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

2021-05-13 14页 doc 29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2.ANCA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在血管炎复发前2-5周可升高4倍。所以,c-ANCA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p-ANCA(又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2.ANCA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在血管炎复发前2-5周可升高4倍。所以,c-ANCA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p-ANCA(又称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MPO抗体) :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pANCA的阳性率较高,达70%~80%.pANCA主要与多发性微动脉炎相关.pANCA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pANCA还见于风湿性和胶原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抗核抗体原理简介: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ANA的阳性率约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90%),故ANA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已发现75%类风湿病人有多形核白细胞的特异性ANA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使白细胞核受到破坏。抗核抗体详细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一)抗DNA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ANA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LgD及LgE中。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抗体分类抗核抗体的分类,由于核抗原不同,有多种不同的ANA。抗DNA抗体:抗DNA抗体有抗双链DNA(dsDNA)和抗单链(ssDNA)抗体之分。抗dsDNA抗体与SLE的关系密切,且随疾病的活动度而升降,病情好转者其滴度多下降甚或转阴。抗ssDNA抗体则与抗dsDNA不同,可在多种疾病出现,包括一些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细菌和病毒感染。故在临床上无实用价值。而抗dsDNA抗体被认为是红斑狼疮(SLE)所特有。抗DNA的自身抗体在SLE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在一些SLE患者,DNA大分子存在于循环中或粘附于多种器官的微血管结构,这些循环或器官原位抗原型DNA均可与循环自身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在一些器官如肾脏,肺和脑组织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导致组织损伤。抗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抗体此抗体原经盐水或磷酸缓冲液处理,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抗ENA抗体型染色多呈斑点型。此类抗原分为九种,故产生九种相应抗体。(1)抗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ribonucleoprotein;抗RNP抗体):抗原来源与SM相同。它对去氧核糖核酸酶不敏感,但对核糖核酸酶,胰酶敏感。1972年把它作为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重要血清学依据。但以后发现本抗体可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出现,不具备对某个病的特异性,但有助于鉴别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抗核RNP抗体见于近32%的SLE患者,几乎见于所有MCTD患者。(2)抗SM抗体:SM系一患者Smith的简称。1966年Tan&Kunkel首先在患者Smith体中发现。抗原来源于小牛,兔胸腺,人脾等组织的一种酸性糖蛋白。抗SM抗体可见于1/3或以上的SLE患者,不出现于其他疾病中,对SLE诊断有特异性,成为很有价值的SLE诊断标志,但无此抗体不能排除诊断。(3)抗SS-A抗体:系在发现Sjogren氏综合征(SS)的"A"抗原后而命名,主要见于SS。本抗原可以从人、牛、猪脾中提取。它除存在核内外,也存在于细胞浆内。对胰酶敏感,对核糖核酸酶抵抗,能耐热(56度)。(4)抗Ha抗体:抗Ha抗体可与小牛胸腺可溶性核提取物(以及小牛和鼠的肝提取物)起反应。见于SS患者,亦称之为SS-B抗体.应用沉淀素反应,补体结合以及荧光技术检测。多数人认为13%SLE及33%SS患者有抗Ha沉淀性抗体。(5)抗PM-1抗体:系多发性肌炎的特异性抗体。抗原系小牛胸腺核提取物,有人暂称之为PM-1。最初有人应用补体结合抑制试验,确定该抗体特性,在皮肌类患者中发现PM-1抗体。有人测定在多发性肌类患者阳性率13.6%,皮肌类(DM)20%,系统性硬化并肌炎25%,SLE并肌炎偶有阳性,在其他疾病和正常人均阴性。说明本抗体对肌炎诊断有一定特异性。(6)抗MA1抗体:为发现抗核酸蛋白抗原的抗体,称之为抗MA1抗体。该抗体只出现于某些严重的SLE患者中。(7)抗Scl-70抗体:因出现在硬皮病且其分子量为70000,故名。抗原为碱性非组蛋白,北京协和医院对系统性硬化用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得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60%。在其他结缔组织和非结缔组织病偶有阳性,而正常人均阴性,说明本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是系统性硬化的标记抗体。(8)抗Jo-1抗体:因患者而命名。国外报道在多发性肌炎(PM)患者阳性率为30-50%,合并有肺间质纤维化的肌炎则达60%,而在皮肌炎(DM)患者则低于10%,在其他疾病均阴性。(9)抗Ku抗体:因患者命名,国外报道本抗体多见于合并有肌炎的系统性硬化患者,阳性率达55%。总之,抗PM-1,抗Jo-1,抗Ku都与肌炎有关。抗组蛋白抗体组蛋白是一组碱性蛋白质,含有稍高量的赖氨酸及精氨酸。是与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成DNA一组蛋白。组蛋白抗体见于药物诱发的SLE。国外报道,用免疫荧光三步法测23例药物致狼疮阳性率为96%,12例SLE中42%阳性。北京协和医院以同样检测488例服用异烟肼,68例服用苯妥英钠,40例服用复降片(内含肼苯哒嗪),都在服用6个月以上者和另133例服他巴唑3个月以上者,无一例查到本抗体。这种差异可能与我国服用肼苯哒嗪和普鲁卡因酰胺的患者较少之故,也不能除外人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抗着丝点抗体其抗原为紧附于染色体着丝点的DNA蛋白质。因此需要选择分裂相活跃的细胞作为底物,这种细胞的着丝点较易被暴露。多选用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其优点是核大,分裂相多。国外报道本抗体多见于CREST综合征(即表现为软组织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低下,指端硬化,毛细血管扩张)。阳性率达90%以上,称之为CREST的标记抗体。根据协和医院观察测定结果,我国系统性硬化绝大部分是弥散型,CREST型极少见;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在系统性硬化为20%,CREST型38%,弥散型10%,说明它不一定是CREST型的标记抗体。