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2018-09-07 26页 doc 288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5305

暂无简介

举报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提示: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存在某些笔误或不明确之处,请参考教材)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前言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1857-1858 经济学手稿,第一次系统的表现马克思主义 1861-1863 ………………………内容更为丰富,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 1867《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1894 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理论的终结 2. 发展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改造将两大块基本合并,社会...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提示: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存在某些笔误或不明确之处,请参考教材) 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前言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1857-1858 经济学手稿,第一次系统的表现马克思主义 1861-1863 ………………………内容更为丰富,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 1867《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1894 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理论的终结 2. 发展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改造将两大块基本合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然后才是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进行研究,强调共同点。 分为四部分:基本理论 经济性质,经济运行,经济发展。 一 一百多年来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 1. 三个阶段 1) 沉默:《资本论》出版后恩格斯和德国民主党内部认识的书评 2) 公开进攻:凯恩斯《资本论》只是一本陈腐的教科书 3) 理论探讨(学术):二战后,试图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运用于经济学。 2.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复兴 1) 有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全面的活跃,限于学术范围 2) 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经济范围中有了新的方向发展,标志着该理论将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原因: a) 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一些问“滞胀” b) 学生运动,主要十美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流派 c) 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出现和出版 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就是教条主义 第1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 第1节 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的理论发展过程 19世纪40年代形成,最早认为应为私有制的经济范畴与经济规律。 50年代,研究对象应为生产关系。 《资本论》之后,研究对象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反杜林论》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支配物质生活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2. 讨论 1. 是否研究生产力 1) 经济学应该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 忽视生产力的研究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致命的弱点 2) 经济学应探讨生产力发展规律,但应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对第一侧向的研究称为应用经济学,讨论的结果产生了生产力经济学(中国首创)。 正统观点: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2. 生产关系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生产关系: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西方经济学:资源有限与人的需要无限的矛盾 第2节 研究方法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最主要部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之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1) 注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2) 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成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这些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人的意志。 2. 抽象法 3. 历史-逻辑法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即思想的进程是历史的反应,但应排除偶然因素 2. 评论 1. 英:米克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有关的三个方面: 1) 马克思把生产关系最为其他关系的基础 2) 马克思历史逻辑方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马克思早期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成果,运用这种成果对经济学的改造是科学的。 3) 如果人们想根据生产关系来分析资本主义最好的方法就是设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冲击 另一观点: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基础上来考察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要研究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型有必要引入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现代资本主义是有价值的 哈罗德-多马模型Gw= GW相当于马克思理论中的再生产,S相当于积累率k相当于资本有机构成v 2. 久南卡 马克思经济模型由几个方面组成 1) 生产的重要性: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消费 2) 竞争分析的是自由竞争,即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是没有限制,资本家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结果是会使利润平均化。 3) 马的经济模型存在均衡思想, 4) 关心宏观经济问题 5) 收入分配问题认为资本主义下的收入分配具有历史性,工人收入来自劳动力买卖的价格,资本家收入来自剥削。 3. 现代方法 1. 实证与规范分析 2. 动态与静态分析 3. 微观与宏观分析 4. 存量与流量分析 5. 边际分析 6. 经济模型(数学) 第2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商品 1.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性(对生产者以外的人来说) 1) 对生产者而言,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 2)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 与社会制度无关,属于永恒范畴 2.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3. 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相互交换的基础 4. 二因素的关系:对立统一 2.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2. 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了社会分工,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3. 具体落定具有永恒性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力劳动力的耗费,(抛开劳动的具体方式)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1) 社会分工:形成社会劳动(为他人劳动) 2)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人劳动,生产什么,什么时候时候生产属于个人事情) 私有制条件下,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客观上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唯一途径是商品交换的成功(劳动得到社会承认)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 1. 决定 1.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 几种含义: 1) 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社会正常劳动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要的劳动时间安。只考虑生产条件来考虑市场需求 2) 部门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考虑市场需求,把它与生长条件联系起来,如果生产的商品没有市场需求就不称其为社会必要劳动 3) 两种时间是一致的 若wp=wd单个商品可以按照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wpwd相对应。所引起的资源转移方向不会适可而止,常常会过头。 2.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能知识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具有一般劳动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两者的区分需要一定的生产条件,条件不同两者可以转化。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是在市场上自发体现出来的。 2. 变动(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动) 劳动生产率引起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只会影响单位时间所生产的商品数量的变化,价值总量不变。变动趋势是一定的。 第三节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商品拜物教 1. 亚细亚生产方式 1. 马克思,恩格斯论亚细亚生产方式 针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提出,1853年,马克思在一篇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亚洲式的社会”的概念,区别于西方社会。