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3-正宗分3

13-正宗分3

2018-09-04 44页 doc 127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3529

暂无简介

举报
13-正宗分3 ·312· 《三主要道》讲义——正宗分1.释出离心 《三主要道》讲义——正宗分1.释出离心 ·311· 午饭休息的时候大家来问我如何修定,在座的各位大都没有修过定,现在我简单、扼要地给大家讲一下修定的方法。 若想将定生得起,首先必须先将戒守好。因为定是善法,如果没有将恶业忏干净,修定就要困难些,如果将恶业忏干净了,修定就要容易些。戒、定、慧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修定的人一定要持戒。将戒守得好,善业多、恶业少,就容易生定。定是善法,如果能生得起定就能离开欲界,但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到的。因此首先必须守持善戒,守好戒才...
13-正宗分3
·312· 《三主要道》讲义——正宗分1.释出离心 《三主要道》讲义——正宗分1.释出离心 ·311· 午饭休息的时候大家来问我如何修定,在座的各位大都没有修过定,现在我简单、扼要地给大家讲一下修定的。 若想将定生得起,首先必须先将戒守好。因为定是善法,如果没有将恶业忏干净,修定就要困难些,如果将恶业忏干净了,修定就要容易些。戒、定、慧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修定的人一定要持戒。将戒守得好,善业多、恶业少,就容易生定。定是善法,如果能生得起定就能离开欲界,但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到的。因此首先必须守持善戒,守好戒才能修得起定。如果我们先将定功德成就了,将来修空性就可以依靠定,所以,每一个修佛法的人都应该努力修定。定没有生起是不能证空性的,因为心没有那么细,也不能长时间地与法合一,空性自然无法证得。 修定有九个次第,从初住、二住、一直到九住,称为九住心。通过九个阶段,将昏沉、掉举清除干净。没有了昏沉,没有了掉举,再串习到最熟的程度,才能得轻安,得轻安之后,定才圆满。定圆满了之后,我们自己会有感受,原有的身子就像变为另一个身子似的:平时修法感到很困难,得定之后修善法时身子变得很有堪忍性,无论怎么难都能做得起,如果需要两个小时身体不动,就能坐到两小时不动;需要三个小时身体不动,就能坐到三小时不动,而且身上没有疲劳和不堪忍的感受。修空性时需要心静到这样的程度,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缘起有与自性空。我们现在所学的空性只是讲道理,还不是修所成的清净正见,一定要到定生起之后再经过修,修到心与法合一了,就会是另一种感受。不是我们现在讲这个道理,心里就会有这个道理,所以修定是很重要的。 大家现在是初业有情,所以现在我还无需给大家详讲九住心,今天先讲怎样找所缘。所缘怎么找呢?所缘是要我们自己心上现起的,开始先想一个物体,最好是想上师三宝,因为想这些有加持力;实在想不起上师三宝,哪怕心里想个白石头都可以得定;乃至于实在连白石头也想不起,还有缘心定可修:观想内心的光明境相,也可以得定。现在大家想一个有相的所缘为最好,因为在修佛法的中间有很多所缘相需要我们去缘念,所以想一个有相的所缘有利于后面的修学。开始修定的重点在于找所缘: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佛像,铜的也好,画的也好,乃至于看到哪尊菩萨像、哪位上师像心里很喜欢,都可以在心上去观想。观想的时候要看其是否能在心里现得起,能否容易现得起,这需要自己去试,直到自己找到一尊最容易在心里现得起的佛像,以后就观想这一尊佛像,这就是找所缘。 在观想所缘之前,身体要坐规矩,不能随随便便的,要按照毘卢七法来坐。首先坐的位置要比放脚的地方略高些,如果两者是一样高的话,坐久了人的身体就会驼背并向后倾,因此坐的位置要稍高于放脚的位置。坐的方法有三种:最理想的是双盘,也就是所谓的金刚跏趺坐,将两只脚都盘上来。这样的坐法是练出来的,不是说说就能做得到,没经过锻炼是坐不起的。如果双盘坐不起可以单盘坐,左脚在上或是右脚在上都可以。如果连单盘坐法也坐不起,还可以随意坐,即两只脚交叉起来就是了。如果老年人连这样都坐不起,那就可以将双腿放下来,也就是弥勒坐,弥勒菩萨就是这样坐的,这是康定的大吉活佛的教授。当年我去康定闭关时他告诉我:如果坐不起就可以将两腿放下来,说这是弥勒坐。以前我在昂旺朗吉堪布上师面前没有听过这样的教授,他所要求的最低限度也要将两腿盘起。两腿盘起坐大家也是需要练的,不是一开始就能盘得起,坐时间长了腿要疼、脚要麻、什么不舒服都会来。开始大家要以比较容易的方法练习坐,不要一开始就双盘,那是坐不起的,会痛得要命。要先简单地盘起,再慢慢练着单盘,将一只脚放到腿的上面,累了可以交换一下。单盘练好之后,就要开始练双盘,累了就放下来。大家记住重在用心,不在乎形式。坐的时候背要伸直,头顶要和自己的身体重心垂直,后背要伸直但不能刻意用力,身体要放松。后背用力挺直着坐是承受不起的,修法的时候要随时想着后背用力挺直那怎么得了?所以先要将自己身体坐正,后背伸直再慢慢地放松。坐的时候双肩要平,不能前后、左右歪斜。双手在腿上做入定印,两手拇指轻轻接触但不要用力;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道家要分男左女右,佛家是不分的。)。为什么左手在下面呢?因为我们一天劳作,右手用得多些,左手用得少些,上座的时候就要让左手多负担一些。嘴巴要微微闭上,同样不能刻意用力,舌尖轻轻抵住上牙床(这是因为入定的时候会流口水,舌尖轻轻抵住上牙床就可以不流口水。),双眼应垂帘,既看不到前面又不闭严,如果大家不习惯微闭,也可以双眼轻轻闭合。 如法地坐好之后,将自己要观想的佛像或者上师像,心里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既不要高也不要低:想高了容易引起散乱;想低了容易打瞌睡,所以要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如果感觉不舒服,将像想得略低些也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要注意呼吸自然平静,一般人说修定要调息,要想到呼吸均匀,这就搞错了。修定时是不能想呼吸的,一想到呼吸,呼吸就会波动,心里所现的像就会随之波动。不要心里想着调整呼吸,呼吸如果一调就会跳个不停,反而更静不下来。正确的方法是只需要将心放平静,不要想呼吸与调息,心静下来之后,呼吸自然会平静下来。 在观想所缘的时候,开始所现的像不会是眼睛实际看到那样的清清楚楚,只要能够想到大体的轮廓就可以。一旦像能够现得起,心就要抓住现起的像。一会儿,心力会逐渐地弱了,像也不那么现得出来了,心里会感到有些累,此时就要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一直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三、四遍,后像又会清楚一些,这时你要用心就赶紧将现起的像抓住,因为像是从心里想起的,所以要用心将其摄持住,像才不会淡化。从来没有练过的人要不了多一会就感到累了,心力摄持不住时像就会不清楚了、动摇了,心也会感到劳累了,这时就要再次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几遍,一旦像清楚了就赶紧用心力摄持住,不要使像衰弱了。有人说的是不要让像跑了,其实应该是不要让现起的像衰弱了。在像不衰弱的情况下,能摄持多久就摄持多久。开始一般只能坚持几秒种,像就消失了,练得久了,摄持像的时间会慢慢地逐渐增加,到最后练成功了的时候,一座下来可以达到三个小时,三个小时里心念既不会起昏沉、也不会起掉举,那时定就修得差不多了。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修的时候自己可以体会得到:开始修定时所缘还没想清楚,现在的、过去的潜伏意识就会现形了,因为自己观想所缘的心力没有它的力量大,心就会跟着它跑,这在修定中叫做掉举。修定的时候像现不清楚,想打瞌睡,这叫做昏沉,修定就是要去掉举和昏沉这两样。开始时掉举和昏沉会不断地来,自己要坚持练下去,慢慢地练到昏沉和掉举都不来了,一直练到连它们的影子都不来,这样就纯熟了。纯熟之后自己还要不断地用功(这个阶段所用的时间无法确定,各人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然后就会生轻安。轻安先从头顶开始,像剃头时师傅的手摸在头顶的感觉一样,热乎乎的(剃过光头的男人可以体会得到),然后是心生轻安,再往后是全身生轻安.全身轻安时心里会感觉喜欢得控制不住,舒服得感觉简直无法克制,随后这种感觉会慢慢平息下去,那时身心就都稳定了,这时就算得定了。 得定之后自己会感觉变了一个身体似的,不是外有什么变化,而是内心会感到修任何善法都有堪忍性了。不像现在脚痛坐不起了,腰伸不直了,身体左右偏斜了等等状况都不会出现。帕邦喀大师圆寂的时候就是坐了二十一天,圆寂之后红白菩提都流了出来,他的身体还是那么端端正正地坐着。以力学的观点来说,他坐得前后左右非常平稳,所以才能够坐到二十一天,直到圆寂都是那样端正。得定之后首先是不用考虑健康问题,身心健康就更不用说了,天气冷了、热了都没有关系。不然那时米拉日巴当年住在山洞里能不冷吗?他就是因为生起了这些功能,外缘就没有干扰作用了,身上有堪忍性了。 修定第一个重要的门槛就是找所缘,这是个很困难的过程,找得到所缘才能修得成定,找不到所缘就修不成定。在修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所缘又能修得好,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还有一个门槛,也就是断细昏沉的时候,此时一般的修定者会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了:因为此时的境相是清明的,心里又是异常舒服,不是世间的快乐感受可以相比的。由于这种异常的舒服才使修定者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其实此时细昏沉还没断,所以这是修的过程中的另一关。修定开始找所缘是一关,修到第五住心断细昏沉又是一关,如果这两关能过,就肯定可以得定。找不到所缘我们用什么来修定?肯定没有办法修;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细昏沉未断,自己却误认为已经得定:有了平时从没有过的舒服感觉,心也异常明了,只是因细昏沉未断,心现所缘没有力量。细昏沉断完之后到第六住心是断细掉举,修定的次第大概是这样。 由于各位多为初修,所以我强调的是找所缘。下面我再给你们重复讲一遍:初找所缘时要自己去试,看哪一尊佛像比较容易地想起来,无论是画的、铜铸的、还是泥塑的像都可以,总之要很容易想得起来,而且自己很喜欢观想,就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所缘。所缘一旦决定之后就不能变了,要一直修到得定。不能听别人说观想本尊的像更好,自己马上就换本尊像为所缘,那就需要再从头开始了,那么自己前面所修的就浪费了!因此只要所缘现得起,就要一直的修下去,一直到得定为止都不能换所缘。 我们做事情通常做久了之后会生疲厌,观所缘、修定可不能生疲厌,否则一切功能都断了。