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2023-04-30 6页 pdf 6MB 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120783

暂无简介

举报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原理脑电图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原理脑电图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以下;θ频率带:4~7.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以周/秒(c/s)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一般概念: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称”a调幅现象“。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节律与稳定性而言。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正常波: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α节律,不过以枕部最为明显。枕部平均波幅为50~70微伏,其它部位平均为10~30微伏。睁眼时α波消失,闭眼后又出现。2)β波和β节律:β波是每秒18~30周波范围内的电活动。波幅为20~50微伏。β波以额区和中央区为最明显,6%正常人的脑电图以β波为主。3)γ波:为每秒35~45周波的脑电活动。波幅较低,约为α波波幅之半。额区及前中央区最多。4)δ波和δ节律:系指每秒0.5~3周波的电活动。正常δ波的波幅为10~20微伏,出现在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且不得多于8~10%,其它各区则少于5%。δ活动为儿童的(正常)主要波率。5)θ波和θ节律:θ活动的波率为每秒4~7周波。波幅为20~40微伏,是正常儿童的主要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可达25%,但不以纺锤样出现。6)σ波:波率为每秒14~17周波的脑电活动。临床意义不明。异常波:1)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阴性,是癫痫的特异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及颅内肿瘤等,四个特点:1)上、下支均陡直;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20-60;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幅;4)突出于背景活动。2)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尖锐的一种波,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二者区别: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慢;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以内)。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隔部位;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较轻。)3)三相波: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慢波,主要见于代谢障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癫痫。4)爆发性抑制:在平坦活动的背景上突然出现高波幅慢活动,有时可伴尖波发放,是大脑皮质广泛严重损害的表现。异常波出现在时间上的方式: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然出现且突然消失。