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思经典文论选读考试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111

2018-09-05 30页 doc 144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3854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思经典文论选读考试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11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第一条解读: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一条在《提纲》中具有总论的意义。 1、 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则。认为人的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对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到人脑却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认为,人和“事物、现实、感性”即客观世界的关系有两层: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第一层是主要的关系。离开了人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去说明人的...
马克思经典文论选读考试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1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第一条解读: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一条在《提纲》中具有总论的意义。 1、 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则。认为人的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对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到人脑却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认为,人和“事物、现实、感性”即客观世界的关系有两层: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第一层是主要的关系。离开了人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去说明人的认识是导致旧唯物主义消极、被动、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原因,它忽略了认识结果的能动性 2、 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实现了人类思维的根本转变,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实践,强调人的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去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与其他哲学的主要标志。他认为对事物的的现实感性认识不能只从客观或者直观形式去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并能动地反映整个客观实践中主体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的改造活动。这就是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 (二)第二条解读:马克思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论领域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第二条不仅指出了只有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才可以掌握历史的真理,而且指出只有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才可以实现历史的价值。“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他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指出了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问题不是理论所能解决的,而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因为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实践对象、改造对象。然后才是我们的认识对象。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世界改造的基础上的。改造世界的过程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没有改造世界的活动,就不能对世界有真正切实的认识。并且,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既然认识的来源、基础和目的都是实践,所以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就不能由认识(理论)本身来判定。而应该由实践来判断。所以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才识检验真理的标准,正确的思想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并转化为客观现实,从而证明思想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所以马克思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能正确的反映现实,就象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 (3) 第三条解读: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的关系上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理解,指出了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近代欧洲旧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18世纪的唯物主义和19世纪的英法空想主义者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环境的好坏对人有直接决定作用。起初,这种观点表现在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后来,这种思想又有了发展,他们将环境扩展为“社会环境”(即政治、法律和教育等)。但是,“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又是如何形成?他们认为:这主要靠教育。爱尔维修认为:“人的善良乃是法律的产物。”他还肯定地说:“人完全依赖于教育”,所以人就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要改变人性,就要改变环境,而要改变环境,就要靠教育来实现,然而,由谁来进行教育呢?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先知先觉的天才和伟大人物的“理性”和“意见”能教育我们并改变环境。所以“世界由意见所支配”,即世界是由那些伟大的天才和理论家的“意见”所支配的。这样,他们就必然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无知的群众,另一部分是天才的伟大人物。群众是天生的受教育者,受环境和教育决定。伟大人物是天生的教育者和环境的缔造者,因而也就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环境决定论”和“教育决定论者”就陷入了“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背叛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原则。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地解决了人与环境与教育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即说:在实践中,人生于一定的环境中(自然、社会),并为环境所决定。而且,人又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人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也改变着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自身的发展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所以,实践是人与客观环境相统一的基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而那种把实践活动排除在人类历史进程之外,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错误的。 (4) 第四条解读: 批判费尔吧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的产生和消亡的途径。马克思在谈到他的“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新哲学”的区别时,着重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费尔吧哈的唯心史观最突出的表现在其宗教中,所以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吧哈的宗教观。马克思认为,费尔吧哈在批判宗教方面是有贡献的。这就是“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费尔吧哈没能深入研究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所以马克思才说他“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只有弄清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才能正确地把握宗教的本质,也才能真正找到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费尔巴哈却根本没触及后一个问题,因为他认为,宗教感情是人天生就有的,所以心是宗教的本质。并且他还把宗教的变迁看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所以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归根到底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以唯心主义的宗教观为核心的唯心史观,明确指出了宗教现象“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也即说,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自身内在矛盾和冲突中去寻找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只能从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来说明。马克思不仅揭露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还指明了宗教消亡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指出:“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即为了消灭宗教,必须揭露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要在认识阶级社会的阶级冲突的基础上,用革命的手段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建立起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从而为宗教消亡奠定基础。这才是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所以自从在现实社会发现了宗教世界的秘密之后,就应对现实社会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对其加以革命改造,从而为人类社会最终消灭宗教开辟出一条现实的道路。 (5) 第五条解读:批判费尔巴哈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这一条是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实践而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强调实践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费尔巴哈的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感性的权威,他主张哲学应从思辨哲学中解脱出来,借助感性直观去研究自然界和人的奥秘。但是,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是错误的,“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说的感性,只是用人的自然器官像照镜子那样,直观地、消极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不是能动地从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来反映客观事物。也就是说,他注重的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把主客体关系仅仅限定在认识领域,把实践形式排除在外,从而没有看到实践关系是认识的基础。费尔巴哈虽然也看到了理性认识的作用,但他对理性认识的看法具有片面性。他认为,理性在本质上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感觉中所没有的东西,我们的一切思想和概念都是从经验、从感觉中产生的。感觉是对单一的个别事物的感知,理性思维是对众多的事物的感知。这样,他把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看成是纯粹“量”的转化。可见,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就无法理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是一个能动的飞跃,无法懂得理性认识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 (六)第六条解读:批判了费尔巴哈把抽象的人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的错误,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唯物史观的著名命题。马克思在《提纲》中形成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观点,并将其与费尔吧哈为代表的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对立起来,指明了两种人的本质观的根本区别。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理性、意志、爱等一切人类个体所共有的“抽象物”。此外,他还仅仅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即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存在。他所讲的“类”、“类本质”,只不过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种把人的自然属性当做是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科学的。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他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所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上的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它表明:第一: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只有把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具体地规定其本质;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如政治的、思想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第三、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和人的本质,也不存在适合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个人的永恒的普遍的本质。 