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021-12-30 5页 doc 2MB 3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dxj先杰

工作认真,性格开朗,教学过硬,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AGEPAGE4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次口语交际“说新闻”;一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个“语文园地”,一次“快乐读书吧”。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AGEPAGE4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材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次口语交际“说新闻”;一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个“语文园地”,一次“快乐读书吧”。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并进行交流体会。二、单元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4.照样子完成小练笔。5.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三、重点难点重点1.阅读时能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中的科学用语。3.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难点尝试用不同的,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四、课时安排《琥珀》2课时《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5琥珀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化石的科学认识。本篇课文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述生动具体,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准确性;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中要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要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书写重点字词。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的能力。2.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出作者的推测依据,让学生体会科学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难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老师:本课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2课时1.认读、书写本课生字。2.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的过程。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重点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难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出示琥珀图片),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燃烧时有香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理解词语的意思:推测、前俯后仰、澎湃。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松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三、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2.学生按要求自学。3.讨论交流。(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日”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3)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形成过程。(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具体样子和它的科学价值。)(5)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留待下一节课师生共同解决。四、指导写字1.教师指导书写:餐、辣、挣。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琥 珀思考: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科学价值?1.师生共同解决上节课阅读中留下的问题。2.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文中作者的推测依据。3.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难点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一、回顾初读内容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松脂化石,它叫什么(琥珀)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二、深入学习课文(一)理解松脂化石形成的必备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化石的形成需要哪几个必备条件,并说说理由。(1)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因为只有夏天天气热。(2)要有阳光,而且强烈,这样,松脂才会不断往下滴。(3)要经得起几万年的漫长时间考验。板书:阳光强烈,天气炎热,时间漫长2.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分别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体现“暖暖”“火热”“热辣辣”等词语上。)3.阳光的变化点明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做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①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松脂;②苍蝇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向苍蝇时,吧嗒,松脂滴下来了刚好把它们包在里头。)板书:蝇、蛛、老松树、巧遇、一大滴松脂4.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条件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只有那么一滴,俩家伙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如果没有“松脂继续滴”也许无法形成球,松脂球太小了,也经不起几万年时间的考验。)板书:松脂继续滴(二)指导学生说说推测依据。出示句子,学生交流推测依据。◇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热辣辣的太阳光,才会让老松树渗出更多的松脂,厚厚的松脂才能把两只虫子包裹起来。)◇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刚好”体现了松脂落下来的位置准确无误。)(三)了解松脂化石形成所需的必备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要有什么必备条件。(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2个条件。“几万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说明时间长;“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说明地壳发生过变化;这又是两个条件。)板书:时间漫长、地壳变化三、解决疑问1.请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2.全班共同交流。四、课堂小结1.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测的合理性,真是收获不小哇!琥 珀eq\a\vs4\al(形成,条件)eq\b\lc\{(\a\vs4\al\co1(阳光强烈,蝇、蛛、老松树、巧遇、一大滴松脂,松脂继续滴,时间漫长、地壳变化))本课以介绍琥珀导入新课,学生较感兴趣,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再围绕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句子的推测依据,从而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最后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为人们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科学探索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这篇科普文章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从标题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文中的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他们能跟随老师一起,进入恐龙飞向蓝天这一演化过程的探究中。“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教学可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能更好感知课文内容,情寓其中,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5.完成小练笔。【过程与方法】1.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弄明白恐龙飞向蓝天的大致过程。2.通过仿写语段,提高学生仿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重点弄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大致演化过程。