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再次提出“东方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又一次提出。《资本论》第三卷仍有这样的提法。 2. 讨论 本实际二三十年代,苏联学术界发起与一些国家的革命,包括中国有关。共产国际指导革命失败,引发了革命的性质和道路问题。有些学者借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认定东方社会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利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批驳。 六七十年代,讨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有关,主要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地位。两个学派:①无所谓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之分。社会按照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斯大林的观点即无东方社会一席之地,②西方学者(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应又一个独立的东方社会。 2.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确切含义,八种观点的其中三种 1. 指原始社会 马把东方社会放在社会形态演变的第一位。具有原始性,普遍性 2. 处于原始社会之后和奴隶社会之前的混合形态,过渡形态,兼有两者特点。 3. 马克思心目中的原始社会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原始社会。特点: 1) 没有土地私有制 2) 全国分为许多各自孤立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 3) 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府掌握重要的水利交通等公共工程。 4) 社会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而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两种观点:①中国及日本的历史确实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 ②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符合历史实际。 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不能硬套,也不能一味求证于经典,而忽视眼前活生生的例子。 3. 商品拜物教 1. 商品表明上很平凡,其实很“古怪”。由此产生了神秘性,人们对此有类似于宗教的崇拜。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都不具有神秘性,而是在于商品形式本身。劳动产品取得了特定的存在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相互关系表现为物的性质,物的性质天然的代表了人。商品是能感觉又超感觉的东西。 2. 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 1) 拜物教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拜物教-否定 2) 商品拜物教与商品生产相联系 3) 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拜物教 3. 存在的作用和影响 现代社会中,商品货币化,拜物,拜金,消极作用,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发展和高效率。拜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马:“资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勤劳和致富的愿望。”辨正分析,不能因消极作用而否定其积极影响。 第四节价值形成的发展 1.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 1. 确认价值表现的两级: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主动;右边是被动的,起等价物的作用。这种形式必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商品上,而不是同一种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相对的表现在等价物上。原因:两种商品都耗费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性质上相同,数量上“通约” 3. 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交换价值的比例) 价值量不可能完全在交换中表现出来,量的规定性是在经常变化的。四种情况:①A变B不变;②A不变B变;③④AB的价值都变化,其交换比例可变可不变。 4. 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1)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 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可以和很多种商品经常交换 x量商品A=y量商品B,C,D,E……(等价系列) 性质:在该行是中商品的价值阵子体现出来。商品作为一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得到真正体现。原因:一种商品不只是和另一种商品发生经济联系,而是与整个商品社会发生交换关系。扩大的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价值量更加得以确认。该形式也有其缺点: ①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商品等价系列就需要延长 ②交换存在一些困难(物物交换的前提是商品为双方分别需要,否则无法交换) 3. 一般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一系列商品=一种商品(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长生活,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简单,统一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也是变化的。 4. 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金银中只有一种是真正充当一般等价物,起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作用。否则与货币只能是矛盾的。对金和银的估价过高和过低,在这种情况下必定有一种会逐渐退出商品流通。估价过高:劣币;估价过低:良币。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 第五节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量,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价格标准:给货币商品的一定的数量单位。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2. 流通手段:货币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此情况下,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消极作用:在一定时间和市场上有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 3.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当成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能够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能是想象中的货币,也不能是货币符号 4.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的货币,买者和卖者之间可能形成债务和债券关系。支付工资,地租 5. 世界货币: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充当货币(国家之间财富的转移。最初的世界货币是贵金属,现在已经纸币化) 第六节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 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义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通过价格的波动来竟配) ②促使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促使两级分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时间的差异) 第七节通货膨胀的问题 1. 含义: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升。(纸币的发行量只限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通货膨胀不等于物价上升(古典意义上的含义与物价上升不同),但再现代社会中:常常将两者等同起来。当物价上涨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为通货膨胀,能否等同只是一个数量问题 中国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开始于80年代。1980年物价上升原因: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85年后上升明显。政策调整:价格放开,国家定价逐渐变为市场形成价格。88年影响最大,在全球排15(前20位有4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中国,无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大抢购现象。 2.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 1. 通货膨胀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论) 2. 通货膨胀是否可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有益论) 1982年开始讨论:国家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货币稳定。原因:物价上升,财政赤字扩大 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原因:物价上升尽管明显,但并不严重,财政赤字过大可以实行财政紧缩,依靠银行放松 以后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进行 86年以后,围绕“证据”进行,强调实证 a) 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①农业落后;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升;③生产要素短缺,如货币 b) 持否定,对亚洲四小龙的分析,完全可能在价格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c) 认为没有必然联系。折中。对这两个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占上风。 3. 恶性膨胀:通货膨胀达到政府无法控制的程度。不能仅从通胀率来考察 4. 通货膨胀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 政府:受益者①政府是净债务人②通胀条件下,税收增加(按名义收入征税) 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是不利的。①购买力降低,实际收入下降;②影响购买的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需求观;③与消费结构有关 企业:出现虚假利润,库存生产资料大量增加,企业购买行为变化 价格波动的混乱引起信息不准确,导致企业政策的短期行为 5. 对就业的影响 1. 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同方向变化的,既然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确定,则与就业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80年代,中国失业为在职失业,即一部分人劳动生产率均为0,该现象会导致低效益,因此是不会长久的。