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2010-07-13 8页 pdf 404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0226

暂无简介

举报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 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赵炳清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四川 南充市 637002)   关键词 : 峡江地区 ; 楚文化遗存 ; 东周时期 ; 巴 ; 楚   摘 要 : 过去学术界认为楚文化西界止于巴东 , 巴楚交界于巫山。然近年来峡江地区所发掘出的楚文化遗存却显示 楚人在战国中期已到达云阳、忠县等地 , 生动地再现了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 是由政治目的 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Key words: Xiajiang region, Chu cultural rem...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 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赵炳清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四川 南充市 637002)   关键词 : 峡江地区 ; 楚文化遗存 ; 东周时期 ; 巴 ; 楚   摘 要 : 过去学术界认为楚文化西界止于巴东 , 巴楚交界于巫山。然近年来峡江地区所发掘出的楚文化遗存却显示 楚人在战国中期已到达云阳、忠县等地 , 生动地再现了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 是由政治目的 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Key words: Xiajiang region, Chu cultural remains, Eastern Zhou period, Ba, Chu 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maintain that the western border of the Chu culture ends in Badong, and Ba and Chu march with W ush2 an. However, the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dicate that the Chu peop le had reached Yunyang and Zhongxian in the m iddle W 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e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 and Chu. Such a change may have resul2 ted from their political purpose and econom ic benefit.   本文的 “峡江地区 ”是指四川盆地东 部 , 即重庆市及湖北省西部沿长江地区。通 过近年来的考古发掘 , 揭示了峡江地区丰富 的古文化面貌。其中 , 巴、楚文化交互影响 的因素十分突出 , 这生动地反映了东周时期 巴楚关系的变化 , 突破了过去学术界关于楚 文化的西界止于巴东的观点。为此 , 笔者拟 将峡江地区的楚文化遗存与文献相结 合 , 对东周时期的巴楚关系进行具体的论 述 , 求方家指正。 一、峡江地区分布的楚文化遗存 为了配合三峡建设 , 国家文物局在 峡江地区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考古发掘。从已 发表的资料来看 , 经过发掘的楚文化遗存有 宜昌的朱家台、小溪口、路家河、中堡岛 , 秭归的柳林溪、官庄坪、庙坪、曲溪口 , 巴 东的黎家沱 , 巫山的麦沱 , 奉节的上关、新 浦、老关庙 , 云阳的故陵、李家坝 , 忠县的 崖脚楚墓墓地等。叙述如下 : 1983年至 1985年 , 考古工作者先后三 次发掘了宜昌小溪口遗址 , 初步认定其第四 层为春秋早期 , 第三层、第二层为春秋中 期 , 而采集到的盖豆可能晚至春秋晚期 [ 1 ]。 朱家台遗址位于宜昌莲花沱区下岸溪 , 文化 层共分四层 , 简报认为第四层可能与巴文化 关系密切 , 第三层出土楚器物 , 属春秋中 期 , 第二层为战国早期 [ 2 ]。 1981年 , 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秭归柳林 溪遗址 [ 3 ] , 根据出土器物认定 : “柳林溪东 周文化遗存属于楚文化范畴 ⋯⋯柳林溪东周 文化的陶器时代可早到春秋早、中期 ⋯⋯柳 林溪一带在东周时期是楚国的一个重要据 点。”