大家回去以后就自己去试试,哪尊像现得起就天天想。 观所缘会有很多名堂:像不是高了就是矮了,不是近了就是远了,很难将像想得不远不近、端端正正。千万不要将像想得太近,稍微想得远一些比较好。还有一个问题要给大家讲清楚:有的人观所缘是用眼睛看,尽管眼睛是闭着的也是心想着用眼睛去看,大家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用眼睛观所缘,时间长了额头眉心处会痛,还会引起以后其他不舒服的问题。总之不能用眼睛看,而要用意识去观想。意识不是看而是现,这一点大家要分清楚,这叫意生身,由意识而引生的。修密法的本尊也是意生身,由意念生起的。 初修定者主要的任务是去找所缘,所缘找到后,现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来问我。每个人所现的情形不会是一样的,有的人过去生中修过,有的人从来就没有修过,有的过去生中修得很好,每个人的烦恼业力不同,修起来都不是一样的。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都学佛就会有十三亿种情形,不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虽然个人所现的情形不同,但是总的方向是一样的。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但不会都是一样的。修定也是如此,基本的原则不能错,也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坐要具备毘卢七法,然后要将气息调好。我特别给大家解释的是:一般书上说的是:所缘不能跑,要想着所缘。其实这说的是现象,实质上是心现所缘,心力能不能摄持所缘,不是所缘跑掉,而是心能不能摄持所缘。 今天我将修定大概地给各位讲到这里,大家要回去自己去试,看自己怎样才能做得好,有了什么样的境相或是有了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我再告诉你怎样能够提高。各位有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告诉我,如果我知道该怎么样解决的话会告诉你的。各位今天问我如何修定,这很好,没有定大家就还只是理论研究家。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三主要道》。 学法前我们发心,是提醒自己用什么样的意乐来学习,念《心经》的作用一是帮助我们忏罪,二是帮助我们排除学习的障碍,三是加持我们生智慧,这些是每次学法之前都要缘念的。学法之后或是做了功德之后都要回向,不然回去之后一旦孩子惹自己生气,就会将今天所做的功德一下子全都烧毁了。那就太可惜了。 文中【暇满难得】即是开示认识暇满,思维利大,思维难得之三法。【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思维利大]就是说只要我们具备了条件,就可以成就最大的利益。这个最大的利益就是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 [思维难得]就是前面我所说过的: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都要持一条清净的戒! 大家要认真想想:“我具备了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的条件没有?”这确实需要每个人认真自我检查的。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具备,像今生这样圆满的人身自己还能不能再得到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今生无论如何要将来世能够继续得人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要想再得人身第一重要的是要持戒,凡是受过的戒都要认认真真将其守好。这里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烦恼这么重,外面引起我们犯戒的因缘这么多,我们应怎样守得好戒呢?”持戒有两种方法:一是要防止:身、语、意三业尽量不犯戒,能做到完全不犯戒是最好的。二是要及时忏悔:由于很难做到完全不犯戒,一旦犯了戒一般要当天忏悔不要过夜,免得恶业增长。再强调一下,持戒的两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是不犯戒,犯了戒要当天忏罪不要过夜。 我们无法避免犯戒,在座的各位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完全不犯戒。阿底峡尊者说过:比丘戒二百五十三条,自己没有犯;菩萨戒偶尔犯之;密宗戒简直像毛毛雨一样犯得不得了。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了这样一个方法:他在走路时发觉自己犯戒了就会马上停下来,从行李中取出庄严佛塔像,在其面前痛哭流涕地忏悔。忏悔过后将佛像包好放在行李中再继续赶路。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我们虽说不用在路上犯了戒让别人等着自己忏悔,但起码要在睡觉之前忏悔:将过去生中直到当天自己所犯的恶业进行忏悔。晚上睡觉做梦时也有可能犯戒,那么起床之后也要忏悔,将晚上睡梦中犯的戒进行忏悔。这样做虽说我们犯了戒,但戒律是干净的。不是说要大家绝对不犯戒,那是办不到的,无始以来的烦恼会促使我们犯戒。最好是不犯戒,一旦犯了戒就马上忏悔不过夜,这样做就是我们在持戒,能坚持这样做戒律就是干净的。 [【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大家回去之后要将十圆满、八无暇认真搞清楚。在《菩提道次第》中有八种无暇、十种圆满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内外顺缘]指的是:外有生活来源(出家人有人布施);内有法缘,有这两种顺缘才称得上是满。修法的条件都是好的,都具备了就是满。 妨碍我们修法的八种障碍就是无暇。我们需要的是有暇,既有暇又圆满才是最好的。如果我们具足暇满的条件都不修,实在是可惜了!这就等于我们有十两十足的黄金,却扔到沟里去了,实在是可惜了。 此暇满身能把成办后世利益乃至成办佛位都交付到我们手中,所以【利大】;此身极其难得,可以三方面来说: 有了上面说的这些,我们都能做的到;假如没有就不行。如果我们不是生在南瞻部洲而是生在其他地方,比如生在北俱胪洲,过神仙般的生活,地里自然就能长庄稼,无拘无束地生活,我们还肯去求法吗?唯独南瞻部洲的人心力强又有苦,有苦才能生得起厌离心;心力强遇事才能做得成,不怕艰难,只要有这样的心就能做得成。所以只有生在南瞻部洲的人才能修法,再没有比我们这样的身子更好的了。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生在天上是不是更好些?”如生于天上,一天到晚你都要玩昏了,还能想得起修法吗?还不要说生在天上了,那些爱打麻将的人还能想修法吗?他们一有空就要上麻将桌。打麻将这么简单的事都丢不开,天上那么好玩的事情还能丢的开?舍利佛当年就这样:有个弟子见了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就是稀泥巴地也要跪下恭敬顶礼,这固然很好;但后来此人后来生到三十三天去了,舍利佛想去度他,他已经玩昏了,见了舍利佛只合了一下掌,转身就又去玩了,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没有法了。就是因为在南瞻部洲有苦才能生得起厌离心,由于自己苦才想得到生生世世的母亲的苦,才能生得起菩提心。 我不是说那些念阿弥陀佛的人不对,生阿弥陀佛净土的人还是要成佛的,只不过时间长一些罢了。那些生到阿弥陀佛净土的人,到了一定的程度还是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这样才能够快速成佛。在阿弥陀佛净土那里说的法和我们这里还是一样,但是不管怎么说没有实境,就不能起作用。比方我们说:你要将刀磨快,去找块磨刀石嘛。道理是懂了,在阿弥陀佛净土那里找不到磨刀石,而在南瞻部洲到处都是磨刀石,你才能磨刀。去阿弥陀佛净土那里是没有错的,只是成佛的时间要长一些,所以还要发愿到南瞻部洲来。 我们现在已经生于南瞻部洲,何必要走弯路呢?应该一心一意地加紧修,不管功能大还是小、不管水平高还是低,总要修得生起一点功能。这样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功能只要生起就不会倒退;二是有了一个功能,在成佛的路上就可以走得快一点。因此,我们得了法之后要注重实修,一定要修到生起功能。千万不能挂起招牌自吹是大修行者,那是要害死人的!要找一个自己能生得起功能的法来修,不要嫌小,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贪多,贪多会分散自己的精力,那就无论如何也生不起功能。还不能什么都舍不得,每个法都好,比如我们到大吉活佛那里灌一次顶,他要传许多咒子,如果你回来都要修,能够修得起吗?这次去康定他是不是传了其他的法给你们?还是传了吧?他所传的法你们有没有当作正修?那么好的法怎么舍得不正修?可是如果当成正修,自己原来正修的法怎么办?修法贪多就将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最大的损失是自己的寿命被浪费了,福报也减少了,大家算过这个帐没有?!自己不将已得到的法实修到生起功能,以后只能落得一个什么法都懂、什么法都会说、而自身却什么功能也没有的结果。我们一定要从最扼要、最简单的法入手,先拿一个法来修到能生起功能,有了修这个法的经验,以后修什么法都容易生起功能。 以前我在云南教太极拳时的朋友就是天天学学这样、学学那样,在我看来那样做是白费力。临走时我对他们说:“你们要将耳朵堵住,将眼睛闭住,不要去听、也不要去说,就拿你们自己学过的好好练。假如你们还要再继续去学,那就像二十个小学毕业了还要再去读第二十一、二十二个小学,为什么不去读一个中学呢?”修佛法还是这样,与其自己去修那些生不起功能的法,为什么不拿一个法来修到生功能?如果自己生了功能之后再回头看这些法,都是宝贝嘛!比如我们将《菩提道次第》修好了之后,自己曾得到过的那些很殊胜的法、那些现在只能得点加持力的法就都有用了,不然我们得这些法起什么作用?法听得再多自己不实修是不能起作用的! 能够听得懂法是一回事,这属于研究的范畴,不属于生功能的范畴。要思维、要实修才属于生功能的范畴。我不敢说内地佛教的教法不对,只是觉得他们多注重讲道理,很少强调该如何实修(当然不能说没有),广开的一般都是讲道理,很少说该怎样实修。 从【因】这方面看,因为能得暇满的因——持戒清净等极少故,难得暇满身;从【体性】这方面看,总的来讲,乐趣众生要比恶趣的少,乐趣之中人为少,人中瞻部洲人为少,瞻部洲人中得暇满者极为稀少,所以难得;从【譬喻】这方面看,好像一段带孔的金牛轭,在海面上随着波浪四处漂流,海底有一只盲龟向上游了一百年才游出水面,在它伸出头的时候,正好侥幸穿过牛轭孔。我们的情况与此相似,佛教在各个世界不断地宏扬,而我们则因无明瞎了眼睛,长久地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如今偶而获得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可说是绝无仅有。 [从【因】这方面看,因为能得暇满的因——持戒清净等极少故,难得暇满身;]由于我们很难将戒守得很干净,因此就很难得到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 [从【体性】这方面看,总的来讲,乐趣众生要比恶趣的少,] 我们是无法看到天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畜生道。人的数量怎么比得上畜生的数量呢?现在一个家庭里充其量四五个人,可是家里的昆虫、老鼠等等是不是要比人要多若干倍?况且这还不是畜生道的大本营,畜生道的大本营在海洋里,有的畜生一生住于海底,连天都没有见过。万一我们下一世不幸生到那里怎么办?那不是要常住黑暗之中了?若住于海底,要想游到海面上要好大的气力啊!因为水有压力,要很大的气力才能上来,所以盲龟从海底到海面要一百年!不是它不想上来,而是要克服水的压力、水的张力,那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克服的,没有力量是不能上来的。 [乐趣之中人为少,]有情中人是最少的,就是上面我说的,其他道的有情我们看不到,我们可以看到畜生道。成都有几百万人是很了不起,可这里的畜生何止几百万?就是这凤凰山就不止多少万万,不说别的,就是苍蝇就多得要命嘛!畜生的数量比人多得多,其他道的众生就不用说了,所以说众生难度,那么多众生不想爬起来,佛也没有办法。 [人中瞻部洲人为少,瞻部洲人中得暇满者极为稀少,所以难得;]成都这么多人,可今天来这里学法的人不过二三十人,这就是难得!更多的人现在还不是吃喝玩乐去了? [从【譬喻】这方面看,好像一段带孔的金牛轭,在海面上随着波浪四处漂流,海底有一只盲龟向上游了一百年才游出水面,在它伸出头的时候,正好侥幸穿过牛轭孔。]像这样的情况是若干万年才有一次! [我们的情况与此相似,佛教在各个世界不断地宏扬,而我们则因无明瞎了眼睛,长久地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众生听不进佛法是因为有执著心,而佛法是断执著的,与众生的无明之心恰好是相反的,所以他们听不进去。这段话说我们呆在轮回大海的底部,是以此比喻我们很难脱离轮回,盲龟从海底很难游到海面,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要得到一次人身比盲龟一百年游到海面还难得多! [如今偶而获得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可说是绝无仅有。]现在到处在说某人中了头奖,今天在座的各位哪个中了头奖?暇满人身那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们今天侥幸得到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啊!万万不可随便浪费了福报,那可就太可惜了。 值此仅有一次获得利大难得的暇满之际,我们必须取其殊胜坚实,这只有做一件事,就是修大乘法。 既然我们已经得到了可以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的人身,又离开八无暇,得到十圆满。在我们幸而具备这两样的时候,必须取其中的[殊胜坚实]。这不是取一般世间的殊胜宝物,而是要取得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三种要求的,并且能在自己身上真正坚实生起的功能:不要像水面浮着的糌粑面,而要像酥油茶中的糌粑一样。怎样才叫[坚实]呢?如果仅仅对佛法懂了一点,也修了一点,但没有真正生起功能,这就叫不坚实。一定要既懂了佛法,又能修得起,还生起了一些功能,这才叫[坚实]。要做到这些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修大乘佛法!大乘法就是为利益众生而自己成佛的法,成佛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必须现在就修,因为过不了多久,死无常就会降临。我们必须仔细地修死无常,随便大概地知道一下或想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 我们要现在就修而不能找借口向后推,向后推就会出障碍。如想等什么都安排好了的时候自己再修,那么就永远也修不成,所以万不能等。比如有人想:“等以后自己的房子修好了我再修。”其实有可能不等你的房子修起,你就不在人世了;也可能虽然你的房子修起了,还没等住进去你就出了意外。所以修佛法不能等,不管环境怎么样,自己都要挤出时间尽力去修,要能修多少就修多少,不是说一定要修多少,而是修一点是一点,哪怕只修了一丁点儿都是好的,总比不修强!如果等待就必出障碍,你所想等到的是永远也等不到的。不管自己现在条件如何,能修半小时就修半小时,能修一个法就修一个法,实在没有时间,就是将心静下来念阿弥陀佛也要修,也就是说最起码的都要修,这是因为死无常随时都会降临! 我们都要有念死的心,念死不是一天到晚想着自己要死了,于是就惶惶不可终日,而是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可是佛法还没有修好,所以要赶紧修,哪怕只能活一天了也要好好修,明天要死是明天的事,今天还是要认真修。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跪拜就跪拜,实在跪拜不了了,就合掌在心里顶礼,总之一定要修。现在你们可以盘起腿来修,等以后实在不能盘腿了,把脚放下来还是要修。大家要想着:明天死是明天的事,今天没死就还是要修,一定要有这样的心! [我们必须仔细地修死无常,]这里所说的仔细就是认真,要依佛法的次第一个一个地想,不能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随便念一遍就是了。即便真是马上就要死了,只要这口气没有断,也还是要依道次第将法认认真真地想一遍,因为自己毕竟现在还没有死。万一佛菩萨来加持我,自己的福报一增长,说不定暂时又不会死。 [随便大概地知道一下或想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仅是随随便便地笼统念一遍死无常不是真正念死,那只不过是在装着念死的样子,于心里却不能起作用,起码自己连念死是什么都没记住,心里怎么可能起作用呢?因此,修佛法重在认认真真地修。 文中【寿无常】即开示念死法。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 [寿无常]就是说人的寿数是不可保定的,死期随时都可以到来。正是因为人的寿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才要念死。前人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同样不能避开,一旦自己遇到了同样会死。[寿无常]是开示要我们念死时先从寿数的不可保定开始。 [这包括修念死的利益,不念死的过失,]念死的利益和不念死的过失在我们正修时是要分开修的。比如我们忘失的是正法;自己不修或是修得不清净、不圆满;虽修不殷重;虽修不应理;临终时追悔,这些都是不念死的过患。念死的胜利就是:在修法的时候如果念死就有力量,这个意义很大,这种力量也很大。初修的时候不怕死,自己就可以好好将初段修好;修到中间的时候想到死来了怎么办,自己就会好好修;修完了还未到圆满,还差一点就想休息一下,想到自己要死,就会催促自己修圆满。这样到死自己都会高高兴兴的:“我是修得很好的,我这样修临终时会起作用的,诸佛菩萨会管我的。妈妈总是会管听话的孩子的,像我这样听话的佛弟子,诸佛菩萨怎么会不管呢?所以我应该高兴!”这就是不念死的过患和念死的利益,如果将这些在心里生起,那么我们就会想到:趁着现在还没死,我要好好修念死的法门。 [正念死的三根本,九因相,三决断及死相。][三根本]就是:决定死,死无定期和死时除佛法外别无利益。修的时候分成三层内容来修,每一层内容又各分成三层内容,这就是[九因相]。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念决定死:一是死期来时没有谁能挡得住,就是自己曾有再好的声誉,曾有再好的身体都档不住;二是自己的寿命是不会增加的,活一天少一天;三是在生的时候因为自己整天在忙世间的事:忙挣钱、忙升官都忙昏了头,自然就没有时间修法。将这三层内容缘念之后就能生起一个决定见:我决定要修法。接下来念死无定期:一是南瞻部洲也就是地球上人的寿数不定,特别在末法时期寿数更是不定;二是促使我们死的因素太多了:以前的粮食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吃了对身体很好,现在的粮食蔬菜大都用了化肥农药,吃了可能要中毒,因此吃的条件更差了,所以死因更多;三是我们的身体都很脆弱:武术的教师爷一拳能把别人打倒,他自己也同样会被别人一拳打倒;由于我们的身体脆弱得很,今天高兴想多吃一点肚子又不争气,稍微受点凉就要感冒咳嗽闹一个星期,因此保证我们什么时候死是办不到的。这样就能使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趁着还没死我要抓紧修!”再有就是念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人到死的时候就是有再多的财物都救不了自己不死;自己的亲人、好朋友也都不能帮自己不死;就是与自己俱生同来、爱的要命的身体也不能不丢弃,死时只有意识走了,躯体只有丢在这个世界上(现在是火化,从前就是自己腐烂。)。这样就能生起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利益的心:既然佛法能利益我们,我们就要赶紧修佛法。 念死无常是为了促进我们生起修法的心:一是要决定修法;二是要及时修法;三是要知道死时除佛法之外其他的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自己不能不修法。念死无常可不是让我们整天怕死,不是要我们变成一个怕死鬼,而是催促我们生起及时修法的心。我们都要知道为什么要念死无常,那是要促进我们生起修佛法的心:假如我们还没有即时修法之心,它可以催促我们不要想着还有明天,就是自己年轻,也不要想着自己还有几十年的寿命,要赶快修佛法才行。修佛法千万不能今天推明天,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死期哪一天会来,是一年以后来还是一个月以后来,乃至于明天就来,没有谁可以有把握。 [如长时间修习,便能生起真正的念死心而消除现世的贪著。]如果我们生起了真正念死的心,对现世的贪著心自然就会放弃。比方说:如果明天就要死,我们就是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走到北京就能拿个金元宝回来。”我能不能办得到?现在我走路都要有人来扶了,怎么能走到北京去?我肯定是拿不到。人就要死了,再给我什么好处也没有用处。就算我将金元宝拿回来了,死的时候我能带得走吗?人死之时世间财富对他没有什么益处了,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佛法与业力。念死并不是怕死,而是催促我们学佛修法,好好学、踏实学、真正学,就是起这样的作用。 [念死无常的思所成慧何时在心中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便告奠定。]如果我们真正有了念死的心,就有了修正法的基础。