马克思还指出,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没有看到人的所谓“宗教感情”本身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他所分析的孤立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即说,对人的本质的观察,也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用这种观点分析人就必然地要把人如实地看作是属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结成一定社会关系进行社会实践的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把人的本质才理解为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关系的超历史的、只有抽象的爱这种宗教感情的人,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八)第八条解读:批判费尔巴哈不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史观命题。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也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而无法理解各种理论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往往使其陷入神秘主义。黑格尔就经常把人的社会生活看成是纯精神的活动,而把现实的人却看成了“绝对精神”的某种产品;费尔巴哈虽然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但由于他只是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人(抽象的人),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不能科学揭示人的本质以及包括宗教在内的社会意识问题。 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必然会得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科学结论。因为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刻基础,这是由于,生产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以人的劳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所以,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即说,无论那一种社会意识,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所以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合理的解决”。 尽管马克思在《提纲》中揭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表述的比较简单,但它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重大原理的理论萌芽,它为后来马克思得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第一基本原理打下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第九条解读: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在揭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之后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既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单个人的直观。”这就是说,费尔巴哈只能从单个人的活动来理解“市民社会”,而看不到决定社会本质的东西。 “市民社会”是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惯常使用的一个术语,用以指当时已经摆脱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黑格尔按照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使用了这一概念,他将“市民社会”于国家作为对应范畴来使用,用“市民社会”表示社会的经济关系(主要指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用国家代表社会的政治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的著作中借用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对之加以改造,赋予其科学的含义。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市民社会”主要指人们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提纲》中,马克思是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社会存在的。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内涵:“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把社会看成是抽象的、神秘的伦理观念的实现,企图用感性的人的本质的需要来代替它。由于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抽象的,进而认为社会也是由那些“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单个人组成的。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但是,不能把这里所说的人,直观地看成是单个的人。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就是说,现实中的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都必须处在人于人结成的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既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活动方式及活动结果,也不能脱离客观规律的支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因此,他们对处于“市民社会”中的人,只能做到“单个人的直观”。这样,旧唯物主义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与社会的本质,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 (十)第十条解读:指出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作了批判之后,进一步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里讲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它放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了要求,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和旧唯物主义不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里的“人类社会”和“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一个意思,即指共产主义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人的本质异化了的社会,是丧失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它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抛弃了私有制和异化的社会,是恢复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是真正的“人类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由于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不同,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 (十一)第十一条解读这是整个《提纲》的总结,是整个《提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条马克思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特征即缺陷在于,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说明和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肩负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基本线索,它不只是马克主义哲学,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从而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就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主义哲学。通过《提纲》的学习,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思想、观念,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共产党宣言》 1、(1882年俄文版序言)跨越理论 解析:首先,这段话阐明了《宣言》的任务。序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党人不但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要消灭一起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产生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这样,《宣言》就宣判了资本主义的死刑。 其次,这段话还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过对欧美革命和俄国革命客观情形的对比分析之后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修正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观点,预示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寄希望于东方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这一思想,后来为列宁所发展,并在俄国、中国革命中得到了验证。 2、1883年德文版序言 解析:这是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的一段话,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重申了这一思想。在上述两篇序言中,恩格斯极其精辟、清晰地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物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谦虚品质和博大胸襟。 3、《共产党宣言正文》P38经济全球化 参考《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全球化的论述及其结果的预言》 解析:揭示了资本扩张的本性。资本扩张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内驱力。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资本主义化、西方化甚至美国化。 4、《共产党宣言正文》P46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基本思想。在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扫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这个社会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每前进一步,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它发展了生产力,却加重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却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它建立了世界市场,把资本的势力扩向全世界,却加深了它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它创造了现代化的大城市,却又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尖锐,突出地表现为不断扩大和加深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昔日“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摆脱经济危机。要消灭经济危机,必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宣言》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是怎么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决定了“两个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两个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1]这种基本矛盾,第一,反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作为剥削雇佣劳动者的手段,而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无产阶级,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遭受资本家的剥削。第二,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社会化生产要求生产有组织有地进行,但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条件下,由于企业归资本家所有,有组织的生产只能在企业内部得以实现,而在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现形式中运动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了物质前提。因为社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新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新的经济条件就是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成为阶级、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因此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2]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新现象,诸如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和国有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化形式等,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因而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方式。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暴力革命绝对化,并不否认在一定条件下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的可能性。是利用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将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5、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P47共产党人先进性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年代以及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年代,涌现出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的传统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 一、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许有的党员同志会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人人参与竞争,我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哪有精力去关心别人呢?持有这种想法的人,19万元创业奖学金等你拿! 已不自觉地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尽管经济转轨,竞争意识增强,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忘记:我们整个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天职,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靠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工作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的,从而形成千百人的实践活动。 