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2022-07-10 8页 doc 1MB 1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76797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人群时期(200万年前—5万年前)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时期(约5万年前—5000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时期(5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1985年在巫山县(现属重庆市)发现人类的富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经科学测定距今200万年前,称为“巫山人”。1965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1964年:“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前。1927年:“北京人”距今约四五十万...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人群时期(200万年前—5万年前)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时期(约5万年前—5000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时期(5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1985年在巫山县(现属重庆市)发现人类的富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经科学测定距今200万年前,称为“巫山人”。1965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1964年:“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前。1927年:“北京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教育的起源: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节: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制造劳动工具、人工取火、渔猎、农耕种植、原始手工业等生产劳动经验不仅需要推广,更需要传授给年轻一代。生活习俗教育:财产公有,两性交往;以及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等精神;成年礼仪式对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形式,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原始艺术教育:原始歌舞、绘饰与雕刻。体格和军事训练:以便狩猎与游牧,以及各部落之间的战争。第三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萌芽的出现部落显贵世袭引起的教育变化等级教育的出现: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使教育设施呈现出等级差别。学校萌芽的出现成均:乐师实施乐教之地。(部落联盟时期,即是中国古代五帝时期)庠: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教育年轻一代。分为上庠、下庠,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等级之分。教育内容的变化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作战的训练,武器的制作。“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维护父权制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强调礼乐之教:“三礼”指的是“天神、地袛、人鬼之礼”。4.教育手段的变化:教育性质的变化,导致强制手段的采用——“扑刑”。二、文字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从事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因此文字的产生也促进了学校的萌芽。三、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力平等。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思考题: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对认识教育发展有什么启示?(1)教育的起源既是社会发展史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教育理论问题。(2)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有多种观点并存,“生物学起源”“心理学起源”“劳动起源说”等。(3)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夏代:前2070年—前1600年(历时470年),奴隶制的初期奴隶制社会时期:商代: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奴隶制发展时期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6年),奴隶制全盛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近300年),奴隶制崩溃时期第一节:夏、商的教育夏代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的学校庠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养老以及教育子弟的场所。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围栏,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成为习武的场所。夏代的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厚底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教练(弓箭);宗教教育(敬天尊主);人伦道德教育。商代的教育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手段:商代的文字除甲骨卜辞外,还有刻在陶器上的陶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玉石上的文字,文字构造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原则。商代的学校庠、序大学(右学)、小学(左学):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划分了教育阶段。瞽宗: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商代的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商代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尊神重孝(祖先崇拜,将祖先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其实是一回事)。军事教育:射箭,驾驭车马(用军事武力维护统治)。礼乐教育:尤重乐教,包括诗歌、奏乐、舞蹈等。书数教育:即文字教育和数学计算教育。第二节:西周的教育西周的社会(一)特征:在分封制(政治)、井田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其原因有: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只有官府有学习的器物设备,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在宗法制的条件下,子承父业;学术官守,只有官学)二、西周的教育制度家庭教育:从小进行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七岁后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歧(男尊女卑),女子继续在家接受女德的教育。