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会展经济学 第八章 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

2020-11-06 77页 ppt 1MB 18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93优文库

优文库是专注于教学资源、考试资料、标准规范、行业解决方案等优质文档在线分享的C2C平台,致力于搜索一次就解决问题,精准提高客户的文档寻找效率。

举报
会展经济学 第八章 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第八章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 会展业虽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现代意义上的会展经济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而兴起的。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并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对厂商与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与交易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极大刺激了企业、政府与超政府组织(国际机构)寻求全球范围内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在此背景下,集商品展示、交易、营销和促进经济合作、信息交流于一体的会议、展览业迅速发展起来,并自成体系,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重要...
会展经济学 第八章 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
第八章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 会展业虽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现代意义上的会展经济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而兴起的。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并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对厂商与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与交易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极大刺激了企业、政府与超政府组织(国际机构)寻求全球范围内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在此背景下,集商品展示、交易、营销和促进经济合作、信息交流于一体的会议、展览业迅速发展起来,并自成体系,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 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称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在西方称为会展业(ConventionandExhibitionIndustry)。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 会展经济的大发展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国际会展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1999年世界各地举办的会展总数达到22540个,同期世界会展经济总产值达2880亿美元,其中,国际会议业为70亿美元[1]。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成为会展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巴黎、东京、法兰克福、香港、新加坡等则成为会展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 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根据1710年出版的《市场与展览概述》(DescriptionofMarketandFair)记载,最早的会展机构与会展兴起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城市英国伦敦;近代商业意义上的世界第一个会展于1890年在德国的城市莱比锡举行;现代的会展经济更是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中。 如:法国巴黎每年的大中型国际会议有300多个,国际会议收入为42亿法郎(约7亿美元);国际展览有200多场,展馆面积55.4万m2,直接收益为40亿法郎,间接收益为150亿法郎,创造了3.65万个就业岗位;占法国会展经济的总比重均在50%以上。 香港1998年国际会展业(国际会议与展览业)创造的收入为78亿港元,直接从业人员为9000多人,创造的相关就业岗位为4万多人(香港展览会协会,1999)。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与杜塞尔多夫四城市的会展经济总量占德国的80%以上。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亚洲的新加坡等都是世界闻名的会展中心。会展经济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这主要是由会展经济自身的属性和大都市的功能共同决定的 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的会展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的会展大国。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 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在西方一般被称为会议展览业,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年左右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实力最为雄厚,规模最大,尤其是位于欧洲中心交通发达的德国,居于世界会展业发达国家之首,每年世界上最高层次的150个专业展览会有80%都在此举办。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展览中心不仅展区面积大,设施齐全,豪华气派,而且还十分重视与周围环境的配合协调,展览中心附近的铁路、巴士、地铁、货运站、航空、住宿、城市旅游、娱乐、文化等条件都很方便,因此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有三个在德国,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他们都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进入20世纪,北美经济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成为了世界经济后起之秀,这两个国家每年举办的会展近万个,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展风格,其中最有名的城市是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旧金山、波士顿、新奥尔良、多伦多、芝加哥、拉斯维加斯。亚洲虽总体上会展规模与水平赶不上欧美,但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及广阔的市场前景等优势,在世界会展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节现代城市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一、城市的概念和起源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城市(chéngshì)是“城”与“市”的组合词。 “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 “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学术界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 三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不断演变,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其进行概括,不断丰富城市的内涵,由此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 经济地理学家认为,城市的产生、发展与劳动地域分工的出现和深化密切相关; 社会学家把城市看做是生态的社区,并认为城市是社会化的产物; 统计学家认为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和独特的组织及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 建筑学家则认为,城市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主要是为聚集的居民提供良好设施的适宜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等等。 