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答案

2017-12-27 36页 doc 85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答案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答案 绪 论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
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答案
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 绪 论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一个重要指标。( ) 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10、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 11、静息电位水平为+70mv—+90mv。( ) 动来实现的。( ) 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最高水平。( ) 二、选择题 13、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表示组织的兴奋达最低水平。( ) 1、运动生理学是( )的一个分支。 14、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15、兴奋在神经上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 )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 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17、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的接点。( )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 )来观察分析各 18、运动终板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 ) 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 )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20、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 21、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起了重要作用。( )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22、横桥与肌凝蛋白结合导致了收缩开始。( )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而(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23、最大收缩与刺激强度呈现正比。( ) 而( )。 24、一次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强直收缩。( )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 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 的活动( )。 27、初长度增加肌肉兴奋性增加。( )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28、红肌属慢肌具有耐力较强的特点。( )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 29、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二、选择题: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 )来完成。 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A、肌腹 B、最小肌肉群 C、肌纤维 D、肌腱 2、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越(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改变 答案: 3、时间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 )作用时间。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A、最长 B、最短 C、延迟 1、(—) 2、(—) 3、(+) 4、(—) 5、(—) 4、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 )的曲线。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A、兴奋性 B、收缩性 C、延迟性 1、(C) 2、(C) 3、(C) 4、(D) 5、(B、D、A、 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C) 叫( )。 6、(B、A) 7、(C) 8、(C) A、时间强度 B、阈强度 C、阈上强度 6、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第一章 肌肉收缩 7、膜电位差的特征是( )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电位为零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 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 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是肌小节。( ) 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 A、Na+ B、K+ C、Ca+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单收缩 9、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 ) 29、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电位不变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强直性收缩 10、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于( )而使电位恢复到原来 30、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 ) 水平。 A、初长度 B、兴奋性 C、伸展性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31、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 )。 1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水平前微小而缓慢变动为( )。 A、反比 B、正比 C、不变 A、后电位 B、零电位 C、局部电位 32、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后,肌肉的收缩能力将( )。 12、动作电位恢复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恢复依赖于( )。 A、继续提高 B、不变 C、下降 A、钠钾泵 B、浓度差 C、化学结合 33、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 ) 13、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 A、红肌和白肌 B、白肌和快肌 C、红肌和慢肌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34、快肌的生理特点是( ) 14、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膜受体结合后首 A、收缩快易疲劳 B、收缩慢不易疲劳 C、收缩快不易疲劳 先产生( )。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35、收缩速度慢但持续收缩时间较长的肌肉类型是( ) 15、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 )。 A、红肌纤维 B、白肌纤维 C、快白肌纤维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收缩耦连过程 36、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一种具有( )生理特性的过程。 16、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连接因子是( )。 A、互换 B、相同 C、不相同 A、Ca++ B、Na+ C、K+ 37、肌肉是一种不完全的弹性体这是由于( )所致。 17、构成骨骼肌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是( ) A、伸展性 B、收缩性 C、粘滞性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38、刺激时间延长则所需刺激强度下降在一定条件下( )。 18、肌原纤维中直接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是( ) A、不能成为正比关系 B、波动关系 C、能够成为正比关系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39、时值与时间阈值是( )的概念。 