小学教育入学年龄:8岁王侯太子入国学之小学;10—13岁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国之小学;15岁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学。(学程7年)教育内容:德、行、艺、仪几方面,首先强调德行教育。(六仪:祭祀、丧祭、朝觐、车马、军事、外见仪容)大学教育入学年龄:15岁王太子入大学;20岁其他人入大学。(学程9年)学宫(辟雍):官方最高学府,又称“泽宫”“射宫”。对象:贵族子弟按身份入大学;平民中的优秀份子经推荐选拔进入大学。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设于闾的称为“塾”;设于党的称为“庠”;设于州的称为“序”;设于乡的称为“校”。考核与奖惩大学的考核:考核德行和道艺,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大学的奖惩:先教后罚;奖励官职、爵位、俸禄。乡学的考核:选士——乡大夫负责考其德行道艺,选择秀士,报送于司徒。俊士——司徒从选士中再选择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4)乡学的奖惩:先教后罚(先感化,若不成则惩罚)。6.官师合一(1)西周的国学由大司乐主持,乡学由大司徒主管。(2)教师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三、六艺教育(一)礼乐1.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1)吉礼:王冠之礼,祭天、祭地、祭祖先。(2)凶礼: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的礼节。(3)宾礼:接待宾客。(4)军礼:师旅操演,征伐之礼。(5)嘉礼: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2.六乐:云门、大卷(皇帝乐)、大咸(尧乐)、大鞶(舜乐)、大夏(禹乐)、大武(武王乐)。(二)射御:射箭的技术训练;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三)书数:“书”指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第三节:春秋时期(东周)教育的变革(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度时期)官学衰废的政治原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衰废。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诸侯国间的争霸,诸侯国内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二、私学兴起(一)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文士的队伍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二)私学兴起位百家争鸣开辟园地:促进各学派的形成。(如孔子儒家思想)三、私学的历史特点(与官学相比较)1.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私学建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2.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3.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其特征是“学在官府”;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特点是“学在四方”。4.官学是“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私学“政教分离”“官师分离”。5.官学入学受到贵族身份限制;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范围。6.官学没有思想自由,在贵族传统思想统一指导下,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私学有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百家争鸣。7.官学的教育内容限于“六艺”;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8.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比较简单。9.官学按一定方向与规格培养人才;私学则有多种目标与规格培养人才。第四节:孔丘的教育思想生平和教育活动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末期。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与社会作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庶、富、教”庶——指的是在国家治理中人口(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富——其次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教——再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效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提倡“有教无类”办学方针: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确定了要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目的。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诗》: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风:包括15国的民歌,反映各地区平民和贵族的风尚和习惯。雅:西周宫廷的诗歌,内容多是反映贵族生活与政治情况。颂:庙堂的诗歌,内容为歌颂祖先功业,格调庄严肃穆的祭祀歌词。《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礼》:又称《十礼》,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乐》: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与诗、歌、舞、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春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后人为了学习的方便进行阐释和补充,称为《传》,即是广为流传的“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孔子教学内容的特点:偏重社会人事: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偏重文事: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仍然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培养从政人才而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不强调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学以致用”(学是手段,行是目的)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首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无结果再去启发他。“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原理、原则于观点。“叩其两端”: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因材施教: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前提条件)。通过谈话。个别观察。始终围绕“仁道”这一中心原则。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主张自觉修养德行以“礼”为道德规范(忠、孝为最重要的两项),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德育原则:立志:以仁道文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克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力行:道德教育培养德行,德行就是道德体现的行为,其中有道德认识问题和道德实践问题,更应重视道德实践问题。