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个或一个脑叶;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侧半球上;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侧大片区域;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有区域。各频率脑波特点各种频率脑波特点名称频率(Hz)波幅(微伏)波形分布特点α波8~1320~100.平均50常为正弦波枕.顶.颞后部睁眼.计算.睡眠时受抑制或减有的呈弧形或锯齿形弱.左右波率差部超过1.5Hzβ波14~305~30.多在20以下不规则见于各脑区,主要增多时多为脑皮层紧张度增高又称快波在额.颞中央部一种表现θ波4~720~40不规则额.颞.顶有少量散睡眠时增.多认为脑皮层紧张度在出现减低表现.深在皮层下病变产生双侧爆发性θ.节律经常存在局灶性θ节律提示皮层病变δ波0.5~310~20最高可达100不规则额.颞部低幅对称同上出现尖波80~300ms不定波顶较尖,上行快,不定见于癫痫.三相尖波发生于肝昏下行较慢迷脑外伤及癫痫棘波20~80ms不定波顶尖锐,形似尖钉不定脑细胞过度兴奋表.负现相来自大脑皮层.两相来自大脑皮质.正相从远处传来.见于癫痫注:θ.δ波均属慢波局限性慢波出现于局限性.脑肿瘤癫痫.脑脓肿.脑外伤性血肿和班有软化灶脑血管病等,有定位价值,弥漫性慢活动见于.中某些感染毒.低血糖.颅内压增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异常现象⒈论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出现发作性电波,局限性慢波或平直、高波幅13hz以上的快波;两侧显著不对称(波幅相差超过50%或枕部α指数相差超过50%或基本波动不同)。⒉任何年龄清醒时出现高波幅3hz以下的δ节律。⒊成人记录中:⑴出现连续或阵发的频率低于8周波的慢波或慢波指数在10%以上。⑵在额颞部出现波幅高于150微伏的α节律。⑶波动杂乱(节律失调)。⑷深呼吸1分钟内诱起的高波幅δ节律并停止深呼吸1~2分钟后不消失。⒋⒋在儿童、少年记录中:⑴2岁以上基本波动为4~5hz。⑵4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6hz。⑶5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频率低于7hz。⑷6岁以上出现较多的4~5hz波动。⑸7岁或更大的少年出现不规则、弥散、频率低于2hz的慢波。⑹9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8hz。⑺10岁以上阵发性出现4、5hz波动。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闭眼时的脑电图表现是由后部的α节律和前部的β节律组成,少量θ波散在,基本上没有δ波,脑电周期为100毫秒左右,两半球相应区的平均周期差不超过10%(频率差不超过2次/秒),振幅差不超过50%。α波波幅最大不超过150微伏,对睁闭眼有抑制反应,β波波幅不超过50微伏,深呼吸诱发试验无病理波出现。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各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国际分期程度分期脑电图特点NS1浅睡眠期α波消失,脑电图为低幅θ波和δ波的混和节律,后期出现顶尖波RES2轻睡眠期在S1脑电图改变背景上出现的梭形波和K综合波MSS3中睡眠期梭形波和高波幅慢波S4深睡眠期持续高波幅慢波REMS清晨睡眠期低幅θ波和快波正常成人脑电图分类(1)α型脑电图:80%,a节律占优势,特别是枕、顶部的a节律占优势。步宽小于1.5周/秒。额区或各区可有少数低幅Beta(β)活动,Theta(θ)波不明显。(2)β型脑电图:6%,β活动占优势、波幅可达50微伏,一般为20-30微伏,占据大脑各区。在Beta(β)活动中间有少量低至中幅a波及短程a节律。(3)低电压脑电图:10%,a波稀少且振幅低,不超过20微伏。Beta(β)波少而难于计算,结果低幅Theta(θ)波反而明显。视反应和过度换气后常出现a节律。(4)不规则脑电图:第四型最少见,a节律不规则,在额部的a波振幅较高,步宽可达3周/秒,低幅Beta(β)活动较多。正常人占10%。第三、四型容易误认为异常。小儿正常脑电图特点小儿脑电图随年龄而异,但又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其特点是以慢波为起点,随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增加即慢波逐渐减少,α波逐渐增加。