饶会林教授在《城市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描述了城市的定义“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个定义是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出发,突出城市与经济的关系,把城市与城市经济有机联系。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了小集镇和城市,这一变化称为"城市革命"。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伊拉克境内,沿幼法拉第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而立。 乌尔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于公元前3500年,在公元前6世纪后衰败。圣经上说亚伯拉罕族长出生在这里。 城市形成的原因 城市的形成的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出现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有着直接的渊源 城市的形成与私有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历史阶段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 一般认为,所谓城市发展,从宏观而言是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的增长,从微观而言是指一个城镇在规模级别、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扩大与变化。简而言之,城市的发展是以数量的增长与结构的进化为显著特征的。 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代城市、中古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城市等四个发展阶段 (一)近代城市 近代城市是随着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而兴起的。产业革命结束了牧歌和田园的时代。工业革命使一大批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原料产地、交通枢纽和沿海港口崛起,大量人口向这些生产集中地和贸易汇合地集聚,成为历史上城市数量增加最快、规模空前扩大的时期。 伦敦、巴黎、上海等城市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中心 商品交换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它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使得城市经济逐步活跃起来。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功能超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有政治功能方面添加了资产阶级统治和向外掠夺的新内容。经济方面,生成功能、交换功能、贸易功能全面强化,开始成为真正的经济中心。 (二)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是指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现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城市向大规模、多功能、群体化方面发展,也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二战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涌向城市,国民经济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服务行业在城市中的发展迅猛,开始超越工业占据城市中的主要地位。 1961年,戈特曼出版了《城市群:美国都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主要考察了美国东北部海岸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证明它们通过经济、交通和通信等而形成为一个整体。在戈特曼看来,这个后来被称作波士沃施(BosWash)的区域十分特殊: 一是高度的城市化,面积仅占全国的1.5%,人口却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6%。 二是资源与功能的高度集中,波士沃施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银行中心,媒体中心,学术中心和移民中心,为全美国提供了为数众多的基本服务。 三是它改写了城市的传统定义与相关阐释,使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当代形态的城市群开始被广泛使用。再次是城市群概念的全球化推广 1976年,戈特曼在《城市和区域规划学》杂志发表《全球大都市带体系》认为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1)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2)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都市带; (3)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4)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 (5)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西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这是研究还比较少的一个大都市区。 三、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 农业区位论根据相关地租、农产品特征和运输成本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圈层布局模式,从而对区位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工业区位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系统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和合理布局。 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1)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 (1)存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它是一个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在孤立国内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平原中央,城市周围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各地农业发展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都相同。 (2)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3)孤立国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它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运费按马车运价计算。 (4)农产品的运费与其重量及从产地到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其经营品种。 “杜能圈”:第—圈为自由农作区、第二圈林业区、第三圈谷物轮作区、第四圈草田轮作区、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第六圈为畜牧业区。杜能圈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①运输区位法则。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勒施(A.Lsch)分别于提出的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企业、管理、行政、专业服务、文教、娱乐等。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以其特性可分为若干档次,因而可按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中心地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该理论还认为,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区域聚集的结果是结节中心,即中心地出现。