19、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 )组成。 A、可相提并论 B、可互换的 C、不可相提并论 A、肌纤蛋白 B、肌凝蛋白 C、原宁蛋白 40、静息电信位是在( )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差。 20、肌肉收缩时是( )相结合。 A、膜外 B、膜中间 C、膜内 A、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 B、原宁蛋白与肌凝蛋白 C、肌纤 41、超射电位发生于动作电位的( )过程。 蛋白与Ca++ A、去极化 B、复极化 C、复极化后 21、肌肉收缩过程中是( )在移动。 42、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外电位平衡后,电位的变化仍未停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止是因为( )。 22、肌肉收缩时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A、浓度差动力 B、电位差动力 C、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 A、ADP B、AMP C、ATP 43、动作电位复极化后离子的恢复是( )。 23、给予高频率的连续刺激肌肉可产生( )。 A、平息过程 B、波动过程 C、耗能过程 A、多个单收缩 B、一个单收缩 C、强直收缩 44、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一个( )的传播。 24、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与刺激强度呈现( )。 A、静息电位 B、超射电位 C、动作电位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毫无关系 45、神经冲动的传导( )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25、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 A、具有 B、不具有 C、产生 该肌肉的兴奋性越( ) 46、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 )无髓鞘纤维。 A、高 B、低 C、不变 D、缩短 A、等于 B、慢于 C、快于 26、当达到最大收缩时给予较强刺激肌肉收缩( )。 47、终板电位是一种( )电位。 A、可继续增大 B、可减弱 C、不改变 A、可扩布性 B、后电位 C、局部 27、肌肉强直收缩后,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的收缩能 48、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量与( )成正比。 力则( )。 A、神经冲动 B、静息电位大小 C、神经递质释放量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49、终板乙酰胆碱的作用( )。 28、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 A、持续较长时间 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 C、很快被清除掉 50、肌纤维中三联管系统是( )。 43、(C) 44、(C) 45、(B) 46、(C) 47、(C) A、肌细胞的独立结构 B、肌原纤维的延续部分 C、肌细胞48、(C) 膜延续部分 49、(C) 50、(C) 51、(C) 52、(C) 53、(C) 51、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 )相结合。 54、(C)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55、(C) 56、(A) 57、(B) 52、兴奋——收缩耦联中Ca++的释放其动力来源于( )。 第二章 血液 A、神经递质 B、浓度差 C、动作电位 一、是非判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53、肌小节收缩时,各光带中( )变化最为明显。 1、人体内占体重百分比最多的是体液。( ) A、暗带 B、H带 C、明带 2、在体液中细胞外液占的百分比最多。( ) 54、横桥结合肌纤蛋白完成一次收缩需( )。 3、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A、一次完成 B、摆动、结合数次 C、多次摆动结合 4、粘滞性对血流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55、在实际肌肉收缩过程中完全的等张收缩( )。 5、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 A、可变化 B、存在 C、不存在 粒大小有关。( ) 56、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力量( )。 6、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A、减小 B、增加 C、缓慢 7、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固体物质 57、快白肌和快红肌的共同特征是( )。 主要是血红蛋白。( ) A、收缩速度快,Hb含量丰富 B、运动神经元大,酵解酶活 8、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 ) 性高 9、内环境的恒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C、线粒体酶活性高,放电频率高 10、在体液中细胞内液占的百分比最少。( ) 答案: 11、内环境是指机体细胞内液。( )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2、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与高铁血红素组成的。( ) 1、(—) 2、(+) 3、(+) 4、(—) 5、(+) 6、(—) 13、血液是由血浆与红细胞组成的。( ) 7、(—)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3—5%。( ) 8、(+) 9、(—) 10、(—) 11、(—) 12、(+) 1 15、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只有小部分的血量在心血管中迅速流3、(—) 动,而大部分血量储存在内脏静脉及皮下静脉中,用以运动时血14、(—) 15、(—) 16、(+) 17、(—) 18、(+) 1液重新调配。( ) 9、(+) 16、人体失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二周内就可以完全恢 20、(+) 21、(—) 22、(—) 23、(—) 24、(—)复。( ) 25、(+) 17、血液粘滞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与血 26、(+) 27、(—) 28、(+) 29、(—) 细胞的数量无关。( )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8、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所产生的。( ) 1、(C) 2、(B) 3、(B) 4、(A) 5、(B) 6、(A) 19、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 7、(B) 8、(A) 9、(A) 10、(A) 11、(A) 12、 20、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皱折现象。( ) (A) 21、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调节作用。( ) 13、(B) 14、(C) 15、(C) 16、(A) 17、(C) 22、人体进行登山运动时血液滞粘性会增大。( ) 18、(C) 23、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 ) 19、(B) 20、(A) 21、(B) 22、(C) 23、(C) 24、血液中的缓冲对以H2CO3与NaHCO3最为重要。正常24、(A) 情况下二者比值保持20:1的范围。( ) 25、(B) 26、(B) 27、(C) 28、(A) 29、(B) 2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30、(A) 26、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与一般人相比红细胞数量没有差 31、(B) 32、(C) 33、(A) 34、(A) 35、(A) 异。( ) 36、(C) 27、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钠(NaH2P‎‎O 37、(C) 48、(C) 39、(C) 40、(C) 41、(A) 4)。( ) 42、(C) 28、运输O2与CO3是血红蛋白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 29、Hb数量与运动员有O2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A、7.15—7.25 B、7.35—7.45 C、7.55—7.65 D、弱酸性 E、( ) 弱碱性 30、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 18、血液中的缓冲对以( )最为重要。 分压过低导致体内RBC生成增多所致。( ) Na—蛋白质 NaHCO3 Na3HPO4 31、人体进行轻微活动及处在赛前状态时,白细胞分类中呈 A、—————— B、————— C、————— 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 ) H—蛋白质 HCO3 Na2HPO4 32、血细胞占全血中的40—50%。