诊断标准如下:(1)清醒时不出现高波幅广泛性δ波。(2)自然睡眠时不出现50微伏以上广泛性β波群。(3)慢波不是恒定的在某一部位局限性出现。(4)睡眠时的顶尖波、纺锤波、快波不应在一侧固定的欠缺或明显的控制。(5)不应出现棘波或发作波儿童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1)出现棘波、尖波、病理复合波或高度失律,爆发性抑制、平坦活动。2)有局限性改变。3)两侧显著不对称。4)广泛性快波。5)4岁以上枕部背景活动慢于6周/秒。9岁以枕部背景活动慢于8周/秒。6)6岁以上还有中等量的4周/秒。10岁以上还有中等量的4-8周/秒的波。老年人脑电图特点60岁以上的老人随年龄增加基本节律的频率逐渐减慢,而慢波和快波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老年人的慢波通常是低幅较有规则的,有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θ波不仅出现于颞部而且其它脑区也可见到。这种波率的改变与生理(年龄)或病理(脑动脉硬化)的改变有关。影响脑电图的因素1.外界各种刺激或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抑制而出现β活动。2.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可出现高波幅慢活动;酸中毒可出现频率增快波幅增高。3.电解质紊乱:钾、镁离子↑可是脑波频率增快,钠、钾离子↓或钙离子↑出现慢波。4.血糖:低血糖-当血糖下降到50-80毫克/dl(2.8-4.5mmol/L)时,脑电图频率及波幅增高,低于50毫克/dl时先是α节律变慢,而后依次出现θ波及δ波;血糖过高脑波频率略快。5.代谢率增加时可出现α波频率增快。6.缺氧:先是α节律变慢,随后出现慢波,严重时出现平坦活动。7.各药物的影响:(1)催眠药和弱安定药一般治疗量快波增多,剂量加大到病人入睡时,出现慢活动,但慢波之上仍重叠有很多快活动。剂量加大抑制癫痫脑电图;(2)强安定药一般治疗量出现大量慢波,波幅增高,快活动减少,同步化增强。如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氯丙嗪可出现癫痫样放电,;(3)兴奋药和抗胆碱能药一般治疗量脑波无变化,剂量加大脑波频率增快;(4)抗癫痫药:均可使癫痫患者脑电图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抑制癫痫放电,并使快活动增多;(5)麻醉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可出现慢活动。脑电图诱发试验1.睁-闭眼:节律在睁眼时关弱或消失(抑制现象),而在闭眼时即又出现,波幅亦最高,因而该试验能:1)判断皮质兴奋性的程度:兴奋性增高,a波抑制现象加强;兴奋性降低时,a波抑制现象减弱。2)判断脑发育的程度:在儿童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a波抑制现象加强,脑发育不全患者a节律抑制现象减弱或消失。3)有助于病灶的定位诊断:视反应时,如病理波不抑制,表示病灶位于皮质浅部或电极附近;如病理波抑制则表示病灶在皮质深部或远离电极部位。4)诱发癫痫放电。2.过度换气:过度换气是使肺泡内大量CO2呼出,血流中CO2深度下降,血流PH值上升,出现碱中毒状态。引起脑血管收缩、皮质乏氧,促使脑皮质神经细胞代谢的环境变化,在此状态下,可使常规脑电图中可疑的波形得到增强,有时可诱发出伴有临床发作的癫痫性爆发性活动,可以提高病理波出现的阳性率。异常的判断:1)提前反映(过度换气中的前一分钟内出现慢波爆发)属异常。2)恢复延迟(过度换气停止20分钟后仍未恢复背景活动或仍有异常慢波)属异常.3)过度换气中出现局限性高幅慢波属于异常。3.闪光刺激:可诱发出发作性异常波,特别是光源性癫痫患者有时可诱发出光敏性临床发作。4.睡眠诱发:约65%癫痫患者在睡眠诱发脑电图中出现某种形式的异常放电,使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提高到80%左右。这表明睡眠记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5.剥夺睡眠:与正常睡眠相比睡眠不足本身能增加诱发的程度,在睡眠剥夺进行睡眠诱发试验能使癫痫相关异常放电的阳性率提高24%,故患者检查时最好有一定程度睡眠不足。