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

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

2022-03-28 5页 doc 15KB 0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艺心文库

教育信息咨询,网络信息咨询,互联网信息技术咨询,提供优质模板方便广大网友

举报
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  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一名航天设计师,也是一名工程师。《开讲啦》这个栏目邀请我来做一次演讲,说实话我有点紧张,因为我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大家都知道航天是一个集体工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我们神舟团队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爱听。大家可能对载人航天都有一种神秘感,会想象我们从事载人航天的工程师是什么样,是不是都是一群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每天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干着高精尖的工作。其实我们的队伍非常年轻,我们的平均年龄,技术骨干只有34岁上下,...
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
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  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一名航天设计师,也是一名工程师。《开讲啦》这个栏目邀请我来做一次演讲,说实话我有点紧张,因为我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大家都知道航天是一个集体工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我们神舟团队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爱听。大家可能对载人航天都有一种神秘感,会想象我们从事载人航天的工程师是什么样,是不是都是一群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每天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干着高精尖的工作。其实我们的队伍非常年轻,我们的平均年龄,技术骨干只有34岁上下,这就是我们的团队。  载人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确保航天的平安是我们的责任,载人航天器的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线,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是xx年,我们的“神舟三号”飞船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组织第三次飞行试验任务。我们进入发射场的第三天,在例行的飞船导通绝缘测试检查当中,发现有一个电连接器中间有一个点不通。这个电连接器是我们飞船从舱内到舱外信号之间传送的连接器,我们俗称穿墙的电连接器。它要传送飞船的重要指令信号,还有能源,这一个点,按理说我们还有备份。这一个点不通,我们通过备份点是可以保证指令的传输的,但是强烈的质量意识我们必须把这个点不通的原因找出来。我们把这个电连接器拆下来送到北京原器件的失效中心,解剖、分析,一定要查清它的机理。结果解剖以后我们大吃一惊,这个电连接器从构造上就存在有致命的设计缺陷。同类型构造的电连接器在我们飞船上用了多少呢?77个。如果这个电连接器重新修改设计,周期需要三个月。是我们再等三个月,还是带着这样的一个隐患上天?我们的工程总体运筹帷幄,不能带这样的疑点上天,也就是说我们进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千军万马大部队,要全部撤回到各自的研制单位,全面开展质量整顿和复查。这是我们载人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撤场。  这个撤场就像我们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在还没有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候就败下阵来。这对于我们团队的打击是相当大的。我们回到北京以后,全面开展了质量复查。质量复查的结果又让我们大吃一惊,半年前我们在北京的出厂测试当中就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当时处理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年轻的设计员,他发现有一个电连接器有故障,就把它拆下来以后锁到柜子里头,换上一个新的,就以为问题解决了。如果我们当时发现了这个问题,送到失效分析中心进展彻底的检查,彻底地把原因搞清楚,就不会把这个隐患带到了发射场。如果我们在发射场没查出来这个问题,有可能就把这个问题带到天上;如果在天上发生这样的问题,就有可能会导致船毁人亡的后果。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我们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处分。而我是处分最严重的,扣罚百分之百的补贴,待岗学习,差一点就下岗了。但是我们没有处分那位年轻的设计员,为什么?因为我是他的主任设计师,我是他的领导,这个责任就应该由我来负。  有的同学跟我说过,看你们神舟飞船的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行,从发射、入轨、对接、别离、返回、开伞到落地,好似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大片。其实大家不知道,这个大片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在保驾,是无数默默无闻的航天人在奉献。我们载人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就好比一部复杂庞大的机器,我们这个团队里的人有可能是一个螺丝钉,有可能是一个齿轮,也有可能是个传送带。只有每个人的工作做好了,这个庞大的机器才能够运转正常。我们的工作质量又好比一个木桶,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短板效应),木桶当中的短板就决定了它能够盛水多少。  我作为总设计师,我的重要之一就是找出我们工作中的短板。我们要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到一个可承受的程度,这样的话,成功才有把握。因此可以说,载人航天器的质量是靠人保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镜头多对准在幕后的那些可敬、可爱的无名英雄。  说起英雄,我再跟大家聊一聊航天英雄杨利伟,他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也是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有一个场景我至今都记忆犹新,那是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立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的发射塔架上准备发射,指挥员下达倒计时的命令,开始读秒:“54321点火。”这个时候,我们的航天员杨利伟通过镜头向我们在场的所有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指挥大厅里的同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回敬,许多人流下了眼泪,我当时非常钦佩他在发射前是如此得镇定沉着。飞行成功以后,航天员杨利伟跟我谈到了他的这份自信。杨利伟跟我说,他的这份自信于两个方面。第一,于他平时的训练,他相信自己能够沉着地应对各种故障和各种险情;第二,充分相信我们的航天设计师,相信我们的飞船能够确保他的平安。同时他也跟我说了一句玩笑话,就是自打他进入到飞船,进入到返回舱,坐在座椅上那一刻开始,我们把返回舱的舱门就关上了,把轨道舱的舱门也关上了。他说,这个时候我不相信你们也没别的方法了。其实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它在我们的心灵上产生了震撼,因为航天员把生命平安都托付给我们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的老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曾经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你们要把自己当作航天员,看你们敢不敢坐你们自己设计的飞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在向宇宙探索的征程中,我们一直在路上,但是我相信,路虽远,行那么将至。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并采取“三步走”的开展战略,“三步走”的开展战略第三步就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大家都知道国际空间站是把我们中国排除在外的,说俗一点,就是不带我们玩,怎么办?那我们就自己干。有趣的是,自打我们宣布了中国空间站的,一些国外的航天机构主动找我们进展合作,更有意思的是,在我们洽谈技术的时候,一些国家的航天机构表示,上中国的空间站做实验那就应该按中国的标准来办,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至于空间站的建立,我们大约是在2021年将研制和发射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在天上形成一个大“T”字型的构造,这些整个加起来是将近百吨的量级。在空间站的运行期间,我们将开展较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应用,效劳于国家战略开展的需求。  据外电报道,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将退役。那个时候,中国空间站有可能就是人类在太空唯一的太空站。我们中国的航天员、科学家将在中国的空间站上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这些科学实验将形成常态化。我们将为中国和平地利用空间、开发空间资源打下坚实的根底。我们目前正走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开展战略的征途上,没有理由懈怠。因为我们深知,我们间隔世界航天强国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载人航天的脚步还会向深空迈进,困难和压力、挑战和风险都在等着我们。对此,航天人的头脑是清醒的,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对待我们每一次的飞行任务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在向宇宙探索的征程中,我们一直在路上,但是我相信,路虽远,行那么将至。
/
本文档为【杨宏在《开讲啦》第189期的励志演讲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