服务是中心地的基本职能,服务业处在不同的中心地。中心地的重要性不同,高级中心地提供大量的和高级的商品和服务,而低级的中心地则只能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和服务。我们根据中心地理论作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商业集聚。比如,存在城市商业集聚区、区域商业集聚区及社区商业集聚区等。 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二)城市积聚理论 根据西方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迈达尔理论,市场经济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同时出现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聚集于城市的非农产业活动和城市的其他功能对周围城市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使周围一定范围内城市与中心城市能够保持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从而形成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共享,产业活动紧密关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一般由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外加数目不等的一般城市组成 空间是城市存在的基本形式,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空间聚集性。 城市空间是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体。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显示出的特点,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述城市形态和城市内部相互作用的网络。 所谓城市空间集聚,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城市和城郊居民点在一定地域空间的紧密组合以及各种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部门溶入一个复杂活跃的局部系统;其二是指空间集聚将形成一个网络型的高城市化地区;其三城市在社会和经济关系中会注入新的更为复杂和有效的活力。 一般来说,城市由于拥有相对较好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信息交换、交通运输等有利条件,成为众多企业、机构以及社会各部门空间集聚的理想地域。具体来说,城市聚集效益的表现形式是: 第一,大规模的本地市场有利于发展地区范围内的生产专业化协作,从而降低生产费用; 第二,城市规模越大,历史越悠久,越有利于资本、投资者和劳动力的汇聚; 第三,在大城市,金融机构比较发达,它对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大城市一般能提供范围更为广泛的文化、娱乐、科学和教育等设施,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一个地区舒适的生活和高薪一样能够吸引高级管理和科技人才" 第五,工商业高度集中的大城市有利于各地工商业者面对面打交道,既可有效地进行经营管 课件城市的集聚效应使企业能够共享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密切协作关系,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无形资产。 (三)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1902年萨姆巴特提出了城市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的概念,后经梅格和霍伊特等人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最后普雷德将该理论归纳为城市发展的循环和累积模型。 按城市成长的基础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两种:   ①基本职能,也称基本活动,凡是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和科研、行政、旅游业,均为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基本职能,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文化和科研机构及重要名胜古迹等;   ②非基本职能,又称非基本活动,主要指为本市范围服务的活动,凡是由于城市形成、发展而建立的主要为本市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企业、事业,则属非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非基本职能。如服务性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 该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是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活动的发展,基本活动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会展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 会展经济的功能主要是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平台,提供商品的最新信息,大城市作为消费中心、流通与融通中心、信息集散中心,能够满足会展业发展的这一要求 会展经济兼具生产服务业与一般服务业的特性,其发展需要酒店业、餐饮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辅助支持,这些产业在大城市发挥着的相对充分 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的产业,并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现代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 一、会展产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张 1、收入渠道广泛,直接产生可观收益 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20~25%以上。以车展为例,展位费是车展直接收益的最大来源。一般情况下,据专业推算,一次汽车展会展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主办者就可收支平衡。 2002年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参观人数35万人次,1200余家厂商参展,展览门票专业观众每张60元,社会公众每张30元;馆内一个展台价位在1.6万元;2004年的第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有140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参展,参观人数近40万,展出规模近1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展出费用,国内车商是1200元人民币,国外车商是260美元。展位收入达1亿多元,加上门票收入,总收益高达2亿元,但其投入也高达1.5亿元.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间接促进社会消费 会展经济所拉动的行业涉及航空业、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因此,很多国家都将目光瞄准会展业这个“香饽饽”。迄今为止,全世界的大型会展总数超过15万个。其中,规模性的国际会议约7万多个,国际展览超过8万个,全球会展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3000亿美元。 二、会展业的发展夯实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1、通过与城市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的互动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动力 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我国的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党和国家领导人乘坐的红旗牌轿车都是在长春生产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长春己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科研、教育基地,成为我国的汽车城。 凭借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发展优势,长春举办国际汽车节,在推介和宣传长春一汽的同时,也宣传和推进了长春市。