脑电图临床应用1帮助脑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区别脑部疾病是器质性疾病或功能性疾病:1)帮助癫痫诊断,区别癫痫与癔病或精神病,癫痫脑电图常可见痫样放电,还可帮助癫痫分类(各种癫痫有特异的脑电图改变),还可帮助区别癫痫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前者放电常对称同步,后者常见局限灶,放电不对称不步)。2)帮助鉴别昏迷是否由安眠药中毒所致,安眠药中毒常见高波幅快活动。3)帮助对脑炎的早期诊断,且某些脑炎如单纯疱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海棉状脑病有特殊周期波发放,故EEG有助确诊。4)帮助区别真性痴呆及假性痴呆,真性痴呆者EEG常有异常,慢波增多;假性者正常。5)帮助判断癌肿颅内转移,颅内转移常可见局限或弥漫性慢波,也可有多灶表现。6)帮助肝昏迷早期诊断,肝病者EEG出现三相波,提示肝昏迷。其它代谢性脑病有时也可见三相波,应结合病史及其它检查确诊。7)帮助确定晕厥为颈动脉过敏性,做EEG时加做压颈动脉窦试验,额叶出现慢波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头晕肢麻等不适8)重复检查有助于脑血管病或脑肿瘤的区别。脑血管病一般数周后好转,脑肿瘤多继续恶化2.帮助脑部病灶的定位诊断,EEG有助于区别病变为弥漫性、局限性或多灶性:临床定位征不明显时,常用脑电图检查作为检查颅内病变的筛查手段,故常用于颅内占位病变定位。病变在大脑半球近皮质者易定位,一般因其为功能定位,故比CT检查等解剖定位范围大,有时EEG改变先于形态改变利于早期诊断。EEG也可用于脑损伤的定位。3.帮助了解脑部疾病的演变过程和功能状态重复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好转、恶化或复发,如脑瘤术后EEG好转,随访中又恶化提示复发。4.帮助判断疾病的疗效、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如常用EEG作为判断癫痫疗效的指标,指导治疗是否还应继续或可逐渐减量或停药。各种脑部疾病治疗前后或手术前后EEG对照可了解疗效。脑病或脑炎等患者长期昏迷(器脑点)低平则提示预后不良。5.帮助判断脑衰老或发育障碍及脑死亡提示衰老:者表现为不符合年龄的节律慢化,快波增多。发育障碍者慢波频率也常低与其实际年龄应有水平。临床表现昏迷,脑波平直无波,如排除机器故障,出外低文、麻醉药物所至24小时仍不能恢复者,应考虑脑死亡。6.其它:可帮助判断麻醉深度,以免因抑制过深而不可逆转;可了解其它疾病脑功能改变如自发性低血糖发作时EEG可见慢波和或痫样放电;甲亢基本节律增快;幅可用于子痫监测;有时用于诈盲诈聋的判断。成人轻度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判定标准:1)a节律不规则或波幅超过100微伏,频宽大于2周/秒。2)波幅出现明显的两侧不对称,枕部大于50%部位大于30%。3)慢波增多,额、颞部Theta(θ)波指数大于25%,其它部位Theta(θ)波指数大于10%,额部Delta(δ)波指数大于10%,其它部位Delta(δ)波指数大于5%。4)出现波幅大于50微伏的β活动或低幅Theta(θ)波和中幅Delta(δ)波。5)有少量不典型的尖波、棘波、棘-慢波、尖-慢波。6)视反应a节律不抑制,过度换气有提前反应或恢复延迟。临床意义:1)见于极少数正常人。2)正常人的生理变化,如:过度疲劳、血糖偏低等。3)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而中枢神经系统无病变。4)是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或恢复期。5)见于脑震荡或只侵犯脑膜的病变等。成人中度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判定标准:1)a节律频率变慢(7-8周/秒)或a波分布不正常(弥漫性a节律、a波前移)或Theta(θ)活动占优势。2)两侧经常有显著不对称的活动。3)中幅Delta(δ)波成串或成群出现。4)出现自发或诱发的棘波、尖波或病理复合波(棘-慢波、尖-慢波、三相波等)。临床意义:是由皮质和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或脑病以及癫痫所引起。成人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判定标准:1)广泛性Theta(θ)波、Delta(δ)波或β节律占优势,或杂乱。2)出现自发或诱发的棘波节律、尖波节律或病理复合波节律。