其中还有个不得不死,这就像我们去看戏一样:有人查电影票,你要拿着电影票才能入场,你总不能想看电影就直接走进电影院去看,那是办不到的。如果临死的时候我们将佛法拿在手里,未来生就可能比今生好,至少能保住今生的水平,否则下一生生到海底下去了,那就够自己受的了。 我还要再强调一下:我们要仔细地修就是要认真地想,不能只想一切无常,反正都是要死的。这样笼统地修是生不起功能的。必须按我上面所说的次第,修三种根本、九种因相,要生起三种决定见,这样修死无常才能促进我们生起精进修佛法的心。只是随便地大概知道一下死亡来临的情形是无法真正念死的,是搬不动我们的执著心,也不会转变我们的观念。 有关修死法及下面的皈依、业果等详尽的论述,应参考【菩提道次第引导】。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 什么叫引导?凡是我们能够依止而修行的教授就是引导。《菩提道次第》原文就是一种引导,都详细地说到了;诸大菩萨的解释更是明显,这些都是引导。以藏文直译,引导叫做赤道,就像学医的上解剖学课,将人或动物的尸体用刀划开,将里面血淋淋的内脏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清楚楚直接看到,所以称为赤道,这是藏文的直译。以汉文的讲法,用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将其译为引导。 [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思维恶趣苦与皈依法类,但已间接地说了。]这句话是说:虽然文章中没有直接说如何皈依、如何思维恶趣苦这两种次第,但是在意义中已经含有这两种次第的意思。帕邦喀大师虽然讲的是《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见,但是已经包含了整个的《菩提道次第》。皈依法是入佛教之妙门,要思维恶趣的苦才生得起求救的心,因为《三主要道》是概略地讲,所以就不能详细地开示,但是这些意思都是包括在其中的,也就是说这些是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见的。 (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 第二,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即:(4-2)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是帮助我们生出离心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对世间的安乐不要贪著,对三善道同样不要贪著,包括对人道也不要贪著。对人道不贪著不是说人身不可取,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对世间的贪著我们不能要,人身还是要的,因为有了人身才能修佛法。不要想:“管他的,下辈子我要生到天上去,那该多好!要是我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我就可以过了若干亿万年还存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业果不虚]就是造下什么因就必会感什么果。 [轮回苦]是说在六道轮回之中没有那一道是不苦的。 [勤思]就是想了又想、反复地想,这样才不会去贪恋后世。这就像妈妈经常对孩子说:火是摸不得的。由于她反复地、经常地说,孩子就不敢去摸火了。我们修佛法还是这样:如果我们天天想六道轮回去不得啊,这样才会断了对轮回贪恋的念头。 【所谓后世贪著】是指下面这种想法:“我希望在来世能活得像梵天、帝释或转轮王那样,住最好的地方,用最好的东西,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 我们也可以见到有些人发愿往生净土,却没有利益有情这个思想,动机只为了自己不受苦享福。如果对此深究的话,可见大多数这样的人都是跟着后世贪著转的。 [对此深究]就是仔细研究。世上大多数的人不仅想着这辈子好,还要想着下辈子更好,这就是对后世的贪著。我们可以想想,天天念阿弥陀佛的人有没有想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他们是想将来自己能生到阿弥陀佛净土那里去,不会有利益其他人的想法:“管他们会怎么样,反正我是要生到阿弥陀佛净土那里去!” 人们通常会有那些贪著后世的想法。 道次第中,下士道说业果消除现世贪著,中士道消除后世贪著。在此【三主要道】中,以修暇满与无常为消除现世贪著方便,以双修业果与轮回苦二者为消除后世贪著方便。 [方便]就是方法。 后者这样说有二个要点。第一,因为业果极为微细,如果我们未能彻底解脱轮回,任何罪业之果都会使我们重新在生死中轮回;第二,为消灭这个轮回,我们必须消除一切以无明为动机的业。 [因为业果极为微细,如果我们未能彻底解脱轮回,任何罪业之果都会使我们重新在生死中轮回;]这句话非常重要。不仅任何罪业所感的恶果会使我们在轮回中受苦,行世间善业同样会使我们在轮回中受苦。如果我们所行的善业是用世间心造的,这样的善业只能在世间成熟。大家可以想想:不管自己生活得有多舒服,都会有痛苦的时候,都会有生病的时候。人是如此,如果生于天上还是一样的:天人可以尽情享乐,但是到临死五衰相现前的时候,还是痛苦得很。佛经上告诉我们,天人在临死没有断气的七天时候里,可以预知自己将要受生之处是很肮脏的地方,此时他们心里难受的痛苦佛经上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天人临死的七天相当于人间多少年?人间的几百年才相当于天人的一天,天人的七天就相当于人间的几千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天人都在恐惧中,想着自己要死了,就要去吃屎了,那时的心里有多苦!因此佛经上说得清楚:天人此时所受的苦相当于生地狱的十六倍!所以,就是生到天上也不全是好处。 [为消灭这个轮回,我们必须消除一切以无明为动机的业。]大家现在就要生起害怕的心:因为我们对一切都是抓得紧紧的,在没有证空性之前,心都是执实的。我们现在所造的业,就算是造了生天人的业、修了定、得了天人果,还是要受无明的影响,最后还是要五衰相现前,那相当于人间几千年的七天痛苦不断,亲人眷属都不愿意接近他,最多看上一眼就走了。因为天人是最爱清洁卫生的,平时花蔫了会自动复员,身上干干净净。天人到临死的时候身上的臭味就出来了,那些和他最要好的天子天女都会离他远远的,对他好的天人拿一根棍子挑一朵花,隔着很远送给他,可一朵花怎么能抵消他身上的臭味?所以佛经上说此时天人所受的苦相当于生地狱之苦的十六倍!由此来说,我们有什么理由愿意到天上去呢?假如我们长久认真想过之后是不会愿意生到天上去的,不想生于天界就没有意业、没有愿心、没有欲心就不会生于天了。我们是依自己的欲心、依自己的意乐去成就任何事的,这个欲心就是成就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根本,没有欲心,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可能成就。 因此我们可以说,为解脱轮回,就必须要取舍黑白业果,为取舍业果,就先要深信业果,为能深信业果,又先要思维业果。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解脱轮回就应取善业得乐果、舍罪业去恶果。只有相信有因必有果才能正确地取舍业果,如果不能相信业果,就不能正确取舍善恶业果,要深信业果就要先思维业果。有人说:“修行时什么也不想,这样就能证法身。”这样的说法可真是太笑话了,根本没有这种事情!我以为这是懒人想出来的方法。什么都不想就能证空性,哪有这么舒服的事?!解脱靠智慧,智慧靠思维,连思维都没有,什么也不想,岂不是和昆虫过冬一样了呢?在非想、非非想处天确实是什么也不想,他们是住在舍受里,既没有乐受也没有苦受。这样是不是就证了空性呢?事实上他们这样的作法连空性的气味都闻不到,不可能证空性! 思维的方法,要根据佛所说的四种业果道理——业决定、业增长广大、所未造业不会遇和已造之业不失坏。仔细思维,如能对业果生起深忍信,取舍便能自然而作。 [四种业果道理]就是由善生乐、由恶感苦;业是要天天倍增的;没有造的业不会感果;已经造了的业不管经过多少亿万年都不会失坏。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菩萨在造因的时候非常谨慎,害怕万一造了不好的业,除了受苦之外没有办法了断。一旦造了恶因,唯一的办法就是忏罪,但即使忏了罪也还是要重报轻受,才能了断。释迦佛成佛之后,在释迦族被诛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感了头痛的果。成了佛都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有情呢? [生起深忍信]就是生起很深的信心,深信中间为什么加上一个忍字呢?就是要心里能够安忍,要内心里承许就是这样的。嘴上说相信不是安忍,安忍是心里认定就是如此,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动摇。必须达到自己从心里认定就是如此,任凭他人说什么心里都不动摇,没有一点怀疑地能够真正相信,认定就是如此,这才叫安忍。比如我们承认水能够浸湿、火能够烫手一样,这些自己心里自然是能够承许,水就是能湿润大地,火就是会烧痛人,这些在自己的心里是没什么可怀疑的,这就叫安忍。我们如果生起了深忍信,正确取舍善恶业果就能自然地去做。 《道次第》中,无常之后说三恶趣与皈依之类,本文中也有这个意思,现根据《道次第》略加补充。 这是帕邦喀大师以他的慈悲心,在这里根据《道次第》再给大家讲一下。 你死之后,心识不会像灭掉的灯一样无所从去,还需要另外受生。受生之处不外恶趣与乐趣二种。不管生于何趣,你都是无法作主的,只能跟着业跑,善业引入乐趣,不善业引入恶趣。 现在的人大都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死了还有什么不了之事呢?死了死了嘛!他们会这样想:“趁着我活着要好好享受一下,管他呢,反正是要死,死了就一切都了结了嘛!”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凡有来的地方就一定有去的地方,不会是只有来的地方没有去的地方。众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前生来的,既然众生有来的地方,死后怎么会没有去的地方?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今生死后不会是人死如灯灭,既有地方来也会有地方去。就拿现在来说,你们到这里来学佛法,还要回到各自住的地方去,不会有来无回。 自身业力的成熟决定我们受生的地方。举个例子来说:爱打网球的,看到网球场就是自己打不成也要去看一下;爱跳舞的,只要知道哪里有舞会就赶紧去买票。过去有熏习是过去的业,今生愿意做是过去的因。今天大家到这里来学习,是许多极为复杂的因汇聚而成,没有因咱们大家就将是见面不相识,所以说生于何趣由业力决定。 大不善业者生于地狱中,中者生于饿鬼中,小者生于畜生中。大善业者生于二上界天中,中者生于欲界天,小者生于欲界人中。正如吉祥怙主龙猛所说:“不善业诸苦,如是诸恶趣;善业诸乐趣,一切生中乐。” 