仅2002年第二届长春汽博会的统计,参观人数达百万之众,创国内同类展会人气之最。汽博会期间,市内十大商场贸易额同比增长37.1%,十大宾馆入住率提高48.2%,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长春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影生产基地,50多年来,长春共拍摄故事片、译制国外影片高达1000余部。凭借电影产业的发展优势,长春构建了以电影产业推动电影节,并以电影节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电影文化为中心,长春市近年来还建设了长春电影宫和长春电影城,这夯实了长春举办电影节的物质基础,电影节进一步促进了长春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节和电影产业互动发展,凝聚长春的人气、财气、物流,共同推动长春城市经济的发展。 长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驰名中外的黄金玉米带、大豆王国发展现代农业和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和广阔的合作开发前景。凭借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长春于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2002年举行的第三届长春农博会规模宏大,人气鼎盛,盛况空前。参展参会人次超过百万,共有13000多种农产品、食品、土特产品和农业机械进行现场交易,实现现场交易额两亿多元,签约项目104个,金额万元。短短3年,长春农博会己成为国内外颇有名气的农业精品展会之一,成为长春会展业的品牌与亮点,成为长春对外开发的良好载体,成为长春农业走向世界的桥梁。 2、通过强大的带动效应,促进城市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会展参加者往往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发展机遇;而要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会展还需要当地交通、物流、电讯等基础行业的综合配套支持,也就相应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综合经济的提升。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的会展活动还会对其周边地区的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会展业的发展还将会通过回馈效应对城市建筑、装潢、设计、广告、旅游、物流、零售、交通、通讯、宾馆、餐饮等行业提出新的投入需求,这些投入需求将会促进后向关联部门技术、组织以及制度等各方面的发展。就旁侧效应而言,会展业的发展会同时拉动城市金融、保险、市政建设、环保、会计、审计等行业的发展,促进这些行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加速了这些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这种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会展活动本身,它将波及到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领域。另外,会展业的发展还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3、以会展经济的发展为突破口,能够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升级 会展业在调节供需平衡、新产业带动、投资拉动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强大的集聚效应。 从第二产业的角度来看,会展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有利于信息交流,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商品的供给成本和交易成本。 而从第三产业的角度来看,会展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聚集了大量的商品、资本和信息,为各种关联产业的高效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产业结构顺着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型一知识技术密集型逐步演进,使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尤其是专业会展活动,往往立足于举办城市的优势产业,这种城市会展与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三、会展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要素的集聚 1、会展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外部资源的集聚 加快各要素流动,促进城市经济集聚,推动城市化进程流动性与异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信息流、资金流与技术流等构成流量经济的主体。而会展经济正是为物质流(展览)、技术流(研讨会)、信息流(区域性、国际性会议)、资金流等提供迅速聚集与疏散的动力和空间作为流量经济的媒介与载体,城市会展经济越发达,其融通、汇集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商品流的功能就越强,要素的流动范围越来越广,配置效率越来越高,经济活动的整体性不断增强,从而促进城市经济集聚,并在新的国际国内分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2、会展活动促进经贸发展,直接推动城市繁荣 科斯与威廉姆森都强调过交易成本对企业行为营销手段、组织行为与利润获取等)的重要作用。会展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交易手段,它通过提供会展商、参展商(代表卖方)和参观者以及与会者(潜在的购买力)面对面的交流,省却了厂商寻找合作者、订立契约、议价谈判等中间交易过程,降低了厂商与企业的交易费用,也相应减低了消费者寻找新产品(品牌、效用、质量等)的机会成本,因而是一种低成本的交易行为。 根据英联邦会展业联合会调查,会展业是优先于专业杂志、直接邮购、公关、广告等的最有效的营销(交易)中介体,通过一般的交易渠道,厂商找到一个客户,需支付交易成本219英镑.而通过会展成本则降至35英镑。会展经济的这 3、会展活动提高经济外向度,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城市举办会展活动,必然促进海内外客商交流,促进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对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催化作用。国际会展将大量具有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及聚集一堂,为城市带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和观念的革新。 10年来,会展经济为我国带来340亿美元的外贸出口;会展经济也每年为法国厂商带来1500亿法郎的订单。 第三节会展产业与城市功能优化 1、会展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与服务功能 城市经济中的基本部门作为城市为本市以外居民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其规模与比例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成长与功能提升。都市经济中的基本部门越发达,表明其对外服务功能与辐射能力越强,从而在区域经济磁场中的极化作用就越强。会展业是关联性、外向性极大的产业部门,通过乘数效应带动都市旅游购物、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都市经济中的基本部门的发展,从而提升对外辐射能力与服务功能。同时,会展业作为一种城市产业,其发展客观上影响城市公共服务的容量、能力和层次。 会展业是一种集聚性很强的产业,往往能够为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也对一个城市公共服务容量和水平提出了要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公共管理系统、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等按照一定规则、一定容量来排布,从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做到有力保持会展业和城市发展的双赢格局。此外,由于会展业吸聚的往往是非本地资源,大量外地客商的涌入乃至常驻,将对城市服务业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会展业是流量经济的媒介与载体,城市会展业越发达,则其融通、汇集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功能就越强,就越能加强该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分工中的地位。 