部产生炎症应答。反应部位血管通透性增高,巨 噬细胞聚集于感染处,机体在消灭病原体的同时,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坏死、溃 疡等变态反应。 D. 由于供体与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而发生反应,供体抗原刺激受体T淋 巴细胞产生毒性T细胞,同时释放淋巴毒素等因子,引起移植组织细胞损伤及 排斥。 E. 肿瘤细胞抗原被机体T淋巴细胞识别,产生可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T细胞。同时释放淋巴因子,也可杀伤破坏肿瘤细胞,同时动员机体免疫器官, 监视异常的突变细胞的出现。 3. 淋巴因子是被激活的淋巴细胞所产生的,除抗体以外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的 总称。淋巴因子共十几种,分别引起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其理化特点也各不相同。 A. 包括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F)、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CF)和白细胞趋化 因子(NCF)等。能吸引巨噬细胞、白细胞等向有抗原部位移动。 B. 是一种糖蛋白,耐热,不能透析,可被胰酶和神经胺酸酶破坏。能抑制进入 炎症区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移动,使其停留在炎灶和病原体集聚的部 位,并增强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LT 亦称细胞毒性因子(CF)系白蛋白。 D.SRF 亦称炎性因子(IF),是一种蛋白质。 E.MF 该因子可诱导非致敏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和母细胞化。 F.(TF) 如将致敏动物的白细胞经反复冻融裂解后的抽提物,给未致敏动物注射,具 有转移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该抽提物称为转移因子。现在国内外已将转移因 子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胞内感染及细胞免疫缺陷或功能降低的各种疾病。 G. 经抗原或非特异促分裂因子的刺激而活化的淋巴细胞能产生干扰素,这种 干扰素称P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刺激时,会引起异常强烈的免疫反应,招致严重组织 损伤和机能紊乱,这种异常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参与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 应原,变应原有完全抗原及半抗原。 变应原可以来自体外的抗原物质(外源性物质),也可是机体自身的改变了的 组织细胞成分(内源性物质)。 , ?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 ?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1 . ? 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 发生快,恢复快,一般无组织损伤; ?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2 . A . 呼吸道 --- 花粉、尘螨、霉菌等; 消化道 --- 鱼、虾、肉、蛋、牛奶等; 皮肤 --- 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 肌肉、静脉 --- 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 B . --- IgE 3. A. 抗原 , 机体 , 产生IgE ,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B. 1.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2.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 一个抗原分子与两个IgE结合,使抗体交联。激活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 使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 等,同时产生各种生物效应。 4. A. a.药物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最常见)、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链霉素、磺胺、有机碘等。 b.血清过敏性休克 抗毒素血清,如破伤抗毒素血清和白喉抗毒素血清。 . 尘土、花粉、霉菌、动物皮屑或呼吸道感染等。如过敏性 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 鱼、虾、蛋、奶及一些药物。如过敏性胃肠炎。 . 多种抗原,或冷热刺激、日光照射、肠内寄生虫感染等。 如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1 . 1 1.细胞固有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如 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和血小板。 2.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吸附于细胞表面: 如病原微生物抗原和某些化学药物等半抗原。 3.异嗜性抗原:如链球菌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瓣膜之间的共同抗原。 2 IgGIgM 2. (一)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二)新生儿溶血症 (三)血细胞减少症 (四)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注: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由?、?型超敏反应引起,?型占20% 左右。 (三) ?型超敏反应 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IgG、IgM类)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组织,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 胞等其它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组织损伤的过程。 1 (一)抗原 内源性抗原:如变性IgG,核抗原;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 生物制剂(如抗毒素血清)、药物等。 (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G、IgM)免疫复合物形成, 在组织内沉积。 (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 ? 血管扩张、渗出; ? 中性粒细胞浸润; ? 出血坏死及血栓为特征的血管炎。 2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 抗毒素血清(大量)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与抗原(局部尚未被完全排除)结合。使 局部红肿、全身皮疹、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肾损伤等症状及体征。 2. 溶血性链球菌(可溶性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肾炎。 ?型变态反应又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此型反应是细胞免疫引起的,无抗体 与补体参入,反应的发生较慢,一般在接触抗原后6h开始出现,24~48h达到高峰,然后消退,故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机体受变应原刺激后,体内的T型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致敏淋巴细 胞。当再次受同种变应原刺激后,细胞的受体与变应原结合,致敏淋巴细胞释放 出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淋巴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单核巨噬细胞渗出,巨噬细 胞聚集于反应部位,引起血管扩张,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坏死等炎症反应。 IV型变态反应包括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和某些节肢动物所引起的 变态反应。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某些细胞内寄生病原菌如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等引起。患 病动物机体受病原菌所致敏,对其相应的变应原具有异常高的反应性。如用该种 病原菌裂解后的抽提液给患病动物皮下接种或滴眼,可引起局部炎症等变态反 应。 在兽医诊断中如检疫牛群中是否感染了结核病,即用结核菌素(OT)给牛体皮内注射或滴眼,观察局部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1. I、II、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比较快、可由抗体介导,并通过血清中的抗体被动 转移给正常人。 I型必须有与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和高亲和的IgE参与; II型必须有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IgG、IgM参与; III型必须有IgG或IgM与抗原形成一定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且沉积之后致 病; IV型超敏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 2.补体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III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 5.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型超敏反应参与。 一、自身免疫 二、免疫耐受 三、免疫缺陷 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正常组织细胞成分发生免疫反应,称之为自身 免疫。 由自身免疫造成的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称为自身免疫病。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成分有某种程度的免疫反应是生理性的无害的, 这是协助机体清除在体内出现一些被破坏的和衰老的组织细胞,以保持机体的稳 定性。但如产生过量抗体,则会破坏正常组织,造成病理状态。 (1) 正常隐蔽抗原的外流。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组织成分,如睾丸、眼球水晶 体等,不进入血循环,不与淋巴器官接触,不形成免疫耐性。