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我们善业的力量极小而不善业力量极大,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死去,则可断定后世必然生于恶趣之中。 能生于二上界天者一定要有定力,没有定力而又有大福报者只能生在欲界天,只作定外善业者也只能生在欲界天。按照福报来说,生于人是没有生于天界好;按照修佛法来说,生于人就是比生于欲界天好,这一点大家要认识清楚。在享受方面,欲界天肯定是比人间要好,是要殊胜些。欲界天人一生都是好享受,人一生中有享受也有苦受。欲界天人要到临死之时才有七天的痛苦(相当于人间的几千年),但是平时都是快乐的,所以从快乐的角度来说天人比人要好。 [正如吉祥怙主龙猛所说:“不善业诸苦,如是诸恶趣;善业诸乐趣,一切生中乐。”]这里为什么用了一个[诸]字?因为不同的善业入各样不同的乐趣;不同的恶业入各样不同的恶趣。如果希望在一切生中乐,那就需要解脱生死和为众生成佛才能办得到,单靠我们在世间的这点善业是办不到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我们善业的力量极小而不善业力量极大,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死去,则可断定后世必然生于恶趣之中。]这句话大家要仔细想一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人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回到家里他就一定会很高兴,会向一家人炫耀自己,因为这是稀有的事情,很不容易;可是如果做了恶业他回家就会一声不吭,生怕有谁知道。由此可见,造恶业容易,造善业难。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因其稀有才很高兴,回家后还要向家人炫耀;做恶业则因为已经做习惯了,所以不会对别人说自己今天又犯了一个错误。这样算下来,未来生中我们是入善趣还是入恶趣?当然是入恶趣嘛! 如生于恶趣,我们将遭受无法忍受的痛苦,地狱中有哙热烧煮等苦;饿鬼中有饥渴疲劳恐惧等苦;畜生中有愚痴奴役之苦。 大家认真想想:如果我们用手摸了一下烧红的木炭,肯定会烫得受不了;炒菜时油滴溅到手上,也痛得不得了,如果我们生于地狱之中,被放进油锅里炸是什么滋味?不要说生在地狱,就是生在饿鬼里也是不得了:吃东西喉咙里像一团火一样咽不下去;侥幸找到一点饮食,吃下去五脏六腑就被烧烂了,那是什么滋味?都不是好受的。我们可以去看看畜生:都是弱肉强食,还有被奴役驱使等等的苦,这些苦我们一样也受不了!不要说我们真的成为畜生,就是别人骂一句畜生自己也受不了。 有一种方法可不入恶趣,那就是至诚皈依三宝,以及努力地如理取舍业果。 [努力地如理取舍业果]就是我们要努力争取作善业,坚决不作恶业,这样才能断得了去三恶道。我们皈依三宝是不是就能得救了呢?这里有个问题:业是由我们自己作的,三宝不能代替我们受果,怎么救得了我们呢?如果我们要到三恶道去,三宝怎么拦得住呢?人在临终的时候,心念缘善就得生乐趣;心念缘恶、缘贪瞋就生恶趣。如果我们至诚皈依了上师三宝,临终动念的时候,上师三宝就能加持我们心念不缘恶、只缘善,这样我们就不会到三恶道去了。临终之时我们的心力将非常微弱,几乎什么事情都想不起来,假如此时想起善念就到乐趣,想起恶念就堕恶趣。在这个时候上师三宝加持我们,使我们能生起善念、不想恶念,就像按了一下电钮,善念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在心里显现,这样在死的过程中就只有善念,没有恶念,当然就到乐趣了。假如生了恶念,就只有去三恶道了。 我们皈依上师三宝的好处就在于得到诸佛菩萨加持,他们引导我们不动恶念、引生善念,这样就可使我们离苦得乐,不然我们皈依又为了什么呢?业是我们自己做的,佛菩萨又不能代替我们受果,他们怎么救我们呢?他们只能在我们临终时加持我们不动恶念、引生善念,这样就可以引我们去乐趣,我们就得到皈依的好处了。更重要的在于我们有本事决定不作恶业,尽作善业,那就没有生恶趣的因,这才是正皈依,真正起作用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做。我们要有两手准备,一方面我们止恶修善,不种堕三恶趣的因;还要至诚地皈依上师三宝,以预防意外,这是很要紧的。为什么要预防意外呢?业果有一生受,有多生受,乃至有五百世受。万一我们过去生中有堕三恶趣的业,皈依上师三宝就能加持我们临终时不缘念恶,就可以不感过去生中恶业的果。 修法时大家要注意:过去生中的恶业现在要赶紧忏罪,看起来今生我们所行是善业,但无法保证过去生中自己没有犯下感多生果的恶业,万一犯下感多生果的恶业就要受果。 我曾在金沙庵给过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发心在自己感到任何苦受的时候想到代众生受,这是不费什么气力的。想到与自己有同样病痛的众生,我愿意为他们带受同样的痛苦。大家现在就要练习生起这样的心,万一过去生中的恶业成熟了,这样的心就能自然生起,立刻想到为众生受苦。释迦佛曾给我们示现过这样做的好处:在地狱里被铁钻钻头顶痛得要命的时候,他就修菩提心,想到为天下众生受此痛苦。这个念头一生,他立刻离开地狱生三十三天,这就是释迦佛示现给我们的方法。我们要发心并且现在就这样做,以此给自己做一个保险。还有,在我们生病感到非常痛苦的时候,要想到患有同样病的众生,自己发愿替他们受苦。由于我们的心念移开了,身上病痛的感受就会减轻一些,现生就要见效。痛是一个过程,也有出生、成长、衰落、灭亡。在痛的过程中我们将心念移开,想到为众生受苦,还会有那么强的感受吗?即便有也要轻一些。这是预防意外的,我们现在修的是菩萨行,不会有这样的因果,可是万一自己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有这样的因果怎么办?所以我们需要预防这种万一,这是释迦佛教给我们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多有一个保险,就像没有公费待遇的人自己买保险一样。 皈依学处中最主要的就是取舍业果。我们一旦不顾不护业果,便可断定将生于恶趣。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虽不少只因为不懂佛法而入恶趣的,但因知法不修及轻视业果而入恶趣的,那就太多太多了。 皈依法是我们的正皈依。[不顾]就是不管因果,[不护]就是不保护自己的心意。如果我们不防止取恶舍善,那样就肯定生于恶趣。很多人不懂佛法,不知道做什么事都有因果,所以往往会到恶趣去。对于学佛法的人来说:知道佛法自己却不修;听过佛法而自己不实修;或者是轻视业果,认为尽管自己做了什么,现生也感不到果,就放松了对业果的如理取舍,因这样入恶趣的就太多了。这段话就是告诫我们学修佛法的人,一定要警惕,不要犯了这一条! 如果轻视业果,不论你是怎样的法师、律师都要入恶趣。如果不注意业果,无论你是博通三藏的法师,获得成就的瑜伽师,还是拥有神通和神变力的人,都要受苦。 不管是谁,只要轻视业果,种了恶因就不能不去恶趣。不注重业果,不管你今生有多大的修法功德,都逃不了去三恶道受苦。修大威德法颇有成就的人也有可能入饿鬼道,因为他前生有定力,并且修得很好,所以来世取得成功,现大威德的样子。但不能因为他修了大威德本尊就可以挡住一切问题,尽管他修大威德得了定,乃至于见了本尊,但如果恶业没有忏除干净,同样要感恶果!因为业果是决定的,不做不得,造业不失,不管经过多少万劫,只要有业就要感果。释迦佛已经给我们示现了,虽然他都成了佛,在释迦族被诛的时候,他还是要感得头痛。 比如:善星比丘心中能忆持十二部经,天授心中能忆持一大法蕴,但都没有用,因为他们死后都生于地狱中。这似乎都是因为知法不修,轻视业果,不信业果造成的。我们应该从以前这许许多多的事例中吸取教训。 这段话里所讲的事例我没有听上师详细讲过,所以这里不敢说,大家可以自己看后面的注释。 我们要知道,学了法就要修,如果学了法这一生到死时都没有修,就犯有慢法的罪。现在大家不要多求太多的法,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就不能保证不犯慢法的罪!学了一个法就必须要修,学了之后到死都不修就是慢法,慢法就有罪。世人造罪中最大的罪过不过于慢法、谤法、毁法,这些都是大得不能再大的罪。一切罪大莫过于谤法,因为法是救度众生的,你将救度众生的宝贝糟蹋了,就等于将医药公司的药毁了,众生有病怎么办?慢法也同样是大罪,大家现在千万不要想学得多,得了法之后到死都没修就要犯下慢法罪。知法不修,轻视业果,不信业果这三条有许多教训事例,我们要吸取这样的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这里要讲一下总思业果,有四种道理: 这四种道理就是:业决定,业增长广大,业不做不遇,业已造不失。帕邦喀大师下面要讲这四种道理。 (1)如果因是善,其果只会是乐,绝不会是苦;如因是不善,其果也只会是苦,绝不会是乐,所以【业决定】。 (2)善恶之因虽然微小,但其所生之乐苦二果力量却极大,所以【业增长广大】。 业之所以增长广大就是业力要每天翻倍增长,今天是一,明天是二,后天就是四,要天天翻倍的!一旦造了恶业又不及时忏悔,业力就要这样天天翻倍;如果忏悔,就能起到制止业力翻倍增长的效果。如果业力不再翻倍增长,那么感果的力量就不再增加,但是还是要受一定的苦果才能消得到。没有造了业不受果的事情,从来也没有,永远也不会有。 (3)不造善恶二因,绝不会领受乐苦二果,所以【所未造业不会遇】。 这是说如果我们没有造业,当然就不会感果。 (4)已造善恶二因,如果未遭受瞋等破坏或对治罪恶破坏的话,【已造之业不坏失】。 善业可以被瞋破坏,恶业可以用忏悔来破其业力翻倍增长,已造之业不坏失还不算可怕,而是恶业存在一天,业力就要翻一倍,业力每天不断地翻倍增长才是最可怕! 还有四种具力业门:由福田门故力大,由意乐门故力大,由事物门故力大,由所依门故力大。 大家一定要记住,在这四门造业的力量是最大的。 [由福田门故力大]福田门是什么?就是我们造业的对象是能够培福田的对象。什么能够使我们培福呢?是上师三宝、我们的父母、以及有修证的师长,在这些人面前造的业力量大,同样在他们面前所做善业的善果也是最大。 [由意乐门故力大]就是造业之时的心力是否猛烈,意乐越猛烈,业的作用力量就越大。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做的,那么罪也轻、善也轻;如果是专心专意做的,那么罪也重、善也重。所谓专心专意就是未做之前反复想了该怎么做,不管是善恶业,事前都仔细想过;正做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尽量做好,如果是造恶业的时候还用尽了一切方法,由这样的意乐所造的业无论善恶力量都大。 [由事物门故力大]就是造业所用的方法。比如水灾中看到有人要被淹死了,我们驾一只皮筏子去救他们,在自己有危险的情况下将别人解救起来,这样的力量就大。以造恶业来说:比如杀猪时,你干脆先一刀割断了它的喉咙管倒还好些,如果你先将它的毛烫好刮光,让它一点点地死掉,猪受的痛苦就大,你造的恶业力量就大。又比如消灭蚊子,你一下就将蚊子拍死,它是一种感觉;如果你用火将它烧死,它是另一种感觉,用火烧死蚊子比用手拍死蚊子罪业更大,因为蚊子是被烧而活活痛死的,比一下子被拍死痛苦要大。还有,杀人时一刀将他头砍下或一枪毙命还好些,如剥皮、割肉、活活打死,所造罪业力量就更大。这就是由事物门故力大。 [由所依门故力大]这就是看造业的对象是否具戒,对只持皈依戒者造业是一种力量,对持皈依戒外还持五戒、持菩萨戒者造业就不同了,对持密宗戒者造业就更加不同。除了对造业的对象是这样,造业者本身也是如此,具不同戒的人所造的业力量不一样大。