中庸: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地方,那样都不好,最好是做到恰到好处,强调“中庸”。内省: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就是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改过:人不能杜绝一切小错误,但要避免大错误,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观)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温故知新“故”指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故”指巩固旧知识;“新”指探索新知识。诲人不倦: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爱护学生: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教学相长:共同进行学问切磋。历史影响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躯。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才,造就各类人才。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思考题: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形成于夏代;文字记载,出现学校“庠、序、校”,重视军事训练和宗教、人伦道德教育。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育变革有何表现?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战国时期的教育东周战国时期(475BC—221BC):“七雄争霸”—魏、赵、韩、齐、秦、楚、燕。第一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国、一国之内公室和私门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因之养士之风盛行。(“礼贤下士”)“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养士之风的盛行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和私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百家争鸣——学派之多(一)儒家(孔子开创)思孟学派:子思、孟轲一派,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用。荀况学派:荀况提出“礼治”主张,提出“性恶论”,确认封建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二)法家:主张凭借实力和暴力求得统一,反对德化,主张法治,强化君权。墨家:由墨翟开创墨家私学,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与儒家相对立。主张消弭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道家(老子开创)杨朱:主张“为我”,“全性堡真,不以物累形”。黄老学派:齐国稷下形成,发展了老子对社会实践中成败、得失的研究,表现出入世精神。庄周一派:被认为是道家正宗,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精神的逍遥和对大自然的仰慕,表现了循世主义和相对主义。三、私学发展(一)儒家私学: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孟轲“孟氏之儒”、荀况“孙氏之儒”最具影响。(二)墨家私学:代表小生产者的学派,具诸多特色: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墨家私学既是教学团体,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三)道家私学:老子、庄周。(四)法家私学: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为代表。西河学派:孔子死后,其晚辈子夏到魏国西河讲学,有弟子数百人。第二节: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始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齐国都城临淄(近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设立的学宫。稷下学宫创办的条件:政治条件:为适应对内变革、对外争霸的需要,齐国统治者不仅要招纳天下贤才,还意在培养、训练新一代贤士。经济基础:“四塞之国”,四境有天然防御屏障,人多殷实的富强大国。养士之风兴盛。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一)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特点学术自由容纳百家,来者不拒,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各家相互争鸣与吸取的学术论辩。待遇优厚政治待遇:“不治而议论”,可议论政事。物质待遇:府邸、俸禄等。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人士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第三节: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墨翟,人称墨子,墨家学派开创者,与儒家对立。墨子主张“兼爱”“非乐”“节葬”,反对孔子“乐教”“礼教”等。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一)教育作用——“素丝说”教育的社会作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素丝说”,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的颜色,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二)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兼士”或“贤士”:实现“兼爱”社会理想的人。兼士与贤士的标准:“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辨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厚乎德行”:道德的要求。论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自然科学知识。(数学、光学、力学、声学、心理学等)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如生产器械和战争攻防器械制造)文史教育(“非乐”,反对乐教,认为乐教靡费财力人力,消磨人的意志)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论教育方法主动:“上说下教”,“虽不叩则鸣”,教育者应主动上门去教。创造:继承古代的好东西,并在今天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重创造。(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实践:“合其志功而观焉”,主张以动机和实践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与孔子“力行”不同的是,除道德实践外,还注重生产、军事、科技实践。量力: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生平:孟子,鲁国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政治主张:施行“仁政”——教育。“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拥有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王要主意民心向背,尊重民意,收取民心。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是教育。