之所以有些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恰恰是由于我们党内的极个别人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心里装的不是群众,而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以权谋私,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从这些腐败分子演变的过程看,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忘记了群众,忘记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能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私欲膨胀,争名夺利,从而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深思和警觉。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清除头脑中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讲政治,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上"。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第三,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雄厚的文化知识,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尽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二、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坚持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要做到这些,不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坚强的党性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要联系实际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今后,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仍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认真实践这一科学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掀起学习的新高潮。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读书使人高洁。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当前,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化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知识,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 学习是前提、是基础。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能很好的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就不会对人生观有清醒明确的认识,也就不会准确地领会、体现人生的价值。对学习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和干部队伍的状况都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共产党员,他们曾有过光辉的历史与业绩,但功成名就后,却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在物欲面前倒下了。面对前车之鉴,每个共产党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抓住学习不放松,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 三、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始终是冲锋在前,这当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如: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抗日战争时期的刘胡兰,十岁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作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党的教育下,投入了新的战斗,十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十三岁任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十四岁的她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不久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审庭上,以"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英雄气概,痛斥了敌人的利诱和威胁;刑场上,以"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的大无畏精神宣告了敌人阴谋的破产;在敌人要用机枪扫射群众的关头,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枪口,保护了群众的安全;铡刀前,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光荣就义。刘胡兰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壮烈牺牲,她的精神不死,英名永存。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全国解放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同样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孔繁森,1979年4月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尚处幼年的孩子,首离桑梓,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历时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二离桑梓,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满,由于工作需要,自治区党委希望他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此时,他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留了下来,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召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中,共产党员更应该勇立潮头,勤于思索,敢于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而不能成为观望者和懦夫。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两种价值观、人生观一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这时候就更要求我们的党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冲锋陷阵,吃苦在前,处处起表率作用。 四、党员要保持进行先进性,就要克勤克俭,生活上严要求。 古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铮铮言词,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继承先贤的优良品质,具有更高尚的情操。我们孜孜追求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当然,这不是说共产党员要做苦行僧,共产党员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物质享受;但是,在物质享受面前,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用党纪国法管好自己的头脑,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今天,面对着灯红酒绿、花花世界,有些同志变得昏昏然,在物质享受面前翻了船。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在我们身边就有为了几百元、几千元的赢头小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有在公款宴会上大吃大喝的人,当然更有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达数百万元者,这些人尽管只是共产党员中的少数,但他们的行为已经给我们党抹了黑,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一现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共产党人在生活中应该做到:1、生活待遇上不攀比,要比贡献、比业绩;一比待遇,就会比出问题来。2、非分之想不可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你拿了应得的报酬,晚上睡觉也安稳。3、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可丢。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暴殄天物,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4、遵纪守法,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增强法制观念,完善监督机制,才能从组织上腐化堕落的通道。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里,共产党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十五大文件,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也只有这样,我党才能不辱使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头人 《共产党宣言》: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源泉    一、《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它宣布: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宣言》对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充满信心,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要通过努力奋斗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得到解放。恩格斯指出:党的“纲领在细节上可以因环境的改变和党本身的发展而改动”。这里所说的“细节”,主要是指党在为最高纲领奋斗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可见,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又是同各个历史阶段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坚持改革开放,用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建设,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二、《宣言》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宣言》中对党的性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党章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党的性质的规定与《宣言》所论述的党的性质是一脉相承的,其特点主要有:    第一,坚持了党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阶级性的规定没有改变,它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仍然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的阶级性是党的根本属性,本质属性。党的阶级性是最本质的、最根本的,其他的属性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作出具体的表述。但无论什么样的具体属性的表述,都不能与党的阶级性这一本质属性相违反。   第二,扩大了党的代表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个新表述实际上进一步明确和扩大了党的代表性,指出了它立足的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和团结的力量范畴。党章还指出: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一新表述,绝不是对其阶级性的修改,而是要对党的群众基础的加强,是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表明的政治立场。这就是说,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代表和考虑人民、民族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的。这一点,完全符合《宣言》关于共产党人要“解放全人类”和“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思想。    第三,明确了党的目的性。党的最高理想的表述体现了党的目的性。我们党的目的性从来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一贯性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目的性的坚定性,也进一步强化了党先进性。在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中,有些原来称为共产党的政党,在社会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侵蚀下,抛弃了最终的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蜕化为社会党或五花八门的党。这个变化的关键就是不再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了,从而失去了共产党之所以叫做共产党的理由。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写入党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风骨,从而弘扬了《宣言》关于党的性质的精神实质。   三、《宣言》阐述发展生产力理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    《宣言》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之真正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要尽快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社会产品总量,为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创造物质条件。我们党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述,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实行新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生产力理论。    第一,把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当前,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进生产力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使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走到了经济发展的前台,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我们这样认识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第二,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条件。我党历来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党的发展壮大是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的。