双方的所依都有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持的戒越多,所造善业功德就越大,同样犯戒所造恶业罪过也越大。 对上述这些应生起坚固的深忍信,花时间仔细思维这些微细而甚深的业果道理,然后实行。实行意指护念,即应在舍弃十不善的基础上护念业果。 [对上述这些应生起坚固的深忍信,]大家要注意中间这个忍字,不是相信、深信就够了,而一定是要有忍。忍字不是忍受的意思,而是心安理得、觉得就是这样的道理,内心里能够承认就是这样的,不会再有其他的想法,这才是忍。我们听了多少法,不见得心里都能忍得下去。举个例子:上师是佛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看到上师时我们大都会心想:“他就是上师,哪里是佛?”学道理时知道上师是佛,看到上师时还要用心想一下:“他老人家是佛。”这就是心里没有忍。如果我们心里有忍,一见到上师自己内心里就会油然生起他老人家就是佛的心念,到这种程度才叫安忍。别人讲上师是佛,自己还要在心里想一下:“他老人家就是佛,是诸佛菩萨的总聚体。”这是心里还没有忍;一定要一见上师内心里就会油然生起他老人家是佛,心里能够心安理得地承许,这才叫安忍。在加行道里有暖顶忍世第一法,就是这句话要在心里能够心安理得地承许,不需要别人说,只要我们自己心里能承认就是这样的、确实是这样的、没有一点的怀疑,这才是安忍。我们现在只能从心里勉强忍开始,逐渐到了最高级的时候做到安忍。但如果连勉强忍都做不到,那就要挨棒棒了! [花时间仔细思维这些微细而甚深的业果道理,然后实行。]所谓花时间就不是想一次,而是要经常想、反复想,这才叫花时间。因为要经常想、反复想,心里才能生起决定见,如果想一两次,很快就会忘记了。 [实行意指护念,即应在舍弃十不善的基础上护念业果。] [护念]的[护]字是指要保护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要护持我们的心念不趋于恶、纯趋于善。 [十不善]并没有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恶业,佛将世间最大的、最明显的恶业归纳为十不善,其他的恶业还有很多。业果细微得很,分为总业果和别业果,总业果包括善业生乐果、恶业生苦果。别业果则是哪种善业生哪种乐果,哪种恶业得哪种苦果,包括了无量的善业和无量的恶业。孔雀身上有它那种特别的羽毛,其他的鸟禽就没有这种羽毛,那是由各种不同的善业感得的。 [护念业果]是要我们保护自己的心念不要朝坏的方向走,只向好的方向走。 世人所谓的【正见】也是指这个,这是僧俗大众都应受持的。这里的【世人】不单是指在家人,而是指所有未得圣道的异生。若是异生,【世人】一词便可周遍故。 能够深信业果是我们的世间正见。学佛有两种正见:一种是世间正见,一种是出世间正见。我们能保护住自己的业果,心念不趋于恶、纯趋于善,能达到这个水平就算生起了世间正见。生起世间正见的好处在于不再种恶因,能与三恶道绝缘,也就是说有了脱离六道轮回的基础。 [未得圣道]这里是指没有证得空性,没有解脱生死。这段话中所讲的[异生]就是指世人,范畴包括了在俗人和出家人,证了空性的为已得圣道者,没有证空性的则为初业有情。我们大家(不包括在座的可能是菩萨的人)都算是初业有情。由于帕邦喀大师讲法的时候,听者绝大多数是出家人,在家人是少数,因此他的大多数话都是对出家人说的,其中也关照到了在家人,所以这里他说是不单是僧众,就连这些在俗人也都是该受持的。 所以实践佛法必须先从业果开始,所谓:“道之始为依止善知识理,道次第之始为暇满,修习之始为动机,实践佛法之始为取舍业果。”所以,我们必须使三门不为过失所沾污,万一沾上就必须忏悔来清净之。 学《菩提道次第》是从什么是暇满开始。修习佛法是从端正动机开始,也就是为什么而修,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娃娃长得胖而修,还是为了断三恶道、为解脱生死、为利众生成佛而修,因此端正动机很重要,我们每天开始修时要念皈依,就是为了端正动机:我们是为了利益有情而成佛,所以今天来修学。 [实践佛法]就是依佛法而做,依佛法而做必须先从业果开始。开始学佛法应当依止善知识,否则就不知道佛法是怎样的,应怎样断生死,应怎样成佛,这些都无法知道。所以学道,也就是学方法的时候,要依止善知识。 [所以,我们必须使三门不为过失所沾污,万一沾上就必须忏悔来清净之。]就是说我们应尽力使自己的身、语、意三业不被过失染污,万一因我们的烦恼和业力被沾染了一点就必须要忏悔。忏悔就是防止恶业翻倍增长,不感大苦果,但是小苦果还是要受。不是说忏悔了就能不感果,无论怎样忏悔,所造的恶业都还存在。如果我们不做恶业,简直一点也不做,就好比我们在用完好的碗在吃饭;如果造了恶业就好比将碗打碎了,忏悔就好比请补碗匠将碗修补好,虽然同样可以盛饭但毕竟是补起来的,总不如原来没打碎的好。 守戒和忏悔同样是相关连的,永远不犯戒是最好的,万一犯了戒马上就要忏悔,而且当天就要忏悔,不然恶业就会翻倍增长,通过忏悔可以避免恶业翻倍增长。我们能守戒,犯戒能忏悔,这就是持戒。 总的来说,思维业果便足以消除后世的贪著,但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轮回苦。从广义上讲,如修习【等活地狱】,若心中生起恐惧者,即初萌出离心;如对轮回盛事也能消除贪著,出离心才告圆满。 [思维业果便足以消除后世的贪著]我们知道了业果的道理就不会种生人天的因,只种为众生成佛的因。我们在这里学法开始的发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学完之后的回向同样是依宗咯巴大师的愿文,为了证得金刚大持位。总之不管怎么样,我们所积的资粮都是为利益一切有情而成佛。换句话说,虽然我们还没有证得空性,但没有种世间因。如果种了世间因就非来世间受果不可,一定要受果。 [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轮回苦。]有的人会这样想:三恶道实在是苦,可是上天很好啊!人间自然是有苦,生到天上应该尽是好的,都是快乐的嘛!这样想就还是没有消除对后世的贪恋,我们不仅要思维三恶道的苦,还要思维轮回的苦才能断包括生于天上的苦,才能知道生到天上最终还是苦。 [从广义上讲,如修习【等活地狱】,]等活地狱是地狱之中最轻的一层,堕于那里主要是由瞋恨心而感的。堕于等活地狱之有情见到所有的同类都视为敌人,就拼命杀对方;对方看到他也同样视为敌人,也会拼命杀他,双方就这样整天互相残杀。等活地狱的一天是四天王天上的五百年,四天王天上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所以才会有万死万生的说法。因为业力的关系人死了这一世就了结了,在等活地狱里由于业力的关系,死后被业风一吹又会很快的复生。复生之后因为无始以来成为习惯的瞋恨心所驱使,又会继续相互残杀,就这样冤冤不解、延绵不断。堕于等活地狱之有情要杀九百万年才算人间的一天,而他们都要活五百岁,你们算算他们要受多少苦啊!堕于等活地狱主要都是由自己的瞋恨心感得,所以大家现在一定要养成不发脾气的习惯。前面我曾建议大家要控制二气:既不要对别人发脾气,也不要自己怄气,这样我们就可以与等活地狱绝缘了。 [若心中生起恐惧者,即初萌出离心;]对三恶道的恐惧是出离心的粗分;想出离轮回是出离心的细分。我们知道惧怕三恶道的苦,有利于明白生于人、天也是苦(因为天人极有可能堕入恶趣),同时才能生得起菩提心。我们知道了六道轮回的痛苦,才知道生生世世的母亲都在遭受这样的痛苦,才生得起悲心和慈心。尽管这是最浅的,但这是生起后面最殊胜功德的因,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一点。 虽然看起来自己现在所学的法很浅,但实质上并不浅,是生起后面最高功德的基础。因为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中利益有情的支分,所以并不是低的。或许我们所修的是佛法中最浅、最基础的法,但是只要自己发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而修,也是种下了成佛的因,也是成佛的条件,也是成佛的加行。这个加行和一般所说的加行不同,凡本功德生起前一切所修皆为本功德的加行,修后一个功德时本功德又变成了加行。一直到成佛之前,我们前面所修的一切皆为成佛的加行,只有上师三宝最后告诉我们成佛要修什么,并且我们开始修的时候才是正行。 黄教认为:凡是为修后面高深的法门,前面所修行的一切法都是这个法的加行。前一个法修好了之后,再修下一个法时,这个法又变成了下一个法的加行。黄教是这样说的,别的教派怎么说我不知道,有人笑黄教一辈子都在修加行,其实我们不是一辈子修加行而是在修前行,说我们在修加行是不对的,说我们在修前行才是合量的说法。一直到成佛前的当天清早开始修成佛的最后教授之前,我们所修的一切都是加行。实际上不能说修加行,是别的教派这样说我们黄教的,应该是说我们在修前行。因为他们对加行的定义与格鲁派对此的定义不同。 对三恶道的苦生起恐惧的心,是出离心的初萌,也就是出离心的粗分,但还不算是生起了出离心,只能说是对出离心有了一点萌芽之心。想要完全离开三恶道的苦,也还只是出离心的粗分。只有对六道轮回都不愿意受了,那怕是生到天人也不愿意,认为都是非离开不可的,这才是出离心的细分。有了厌离轮回的心,再证了空性,这才算是出离心圆满。 [如对轮回盛事也能消除贪著,出离心才告圆满。]这是单指出离心而说的,对于生起出离心来说是圆满的,但对于出离心的究竟来说还没有圆满,因为还没有证空性,所以还不可能出离。只有证了空性之后,出离心才算是究竟圆满了。 我们生起了菩提心还不够,要证了空性之后,生起了胜义菩提心,菩提心才算是圆满了。我们必须修到愿、行菩提心都圆满。行菩提心就是六度四摄,完成这些菩萨行之后,行菩提心才圆满。单发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我们首先要不造作、自然地生起世俗菩提心。生起世俗菩提心之后我们还要修六度四摄,再证了空性,修到菩萨行圆满了,世俗菩提心才圆满了,那时我们的菩提心就变成了胜义菩提心。一旦我们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成佛就是必然的了,不会再走其他的路,只能走成佛的路了。 思维轮回之苦分思维总苦与思维别苦二方面。《妙音口授》中先说思维别苦,后说思维总苦;《乐道》与《速道》则先说思维总苦,后说思维别苦,均有各自的道理,这里依据《妙音口授》来讲。 帕邦喀大师是按照文殊菩萨所说的来讲,要先思维别苦后思维总苦。《菩提道次第》也是这样讲的,要先思维别苦后思维总苦。 勤修皈依与业果取舍,虽能解脱恶趣,但如果不彻底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是不入恶趣得乐趣妙身也仍然是苦,没有别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了人身之后,有快乐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仔细算来还是苦多乐少:工作上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同样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只要我们生在轮回之中,没有哪一趣是完全安乐的,都是有痛苦的。 生于人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等;生于非天中有斗争、嫉妒心恼、身遭割裂等苦;生于欲天中有传报死相、堕下处等大苦。