3)出现爆发抑制或平坦活动;4)额颞部基本波动为波幅极高的α节律。临床意义:见于比较严重的皮质病变、颅内病变或严重脑病。如:颅内压升高晚期、脑炎极期、严重脑外伤、脑血管病急性期、肝昏迷、尿毒症、心跳骤停复苏等。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一.癫痫的脑电图癫痫的脑电图的显著特点是出现痫样放电,其形式有:1.散发棘波、尖波,均为刺激性病灶放电2.棘-慢波、尖-慢波3Hz棘-慢波是癫痫小发作特有脑电图改变。尖-慢波表示深部存在较广泛的癫痫原病灶。3.棘波群、多棘波可见于癫痫大发作或肌阵挛性发作。4.多棘-慢波见于肌阵挛性发作和婴儿痉挛症。5.高度失率见于婴儿痉挛症6.阵发性或爆发性节律放电:在原有脑电图背景上出现阵发性高波幅节律,可表现为高波幅δ节律、θ节律、α节律或β节律,也即任何频率的突然放电都可视为痫样放电,但对癫痫诊断价值不如前几种形式意义大。(高幅失律、3Hz棘-慢综合波及2-2.5Hz棘-慢综合波诊断癫痫的可靠性为98%-99%。前颞棘波灶、半球棘波灶及多棘波灶之可靠性为87%-91%,额棘波灶及中颞棘波灶为79%-80%。6或14Hz正棘波只有32%为癫痫,成串慢波为39%,而弥漫性阵发慢波只有22%为癫痫。)不同癫痫类型脑电图:1)单纯部分发作:发作期:限局性相应区发放,范围大于发作间,持续时间长,波形可能与发作间不同;发作间:限局性相应区发放。2)复杂部分发作:发作期:一侧性或双侧性同步发放,常位于额颞区,也可扩散至两侧半球;发作间:一侧性或双侧性不同步发放,常位于额颞叶。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发作期:限局性发放迅速扩散至两侧半球发放;发作间:限局性发放。4)典型失神发作:发作时显示3Hz棘慢波综合,这在发作开始时出现,发作完了时消失。3Hz棘慢波综合在两侧大脑半球所有区域对称性同步地出现,其波幅通常在额、中央区显示最大,颞为其次,枕最小。眼睑、口轮匝肌,肢体等的节律性痉挛一般出现于棘慢波综合的棘波相。发作间歇期间的脑电图:失神发作患者的60%在发作间歇期显示正常脑电图,其余患者的脑电图多为轻度异常。在失神发作小儿常见的脑电图是枕、顶部有优势的6-8Hz波幅较高的基本节律,比正常小儿α波,其频率较慢,波幅较高为特点,有时在顶、额区出现单发性或爆发性3Hz慢波。此波一般是两侧同步,有时左右交替性或一侧性。5)不典型失神发作:意识障碍的发生与结束较缓慢,可伴有轻度运动症状。发作时EEG可表现为慢的棘慢波综合节律。6)肌阵挛性发作:发作的脑电图:发作波为典型的3Hz棘慢波者少见,多数是短暂、爆发性多棘慢波或不规则棘慢波,形式有三种:①出现1至数秒的连续性10Hz以上的爆发性节律波(强直性波形)。②脑电图振幅低平,成为平坦波型。③出现棘慢波或多棘慢波。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多显示重度节律异常即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广泛性不规则的节律异常,特别是有高幅慢波、棘波、尖波、尖慢波、非节律性棘慢波等异常波不规则的交叉混合。7)失张力发作:发作时和间歇期的脑电图多显示2Hz尖慢波综合,有时出现高度节律异常或不规则棘慢波。8)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脑电图:痉挛发作开始前数秒钟,基本节律的波幅将下降,成为低幅快波图型(激化图型)。然后在全部导联出现6-10Hz有规则的节律波(或节律性棘波),这在额、中央区最明显。此时可见患者在瞪眼、强直性痉挛在进行。在阵挛期,节律性棘波的连续性逐渐瓦解,在节律性棘波之间混进节律性慢波,成为不规则的多棘慢波,此时棘波出现于阵挛时,慢波在于肌驰缓时。发作将完毕,此时的脑电图是平坦波,后逐渐恢复到发作前的脑电图。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据统计病例中显示正常脑电图约占20%-30%,但经过各种诱发方法,异常波出现率可达90%。发作间歇期的异常波有:(1)非阵发性异常波:主要是基本节律的慢波化和不规则化。慢波化有:①很轻度的慢波化:波幅不高的4-7Hzθ波的散在性出现;②轻度慢波化:有θ波联串的出现,主要见于额、顶部;③中度慢波化:θ波的持续性、广泛性出现、同时也有δ波增多;④高度慢波化:α波消失,基本节律成为θ波和δ波。2)阵发性异常波:广泛性棘波或棘慢波是最常见的发作波。发作完毕后脑电图显示平坦波,但将逐渐出现振幅较高的δ波,然后混进θ波和α波,最后恢复到发作前的图型。