1998年又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 简报将东周楚文化遗存分为早中晚三期 , 年 代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 [ 4 ]。1995年试掘 的秭归庙坪遗址 [ 5 ] M3的墓葬形制及随葬陶 罐具有春秋中期楚文化的风格 , 但随葬的铜 矛、剑及镞却是巴式风格。1997年发掘的 秭归曲溪口遗址 [ 6 ] , 虽然其文化内涵以楚 811 华夏考古  2009年第 2期 文化为主 , 但其中也有巴蜀风格的陶器。其 第一期为春秋早期 , 第二期为春秋晚期。 1978年至 1980年发掘了巴东西 口古 墓群 [ 7 ] , 其中的 M1, 年代当在战国中期 , 所随葬的鼎、簋、壶陶器组合显然是楚族的 礼器组合 , 属于典型的楚文化墓葬 ; M8出 土有柳叶形剑 2件和 1件楚地罕见的鸟嘴状 戈 , 一般认为柳叶形剑是战国时期巴族文化 的典型器物 , 因此 M8当属于巴文化墓葬。 黎家沱遗址位于巴东官渡口镇 , 第四层地层 出土楚文化遗存 , 根据出土器物断定 , 年代 为春秋中期 [ 8 ]。 1998年在巫山麦沱墓地 , 发掘了 3座 战国晚期楚墓 [ 9 ]。3座墓中随葬品以铜器为 主 , 有鼎、壶组合和鼎、钫组合 , 还有铜 壶、勺等 , 都出土有楚人爱用的铜带钩。这 些随葬品的组合和器形具有东周楚墓的典型 特征。 1994年 , 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奉节新浦 遗址 [ 10 ] , 在遗址的上层出土了春秋晚期的 楚文化的夹粗砂红褐陶的鬲或鼎、方唇折沿 盆、细柄豆等。在 1995年的奉节老关庙遗 址的第 3次发掘中 [ 11 ] , 考古工作者认为遗 址上层出土的乙组、丙组陶器 , 时代与新浦 遗址上层出土陶器相当 , 可视为楚文化遗 存 , 年代为春秋晚期。上关遗址位于奉节县 瞿塘峡西口坡地上 , 发掘出土的 6座战国墓 均为土坑竖穴 , 口大底小 [ 12 ]。其中一座墓 长 7米、宽 6米、深 9米 , 墓葬之大为三峡 重庆库区所罕见 ; 随葬的鼎、敦、壶陶器组 合和青铜器 , 都有较典型的战国中晚期楚墓 特征。在另一座墓葬里 , 出土随葬品全为青 铜器 , 头厢随葬有鼎、壶、盘 , 侧厢随葬有 戈、矛、尊、剑和 12只箭镞等。 1994年至 1995年发掘的云阳李家坝遗 址 [ 13 ]中 , I区商周中、晚期的 I式柱状鬲足 是东周楚文化的典型器物 , 同出的手制粗糙 板瓦、筒瓦等在湖北江陵纪南城新桥遗址、 当阳季家湖楚城及秭归柳林溪和官庄坪遗址 的东周遗存中都有发现 , 推断其中期约相当 于春秋时期至战国初期 , 晚期可能相当于战 国中、晚期。Ⅱ区中期墓葬中的陶盂与当阳 季家湖楚墓随葬同类器特征相似。本期地层 单位中也出土尖底器、长柄豆及小平底器 , 故其年代大致也为春秋时期至战国初期。 1997年发掘的云阳李家坝遗址 [ 14 ] , 其中第 二期的第二组陶器是新出现的 , 主要特征与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特征相近 , 例 如鼎、壶、盂、鬲、 、折腹盆等器类和凹 底陶器等都具有战国时期楚式陶器的特征 , 年代为战国中期以前。1998年云阳李家坝 遗址墓葬区的再度发掘 , 出土一批巴人墓 葬 , 但在年代为战国中晚期的第二期却是明 显的楚人墓葬 , 与巴人墓葬明显不同。这批 墓葬较宽大深峻 , 使用青膏泥的现象较为普 遍 , 随葬品出现鼎、敦、壶、盒、等楚文化 器物 [ 15 ]。 1998年试掘的云阳故陵镇帽盒岭的 M3、M4、M5、M7四座战国中晚期的竖穴 土坑墓 , 陶器组合为楚式鼎、盒、壶 , M3 还出土铜矛、玉环和漆器 , 规格较高 , 文化 特征以楚文化因素为主 [ 16 ]。又据三峡热 线 ·三峡宽频网 2004年 2月 9日发布消息 , 考古专家在重庆云阳故陵一大型战国楚墓中 发现了一把保存较为完好的两千多年前的铜 锯条。出土的这把铜锯条已断成三段 , 总长 达 1915厘米 , 锯齿明显 , 虽然在地下埋葬 达两千多年 , 但锯条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面 貌 , 熠熠生辉、锯齿锋利。经考古专家初步 考证 , 认为这把铜锯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 过的一种生产工具。 1997年至 1998年北京大学发掘的忠县 崖脚墓地 , 位于长江北岸甘井左岸一级阶地 上。发掘面积 3050平方米 , 清理战国至宋 代墓葬 61 座 , 以楚墓为主 , 约占总数的 50%。楚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 , 葬 具多为一棺一椁 , 随葬品置于棺椁之间 , 出 土的随葬品有楚式陶鼎、敦、壶、豆、罐、 911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盆以及青铜剑、矛、钺、璜、玉璧等 , 总体 特征与江陵楚墓基本一致。因此 , 考古工作 者认为 , 崖脚墓地是迄今为止分布于最西端 的楚墓地 , 其年代大致属于战国中期 , 与江 陵楚国都城一带的楚墓无论是墓形、棺椁 , 还是器物组合、器形都完全一致 , 当属于远 征巴国的楚国将士墓 [ 17 ]。 1998年在涪陵蔺市遗址的发掘中 , 出 土了 M3、M4、M5三座战国晚期的长方形 竖穴土坑木椁墓。