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一)性善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二)性善论揭示的理论问题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性善论还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是人类学学习的结果。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还揭示了人之“故”(所以然)。三、论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作用: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我固有之”的实则是仁义礼智的可能性——善端,教育扩充人固有的善端。教育目的:“明人伦”。(1)“人伦”:即“人道”,指的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对关系。(2)孟子尤重父子——孝,兄弟(长幼)——悌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以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论理想人格——“大丈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浩然之气”。如何实现大丈夫,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持志养气: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动心忍性:也就是意志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存心养性:存养和扩充善端。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到更到家。论教学深造自得: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盈科而进: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教亦多术:强调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平活动:稷下学宫先生。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性恶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恶端”说。“性伪之分”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完全排斥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伪:指人为,泛指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孟轲所说的人性的“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性伪之合”:性与伪实际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素材永远是那么的原始和不完善。“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经过加工造就人才。三、论教育目的: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四、论教育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一)学习过程——闻见、知、行(社会实践)。思想方法:“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能接受外来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师的地位:治国之本。(教师通过施教这一中介参与治理国家)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教师的要求:有准炎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及其法则,崇尚自然)老庄(老子与庄子)及其道家学派老子:李耳,字聃,道家的开创者。庄子:庄周,大力崇尚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黄老学派:尊崇皇帝和老子的思想,抬出皇帝来发明老子之术。二、论教育作用: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因而教育应侵削人的头脑而增强人的肢体,削弱人的社会性而扩张人的自然性。三、论理想人格:特立独行的逍遥人格,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四、论学习与求知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1)将心灵之境擦拭干净,去除一切杂染,平心静气,顺其自然。(2)再学习中要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一个人走得越远 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少。3.“闻之疑始”:无事不可怀疑。五、道家思想的特点: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从商鞅到韩非李悝(450BC—390BC):最早从学者立场、以法理为依据论法的法家人物。著有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商鞅(390BC—338BC):魏国人李悝的后学,又名卫鞅,或公孙鞅,卫国人。著有《商君书》。韩非(280BC—233BC):战国末期,早年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著有《孤愤》《内外储》《说难》《显学》等。绝对的“性恶论”人性观:绝对的性恶论,人心总是利己害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政治、法制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禁“二心私学”为了统一,必须相应的要求思想的统一和君主权力的集中与至尊。私学和学派易于导致“二心”,应禁止,尤其是儒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内容——以法为教:要求对社会施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不论吏民,都要使其知法、畏法、守法。主张从“信赏必罚”“鼓励耕战”做起。过于极端地否定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手段——以吏为师:让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着者和宣传者。(韩非还认为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多了就会破坏社会秩序,所以“以吏为师”。)第八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以《礼记》中的诸多篇什为代表:《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礼记》是儒家经典的重要典籍之一,是对孔子删定的周代典籍《仪礼》各篇的解释、说明和补充,故名之曰“记”。经长期流传,逐渐形成两个本子,即汉宣帝时期戴德所传85篇的《大戴礼记》和其侄戴圣所传49篇的《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在唐代列于五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记》。《大学》(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片论文)“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目标)亲民: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推己及人。(高一级目标)止于至善:每个人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最终目标)“八条目”(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步骤)——“为学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中庸》(相传思孟学派所著,主要阐释述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性与教“性”指人性、人的天性或本性;“教”则指教育。