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幕上的如肿瘤、脓肿、颅内血肿、脑转移瘤、寄生虫等引起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水肿、缺血、淤血等原因使周围脑组织发生了机能障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大都有一侧或局灶性慢波(主要为δ波或θ波)三.颅脑外伤的脑电图:分为早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及晚期(慢性期)的改变。早期脑电图的改变包括普遍性改变,如弥漫性波幅降低、波率变慢及δ波增多,甚至脑电沉默,对各种生理性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快活动增多,大脑各区脑波失去独有式样。局灶性改变包括波幅降低,甚至出现等电(见于血肿、严重撕伤、皮下血肿或水肿)或波幅增高波率变慢或增高及波形改变。晚期脑电图的改变从脑外伤三个月后开始脑电图所见与临床所见常不相符。病程在半年至数年时两者的不符率高达34%,其中12%临床正常而脑电图异常,13%临床异常而脑电图正常者称为Williams倒错现象。外伤后半年至一年时临床上正常者较多,但一年后则临床上异常者较多,所以学者多强调早期脑电图描记的重要性。第一个脑电图应于外伤后尽早描记,因早期的异常脑电图易于恢复而后期异常脑电图则否。四.脑血管病的脑电图:脑血管病与颅脑外伤一样是一种病理动力过程,有其演变和消退。受损部位及面积大小在异常脑电图的产生上比病因更重要。脑血管病人的脑电图两侧差别非常明显,健侧多属正常,多次复查常见进步。可区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可区别脑血管病和脑肿瘤,随访脑电图还可帮助脑血管病预后估计。1.脑出血:急性期脑电图示严重普遍性改变及高波幅局灶性多形性慢波。普遍性改变一般几天后逐渐消退,局灶性δ波位于损伤部位则几星期、几月、几年才能消退。2.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脑电图上普遍性改变甚少,局灶性改变为不规则δ波及θ波灶,其周围α活动减少或消失。大块的软化灶可表现为脑电沉默。这些改变常于两周后消失,也有逐渐加剧者。脑栓塞脑电图改变比脑血栓形成者较广泛,持续时间也较长.3.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电图与临床所见极不相称,急性期可有普遍性θ或δ活动。如伴有脑实质撕裂或导致脑内出血,则于一、二天内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棘波或慢波及局灶性脑波抑制。上述改变常于一周后消退,如局灶性改变继续存在说明有新的出血、脑内出血或脑梗塞出现。最终脑电图的改变多逐渐趋于正常。.4.慢性脑供血不足(1)脑动脉硬化脑电图表现有α节律的变化,可有低波幅快或慢活动,可有普遍性θ或δ活动,也可有睁眼α波无抑制性表现。(2)高血压如无并发症脑电图多正常,严重者可出现较多β波或θ波。(3)低血压,如收缩压降至50~55mmHg可出现以额部为主的θ波,血压正常脑电也恢复。5.偏头痛脑电图慢活动与临床症状同时出现并同时消失时可能与局部缺血有关,如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消失可能与局部水肿有关,如持续较长时间和发生长期局部神经症状可能与局部梗塞有关。6.脑一时性供血不足大脑血流由两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供应,当发生脑一时性供血不足示脑电图可有局灶性或普遍性慢活动,但它持续时间甚短,症状较轻者脑电图正常。五脑部炎症的脑电图1.脑膜炎如病理过程仅限于脑膜,脑电图可无改变,但急性期常有不同程度脑炎存在故脑电图会出现弥漫性双侧慢波(儿童多显示3-5Hz波活动,成人3-7Hz波活动或不规则爆发)。一般持续一周消失,若久不消退则预后不佳,若δ活动突然增多应疑有脑积水可能。急性期脑电图改变在病人清醒期颇为显著,在睡眠时消失,所以病人宜在清醒时检查。2.脑炎急性脑炎多有双侧高波幅慢波,可有由于弥漫性血管反应及毒性反应引起的不规则广泛失律。在及严重的病例,脑波波幅甚低,形成平坦脑电图。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双额不慢活动或普遍性高波幅慢活动,有时双侧不对称,以左颞部为著。脑电图的改变指出大脑皮层或间脑投射系统有广泛的功能失调。并可为活跃的病理过程是否以告结束提供参考。
/
本文档为【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