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2. 取决于两个方面:①管理水平;②生产任务的饱满程度,即需求问题(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 通胀对就业的影响转化为与需求的影响 一种观点:这种影响是双重的 货币过多时,可以刺激需求,促进就业,对在职失业产生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能高估。中国经济是短缺性的,应该不存在需求问题。有人认为应当把货币投入短线部门,使这些部门有充分发展,从而解决制约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第3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1. 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 资本总公式 WA——G——WB 商品流通公式 流通主体不同:资本流通主体是价值;商品流通主体是使用价值 目的:资本流通是获得价值量的增加;商品流通是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 资本与货币最本质的区别:货币能否在自身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从表面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解释。不等价交换能使单个人的所得增加,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整个商品价值量是不会增加。 3. 劳动力成为商品 1. 两个条件:①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②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一切生活来源,一无所有的自由 2.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途径:两级分化和暴力加速分离 封建社会末期,随市场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小生产者之间出现分化,但很缓慢,需要与暴力相结合。最典型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对农民土地的剥夺。(15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期)持续三百多年,耕地变牧场,宗教改革(剥夺教会土地)确立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3. 劳动力商品化的现实:契约用工制度,体现劳动力和工资的相互交换 种类:定期契约,不定期契约,为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而定的劳动契约。三种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内容:①劳动性质(环境,时间,地点等)②工资和福利③第二职业问题上达成的协议④劳动者的保险问题⑤中止合同的方式⑥试用期(1-3个月)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退,无需说明理由。 合同中止: a) 正常中止:雇主必须书面通知雇员,且应该提前告知。合同中止时,雇主需要做的几件事:在失业保险单上签字,对雇员在工作期间的业绩作出客观评价 b) 雇员被不合理解雇:国际劳动组织提出原则以防止雇员被不合理解雇。解决办法:①赔偿:依照工作时间长短和工作水平确定赔偿金 ②恢复雇员工作 ③重新雇佣(待遇,工作可能发生变化) c) 一方违反契约,另一方可以中止合同。 个人契约与集体契约:集体契约中已有的条款个人契约中不再重复,两种契约中对同一问题的条款不一致时,哪个对雇员有利就以哪个为准。 4. 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1. 价值 间接的转化为由维持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决定)。承认劳动力价值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 2. 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趋势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种类 扩大 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 两种观点:①变动趋势是提高的原因:第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不仅抵消了由生产率提高造成的价值降低的因素,还会导致劳动力价值水平的提高(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未进行比较) ②变动趋势是下降的。原因a)劳动力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工资表现出来,而工资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两者具有一致性,但在物价变动时也有差异,实际工资更有意义;b)考察劳动生产率,将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综合起来看, 一定时期后新的劳动力价值指数 3.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会大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这样价值的增殖就产生了。劳动 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节雇用劳动与价值增值 1. 雇用劳动及其特点 1. 对雇用劳动的理解 一种观点:工资劳动=雇佣劳动,从经典经济学角度看,二者不能等同。 马克思主义:①雇佣劳动只是马商品经济相关的一种劳动形式,不能认为存在于商品经济的劳动必定是雇用劳动。而上述观点则片面强调现实性,但没有商品经济,雇佣劳动可能不存在 ②雇用劳动是劳动条件和劳动力相分离为前提的劳动。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小生产者是两者直接结合)只有劳动力缺乏劳动占有劳动条件的,只能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劳动力的条件下才能存在雇用劳动 ③雇用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只是生产一般物质财富,只有雇用劳动才能生产剩余价值(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雇用劳动是劳动的资本主义方式 2. 特点 1) 劳动力的使用有资本家进行,劳动力归资本家监督和支配,为资本家劳动 2) 劳动的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 2. 价值形成过程基础之上的价值增值 1. 价值的形成 1) 商品的价值由哪些部分组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 活劳动 同时进行(物化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增值过程 2) 价值增值 3. 关于剩余价值的探讨 剩余价值的适应范围 承认马克思主义把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不同看法:剩余价值存在两个条件:存在剩余劳动和商品货币关系 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同时认为剩余价值是治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情况下不存在剩余价值 生产目的问题 生产目的两张不同的社会是否有共性:a 社会生产的目的普通性是消费,但消费在不同社会不同,消费主体,消费程度(必需消费 奢侈消费)b 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生产者的直接目的,这种直接目的有共性和个性,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者不以经济为目的c 在资本主义社会,只崩驾的消费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也有共性和个性,其个性体现在物质消费是奢侈消费,建立在剥削基础上。机器生产前表现不明显,主要愿望是致富,精神消费是对权力的占有和享受,后者超过前者。 第三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创造) 1. 资本的划分 最早对资本的划分是重农学派,重商学派之后古典经济学之前分为年预付(从当年生产产品中得到补偿),原预付(几年才支付一次的投资,例如房屋,劳动工具,几年时间才能完全得到补偿) 亚当.斯密最先使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进步性表现在 1 首先明确使用这两个概念,2 将其普遍化,不仅局限于农业资本,接近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分类。 没有提出的原因 1 古典经济学中没有建立劳动力商品的理论,劳动等于劳动力,有些矛盾很难解决,否定等价交换,若工资是全部劳动的报酬,利润则有存在的余地 2 缺乏明确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难以解释价值的转移和创造与同一劳动时间同时进行。 2.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得到再现,不会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以劳动形式存在的资本。它不会发生转移,是劳动者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来源。 划分的作用:1 科学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2 应用于实际经济生活中解释机器设备和技术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3. 为以后一些理论的分析奠定基础,如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 第四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例,表明剥削的程度 m’=m/v m=m’*v 两种生产方法 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 传统的解释: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 2 讨论与分析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合理性:认为假定是不合理的,一定的必要劳动时间与一定的工作日的长度相伴随的。工作日一旦延迟,必要劳动时间也可能要延长,否则工人的生活,劳动力的再生产就会成问题。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应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而不应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3 绝对剩余价值增加,剩余价值率不一定提高 a 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多于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剩余价值量增加,剩余价值率下降。 b 剩余价值率不变,剩余价值量可能增加 c 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多于必要劳动时间,两者均提高 3.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提高剩余劳动时间 2 可参照绝对剩余价值分析这种解释的存在问题 3 关键是在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因此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普天劳动生产的提高,分为直接提高,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间接提高于生活资料生产相关的有关部门生产率=>竞争导致社会生产率提高,生产者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较高的生产率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其余额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4. 