抗核仁抗体抗核仁抗体是一组对核仁不同RNA成分的抗体。由于成分(4-6sRNA)不同,因此构成斑块,斑点,均质等不同图型。本核体在以HEP-2细胞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检查为明显。协和医院免疫组的阳性率是PSS38.5%,SLE6.1%,RA15.3%,(阳性者都合并有指端硬化),SS8.6%,PM/DM10.0%,雷诺现象25%,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人均阴性。抗核仁抗体不仅在PSS最多见,且滴度亦高,故它对PSS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抗核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估计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常将抗核抗体的检测作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初筛试验。抗体意义SLE:约99%(86%~100%)的活动期SLE病人ANA阳性,其滴度也常为1:80,但它的特异性差。对于未经治疗的疑似患者,多次检查抗核抗体,若结果阴性,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ANA阳性本身不能确诊任何疾病,但ANA阳性且伴有特征性狼疮症状则支持狼疮诊断。ANA阴性几乎可除外SLE的诊断。但应注意有5%的SLE病人ANA可为阴性,这其中大部分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因为测定ANA通常用鼠肝或鼠肾做底物,而这些组织核内含SSA、SSB、Jo-1、rRNP抗原相对较少,所以不易测出其相应抗体。可加做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底物的方法进行检测。阳性意义抗核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ENA又包括抗史密斯抗体(Sm)、抗核糖核蛋白体(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Ro)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La)抗体、抗硬皮病-70(Scl-70)抗体。临床意义为:[1]ANA:ANA为一系列抗细胞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一般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根据核荧光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周边型(M型):核周边的荧光增强呈环状。M型的ANA主要有抗双链DNA抗体组成,故高滴度的M型ANA几乎仅见于SLE,因此有助于SLE的诊断。②均质型(H型):整个细胞核呈一片模糊而均匀的荧光。H型的ANA主要有抗脱氧核蛋白抗体组成。高滴度的H型ANA主要见于SLE,而低滴度H型ANA偶可见于药物性狼疮,JRA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斑点型(S型):核内荧光呈颗粒状。是有抗Sm抗体,抗SSB/La抗体、抗Scl-70抗体等多种抗体组成。因此S型ANA可见于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PSS),干燥综合征(SS),多法性肌炎及皮肌炎(PM或DM)等自身免疫病。[2]抗DNA抗体:抗DNA抗体主要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主要见于SLE患儿,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是SLE的诊断之一。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不仅表示疾病的活动性,而且提示疾病累及肾脏的可能性。[3]ENA:①抗Sm抗体:其抗原主要为U簇小分子细胞核糖核蛋白微粒。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为SLE的诊断指标之一。Sm抗体与狼疮的肾脏和中枢神经病变有关。②抗RNP抗体:其抗原主要为U1小分子细胞核糖核蛋白粒子,主要见于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SLE、PSS或DM的临床表现,高滴度的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的标志。③抗SSA/Ro抗体:抗SSA抗体主要参与皮肤的病理损害,引起重度过敏为特征的急性皮肤型狼疮的皮损,当母体血清中含有IgG类的抗SSA抗体,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SLE皮损,该抗体还可以与胎儿的心脏的传导系统结合,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完全型传导组滞。④抗SSB/La抗体:该抗体是公认的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抗体,其他免疫性疾病如果发现抗SSB抗体阳性,患者一般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⑤抗Scl-70抗体:其仅见于硬皮病,是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因此你还要进一步检查查明引抗核抗体阳性的病因。抗心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CA是抗磷脂抗体(APA)的成份之一。APA抗体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抗体,其中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磷脂酸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等。ACA的免疫学分型有IgG和IgA和IgM三类,常见的原因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硬皮病等;(2)病毒感染:如腺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3)其它疾病:如支原体系统疾病等;(4)口服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吩噻嗪等;(5)少数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抗磷脂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PL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在同一患者可仅有上述一种表现,也可同时有多种表现。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是病人具有下列临床特点之一:全身各脏器动、静脉血栓:复发性流产;胎儿死亡以及由于胎儿宫内窘迫提前分娩致新生儿死亡;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上述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病人血清中出现APL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凝血因子(LA)。在临床上由于抗心磷脂抗体的特异性更强,与上述临床表现关系更密切,因而也称为抗心磷脂综合征(anti-cardiolipinsyndrome,ACS)。APL是一组对机体带磷脂负电荷的蛋白复合物产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机体内某些血浆蛋白如β2糖蛋白(β2-GPI)的分子上带有ACA的抗原决定簇,ACA与β2-GPI结合后能识别带负电荷的磷脂复合物,并使β2-GPI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而出现被ACA识别的表位,β2-GPI具有抑制凝血酶原、抑制二磷酸腺苷(ADP)等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其表面生成凝血酶、并阻滞磷脂依赖性凝血反应,当ACA与其反应后易形成血栓。