2、会展业的发展刺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每举办一次大型展会或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或城市都会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并且建造能够适应活动要求的场馆和活动所需的配套设施。展会活动结束后,这些场馆和设施往往成为新的旅游点。为奥运会而建的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目前成了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从2008年9月底对公众开放至今年7月底,国家体育场/鸟巢。接待游客约450万人次,日均迎客1.5万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共接待游客约380万人次。 奥林匹克公园在。十一、春节和、五一、期间,日均人流量达到20万人次。2008年9月底以来,奥林匹克公园共接待游客2600余万人次。而广州为九运会所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新体育馆成为广州新的城市标志,。九运体育场馆游。也成为。广州一日游。的经典线路。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它的会址和配套设施被整体保留下来作为旅游景区,并转为企业化经营,这一举动使得云南省很多/养在深山人未知0的旅游景点迅速驰名,美丽的春城扬名国内外,大大推动了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3、会展产业的发展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科学管理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维持和促进城市发展。政府管理重在建立和维持城市功能和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环境,这包括以城市生态、人居和基础设施等为中心的硬环境,以及以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等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 发展会展经济则是推动城市政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会展活动,特别是知名的大型会展活动,是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重要纽带。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很多,由于行政管理自身的一些弊端、部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城市管理各部门间往往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为举办大型的会展活动共同作准备,往往会使部门间抛弃分歧,通力协作,提高城市管理效益与管理水平。举办会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突发事件发生,处理突发事件一方面是对城市管理水平的考验,另一方面也促使城市政府发现城市管理中的漏洞,有的放矢,在弥补城市管理漏洞的过程中积累城市管理经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发展会展经济推动城市政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例子不胜枚举。昆明世博会,218公顷的场馆群及相关投资总计超过216亿元,使得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10年,在世博会筹办期间,一时缺乏植物作装点,全市进行号召后,城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干部群众出钱出力,纷纷送上大批珍稀植物品种。一场大雪突然袭来,前往世博园的游客也纷纷加入了打扫积雪的战斗以保护植物。 四、会展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和市民素质 会展是集商务活动、信息交流、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它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相互碰撞、研讨和交流的平台。由于参展单位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必然带来各地的文明和文化。各种文明在会展举办城市的交流碰撞.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会展文化并不是抽象文化.它是具体地孕育于会展举办城市的独特环境中的,并与参展单位特色文化相互取长补短之后形成的,带有这个城市独特气质的一种文化。 会展将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直观地呈现在人们而前,外来的技术、文化、思想、产品会给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带来很大启示,给城市带来灵感和创新激励。通过会展业的桥梁作用,一个城市与外部世界在观念、文化、技术、理念上进行多方而、全方位的交流沟通,将逐步培养起城市的全球性视野和氛围。当然,这种融合不可能把城市塑造成为共性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根深蒂固的,是本质的。但会展业可以塑造城市的国际化个性,能够与外部世界进行很好融通的城市个性,促进城市的发展.培育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影响。 通过会展举办可以提高城市文明素质。举办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会展活动,市民文明素质会明显提高,举办城市的人文精神在器物、行为、制度、心理和观念等五个层面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展会举办期间,世界各地参展客人聚集举办城市,亲身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城市居民的文明形象和内在素质会通过这种交往得以传播。比如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提高市民素质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城市文明素质。 奥运会的效应分析   从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七年多来,北京在人文、生态、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令人胆战心惊的“沙尘暴”,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和蓝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北京普通老百姓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舒适。   环境的收益有目共睹,除此之外,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专家初步计算,包括奥运营销、奥运商业推广、赞助商活动、广告、场馆建设、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等,北京奥运经济内涵意义上的总收入大约为20亿美元。   除此之外,北京奥运会还能给北京、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收益?  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美元   相关资料显示,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转播权出售的媒体收入,二是现场门票收入,三是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四是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如吉祥物和各种周边产品的开发)。 本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可以直接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主办本届奥运会的2005年—2008年周期里,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17.37亿美元,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二是TOP(即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所有收益的33%。TOP计划总收入为8.66亿美元,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北京奥组委从国际奥委会拿到的就是大约11.37亿美元。此外,奥运会门票和纪念品也将为中国赚上一笔,其中门票预算收入约为1.4亿美元,而特许经营预算收入约7000万美元;最后,加上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赛后物资的处理收益、个人与集体的捐赠等,北京奥组委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没有问题。  