从其墓葬形制来看 , 具有 楚文化的内涵 , 是明显的楚墓 , 但随葬品夹 砂陶圜底釜及印章却具有巴蜀文化风格 [ 18 ]。 当然 , 还没有公布的峡江地区楚文化遗 存肯定更多。我们从上述的楚文化遗存分布 的时间和地域可以看出 , 过去认为楚文化西 界止于巴东、巴楚交界于巫山的观点 [ 19 ]已 经过时了。同时 , 我们还可以看出东周时期 巴、楚在峡江地区的交相攻伐、势力此消彼 长的历史过程。在春秋早、中期 , 楚人扩展 到三峡中的秭归、巴东一带 ; 春秋晚期 , 楚 人势力急剧向西 , 到达奉节一带 ; 战国早 期 , 楚人势力没有进展 ; 战国中期 , 楚人又 继续西进 , 势力发展到忠县一带 ; 战国晚 期 , 楚人一度进展到涪陵 , 但随后只出现在 三峡地区并消失 , 巴人势力又进据峡江地 区。然文献资料反映的巴楚关系是否如此 呢 ? 二、巴楚关系的变化历程 巴楚两国立国南方 , 为周王室所封 , 故 《左传 ·昭公九年 》载周詹桓伯说 “及武王 克商 ⋯⋯巴、濮、楚、邓 , 吾南土也 ”, 可 见在西周初期 , 巴楚两国地位无差。到春秋 早期 , 巴、楚第一次发生关系 , 结成军事同 盟 , 联师伐邓。据 《左传 ·桓公九年 》载 :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 。邓养甥、 聃甥帅师救 。三逐巴师 , 不克。斗廉衡陈 其师于巴师之中 , 以战而北。邓人逐之 , 背 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 , 人霄溃。”楚 人在巴人的帮助下 , 取得了 地 , 巴人也在 楚人的支持下 , 报了使者被杀之仇 , 盟友双 方各得其所。在公元前 676年 , 巴楚又联师 伐申 , 结果因楚惊扰巴师 , 招致巴人进攻楚 国的那处 , 友好关系暂时破裂 [ 20 ]。关于这 一时期巴国的地望 , 童业先生考证甚详 , 认为在今陕西东南境、大巴山以北 [ 21 ]。其 说甚是。然目前考古学界一些学者将峡江地 区所发掘出的属于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遗存称为 “早期巴文化 ”, 认为是巴人所 创 [ 22 ]。其实 , 当时的巴人并不居于这一地 区 , 而是在陕南汉中、安康一带。这不仅有 上引的文献为据 , 而且也为城固、洋县的考 古资料所证明 [ 23 ]。因此 , 段渝先生认为不 应称 “早期巴文化 ”, 而应称 “巴地诸文 化 ”或 “巴地文化 ”[ 24 ]。业师张正明先生 对此也有详细地考证 [ 25 ] , 兹不赘述。 在春秋中期 , 楚人势力发展到三峡中的 秭归一带。 《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 》载 :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 , 楚人让之。对曰 : ‘我先王熊挚有疾 , 鬼神弗赦 , 而自窜于 夔 , 吾是以失楚 , 又何祀焉 ?’秋 , 楚成得 臣、斗宜申率师灭夔 , 以夔子归。”熊挚是 熊渠次子 , 与兄挚红争位失利而远走自立为 夔君 , 其后濮化 , 故不祭祀祝融和鬻熊 , 楚 王以其数典忘祖而灭之。夔国在今湖北秭 归 , 这也为前述的秭归柳林溪、庙坪、曲溪 口等楚文化遗存所证实。公元前 611年 , 楚 国发生饥荒 , 庸率 “群蛮 ”攻楚 , 楚与巴、 秦联合攻庸 , 庸国灭亡 , 巴人得到鱼 [ 26 ] , 两国关系复归友好。鱼 , 杜预注曰 : “鱼复 县 , 今巴东永安。”永安即今重庆奉节县。 巴人由此得到了由汉水上游安康一带向川东 嘉陵江流域、长江两岸发展的良机 , 楚国也 进占了今湖北竹山以东、以南直至三峡巴东 一带的广大地区。黎家沱遗址就充分说明了 这一情况。 巴楚的友好关系维持了一百多年 , 其间 还进行通婚 , 结为亲戚 [ 27 ] , 关系更加密切。 021 考古文物研究 但到春秋晚期 , 这种友好和平关系却被打破 了。《华阳国志 ·巴志 》载 : “巴、楚数相 攻伐 , 故置 关、阳关及沔关。” 关所 在 , 有二说 , 一说在今重庆奉节 [ 28 ] , 一说 在今湖北长阳县西 [ 29 ]。经过刘琳先生的考 证 [ 30 ] , 认为楚拒巴所置的 关实乃江关 , 后世史家将其与楚拒蜀所置的 关混为一 谈 , 江关在今重庆奉节赤甲城 ; 阳关 , 在今 长寿东南永丰场 , 应为巴置 ; 沔关 , 刘琳先 生认为是弱关之误 , 在今秭归界内 [ 31 ]。但 石泉先生认为沔关当在沔水上 [ 32 ] , 甚是。 可见当时巴楚开战不只一地。又 《左传 · 哀公十八年 》载 : “巴人伐楚 , 围 ⋯⋯三 月 , 楚公孙宁、吴由于、 固败巴师于 。”哀公十八年 , 为公元前 477年 ; , 在今襄樊市东北 , 犹见巴国势力强大 , 楚尚 不能占有优势。经过是役后 , 巴人势力彻底 退出了江汉地区 , “楚主夏盟 , 秦擅西土 , 巴国分远 ”[ 33 ]。在考古文化上的反映就是楚 人势力发展到奉节一带 , 云阳李家坝的巴文 化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 出现了楚文化因 素。 到了战国早期 , 巴与楚联姻 [ 34 ] , 两国 关系又十分友好 , 反映在考古文化上就是楚 文化的空间并没有得到扩展。战国中期 , 据 《史记 ·楚世家 》载 : “肃王四年 , 蜀伐楚 , 取兹方 , 于是楚为 关以拒之。”