( ) 19、红细胞在( )溶液中发生皱缩,在( )溶液中发生膨 33、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 ) 胀,在( )溶液中形态正常。 34、红细胞数在一日之内,可以有较大的生理变动范围。( )。 A、高渗 B、等渗 C、低渗 二、选择题: 20、( )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重要调节作用,( )对维 1、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 )。 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C、血浆容量 2、正常男子的红细胞平均值为( )个/mm3。 21、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 )。 A、380万 B、450万 C、500万 D、550万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3、正常女子的血红蛋白值为( )克%。 22、长期居住高原者比平原居住者的红细胞( ),一般人比 A、11—14克 B、12—15克 C、13—16克 D、10—13克 有训练的人红细胞数( ) 4、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万/ mm3。 A、少 B、多 A、380万 B、420万 C、440万 D、500万 23、Hb在氧分压( )时生成HbO2,这种情况发生在( )。 5、( )( )是属于等渗溶液。 Hb在氧分压( )时成为还原性Hb,这种情况发生在( )。 A、9%NaCl B、0.9%NaCl C、5%葡萄糖 D、0.5葡萄糖 A、低 B、高 C、组织内 D、肺内 6、内环境是指( )。 24、正常成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 )/mm3,平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均值为( )/ mm3。 7、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 )组成的。 A、4000—10000 B、3000—8000 C、5000 D、7000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25、人体肌肉运动后( )数会出现明显增多。 8、血液缓冲体系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比例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A、酸性物质多 B、碱性物质多 26、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后,白细胞数的变化是( )。 9、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 )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淋巴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出现再生阶段 A、NaH2PO4 B、NaHCO3 C、H2CO3 27、血细胞是在( )部位生成的。 10、登山运动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长跑引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 28、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是(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A、吞噬徽生物 B、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C、参加过敏反应 11、人体体液占体重的( )。 29、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 C、参与止血及凝血 D、 12、血浆占体重( ) 产生免疫反应 A、1% B、3% C、5% D、8% 30、由于( )过多时会增加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及血 1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是( )。 压上升,因此理想的生理状态是增加每个( )内的( )的含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量,而( )总数无明显增加。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 A、Hb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A、3—5% B、7—8% C、5—6% D、9—10% 31、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 15、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 ),男子比女子( )。 A、血清 B、血浆 C、血液 A、多 B、少 32、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 ),对正常生理活动 16、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 )。 无明显影响。 A、无机盐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A、10% B、20% C、30% D、40% 17、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约为 ( )呈( )。 33、RBC在( )溶液中出现皱缩现象,在( )溶液中形态 正常,在( )溶液发生膨胀。 A、1.5%NaCl B、0.9%NaCl C、0.3%NaCl 23、运动性心动徐缓是由于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心交 34、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最主要相似是( )。 感神经的紧张性减弱的结果。( ) A、产生抗体 B、参与过敏反应 C、吞噬作用 24、运动性心脏是指运动员所具有心脏。( ) 35、正常人血液的粘滞性为( )。 25、心电图P波是反映心房兴奋变化的波。( ) A、1.6—2.4 B、3—4 C、4—5 26、血流阻力主要来源一是血液内摩擦,二是血液与管壁间 36、一般情况下机体损失的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在( )内可以的摩擦。( ) 完全恢复。 二、选择填空题: A、3周—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淋巴管组成,其中_______ 37、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A、心脏;B血管) 行( )。 2、与骨骼肌相比,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复极过程_______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_(A、迅速;B缓慢),突出表现是存在________(C、快速 38、安静状态下的( )值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复极期;D、平台期) 指标。 3、心肌动作电位后期,由于离子主动转动机制活动增强,肌 A、白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浆中的Na+、Ca++泵出,同时将K+从细胞外_______(A、回 收;B、摄入T小管)而使细胞的离子电性________(C、相等; 第三章 循环系统 D、不等),故该电位________(E、稳定;F、不能稳定)在 一、是非判断题: 静息水平。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及血管组成的。( ) 4、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在4期__(_____A、保持稳定;B、 2、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 并不保持稳定),在复极完毕后_______(C、开始自动缓慢去 3、心肌细胞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依靠原浆小梁。( ) 极化;D、维持K+平衡电位)。 4、心肌和骨骼肌一样,都可以做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 5、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使自律细胞对Ca++的通透性增高 5、窦房结、房室结、心室肌在正常情况下,能表现出自动节与对K+通性_______(A、增高;B、降低),从而可使4期自律性。( ) 动去极化_______(C、增快;D、减慢),故能使自律性_____ 6、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兴奋性低的缘故。( ) __(E、增高;F降低) 7、心动周期指心室收缩或舒张一次( ) 6、迷走神经兴奋或______(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 8、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 能使自律细胞的K+通透性______(C、增高;D、降低),从 9、心电图QRS波群表示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位。( ) 而4期自动去极化(E、减慢;F、增快) 10、心博频率储备等于最大心率减去安静时心率。