当在某种情况下, 如外伤感染等,使这些抗原外溢到血流中,即可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2)机体的组织细胞受某些理化因素或微生物作用后,自身组织抗原发生改变, 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所引 起的自身免疫病中,如貂的阿留申病、马传染性贫血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后造成 的自身免疫病,前者是抗核抗体,后者是抗红细胞抗体。 (3)某些微生物与机体组织成分之间有共同抗原,在感染这些微生物后,刺激 机体产生抗体,可与某些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免疫反应,而造成自身免疫病。例如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心肌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 (4)机体受到某些药物或传染因子的影响,使免疫活性细胞发生突变,丧失自 我识别能力,产生自身抗体,与自身细胞发生异常免疫反应。例如获得性溶血性 贫血,由于免疫性细胞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而造成的。 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机理是较为复杂的,对机体危害是严重的,治疗自身免 疫病必须清除发病因子,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才能达到目的。 正常机体对于抗原物质的刺激,均会发生免疫反应,表现为产生抗体或细胞 免疫反应。但在某种情况下,机体对抗原刺激不发生可检出的反应,称为免疫耐 受性。 如果动物在胚胎期或新生时期,受到某种抗原物质的刺激,当动物成年后, 便产生对该种抗原物质的免疫耐受性。 免疫耐受性包括先天的免疫耐受性及后天获得的免疫耐受性。前者是对自身 组织的耐受性;后者是人工注射抗原所产生的耐受性。 能引起耐受性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同一抗原物质刺激,剂量不同,产生耐受性的情况也不同:低剂量可以产生 耐受性,中等剂量导致免疫,高剂量则又引起耐受性。两种耐受性,可分别称为 低剂量耐性和高剂量耐性。高剂量耐性即是给动物注射大量某种抗原时产生的免 疫耐受,又可称为免疫麻痹。 免疫缺陷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受损而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 异常。由于免疫缺陷,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严重感染、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 肿瘤。 根据免疫缺陷的发生情况, 是由于遗传因子所引起的先天性的中枢免疫器官的缺陷,这种缺陷往往表现 为淋巴细胞系统异常的体液免疫缺陷和细胞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异常的缺陷以及 补体异常缺陷三大类。 是由于烧伤、辐射、病毒感染、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破坏了机体的免疫 器官及免疫细胞而出现的免疫缺陷。如鸡早期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使雏鸡体液 免疫功能下降,因而易感染其他致死性疾病而死亡。 免疫缺陷病畜治疗时,可以考虑输入全血浆和骨髓移植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 能。细胞免疫缺陷,可输入胸腺素、转移因子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1、 :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在体外一定的条件下作用后,能出现用肉 眼可见的反应。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将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叫做血 清学反应。 特点:特异性强、检出率高、方法简易、反应快速。 ?凝聚性试验(凝聚试验和沉淀试验) ?标记抗体技术(荧光抗体,酶标抗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蛋白标记抗体) ?有补体参与的反应(溶菌反应,免疫粘附血凝,团集反应) ?中和试验(抗血清与病毒中和试验,毒素和抗毒素中和试验)。 2、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通常称为免疫反应。 1 1 抗原抗体的结合实质上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中抗原结合点之间的结合。由于 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 异性。这种特异性如同钥匙和锁的关系。例如白喉抗毒素只能与相应的外毒素结 合,而不能与破伤风外毒素结合。但较大分子的蛋白质常含有多种抗原表位。 (2) 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上有相同的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间构型部分相同, 皆可出现交叉反应。 2 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 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 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生现最强的反应。以沉淀反应为例,若向一排试管 中中入一定量的抗体,然后依次向各管中加入递增量的相应可溶性抗原,根据所 形成的沉淀物及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可绘制出反应曲线(图9-1)。从图中可见,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 在此范围内,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其中有一管反应最快,沉 淀物形成最多,上清液中几乎无游离抗原或抗体存在,表明抗原与抗体浓度的比 例最为合适,称为最适比。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则无沉淀物形成,这种 现象称为带现象。出现在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出现在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 关于抗原抗体结合后如何形成聚合物,曾经有过不少解释。结合现代免疫学的成 就电镜观察所见,仍可用Marrack(1934)提出的网格学说(latticetheory)加以说明。 因为大多数抗体的巨大网格状聚集体,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但当抗原或抗体 过量时,由于其结合价不能相互饱和,就只能形成较小的沉淀物或可溶性抗原抗 体复合物。 在用沉淀反应对不同来源的抗血清进行比较后,发现抗体可按等价带范围大小分 为两种类型,即R型抗体和H型抗体。R型抗体以家兔免疫血清为代表,具有较宽的抗原抗体合适比例范围,只在抗原过量时,才易出现溶性免疫复合物,大 多数动物的免疫血均属此型。H型抗体以马免疫血清为代表,其抗原与抗体的合适比例范围较窄,抗原或抗体过量,均可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人和许多大动 物的抗血清皆属H型。 () 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抗体对相应抗原的亲和力;二是 环境因素对复合物的影响。高亲和性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表位的空间构型上 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容易解离。反之,低亲和性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复合 物较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结合牢固,不容易解离。反之,低亲和性抗体与抗原 形成的复合物较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均能保持未结合前的结构、活性及 特异性。在环境因素中,凡是减弱或消除抗原抗体亲和力的因素都会使逆向反应 加快,复合物解离增加。如pH改变,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可破坏离子间电引 力消失。对亲合力本身较弱的反应体系而言,仅增加离子强度即可解离抗原抗体 复合物的目的;增加温度可增加分子间的热动能,加速已结合的复合物的解离, 但由于温度变化易致蛋白变性,所以实际工作中极少应用。改变pH和离子强度 是最常用的促解离方法,免疫技术中的亲和层析就是以此为根据纯化抗原或抗 体。 4 血清学试验通常用一个已知测定另一个未知,可以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也可 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 5 (1)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无可见反应。 (2) 反应的可见阶段,表现为凝集、沉淀、补体结合等,反应 速度较慢,需几分钟或更久。 6抗体是一种球蛋白,所以它本身又是一种良好的抗原,如用 IgG免疫异种动物可获得抗IgG抗体。即所谓抗抗体。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双与抗抗本结合,形成抗原抗体抗抗体的大复合物。 7血清学试验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1. 适当浓度的电解质能使抗原抗体结合物表面的电荷降低,而互相 凝聚,发生沉淀或凝集反应,常用电解质是氯化钠,一般最适浓度是0。85-0。9%,用于禽类血清学试验时,浓度为8-10%。 2. 较高的温度可以增加抗原和抗体接触机会,从而加速反应的出现。 3. :常用的PH值为6-8。 4. 往往会抑制反应的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 5 适当振荡加速抗原抗体反应,强烈振荡则可使抗原抗体的结合离解。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有关免疫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 发病机制的研究。如对传染病、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缺损病、超敏反应、自身 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的免疫学检测,对诊断、治疗均有很大帮助。此外在 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对抗原性物质或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查不仅推动了对各种免疫 学现象的研究,而且扩大免疫学与医学生物许多领域的联系。本章仅介绍常用免 疫学检测方法的原理,简要过程和实用意义。 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称为生物 制品。包括: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液。 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制成并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 物制品。 