人生来就有善的本性,人应该对此加以保存和发扬,人的善性的真正保存哈发扬有赖于教育的作用。中庸思想: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具有保守性)“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学问”(人达到完善的途径)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尊德性”。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道学问”。(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学、问、思、辨、行)——朱熹称之为“为学之序”三、《学记》(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具体)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将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只是它服从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介。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与学年学制上,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学年上,将大学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视学与考试:定期视察学宫,规定每隔一年考察一次。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育教学原则:预防性原则: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期,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如内容和年龄)。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长善救失原则: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注重启发。藏息相辅原则:既要有有计划的政客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教师:尊重教师;“教学相长”,教师诱导他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四、《乐记》(相传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所著,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乐的产生: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是人的情感、思想等心理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乐的作用艺术形象的表现现实中的“事”。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具有自然而然的感化,心悦诚服的接受。“通伦理”“通政治”,把乐视为实现政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经济大转型、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试比较儒墨教育思想的异同。试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第一节: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秦:221BC—206B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文字“书同文字”: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小篆(秦篆):李斯以秦国字形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总结出的新字体,编成字书《仓颉篇》,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隶书:由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而成。汉字演变的过程: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秦国文字+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严禁私学:“焚书坑儒”原因: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分封制和郡县制。“焚书”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李斯提议烧毁除秦国历史、卜筮用书和农书之外,烧毁其他文史书籍。“挟书律”:禁止人们收藏、携带《诗》《书》等书籍,规定对拥有书籍者进行惩处。、。;、“坑儒”:焚书的第二年,秦始皇因得不到长生不老之药,在求药未得而又被散布对其大为不恭的言论之后,迁怒于在都城咸阳的士人,活埋460余人,其中包括一大批儒家知识分子。——活的文化载体的毁灭吏师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第二节: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汉:206BC—220,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翻,被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取代。)(汉初:指的是从汉朝的建立到汉武帝即位,经历了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等几朝君主,前后60多年的时间。)各家并存,推崇“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流行“黄老之学”,依托于传说中的皇帝,而本于老子,实质上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的学说。汉初文教政策重视知识分子作用。汉高祖刘邦在陆贾等名臣的劝谏下,渐次重视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官学未创立,私学实际上承担了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任务。废除“挟书律”:汉惠帝四年(191BC)删除了挟书律,允许人们自由收藏、携带、讨论《诗》《书》等书籍。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董仲舒的建议(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汉儒学家,有“汉代孔子”之称。)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董仲舒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兴太学以养士:兴办大学,政府直接掌握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加强选举,合理利用人才。汉武帝在采纳以上建议后采取的措施专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置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除“贤良”外,增设“孝廉”“秀才”等新科目。第三节: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一、学校制度的发展太学中央官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官学郡国——学县道邑——校汉朝学校系统地方官学乡——庠聚——序书馆私学经馆太学太学的设置和发展元朔五年(124B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博士。西汉时期:太学博士或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充当。东汉时期:采用荐举与考试结合的方式选播博士。学生:“博士弟子”,或称“诸生”“太学生”。东汉时期,政府规定一定等级的官僚子弟享有进入太学接受教育的特权。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单一的儒家经典。