提高劳动强调来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单位时间内付出的劳动力 1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 劳动时间未变 b 必要劳动时间实际变少 2 绝对剩余价值迫使劳动者更紧张的劳动,这与延长劳动时间有本质的区别 3 具有两种方法的性质 二重性 一方面与延长劳动时间有相同的结果,前者是劳动的内涵增加,后者是劳动的外延增加,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类似点 第4章 工资 第1节 马克思主义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之前经济学家把工资视为劳动价格(市场价格 自然价格),两者不一致主要受供给关系影响 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 工资性质 2 工资数量 1. 工资的性质: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不是劳动价值=>不认同劳动价格,原因:劳动不是商品 a 商品在交换之前必须独立存在,劳动者和资本家在市场进行过程种劳动并不存在,而是在交换以后才能进行 b 如果劳动是商品,则必然得到其价值,由劳动来决定的结论,这是一种自我循环,毫无意义 c 若劳动是商品,由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应该是全部劳动的报酬,这样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存在。 2. 工资的形式 1 计时工资:按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应吧计时工资的水平与劳动时间和劳动日的长度联系起来,不能光看劳动数量 工资水平/劳动日长度 = 工资/时 工时制度 a 工人劳动时间有一个最低限度(必要劳动时间) b 也要一个最高限(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决定) 实际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缩短的趋势明显 原因:1 资本家在工人工作日长度问题上的态度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条件下,缩短工资时间是可能的,而且不会影响自身利益,反而有所增加 2 政府在缩短工作时间上起了重要作用,工作时间日益规范化 传统观点:工人起决定作用 2 计件工资:按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工资 单位产品的工资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计件工资有利于剥削 a 是资本家扣减工人工资的有效手段 b 可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延长劳动日 c 为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和商品双重剥削(资本家和中间人)奠定基础 3 “血汗工资制“:马克思之后,工资制度出现了一些共同特点,在科学劳动组织和科学管理旗帜下,加强劳动强度,列宁称之为榨取工人血汗的艺术的进步 a 泰罗制:标准操作方法和等级工资制 b 福特制:运用高速传输装置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强度 3.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用货币额表现的工资水平 实际工资:用名义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两者成正比,导致二者不一致的因素: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税收 4. 工资的国民差异 国家直接工资水平的差异 a 产生的原因:劳动力的价值水平不同 b 如何比较:I)把不同的工资水平换算到同一工作日制度下进行比较,II)把计时工资换算成计件工资 第2节 分享工资(马丁.L.威茨曼1984年《分享经济》提出) 边际:一种分析方法,1984年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马尔萨斯提出微分在经济中的应用),后来,汤普森提出政府在商品采购中如何利益最大化 1. 提出分享工资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滞胀“(原因,措施),传统看法:原因:a 工资和物质之间存在着跳背游戏 b 政府干预过多,工会力量过强 c 美 70年代,越南战争,石油价格上升 d 某些自然现象导致 采取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来解决 威茨曼的评价:政府学会了凯恩斯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克服经济萧条,1945-1965间取得了可观成就,人们还没有充分理解扩张行的政策在经济运行方面起的破坏性作用,问题不在于宏观而在于微观方面,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工资制度(雇员的报酬是同某种外在的核算单位相联系的,而这种核算单位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无关,且与企业所能做到的一切没有联系) 2. 分享工资 经济运行系统从企业这一级进行根本性修补,我们要选择一种能够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功能的劳动报酬形式,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恰当反映生产商经营状况的核算单位相联系,把“分享工资“视为天然武器,资本家和工人对工资的谈判所确定的不再是确定数额,而是分享的比率。 3. 分享工资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1 经济中存在价格制度 价格系数=AR/MR 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反应首先是削减产量而不是降低价格 传统的政策 a 根据MC=MR确定产量 b 根据产量确定雇员数 c 根据加价系数和边际成本确定价格 2 分享工资为什么能克服滞胀 a 在分享工资条件下,边际收入总是大于边际成本,可以使工人成分就业的倾向解决了滞胀的停滞问题 b 相对于传统的工资制度,企业本身有反滞胀倾向,工人的工资,产品的价格成正比,实行分享工资,提价对企业而言代价是很大的 3 既然分享工资下具有充分就业的倾向,且企业本身也有反膨胀倾向,无论政府在稳定币值,抑制通胀方面采取什么政策都不必担心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都不会出现通胀紧缩与大量失业并存的局面 3 传统的工资制度:危险的时代错误 a 传统的工资制度对付经济的不确定性时是最糟糕的办法 两种不确定性:特有的不确定性(某一种商品和某一种产业特有,与其他部门无关,这种不确定性会被其他因素抵消,因而不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又是个人并未意识到)一般的,与总需求有关的不确定性(几乎影响到每个产业甚至每个企业),总需求下降,传统的工资制度只能减产量,关闭工厂,并有扩散的倾向,所留下的是大量失业的工人和倒闭的工厂 b 假如经济状况良好,传统的工资制度也有其有效的方面,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从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价值高的地方以实现有效配置),但经济状况良好只是一种假设 4 分享工资在一些国家以取得实效 日本 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奖金制度,是世界上唯一实行类似分享工资制度的国家,这种经济出现了理论上所能遇见的一起发展趋势,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成绩体系了分享哦能够在的作用,制度形成的原因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东方文化,奖金在日本雇员收入种具有独立地位,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为雇主在经济衰退时期减少劳动成本提供了重要手段 雇员收入:薪水(契约现金所得) 奖金 4. 如何实行分享 a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教育,咨询,提供信息,让人们充分认识分享工资的好处 b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手段促使企业采用分享制度 c 必须扩大企业同时转向分享制度,一个或几个企业搞是不行的 分享工资只是劳动报酬方式的改变,不存在颠覆资本主义制度基础的危险,国家的大量决策还是由资本家制定的 5. 评论 1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相对深刻性,把人们讨论的问题从宏观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工资问题迟早成为滞胀的中心,凯恩斯的理论是防御性,问题出现后的补救,威茨曼的理论是适应性的 疑问:a 滞胀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传统的工资制度于滞胀从历史上没有必然联系 b 用相当的篇幅追溯分享的历史,分享与传统工资二者在很长时间内并存,但传统工资制度却取代分享的主导 c 分享制度的实施, MRL>0 ?当MRL>0但很小时,可能出现MRL<0,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强有力的计划是什么? 6. 分享与中国的承包制 在经济体制改革种承包只是一种过渡,很不规范 承包范围不断适应扩展,承包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讨价还价,承包在利益上不对称 承包制中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从理论上讲类似于分享经济,但不存在威茨曼提出的两者倾向,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固定就业制度,反通胀倾向不明显,劳动力价值低,分享比例小,提价付出的代价小,当时中国处于总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状况,制造通货膨胀,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因而导致价格上升,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未建立自由的就业制度,出现的反常规现象抵消了反通胀倾向。 第5章 资本积累 主要问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劳动力相对过剩,积累规律-贫困问题 第1节 再生产 一 再生产:连续的不断更新地看待生产过程,生产与再生产具有同一性 内容:a 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出物质产品,任何社会具有的一般内容,与社会形态无关 b 都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每一生产关系都能重新生产出原来的生产出原来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性 形式:简单再生产(规模不变) 扩大再生产(规模扩大) 二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每一扩大再生产其主要部分是简单再生产的规模不变:总生产规模不变,每年资本量不变,每年获得的剩余价值不变,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简单再生产能消除孤立生产过程种的许多假象 1 可变资本v的再生产(对资本价值再生产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象:资本家养活工人 分析:a 工人只有在不断在生产其自身报酬基础的条件下并在此过程中增加了新的量-剩余价值。b 就整个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考察,货币工资只是一种凭据,凭着货币工资,工人可以在自己生产的产品种占有一部分 结论:工人自己养活了自己,而且养活了资本家 2 全部资本( c + v)的再生产 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创造的 现象:作为一个企业的起点的资本与劳动无关,但连续看待生产过程,还是剥削来的作为起点的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剩余价值的积累物,全部资本表现为工人的劳动成果。 