通过疫苗的动物接种,刺激了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 生虫的感染,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1 病原微生物毒力逐渐减弱或丧失,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用该种活的、 变异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活苗或弱毒苗。 活苗能在体内短期繁殖,多为一次免疫使用剂量小,免疫力强,成本低, 有多种免疫途径且不需佐剂; 有排毒危险或组织反应,难以制成联苗,运输保存较困难,现多制成冻干 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病毒等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 杀死(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为灭活苗或死苗。 灭活苗安全易保存,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 不能在体内增殖,免疫期短,常需多次免疫,使用剂量大且只能注射,可 能有毒性等副作用。 将细菌的外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脱毒制成的生物制品。外毒素经脱毒后失去毒性,但保留较强的免疫原性。 2 是指不同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疫苗。 则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型或株所制成的疫苗。 联苗或多价苗的应用可简化接种程序,减少接种动物应激反应的次数,因而对畜 牧生产有利。通常的使用原则不加重接种副作用,不发生免疫干扰现象,并且能 提高各个制剂或其中之一的免疫效果。 3 由于寄生虫大多有复杂的生活史,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多变性,因而 至今仍无理想的寄生虫疫苗。多数研究者认为,只有活的虫体才能诱发机体产生 保护性免疫。目前,国际上已应用并收到良好免疫效果的疫苗有犬钩虫疫苗及抗 球虫活苗等,随后又相继出现了旋毛虫虫体组织佐剂苗、猪全囊虫匀浆苗、弓形 虫佐剂苗和伊氏锥虫致弱苗等。 4 利用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亚单位或亚结构制成的疫苗称为微生物亚单位苗或亚 结构苗;由微生物的某些化学成分制成的疫苗又称为化学苗。此类疫苗没有病原 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可免除微生物苗的一些副作用,保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如A 族链球菌M蛋白疫苗及大肠杆菌菌毛疫苗等。 5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疫苗已愈来愈受青 睐。目前,已知的基因工程苗有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苗、基因工程活载 体苗和基因工程多决定簇颗粒性疫苗等。其中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为死苗,免疫原 性差且成本高,因而沿未普遍推广。 基因工程活载体苗是以辣病毒、疱疹病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此种病毒基因 组的特定位置上,使载体病毒获得表达外源基因新特性的重组体疫苗,又称为重 组活毒疫苗。 一个载体病毒可插入多种抗原基因构成多价疫苗,宿主范围广,且无致瘤 和致癌性,可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且剂量小、成本低、易于推广。 基因工程多决定簇颗粒性疫苗,是将病原保护性抗原基因嵌合到多聚体颗粒中, 使外源抗原暴露于颗粒外表面,构成多个抗原决定簇所制成的疫苗。该疫苗具有 颗粒特性,因而免疫原性较好。 ,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切去病毒基因组编码致病物质的某一片段核 苷酸序列,使其致病力丧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与复制成的疫苗。此种缺失株较 稳定,不易发生返强现象。 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等抗原后,机体体液中尤其血清中产生大 量抗该抗原的抗体,由此分离所得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高免血清或抗血清。此 种免疫持续时间短,只适用于治疗与紧急预防,属人工被 动免疫。临床上应用 的抗炭疽血清及破伤风抗毒素均属此类。 专供诊断动物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或检测动物免疫状态和鉴定病原的生物制品称 为诊断液或诊断制剂。通常包括诊断抗原、诊断抗体(血清),此外标记抗体、 单克隆抗体等也已作为诊断制剂而得到广泛应用。 1 菌种、毒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源,世界各国都为此设置了专业性保藏机构。一 般的菌种、毒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规定,经研究单位大量研究选出并用于生 产的现有菌种、毒种,均由中监所或中监所委托分管单位负责供应。 指形态、生化、培养、免疫学及血清学特性以及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引起细胞病变 等特征均应符合标准。 在菌种、毒种的选择时,需特别注意其血清型是否与疫苗使用地区流行的病原相 符,血清型相符者才能保证免疫效果。 菌种、毒种在保存、传代和使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变异因此遗传性 状稳定是保证疫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菌种在投入大量生产之前,需进行毒力与免疫原性的鉴定及稳定性试验,从而确 定强毒菌种对本动物及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弱毒株的致死和不致死动物范围及 接种的安全程度,通过制成菌苗免疫试验动物后攻强毒确定免疫原性;对制造弱 毒活苗菌种需反复传代和接种易感动物来确定其毒力是否返强。 毒种纯化、检查比较困难,通常是采用某些动物或鸡胚来鉴定。依据各自的致病 力、特定组织含毒量及对动物的免疫力作为选择和鉴定的标准。 为了保持稳定性,最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和毒种。冻干的细菌、病毒 分别保存于4?和-20?以下温度,有条件的放在液氮中保存效果更好。 1 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但尽可能避免影响其免疫原性或破坏血清中 补体活性的过程。灭活的方法有物理(如加热)和化学方法两种,但疫苗生产上 主要采用化学法灭活。 用来进行灭活的试剂,如甲醛、苯酚、结晶紫及烷化剂等,其中甲醛应用最为广 泛。甲醛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36%—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有强烈刺激性。甲醛的灭活作用是其醛基能够破坏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结 构,导致细菌死亡。一般需氧菌和厌氧菌所用甲醛的浓度分别为0.1%—0.2%、0.4—0.5%,37—39?处理24h以上或更长时间,如气肿疽灭活苗常用0.5%甲醛溶液37—38?灭活72—96h;病毒所用甲醛浓度为0.05%—0.4%,多半用0.1%~0.3%的浓度。 灭活的效果与温度、PH、微生物的种类和含氮量、灭活剂的特异性及浓度以及 是否存在有机物等因素有关。通常高温与碱性环境能加速灭活但易破坏抗原性, 而含氮量较高及有机物的存在会消耗部分灭活剂,使灭活速度减慢。 2 :单独使用一般无免疫原性,而与抗原物质合用能增强后者的免疫原性和机 体的免疫应答,或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佐剂必须是无毒、无致癌性及其他明显的副作用和易于吸收、吸附力强的化学纯 物质;佐剂疫苗经1~2年保存应不致引起不良反应,效力无明显改变。 、AlPO、Kal(SO)•12HO、Ca(PO)、炭末34422342Al(OH) 及其他 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Span白油佐剂等。 常与抗原混合成悬浊状态,使抗原在注射局部存留时间延长,通过抗原的缓慢释 放,持纪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生物佐剂(微生物及其产物):结核菌、卡介苗、乳酸菌类、短小棒状杆菌、葡 萄球菌、链球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等。 表面活性剂、胺及其类似物、核酸及其类似物、药物等。 氢氧化铝胶(铝胶)是常用佐剂之一,它既有良好的吸附性,又能浓缩抗原,减 少注苗剂量。铝胶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基本无毒,因而也是人用疫苗的主要佐 剂。用铝胶稀释比用生理盐水稀释的免疫效果好。但铝胶也有易引起轻度局部反 应、冻后易变性、无明显的细胞免疫以及可能对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有影响等缺 点。 白油Span-85佐剂是当前的主要油乳佐剂,该佐剂用轻质矿物油(白油)作油相, Span-80或Span-85及吐温-80作为乳化剂。配制时可将白油与Span-80按94:6比例混合,再加总重量2%的硬脂酸铝溶化混匀后,116?高压灭菌30min即为油相,将抗原溶液和吐温-80以96:4比例混合作为水相,两相之比为1:1。有研究证明,同时含油相和水相乳化剂的疫苗比仅含油相的疫苗免疫效果好,在37?条件下更稳定,黏度也低。 第24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九 凝集试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判定 目的意义 2、明确凝集试验在生产中的应用 抗原和血清(以布氏杆菌为例):布氏杆菌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 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待检血清 材料 生理盐水、玻片、试管、加液枪(20-200ul)、接种环等 1、何谓凝集价?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 2、玻片凝集与试管凝集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问题思考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训注 2、认真观察并较为准确地判定结果 意事项 第25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三篇 主要病原微生物(一)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1节 球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2节 革兰氏阴性杆菌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球菌 1、葡萄球菌 2、链球菌 二、革兰氏阴性杆菌 1、埃希氏菌属 教学主要 2、沙门氏杆菌 内容 3、巴氏杆菌 4、布氏杆菌 5、简介鼻疽杆菌、弯曲杆菌属、幽门螺杆菌 1、掌握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抵抗力、微生物学 教学目的 诊断、防治 和 2、掌握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抵抗力、微生物学 教学要求 诊断、防治 3、了解各类细菌的抗原结构、生化特性 重点: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抵抗力、微生 物学诊断、防治 教学重点 2、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抵抗力、微生物和 学诊断、防治 教学难点 难点:1、鼻疽杆菌、弯曲杆菌属、幽门螺杆菌的致病特征 2、各类细菌的抗原结构、生化特性 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及抵抗力 复习 2、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及致病特点 思考题 3、大肠杆菌的形态、染色及致病特点 4、沙门氏杆菌的形态、染色及致病特点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化脓性感染 导入 2、动物的腐蹄病 3、伤口感染破伤风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至少包括有20个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 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 度37?C,最适生长pH 7.4。