教学形式:初期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出现一种成为“大都授”的集体教学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还有一些高业生教授低业生的流传。太学生的考试及太学生的出路考试形式:“设科射策”,教师以等级(甲科、乙科、丙科)的形式评定学生对教师所出试题的理解与回答。甲科(上第)为郎中,乙科(中弟)为太子舍人,丙科(下弟)为文学掌故。鸿都门学和宫邸学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178年),位于洛阳鸿都门,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教学内容:诗、赋、字画。意义: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生活所需的诗、赋、书画作为内容。宫邸学政府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地方官学(创始与141BC)又称“郡国学校”,汉朝保留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被分封给皇子的郡就称为国。办学目的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地方学校中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通过学校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道德教化。私学书馆:又称“书舍”。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但重心开始转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教材主要有《论语》《孝经》等。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毕业后,少部分人可进入地方官学、太学或者经馆,大部分人结束学业。经馆:又称“精舍”“精庐”,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实际上是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其中程度较高的可与太学相比。两汉私学兴盛的原因汉初缺乏官学设置,私人讲学承担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培养人才的责任。汉自武帝以后,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士人必读儒家经典在政治上才有出路,而太学和地方官学有一定限制,所以选择私学。一部分学术造诣很深但仕途不得志,或是罢官在家的儒家学者聚徒讲学。私学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以次相传授,教师传授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再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初学弟子。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并采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认为《六经》位孔子本人的创作,依据政治的需求来解释经学,迎合统治者的意志。多在太学中传播。古文经学:汉武帝时期从地下或者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文字,发展在后。认为《六经》不是孔子本人所作,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诂、名物考据,倾向于研究《六经》的本意。多在私学中传播。今古文经学的融合:郑玄郑玄(127—200年):字康成,他的经学成就表现为对儒家经籍的注释。郑玄的经注特点:打破了汉朝经学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简洁明了,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解释最多的内容。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章句之学:“章句”实际上就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进行断句并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说,这样便形成章句之学,或称“经说”。师法:师法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如董仲舒)的经说(讲义)。家法:如果大师的弟子对经说有所发展,能够形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承认,便形成家法。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重视师法、家法。章句之学、师法、家法的结合,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导致经学教育中宗派性和封闭性加强,使士人的思想僵化,知识面狭窄,不利于个性的发展。经学会议与石经经学会议:两汉皇帝召集著名学者对儒学进行讨论,以达到统一经学的目的。石渠阁会议:汉宣帝甘露元年(53BC)。白虎观会议: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编成了《白虎通义》。石经: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在蔡邑等的倡议下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在共46枚的石经上镌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生平和著述董仲舒(179BC—104BC):汉景帝时曾为博士,后受汉武帝的赏识。著作:《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对贤良策》。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对贤良策》:汉武帝即位后,开始采用对策的方法举荐贤良,对策就是应荐者回答皇帝所提出的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策问。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加强选举的严格管理。论人性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其中有好的部分“仁气”,也有不好的部分“贪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性待教而后善”,董仲舒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人天生的“性”非“善”,需经过教育作用后能为善。论道德教育德教是立政之本:虽然董仲舒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以刑罚为末为辅。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五轮”中的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主要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德教养的原则与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指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的尊重。“义”指个人对社会及其他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必仁且智”: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不提倡自然知识。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第五节:王充的教育思想生平和思想特征生平:王充(27—100年),字仲任,著有《论衡》等书。思想特征:(与董仲舒相对立)“天道自然”,认为无论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天没有意志,所以不可能创造万物;天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人死神灭:所谓的灵魂就是人的精神,当肉体不存在了,精神也就消失。