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要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丰富和发展。党坚持以《宣言》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第三,党坚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继续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并通过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宣言》中“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思想的重大突破和重大贡献。   四、《宣言》提出的利益观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依据    《宣言》指出:“共产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宣言》所论述的利益观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达到了新境界,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胜利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已成为党开展工作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成为了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坚持《宣言》利益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我们党历来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毛泽东指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点儿也不能疏忽,一点儿也不能看轻。胡锦涛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做。在当今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我党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誓言,约束自己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要求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宣言》利益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宣言》利益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准则。执政党最大最严重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牟取私利和走向腐败。从毛泽东发出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到邓小平提出的利民富民主张,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宣言》提出的利益观始终是保持一致的。从长期的实践经验看,党的最大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共产党,跟着共产党走,关键在于共产党是坚持爱民、为民、利民、富民的党。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才会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才能多办利民之事。同样,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始终深怀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始终在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奋斗。    第三,坚持《宣言》利益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最高标准。我们党历来坚持以《宣言》为指导,以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早在革命时期,党就规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作为检验党和国家工作的最终标准。党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是,不管是谁,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五、《宣言》最终“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概括是党的先进性的鲜明特征  《宣言》中有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后并利用自己的统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这是《宣言》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提供的指导思想和奠定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要最终消灭私有制,是因为他们懂得,其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是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一,最终“消灭私有制”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革命性。《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发展的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不管是最终“消灭私有制”,还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宣言》都十分果断、十分鲜明的表明了无产阶级的态度、观点、立场和决心。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高举《宣言》的旗帜,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同一切剥削制度、剥削阶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第二,最终“消灭私有制”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宣言》指出,是否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是区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又一显著标志。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是私有制的代表者,他们对私有制不会自动放弃。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宣称要消灭私有制,但他们只是出于对私有制在道德上的憎恶和在理性上的反感,并没有真正懂得消灭私有制的本质意义。无产阶级政党以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为己任,把大公无私和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懈奋斗作为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和捍卫《宣言》的理论权威,明确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最终“消灭私有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远历史任务,现阶段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将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方针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这是促进我国现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保证。但是,我们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要搞私有化,也不是要放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党的消灭私有制和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没有改变。   六、《宣言》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原则    《宣言》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把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他指出,在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级的社会中,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而实现这一原则,要以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为现实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可见,马克思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仅是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而且是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相联系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集中到一点上,就是因为党高度重视并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追求实现共产主义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合作《宣言》时,他们首先深深的知道,在一切剥削人和压迫人的社会制度中,劳动者的自由度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有的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只有进入“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因此,我党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时,总是把加强自身建设与促进入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总是把追求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    第二,按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把“以人为本”放在突出位置。实现共产主义需要阶段性目标,同样,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要靠阶段性目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解决人的问题或满足人的需要来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价值、尊严和权利,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述,其实质完全相同。尊重人,实现人的个人价值,让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要促进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让人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这些做法和步骤,都是贯彻落实《宣言》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后,那种奴隶般的劳动已经不复存在。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自由。按照《宣言》确立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进一步正确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围绕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让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让生产力能够得到高度发展,让“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让《宣言》精神永放光芒。 6、 《共产党宣言正文》P48消灭私有制 私有制在中国尚未发展完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利用私有制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是最终目标不是现阶段目标。   解析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概括地提出一个基本理论,即“消灭私有制”。正确理解这个科学论断,对于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宣言》第二章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过去人们往往离开了这句话开头所说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于是就把“消灭私有制”作为一个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孤立的原理到处生搬硬套。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分散的手工劳动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情况下,就急于消灭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当时我们这样做自以为是贯彻和实现了《宣言》的原理。事实证明,我们的理解是不对的,实践也是不成功的。   《宣言》所强调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非常关键的前提。从这句话的前后文所述,可以看出它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定会发展到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那时“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私人资本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这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规律这个意义上说的。第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要不断变更。“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例如历史上封建主私有制取代了奴隶主所有制,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又取代了封建主所有制。“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这个意义上说的。第三,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因此共产党人可以最后而又最圆满地消灭私有制。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封建主私有制,其产品生产和占有远不完备,那么就不可能最后消灭私有制。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意义上说的。以上这三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最后一点最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是何涵义呢?这句话是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品生产不像从前的私有制那样属于分散的个体手工劳动的小生产,而以集中的社会化劳动、机械化大生产为基础,生产过程有周密的分工和协作的程序,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商品市场的竞争使产品的质量和品种陆续改进、更新。从前剥削阶级在劳动生产率很低的情况下占有有限的剩余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族豪华生活的需要,难有多大力量扩大再生产;现在资产阶级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榨取大量剩余价值,除供自身需求外,主要又转化为资本,用以剥削新的雇佣劳动,从而使私人资本越来越扩大,生产资料也越来越集中。总之,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产品的生产和占有越来越社会化、现代化。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使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发展。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品生产和占有已经达到“最完备的表现”,我们才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最后的剥削形式。 