肃王四 年 , 为公元前 377年 ; 兹方 , 即今湖北松滋 县 ; 关 , 当为今湖北长阳县西。蜀国攻打 楚国 , 到了松滋县境内 , 可见势力强大。蜀 在巴之西 , 要攻楚就必须经过巴 , 所以 , 学 者多有怀疑 , 认为 “蜀伐楚 ”, 当为 “巴伐 楚 ”之误 [ 35 ] ; 有的学者认为蜀国被巴的一 支苴所征服 , “蜀伐楚 ”当是两国的联合行 动 [ 36 ]。其实这些看法都没有文献依据。蜀 伐楚 , 实乃蜀攻巴 , 一直打到了巴人占据的 湖北清江流域 , 直至楚国的兹方。“巴国有 乱 ”, 将军巴蔓子就 “请师于楚 , 许以三 城”[ 37 ]。由于蜀占据兹方 , 直接威胁到楚都 郢的安全。于是楚国就出兵抗蜀 , 帮助巴人 收复了湖北清江流域 , 并在今长阳西修筑了 关。《水经注 ·夷水 》: “夷水 , 即 山清 江也。水色清照十丈 , 分沙石。蜀人见其澄 清 , 因名清江也。”清江由蜀人命名 , 就反 映了蜀军曾攻占清江流域的事实。 经过蜀国的打击 , 巴无疑衰弱了下来 , 根本不是楚国的敌手 , 故楚人在没有得到所 许的三城后 , 就出兵进占了湖北清江流域。 《太平御览 》卷 171 引梁载言 《十道志 》 载 : “施州清江郡 , 禹贡荆州之域 , 春秋时 巴国 , 七国时为楚巫郡地。”其实 , 我们从 香炉石遗址文化层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种 情况的反映。香炉石遗址 “第三层为东周 时期 , 它已是楚文化的风格了。这时的楚人 已进入到清江巴人的腹地 , 并很快控制了这 一地区 , 离香炉石遗址仅 7150千米的外村 里遗址 , 便是楚人大规模专门生产瓦类建筑 材料的基地 ”[ 38 ]。 楚人控制清江流域后 , 并逐渐向西进占 了今重庆云阳、忠县一带的峡江地区 , 这从 前述的云阳李家坝和忠县崖脚墓地的发掘材 料就可以看出。在楚宣王时 , 又从黔中派兵 攻占了今重庆乌江流域部分地区 , 纳入楚黔 中郡管辖 , 故 《史记 ·秦本纪 》载 : “孝公 元年 ⋯⋯楚自汉中 , 南有巴、黔中。”《正 义 》注云 : 楚 “南有巴、渝 , 过江南有黔 中、巫郡也 ”。秦孝公元年即公元前 361 年 , 时当楚宣王九年 , 渝为渝水 , 即今渠 江。因此 , 段渝先生认为 , 战国中叶以后 , 位于长江干流云阳地区和位于嘉陵江以东渠 江流域的巴地 , 均为楚所占 , 成为楚国西 境 [ 39 ]。这也正与前述的考古材料反映的事 实相符。 在楚人西进的逼迫下 , 巴人步步西退、 北迁 , 由平都 (今丰都 ) 到江州 (今重 庆 )、垫江 (今合川 ) , 最后迁到阆中。公 元前 316年 , 秦派司马错、张仪灭蜀。同 时 , 张仪 “贪巴、苴之富 , 因取巴 , 执王 121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以归 ”[ 40 ] , 灭掉巴国。秦取巴后 , 并没有立 即置郡 , 而是采取了羁縻政策 , 设置傀儡政 权。公元前 280年 , 楚从黔中郡、巫郡两路 出兵 , 攻占了枳 (今重庆涪陵 ) , 以及江 州、垫江 , 废除了秦置的傀儡政权巴 , 并将 占领的地区划归黔中郡管辖。在前述的涪陵 蔺市遗址出土的三座战国晚期的楚墓应是这 一情况的反映。《舆地纪胜 》卷 159引 《益 部耆旧传 》也云 : “昔楚襄王灭巴 , 封废子 于濮江之南 , 号铜梁侯。”楚国的这一行动 无疑给秦国以极大地刺激 , 因此 , 秦国迅速 地做出反应 , 派司马错从陇西征兵下蜀 , 直 接攻占楚国西境的黔中郡。楚只好退守三峡 地区与黔中郡东部地区 [ 41 ]。在公元前 277 年 , 秦蜀郡守张若又率秦军沿江东下 , “取 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 42 ] , 楚人势力完全退 出峡江地区。我们从这时的考古材料中也可 看出这种情况。如 1997年发掘的云阳李家 坝遗址 [ 43 ] , 其第二期后段出土了秦半两钱 等秦物 , 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在崖脚楚墓 中有被巴墓打破的现象 [ 44 ] , 说明楚人已经 离开了此地 , 巴人复归。而前述的奉节上关 遗址、巫山麦沱墓地的楚墓多为战国晚期 , 多出土戈、矛、剑和箭镞等武器。故 《战 国策 ·燕二 》载 : “楚得枳而国亡。” 三、巴楚关系变化的原因 从巴楚关系变化的历程 , 我们可以看 出 , 巴楚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时战时和 , 而总的趋势上 , 是楚国占有优势 , 巴人处于 劣势。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 是有着深刻的 政治历史背景的 , 与经济利益有着明显的联 系。 春秋早、中期 , 巴人处于陕西东南境、 大巴山以北地区 , 其北受秦岭山脉的阻挡 , 又有秦和诸夏的限制 , 西面又是蜀国的势力 控制 , 发展都有限 , 只有向东面和南面发展 一途 , 因为这时东面和南面居住的百濮是分 散聚邑而居 , 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 [ 45 ] ; 虽 然有庸国与麇国 , 但实力都比较弱小。故 此 , 要向东面和南面发展 , 消灭庸国与麇 国 , 就只有与居住在庸国东面的楚人联合 , 形成两面夹击。