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与人性的改良决定人性的三方面因素:正性、随性、遭性。正性:“五常之气”,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随性:受到父母的影响,属人性的祖先遗传方面。遭性:孕妇受外界环境不良影响使胎儿不能正常发育。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确定人性发展的方向。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通过改造人间接改造社会。培养“文人”和“鸿儒”的目标知识分子的级别文吏:受过识字教育,长大后入仕成吏。儒生: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通人:广读各种书籍,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文人:知识渊博,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政治结合。鸿儒:能“精思著文,连结成篇”“兴论立说”,具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教育目标:培养文人和鸿儒,即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认为除儒家外,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有益于政治。论学习学知与闻见:一方面广闻博览,一方面留心周围事物累计生活经验。思考与求是:理性的思考,分辨知识真伪。“问难”与“距师”: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勇于提出质疑。思考题:评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汉朝文教政策是如何演变的?概述汉朝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价。评述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今古文经学融合;重视师法、家法;师法、家法和章句之学的结合阻碍学术的交流)评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评述王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一节:魏晋的学校教育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充任,将士人按“才能”评定为九等,实际上是按门第高低列等,政府按等选用。魏(220—265年)的学校教育太学——“五经课试法”,以通经多少来决定官员升迁的考课制度。门人(即预备生):初入学者。弟子(或正式生):门人学满两年并考试能通一经者。文学掌故:弟子学满两年考试能通二经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未通过者可随下班补考。太子舍人:文学掌故满两年并能通三经者,为太子舍人,可复试。郎中:太子舍人两年并能通四经者,为郎中,可复试。叙用:郎中满两年而通五经者,随才叙用,可复试。太学的教学内容:儒家经典为主,古文经学占据优势。魏太学办理不善的原因学官遴选不精,生员择取不严。学官升迁及官员考选制度有弊。地方官学。律学:置律博士,转相教授各官吏法律诉讼之学。我国律学设置的开端。蜀与吴的学校教育蜀国:刘备立太学,州设州学。吴国:孙权诏立国学,吴景帝孙休设五经博士。二、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西晋的中央官学(晋武帝司马炎)太学:曹魏太学的继承和发展。国子学: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的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专门创办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东晋的中央官学(晋元帝司马睿):太学两晋官学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占据主导地位。两晋国学不振的表现学校管理松弛。学官中缺乏名师,东晋尤甚。三、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在职官员或退职失意官员以及隐居不仕的学者们开办。1.辽东三杰:管宁、邴原、王烈。(避地山林,聚徒讲学)2.魏晋时期私学的特点(1)私学设置范围延伸至边陲。(2)授业内容不限于五经,百家之言、文史之学皆在教授之内。(3)开办的私学多元化,道家、天文、占卜等均有私学。第二节:南朝的学校教育(南朝:宋、齐、梁、陈)宋与齐的官学教育宋朝学校教育四馆——宋文帝当政的“元嘉之治”(424—453年)开设儒学馆:雷次宗设立,研究经术。玄学馆:何尚之设立,研究老庄学说。史学馆:何承天设立,研究古今历史。文学馆:谢元设立,研究词章。总明观(也称东观):宋明帝诏立,设儒、道、史、文四科,与四馆相似。齐朝学校教育:国学、学士馆(废除总明观后)。二、梁与陈的官学教育梁朝学校教育(梁武帝萧衍在思想上实行“调和”政策,缓和士庶矛盾)五馆: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总以五经教授,各主一馆。允许学说自由听讲。集雅馆:招收远来学者,也以五经为讲授内容。国子学:招收胄子入学,按经分专业学习。士林馆:讲学与研究合一的机构。律学:置胄子律博士,进行传授。陈朝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律学。三、南朝的私学教育特点私学开办者成分较为复杂,既有隐逸之士,也有贵戚富豪子弟。教育内容多元,儒学教育玄学化、佛学化。特殊性质的家学得到较大发展,家戒、家训之类的撰写极为盛行,家庭教育注意家风培养和家族学术的传承。第三节:北朝的学校教育(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朝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国子学(中书学)、皇宗学、太学、四门小学。(只重视贵族的教育)北齐的中央官学:国子学(国学衰落)北周的中央官学:太学、麟趾学(进行文学教育)、露门学(也叫虎门学,小学性质)二、北朝的地方官学:教南朝发达,州郡学校。北朝的私学教育特点(较南朝)私学在学校规模和数量以及设置地域方面胜过南朝。私学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除儒学、天文学外,还有医学的传授。北朝儒学教育较少受玄学的影响,对于经典恶的好尚也与南朝不同。第四节:魏晋玄学教育思想(自然主义)“三玄”:《老子》《庄子》《周易》玄学的四个发展阶段:正始玄学:何晏、王弼;竹林玄学:嵇康、阮籍中朝玄学:向秀、郭象;东晋玄学:张湛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真性”:真,指事物的本然、原始和素朴状态,也指人内心道德、情感的纯真、真性和天然。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的起源:“名教本于自然”,三纲五常一类的道德规范即名教。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法则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性情。因循自然无为的发展进程。第五节:傅玄的教育思想生平与教育活动傅玄(217—278年),字休奕。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从人性论出发:认为人性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因素,可变性是人性的最大特点。教育对人性的作用则表现为因善与攻恶两方面。从治国安邦出发:继承德威并举的政治思想,但应以德治为主,须弘扬德教。论学校教育设立太学太学对象:士以上的百官子弟。教育目的:培养候补的文武官吏。教学内容:注重以儒家经典为主。论道德教育德育内容:礼义之教、孝义之教、仁、信、廉耻、节欲等。德育方法原则:内省法、“因善恶以训诫”。第六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氏家训》生平与教育活动:531—595年,字介,梁朝金陵人(今江苏南京)。二、论士大夫的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教育的作用)人性论:“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教育与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强调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从“利”的角度出发,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的目标:培养“德艺双馨”治国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德:孝悌之义为主。