3 工人的消费( 生产消费-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消费生产资料 个人的生活消费-工人自己支配,生产资料外进行个人消费,只不过为下一个生产过程提供劳动力,对资本家来讲必不可少,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因而也由资本家控制 三 扩大再生产:把其中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再生产 原因:内在原因: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利益的驱使 外在原因:竞争的压力 分析:1 追求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2 剩余价值不仅是剥削的结果,而且是剥削的手段 3 劳动力的不断买卖,从形式上讲是平等的,从内容上讲是不平等的,扩大再生产时,资本家没有支付任何等价物的情况下占有了更多的劳动力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实质 (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 一 基本条件 a 剩余产品:社会总产品-补偿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 b 剩余产品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且剩余产品中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转化为资本时以价值的形态转化的,价值必须能转变为新的物质,也许剩余产品中不存在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 c 必须有可以追加的劳动力 二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家依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新的剩余价值,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化 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商品生产者直接占有自己产品的权力 资本主义占有权:资本家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权力 分析转化注意的两个方面:a 预付资本与追加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b 形式与内容的区别 分析:假定原来的预付资本是有某种原始积累形成的,以此为出发点,应为商品生产的所有权,按照商品生产规律,所有权占有自己的产品,后来,资本家追加资本,而这是来源于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又是购买劳动力的结果,因而追加资本看,最初的购买行为完全符合商品交换规律的等急交换逐步演变为表面上的等价交换,现在用来和劳动力交换的资本是资本家不支付任何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这部分资本不仅要由它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要加上一个新的余额 通过对劳动力买卖关系的演变说明规律的转化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的所有权越来越表现为可以无偿的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而工人越来越变为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分离,劳动力的买卖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剧变 在保留商品生产基础上,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来发展一种纯粹的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当作商品来出卖,这种结果不可避免的,永恒的商品生产所有权余资本主义所有权对工人来说消失资本主义所有权时荒谬的,在一定前提下,马克思的理论时成立的 三 资本积累量 1 剩余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积累量取决于积累率,即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率不是由单纯的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才具有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资本家处理积累消费关系是不一样的 第一时期:工场主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辛勤劳动-古典资本家,谴责个人消费 第二时期:工场主赚到了少量财产,但还是辛勤劳动,过俭朴生活 第三时期:工场主的奢侈消费已经开始 第四时期:一个划时代的时期,大肆挥霍的时期,考经营扩大实现的 2 分割比例,一定情况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量,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演变为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a 剥削程度 b 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对资本积累的影响较负责,生产率提高-单位价值量下降-剩余价值增加?但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可以雇用更多的劳动力和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旧的机器设备 为效率更高的新的机器设备代替,不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部分可以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利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保存已经积累起来的价值;所使用资本和所耗资本的差额,差额越大,越有利于资本积累。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 一 一般解释:a 资本构成 1)资本的物质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率关系,受生产技术水平绝大技术水平越高,物质构成越高,因此也称之为资本主义的技术构成,2)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V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也通过C:V衡量,其变动趋势时不能提高的 二 讨论 1 概念 a 资本有机构成应是c/v还是c/(v+m)?前者为教科书派,后者为现代派 现代派的产生 1)马克思理论虽然以c/v表示有机构成,是正确的,但后者能更好的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是为了表示推动一定的物化活动(生产资料)需要多少劳动 2)资本有机构成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常用来衡量资本的密集程度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因此后者表示更合适 3)用后者可以舍弃掉剥削程度对资本邮寄构成的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是独立于剥削程度之外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支持教科书派,评论现代派 a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资本构成而不是产品构成,马克思理论资本有机构成只能表现为生产资料与活的劳动力 b 有机构成与价值构成是否同一概念,资本的价值构成可以由于与技术构成无关的原因而发生变化,马克思用有机构成折椅概念是想说明企业内部的技术变化。c 用存量还是用流量衡量,马克思主义假定生产周期是一年,资本周转一次,叫存量,与流量相等,否则,存在存量与流量的差异,预付资本-存量 所有资本-流量 结论:1、工业越发达,资本有机构成越高,2、在不同的工业部门中,资本有机构成不同,3、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利润率下降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存在问题:1、利润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明显变化,2、价值规律作用下,会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也就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较低的部门流动,在资本有机构成趋势是下降的,3、以许多国家内部看,资本有机构成最高,利润率未必低,新兴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于传统部门,若利润率低,则,新部门无法发展。 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 一般认为技术构成是提高的,但价值构成提高是不一定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导致生产资料价值下降,生产资料数量增加不等于价值构成提高 技术进步的特性:是节约劳动还是节约资本 两者观点:a 较早观点,技术进步有节约劳动倾向=>(相反) b技术进步节约资本活节约劳动还是资本不明显;(后来的观点):a 技术进步的倾向必须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价格的制约,若节约劳动,则固定资本比例增加,可变资本比率下降,较大时期后,劳动旅价值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上升,因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出现了跟节约劳动相反的情况,b技术进步节约流动资本也使得对原材料的利用更加充分,c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机器代替劳动力有个限度,达到这个限度后,技术的进步就不能节约劳动而是节约资本 第四节人口规律 一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对应运动 1 劳动力需求取决于可变资本的量而不是全部资本的量,不考虑劳动力价格 c/v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相对减少,需求就会相对减少,两者情况 a 原有资本有机物÷构成提高,造成机器排挤工人的结果,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b 追加资本有机物÷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在经济生活中减少了就业机会 2 供给增加 c/v提高,技术进步为前提,三种情况 a 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哦那个机,b中小资本家破产成为劳动力,c 由于技术进步,劳动力范围扩大,女工和童工的大量使用 3 劳动力绝对过剩,社会的全部生活资料不足以养活人口数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相对过剩,供给相对需求过剩 二 相对人口过剩的三种形式与必然性 三种形式:a 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存在于农村的过剩人口,表现不明显,b 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城市中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的过剩人口,在就业和失业中交替,c 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无固定职业,就业不规则的过剩人口 必要性:a 可以调节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关系,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宽松的环境,b对在业者是一种巨大压力,也可以为资本家所利用 三 马尔萨斯的理论与批判 1 庸俗经济学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贵族理论提出于1798年《人口原理》,1803年第二版公开发行,背景:大量劳动力被排挤,女工童工大量使用,处理批判资本主义的激进思想,统治阶级需要理论来辩护 2 内容有三部分 a 人口规律 b 运用材料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 c 对激进理论的批判 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每25年人口增加一倍,生活资料增大不可能快于人口增长,最多按算术级增加,主要由于土地产量增加是递减的,若干年后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预防办法:批判 a 没有把人口规律与社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抹煞了人口规律的阶级性,而谈普遍的人口规律 b 土地产出的增长是递减的,如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追加的投资与技术进步相联系,土地增长,递减是不成立的,c 存在着材料上的错误,运用的美国材料,人口增长有特殊情况,大量移民不能当作普遍规律,而且与现实情况不符。 