而这时的楚人 , 居住在今南 漳县城附近蛮河中游近上游处 [ 46 ] , 其南面 有权国 , 东面有罗、卢、鄢三国 , 北面有邓 国 , 跨汉水两岸 , 西面是庸国 , 庸国之西北 就是巴国。为了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 , 得志 于江汉地区 , 楚国也需要盟友。因此 , 在开 疆拓土的共同的政治目标上 , 巴楚两国实行 了军事同盟 , 联师伐邓、伐申 , 共同灭庸 , 瓜分了其国土。虽然其间也发生了摩擦 , 但 总的关系上是友好的。 巴、楚结盟的性质在于互相利用对方的 力量 , 达到本国的所要实现的目的 , 因此 , 当两国利益发生冲突时 , 同盟的破裂就必不 可免了。到了春秋晚期 , 巴人已从陕南安康 一带南下 , 占据了今重庆及嘉陵江流域等广 大地区 , 建立了强大的巴国。据 《华阳国 志 ·巴志 》载 : 巴国 “东至鱼腹 , 西至 道 , 北接汉中 , 南极黔涪 ”, 即今东到奉 节 , 西到宜宾 , 北接陕南 , 南包重庆乌江中 下游地区的广大区域。而此时的楚国 , 发展 更为迅猛 , 灭国数十 , 疆域从江汉之间 , 扩 展到汝淮之间 , 并北出方城 , 争霸中原。小 国的灭亡 , 使矛盾的缓冲地带消失 , 导致大 国的直接对垒。共同的政治目标的实现 , 使 巴楚由盟友变成了敌手 , 友好关系随之破 灭 , 对峙于奉节一带。 战争是政治的激烈表现 , 既是为了政治 利益 , 也是为了经济利益 , 但最终目的还是 为了经济利益。巴人控制的峡江地区西部是 我国古代著名的产盐区 , 由于地质条件的作 用 , 该地区盐卤资源十分丰富 , 有着许多出 露地表的盐泉与浅层的盐矿 , 开采利用条件 良好 [ 47 ]。如巫溪县宁厂镇宝源山盐泉就是 在地质压力作用下 , 喷出地表 , 从巫溪至涂 家坝的大宁河两岸 , 天然盐泉有 13处 , 其 中最有名的是 “白鹿泉 ”。《舆地纪胜 》载 : 221 考古文物研究 “宝山咸泉 , 其地初属袁民 , 一日出猎 , 见 白鹿往来与上下 , 猎者逐之 , 鹿入洞不复 见 , 因酌泉知味 , 意白鹿者 , 山灵发祥以示 也。”忠县的盐矿因三叠纪的含盐层遭到甘 井河、汝溪河的侵蚀 , 已形成浅层埋藏 , 接 近于地表 , 十分方便开采。除此之外 , 峡江 地区的盐泉和盐矿还有奉节、云阳云安、云 阳故陵长滩盐泉、开县温汤镇盐泉、及彭水 郁山盐泉等。在人类进化历程中 , 盐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 , 当盐被人食用后 , 会凝聚或 胶结进入细胞内的营养物质 , 使其不再游离 出去 , 从而被细胞吸收 , 增强人的体质和精 神 , 因此 , 人类生活离不开盐。除盐而外 , 峡江地区还盛产丹砂 , 为楚国髹漆业所必 需。 从文化机制和模式来看 , 楚人是一个只 喜原居、不喜山居的族群 [ 48 ] , 峡江地区不 是其所爱 , 但丰富的盐卤资源和丹砂诱惑着 楚人。传说楚所要求的三城 , 就是奉节的鱼 邑、巫溪的巫邑和云阳故陵邑 [ 49 ]。奉节的 鱼邑、巫溪的巫邑乃是宝源山盐泉所在地 , 云阳故陵邑乃是长滩盐泉所在地。由于这三 地都是盐业基地 , 关系到巴国的经济命脉 , 巴蔓子当然不会允许 , 只好自刎 , 以死谢 罪。在巴蔓子死后不久 , 楚国即大举西进 , 占据了忠县及其以东的盐矿资源 , 设置巫郡 进行开发管理 , 大量的楚人也来到峡江地 区 , 或戍守、或制盐。云阳李家坝遗址与忠 县崖脚遗址就位于盐运的必经之地 , 而哨棚 嘴、瓦渣地遗址大量出土的尖底陶杯和花边 陶釜就是当人们晒卤制盐和熬卤制盐的容 器 , 时代可从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 , 其最盛 时就是楚控制的战国中期 [ 50 ]。故 《华阳国 志 ·巴志 》记道 : “江州以东 , 滨江山险 , 其人半楚。”他们与巴人一起 , 创造出了灿 烂的文化 , 留下了丰富的共存杂糅的巴楚文 化遗存。如 1972年发掘的涪陵小田溪 3个 巴族墓葬 [ 51 ] , 就出土器物来看 , 多为巴文 化的典型器物 , 但也有楚器或仿楚器物出 现 , 如第 2号墓出土的镂空双龙吻铜镜 , 就 与长沙枫树山第 11号墓出土的战国方形透 雕蟠螭纹镜相似 , 当出自楚地 ; 第 1号墓出 土的编钟 , 当是仿制楚编钟而来。犹如前述 的巴东西 口古墓群 , 既有楚墓、又有巴 墓。两种不同的文化同时出现在一个墓地 , 可见 , 巴楚虽然处于战争状态 , 但两国人民 互通物流 , 你来我往 , 和平共处。在楚郢都 歌 “下里巴人 ”,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必为巴歌无疑 [ 52 ]。在考古文化上也表现为 楚墓葬中有巴器 , 巴墓葬中出楚物 , 二者相 辅相成 , 交汇融合。 秦灭巴后 , 加剧了与楚对峡江盐卤资源 的争夺。到战国晚期 , 随着楚国势力的退 出 , 巴人又占据了峡江地区 , 直到后来汉化 或演变为其他少数民族。 巴楚关系既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 又 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在春秋早、中期 , 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 , 他们结成联盟 , 关系 友好。