( ) 7、运动员安静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 高,使心肌细胞对______ 11、心肌有“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的特性,是因为窦房结能__(A、Na+;B、K+)通透性增高,致使膜电位与阈电位差距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原因。( ) _________(C、减小;D、增大),心率______(E、增快;F、 12、血管壁对血液的侧压力为血压。( ) 减慢) 13、每博输出量增加,将导致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 8、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A、乙酰胆碱; 14、一般成年人血压的正常值约为100-120/60-80mmHg。( ) B、去甲肾上腺素; 15、毛细血管本身有收缩与舒张作用,所以,毛细血管能开 C、肾上腺素;D、组织腔)。 放和关闭。( ) 9、体温升高可使心率_______(A、增快;B、减慢)可能是 16、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由于膜对阳离子(钠钙)的通过性增高,致使膜电位与阈电位( ) 差距________(C、增高;D、降低)所致。 17、每搏出量和心率增加,都会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 10、心电图是心肌______(A、电变化;B、电变化引起体表( ) 一定部位的电变化)的记录。 18、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质。( ) 11、心电图检查可反映心脏的_______(A、兴奋性;B、传 19、减压反射是维持正常人体血压恒定的自身调节反射。( ) 导性;C、收缩性;D、自律性)变化情况。 20、经常运动的人,常会出现运动员心脏。( ) 12、心电图QRS波是反映心室_______(A、兴奋性;B、收 21、肾上腺素能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缩性)的情况。 ( ) 13、心肌在生理上称为功能合胞体,是与心肌细胞彼此间有_ 22、去甲肾人腺素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 _________相联结有关(A、原生质;B、闰盘;C、原浆小梁) 14、在正常情况下心室肌有________功能而不表现______ 30__、评定循环系统做功效率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特点,窦房和房束细胞有__________特点而无________(__A、心率;功B、每搏出量;C、心输出量;D、心电图;E、血能。(A、自动节律性;B、收缩性) 压) 15、心肌与骨骼在兴奋性变化上的区别是心肌的_________ 31;、进行动力性运动时,收缩压明显升高,其机量主要是由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___________;心肌能代偿间歇的原于___________造成的。(A、外周阻力增加;B、心输出量增加) 因是__________(A、兴奋性低;B、兴奋性高;C、自律性; 32、静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A、缓冲动脉血压;B、D、绝对不应期长) 汇集血流;C、贮存血液) 16、心肌“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 33、吸气时胸内压__________可使腔静脉与心房压力___________(A、有特殊传导系;B机能合胞体;C、心肌能产生爆发___所以静脉回心血流速度__________(A、增高;B、降低;C、式的动作电位。) 不变) 17、安静时每分心率男性比女性_________;儿童比成年人__ 34、从心室开始收缩,以下各期的顺序是_________(A、心_______;老年人比青年人__________;有训练者比无训练者_房收缩期_;B、快速射血期;C、等容收缩期;D、等容舒张期;_______(A、多;B、少) E、快速充盈期;F、减慢射血期;G、减慢充盈期) 18、心率增快时,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都_________(A、缩 35、每搏出量的正常平均值约为___________(A、20;B、7短;B、延长)其中_______改变最明显(C、舒张期;D、收缩0;C、100)ml;大约是舒张末期容积的__________%。(D、期)。 50—60;E、70—80;F、20—30) 19、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________(A、延长;B、缩短) 36、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心室舒张末容积取决于_____ 20、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_______随训练程度提高而__________(A、大动脉压力;B、心房压)。 _(A、增加;B、减少) 37、心室舒张末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肌小节___________(A、 21、心脏前负荷主要指心脏_________后负荷主要指_____初长;___B、粗肌丝长度;C、收缩蛋白含量) __(A、舒张末容积;B、收缩末容积;C、大动脉内压力;D、 38、交感神经与儿茶酚胺通过B1受体,可使心肌对钙的通小动脉的阻力)。 透性_________,从而使心肌缩性__________(A、增高;B、 22、一般成年人安静时每搏出量约为________每分输出量约降低)。 为_______(A、40—60ml;B、60—80ml;C、3—3.51/min;D、 39、下列哪些条件可使心输出量减少___________(A、刺激4—51/min)。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B、由于心舒张末容积增加;C、由于颈动 23、每搏出量主要影响________;心率主要影响________;脉窦压力减低;D、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E、站力时) 外周阻力主要影响_______(A、舒张;B、收缩压) 40、心脏指数等于____________(A、心率;B、体表面积;C、 24、在正常情况下,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经常保持______每搏输出量_) 的状态。(A、基本相等;B、不相等) 41、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水平变化而________ 25、弹性血管是指______和_______;阳力血管是指________(A、相应增减;B、保持不变的能力。) 和________;交换血管是指__________;容量血管是指____ 42___、心力储备是最大心输出量__________安静时心输出量___(A、主动脉;B、大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A、减去;B、加上) 毛细血管;F、静脉) 43、引起心纺加快的神经属于________神经纤维,引起心率 26、一般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正常值是收缩压________舒张压减_慢的神经属于_________纤维(A、交感;B、迷走;C、副交_______脉压是________(A、30—50;B、60—80;C、80—1感) 00;D、100—120;E、120—140)mmHg。 44、人体血管除毛细血管外大多都受___________神经支配 27、心脏射血是间断的,而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A、迷走;B、交感;C、副交感) 这是由于_________的_________造成的。(A、大动脉和弹 45性;、引起心率加快反射的因素有____________(A、减压反B、小动脉的阻力;C、血管的面积;D、大动脉的压力) 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D、本体感受性反射;E、肾上腺素; 28、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有________作用(A、通透性;B、物F、去甲肾上腺素) 质交换;C、气体交换)。 46、引起心输出量增加反射的素有____________(A、减压 29、剧烈运动时,肌肉中的毛细血血管开放数量增加,其原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C、朋氏反射;D、本体感受性反因主要是________(A、体 射;E、肾上腺素;F、去甲肾上腺素;G、肾素) 温升高,血管舒张;B、循环血量增加;C、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47、如果直接用力压双侧颈部的颈动脉窦时,将会引起心___ _____动脉血压__________(A、增加;B、减少或降低 ) 48、力量性项目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变化以__________为特征 65,、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不同于交感缩血管神径,耐力性项目运动心脏的适应性变化以__________为特征(A、它只有在下述情况时,才起调节作用_________(A、机体处于心肌增厚或室壁增厚;B、心室容积增大或心腔增大;C、心室安静状态时;B、局部产物堆积时;C、机体处于激动和准备作壁增厚心腔增大) 剧烈运动时;D、机体缺O2和CO2分压升高时) 4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也增加心脏前负 