数据显示,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提供的报告显示,在2005—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1.8%,较“十五”期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受奥运影响GDP的拉动幅度增长最大,达到1.14%,2008年为0.85%。2004—2008年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 间接收益:不仅仅是经济数字   英国运动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格拉顿在今年6月举办的“2008奥运经济(北京)论坛”上表示,估计北京奥运会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长林显鹏用专业方法测算出,从2003年至2010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其中直接影响为419.32亿美元。如果算上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电信等因奥运而受益的外延产业,从2003年至2010年的8年间,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 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则把奥运带给中国的间接影响总结为八大收益:   一是经济增长。在奥运筹备期间,北京GDP增长了1%左右,但奥运对北京的影响在奥运会后,仍然通过奥运形成的各种资产进一步推动北京的经济发展。未来两三年内,可以明显看到由于奥运资产发挥作用,北京及周边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产业,迎来一个井喷期。   二是社会收益。通过举办奥运会,大大增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三是文化收益。加深了全世界对我国的文化的认识。 四是科技奥运理念收益。奥运场馆的科技理念,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思路。   五是中国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六是生态收益。通过举办绿色奥运,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普通百姓的生态意识大大提高。   七是形成了一个跨层次(从中央到地方)、跨部门进行综合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为了主办奥运会,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跨地区合作,有效改善了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存在的条块分割现象。   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现代化进程提速。 世博会的效应分析 就业促进效应 世博会能够带来大量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建筑业和服务业领域。为了满足世博会召开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世博会举办地会对诸如交通、展览场地的容量问题等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以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与各种馆所的兴建,将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技术推动效应 世博会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会,各参展国家都视世博会为全力展示其经济、社会、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现代社会的最多概念与活动方式都是从世博会开始或从世博会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如百货商店、旅游活动、各类公园、游乐场、俱乐部等;许多影响现代生活的发明创造都是通过世博会面世而让世人了解的,如蒸汽机、缝纫机、橡胶、海底电缆、电话、电视和汽车等,作为世博会的举办国,必将展示出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客观上会激励举办国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而其他各国也将在世博会上展出最新的科技成果,这也会在不同领域启发和带动举办国的科技进步。 后续发展效应世博会还会给举办地带来持续的无法计算的后续效益。世博会结束后的会场遗址及建筑物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是决定世博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1990年大阪世博会结束后,原址成了世博公园和主题儿童浏览园,至今还在发挥作用;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世博会结束后,政府利用己建起的完美基础设施在原址建立了“赛维利亚科技园区”,吸引了全国和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落户,目前企业园己经有195家高科技企业,就业人数超过8000人,2001年销儒额近10亿欧元,著名的赛维利亚大学甚至还将工程学院和其他几个系迁至原来的智利馆。 世博会召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效应分析 世博会召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效应是指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对举办地区相关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据统计,会展业对相关产业有高达16的拉动效应。以第三产业为例,世博会带来的收益将是巨大的。虽然历届世博会各有盈亏,但服务业却无一例外地从中受益。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服务业的比重从年的57%增氏到1993年的63%,年平均增氏率为10.1%; 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时,服务业对经济总影响的比重高达63.8%,虽然世博会公司报告损失了70万英镑,然而服务业却从中获利丰厚,仅餐饮零儒获得的收入就有1.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特别是旅游业,历届世博会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有3887万人参观,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顶峰,超过了6400万人,其中外国游客170万人,几乎的日本人参观了这次世博会。 在1985年筑波世博会中,服务业在吸纳投资与促进生产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服务业和商业贸易共吸纳了4534亿日元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37.8%,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和商业贸易亿日元的生产,占促进生产总额的26.9%(表。世博会对服务业的影响还体现在旅游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商品零儒业的发展上。由于世博会的举办改善了举办地的旅游和交通基础设施,世博会带来的旅游收益在世博会结束后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会带来较氏时间的商品零儒业的繁荣。 世博会召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分析 世博会召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是指世博会召开对举办区域的整体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城市群的真正形成。 世界五大城市群大都有多个城市在不同时间举办过世博会,一方面,这些城市群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在本国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是本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发源地和经济中心,这些条件为城市群的城市成功举行世博会奠定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与壮大,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就是上世纪年代成功举办大阪世博会而最终形成的。
/
本文档为【会展经济学 第八章 会展经济与城市综合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