并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难点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老师:本课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2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体会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板书:恐龙。2.大家了解恐龙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3人)3.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2种)的图片,想看吗想认识它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霸王龙、马门溪龙)。看过了图片,恐龙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难怪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最初把它叫做“恐怖的蜥蜴”!当你看到“飞向蓝天”这四个字时,你又想到什么(出示两张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飞向蓝天的恐龙”。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看来大家的疑问是一致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4.出示课后资料袋。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相机纠正读音。3.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1)请一组同学每一个人各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4.默读课文,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再读课文,探寻答案1.同学们,回到刚才的问题:鸟儿和恐龙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找到答案了吗(鸟类很有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课件出示这句话)2.原来如此呀。这么说,窗外树枝上那只小鸟,竟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来。这个说法,可是要有根据的呀。要不,我才不信呢。你有什么依据吗?3.请同学们再读第2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后交流自己的看法。4.出示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图片。同学们可真是读书的高手!通过读课文竟然发现这么多的知识。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课件出示这个句子)“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呢?(“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的一支最终演化成鸟儿,“羽毛”是非常关键的证据。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5.小结: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可见在很久以前,有些恐龙是长羽毛的,和鸟儿很像。这更有力地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演化来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的一支eq\o(――→,\s\up7(演化))鸟1.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列出提纲,简单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读语段,照样子写一段话。重点1.讲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主要过程。2.随文解决之前写下的不懂问题。难点1.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2.仿写一段话。一、复习导入1.读准课文中的生词。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自由读文,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合作学习,了解过程恐龙的一支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恐龙类别时间特点或变化第一种恐龙出现约两亿四千万年前繁衍成庞大家族数千万年后生活习性方面体态大小方面食物方面(其中的)一些猎食性恐龙,,变化1: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变化2:变化3: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变化4:变化5: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变化6:1.恐龙怎么就飞向蓝天变成鸟儿了呢课文中哪一部分介绍了这一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2.自读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新收获?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仅仅通过自己读课文,你们就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但是同学们,仅仅了解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恐龙究竟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好吗?4.根据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导学案)讨论:A.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B.通过填表格,你有什么发现?5.合作学习后交流: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儿的?(各小组派代表汇报)6.理解重点句:“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都有些什么样的恐龙呢7.(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呀?(大屏幕出示句子: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一句话。8.梳理过程:恐龙演化成鸟儿,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好吗(师根据学生复述课件逐步出示恐龙演化成鸟儿的大体过程)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的准确性1.(大屏幕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同学们,你们看加点的这些词语“一支”“漫长”“最终”,自己再仔细默读一下这个句子,体会一下这些词语用得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2.语句表达准确,是科普类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一找,和同桌交流一下。四、阅读语段,完成练笔1.出示语段: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2.指名学生读语段。3.想想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第一句是整段的总起句,分别用了三个“有些……有些”……句式,写出了这个庞大家族的特点。4.仿写语段。5.全班交流。五、总结深化,让学生诉说心声1.学完了课文,现在你最想去干什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2.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恐龙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种恐龙(约两亿四千万年前)→庞大家族(数千万年后)→猎食性恐龙(其中一些)→最终飞向蓝天(亿万年前)教学本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首先借助一个表格,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了解清楚这一过程。再让学生借助表格,讲清楚演化过程,从而突破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先引导学生一起体会“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句话中“漫长的”“一支”这类词语的准确性,然后让学生去全篇文章搜索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语言的准确性。最终学生找得准,体会得也很不错,效果很好。小练笔这一环节,由学生自读语段,感悟语段特点,仿写后全班交流,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的习惯。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生活应用上的美好前景。文中有较多的科技术语,要引导学生读正确,同时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纳米技术还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哪些地方。这个学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新鲜名词都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近几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才慢慢广为人知,因此学生对“纳米”并不感到陌生;同时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妙而多彩,这又给“纳米”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使得学生对它有了较高的了解欲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这篇文章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此文难度不大,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章的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纳米技术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2.朗读课文,提出疑问和同学交流。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具体体现。2.体会作者深入浅出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3.