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 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 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 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 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 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 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 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 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 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 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 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 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 他部位的污染。、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 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 37?C,最适生长pH 7.4。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 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 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 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 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a.溶血毒素:外毒素,分α、β、γ、δ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 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 b.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c.血浆凝固酶: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时,该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葡萄球菌形成的感染易局部 化与此酶有关; d.脱氧核糖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能耐受高温,可用来 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 A、B、C、D、E及F五种血清型。肠毒素可耐受100?C煮沸30分钟而不被破坏。它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是呕吐和腹泻。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溶表 皮素、明胶酶、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样品处理:无菌取25g或25mL食品样品,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制成10-1稀释液。 增菌培养:将10-1稀释液接入7.5%NaCl肉汤或胰蛋白胨肉汤中,37?C培养 24小时。 本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因原发疾病长期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 失调所致,抗生素敏感菌株受到抑制,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乘机繁殖。金黄 色葡萄球菌为侵袭性细菌,能产生毒素,对肠道破坏性大,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炎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前出 现,发热很高。轻症大便次数稍多,为黄绿色糊状便;重症大便次数频数,每日 可达数十次,大便呈暗绿色水样便,外观像海水,所以叫海水样便。粘液多,有 腥臭味,有时可排出片状伪膜,将伪膜放入生理水,脱落的肠粘膜即漂在水面上, 对诊断帮助很大。体液损失多,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严重,可发生休 克。挑选大便粘液部分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如经革兰氏染色, 显微镜检查可见成堆的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大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即 可明确诊断。 来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 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A、B、C、D、E及F五种血清型。肠毒 素可耐受100?C煮沸30分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 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常排列成链状的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在陈旧 培养基或脓液标本中常呈阴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 类。根据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特征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血环,通常寄居在人的口咽腔、 呼吸道及肠道中,致病力弱。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强烈的溶血毒素,在 血琼脂培养基上,可使菌落周围出现宽2~4毫米、界限分明、无色透明的溶血 环,致病力强,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根据抗原构造不同,又分成A、B、C、D等18个群,在每一群中,因表面抗原的不同,又分成若干亚群,对人类有致病 性的绝大多数属于A群。丙型(γ)链球菌不溶血,对人类无致病作用。链球 菌所致疾病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特点,一方面,由于细菌类型多,且既有侵袭力也 有毒素;另一方面,人体各组织器官均高度易感,且有变态反应机制参与发病。 链球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透明质酸酶、链球菌激酶和链道酶(streptodornase)等;产生的毒素有:链球菌溶血素、红斑毒素(一种耐热的外毒素,又叫猩红热 毒素,由A群链球菌中的部分菌株所产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 小球性肾炎等,均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发。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幼令培养物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无芽胞, 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 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园形突起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能发醇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汗或1%去氧胆酸钠所溶解。这两种特性用来鉴定甲型溶血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主要有三种: 1.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同,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统族特异性抗原,是细菌壁的组成成份。对人致病的 90%属于A族,其次为B族,其它族少见。 3.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M、R、T、S等四种不同性制质的抗原组份,具有型 特异性。是链球菌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位于C抗原外层,同族链球菌可根据 表面抗原不同进行分型,如A族链状菌可据此分为60多型。 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 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 的溶血环,完全溶血,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 (Streptoccus hemolyticus),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 一般不致病。 2 按C抗原不同可分类A、B、C、D、E、F、G、H、K、L、M、N、O、P、 Q、R、S、T等18个族。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 3.根据对氧需求分类 又可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大类链球菌。 抵抗力,55?可杀死大部分链球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 存活数日,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均敏感,耐药性低。 A族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多种酶和外毒素。 