66、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来自________(A、荷,心肌收缩力________收缩速度(___A、减弱;_____B、增交感神经末稍;B、肾上腺皮质;C、肾上腺髓质;D、交感缩强;C、变慢;D、加快;E、不变) 血管神经末稍;E、副交感缩血管神经末稍) 50、引起颈动脉窦反射的刺激是_________(A、缺O2;B、 67、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最少的是__________(A、皮CO2不高;C、血压升高;D、血压突然升高) 肤血管;B、消化道血管;C、冠状动脉;D、脑血管;E、肾 51、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的反应越_____脏血管) _越好(A、大;B、小) 52、优秀运动员在出现窦性心动徐缓后,若停训多年,则心 率可________(A、恢复正 第四章 呼吸系统 常值;B、保持不变;C、增快超过正常值;D、表现出无规律)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53、运动时,改变心血管中枢紧张性的反馈信息主要来自___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 _________(A、压力感受器;B、肌肉本体感受器;C、化学感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受器)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 54、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遇阻力最大是在__________(A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 动脉血管;B、毛细血管;C、微动脉)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 55、运动时皮肤血流的变化是__________(A、增加;B、减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56、剧烈运动时肌肉的血流量比安静时约增加_____倍(A、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 20;B、15;C、10;D、5)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 57、肌肉运动时,组织液的生成增加,影响其有效滤过压的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 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A、毛细血管压‎‎;B、组织液静水压;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 C、淋巴管压)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 58、淋巴管中淋巴液来源于________(A、血浆;B、组织液;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 C、淋巴结)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59、在亚极量运动的持续进行中,心血管活动处于相对稳定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 状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A、神经体液调节;B、神经调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节;C、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 60、儿茶酚胺的强心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A、HR加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 快心肌收缩力增强;B、HR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心脏射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 血增强心舒张期延长;D、HR加快心输出量稍增加)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61、运动时机体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对心血管系统活动进行调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 节最为重要的调节机制是_____(A_____、自身调节;B、神经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调节;C、体液调节) 二、选择题: 62、运动后心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A、血浆 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 )的原动力。 儿茶酚浓度下降;B、肌肉的本体感受性冲动停止;C、神经性 A、肺通气 B、组织通气 C、气体运输 反馈信息中断;D、心脏自身调节取消) 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 ),而呼气过程是( ) 63、降压反射的最终生理效应是__________(A、降低血压; A、主动的,被动的 B、被动的,主动的 C、主动的,主动B、强加心交感中枢活动;C、升高血压;D、加强心迷走中枢的 活动;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3、呼气时肺内压( ),而吸气时肺内压( )。 64、人在炎热环境进行体力活动时,动—静脉短路常处于___ A、减小,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_______(A、关闭;B、开放;C、不变;D、先增后减)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 )状态。 A、等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25、心率越快,氧脉搏值便随之( )。 5、潮气量是指( )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加大 B、减少 C、不变 A、运动时 B、平静时 C、最大呼吸时 26、每分摄氧量与心率之比为( )。 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 )。 A、摄氧量 B、耗氧量 C、氧脉搏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27、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 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 )的影响。 A、与Hb结合 B、形成HCO-3 C、物理溶解 A、呼吸深度 B、呼吸频率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28、二氧化碳运输过程中,化学结合反应的程度取决于( )。 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 )肺通气量。 A、Hb的数量 B、组织摄氧的量 C、分压差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9、呼吸运动是由( )支配而实现的。 9、解剖无效腔是由于一般呼吸道( )而得名。 A、交感神经 B、付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 A、血流较少 B、无气体交换 C、无神经支配 30、呼吸的主要中枢位于( )。 10、若要增加肺泡通气量必须增加( )。 A、大脑皮质 B、脑桥与延髓 C、脊髓 A、肺通气量 B、呼吸深度 C、呼吸频率 3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使( ) 11、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来源于( )。 A、呼吸加深加快 B、呼吸基本不变 C、呼吸减慢减弱 A、肺通气量 B、大气压差 C、分压差 32、缺氧时呼吸加快加深是通过( )而实现的。 12、正常情况下肺泡内保持着( )氧分压和( )二氧化碳 A、牵张感受器 B、压力感受器 C、化学感受器 分压。 33、大脑皮质的调节使呼吸运动成为一种( )活动。 A、较低,较高 B、较高,较低 C、较低,较低 A、反射性的 B、无意识的 C、有意识的 13、( )大小可直接影响到肺泡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34、人体运动时的总需氧量是指( )所需要的氧量。 A、呼吸频率 B、呼吸深度 C、肺通气量 A、肌肉活动期 B、恢复期 C、运动期和恢复期 14、在组织换气过程中组织的耗氧程度与组织从血液摄取氧 35、氧离曲线中氧分压从100下降至80mmHg时曲线仍保持的量呈( )。 平坦说明Hb对氧的亲合力( )。 A、正比 B、反比 C、不变 A、较低 B、不变 C、较高 15、气体运输过程中,气体首先以( )方式进入血液。 36、氧分压从40下降至10mmHg时曲线仍保持平坦说明Hb A、化学结合 B、氧化反应 C、溶解 对氧的亲合力( )。 16、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或以物理溶解形式主要取决于( )。 A、增强 B、降低 C、氧分压下降 A、化学结合 B、溶解 C、氧化反应 37、血红蛋白对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发生在( )。 17、碳酸酐酶的浓度下降将使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 A、解离氧之前 B、解离氧之后 C、结合氧时 ( )。 