艺:以广博知识为主;“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投壶等。、三、论儿童教育(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早期教育效果最佳儿童幼年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形成,可塑性大。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处于旺盛时期。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严慈结合的原则(怒责、鞭笞也可)。切忌偏宠。家庭教育的内容:语言的学习、道德教育(人伦道德和立志教育)。四、论学习态度及方法(一)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一切学习都应该为了使自己的德行完善和能实行儒道以利于世。(二)学习方法1.勤学:勤勉努力。2.切磋:切磋交流。3.眼学:重视亲观察获取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特色:儒学教育依然是各王朝官学制度的首选。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私学得到发展,并成为教育的台柱。家庭教育受到重视。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兴盛。教育思想多元。思考题: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的异同。试论玄学的自然主义思想的价值。傅玄的教育思想有何理论价值?试析颜之推教育思想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第一节:隋唐的文教政策(儒学为主,兼用佛、道)一、崇儒兴学隋文帝选择儒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制定德治路线,崇尚儒学,兴办学校。唐朝唐太宗总结隋兴亡的经验教训,仍确定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武则天当政时,文教政策发生了大转折,她尊佛抑儒,重科举轻学校。唐玄宗恢复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使学校教育再次得到发展,兼用佛道:虽崇尚如儒学,但不独尊儒术,对于佛、道两教同时加以利用。隋文帝提倡佛教,命令恢复被周武帝禁毁的寺院,听任民众出家。唐高祖实行道儒佛并用的政策;唐高宗崇奉道教;武则天崇尚佛教,道教次之,儒学为后;唐玄宗崇奉道教,抑制佛教。三、发展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先恢复察举制度来解决官员补充问题,后对察举制进行改革。隋文帝587年“制诸州岁贡三人”,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制度转变的开始。隋炀帝“始建进士科”(606年),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唐承续隋代科举考试制度,621年恢复科举。四、任立私学:州县以下的乡里政府不办官学,由民间人士自己筹办与经营。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受政策影响而时有起伏隋朝隋文帝初期崇儒兴学,晚年态度转变,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学。隋炀帝于605年恢复被停废的学校。唐朝“安史之乱”前:学校教育总体呈发展趋势,除武则天时期曾出现低谷。“安史之乱”后:学校教育受到极大的破坏,难以恢复到以前规模。(安史之乱:755—763年,由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5046.htm"\t"_blank"安禄山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9263.htm"\t"_blank"史思明两人向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527.htm"\t"_blank"唐朝发动,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527.htm"\t"_blank"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4040.htm"\t"_blank"藩镇割据。)二、中央官学中央专设的学校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隋代中央官学初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593年摆脱太常寺独立后称为国子学,607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国子寺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各置博士,助教、学生。国子学:专收贵族及高官子弟。太学:门第品级要求低于国子学,主要教授五经。四门学:庶族优秀子弟,主要传授五经。书学:庶族子弟,培养书法的专门人才。算学:以算学专书为主,培养天文、财务、工程等方面专业计算人才。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六学一馆)(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中央教育机构由附属改为独立设置:627年,国子寺独立于太常寺,称为国子监,称为与太常寺平行的独立机构。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下设几个部门,分工管理监内教育的有关事务。国子监的规模不断的在发展变化。中央专设学校的管理入学制度:等级入学制度,贵族与官僚子弟有优先入学的特权,学生按照出生门第、父母官位品级进入相应的学校(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学)学礼制度:束脩礼、国学释奠礼、贡士谒见及使者观礼。教学制度考试制度:旬试(10天一次)、月试、季试、岁试、毕业试(合格者可参加科举考试)。惩罚制度休假制度:旬假(一天)、田假(15田)、授衣假(15天)。中央附设学校:在中央行政机构附设学校,比如医药学校附设于太医署,乐舞学校附设于太乐署等等,三、地方官学州学和县学,以学习经典为主要内容,大多是庶族子弟。出路每年地方主管部门从州县学生中举送人才,经过考试如能录取,则升入四门学充俊士。通一经以上,投碟自举,经州县选拔考试合格者,以乡贡的身份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任地方上小官吏参与公共管理事务。私学:初级私学、高级私学教育任务:启蒙识字基础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隋唐私学兴盛的原因:社会民众需要。政府政策的倡导。隋唐经济的繁荣。初级私学: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由一个教师轮流对班上十多个学术进行个别教授读书算,教学效率低下)高级私学对象:受过初级私学教育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而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受专业教育的青年。教学形式:可面授与函授(书信往来等)。私学师资队伍学有专才的人士,有一定的社会抱负但未获得机会。在职官员,具有专门学术素养。失职的官员,在过渡期间,暂以教授为生。退休官员,不甘于无所事事,于是归乡教授。避世隐居的学者,名声在外,敬慕者寻踪而至。以私学传授内容划分:《三礼》学、《易》学、《春秋》学、《汉书》学、《文选》学、谱学(研究氏族姓系发展过程)、文学、科学技术。书院的建立:由私人读书藏书的场所演化为讲学授徒的场所而产生。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和完善于宋)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学校体系的形成:官学以私学为基础吸纳私学优秀学生;地方官学于中央官学衔接。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州县长官管理。学校内部教学及法规。专业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第三节: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595年从法律上
/
本文档为【《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