培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重点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2.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的“新奇”。难点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老师:课件。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纳米技术。2课时1.学习本课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一、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1986年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飞入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2.学生把观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感受。3.教师小结:虽然这是神话,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神话更神奇的。4.课件展示纳米技术相关的图片。5.板书课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6.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师生随机交流。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3.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纳米 微米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天梯 纳米吸波 病灶 光学显微镜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1自然段: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第2自然段:介绍纳米技术的含义。第3自然段: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第4自然段: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第5自然段:纳米技术的未来前景。三、再读课文,提出疑问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2.指名学生说疑、答疑。四、指导写字1.学生自认田字格的生字。2.同桌互相说说哪些字难写及其写字要领。3.教师提示“箱、臭、碳”这三个字的写法。4.学生抄写生字。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 微米 病灶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天梯 光学显微镜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2.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一、复习引入1.复习生字。2.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一)理解什么是纳米技术。1.究竟什么是纳米技术?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2.指名回答,区别下面的两句话。eq\b\lc\{(\a\vs4\al\co1(一纳米长度十分小。,一纳米长度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十亿分之一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拿出尺子,看一看一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它的一百万分之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长度。作者列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纳米的具体长度,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纳米这一神奇的长度单位。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3.齐读第2自然段,感受纳米技术的新奇。(二)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1.现在我们都是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我们一起去研究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研究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组研究纳米技术让人们更加健康。2.分小组讨论学习:(1)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课文第3自然段分别举了哪些例子说明?(2)在人类健康问题上,课文第4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3.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第一研究小组:(1)冰箱里的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使蔬菜保鲜期更长。(2)“碳纳米管”比钢铁结实,而且非常轻。未来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3)纳米吸波材料用在战机上,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让雷达看不见它。第二研究小组:(4)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5)纳米机器人可以循着血管直达病灶。(6)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用时间延长。4.小结:是啊,作者举了这么多的例子是为了告诉我们,纳米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每个同学的讨论结果,一起来了解这新奇的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三、拓展延伸同学们,你最想用纳米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说说你的想法,并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动手写一写吧。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eq\a\vs4\al(纳,米,技,术)eq\b\lc\{(\a\vs4\al\co1(长度单位(十亿分之一米),,应用\b\lc\{(\a\vs4\al\co1(冰箱涂层,“碳纳米管”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健康\b\lc\{(\a\vs4\al\co1(纳米检测技术 检测预防疾病,纳米机器人  直达病灶,纳米缓释技术 让药效缓慢释放))))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高科技的科普文,但作者没有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没有对深奥抽象的理论进行阐述,因此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加强,他们完全被纳米技术的新奇所吸引,对纳米技术产生了无限的神往。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关于纳米技术的资料,课中指导他们读好科学术语,从而读通顺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和同学交流,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最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理解句子。8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知晓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年级学生对航天知识可能所知有限,但对科学故事、科普文章很感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课中,可以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补充、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课后,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编小报、办墙报、搞展览等。1.课文不但叙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今朝得以实现的过程,而且用大量的事实来说明“梦圆”背后的精神力量,这是研读课文的重点。研读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过程方面,在千年的圆梦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是探索方面,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2.千年梦圆在今朝,既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2.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3.合作探究,体会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重点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难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例描述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神舟五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学生:课前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1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2.同学们,此刻,看着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3.揭示课题,学生质疑。(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2)质疑:“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学生思考)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一起去追寻千百年的中华民族飞天梦。