38、肺牵张反射的机能有主要是在呼吸中枢的调节下( )。 A、波动 B、增强 C、下降 A、终止吸气转为呼气 B、终止呼气转为吸气 C、增强吸气 18、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的量取决于( )。 39、减少吸入气中的CO2可( ) A、Hb浓度 B、氧分压 C、Hb分子量 A、增加呼气 B、抑制呼吸 C、加强呼吸 19、随着氧分压下降,血红蛋白解离氧呈( ) 40、无氧阈是反映( )能力的重要指标。 A、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S”形曲线的 A、无氧 B、有氧 C、无氧和有氧 20、肌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 ) 41、最大吸氧量利用率是( )时实际耗氧和最大摄氧量的百 A、促进肌肉代谢 B、贮存血液 C、贮存氧气 分率。 21、根据氧利用率概念动静脉氧差越大则氧利用率( )。 A、乳酸最高点 B、乳酸已开始增加 C、乳酸刚开始增加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42、最大吸氧量利用率和无氧阈在评定有氧耐力能力时具有 22、氧利用率的是( )利用氧的能力。 ( )意义。 A、组织 B、呼吸道 C、心肌 A、不相同的 B、相同的 C、不能代替的 23、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的比值越大,表示血 43、最大吸氧利用率值越高,无氧阈值便随之( ) 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 ) A、波动 B、下降 C、增加 A、越强 B、越弱 C、不变 44、用力呼气时( )也将参与工作。 24、氧脉搏是评定( )的一个重要指标。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隔肌 A、摄氧能力 B、射血能力 C、组织耗氧能力 45、用力呼气时( )也将参与工作。 A、大气压 B、呼吸运动 C、肺弹性回缩力 A、2小时 B、1小时 C、30分钟 D、15分钟 46、表浅而快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同时( )肺泡通气量。 5、对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的内分泌腺有( ) A、增大了 B、影响了 C、减少了 A、甲状腺 B、胰岛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47、功能余气量的增加意味着肺功能( )。 E、垂体前叶 F、垂体后叶 A、下降 B、增强 C、不受影响 6、对脂肪代谢有调节作用的内分泌腺有( ) 48、第一秒钟呼出气大于83%的人说明他的时间肺活量值 A、甲状腺 B、胰岛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 )。 E、重体前叶 F、垂体后叶 A、有波动 B、增大 C、减少 7、儿童少年基础代谢率(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 ) 49、气体的扩散容量值一般是用来评定( )。 A、高 B、低 C、恒定 A、肺通气量 B、呼吸能力 C、肺泡功能 8、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糖经无氧酵解分解为( )合成( ) 50、氧饱和度水平越高意味着( )能力越强。 A、丙酮酸 B、乳酸 C、ATP D、糖元 A、物理溶解 B、化学结合 C、血液运输 9、与血液相比较,汗液的特点是( )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A、NaCl的浓度一般低于血浆 B、葡萄糖的浓度几乎为0 一、是非判断题: C、乳酸浓度高于血浆 D、蛋白质浓度为0 1、血糖是指血液中糖元的含量( ) E、脂类浓度相等 2、肝糖元和肌糖元是以葡萄糖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 10、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呼吸商约为( ) ( ) A、0.93、0.73和0.81 B、1、0.7和0.8 C、1、0.76和0.85 3、肌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这个分解过程是不可逆的( ) 11、机体代谢率反映( )的全部过程 4、肝糖元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而血糖不可以合成肝糖元( ) A、合成代谢 B、分解代谢 C、A和B 5、进入肌肉中的葡萄糖又合成肌糖元( ) 12、一切生物机体与它们生存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与( ) 6、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 ) 交换 7、ATP有三个高能磷酸键,能释放高能量( ) A、O2 B、物质 C、能量 D、水 8、ATP——CP系统是在无氧情况下提供人体直接能源的系 13、在肌肉细胞中,ATP最大浓度约为( )mmol,这足以统( ) 维持骨骼肌进行最大收缩达( ) 9、人体运动时,每分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持续时间呈 A、0.05 B、5 C、10 正比( ) 14、( )与体表面积有着比例关系,而这些因素与机体的能 10、人体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由糖提供的( ) 量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11、肌糖元只能由血糖生成,而不能分解成血糖( ) A、呼吸频率 B、肺活量 C、心输出量 D、血流速度 E、吸 12、脑组织所需能量的来源全靠糖的有氧氧化分解供能( ) 氧量 13、能源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肌肉活动 15、氧热价以( )为最高,食物的热价以( )最高 所消耗(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14、血浆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枢纽( ) 16、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 )呈正比关系 15、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中,每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 A、持续时间 B、强度 C、时间与强度 食物的热价( ) 17、人体摄入( )食物后,在体内额外增加30%的热量, 16、基础代谢率随年增长逐渐降低,20岁以后保持恒定,老从而起特殊动力作用 年阶段又降低( ) A、脂肪 B、糖 C、蛋白质 17、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源( ) 18、短跑和中跑运动后血糖( );长跑和马拉松跑后血糖( ) 三、选择填空题: A、升高 B、降低 1、新陈代谢包括( )。 19、衡量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 A、能量代谢 B、物质代谢 C、气体代谢 A、通气量 B、Vo2max C、无氧阀 D、最大心输出量 2、肌糖元的生理功能是肌肉活动的( ) 20、衡量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 A、修补材料 B、直接能源 C、能量来源 A、血乳酸 B、Vo2max C、无氧阀 D、ATP—CP含量 3、肝糖元和肌糖元都属于( ) 21、肌糖元贮备高量的人表明他们( )能力较强 A、多糖 B、双糖 C、单糖 A、有氧供能 B、无氧酵解 C、ATP—CP供能 4、补充糖的时间应在赛前( )或( )为宜 22、代谢率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 )引起的 7、经常进行比赛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 )的适应能 A、增多 B、降低 C、兴奋 D、抑制 力。 23、通常将( )称为呼吸商 A、非条件刺激 B、无关刺激 C、新异刺激 A、耗氧量与CO2产生量比值O2/CO2 B、CO2产生量与耗 8、自动化动作是由大脑皮层运动中枢( )部位所觉完成的氧量的比值CO2/O2 活动 答案: A、兴奋性较高 B、兴奋性适宜 C、兴奋性较低 一、是非判断答案: 9、消退抑制是( )的重要神经过程。 1、× 2、× 3、?4、× 56、?6、? A、非条件反射 B、纠正错误动作 C、泛化阶段 7、× 8、× 9、× 10、?11、?12、? 10、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大脑皮层内的抑制过程尚未 13、× 14、?15、× 26、?17、? 确立,此时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呈现( )状态。 22、× A、运动 B、集中 C、扩散 二、选择填空答案: 11、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 ) 1、A,B 2、C 3、A 4、A,B 5、A,C,E 7、A,B 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8、B,C 9、A,B,C,D 10、B 11、C 12、B,C 17、B, A、主要环节 B、次要环节 C、每个环节 C 12、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时,运动动力定型( )。 14、B,C,E 15、A,B 16、 17、C 18、A,B 19、B,C A、尚未建立 B、初步建立 C、建立和较巩固 20、A,D 21、A 22、A 23、B 13、有意识的行为是由大脑皮层( )部位所完成的活动。 A、抑制 B、适宜兴奋 C、兴奋较低 第十三章 运动技能的形成 14、大脑皮层建立的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改建就越( )。 