第3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 一般理论:资本积累是两极的积累,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级是贫困的积累,分为绝对贫困(生活条件和工资条件相比绝对恶化,一般情况下,绝对贫困不能当作规律)和相对贫困(劳动着所得的在他们所创造财富过程中的比例下降) 二 关于“贫困“的讨论 三个派别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存在甚至只存在绝对贫困,不存在相对贫困,最初发生在第二国际,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是绝对的 2 相对贫困论 a 否定马克思理论存在绝对贫困的思想,如果马克思存在绝对贫困的额思想则与工资理论相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总是处于生理上最低界限,b 用不同理解解释相对贫困 1)相对贫困指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贫困,而不是整个阶级贫困,贫困与产业后备军相联系 2)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贫困,从长期看,贫困存在于世界不发达地区,一部分国家对另一部分国家的剥削造成的,符合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3)不是单纯的收入问题和财富分配问题,而是工人阶级的异化,具有某种心理学的性质,必须以心智心理上理解 3 否定贫困论 ,不存在绝对贫困也不存在相对贫困 ―――资本主义经济学家 三 资本积累的模型 基本观点:资本有机构成=c/v 2 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是提高的 3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4 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符合假设 K:预付总资本(其中可变资本L) Q-年产品的价值,其中 C:年产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C1:价值中的固定资本,C2:价值中的不变资本) r:年产品价值中的可变资本 m: 年产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 :预付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例 :固定资本的年折旧率 :流动资本的周转次数 m’:剩余价值率 p’:利润率 :劳动生产率 需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有些关系理清楚) 1 资本有机构成问题 两种有机构成: 说明:a 比较高的预付资本有机构成R1并不意味着R2一定高 b 就两个国家而言,A国家RA2RB1 并不意味着RA2>RB2 2 劳动力需求 假定劳动力价值一定 考虑:对劳动理需求的增量和总量如何变动? 从长期来看, 为常数,则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量是递减的 (假定K与R1同倍增加 n>1 ,则Lt>L0,总量递增 n > m n=m n I C+V+m= I C + II C ; II C+V+m = I V+m +II V+m 生产资料供给平衡 生活资料供给平衡 六 扩大再生产 1 前提 m(消费m/x 积累 m-m/x △C>0->生产资料 △V>0 ->生活资料 IIC+V+m>IV + m/x + IIV + m/x IC+V+m>IC + IIC 三个前提:a IV+m > IIC b II C+m-m/x >IV+m/x c IV+m + II V+m >II △C+△V+m ??? 2 第一例 I 4000C+1000V+1000m=6000 II 1500C+750V+750m =3000 I 1000m( 500 m/x 500 m-m/x )( 400△C 100△V) I 4000C + 400△C + 1000V + 100△V + 500m/x=6000 II 1500C + 100△C + 750C + 50△V + 600m/x=3000 =>IV+△V+m/x=II C+△C 引申 IC+V+m=IC+△C + IIC+△C IIC+V+m=IC+△V+m/x +IIV+△V+m/x 简单再生产 IV+m=IIC 扩大再生产 IV+△V+m/x=II C+△C 3 第二例 I 5000C+1000V +1000m=7000 II 1430C+285V+285m =2000 I部门的积累率为50% I 5000C+500(m-m/x)+1000V+500m/x=7000 II 1430 +70△C+285V+14△V+201m/x=2000 第二层次 I 5000C+417△C+1000V+83△V+500m/x=7000 II 1430C+70△C+83△C+285V+140V+17△V+101m/x=2000 两例的区别:第二例重IV+m/x>IIC,第一例中二者相等,因而第二例中需追加资本,I部类的简单再生产可能导致II部类的扩大再生产,即两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并不一定同时进行 七 评价 1 除极少数人外,都认为简单再生产模型的合理性 2 …………………………扩大再生产模式存在明显缺陷 a 未解决积累和积累率问题 b 缺乏动态分析,许多经济因素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未考虑如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 3 对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的分歧,尤其是第一前提 4 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部类的生产模式,三部类a 资本家消费的奢侈品从I中独立出来形成II部类,b 再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以军火工业为主的毁灭性资料 c 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适应的经济模式:III 军火和为政府消费而生产的其他商品,IV,政府活动(前三部类是商品生产,第四部类是非生产) 八 生产资料优先增大原理(列宁提出)C/V比例提高,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500(m-m/x) ( 400△C 50△V) I:4000C+450△C+1000V+50△V+500m/x II 1500C +50△C+750V+10△V+490m/x C:V=4:1 => C:V=9:1 增长速度 I>II 影响: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具体实践中追求生产资料优先发展,重视重工业,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 第4节 经济危机 一 产生原因: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两表现:a 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 生产有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相对需求缩小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建立在技术发展与社会分工基础上,与社会形态无关,因而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 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年的英国,表明基本矛盾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深刻的阶段,是生产过剩(相对过剩的危机,销售停滞,商品积压,工厂停产,萧条) 二 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 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现象,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的更新 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的阶段性 三 解决办法 在资本主义内部无法解决问题,改变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是否有经济周期,要看采取何种经济制度,也存在经济周期,但不能否认社会主义本身 第5节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 一 战后经济周期存在及原因 划分经济周期的变化:一个较长时间,包括几个周期,理论依据:恩格斯出来一般性危机外,还存在中间性经济危机(比较大的经济危机的余波) 1 1948/49-57/58 主要在美国 2 57/58-70/71 57年美国发生大危机,比47/48年严重,失业47%,日德法受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这个大的周期内,年工业均增长5.3%,对外贸易9.2%,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经济特征,科技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外贸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70/71-80/82 70年发生一次危机,影响不大,74/75发生一次较严重危机,表现在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下降20-30%,固定资产投资减少1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失业人数1500万,整个经济周期的明显特征: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a与垄断的发展有关,导致价格下降的难度加大,b 政府对经济的不恰当干预,干预手段主要是财政和货币政策,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经济危机期间,收入减少,因而税收自动减少,税收的减少又会刺激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政府不恰当的干预削弱了这种对阶级的自动调节作用 74-75,物价上升,以货币表现的收入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看重的是名义收入,因而本应开支的社会福利开支未开支,个人的税收加重(按名义收入征税) 4.80/82 A79年开始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以美为例,1980年4月30日正式宣布经济衰退开始,物价上涨13%(战后最高),失业600万,农业生产出现危机,削减小麦播种面积,工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增长显著缓慢3.5%到2%,政府债务大量增加,外贸出现大量逆差300亿美元。B最显著的变化是保守思想开始复兴,回到“亚当斯密”。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背景是经济危机认为这种变化是西方社会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转变,主张经济自由,里根上台被视为复兴的标志,措施:1)非国有化,把国有,反对国家干预分变为私营或民营,减少政府干预 政府甩掉包袱 私人资本或社会资本有能力推进原来只能由国家经营的企业 2)减税,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3)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解决通胀。该周期经济上是成功的,成功地抑制了80年代的高通胀,同时保持了经济增长,85年达到高峰,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工资指数快于消费物质指数,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良性状态;国际收支和国家的财政收支状态好转 4)90年代经济前景的讨论,乐观占主流,具有良性发展的趋势,悲观派《1990大萧条》 经济周期存在的原因 1. 资本主义经济是自由经济(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经济波动不可避免 2. 政府干预不起根本作用,减小但不能消除波动 3. 与科技革命,技术进步有关,技术进步影响:①社会分工使各部门的协调性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做到②使生产增加,超过需求③加剧竞争,一些落后企业跳跃性的发展与原来先进企业展开竞争。 二 经济危机的频率 传统观点认为频率越来越高,但必须考虑到中间性的经济危机。如何判定?①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危机那么普遍,深刻②是市场扩大遇到特殊困难的标志。