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 , 为了争夺峡 江地区的盐卤与丹砂等资源 , 他们又时常处 于战争状态 , 关系恶劣。但在文化上却是交 互影响、共存杂糅。 [ 1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宜昌县小溪口遗址发掘简 报 1江汉考古 , 1985, (1) 1 [ 2 ] 湖北省博物馆三峡考古队第三组 1宜昌朱家台遗址 试掘 1江汉考古 , 1989, (2) 1 [ 3 ] 湖北省博物馆江陵考古工作站 11981年湖北省秭归 县柳林溪遗址的发掘 1考古与文物 , 1986, (6) 1 [ 4 ] 国家文物局三峡湖北工作站 1柳林溪遗址 1998年发 掘主要收获 1江汉考古 , 2001, (4) 1 [ 5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 1湖北秭归县庙 坪遗址 1995年试掘简报 1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 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356~651 [ 6 ] 宜昌市博物馆 1三峡库区秭归曲溪口遗址发掘简 报 1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00: 384~891 [ 7 ] 鄂西自治州博物馆 1巴东西 口古墓群发掘简况 1 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321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 社 , 2000: 3571 [ 8 ] 山东大学考古系 1湖北省巴东县黎家沱遗址发掘报 告 1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00: 239~2731 [ 9 ] 重庆市文化局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巫山县文 物管理所 1巫山麦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报告 1见 : 重庆市文物局等编 ,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 ·1998 卷 1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3: 119~4471 [ 10 ] 吉林大学 1四川奉节县新浦遗址发掘报告 1三峡考 古之发现 (二 ) 1 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142~1541 [ 11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 掘 1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00: 155~1781 [ 12 ]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1奉节上关遗址发掘简报 1见 : 重庆市文物局编 ,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 ·1998卷 1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3: 276~2981 [ 13 ] 四川大学历史考古专业 11994~1995年四川云阳李 家坝遗址的发掘 1三峡考古之发现 (二 ) 1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75~1211 [ 14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 重庆市文化局 , 云 阳县文管所 1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 1997年度发掘 简报 1考古 , 2004, (6) 1 [ 15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 云阳县文物管理 所 1云阳李家坝遗址墓葬区发掘报告 1见 : 重庆市 文物局等编 ,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 ·1998卷 1北 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3: 592~6061 [ 16 ] 杨林 1长江三峡楚故陵的高科技手段勘探与发掘 1 见 : 霍巍等主编 ,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 成 都 : 巴蜀书社 , 2002: 1181 [ 17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 , 重庆市忠县文 物管理所 1忠县崖脚墓地发掘报告 1见 : 重庆市文 物局编 ,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 ·1998卷 