诸天死后多数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积的善妙业都被天福消耗完了,为天时又没有重新积善,而不善业方面,贪等烦恼力量十分强大,由此被引入恶趣;生于上界天中虽无明显的苦,但具【周遍行苦】的自性,且无法自在安住,终有一天会受以前的其他善妙业牵引而下堕,等善业消耗完了,便会值遇某种恶业之缘而入恶趣。所以你可以发现,轮回中的盛事再怎么好也是不可保信的,生于最上的【有顶】与生于最下的地狱饮烊铜汁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七苦是针对我们人来说的,还有思维轮回的六苦和总摄的三苦。三苦是从略、概括地说的;思维八苦是针对我们人来说的;思维六苦是针对六道中的一切来说的。人中八苦除上述七苦之外还有五蕴炽盛苦,我们的身子就是五蕴积聚,是苦器,也就是装苦的器皿。说八苦就有五蕴炽盛苦,说七苦则不包括这个苦。 [生于非天中有斗争、嫉妒心恼、身遭割裂等苦;]这个[嫉妒心恼]是恼火得很,比方说单位上选先进,那些没选上的人心里会想:“为什么把我给选掉了?领导有偏见,一定跟他有特殊关系!领导不了解我,我做的事情他们看不到!”他们认为自己不仅该选上先进,甚至还应该比先进更高些,所以一旦没有被选上,他们的心里就会很苦。人间的嫉妒是非常恼火的,而非天中的嫉妒就更加恼火,因为他享受不到天人的享受,所以嫉妒心特别强。大家要知道,生于非天也是修善业才上去的,他们修的是善业不是恶业,只是没有解决嫉妒心。在佛法中,显教的六大烦恼不包括嫉妒心,修密中嫉妒心却是大烦恼。因为有了嫉妒心在布施的时候就有悭吝,有了嫉妒心就不能大量布施别人。有嫉妒心的人的心情是:“我的东西你们不要摸,你们的东西给我才好!天上掉下财宝,怎么不掉给我一个人?” 非天和天人不一样:天人打仗的时候身体受伤后马上就能还原,非天则不能,被砍掉一只脚就少了一只脚,所以他就有身遭割裂之苦。 [生于欲天中有传报死相、堕下处等大苦。][传报死相]就是说天人要死的时候能预知死相,所以更加痛苦。天人要在相当于人间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死不成,要整天想着自己要离开天界这么美好的地方投生为猪,整天和粪便滚在一起,变成狗天天吃肮脏的东西,他们的心里有多苦啊!平时跟他多好的朋友都要离他远远的,因为嫌他的身上臭,最多用根棍子挑上一朵花远远地递给他,这种心有多苦?这样的苦还不是受一两天,在天人那里的七天相当于人间几千年!所以佛说:天人临死时所受的苦要大于地狱中的所受之苦十六倍!他们在精神上的压力比其他的痛苦都厉害得多。 [诸天死后多数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积的善妙业都被天福消耗完了,为天时又没有重新积善,而不善业方面,贪等烦恼力量十分强大,由此被引入恶趣;]为什么天人多数堕入恶趣?因为他们生天人之前所造的业既有善业也有恶业,由于善业力量大才先受报。可他们将善业用完了之后,剩下的只有恶业,所以自然要到三恶道去。天人的贪等烦恼力量强大是因为他们在生天人时是有带恶业的,并没有将恶业忏尽。由于他们有定力,善业的力量大就先成熟,所以才将他们带到天上去了。等到他们善业用完了,恶业的力量就大了。这就等于原来是亿万富翁的时候,十块钱不觉得有什么,一旦钱财没有了变成个叫花子时,欠人家十块钱也没有东西可还了。天人的福报享用尽了,恶业的力量就强大了,这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心识上,怎么不将他们拉下来?此外,天人被引入恶趣还有业果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恶业没有忏尽,在天上还在不停地翻倍增长,而且他们无法遏制其增长,所以多数要堕入恶趣。 非想、非非想处的天人是什么也不想,他们如生于人间就是个十足善人,跟他说话无论好坏他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从来没有思维过,已经成为习惯,无法思维了。这样的十足善人有什么用处,就是个大傻瓜。 [生于上界天中虽无明显的苦,但具【周遍行苦】的自性,] [周遍行苦]是因自己过去生中的烦恼业力起作用而感得的一切不自由之苦,这是所有有情都有的苦。行苦就是有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能做主,比如:今天想多睡一会,可到时间了怎能不上班?该上班时下雨了,家里伞破了也只能将就,就是没有伞也得要去,这些都是不自由的。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由烦恼业力所感得的苦,说话、做事自己大多不能做主。 [且无法自在安住,]这就是说我们如果心里有事就会很烦躁,想让自己坐下来却怎么也坐不住,坐一下就想站起来,站起来又想坐下去。 [终有一天会受以前的其他善妙业牵引而下堕,]生于天位是由天人的定力而成,当他们定力消耗完了之时,因为还有其他的善业,像这样堕下来的天人只是失去了天位,但还是可以生为人。 [等善业消耗完了,便会值遇某种恶业之缘而入恶趣。]如果天人以前的恶业没有忏尽,连生人的善业都消耗完了,恶业就会现前,这时如果遇到某种恶业有缘,就会下堕恶趣。 [所以你可以发现,轮回中的盛事再怎么好也是不可保信的,]为什么说轮回中的盛事是不可保信的呢?因为那一切都是有为法,凡是有为法就有出生、成长、衰落、灭亡,在佛法上叫生、住、异、灭,都是要变的。轮回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这样的规律。 [生于最上的【有顶】与生于最下的地狱饮烊铜汁实在没有什么区别的。]生在有顶天是西藏的一般的习惯说法,这种说法不一定指无色天才是有顶天,生于有顶天好像就是生于色究竟天,这和汉人的说法不十分相符。我们的说法是在色究竟天成佛,西藏人通常所说的有顶天,习惯上是指色究竟天,并不是非想天、非非想处天,所以这是他们的习惯说法。 《道次第广论》中将思维生死总苦分为三方面:思维八苦,思维六苦和思维三苦。初之八苦多指人,后之三苦系略说,这里重点讲一下思维六苦。这六苦分别是:无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数数舍身过患,数数结生过患,数数高下过患和无伴过患,详见《道次第》。我们应该记住曼达答国王的临终遗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贪求不知满足过失更大的事了。”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只有二件事应该做,即读书听闻思维和舍事修定。这里的【舍事】是指持戒。如果我们只专心这二件事,总有一天会善巧经论与获得成就双丰收。如若不然而流于多事多业,那么我们的佛法是一点也修不成的,这是不遵循【少欲知足】导致的过失。 所谓[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外加五蕴炽盛苦。五蕴就是我们的身体。八苦可以概略地说为[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行苦也就是本书所说的周遍行苦。 [这六苦分别是:无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数数舍身过患,数数结生过患,数数高下过患和无伴过患,详见《道次第》。] [六苦]是指六道轮回中生死流转的苦。这里我简单说一下: [无定过患]就是受生的地方无法确定,可以生在最高天上,也可生在最苦的地狱,自己无法确定。 [无饱足过患]就是说世人都是贪著的,即便已经很好了也还是要去求更好,永远不感到满足。 [数数舍身过患]就是说我们自无始以来曾无数次受生又舍身,因此可以引伸出遍虚空一切有情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母亲。 [数数结生过患]就是说我们这一生死了要和下一生结合,出生的过程也是苦,在娘胎里被关上九月零十天还是不好受:母亲吃口烫的东西你会感到热;吃口冷的东西你会感到冷;万一母亲要是跌了一跤你就可能会丧命,所以住胎并不是乐事。如果被关个十天半月自己都会感到难受,何况要关九月零十天?因此住胎是个苦事,更何况出娘胎是压迫出来的,我们从电影院出来挤了一下都难受,哪里比得上出娘胎的压迫之苦? [数数高下过患]就是时而生在高高的天上,时而生在下下的地狱。 [无伴过患]就是不管我们和别人关系有多好,有多少亲人朋友,死的时候只能是一个人走。受生是一个人,死也是一个人。这些都是生生世世轮回的过患。 这里帕邦喀大师是讲出离心,是中士道的内容,所以着重讲六苦。对苦的思维详细的应见《菩提道道次第》,不论是广论还是略论。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贪求不知满足过失更大的事了。]贪求不知满足是最大的过失,这方面会造许多的恶业。世人贪求一切而自己福报不够,就会有求不得苦,也就是自己贪求而得不到的苦。比方你今天去市场想买样东西,可转遍了也没买得到,这时的心里什么味道?这还是很小的事情,如果更大的贪求得不到,那么由此而生的痛苦就会倍增。 [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只有二件事应该做,即读书听闻思维和舍事修定。]读书属于听闻,思维属于思和修。[舍事修定]就是将世间的事丢开些、看淡些,心力尽量用来修定。帕邦喀大师在法会上讲法的对象大多数是出家人、少数是在家人,他对出家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这些在家人何尝不该这样做呢? 帕邦喀大师在这里教诫我们,除了闻思之外还要修定。今天缘起很好,有人在问怎样修定,这就是抓住要紧的东西了。抓住这个就像掉在河里之人抓住了一块救生板,就不会沉到水底下去。得定之人今后修法时就能很快生功能,因此大家要抓紧修定,这样才会从心上起变化直到身上起变化。单讲道理、研究佛学理论是生不起这些功能的。单讲道理的用处就像读报,报纸一丢就没事了。得了法一定要拿来修,从修定入手,从修重要的仪轨入手。负责任地说大家一定会有成就,这点我可以保证。成就的大小不一样,但只要认真去修会有成就。在座的各位不像我这样年纪大,大多是三四十岁,都还有力量修。到什么时候就没有力量修了呢?人到七十岁以后就没有力量修了。不是不能修而是修不起,心力不够,不能坚持了。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以前我一早起来上座修到八点半钟,差不多可以修三个多小时,早年我修三个小时的功课现在三天我也修不完,因为没有力量了。尤其是精神疲劳,自己会想不起走,仪轨念了上句,下句是什么就想不起来,只能很慢地想,这就是没有力量。你们大家要趁年轻,在自己强有力的时候要赶紧修啊!不要浪费了时光,否则太可惜了! [这里的【舍事】是指持戒。]这就是要我们不贪著世间安乐而持戒、修定。戒、定、慧是相互关联的,不持戒恶业就不能清净、善业就不能增长,定就修不起。整个佛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戒、定、慧,基本的就是要守戒,戒守持好了力量就很大。 据说那些持戒的人有戒香,也就是能够持戒的人身上有股香味。我去清定上师和隆莲法师那里就有这种体会:到清定上师住的地方的窗户外边就能感觉到宁静的气味;到隆莲法师住的爱道堂,走到墙外边就能感到清净的气味。大家去隆莲法师那里,就会感到很宁静的气息,爱道堂那么大的地方,都有那种很宁静的气息。在大德、有修证的上师住的地方,只要认真修行的人都能感到那种宁静的气息。你们以后认真地修,修到身上有了功能的时候,慢慢地都能知道对方是怎样的,尽管不知道对方的详情,但是有修无修是能感觉得到的。