1.M蛋白 是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份,具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的杀 菌作用。纯化的M蛋白能使纤维蛋白原沉淀,凝集血小板,白细胞,溶解多形 核细胞,并抑制毛细血管中的细胞的移动。M蛋白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型特 异性抗体,并与变态反应疾病有关。 2.脂磷壁酸 与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有关,大多数LAT位于细胞膜和肽聚糖之间,通过肽聚糖孔伸展至细菌细胞表面,人类口腔粘膜和皮肤上皮细胞、血 细胞等细胞膜上均有LAT的结合位点。 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es),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于在 组织中扩散。又称为扩散因子。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Streptococcal fibrinolysin)是一种激酶,能激活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酶原,成为血浆蛋白酶,即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耐热,100?50分钟加热仍保持活性。链激酶抗体 能中和该酶的活性。 5.链道酶 又名脱氧核糖核酸酶(Streptococcal deoxyribonuclease)。主要由 A、C、G族链球菌产生。此酶能分解粘稠脓液中具有高度粘性的DNA,使脓汁稀薄易于扩散。产生的相应抗体有中和该酶的活性。用链激酶、链道酶制剂进行 皮肤试验作为测定机体细胞免疫的一种方法。 6.链球菌溶血素 有溶解红细胞,杀死白细胞及毒害心脏的作用,主要有“O”和“S”两种。 链球菌溶血素O 为含-SH基的蛋白质,对氧敏感,遇氧时一SH基即被氧化为-SS-基,暂时失去溶血能力。若加入0.5%亚硫酶钠和半胱氨酸等还原剂,又可 恢复溶血能力。溶血素O能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动物试验又证实对心脏有急 性毒害作用,使心脏骤停。抗原性强,感染后2~3周,85%以上病上产生抗“O”抗体,病愈后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可作为新近链球菌感染,或可能风湿活动的 辅助诊断。 溶血素“S” 是一种小分子的糖肽,无抗原性。对氧稳定,对热和酸敏感。血 平板所见透明溶血是由“S”所引起,能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给动物静注可迅 速致死。注射小鼠腹腔,引起肾小管坏死。 7.致热外毒素 曾称红疹毒素 或猩红热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为 外毒素,使病人产生红疹。该毒素是蛋白质,对热稳定,具有抗原性,则产生的 毒素能中和该毒素的活性。但可分为A、B、C三种不同抗原性的毒素。无交叉 保护作用。该毒素还有内毒素样的致热作用,对细胞或组织有损害作用。 A90% 1 由皮肤伤口侵入,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 窝组织炎、丹毒等。沿淋巴管扩张,引起淋巴管炎,淋巴腺炎,败血症等,经呼 吸道侵入,常有急性扁桃腺炎、咽峡炎,并蔓延周围引起脓肿、中耳炎、乳突炎、 气管炎、肺炎等。不卫生接生,经产道感染,造成“产褥热”。 2 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A族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 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和疹退后的明显脱屑。 3.链球菌感染后疾病 主要是病原菌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 由A族链球菌的多种型别引起,临床表现以关节炎、以肌炎为主。致病 机理认为两种:一是第?型变态反应,链球菌细壁多糖抗原和心肌瓣膜,关节组 织糖蛋白有共同抗原性,胞壁蛋白抗原和心肌有共同抗原性。二是第?型变态反 应,可能是M蛋白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心瓣膜和关节滑液膜上造成。 急性肾小球肾炎 多见于儿童和少年,大多数由A族12型链球菌引起。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浮肿和高血压。也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链球菌的某些抗原与肾 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机体针对链球菌所产生的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发生反 应,属第?型变态反应。由链球菌的M蛋白所产生的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物 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造成基底膜损伤,属于第?型变态反应。 4 B族链球菌又称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us agalactiae)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可引起皮肤感染、心内膜炎、产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 甲型(草绿色)链球菌 人类口腔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若心脏瓣膜已有缺陷 或损伤,本菌可在损伤部位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在拔牙或摘除扁 桃体时,寄居在口腔、龈缝中的草绿色链球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 变异链球菌 为厌氧菌,可引起龋齿。 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主要是M蛋白的抗体(lgG)。由于型别多,无交叉免疫性。猩红热病后可产生对同型红疹毒素的抗体,建立同型抗毒素 免疫。检测易感人群对猩红热有无感受性的试验称为狄克氏试验 ,即用一定量红疹毒素作皮肤试验。 根据链球菌所致疾病不同,可采取脓汁、咽拭、血液等标本送检。 取脓汁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的球菌,就可以初 步诊断。 脓汁或棉拭直接划线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孵育后观察有无链球菌菌落。 根据溶血性不同,可区分为甲型、乙型或丙型链球菌。有β溶血的菌落,应与葡 萄球菌区别;α溶血的菌落,要和肺炎球菌鉴别。疑有败血症的血标本,应先在 葡萄糖肉汤中增菌后再在血平板上分离鉴定。心内膜炎病例,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宜孵育3个星期以上。 (三)血清学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患者 血清中的抗O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Dick试验 猩红热病人早期阳性,病后转阴。 四、防治原则 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与葡萄球菌相同。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应对 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空气、器械、敷料等注意消毒。对急性 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防止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 所有溶血性A链球菌对磺胺、青霉素及红霉素等都敏感。其他族细菌对抗生素 的敏感不同,临床应用最好作药物敏感试验。 巴氏杆菌病是畜禽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疾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 急性:主要表现败血症变化。 慢性: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发生化脓性病灶。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 ,属巴氏杆菌属,引起多种畜禽的败血症。溶血性巴氏杆 菌(P. hemolytica),引起牛、羊肺炎。 存在:以出血性败血型出现的巴氏杆菌病,存在病体各组织器官及分泌物、 排泄物中。 部分健康畜、禽的上呼吸道带有巴氏杆菌,属于弱毒力或无毒力的Fo菌落型。它们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完全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征。 1、形 态 新从自然病例分离的菌体形态比较均匀一致,绝大多数为小型短杆菌,两端 钝圆,或椭圆形或球型。本菌无鞭毛,不产生芽胞。以常用的染色剂都可着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以自然病料涂片、触片染色镜检,多为杆菌,两端着色深,中 间部分着色极浅,又称两极菌,菌体周围可以隐约地看到大约为菌体1/3宽的荚膜(发亮)。 1) 以菌落形态为依据:黏液型(M)、平滑型(S)和粗糙型(R),M型 和S型含有荚膜物质。 2) 本菌根据菌落表面有无荧光及荧光的色彩分:蓝色荧光型(Fg)、橘红色荧光型(Fo)和无荧光型(Nf)。 3) 以生物化学反应为依据 4) 以血清学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间接血凝反应,以及动物保护试验为 依据 A、B、C、D、E 五个荚膜型,而后用盐酸处理菌体,并吸收除去异型的共 同抗原后的单因子抗体血清,作凝集反应,发现菌体本身有特异抗原,便冠以阿 拉伯数官职,如1、2、3、4、5 组的特异抗原(荚膜抗原)给以A、D等符号列于后得15型。 2、培养特性 1)急性死亡动物 菌落光滑、圆整,半透明的中等大小菌落,折射光线下观察,菌落显示荧光。 肉汤培养,均匀一致浑浊,对小白鼠有一定致病力,称这种菌型为光滑型。 2)带菌者或慢性患病动物 粗糙、不透明大菌落,肉汤培养一致浑浊,对小白鼠致病力不强,称中间型。 3)带菌动物 菌落干燥、粗糙,肉汤培养有颗粒状沉淀物,对小白鼠致病力弱,称粗糙型。 菌型与荧光的关系: 我国兽医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从我国11种畜禽的自然病例中分离 出25个菌种,大致可分为两个菌落类型。一为Fg菌落型,此型菌落在45度折射光线下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色光带,对猪等为强毒菌。二为 Fo 菌落型,此型菌落在45度折射光线下呈桔红色,对鸡等为强毒菌。 在人工培养或保存条件下,Fg和Fo可互变,Fg型可变为Nf型,其在45度折射光线下,仅呈现微弱的蓝色以至无色,毒力减弱。 Fg型菌制成菌苗免疫动物,能抵抗Fg、Fo型强毒菌攻击。 Fo型菌制成菌苗免疫动物,只能抵抗Fo型强毒菌攻击。 巴氏杆菌病的主要菌型 宿主 疾病 常见血清型 牛 出败 6:B 6:E 禽 禽霍乱 5:A 8:A 9:A 猪 肺炎 1:A 3:A 5:A 1:D 4:D 10:D 6:B 绵羊 肺炎 6:B 1:D 4:D 兔 肺炎 7:A 5:A 抵抗力:这种菌不产生芽胞的小杆菌,是对物理和化学作用抵抗力很弱的一 种细菌。阳光下10分钟,水、土壤中不超过2周,室温或4-8? 冰箱保存2-3周,真空存在5年。 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热带地区严重。 易感动物:猪、兔、黄牛、水牛、牦牛均易感。家禽鸡、鸭、鹅均易感。