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件[苏教版]

2019-01-16 37页 ppt 1MB 3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Sky

暂无简介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件[苏教版] 春的妩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腴,冬的冰洁,五彩纷呈的四季风格各异。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折服,虔诚而敏锐地用文字抒写它们,而这些激情飞扬的文字中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当代作家梁衡却能够另辟蹊径,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梁衡笔下的《夏》。 散文 夏 17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8. 句段品析 9. 疑难探究 10. 板书设计 12.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3. 拓展延伸 14. 教材习题讲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件[苏教版]
春的妩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腴,冬的冰洁,五彩纷呈的四季风格各异。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折服,虔诚而敏锐地用文字抒写它们,而这些激情飞扬的文字中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当代作家梁衡却能够另辟蹊径,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梁衡笔下的《夏》。 散文 夏 17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8. 句段品析 9. 疑难探究 10. 板设计 12.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3. 拓展延伸 14. 教材习题讲解 4. 文体知识 7. 整体感知 11. 本课主旨 15. 课后作业布置 3.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深情赞美。 1. 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领会、学习文中 的精彩语句。 理清文章的思路。 (重点) (难点) 来自《点拨》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有《数理化通俗演义》《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等。 来自《点拨》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当记者时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象上的寓意。 来自《点拨》 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的“诗情画意”。散文要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就要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并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散 文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华”只在“华山”中和示姓氏时读“huà”,其余均读“huá”。 部分来自《点拨》 芊芊 迸发 澹澹 贮满 qiān qiān bèng dàn dàn zhù 华山 春华秋实 huá huà 部分来自《点拨》 dài( )色轻飞 màn( )舞 páng bó( ) 闲情yì( )致 pú fú( ) 苦sè( ) 黛 曼 磅礴 逸 匍匐 涩 部分来自《点拨》 1.芊芊: 2.灵秀: 3.轻飞曼舞: 本课形容蜜蜂、蝴蝶飞舞的姿态美妙。例句:花园里, 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歌唱,一派生机 盎然的景象。 4.主宰: 草木茂盛。 秀美。 支配;统治;掌握。 部分来自《点拨》 5.磅礴: (气势)盛大。 磅礴、恢弘辨析: 同:两个词语都有宽广、盛大的意思。“恢弘”指宽 阔;广大。“磅礴”多用于抽象的画面、场景,如大 型表演、文学作品等等。如:这台歌舞剧气势磅礴,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恢弘”多用于具体的、静态 的物体,如建筑物、广场等等。如:在高空看万里 长城,曲折悠长,气势恢弘。 部分来自《点拨》 6.终极: 最后,最终。 7.春华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例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 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8.澹澹: 荡漾的样子。 部分来自《点拨》 9.闲情逸致: 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例句:秋天的河边,落叶伴着流 水,微风裹着枝条,别有一番闲情逸致! 10.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或美好时光。 例句:老师把时间几乎全用在了我们这些学生身上, 哪有心思顾及外面的春花秋月?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夏》课文朗读。 1.分用双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2.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画出来。 3.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出来。 4.找出突显夏天特点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部分来自《典中点》 说说“这是一个 的夏天”。 (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文中的语句) 【】下列词语均可用:第1段:紧张、热烈、急 促;第2段:被金色主宰了的;热风浮动的;飘着熟透了 的麦香的;气势磅礴的;滚动的、升腾的;第3段:色彩 金黄的;春华秋实之间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迸 发出旺盛的活力的;暑气蒸腾的;蓬蓬勃发的;  第4 段:紧张旋律的;辛苦的;忙碌的;收获的;第5段:浸 在苦涩的汗水里的;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 部分来自《点拨》 1. 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开头段(句)作用分析法。首 段独句成段,总领全文,“旋律”前的三个修 饰词“紧张”“热烈”“急促”,既概括了夏 天的特点,又对下文起着提领作用。由于独句 成段,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部分来自《点拨》 2. 在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答案】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 部分来自《点拨》 3.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成熟的麦子的? 【答案】写其色、味、形,表现了夏天的热烈。麦 浪最能体现夏天的特色,同时它又是农民辛勤劳动 的结晶,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 部分来自《点拨》 4.作者写的是夏天的色彩,为何还要写春之色、秋 之色? 【答案】本题运用对比效果分析法。作者这样写, 是为了拿春之色、秋之色与夏之色进行对比,突 出夏之色是中性的黄色,它是处于“冷的绿”与 “热的赤”之间的一种过渡色,标志着收获之已 有而希望还未尽。 部分来自《点拨》 5.