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共同的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2)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1.自读课文,完成学习目标。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3.全班交流。(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流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2)交流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的历史意义。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仅仅几年,“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们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飞行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5.请2~3名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互相评议。千年梦圆在今朝古代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利用火箭上天——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嫦娥四号”月球成功着陆——又一座里程碑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一代代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他们的科学精神,以此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口语交际说新闻这次口语交际是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从借助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看到或听到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交流时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意识,引导他们搜集、处理新闻信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让学生交流新闻是让学生对新闻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新闻进行归纳,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一些时事新闻,不能停留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阶段。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加深情感上的熏陶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学习上的“主体”。因此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所搜集的新闻信息,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发表看法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表达中体会和感悟新闻,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知识与技能】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新闻,并了解什么是新闻。2.引导学生清楚地说出新闻的来源及内容,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内容。3.在讲述时不要随意更改内容,说出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和收集新闻,训练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2.通过交流新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的兴趣。1.准确传达新闻信息。2.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内容。教师:课件。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渠道,搜集新闻。1课时一、字谜导入,认识新闻1.(看图猜字)门里面一只耳朵,猜猜这是什么字。(闻)同学们能给这个字组词吗(新闻、闻鸡起舞、闻风而动……)2.刚刚有同学组了“新闻”这个词,同学们认为什么才叫新闻?3.那么是不是所有最近发生的事都是新闻呢?除此之外,新闻还有哪些特点(待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出示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有价值)。4.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要求我们从小要养成了解新闻、关注新闻、分享新闻的习惯。同学们课前都按照老师的要求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了吗?我们今天就来交流交流。二、新闻热身室——一句话新闻1.同学们都已经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现在老师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新闻。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新闻热身。请同学们用一句话介绍今天你要说的新闻的标题,并说出你的新闻是从哪里搜集来的。仿照屏幕上面的句式:屏幕出示:我是从________搜集的,我搜集的新闻题目是________。2.看来同学们搜集的新闻真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天下事啊!刚刚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热身,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新闻实训室——组内讲新闻三、新闻实训室——组内讲新闻。1.方法指导。(1)同学们,我们手上都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新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将新闻发布出去,让别人更好的理解吸收呢?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2)视频里讲的新闻内容你听清楚了吗这个发言人讲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板书: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连贯讲述、准确表达)(3)我看到我们有的同学搜集的新闻很长,如果你想一字不落地讲给同学听,恐怕还没有讲完就下课了。所以我们要熟悉自己的新闻,挑重要的内容来讲。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新闻范例)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范例,分为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一般看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就能了解到新闻的主要内容,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在组内交流时,同学们只讲标题和导语就行了,讲完后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一些同学讲得很好,我们再请他来给我们具体地讲一讲。(4)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我今天要发布的新闻题目是……以上新闻由XXX为您发布。谢谢大家!)好的同学们,就这样轮着讲,讲完以后互相评一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各个组给大家讲。2.组内试讲。同学们,给你们6分钟时间,组长组织好,看哪个组最认真。下面我宣布,组内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开始,老师巡视指导)四、新闻播报台——评评谁最棒1.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烈,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组选出的代表是谁,准备讲什么新闻。2.老师期待你们的新闻大餐已经很久啦!现在我们就请各组推荐的新闻发言人,上台给我们说一说新闻,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我们的“新闻播报台”就以黑板上这四点来作为评比,评出一名“最佳新闻发布人”。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有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举手谈谈感受。3.发言人依次上台说自己的新闻,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老师从中串联。4.请同学们说一说,以上新闻,你对哪条最感兴趣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5.评选今天的“最佳新闻发言人”。6.请“最佳新闻发布人”谈谈自己的获奖感言。五、交际例文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此次中国将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做好。”在本次计划中,中国将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属于首次。六、师生总结1.精彩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何收获?既可以谈谈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不足,畅所欲言。2.总结:同学们,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每天都有许多新闻,希望大家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读多看新闻,在新闻中增长见识,在新闻中成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你们都表现得特别棒!来,让我们用掌声为自己新的成长加油!说新闻声音响亮 吐字清楚 连贯讲述 准确传达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留心新闻发布的方法、语言、形式等。在教学时,我先通过一句话新闻让学生了解交流新闻时要说明新闻的来源;然后通过一个视频,教给学生具体说新闻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我深入到小组内了解情况,并实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最后在班级新闻发布会时,我发现孩子们新闻发布前的台词、流程都慢慢地规范起来。