发 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于冷热交替期,故9、10、11月份常见。 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猪肺疫、鸭巴氏杆菌病(摇头瘟)可呈流行性。 禽的强毒Fo型也可感染猪、牛等家畜,不过这样引起的巴氏杆菌病多是散 发性的。 传染来源:外源性感染是通常的感染方式即可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器物为媒 介,经消化道传入,也可能由呼吸道传入。内源性感染,动物体内原来带有不足 致病的弱毒株,由于畜禽机体抵抗力下降,能引起发病。 人感染巴氏杆菌,被带菌动物咬伤 、抓伤或皮肤粘膜伤口接触污染物,表现局部 化脓,也有转变为脑膜炎而致死。 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大肠杆 菌种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 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 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 是人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茵群。但也有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引 起不同症状的腹泻,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 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I"I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大肠杆菌0 157:H7血清型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自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以来,包括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且日见增加。日本近年来因食物污染该菌导 致的数起大暴发,格外引人注目。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分离的肠道致病菌中,目 前它已排在第二或第三位。大肠杆菌O 157:H7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约2%~7%的病人会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老人最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致病性 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危 急生命。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 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 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 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 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 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 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大肠杆 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 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 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 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 内。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 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 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大肠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 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 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 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 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病物质 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为定居因子,即大肠杆菌的菌毛和肠毒素,此外胞壁脂多糖 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 原有吞噬作用。 由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 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 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 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 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肠致病性大 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 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 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举例 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 : H7是大肠杆菌的其中一个类型,该种病菌常见于牛只 等温血动物的肠内。这一型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管 出现严重症状,如带血腹泻。 病征: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包括严重的水泻、带血腹泻、发烧、腹绞痛及呕 吐。情况严重时,更可能并发急性肾病。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该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致命。 传播途径: 该种疾病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免治牛肉、汉堡扒 及烤牛肉)而感染。饮用或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 病的个案亦有发现。此外,若个人卫生欠佳,亦可能会通过人传人的途径,或经 进食受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该种病菌。 潜伏期: 通常为3至4日,但亦会长达9日。 治理方法: 感染大肠杆菌O157 :H7的临床治理方法主要属支持性治疗。若患者出现腹泻, 补充失去的水份及电解质十分重要。约50%有肾并发症的患者在出现急性症状时需要特别治疗或输血。 第26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6章 细菌各论(二)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3节 革兰氏阳性杆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4节 细菌病的诊断程序及方法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一、革兰氏阳性杆菌 1、炭疽杆菌 2、破伤风杆菌 3、丹毒杆菌 教学主要 4、简介李氏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气肿疽梭菌、腐败梭菌 内容 二、细菌病的诊断程序及方法 1、掌握革兰氏阳性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抵抗力、微生物学诊 断、防治 教学目的 2、了解李氏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气肿疽梭菌、腐败梭菌 和 的致病性、抵抗力、防治 教学要求 3、掌握细菌病料的诊断程序及方法 重点:1、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丹毒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教学重点 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防治 和 2、细菌病的诊断程序及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各类细菌的抗原结构、生化特性 复习 1、猪丹毒丝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及致病性 思考题 2、炭疽杆菌在抵抗力上的特点及微生物学诊断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教学 方法 1、大肠杆菌病的危害 新课 2、禽霍乱的危害 导入 3、鸡白痢的危害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 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炭疽杆菌曾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平时,牧民、 农民、皮毛和屠宰工作者易受感染。皮肤炭疽在我国各地还有散在发生,不就 放松警惕。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 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在活体或未经解剖的尸体内,则不能形成芽胞。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 中央,其宽度小于菌体的宽度。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 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形成荚膜是毒性特征。 炭疽杆菌受低浓度青霉素作用,菌体可肿大形成园珠,称为“串珠反应”。 这也是炭疽杆菌特有的反应。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繁殖。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在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长成直径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呈毛玻璃状, 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有一个或数个小尾突起,这是本菌向外伸延繁殖所致 在5~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明显的溶血环,但培养较久后可 出现轻度溶血。菌落特征出现最佳时间为12~15小时。菌落有粘性,用接种 针钩取可拉成丝,称为“拉丝”现象。在普通肉汤培养18~24小时,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无菌膜,菌液清亮。