当然,这并非说每个国家都要等到资本主义私有制达到最完备表现时,才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后,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但不能急于在各个领域过早地完全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就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也才是真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解析2: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马克思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不是孤立的一句话,而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组成的理论体系;忽视了“《共产党宣言》揭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但对它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误区。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理论作了简单化、教条化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因此,为了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误区,让我们回到马克思,重新认识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理论,这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要求。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私有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由一系列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所组成的;即在什么条件下消灭,在什么时候消灭和消灭什么样的私有制。      首先,在什么条件下消灭私有制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私有制的存在是同社会生产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它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的产生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为前提的,它的消灭也是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消灭私有制,而在于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消灭。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消灭私有制的程度时,还没有创造出足以消灭它们的条件时,任何人为地消灭它们的企图非但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反而会因此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非但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穷、落后和愚昧的状况,反而在相当长时期内使这一状况滋生蔓延。     其次,在什么时候消灭私有制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定时期的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都曾对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拿奴隶制来说,奴隶主私人占有制无疑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也是最残酷的私有制,但“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至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较之以往就更为巨大,“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着这样的生产力呢?”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以及什么条件下)才能消灭何种形式的私有制。当某个时期的私有制还能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推动或促进作用的时候,当消灭这种私有制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没有创造出来或充分具备之前,我们就不能过早地(人为地)消灭它或废除它。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形态的消亡是如此,私有制的消灭也是如此。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无论在现阶段还是在将来,只要私有制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只要非公经济还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就必然存在和发展,并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最后,消灭什么样的私有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私有制的性质将其划分为个体劳动者私有制和以剥削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马克思指出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在原则上把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来了。其中一种是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另一种是以剥削别人的劳动为基础。”针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消灭私有制,而是要消灭什么样的私有制的问题。对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两句话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马克思在回答当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问题时,特别强调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显然,这里强调的消灭私有制,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形式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是特指那种利用财产的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私有制,是特指那种以剥削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消灭这种私有制,也有一个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根据它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消灭和在什么时候消灭的问题。 7、 《共产党宣言正文》P53 ——参考解析P10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8、 《共产党宣言正文》P54两个彻底决裂 解析:《宣言》的有关思想清楚地表明,这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既“不是泛指传统观念”,也不是“专指那些流传下来的、非难共产主义的各种观念”,而是特指在“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即私有制基础上产生、又为私有制辩护的剥削阶级观念。两个“决裂”的关系是辩证的,但归根到底要以第一个“决裂”为前提。 是无产阶级在社会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领 域的两大历史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这一重要观点。两个决裂深刻地阐述了 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传统的所有制 ——私有制是导致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只有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代之以共产主义公有制, 无产阶级才能从根本上获得解放。依附于私有制的传统 观念并不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现象,随着生产资料公有 制的建立,社会意识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 观念必然要被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取代。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对共产主义认识的思想发展过程和《宣言》一书的整体结构,不难看出,“两个决裂”思想的实质就是进一步深入阐发了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首先,“两个决裂”的第一个思想就是强调共产主义的最主要的本质就是与私有制的根本对立,就是重申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需要指出,笔者同意施德福、宋书声、扬金海、蒋仁祥等同志对“传统的”一词的解释。该句的翻译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如何理解。“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就是指以往的私有制。这里的“彻底决裂”显然是根本否定的含义,它又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共产主义首先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共产主义要否定和消灭的首先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种观点就与费尔巴哈的“共产主义”和《宣言》中所批判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因为费尔巴哈也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但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就“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这种事实就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永恒性质。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绝对不是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废除,而是一些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行政上的改良,因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至多只能减少资产阶级的统治费用和简化它的财政管理。” [1](P302)二是对以往社会全部私有制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反复阐明,共产主义不是以另外一种私有制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以另外的方式分配私有劳动,而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宣言》第二章第一部分也谈到,只是“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共产主义就是废除一切私有制。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讲的共产主义对私有制的否定和废除,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即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原则上,而是依据唯物史观理论,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特别是资本主义发的客观规律性的分析解剖基础上做出的科学结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消灭和否定私有制”与空想社会主义也有质的区别。 其次,“两个决裂”的第二个思想就是对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否定。这里的“传统的观念”不是简单指第二章中所批判的那种对共产主义歪曲和污蔑的那些错误观念,而是指建立在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私有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产生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性。共产主义既然要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私有制,逻辑上必然导出对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个别否定和消灭。所以,“两个决裂”的第二个“决裂”是第一个“决裂”的逻辑产物和必然结论。这种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等。这种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为社会存在服务的,也就是为私有制度服务的。不根本否定和彻底批判这种意识形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私有制度。如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私有制,但他们论证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理论依据却是借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理论武器即抽象的人道主义理论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原则。这种否定私有制却不否定私有制度下的社会意识形态,怎么能够根本否定和消灭私有制度呢? 笔者认为,“两个决裂”思想的直接含义就是阐述“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对私有制和私有制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否定,就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否定这一基本观点,也就否定了共产主义,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但是理解“两个决裂”思想一是不能离开马克思恩格斯其它有关“共产主义”的基本论述,二是不能离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果离开了这两点,把“两个决裂”思想孤立化、绝对化,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文革时期,大张旗鼓地宣传“两个决裂”思想就隐含着对这一思想的“左”的错误理解。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把“彻底决裂”不是看作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而是急于求成。 前面我们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共产主义不单纯是一种理想,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运动过程。这种过程绝对不是几年、几十年就能做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封建私有制,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共产主义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绝对要比二百年多得多。“两个决裂”思想只是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而并没有把这种趋势简单理解为短瞬间完成的事情。如果简单把这种趋势看作短短几年、几十年就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左”的观点,就是对“两个决裂”思想的歪曲。1958年大跃进时期,“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一大二公”思想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人们误认为,共产主义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今天搞社会主义就是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就是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同时还用纯粹的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要求所有的人,包括对农民的要求。