只要自己修得有了一些水平,此人有修无修和他一接触就会有感受。 [如果我们只专心这二件事,总有一天会善巧经论与获得成就双丰收。][善巧经论]就是一切经论的道理都可以善巧地理解与应用。帕邦喀大师这样说就是给大家授记:只要能这样做就能获得双丰收。什么叫善巧?能够利己利人就是善巧。对经论能够善巧就是不管对境如何,自己水平如何,经论都能和自己在一起,对己能够止恶修善、生起功能,同时能将这些道理讲给各种不同的有情听,讲给各种水平的有情听,使他们能够相信并都能修到生起功能。 这里我附带说一下:在座的这些出家菩萨将来是要度生的,度生的时候不能希望听众都合你自己所讲的水平,而是自己所说的话要将就众人的水平、众人的爱好、众人的烦恼、众人的喜怒,使他们都能够心安理得地相信、接受,这就叫应机说话。如果应你自己而说,就像老师上课只知道照书本上念就是了,学生是否听懂了没关系,以后考试他们都考成零分怎么办?因为各人因缘不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水平、有一百种不同的烦恼、有一百种不同的喜好,你要让他们都能够接受。如果你只是照着书本上说,完全不顾听的人是否能够接受,那么听众都会跑光。应机说话需要有大悲心,是要生起了慈心悲心的人才能办得到,才有那样的耐心。比如妈妈管教孩子,孩子再不听话,妈妈也会想办法将他们教好,因为她对孩子有慈爱的心。 慈心分成两种:一种真正是予人以乐的慈心,还有一种爱孩子的慈爱心,这是不同的。我们将来修菩提心就是要有这种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一切有情的慈悲心,这和一般讲的慈心是不同的,是从爱极了出发的,所以叫悦意慈心,也就是具有爱自己儿女一样的慈悲心,对所有的有情都有这样的心。修菩提心就是要生起悦意慈心,对一切有情都是真正爱得要命,非要救度他们不可。 悦意慈心和通常所说的慈心有些不同,是从对一切有情有爱极了的心,不问对象如何都能将他们教得好。世上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子女,不管子女再调皮也都是爱的,都要想办法耐心教导,甚至动手打了孩子也都是从悦意慈心出发的。父母不会是恨自己的孩子才要打他,都是为了爱孩子,是恨子不成龙才打他。 [如若不然而流于多事多业,那么我们的佛法是一点也修不成的,这是不遵循【少欲知足】导致的过失。]世间上的事就会多,你所做的事情也多,多事多业就会将自己耽误了。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比如你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上街买东买西花得只剩十元,再碰到想买的东西偏偏要十二元,差了两块钱就买不成。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多事多业对自己不是好事,佛法当然一点也修不成。多事多业唯一的好处是别人会说你很有名,很了不起,找到你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众人都有这样的心就能将你累死。 [少欲]就是遇事不要贪求过多、过好,[知足]就是随遇而安,有什么环境都好,都能够修法。今天问到修定的人更要特别注意少欲知足,这是个重要的问题,是修定的前行。要记住:少欲就是不要无限制的贪求,知足就是要随遇而安,无论环境苦乐都要修,这是修定必需的条件。 第六次讲法 现在接着上次的内容接着讲: 因为本文稍后会说到三苦,所以这里先简单讲一下。一切有漏苦受为【苦苦】。一切有漏乐受为【坏苦】。比如为热所苦时,感觉清凉为乐,为寒所苦时,感觉温暖为乐,行坐等依次类推。但是这种乐不是自性乐或本质乐,如果是的话,此乐就应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大,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只会变得越来越苦,这就表明这不是自性乐,故而又称【坏苦】。 [有漏苦受]就是由烦恼而感受的苦,这就称为[苦苦]。同样的由烦恼而感受的乐受,就称为[坏苦]。就像我们走路走得时间长了,坐一下就感到是乐,但是坐久了身上又会感到苦。由这个道理来推,我们所感到的一切世间乐受都是暂时的,不能够保持永久不变,都会由暂时的乐受变为一种苦受,都是不可保信的,都是会变化的。 所谓[自性乐]就是原本就是乐,而且永远都是乐,但这样的世间乐是不可能有的。因为只要是有为法,就有出生、成长、衰落、灭亡。世间一切乐虽然暂时感觉是乐,终将要变成为苦。 不管我们生在六道中的那一道,只要一有各各的【取身】,便自然而然有各道的苦,这就是【周遍行苦】。有了这种【取蕴】之后,它们便成为滋生今生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的温床。【有漏取蕴】就像是一只能贮藏今生后世【苦苦】与【坏苦】这二种苦的器皿。所以我们必须设法不再受【有漏取蕴】之身,不然的话,等着我们的只有痛苦,如卧荆棘之床。 [取身]就是我们由烦恼而取的蕴身,我们的身体是由五蕴而成的,是由烦恼取得的。人有人的苦,畜生有畜生的苦。在没有解脱生死之前,任何有情都不能逃脱行苦的。就是生在最高的天界,生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最高的境界,都不能逃离行苦。只要烦恼没有断尽,由烦恼而造的一切业、感得的一切不自在的受用,都称为行苦,都是自己不能做主的。比方在人世间就会觉得:“今天下大雨了,但是还非上班不可,穿雨衣、打伞都要去!” ;“今天太阳太大了,想在屋里多休息一会也不行,到时间了再热也要去上班。”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所受和一切所做都自己不能做主的。帕邦喀大师这里称为[周遍行苦],加上了[周遍]二字就是说有情在一切处、一切地都是这样的。[周遍行苦]就是[行苦]。 [有了这种【取蕴】之后,它们便成为滋生今生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的温床。][取蕴]就是我们种了这样的因,就要取这样的五蕴之身。我们有这样的身体,不但要感得过去生中造下的生、老、病、死诸苦的果,今生还要继续滋生感生、老、病、死诸苦的因,所以称之为温床。就好比冬季种菜用塑料布包起菜地照样能开花结果,就是起温床的作用。我们既然取了这样的五蕴之身,就必须感过去生中所造的生、老、病、死诸苦的业所结的果;并且我们今生还在继续造业,造未来要感生、老、病、死诸苦的因,这样的身子既要受过去所造的业感的苦,还要造生未来苦的业。我们学修佛法目的就是要断除由烦恼,不能再由烦恼取蕴身。假如没有烦恼了,菩萨、阿罗汉还是要取,但那是由愿力所取的身。他们用愿力来取这样的身体是为了度生,阿罗汉也要度生,并不是只有菩萨在度生。阿罗汉与菩萨的区别在于菩萨具有增上心:“一切如母有情我非度完不可,要度完一切如母有情就必须具有功能,只有佛才具有这样的功能。”佛得了一切种智,知道每一个有情过去的因缘、现在的心力及用何种方法才能度他们。只有佛才有此功能,菩萨和阿罗汉都没有这个水平。阿罗汉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度每一个有情,菩萨虽知道,但没有佛度一切众生那样的水平,只有佛才有这个水平。 如果不知道有情过去的业力因缘和今生的爱好你怎么度他们?不是你拿出一个道理来,每个人都能接受,就算他们听了,但因为不合他的心理、爱好,还是无论如何不起作用。度生要具大悲心,对任意一个有情你都要说得合其爱好,或者说合其烦恼的道理才能将其引度。如果不合他的烦恼,他就根本不能接受。简单地说就是他听不懂你所说的道理,当然没有办法接受。你说的他不爱听,你有什么办法?你说的再有道理,他没时间听,你有什么办法?一定要你所说的话符合他的爱好、他的心理以及他现在的烦恼,才能逐渐地将他引导过来。如果只讲大道理,听众就会走掉,最后会落得没有一个听众。 [【有漏取蕴】就像是一只能贮藏今生后世【苦苦】与【坏苦】这二种苦的器皿。]我们所得的人身本质上就是一只苦器,过去生所造的业要感其[苦苦]、[坏苦],同时这样的五蕴之身还要继续造未来生要感感[苦苦]、[坏苦]的业。还有[行苦],我们现在最恼火的就是自己不能做主。我们学佛就是要将自己不能做主变成自己可以做主,也就是要脱离[行苦](按帕邦喀大师所说的就是[周遍行苦]),脱离每个有情在一切处都要受的苦。只要我们是因烦恼业力种的因所感得的五蕴之身,都要受这种不自在的苦,也就是自己不能做主,一切受业力牵引。在座的各位,无论老年人、年轻人,都有自己不能做主的情形,都有被逼着非做不可的事,尽管不想做,但又非做不可,这就是[周遍行苦]。 [所以我们必须设法不再受【有漏取蕴】之身,不然的话,等着我们的只有痛苦,如卧荆棘之床。][有漏]就是因烦恼随增。我们不能再因烦恼而取五蕴之身,否则就好比自己睡在布满荆棘的床上,怎么睡得安稳?这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说我们非求解脱不可,如果不能解脱,等着我们的只有这三种苦。这三种苦是将八苦、六苦概略的说法,详开就是八苦、六苦,略说就是三苦。 所谓【解脱轮回】者,不是说像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那样。【轮回】是指有漏取蕴的相续或其本身,由通达无我慧将其根绝时,才是【解脱轮回】。 这段话告诉我们:解脱轮回不是从这里逃到那里,不是换一个地方。[有漏取蕴的相续]就是这个身子衰老、死亡之后,还要另取一个身子,而这另所取的身子还是要衰老、死亡,因此要连续不断的这样继续下去。这样不断地取后有就是轮回。现在有些邪见认为:“死了、死了,死了就了,没有后世来生。”这就等于法律规定了只要犯法就要受处分,不相信法律的要受处分,相信法律的同样要受处分,不是由谁来自行决定的。在佛法来说,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前生后世是最大的邪见,有这样大邪见的有情就要受不知道多少的苦,那是无法控制的。不知佛法的人可怜就在于此,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只有用通达无我慧将执实心断除了,什么也不执实了,我们才能够将轮回的根源完全清除干净。不是暂时的,也不是部分的,而是彻底、干净、圆满地将轮回的根源清除,才是解脱轮回。因为我们得了清净正见,将执著断干净,就不会由烦恼而取后蕴,这才算是解脱轮回了。我们的相续不再取后蕴,才是解脱轮回。 这样,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就讲完了。 这部分帕邦喀大师讲了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是生出离心的另一种方法,不仅要有舍弃现世贪著的心,还要舍弃对后世的贪著。有些人会说:“人间自然是很苦的,将来我生到天上去,就能尽享快乐了!”殊不知生于天上也一样有苦,天人临死五衰相现前时的痛苦,依佛经所说的是比地狱之苦大十六倍的痛苦。拿世间来说,当你有钱的时候是个亿万富翁,可如果你将钱用完了,福报享用干净了,就将变成一个穷人,那时就算欠别人一百元钱都无力偿还。一个亿万富翁将钱财用尽,福报用完,变成一个穷小子时,再让他过穷人的生活,他怎么过得下去?一个人平时非常爱干净,突然一天叫他晚上到猪圈去和猪睡在一起,叫他该怎么难受?生于天上就有这样的情形。 上面说的是为什么要生出离心,出离心如何生起,下面说的是如何合量地生起出离心。
/
本文档为【13-正宗分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