有毒株在碳酸氢钠平板,20%CO2培养下,形成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三)抵抗力 繁殖体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而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 温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 数年至数十年。煮沸10分钟或干热140?3小时可将芽胞杀死。炭疽芽胞对碘 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四)抗原结构 1.荚膜多肽抗原 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抗原性单一,若以高效价抗荚膜血 清与具荚膜炭疽杆菌作用,在其周边外发生抗体的特异性沉淀反应,镜下可见 荚膜肿胀。 2.菌体多糖抗原 由等分子量的乙酰基葡萄糖胺和D~半乳糖组成,能耐热,与毒力无关。这种抗原没有特异性,能与其他需氧芽胞杆菌,肺炎球菌14型及人类A血型物质发生交叉反应。 3.外毒素复合物 炭疽杆菌具有外毒素,包含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因子) 及致死因子。三种成份均具有抗原性,不耐热,是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人类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而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接触污染物品可发生下 列疾病: 1.皮肤炭疽 最常见,多发生于屠宰、制革或毛刷工人及饲养员。本菌由体表 破损处进入体内,开始在入侵处形成水疖、水疱、脓疱、中央部呈黑色坏死, 周围有浸润水肿、如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进一步侵入局部淋巴结或侵入血流, 引起败血症死亡。 2.纵隔障炭疽 少见,由吸入病菌芽胞所致,多发生于皮毛工人,病死率高。 病初似感冒,进而出现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可在2~3天内死于中毒性休克。 3.肠炭疽 由食入病兽肉制品所致,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并有胃肠道溃疡、 出血及毒血症,发病后2~3日内死亡。 (二)免疫性 注射炭疽外毒素中保护性抗原于机体,能形成抗毒素免疫,对受染咴疽有保 护作用。但单纯的荚膜抗体对机体没有保护作用。病后可获较强的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 采集皮肤炭疽的脓液、渗出物,吸入性炭疽的咯痰,肠炭疽的粪便以及病 人的的血液等送检,兽尸禁止解剖,可割取耳朵或舌尖一片送检。 将标本直接涂片,沙黄荚膜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荚膜特征,可以初步帮助诊 断,确诊应进行血平板分离培养,37?孵育12~15小时,钩取可疑菌落,进 行青霉素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碳酸氢钠平板二氧化碳培养。荚膜肿胀 试验和小白鼠致病力试验等与其他需氧芽胞杆菌进行鉴别确定。 第27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7章 病毒各论(一)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学时 2学时 第1节 RNA病毒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第1节 RNA病毒 1、口蹄疫病毒 2、猪瘟病毒 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4、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 教学主要 5、狂犬病病毒 内容 6、禽流感病毒 7、鸡新城疫病毒 8、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9、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 10、鸭肝炎病毒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病毒的主要特点、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和 2、了解各类病毒的形态特点、病原性及培养特性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重点:常见病毒的主要特征、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和 难点:各类病毒的形态特点、病原性及防制 教学难点 1、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致病特点和防制措施 2、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途径,说明狂犬病难以消灭的原因何在 复习 3、鸡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致病特点 思考题 4、猪瘟病毒的抵抗力、致病特点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禽流感病毒的危害 导入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3、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Rabi es virus)为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6型称“狂犬病相关病毒”,目前仅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 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 毒动物咬伤后感染一旦受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导致严重的中枢 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 犬病。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病毒外形呈弹状(60~400nm×60~85nm),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内 含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是单股不分节负链RNA。 基因组长约12kb,从3′到5′端依次为编码N、M1、M2、G、L蛋白的5 个基因,各个基因间还含非编码的间隔序列。五种蛋白都具有抗原性。M1、 M2蛋白分别构成衣壳和囊膜的基质。L蛋白为聚合酶。G蛋白在囊膜上构成病毒刺突,与病毒致病性有关,N蛋白为核蛋白有保护RNA功能。G蛋白和N 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刺激机体可诱生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过去一 直认为G蛋白是唯一诱生中和抗体,并能提供狂犬病保护性免疫的抗原。而近 年研究表明,除G蛋白外,该病毒的核糖核蛋白(RNP)在诱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上也起重要作用。 (二)培养 狂犬病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鼠,家兔、豚鼠、马、牛、羊、犬、猫等,侵 犯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于细胞浆中可形成嗜 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在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 鸭胚细胞中增养增殖,借此可用于制备组织培养疫苗。 (三)抗原型与变异 狂犬病病毒仅一种血清型,但其毒力可发生变异。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 病毒株称野毒株(Wild strain)或街上毒株 (Street strain),致病力强,自脑外接种易侵入脑组织及唾液腺。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50代后,家兔致病 潜伏期逐渐缩短,2~4周缩短至4~6日,如再继续传代不再缩短,称固定毒 株 (Fixed Strain) ,固定毒株对人及动物致病力弱,脑外接种不侵入脑内增殖, 不引起狂犬病,巴斯德首先创用固定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 (四)抵抗力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 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 离子型去污剂灭活。于4?可保存一周,如置50%苷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1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狂犬病是人兽共患性疾病,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传播。人狂犬病主要被患 病动物咬伤所致,或与畜密切接触有关。也可能通过不显性皮肤或粘膜而传播, 如狗舔肛门,宰狗、切狗肉等引起感染。并有角膜移植引起感染的报告。在大 量感染蝙蝠的密集区,其分泌液造成气雾,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人被咬伤后,病毒进入伤口 ,先在该部周围神经背根神经节内,沿着传入感 觉神经纤维上行至脊髓后角,然后散布到脊髓和脑的各部位内增殖损害。在发 病前数日,病毒从脑内和脊髓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内增殖,不断随唾液排出。 潜伏期1~2个月,短者5~10天,长者1年至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咬 伤部位与头部距离远近、伤口的大小、深浅、有无衣服阻挡,以及侵入病毒的 数量。有人认为病毒在犬群多次传播后毒力增强,可缩短潜伏期。 人发病时,先感不安,头痛,发热,侵入部位有刺痛或出现爬蚁走的异常感染。 继而出现神经兴奋性增强,脉速、出汗、流涎、多泪、瞳孔放大,吞咽时咽喉 肌肉发生痉挛,见水或其他轻微刺激可引起发作,故又名“恐水病”。最后转 入麻痹、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大约5~7日。 (二)免疫性 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除中和,补体介导溶解和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外, 特异性lgG抗体还能提高和调节T细胞对狂犬病病毒抗原反应,是接触狂犬病 病毒后同时注射特异性抗体和疫苗的重要依据。细胞免疫也是抗狂犬病病毒主 要免疫之一,如杀伤性T淋巴细胞针对靶抗原G,N蛋白可溶解病毒,单核细 胞产生IFN和IL2对抑制病毒复制和抵抗病毒攻击起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学诊断 将咬人的狗捕获,观察10~14天,不发病,则可认为未患狂犬病。若观察 期间发病,将它杀死,取脑作病理切片检查包涵体,或用荧光标记抗狂犬病毒 血清染色,检查抗原,如为阴性,则用10%脑悬液注射小白鼠脑内,发病后取 脑组织同上检测包涵体和抗原,可提高阳率,但需时较长约28天。如于发病前用同位素标记的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检测狂犬病毒RNA,于1-2天就出结果。 