如全民学习“老三篇”。这显然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的。 第二,“彻底决裂”离开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P248)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特别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因此,《宣言》这里所提出的“两个决裂”思想的实际运用也必须以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状况为转移,特别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转移。然而在文革时期,谈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时,就离开了我们国家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离开了我们国家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简单地把书本上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模式照搬到中国来。这也是对“两个决裂”思想理解上的“左”的重要表现。 第三,把“两个决裂”思想中的“彻底决裂”思想理解为绝对否定和对着干。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否定都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都是“扬弃”。同理,《宣言》中所讲的对私有制的“消灭”和“彻底决裂”,对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彻底决裂”也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扬弃”。共产主义对私有制的取代并不是否定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是批判的继承。但批判什么?继承什么?《两个决裂》思想并没有具体明确,这就要结合具体国情、特点和具体历史时期进行具体分析。但“彻底决裂”决不是绝对对立、完全抛弃和对着干。而文革时期人们对“彻底决裂”思想却理解为绝对对立和对着干。如“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口号,彻底否定一切文化的“批判封资修”的口号,否定一切正当个人利益的“狠斗‘私’字一闪念”、“斗私批修”的口号,把自然科学也纳入到“意识形态”的范畴,只承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否认其人类性等等。这些思想和做法都是对“两个决裂”思想的歪曲和错误理解。 9、 《共产党宣言正文》P56对封建社会主义的批判 解析:封建社会主义 打着“社会主义”招牌,代表没落的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19世纪30、40年代流行于法英等国。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根据这种思潮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冠以这个名称。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正统派的维尔纽夫一巴热尔蒙,英国“青年英国社”的迪斯累里、波尔斯维克等。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的选举法改革中,法英两国的封建贵族再度被资产阶级击败,已无力同资产阶级再进行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于是转而以“同情工人”的面目出现,给自己的理论涂上“社会主义”色彩,站在封建贵族立场上,留恋没落的封建制度,抨击和诅咒资本主义。他们竭力证明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是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美化封建王朝是“贵”和“贱”之间和谐一致的时代,要求恢复昔日的贵族统治,断言专制政权能“拯救世界”并把社会导向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者声称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是在其统治下产生了一个将把整个旧制度炸毁的革命无产阶级。此外,在政治实践上,他们充当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帮凶;在经济上他们违背自己的言词从事资本主义经营,参与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总之,封建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代表封建贵族的利益,站在反动的立场上抨击资本主义,其目的不是开辟人类美好的未来,而是妄想复辟封建专制统治。它是一种既反动又空想的社会思潮,现在仍存在于某些国家。 10、 《共产党宣言正文》P65 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 解读:所有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例如,圣西门曾试图谋取教皇和路易十八的支持。傅立叶曾于每天中午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上的请求支持的呼吁作出响应,白白等候了12年。也就是说,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不是革命者。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他们肯定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思考。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而且,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按照这些启蒙学者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世界也是不合理性的和非正义的,所以也应该像封建制度和一切更早的社会制度一样被抛到垃圾堆里去。现实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在现而且已经认识了真理;至于天才人物是在现在出现,真理正是在现在被认识到,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必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而纯粹是一种侥幸的偶然现象。这种天才人物在500年前也同样可能诞生,这样他就能使人类免去500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新的社会 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三、《论粮食税》 1、新经济政策 第一,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内容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意义 :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产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2、参考课件 四、论我国革命 1 、解析P532 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内容提要:马克思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各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违背这种普遍规律。但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唯物史观不是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和预成论,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不是可以到处生搬硬套的僵死。历史规律不是先于或外在于活生生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神秘之物,而是在人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由于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选择的广阔空间,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不等同于各民族的特殊发展道路。    历史规律实现方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总结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历史规律只有通过各民族的发展现实才能得到展现,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于思维抽象出来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曾说:“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他认为,抽象的历史规律一旦同人的物质活动相分离,就会变成同义反复的、无生命的、空洞的、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规定,这是为他所坚决反对的。   实际上,历史规律就生成并起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之中,历史规律不是游离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之外的规律,而是根植于实践之中。在物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就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正是由于历史规律的物质载体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得历史规律具有了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独特性质,也才使得历史规律的实现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的具体表征。唯有以实践为基点才能正确理解历史规律的抽象性与实现方式的具体性,也才能把历史过程既看作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又看作历史主体的能动过程。恰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历史发展决不像一条僵死的直线,而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各民族历史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什么是历史规律?历史规律是一种客观联系,是一系列环节构成的链条:是客观历史环境造成的客观条件—活动主体要实现的目的—实现目的的手段—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其中,目的的确立是一种价值选择,它是作为历史规律客观链条的必要环节。历史规律恰恰是通过各民族的多样性发展模式展现出来,是通过各民族的能动性的创造性历史实践活动实现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形成的多样性的发展模式是历史规律的载体,规律寓于多样性之中,是从多样性中抽象出来的客观本质的必然联系。如此理解历史规律与民族多样性发展模式的关系,既能避免对历史规律的教条化理解,认为各民族必然按照五阶段的历史模式发展;又能辩证地看待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是规律普遍性的表现,普遍性以特殊性为载体。特殊性绝对不是外在于普遍性的特殊性,不是普遍规律的特例、补充,特殊性内在于普遍性之中。厘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民族发展模式。        历史规律的世界历史性和各民族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被自然形成的地域所限制,不可能形成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局面。“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3] (P86)由于普遍交往的发展,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取代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 (P88)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进一步描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全球紧密联系的世界历史新画面:“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世界联系,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又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他说:“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显然,马克思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充当了“世界历史”的先驱,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和东方各民族传统的生存方式。相对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资本主义是它们不可避免的前途。“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 (P100)“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不列颠人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因而不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征服者。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崇高的一切,从而毁灭了印度的文明。”[3] (P768)这里,马克思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待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强调后者对前者的征服、瓦解,从历时态上强调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晚年,马克思通过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现了东方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他愈来愈重视各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模式问题,并考虑落后国家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肯定成果,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他开始从共时态上强调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可见,在晚年,马克思从“世界历史”这样一个宏观角度完善了历史规律学说,“世界历史”的崛起使人类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是世界历史重构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并使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具有了多样性特征。在前“世界历史”的格局下,个体与类及个体之间的交往还局限在各民族及狭隘的地域之内,尚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实现。“世界历史”的形成使人类的交往获得了充分的实现,人的类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具有了在这个人类范围内得以普遍表达的可能性。“世界历史”出现之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呈现为自发的演进过程和没有外来干预的自然的存在状态,在孤立的、分散的地点上发生的各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中断了人类历史的规律性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这种普遍的、线性的表征。在世界历史格局下,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被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中,从而消解了各自在孤立状态下的独立发展,确立起一种超越时间的、非线性的空间结构,亦即空间关系的时间化。这种由世界历史实现的时空转换格局,大大拓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供选择的空间,使人类发展实现从单线进化论模式向多元复线进化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总之,世界历史的出现为各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以俄国社会发展模式为例。