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此次习作要求写一些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功能课文给予了相关的写作指导,借助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完成习作。神奇的想象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头脑中存在着无数的奇思妙想,这次习作就为他们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写自己所想,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所想变成现实。1.变重形式、轻内容为坚持内容为主入手,教师通过举例,拓展学生的思路。2.变老师指导习作为主为学生自主习作为主。要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学生讲得好的地方,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哪怕是一个词,教师也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以此培养学生独立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3.先说后写,从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知识与技能】1.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或者画出思维导图。2.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这种东西的样子、功能等。3.学生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习作。4.修改习作,讲评习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思维导图或者列提纲的方法完成习作,让学生养成习作的好习惯。2.通过互相交流、欣赏习作,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习惯。3.通过互评、讲评,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理想象,富有新意。写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名字、样子、功能。教师:课件、例文。学生:课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画自己想发明的东西。2课时指导习作。清楚地写出自己想发明的是什么东西、它长样子、有哪些功能。一、观看科幻影片,激发创造欲望让我们在创造的天地里大饱眼福。在科幻世界大显身手,科幻世界,创造无极限。(播放科幻掠影2分钟)学生观看科幻影片,内容有“多功能筷子”“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太阳能房子”“深海探宝器”“智能摩托车”等。二、具体欣赏一例,例说事物用途1.科幻世界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创造发明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具体看看“智能摩托车”的用途。2.学生继续观看影片。3.你能条理清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和大家说一说吗?小组先讨论一下,组织好语言。4.学生自由讨论两分钟后,小组汇报。5.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引导学生倾听、评判、补充。三、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创造设计1.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只是摩托车有许多的缺点需要改进,实际上还有许多的物品或工具也有很多缺点,必须发明新事物来代替。2.同学们,你们想发明什么呢?拿出课前你们画好的思维导图,依照文中的提示,写一写你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3.学生根据提示补充思维导图。4.同桌互相交流。四、对照思维导图和提示,说习作1.同学们,我们把想发明的东西画好了,它的样子和功能我们也写好了,现在让我们介绍一下吧。2.全班交流。教师可指名3~5人回答,对学生的交流予以补充、指导。五、补充习作题目,综合写成文章1.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所想、所说,把这篇习作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和句子。还可以用上多种修辞手法,尽量做到内容充实、想象合理。2.学生动笔完成习作。3.在学生习作时,教师有重点地进行个别指导。我的奇思妙想eq\b\lc\{(\a\vs4\al\co1(名字,样子,功能))评讲习作,引导学生修改习作。一、展示台1.出示优秀题目。2.学生交流读到题目后猜想的习作内容。3.请作者读作文题目。这些小作者在哪里?请你自豪地把自己的题目读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鼓励他们。4.你最想读哪篇文章为什么5.展示优秀习作,欣赏评议。(1)出示题目。(2)交流收获。(3)交流评讲。(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4)师朗读优秀习作,学生听后小组讨论,交流汇报。(5)教师小结:经过大家的交流,这些习作都写出了想发明东西的样子、功能,语言非常生动,想象也很合理,让老师仿佛看到了它们运用于生活中的情景。二、评改园1.同桌合作交流。同桌互相交换自己的习作和思维导图,让对方看看自己有没有写清楚。2.学生认真阅读、思考。3.全班交流,评价合作。我们班的同学很会合作,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我们请几组同桌来汇报修改习作的过程。三、实践场1.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和同学们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2.修改好的同学可以拿着作文,去请教老师,请老师给予指点。3.展示习作。(实物展示)将修改得较满意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说给同学们听一听(既要说说自己哪个地方改得好,也要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改)。4.在刚才的修改中,有同学修改了题目的吗?5.同学们,相信经过认真修改,你们的文章会更加精彩。你们的作文既可以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当然也可以大胆地向《语文报》投稿。四、习作例文我的奇思妙想——飞行汽车你知道我最想发明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是飞行汽车!你一定感到奇怪:飞行汽车是什么?其实,它是我二十年后将发明出来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由于地面车辆较多而造成交通拥堵,而天空仍是一片空旷,所以这启发我想发明飞行汽车。它不仅可以超低空飞行,还可以高空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堵车的问题。它上面装有自动行驶装置,不会驾驶也不用担心。方向盘消失了,变成了驾驶座旁的一个扶手,扶手尽头有个小把手,用它掌握方向,另一个扶手上有一个拉杆,用它升降,简单极了!副驾驶座上有着一挺“激光枪”用于娱乐,座位可以向后倒,用于休息……功能多多!怎么样?是不是很棒!它还很环保呢!它的顶部是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作为它的能量。它的外形也很美观,有着彩色的喷漆,流线型的车身,金色的车门,这难道不漂亮吗?请大家拭目以待吧!点评:习作思路清晰,结构清楚,写出了飞行汽车的样子、功能,以及与传统汽车对比的优点。五、课堂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今天的奇思妙想将变成明天的现实。让我们一起努力用自己的发明造福于人类的生活吧。展示→评改→实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学本次习作时,我首先通过观看科幻电影,打开学生想象的窗户,再通过“智能摩托车”的介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本次习作内容和形式。随后,让学生结合课前所画的思维导图,参考课文中的提示,为自己的发明理清思路。最后围绕思维导图说习作,由说到写,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语言被优化组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一篇习作。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梳理、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习怎样解决的方法。“识字加油站”旨在引导学生认识12个形近生字。“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新出现的词语以及原有词语的新含义;“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词句段运用”中关于新出现的词语学生虽有所耳闻,但对于其实际意义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在生活中所代表的意思;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用熟悉的事物去和不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让人更容易明白。1.“交流平台”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精神。2.“词句段运用”要指导学生搜集新出现的词语,理解原有词语的新含义,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日积月累”要结合诗意、画面指导学生快速背诵。【知识与技能】1.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2.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办法。3.了解新词和原有词语的新含义。4.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5.朗读并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讨论、举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词语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重点1.搜集新出现的词语,理解原有词语的新含义。2.在弄清《江畔独步寻花》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难点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一些新出现的词。