怎样理解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 季”? 【答案】句中的“前”指春,“后”指秋。“生 命交替的旺季”指有的作物已经收获了,而有的 作物还正在茁壮成长,甚至正在播种。 部分来自《点拨》 6. “你看……快打,快打。”本句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案】“挥”“弯” “流”写农民紧张劳动时的 情形。“快割,快割……快打,快打”运用短句,读 起来节奏明快,使人感受到夏天的急促旋律。语言形 式与表达内容一致。 部分来自《点拨》 7. “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一句有什么 作用? 【答案】这一句对本段内容作了形象的概括,呼应第 ③段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可见文章前 后联系紧密。 部分来自《点拨》 重难点小结 第2至4段作者具体感知了夏天的景物,夏天的颜色,感受夏天里农民紧张的劳动,正好说明了第1段中的三个特点,第1段与后面三段是总分关系。 部分来自《点拨》 8. 文章末段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段(句)作用分析法。末段既 总结上文,又完成写景到抒情的过渡。作者直抒胸 臆,表达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从而拓 展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赞美夏天,赞美一种磅礴之势,赞美那紧张 而忙碌的劳作,赞美收获着希望而耕耘着希望的农 民,赞美火一样的热情和激情。这是一个生命勃发 的世界,这是一个凝聚着力与美的世界。 1.【主题探究】作者要“赞美”的是什么? 部分来自《点拨》 2.【难点探究】文章以“夏”为题,为什么只写自然之夏和农人 之夏?为什么“苦涩的汗水”是作者盛赞夏的一个重要原 因?试着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真正用意。 【答案】夏季到来,暑气炎热无所不在。繁华都市何尝没有炎 炎夏季?但作者写作的视野只在乡野,一看乡野外景,二看乡 野农人。或许是作者以为乡野外景更有季节特征,以为农人的 夏季劳作更为紧张、繁忙。 部分来自《点拨》 农人的耕作与收获更直观地呈现出人生的状态。只有苦涩的汗水、辛苦的付出、迫切的使命感、强烈的意识,才能创造出生活的美好。这里的农民是中原大地上的农民,他们热烈地投入到生活之中,才润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所以,作者赞美“苦涩的汗水”,就是向往这种火热的生活,在这火热中铸就生活的理想,奏响紧张、热烈、急促的生命乐章! 夏 分写(紧张、急促) 人:勤劳忙碌 分写(热烈) 景:气势磅礴 色彩金黄 活力旺盛 总结 (赞美夏季,赞美劳动者) 总写夏天的特点 (紧张、热烈、急促)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描绘出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等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地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1.抓住特征,形象描绘。写夏景,抓住了太阳烘烤、 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典型的景物来描写,其中成 熟的麦子最能体现夏的特色,其色是“金黄”的, 其味是“香”的,其形是“麦浪翻滚”。 2.运用修辞,描摹准确。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 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 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 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一句中,运用了朴实的比喻, 语言优美,凸显夏天特点。 3.巧用对比,彰显感情。如第③段把夏天的色彩与春 天、秋天的色彩作对比,突出夏天是一个“承前启 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古诗词中的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这里的“沸腾”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特征已非常 鲜明。课文第2段里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这“沸腾”的景象。“火 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 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 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 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 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这是直接描 写。“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 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 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是间接描写。 点拨:这里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夏天的 “沸腾”表现得十分充分。 1.“形成”的意思是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风气或局面)。“凝成”的意思是凝结成为某种事物。就一般运用的习惯看,前者更多地运用于抽象的事物,后者更多地运用于具体的事物。从具体语境看,“形成”和下文的内容也不够协调,“凝成”将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慢慢凝结成一堵黛色长墙的过程写活了,能引起人美好的联想。 二、 2.“烘烤”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像个大火球,写出了火一样的热力,使人感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照射”就是指一般的光线射在物体上的意思,是纯客观的描述,不能表现出温度的高。所以“烘烤”更贴切。“涌”是指水向上冒,泛指液体或气体向上升腾。“托”是指用手掌或器物承受(物体)。这里是描写田野里麦浪翻滚的一种动态情景。显然用“涌”字准确形象,也更能给人以美感。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与解释,要从词语本身意思分析入手,同时结合语境分析。这个题也体现了本文用词准确的特点。 《山亭夏日》这首诗写夏日风光。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抒发了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怀。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点拨:本题属比较分析题,这类题要从内容、主旨、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鉴赏。 三、 四、 叠词的作用主要有: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形象生动地描摹了事物的性质、状态,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③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增强了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1.芊芊:表现了草木十分茂盛。 2.密密:形容如“厚发”一样的细草长得特别茂密。 3.淡淡:形容颜色浅淡,这里有程度上减轻的意思。 4.艘艘:意为一艘又一艘,在数量上有增多的意思。 5.蓬蓬:生机盎然的样子。 6.融融:形容暖和。 7.澹澹:荡漾的样子。
/
本文档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件[苏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