一、是非判断题: A、容易 B、不容易 1、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 ) 2、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学新技术就越不容易。( ) 答案: 3、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各阶段时间的长短随动作的复 一、选择题: 杂程度和学员的训练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 1、?2、× 3、?4、× 5、× 6、× 7、?8、× 4、在泛化阶段时,教师就应该强调动作细节。( ) 二、选择题: 5、掌握的动作,难度越大的就越不容易消退。( ) 1、C 2、C 3、B 4、A 5、C 7、C 8、B 9、B 6、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所实现的动作,任何时候都是有意识。 ( ) 第十四章 身体素质 7、想练结合教学法的生理机制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上使这一运 一、判断题: 动技能的暂时联系再一次接通,等于又接受了一次强化。( ) 1、身体素质水平决定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而与神经调 8、各种强度跑,由于其动作基本环节相同,所以可互相促进节、肌肉工作时的供能以及和内脏器官的配合无关。( ) 运动成绩的提高。( ) 2、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叫力量素质。( ) 二、选择题: 3、发展力量,必须不断地增加运动负荷。( ) 1、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 )的过程。 4、不论男女,在25岁以前,力量是随年龄的增长持续自然 A、反射 B、条件反射 C、运动力定型 增长的。( ) 2、在运动条件反射中,( )的传入站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5、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有氧耐力的能力大小无关。( ) A、视觉 B、听觉 C、本体感觉 6、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能够提高肌肉耐力。( ) 3、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层上各感觉中枢与( )发 7、低乳酸数值的间歇训练可提高速度素质,高乳数值的间歇生暂时神经联系。 训练提高速度耐力。( ) A、视觉中枢 B、运动中枢 C、位觉中枢 8、等动练习是指速度相等的练习。( ) 4、运动技能形成以后,兴奋与抑制在( )中枢内有顺序地、 9、超负荷原则就是超过自己的最大力量。( ) 有规律地、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 10、从接受刺激时起,到完成动作时止,这一段时间叫做运 A、位觉 B、运动 C、本体感觉 5、运动员基本技术掌握地越多,则学新技术越( )。 动时或动作时。( ) A、快 B、不快 C、困难 11、运动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快肌纤维组成的百分比及面积, 6、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抑肌肉大小肌组织兴奋性高低以及条件反射巩固的程度。( ) 制过程集中,特别是( )抑制加强。 12、速度素质的自然增长高峰期出现迟于力量素质迟。( ) A、外 B、消退 C、分化 13、进行等动练习时,器械所产生的阻力与用力的大小相适 A、强度 B、灵活性 C、均衡性 应。( ) 15、优秀径赛运动员腿部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因项 14、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出的最大摄氧量,更能反映运动员的目不同而不同,短跑( );中跑( );长跑( ) 有氧能力。( )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15、低乳酸的间歇训练,是提高无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16、静力性训练主要是提高( ) ( ) A、绝对力量 B、相对力量 C、速度性力量 16、跳跃或投掷运动在动作发力时,肌肉做超等长练习。( ) 17、骨关节柔韧的好坏( )短跑运动员的( ) 17、安排儿童少年的耐力训练负荷时,首先根据其耐力运动 A、影响 B、不影响 C、步频 D、步长 成绩来加以考虑。( ) 18、决定有氧耐力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 ) 二、选择题: A、肺通气量 B、最高心率 C、肌红蛋白含量 D、最大摄氧 1、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能很快( ),重复次数多而量 阻力中等或小的练习,可以( )。 19、短跑训练应以强度大的无氧训练为主,其主要的训练手 A、增大肌肉体积 B、增加肌肉运动的耐力 C、增加力量 段是( )训练法。 2、用等动练习器进行练习,肌肉在各个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 A、间歇 B、重复 C、持续 阻力是( )的,器械所产生的阻力大小和用力大小( )。 20、采用较低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或用长段落的间歇训 A、恒定 B、不恒定 C、相适应 D、不相适应 练方法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 ) 3、通常人们认为( )是其它素质的基础 A、无氧耐力 B、有氧耐力 C、速度耐力 A、速度 B、耐力 C、灵敏 D、柔韧 E、力量 21、有训练的人,最大耐力出现的年龄是( ) 4、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是( ) A、在20负以前,且男大于女 B、男女均在25岁后出现 A、摄氧量 B、最大摄氧量 C、无氧阈 C、女子于20岁,男子在20岁或20岁后 5、训练初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大主要依靠( );后期则主22、评定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常可采用( ) 要依靠( )。 A、测定无氧阈 B、测定晨脉 A、动静脉氧差的增加 B、心输出量的增大 C、测定最大摄氧量 D、测定最大负氧债能力 6、投掷运动员的器械出手速度属于( ) 23、在动力性力量中,若要很快提高力量,应采用(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速度耐力 A、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 B、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 7、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时,由( )代谢供能开始习 大量运用( )代谢供能的临界点。 C、最大重量的60% A、无氧 B、有氧 24、优秀耐力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率可低于( ) 8、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速度;而人体对刺激 A、65次/分 B、60次/分 C、50次/分 发生反应的快慢,则称为( ) 25、一般文献认为,速度素质在( )时期,增长率最大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A、10岁以前 B、10——13岁 C、13——15岁 9、短跑运动员肌肉中,( )酶活性最高。 26、有人认为,超等长练习是发展( )最有效的方法。 A、乳酸脱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酸 C、苹果酸脱氢酶 A、弹跳力 B、耐力 C、速度 10、( )可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而( )可以反映动作 27、当血乳酸的含量超过4毫克分子/升左右所对应的工作强速度的快慢。 度时,血乳酸浓度将( )。 A、反应时 B、动作时 A、急剧增加 B、急剧下降 C、不变 11、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面 28、速度主要依靠( ) 积大小可以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 A、ATP—CP供能 B、乳酸能供能 C、有氧供能 A、步长 B、步频 29、提高有氧能力训练的关键因素是( ) 12、无氧耐力是指人体处于( )情况下,( )时间对肌肉收 A、运动强度 B、持续时间 C、短间歇 D、周次数 缩供能的能力。 30、耐力练习主要能发展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 A、缺氧 B、有氧 C、较长 D、短 A、强度 B、灵活性 C、均衡性 13、力量练习主要能发展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 31、系统参加训练,力量不断增长的年龄可到( ) A、强度 B、灵活性 C、均衡性 A、25岁 B、35岁 C、40岁 14、速度练习主要能发展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 32、间断性练习,这种训练方法又可划分为( )训练 A、变速 B、间歇 C、重复 D、匀速 14、超量恢复的程度与运动时间长短有关,与运动强度大小 33、持续性练习,这种训练方法可划分为( )和( )训练无关。