因为俄国社会与其他民族国家一样,最后也要走向世界历史,这是历史的必然性、统一性,然而由于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性质及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它可以采取不同的道路进入世界历史,这种特殊性质、历史情境必然使俄国社会进入世界历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可绕道而行,具有必然性。然而就俄国社会来说,如何经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是亲自经历,还是通过吸收它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来经历,又是可以选择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同样无法逃脱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必须在充分借鉴资本主义生产力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否则将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也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力对于各民族发展的前提作用,他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5] (P39)可以说,中国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道路充分说明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的关系,说明了历史规律的抽象性与其实现方式具体性的辩证关系。   (1)要注意把握社会规律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关系。民族的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不会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不能把唯物史观当作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把社会历史规律混同于各民族的发展道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把唯物史观当成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唯物史观注重各民族发展的历史环境,这是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所不顾及的。马克思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7] (P131)因此,遵循唯物史观,就要在详细掌握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做仔细的比较研究,决不能像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一切都可能被变成套语)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尽速构成体系”,[8] (P692)然后将其当成公式套到各民族的历史上去。   (3)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注意研究各民族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中国,没有经历典型的资本主义形态,但却产生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中国作为国际资本主义的生存条件,在世界历史中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因而产生了工人阶级——共产党的社会阶级基础。这就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中国实现的独特方式。离开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就无法理解这种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各民族的不同发展道路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之,历史规律作为一种科学抽象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进程,综合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但是历史上一定时代、一定地区、一定民族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演进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具有特殊性,是历史规律的现实载体,历史规律正是通过各民族具体多样的发展模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规律是思维抽象的结果,将这种思维抽象公式化,简单地用来指导各国历史发展实践必然造成教条化、机械化恶果。 2、列宁怎样论述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参考:妙论抑或谬论——从苏联演变看考茨基的早产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进程和俄国人民的惟一正确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对资本主义的潜心研究,发现了社会主义必将 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他们认为,实现这种取代的物质条件在当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业已具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已经达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的程度。因此, 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发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又认为,鉴于资 本主义建立的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 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几个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恩格斯直到逝世前不久仍坚持这一观点。 列宁在20 世纪初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进行全面、深入分 析的基础上,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理论。他指出: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加强,以及第一次世界大 战造成的国际局势,社会主义可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 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且,基本上由于同样的原因,社会主义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列宁在1915 年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1916 年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这一崭新的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俄国虽然只是一个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只占40 %左右,工人总人数大约只有15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 %。④ 但俄国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另外,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熟,不仅要考虑经济条件,还要考虑政治条件。俄国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它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与广大农民的联系密切,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这都是俄国工人阶级独具的优势。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俄国已经出现了有利的革命形势,不仅下层群众不能按老样子生活下去,而且上层统治者也已经不能按老样子统治下去。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列宁在1917 年8 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因此,列宁坚定而果断地认为,必须抓住有利形势,发动俄国无产阶级不失时机地夺取政权。对于这一重大的策略思想,列宁后来在他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阐发得十分透彻。他在这篇文章中承认社会主义革命需要有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但是认为,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变更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先夺取政权,后建设物质文明。他写道:“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他还进一步总结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提出这一理论是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十月革命的胜利解放了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剥削和压迫的俄国各族 劳动人民,在占世界面积1/ 6 的土地上建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国家,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并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 历史性飞跃。 第三,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开创 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五、1844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 参考: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_对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的解读.pdf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pdf 六、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 跨越理论 七、马克思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1、跨越理论 2、后发优势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与实践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灾难,所有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阶段或充分发展阶段,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灾难,或少遭受这种种灾难,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20世纪,人类社会进行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实践。这一实践,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严重的挫折。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依据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是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列宁、毛泽东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较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思想: 第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多线条的,是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的分析简单地套到东方社会。 第二,东方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跨越“卡夫丁峡谷”包含二层含义:一是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灾难,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二是落后国家在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基础上,在事先得到正常引导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又为人类创造巨大的成就。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成就,人类应该共享;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灾难,人类应该避免。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创立了巨大的成就面前,落后的国家,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灾难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成就。这就好象人类发明了机器后,没有必要每一个国家都要先经历机器生产的孕育期,才能使用机器一样。落后国家在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灾难,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成果后,“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这就是说,“跨越卡夫丁峡谷”是分步完成的。第一步是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成果,第二步才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必要准备,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必然趋势。只有走好了第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两步都走好了,才算是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卡夫丁峡谷”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阶段。可以跨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其它文明成果则是不可跨越的。 第三,“跨越卡夫丁峡谷”,不是单纯的主观意愿,也不是俄国农民的天生使然,而必须具备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跨越卡夫丁峡谷”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包括时代背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就时代背景而言,是指“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就内部条件而言,是指落后国家本身具备有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力量。就外部条件而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配合和支持。 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较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第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为较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得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可能。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不仅削弱了帝国主义本身,而且造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利形势。 