因此,当ACL结合到细胞上通过蛋白上的结合磷脂诱发促凝活性,磷脂在APS栓塞的发生机理中起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出现这种综合征时称为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而在非SLE患者中出现者称为原发性磷脂综合征。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ig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组成的。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分子量约15万,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是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多为单体,也有二聚体,分泌型的都是二聚体,且含有分泌片。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需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抗体,即SIgA。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初乳中含有分泌型的sIgA。IgA的凝聚物可以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M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Ig,IgM不是细胞,但可结合补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由于IgM有较高的结合价,所以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IgM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免疫球蛋白与疾病所有的抗体是Ig,但Ig并不都是抗体。Ig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Ig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各种特异性I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例如,IgM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Ig。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分子量为195000,主要有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两个片段,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补体C3临床意义折叠编辑本段补体动态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胃炎病人血清总补体和C3均明显下降。大多数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的降低和病情恶化有关。活动性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C1、C4、C2和C3降低,病情缓解时血清补体水平恢复正常。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时,C2、C3、C4均增加,总补体活性正常或升高。但晚期则降低。肿瘤患者补体量升高,特别是肝癌,C3升高最为明显,具有诊断意义。也有报道胰腺癌晚期与隐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3降低。肝脏疾病患者C3多为降低,肾移植病人C3的水平不稳定,C3在排异反应开始时升高,然后下降到正常以下。补体C3、C4的临床意义相似,增高常见于某些急性炎症或者传染病早期,如风湿热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关节炎等;降低常见于:①补体合成能力下降,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②补体消耗或者丢失过多,如活动性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及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大面积烧伤等③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④先天性补体缺乏。本-周氏蛋白又称本-周蛋白、本琼氏蛋白、本斯·琼斯氏蛋白(Bence-Jonesprotein(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于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免疫球蛋白轻链有含κ轻链和λ轻链两种,游离轻链又称本周氏蛋白(BJP),由BenceJones于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液中发现。分子量约4万,在PH4.9的酸性环境中加热至40℃~60℃凝固,温度上升到90℃~100℃时溶解,冷却至40-60℃又出现凝固现象,又称凝溶蛋白,分子量小,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原尿。当血浆中BJP大量增加,滤入原尿中的BJP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即形成本-周蛋白尿。BJP主要存在于两种类型的综合症中:①伴随存在于典型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②亦可出现于其他B细胞相关的肿瘤疾患中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μ重链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症及淋巴增殖性肿瘤(骨髓瘤)。尿中出现此蛋白反映恶性浆细胞产生大量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的轻链部分。 阳性: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产生大量本周蛋白,阳性率可达35%~65%。本周蛋白量反映了产生本周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数,对观察骨髓瘤病程和判断化疗效果有意义。本周蛋白阳性也见于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恶性淋巴瘤、慢性肾炎、转移癌等。摄入如氨基水杨酸、氯丙嗪、大剂量青霉素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碱性尿、严重尿道感染等可出现假阴性。注:测定本—周氏蛋白只需按常规方法留取新鲜尿标本,且尿蛋白定性微阳性时测定此项才有意义。若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本—周氏蛋白也同为阴性。Ig轻链的分子质量约25kDa,约含210个氨基酸残基。轻链有两种:κ链和λ链,血KAP598~1329mg/dl;LAM280-665mg/dl尿KAP<5.1mg/dl;LAM<5.0mg/dl[临床意义]Ig的分子结构分为重链和轻链两部分,五类Ig的重链不同,而轻链只有两型,即κ型和λ型。κ型多于λ型,约为2:1。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出现的异常M蛋白,由于是单克隆恶性增生,所以只为单一型轻链增多,即κ增多或λ增多,故测定血或尿中的轻链对MM的诊断、分型及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如患者血或尿中出现单一型轻链异常增多,而另一型往往减少,破坏了κ/λ二2:1的比值,则应高度怀疑MM的可能。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血中轻链也可增多,但一般均表现为κ、λ同时增多;肾病、自身免疫病、糖尿病等患者尿小也可出现κ、λ同时增多。
/
本文档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