( ) 两种 15、“突变”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和 A、变速 B、间歇 C、重复 D、匀速 兴奋性衰减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急骤的能力上升阶段,以避 免能量贮备进一步下降。( ) 答案: 16、疲劳时由卧姿转变为坐姿能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并且恢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复减慢。( ) 1、(—) 2、(—) 3、(—) 4、(—) 5、(—) 6、 17、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只有在运动后才开始逐渐恢复。( ) (—) 7、(+) 二、选择题: 8、(—) 9、(—) 10、(—) 11、(+) 12、(—) 1、运动员赛前兴奋性过高,常表现为赛前反应过( ) 13、(—) 14、(+) A、强 B、弱 C、早 D、迟 15、(—) 16、(+) 17、(—) 2、赛前状态对人的工作能力( )都起良好作用。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A、一定 B、不一定 1、CAB 2、BC 3、E 4、BC 5、BA 6、C 7、BA 3、赛前状态是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各器官系统发生的一系 8、BA 9、A 10、AB 11、AB 12、AC 13、A 14、B 列( )变化。 15、BCA 16、A 17、AD 18、D 19、B 20、B 21、C A、条件反射性 B、非条件反射性 22、D 23、B 24、B 25、B 26、A 27、A 28、A 4、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和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 )十分 29、A 30、C 31、B 32、BC 33、AD 紧密的联系。 A、有 B、没有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5、随着比赛的临近,心率( ),血压( )越明显。 一、是非判断题: A、加快 B、减慢 C、升高 D、降低 1、赛前状态有利于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 6、影响赛前关状态的重要因素是( )。 2、条件反射形成后,只要与比赛相联的有关刺激一出现,赛 A、比赛规模 B、对手强弱 C、心理活动 D、观众情绪 前反映也就会发生。( ) 7、准备活动可使体温升高,肌肉粘滞性( ),肌肉收缩速‎‎度 3、比赛规模越大,赛前机能反应越大,越临近比赛,机能反( ),肌力( )。 应也越明显。(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4、准备活动是通过一定的心血管活动,提高神经和肌肉的兴 8、“第二次呼吸”出现,说明( )结束,( )开始。 奋性。( )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稳定状态 5、准备活动的效果主要决定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与正式 9、准备活动可调节( ),使( )的时间缩短。 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无关。( )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稳定状态 6、适宜的准备活动和良好的赛前状态都能推迟“极点”的出 10、优秀运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一般运动员( ) 现。( ) A、长 B、短 C、差不多 7、人体的躯体性机能惰性大于植物性机能惰性。( ) 11、一般来说,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需要的时间 8、肌肉工作的性质对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长短没有什么影( ) 响。(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9、“极点”的产生是由于肌肉活动不能满足内脏器官活动的需 12、做好准备活动,调整好( ),就能有效地缩短( )的要。( ) 时间。 10、“第二次呼吸”出现时,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稳定状态 关系不一定恢复。( ) 13、“极点”的出现,说明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紊乱, 11、“极点”出现的迟早、反应强弱与运动强度有关,与训练运动中枢内( )占优势。 水平无关。( ) A、兴奋过程 B、抑制过程 12、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有氧代谢供能,可维持很长时间。 14、人体运动时,躯体性机能惰性比植物性机能惰性( )。 ( ) A、大 B、小 C、差不多 13、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无氧代谢供能,不能坚持很长时 15、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越( ),消间。( ) 失越( )。 A、早 B、迟 C、大 D、小 A、右移 B、左移 C、增加 D、减少 16、“第二次呼吸”出现时,内脏器官机能惰性( ),供氧量 32、运动时物质的( )占优势,运动后物质的( )占优势。 ( ),血乳酸( )。 A、消耗过程 B、恢复过程 A、得到克服 B、尚未克服 C、增加 D、减少 33、运动量大,消耗的物质越多,超量恢复越( ),出现的 17、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年人( ) 时间( )。 A、长 B、短 C、差不多 A、明显 B、不明显 C、较早 D、较晚 18、在下列运动项目中,“极点”常出现在( ) 34、运动后,不同的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 ),程度( )。 A、短跑 B、中长跑 C、超长跑 A、不同 B、相同 19、运动过程中,“极点”出现在( ) 35、人体运动所消耗的物质是从( )开始恢复。 A、赛前状态 B、稳定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A、运动前 B、运动中 C、运动后 20、真稳定状态,( )可满足需氧量的要求,( )氧债积 36、在恢复过程的( )进行下一次练习效果最好。 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有 D、没有 37、运动后不同的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最早, 21、假稳定状态,( )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 )氧债( )次之,( )最晚。 积累。 A、CP B、肌糖元 C、蛋白质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有 D、没有 38、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 )过渡到( )。 22、中长跑是在( )下进行的运动,超长跑是在( )下进 A、安静状态 B、赛前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紧张运动行的运动。 状态 A、稳定状态 B、真稳定状态 C、假稳定状态 23、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时所摄取的氧量受( )水平的限制。 答案: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耗氧量 D、最大通气量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24、现代生理学实验研究表明,( )的消耗对疲劳的发生更 1、(—) 2、(+) 3、(+) 4、(—) 5、(—) 6、为重要。 (+) 7、(—) A、ATP B、ADP C、AMP D、CP 8、(—) 9、(—) 10、(—) 11、(—) 12、(+) 25、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疲劳,主要是通过肌肉中( )下降所13、(+) 14、(—) 造成。 15、(—) 16、(+) 17、(—) A、PO2 B、PCO2 C、PH D、肌糖元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26、“突变”学说与其他几种有关疲劳生理机理的学说不同之 1、AC 2、B 3、A 4、A 5、AC 6、C 7、BAA 处,就在于它将( )和( )合在一起看疲劳的发展。 8、BC 9、AB 10、B 11、A 12、AB 13、B 14、B A、肌糖元消耗 B、能量消耗 C、局部疲劳 D、全身疲劳 15、AB 16、ACD 17、B 18、B 19、C 20、AD 21、BC 27、运动生理学中,将脑至脊髓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 ), 22、CB 23、B 24、D 25、C 26、CB 27、BA 28、BA 运动神经以下所产生的疲劳 29、D 30、BC 31、BC 32、AB 33、AD 34、AA 35、B 统称为( ) 36、C 37、ABC 38、DA A、外周疲劳 B、中枢疲劳 C、局部疲劳 D、全身疲劳 28、谢切诺夫提出最易产生疲劳的部位是( ),莫顿认为疲 劳发生在( )。 A、外周部分 B、中枢神经系统 C、外周和中枢 29、判断疲劳的方法有( ) A、生理指标测定 B、运动医学检查 C、教育学观察 D、生理指标测定、运动医学检查和教学观察 30、目前认为疲劳时,心电图S—T段( ),T波可能倒置, 脑电图中波明显( ) A、升高 B、下降 C、增加 D、减少 31、疲劳时肌电振幅上升或下降,肌电图功率谱( ),低频 成分( )。
/
本文档为【运动生理选择判断题和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