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战争不仅削弱了帝国主义阵线的力量,而且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列宁认为,一般说来,革命形势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二是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异乎寻常的加剧,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三是广大群众,包括最落后群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卷入了政治运动。 第三,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最有可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突破口,首先赢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认为,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决定革命是否发生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程度。因此,所谓薄弱环节,就是要看它在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不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帝国主义和反动阶级的统治是不是已经陷于孤立,摇摇欲坠;要看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革命性,以及无产阶级是不是拥有广大的同盟者。一句话就是,要看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程度以及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的力量对比。 根据上述观点,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最有可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第四,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较落后国家赢得胜利,并不违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行社会主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革命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革命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列宁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以下主要观点: 第1, 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中国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已经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革命的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转移,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基本因素。 第2, 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第3, 规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人民共和国所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同时允许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同时容许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纲领是: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4, 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藉以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初步实践 这个实践,首先从俄国开始,继而有东欧各国、中国、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先后跟上。这个实践,是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探索,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1.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强盗之间的大厮杀,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觉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形势。特别是在俄国,推动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沙皇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上比较落后,政治上极端反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帝国主义链条中的最薄弱环节。战争开始后,阶级矛盾急剧激化,革命情绪不断高涨。 战争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坚决执行列宁的革命路线,利用沙皇政府的危机和群众革命情绪增长,在群众中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为实现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方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反对战争、反对沙皇政府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 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世界大动乱和俄国革命形势的成熟,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定地领导人民开展了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并适时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从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也是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开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和人民民主力量。利用战争带来的有利的革命形势,欧亚十几个较落后国家,效仿苏联,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1945年至1949年的4年多时间中,欧亚有12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乘胜继续前进,大体上通过三种方式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就已从苏联一国扩展到欧亚13国,并在地理上连成一片。此外,远在拉丁美洲的古巴共和国在1959年民主革命胜利后,1961年由卡斯特罗领导的“7·26运动”转向社会主义,成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1975年印度支那人民在抗美战争取得全胜后乘胜前进,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老挝人民革命党(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人民废除了君主制,宣布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与此同时,柬埔寨共产党利用抗美救国的大好形势取得了全国政权,使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6国。但是由于柬埔寨共产党实行极“左”路线,只有几年功夫就造成了“亡党亡国”的悲剧,结果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是15国。 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较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行性,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正确性。 3.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和严重挫折 20世纪,苏联、中国、东欧各国等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践,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三大胜利和三大挫折。 三大胜利是: 第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站住了脚,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第二,“二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一大批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和面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鼎盛期,社会主义国家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1/4以上,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性的新飞跃,并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大挫折是: 第一,在关系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重大问题上,斯大林本人的错误和后人错误地反斯大林,从两个方面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挫折。 第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党际和国际关系上,一系列严重问题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分裂,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挫折。 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长期的“左”和最后一些共产党的右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挫折。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经验与教训 如上所述,纵观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惨痛的失败。成就也好,失败也罢,都已经是过去的历史。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历史,既不要因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失败而灰心气馁。关键是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1.“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基本经验 总结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历史的本来面目和现实的真实情况出发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不唯书,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或领袖人物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判断、讲过的话或发表过的评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应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各国、各地区共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不能把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个别经验、特殊经验当作适用于各国、各地区的普遍经验。本着这一原则审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1, 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二,抓住机遇,上新台阶,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2.“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要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也就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教训,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第一,必须反对主观主义,防止急躁冒进,扎扎实实地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 吸取这一历史教训,要求我们要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执掌政权以后,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要大胆地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制度下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文化基础。 第二,必须反对教条主义,防止生搬硬套,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吸取这一历史教训,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做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事业就胜利,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第三,必须反对封建主义,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综上所述,主观主义的急躁冒进、教条主义的顽固积习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是苏联、东欧各国“左”的理论观念和路线政策以及僵化体制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使得根深蒂固的“左”长期难以改正,导致科技和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得慢,人民生活改善得慢。在西方科技革命与和平演变方针的侵袭下,国内群众不满者日益增多,右翼势力日益滋生。到1987年后,党的领导逼于国内外压力转向右倾,节节退让,终于到1989—1991年酿成剧变。所以,从本质上看,正是以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为基础的长期“左”的错误拖瘦、拖弱、拖垮了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从现象上看,那是右倾机会主义在最后时刻葬送了社会主义。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未能在不发达国家得到全面的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正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害了社会主义。因此,彻底清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以及根深蒂固的“左”的影响;加快新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扎扎实实抓好经济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在消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灾害之后,在克服了右的和“左”的危害之后,还会在现代世界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兴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 �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51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4页。 �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777页。
/
本文档为【马克思经典文论选读考试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11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