二战后,美经济垄断地位被打破,在国际市场所占有额减少,因而导致经济不景气。 三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 是生产的波动小于战前,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2. 货币危机减弱 3.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不明显,尤其是萧条和复苏 4.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非周期性的经济周期交替存在 第7章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价值转型) ①古典经济学的两大问题:(1)资本与劳动的相互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符合。按等价交换原则,利润如何实现。马:资本与劳动力交换(2)等量资本无论其有机构成如何都得到等量利润,存在一般利润率,理论上如何解释? ②这也是对马克思理论指责的回击。洛贝尔图斯:工资外的收入分为地租和利润,两者之和称为“租”。租的产生是由于劳动者的工资受到了价值扣除,即从劳动力劳动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租相当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 ③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前人的联系 第1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 成本价格 1. 含义:指商品的价值中扣除剩余价值所余的部分。 表明生产产品对资本家所支付的部分(生产上年平的资本主义消耗)(还有实际劳动的耗费即商品的全部价值,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2. 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k=v+c作为一个整体。价值形成和增值中的作用。 3.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经营活动十分重要,体现在(1)成本价格对资本家而言是赚钱还是亏本的关键标志,它是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商品的“真正内在价值”(2)它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竞争规律,k越低竞争中越有力,k 的高低是竞争胜败的关键。 2. 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1. 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基础之上的增加额,所耗资本上的增量 2. 观念上进一步表现为全部所用资本的产物(所用资本大于所耗资本),因而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3. 利润率 ( ) ①数量上 低于 ②含义上,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加程度; 表示剥削程度,影响 的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是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③ 表明m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 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 第2节 利润率的平均化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1. 假定 不变,每个部门预付资本不变且相等,商品均按照其价值出售 c+v c/v C+v+m Ⅰ 100 70c:30v 130 30% Ⅱ 100 80c:20v 120 20% Ⅲ 100 90c:10v 110 10% 2. 平均利润:按平均利润率占有的利润,平均利润率与超额利润并不矛盾 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超额利润是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3. 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变化,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与价值并不背离而是一致的。a)从数量上看,生产价格的总和(全社会)与商品价值的总和是相等的。b)生产价格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化。 四.生产价格理论的作用 1.经济学理论既符合价值规律,由解决了等量资本与等量利润的问题。 2.说明了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此过程中,虽有矛盾,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整个工人阶级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不能局限于反对个别资本家,要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1. 产生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一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 2.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 剥削程度提高 2. 不变资本的价值降低 3.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资降低,资本家利用廉价劳动力。 4. 对外贸易的发展,资本家可以通过外贸或对外投资获得利润 5. 股份资本的增加 股份资本获得股息,股息一般小于平均利润,则更多的利润留给企业或资本家,从而阻碍平均利润下降。 以上因素不会取消,只会减弱平均利润下降的趋势 3. 评论 , 作用的方向相反,同 的变动不明确,可能上升,可能下降。 第8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股份资本,农业资本如何取得利润和土地所有者如何获得地租 第1节 股份资本 1. 股份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单个资本进行联合经营的资本集团。这样的企业被称为股份公司。从性质上讲,股份资本具有社会资本的形式,与私人资本对立,股份公司也表现为社会企业,与私人企业相对立。因而是私有制基础上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范围内进行的。 带来了其他影响:①资本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出现了专门经营资本的阶层,称为“单纯的经理”②生产的规模扩大,速度惊人,原来单靠个人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开始出现。 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2. 股份公司不仅是大资本控制和支配中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社会阶层货币资金的一种形式。 公司有将近400年历史。1602年荷兰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开始向社会发行股票,是现代意义的股份公司。 1.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即公司只以全部资产承担债务。在西方对其合法性的确认较晚。特点: 1) 资本分为等量的股份 2) 财务和经营状况公开 3) 股份可以自有转让 4) 法人可以追股 2. 股份无限公司: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投资组建,并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债权人可以对一个股东行使全部债权,法人不能入股,不定发行股票 3. 股份两合公司:有一部分股东负有限责任,一部分股东负无限责任,经营权交给后者。 4. 有限责任公司:本质上与股份有限公司相同,但不公开发行股票 最典型的是第一种,数量最多的是第四种。 3.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资本额并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特点:①股票的不返还性,股东在认购股份后不能要求退股②风险性,可能取得股息收入,可能承担债务③流通性,可以买卖, 4. 股票价格 1. 股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其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价格=股息/利 率 股息=票面额×股息率 股息率>利率>价格>票面额 2. 受政治因素,投资因素,经济周期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不稳定,波动大 副作用:①出现金融贵族(食利阶层)②投机活动猖獗 权力下放 两权分离 承包制 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 自主权 政府与企 盈亏不对 原始产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分离 业讨价还 称短期行 价 为 第2节 地租 1. 概念 土地所有者 农业资本家 农业工人 1. 由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 2. 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1) 基础不同,建立在不同的土地所有制之上,地租凭对土地的所有权获得前者食契约关系,后者是超经济强制 2) 经济关系:前者反映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后者反映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 3) 数量范围不同:前者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封建地租范围更大,不仅包括 剩余价值,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 3. 地租与租金的区别 租金指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货币额。地租是租金的一部分。租金还可能包括固定资本的利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和工资的一部分 2.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劳动者与土地所有者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有人身自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各国的道路不同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三条道路①英国式:暴力的原始积累②美国式:革命,战争的手段摧毁农奴制③普鲁士式:通过社会改良的方式使原来的封建地主逐步转变为资本家 3. 土地价格 土地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因为不是劳动产品。土地的价格是地租资本化。价格=地租/利率。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有地价上升的趋势。原因:①地租上升②利率下降。产生的后果①意味着资本家增加对土地的投资影响资本积累速度②地租上升从而房租上涨,劳动者必须把更多的收入来支付房租,增加劳动者负担。 4. 级差地租:在不同土地上投资或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有差别的地租。 1. 产生的条件:土地具有等级。主要根据土地的肥力(农业),承载力(城市) 土地的等级 投资的劳动生长率有差异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不同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经营较好土地的资本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交给土地所有者形成级差地租。 2. 产生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经营具有明星的排他性,造成了两个后果:①农业生产的竞争是有限的,导致超额利润教稳定(生产要素的等级差别稳定)②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土地经营的一般顺序是优中劣。