患者可采取唾液沉渣涂片,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细胞内病毒抗原。或发病后2-3天作睑、颊皮肤活检,用荧光抗体染色,于毛囊周围神经纤维中可找见病毒抗 原。亦可将狂犬病毒固定毒株感染细胞制成抗原片,加入不同稀释病人血清阻 止荧光抗体染色以测定抗体,一般24小时可出结果。 四、防治原则 (一)公共卫生措施 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或口服兽用减毒活疫苗(与食物混合喂食)。预防家 畜及野生动物的狂犬病是防止人狂犬病的重要根本措施,其任务涉及面广,需 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与理解。 (二)咬伤处理 人被疑似狂犬咬伤时,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和浸泡伤口 ,再涂碘酒或浓硝酸(只用于浓度咬伤),然后用碳酸氢钠冲洗。 (三)特异预防 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或抗狂犬病马血清(40IU/kg),以1/2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其余作肌肉注射。同时立即肌内注射人二倍体纤维母细 胞狂犬病疫苗1次,于第一次注射后3,7,14,28天再行注射,共5次,可防止发病。我国应用自制的地鼠肾细胞狂犬病苗,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研制 成功狂犬病病毒糖蛋白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狂犬病病毒G、N亚平位疫苗等,正在试用中 第28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第7章 病毒各论(二)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2节 DNA病毒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第3节 其他病毒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第2节 DNA病毒 1、猪圆环病毒 2、猪细小病毒 3、伪狂犬病病毒 4、犬细小病毒 5、绵羊痘病毒 教学主要6、鸡痘病毒 内容 7、马立克病毒 8、鸭瘟病毒 9、小鹅瘟病毒 第3节 其他病毒 兔出血症病毒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DNA病毒的主要特征、致病特点所和微生物学诊断 和 2、了解各种病毒的形态特点、病原性及防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重点: 常见DNA病毒的主要特征、致病特点所和微生物学诊断 和 难点: 各种病毒的形态特点、病原性及防制 教学难点 1、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致病特点 2、 复习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特点 思考题 3、圆环病毒的主要特征及致病特点 4、鸭瘟病毒的微生物学诊断 5、小鹅瘟病毒的主要特征及致病特点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猪圆环病毒的危害 导入 2、犬细小病毒性腹泻 犬细小病毒是199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 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 病原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度存活6个月,37度存活2周,56度存活24小时,80度存活15分钟,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 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 ? 流行病学 CPV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 病,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 发生。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仍可 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有证据表明人,虱,苍蝇和蟑螂可成为CPV的机械携带者。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 感染。 ? 发病机理 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 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 ? 症状 该病潜伏期7-14天,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如新买的幼犬),洗澡,过食 是诱因。该病多数呈现肠炎综合症,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症。 肠炎病犬初期精神沉郁,厌食,偶见发热,软便或轻微呕吐,随后发展成为频 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粘液,其后排 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 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 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 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幼犬,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轻微腹泻,继而突 然衰弱,呻吟,粘膜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 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 诊断 根据流行症状和血清学反应,可作出诊断。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往往 呈局部暴发性,临场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等肠炎综合症,死亡率高。血清 学反应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国内外都有其试剂盒,该手段技术成熟,检出 率高。 ? 治疗 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配合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成犬治愈率高,幼犬 预后谨慎。 ? 预防 CPV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存活时间长,故其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应迅 速隔离病犬,对病犬污染的犬舍饲具、用具、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 剂可采用2%的NaOH、漂白粉、次氯酸钾等。仿佛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 并停用2周。对饲养员应该严格消毒,并限制流动,避免间接感染。 疫苗免疫是预防发根本措施。但有可能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这和疫苗品 质及免疫干扰有关。主要是疫苗毒株选取不当和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应选用 品质可靠的疫苗,首免时间一般认为在10周龄左右,但考虑到10周龄以前亦 是幼犬易感期,故一般可在6周龄时注射小犬二联疫苗(此疫苗可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10周龄时注射六联苗,以后每隔3周注射1次六联苗,连续2-3 次,以后每年免疫一次。 第29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实训十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掌握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微量法)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2、明确HA与HI在病毒鉴定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意义 待检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胚尿囊液 待检血清:抗鸡新城疫病病毒阳性血清 材料 生理盐水、1%鸡红细胞、96孔V形微量血凝板、加样器等 1、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的免疫学原理是什么,是否所有的病毒都可产生血 凝现象 问题思考 2、影响HA及HI试验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训注 2、认真观察并较为准确地判定结果 意事项 第30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第8章 微生物的其他应用 学时 2学时 讲授:34学时 实验:26学时 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教学实习:12学 时 一、微生物与饲料 二、微生物与畜产品 教学主要三、微生物活性制剂 内容 教学目的 了解微生物在饲料、畜产品等方面的应用 和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和 重点:微生物活性制剂 教学难点 1、微生物在饲料工业上有哪些应用 复习 2、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思考题 教学 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 方法 新课 1、饲料的青贮 导入 2、酿酒 第31~42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 12学时总学时:60学时 授课内容 教学实习 大肠杆菌的实验室检查 学时 (12学讲授:34学时 时) 实验:26学时 教学实习:12学任课教师 马学礼 授课对象 畜牧兽医专业 时 1、学会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的一般过程、步骤和方法 2、 掌握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目的意义 3、认识大肠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病畜或病禽、显微镜、玻片、染液、培养基、恒温箱、接种用具、多种糖发 S试剂 酵管、MR、VP、靛基质、H2 材料 1、如果给动物注射传染性材料,应注意哪些环节 问题思考 2、病原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教学 教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同学独立操作 方法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习注 2、本次教学实习连续两天进行,请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和动 意事项 手锻炼的机会
/
本文档为【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