2课时1.梳理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的方法。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重点理解12个生字是由哪些字变换来的。难点掌握解决遇到的不懂的问题的方法。一、交流平台1.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2.学生交流。3.指名学生说。4.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板书。二、识字加油站1.通过去掉熟悉的字的偏旁部首或增加某些字的偏旁部首,来学习12个生字。2.随机识字。3.同桌互认生字。遇到不懂的问题eq\b\lc\{(\a\vs4\al\co1(1.联系上下文。,2.结合生活经验。,3.查资料。,4.请教别人。))1.了解一些新词语或原有词语的新含义。2.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3.积累古诗。重点1.了解新词或旧语新义。2.朗诵并默写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难点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一、了解词语意思1.出示如下词语:桌面、窗口、潜水、文件夹、云技术、多媒体、克隆、互联网。2.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运用课件展示。(展示中,既要有词语的原意,又要有词语新的意思。)3.课件展示学生未讲到的词语。4.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1.自读课本中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2.说一说这些句子的特点。(把不熟悉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别人就会很容易地了解到不熟悉的事物。)3.课件出示每句比较的事物:(1)恐龙、狗。(2)1纳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3)“碳纳米管”、钢铁。4.课件出示: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以此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获得比较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5.拓展例句:(1)太平洋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2)或许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于茫茫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6.学生仿写,介绍一个事物。7.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仿写的句子,全班交流。三、日积月累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甫吗(知道)那你们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吗2.读古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诗句。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再读古诗。(3)感悟诗句。A.从题目感悟。江畔独步寻花有什么含义?B.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寻花的心情(重点理解“懒”“困”“倚微风”的含义)杜甫独自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有点困倦地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色的花还是浅红色的花?(4)指导背诵。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这个语文园地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安排得恰如其分。“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实践运用;“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指导学生学习、了解新生事物,体现了语文的综合实践性;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个事物,我给予了详细地讲解并拓展实例,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日积月累”中选录的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课堂中我先引导学生自由学习诗歌大意,再通过把握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快乐读书吧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生动,是学生了解更多科学知识的一条途径。从导读这本书出发,再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如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等,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尽管有趣的语言、生动的内容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但如果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就会降低阅读的效果。因此,在这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1.运用视频播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推动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有趣、生动的语言文字,了解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科普名著的方法,领悟科学知识。教师:课件。学生:了解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1课时一、激趣导入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让老师考考你们。(1)琥珀是怎样形成的?(2)鸟儿是由恐龙演变成的吗?(3)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同学们掌握了好多科普知识。那么老师再考考你们。(1)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2)为什么烟会走出烟筒,而不向屋里冒?(3)水为什么能灭火?……4.同学们,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来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吧。二、指导读书方法1.老师也喜欢读书,看看老师带来的书是什么呢(教师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看到这本书,你们会先看到什么呢?(学生: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2.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们会了解到什么呢?3.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插图、出版社。4.看完了封面,我们翻开书又可以看到什么呢?(学生:看到序言或者是前言,再往后翻就会看到目录,里面有好多文章的题目。)5.说得真好,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读薄。大家一起来看看我这本书的目录都有什么?6.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十万个为什么》部分目录。7.看完目录,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想读的文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读书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读书的方法。8.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课题《十万个为什么》三步阅读法。●略读法。A.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往往先粗略地读,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我们把这种阅读方法就叫“略读法”。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B.学生交流预设:略读往往是不出声的读,读的速度快,内容多,但对内容了解不深。阅读时如果只需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一般翻阅报刊、读各类故事、浏览新书时,为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等,一般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精读法。A.如果一篇文章在你略读一遍后,觉得它写得很美,特别吸引你,那你就可以细细地读,我们把这种阅读方法叫做“精读法”,也叫“细读法”。这种阅读方法有什么特点呢?B.学生交流预设:“精读”一般都是仔细慢慢地读,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比较深,比较透。因为阅读的速度慢,读的内容少,往往对内容有较深的思考。如果你想对文章有深层次的了解,一般就采用这种方法。●赏读法。A.读到妙词佳句、优美片段后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欣赏着读,也就是“赏读法”。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呢?B.学生交流预设:赏读记得牢固,可以终生受用。像一些优美的散文,短小的诗歌或名言警句等很适合用这种阅读方法。三、拓展阅读1.课件展示科普读物,让学生猜猜这些书的大致内容。2.请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书的主要内容。四、共享收获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2.创办一期科普作品推荐专栏。阅读方法eq\b\lc\{(\a\vs4\al\co1(略读法,精读法,赏读法))本次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开课时先通过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再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本文档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