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2010-07-01 2页 pdf 132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8244

暂无简介

举报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尉志军(山西省II缶汾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临汾市041000)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24(200r7)05—0378—02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抑郁症患者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每周心 理治疗1次,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结果:治疗6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P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 尉志军(山西省II缶汾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临汾市041000)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24(200r7)05—0378—02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抑郁症患者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每周心 理治疗1次,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做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测定。结果:治疗6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P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Z2检验,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Tab1 Curativeeffectsintwogroups 两组治愈率比较f=8.066,P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4:186. 王宝琴.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2004,19(5):336. 郭准礼.实用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94—95. (收稿13期:2007—08—13) ·379· 万方数据 院门诊治疗中本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现代医学多采用三环 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根据 临床患者的需求,笔者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 抑郁症受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心理门诊患者35例,其中 男12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5±13.5)岁, 病程1—22个月,平均(3.7±5.3)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前17项评分≥18分,均为首次发病。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 郁症诊断标准乜】。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排除药物及酒依赖 者、排除严重自杀倾向者。 1.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75%为全 愈;50%。75%为显著进步;25%一49%为进步;减分率<25% 为无效。以t检验作统计分析。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 ’ 运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基本方: 柴胡129、白芍109、枳壳109、干草69、香附109、川芎128、陈皮 69、郁金129、白术109、茯苓109。辨证加减:心悸易惊失眠加 酸枣仁209、生龙牡各309(109先煎),远志109;恶心纳呆加陈 皮159、半夏109;胸闷不畅、嗳气频繁、食滞腹胀加旋复花lOs (另包)、代赭石159(先煎)、佛手109、麦芽159、神曲109;月经 不调、闭经者加红花109、当归109、桃仁109。每日l剂,分两次 口服,15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记录症状变化,并进行疗效 评估。 2.2心理治疗 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会面交谈方式 向患者介绍有关知识,通过解释、安慰、鼓励等方式支持和增强 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充分了解和主动配合治疗。深入分析患 者及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病因,找出和纠正抑郁患者对 外界信息曲解而产生的悲观情绪,用语言和行为策略帮助患 者,使其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每周治疗1次, 每次50分钟。 3结果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痊愈2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5例, 进步不明显1例。HAMD总分治疗前(27.13±5.40),治疗后 (7.42±5.21),治疗前后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
本文档为【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35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