1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2003: 679~7341 [ 18 ]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 涪陵区文物管理所 1涪陵蔺市 遗址发掘简告 1见 : 重庆市文物局编 , 重庆库区考 古报告集 ·1998 卷 1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3: 813~8341 [ 19 ] a1杨宽 1战国史 (增订本 ) 1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98: 2781 b1黄盛璋等 1楚的起源和疆域发展 1地理知识 , 1979, (1) 1 [ 20 ] 左传·庄公十八年 1 [ 21 ] a1童书业 1古巴国辨 1中国古代地理考证集 1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2: 121~l221 b1春秋左传研究 1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0: 241~2431 [ 22 ] a1赵冬菊 1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 1贵阳 : 贵州民 族研究 , 2000, (4) 1 b1李世斌 1古代三峡地区的巴人与巴国 1三峡学 刊 , 1994, (1) 1 [ 23 ] a1唐金裕 1汉水上游巴文化探讨 1文博 , 1984创刊 号 1 b1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1城固宝山———1998年发掘报 告 1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20021 [ 24 ] 段渝 1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 1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 (人文版 ) , 2004, (6) 1 [ 25 ] 张正明 1巴人起源地综考 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 文版 ) , 2004, (6) 1 [ 26 ] 左传·文公十六年 1 [ 27 ] 《华阳国志 ·巴志 》载 : “楚共王立 , 纳巴姬。” 《史记·楚世家》和 《左传 ·昭公十三年 》也载有 “巴姬”1 [ 28 ] 《史记索隐》引 《郡国志》“巴郡鱼复县有 关”1 [ 29 ] 《太平寰宇记》卷 147“长阳县”: “废巴山县在县南 七十里 , 本 山县地 , 即古扦关 , 楚肃王拒蜀处。” [ 30 ] [ 31 ] 刘琳 1华阳国志校注 1成都 : 巴蜀书社 , 1984: 60~611 [ 32 ] 石泉 1古代荆楚地理新探 1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8: 467~4731 [ 33 ] [ 37 ] [ 40 ] 华阳国志·巴志 (卷一 ) 1 [ 34 ] 《华阳国志·巴志》载 : “战国时 , 尝与楚婚。” [ 35 ] a1潘光旦 1湘西北的 “土家”与古代的巴人 1潘光 旦选集 (第二卷 ) 1北京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1999: 3371 b1郑文 1巴楚关系刍议 1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 版 ) , 1998, (6) 1 [ 36 ] 童恩正 1古代的巴蜀 1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79: 251 [ 38 ] 张典维 1巴人起源于清江的历史佐证 1三峡文化研 究 , 1997, (3) 1 [ 39 ] 同 [ 24 ] 1 [ 40 ] 《史记·秦本纪》载 : “二十七年 , 错攻楚 , 赦罪人 迁之南阳。白起攻赵 , 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 陇西 , 因蜀攻楚黔中 , 拔之。” [ 42 ] 史记·秦本纪 (卷五 ) 1 [ 43 ] 同 [ 14 ] 1 [ 44 ] 同 [ 17 ] 1 [ 45 ] 《左传·文公十六年 》载 : “百濮离居 , 将各走其 邑。” [ 46 ] 张正明 , 喻宗汉 1熊绎所居丹阳考 1楚学论丛 , 19901 (下转 152页 ) 421 考古文物研究 [ 28 ] (宋 ) 程颢 , 程颐 1 二程集 1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11 [ 29 ] 董新林 1赣闽地区宋墓形制类型和分期初探 1见 : 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 1北京 :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 2002: 516~5281 [ 30 ] 朱由凿 1惠园睿制集·卷十 ·杂着 1台湾中央研究 院傅斯年图书馆影印本。