a)优中等土地数量有限b)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 反证法 假设不是这样,那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就不会去经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上升到经营劣等土地也能获得平均利润,这是劣等地也有人经营,农产品的供求大道平衡 级差地租Ⅰ:在不同土地上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土地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Ⅱ往往被经营者占有,实质上不是地租。 5. 绝对地租:不管土地好坏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1. 产生条件: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生产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但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并不低于工业,农业资本投入扩大,而劳动力大量减少,因而与马克思设想的不同。 2. 产生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权的垄断。土地所有权本身产生了地租,土地所有权对想投资的资本家是一种障碍,不缴纳绝对地租,不可能获得经营权。 6. 垄断地租:垄断价格带来超额利润的地租 产生条件:某种土地具有某种特殊的优越性 7. 建筑地租:非农业地租,起决定作用的是土地的位置(同样存在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第3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的形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商人,其经营商品买卖积累的财富就是商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商业资本也就是商人资本。原因:①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相对独立的②社会总资本中总会有一部分资本长期处于商品资本形态 2. 商业利润 一般商品买卖不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能作为商业利润来源,其源头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应参与整个社会利润的平均化,获得平均利润,通过价格差异实现。 3.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资本家在进行商品买卖时发生的一系列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所发生的费用,统一分为c和v,带来剩余价值,通过商品加价得到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单纯商品买卖发生的费用。 4. 商业资本与商业雇员的关系 雇员在必要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构成了工资而不构成对产业工人的剥削。 剥削: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来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商业雇员没有私有的生产资料 第四节 借贷资本 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有力出来的为获取利息暂时解各职能资本家使用的闲置货币 1. 形成:产业资本运动中货币资本的闲置,也会存在货币资本的不足,前者带个后者,其联系就是利息,借贷资本的关系是货币资本使用权的转让而保留所有权,非买卖关系。 2. 利息 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利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利率。借贷资本不参加价润的平均化,因为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决定利率的两个因素:①平均利润 ,方向一致②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3. 银行:专门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要求获得平均利润 1. 货币资本来源:①银行自有资本②银行借入资本 2. 从事业务:①负债业务即银行筹借资本的业务,吸收存款②银行资产业务,运用货币资本获取利润的业务,贷款③中介业务,从事客户委托的业务而收取手续费 3. 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银行的银行,即不与普通的消费者和企业进行交道,国家的银行不等于国有银行。代表政府执行金融政策,政府的财政金库。商业银行:专门银行(从事特定业务),还存在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等)。 还存在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等 4. 银行性质:商品经济中货币流通的支付中介和货币借贷中介的结合体 第9章 垄断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垄断 1. 形成:自由竞争 生产集中 垄断 A原因:①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化工业代替轻工业,产生了大企业②股份资本③竞争本身使大企业吞并小企业 B生产集中后使垄断成为可能,几个大企业完全可能也有必要订立协定形成某种联合控制某一部分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的含义) 2. 垄断组织 1. 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顶峰,垄断组织在美国开始形成:主要表现为短期价格协定(叫做普尔)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形式。三种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 2. 垄断利润:是一种高额利润,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平均利润根据自由竞争),通过垄断价格实现。高价:(销售商品时);地价(购买商品时) 价格的制定不是任意的,与市场相联系,在价格垄断情况下可能存在“价格歧视”,对不同的购买者价格时不公平的 3. 帝国主义:本意指专制统治者的对外扩张(统治者的政策角度谈) 列宁将其命名为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关系。19世纪最后几十年,西方学政用帝国主义形容当时的对外政策。英:霍布森 奥地利:希法亭。用帝国主义来说明当时的时代特征,基本含义未变。列宁认为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经济本质是垄断。通过五大特征体现出来①生产集中与生产垄断②金融资本(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联合)银行的作用由中介机构成为万能的垄断者,掌握金融资本的人称为金融寡头,控制国家机器③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占统治地位。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流动,资本流动的收入比商品贸易的收入多,少数富裕国家拥有大量货币资本,而国内投资场所有,因而转向国外寻找投资机会,而贫困国家投资成本低,同事具备了接受资本的条件④在国内垄断的基础上形成国际垄断同盟,形成的原理与方式类似,国际垄断是一种超级垄断⑤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对这些国家而言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十分特殊的作用。 其特征在二战后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殖民主义:和平的经济文化渗透代替暴力的军事侵略。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一定要求,意味着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是历史的进步,接近于生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也更加成熟。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反映了国家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亚当斯密:“守夜人”的作用 1. 原因:特定历史条件下逼迫产生的,夜随着这些条件的消失而衰退 1. 直接原因:战争和经济破坏。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是一战,第二次是1929-1933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指定全国性的经济计划,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杠杆调节国民经济 2. 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原因: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明显需要国家出面干预。 2. 形式 1. 国有经济(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2.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 战后新发展 1. 二战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国有经济发展迅速,规模较大,80年代后情况相反。 2. 经济计划:二战后,一些国家的经济计划取得了成绩,很成功 3. 常态性,普遍性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确立下来,逆经济风向行事 4. 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时对自由竞争机制的维护。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信念,采取措施鼓励自由竞争,反垄断,规范市场竞争,无一例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而其发展靠自由竞争。但垄断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政府只能反对过分的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但是否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PAGE 2 _1201732486.unknown _1201735351.unknown _1201735786.unknown _1201735837.unknown _1201736213.unknown _1201736381.unknown _1201736556.unknown _1201736271.unknown _1201736043.unknown _1201735816.unknown _1201735577.unknown _1201735608.unknown _1201735496.unknown _1201734372.unknown _1201735057.unknown _1201735120.unknown _1201734446.unknown _1201734987.unknown _1201734252.unknown _1201734291.unknown _1201732619.unknown _1201733968.unknown _1201732503.unknown _1201705314.unknown _1201720198.unknown _1201721611.unknown _1201731702.unknown _1201732397.unknown _1201732459.unknown _1201727372.unknown _1201731613.unknown _1201727299.unknown _1201721546.unknown _1201721569.unknown _1201721524.unknown _1201719890.unknown _1201719936.unknown _1201720179.unknown _1201719914.unknown _1201717645.unknown _1201717688.unknown _1201717596.unknown _1201703923.unknown _1201704191.unknown _1201705293.unknown _1201704018.unknown _1201700273.unknown _1201702375.unknown _1201626699.unknown
/
本文档为【崔建华老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