转引自 : 大泽显浩 1明代 出版文化中的 “二十四孝”———论孝子形象的建立 与发展 1 (台湾 ) 明代研究通讯 (第五期 ) , 2002, (12) : 11~331 [ 31 ] 江玉祥 1元刊 “二十四孝 ”之蠡测 1中华孝道文 化 , 成都 : 巴蜀书社 , 20011 [ 32 ] (日 ) 杉山正明 , 北川诚一 1大 Â Ó ” Ë の时代 1 世界 の历史 ( 9 ) , 中央公论社 , 1997: 2851转引 自 : 大泽显浩 1 明代出版文化中的 “二十四 孝”———论孝子形象的建立与发展 1 (台北 ) 明代 研究通讯 (第五期 ) , 2002, (12) : 11~331 [ 33 ] 锲蒙便 1二十四孝日记故事 1明万历四十二年周静 吾四有堂刻本 1北京图书馆藏 1另见 : 日记故事大 全 (汲古书院影印本 ) 1见 : 和刻本类书集成 (第 3辑 ) 1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01[ 34 ] 国内诸多学者忽视了版本的问 , 误将 《日记故事大全 》的 “二十四孝 ”故事内容 , 当成郭居敬《二十四孝诗选》的题材加以介绍 , 需要引起注意。如王炳照的 《说说 “二十四孝 ”》 ( 《文史知识 》1988年 6期 ) , 等等。[ 35 ] 唐碧编 1前后孝行录 ·二十四孝原本 1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91年 12月影印本 1本书中也收录《日记故事》所载的 “二十四孝 ”故事内容。这是根据道光初年京江柳书谏堂初刊本修补重刊。说明在清代中期 “二十四孝”的流行情况。[ 36 ] 本文是笔者在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时 , 于2004年 4月份完成的一篇小文。关于高丽 《孝行录》的 “二十四孝”故事 , 我国学者鲜有提及。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初因。完稿不久 , 笔者有幸读到大泽显浩先生高质量的论文 , 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大泽显浩先生惠赠大作 , 深化了笔者的一些认识。同时 , 也诚挚感谢赵超先生提出的宝贵建议。(责任编辑 : 辛  革 ) (上接 97页 ) [ 8 ] 邹衡 1郑州小双桥遗址商代隞 (嚣 ) 都说辑补 1考 古与文物 , 1984, (4) . [ 9 ] a1杨育彬 1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序言 1郑 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19931 b1宋国定 1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现综述 1 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 社 , 19931 c1杨育彬 , 孙广清 1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及相关 问题 1殷都学刊 , 1998, (2) 1 [ 10 ] 张国硕 1小双桥商代遗址的性质 1殷都学刊 , 1992, (9) 1[ 12 ] 任相宏 1岳石文化的农具 1考古 , 1995, (10) 1[ 13 ] 任相宏 1郑州小双桥出土的岳石文化石器与仲丁征蓝夷 1中原文物 , 1997, (3) 1[ 14 ] a1陈旭 1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即隞都说 1中原文物 , 1997, (2) 1b1张国硕 1商王伐东夷事件之考古学佐证 1中国文物报 , 1998 - 02 - 041(责任编辑 : 李素婷 ) (上接 124页 ) [ 47 ] 李小波 1川东古代盐业开发对行政区划和城市分布 的影响 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3) 1 [ 48 ] 张正明 1楚史 1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95: 3051 [ 49 ] 任乃强 1四川上古史新探 1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6: 2581 [ 50 ] 孙华 , 曾宪龙 1尖底陶杯与花边陶釜 1巴渝文化 (第 4集 ) 1重庆 : 重庆出版社 , 1999: 59~771[ 51 ] 四川省博物馆 , 重庆市博物馆 , 涪陵县文化馆 1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 1文物 ,1974, (5) 1[ 52 ] 董珞 1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 1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9: 2211(责任编辑 : 李素婷 ) 251 考古文物研究
/
本文档为【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