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

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

2021-05-14 3页 doc 710KB 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海上生明花

暂无简介

举报
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PAGEPAGE19****工程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电气部分)工艺名称:二次回路接线工艺编号:0102020202编制:时间: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18051759"1.编制依据PAGEREF_Toc318051759\h1HYPERLINK\l"_Toc318051760"2标准工艺概述PAGEREF_Toc318051760\h1HYPERLINK\l"_Toc...
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
2.二次回路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PAGEPAGE19****工程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电气部分)工艺名称:二次回路接线工艺编号:0102020202编制:时间: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18051759"1.编制依据PAGEREF_Toc318051759\h1HYPERLINK\l"_Toc318051760"2标准工艺概述PAGEREF_Toc318051760\h1HYPERLINK\l"_Toc318051761"2.1.拟应用的标准工艺名称、作业地点和作业范围PAGEREF_Toc318051761\h1HYPERLINK\l"_Toc318051762"2.2.工艺特点PAGEREF_Toc318051762\h2HYPERLINK\l"_Toc318051763"3作业前准备工作和条件PAGEREF_Toc318051763\h2HYPERLINK\l"_Toc318051764"3.1人员准备PAGEREF_Toc318051764\h2HYPERLINK\l"_Toc318051765"3.2机具准备PAGEREF_Toc318051765\h3HYPERLINK\l"_Toc318051766"3.3材料准备PAGEREF_Toc318051766\h3HYPERLINK\l"_Toc318051767"3.4作业方法和程序交底PAGEREF_Toc318051767\h4HYPERLINK\l"_Toc318051768"3.5环境条件PAGEREF_Toc318051768\h6HYPERLINK\l"_Toc318051769"4作业工序和方法PAGEREF_Toc318051769\h7HYPERLINK\l"_Toc318051770"4.1标准工艺工序之间的关系PAGEREF_Toc318051770\h7HYPERLINK\l"_Toc318051771"4.2每道工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PAGEREF_Toc318051771\h8HYPERLINK\l"_Toc318051772"4.2.1施工准备PAGEREF_Toc318051772\h8HYPERLINK\l"_Toc318051773"4.2.2电缆就位PAGEREF_Toc318051773\h8HYPERLINK\l"_Toc318051774"4.2.3电缆头制作PAGEREF_Toc318051774\h8HYPERLINK\l"_Toc318051775"4.2.4电缆牌标识及固定PAGEREF_Toc318051775\h9HYPERLINK\l"_Toc318051776"4.2.5芯线整理、布置PAGEREF_Toc318051776\h10HYPERLINK\l"_Toc318051777"4.2.6芯线标识、接线PAGEREF_Toc318051777\h11HYPERLINK\l"_Toc318051778"4.2.7备用芯、屏蔽处理PAGEREF_Toc318051778\h13HYPERLINK\l"_Toc318051779"5控制、补缺和纠偏重点措施PAGEREF_Toc318051779\h13HYPERLINK\l"_Toc318051780"6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要求PAGEREF_Toc318051780\h13HYPERLINK\l"_Toc318051781"6.1质量标准PAGEREF_Toc318051781\h13HYPERLINK\l"_Toc318051782"6.2检验要求PAGEREF_Toc318051782\h14HYPERLINK\l"_Toc318051783"6.3主要引用标准PAGEREF_Toc318051783\h161.编制依据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基建质量(2006)135号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基建质量(2009)290号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变电工程部分2011版)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国家电网基建(2010)165号1.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4161.17-2002)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GB50171-1992)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1.10《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1.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2009版1.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2标准工艺概述2.1.拟应用的标准工艺名称、作业地点和作业范围标准工艺名称:0102020000站用变压器及交流系统设备安装——0102020200配电柜安装——0102020202二次回路接线。作业地点:配电柜作业范围:本标准工艺适用于35kV电压等级以下配电柜内电缆接线,电缆所指是500V及以下的控制电缆、通信电缆、1kV及以下电力电缆。2.2.工艺特点(1)控制电缆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应符合图纸要求(电流回路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2)连接门上的电器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3)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无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4)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回路编号正确,绝缘良好,无损伤。(5)强、弱电回路,双重化回路,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同截面)。(7)二次回路接地端应接至专用接地铜排。(8)直线型接线方式应保证直线段水平,间距一致;S形成接线方式应保证S弯弧度一致。(9)线芯号码管长度一致,字体向外。(10)电缆挂牌固定牢固,悬挂整齐。3作业前准备工作和条件3.1人员准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二次接线人员,辅助人员。施工负责人要求具备变电二次专业高级及以上资格。二次接线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是在基地培训后,操作和考试均合格的人员。3.2机具准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二次小压钳台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对讲机对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锯弓把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刀子把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斜口钳把1螺丝刀把1尖嘴钳个1电吹风个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校线灯对1可自制电缆牌打印机台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计算机台若干根据施工情况定3.3材料准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绝缘胶布盘若干屏蔽线(4mm2)盘若干相色带盘若干热缩管只若干热缩式电缆牌个若干电源线带插座米50磁铁个若干木凳个1高处接线用大扎带个若干小扎带个若干扎丝米若干裸铜线(50mm2)米若干根据实际定铅笔支1橡皮擦块1签字笔支1记号笔支1记事本本13.4作业方法和程序交底3.4.1二次接线作业开始前,作业人员依据设计图纸核对盘柜内电缆规格与型号电缆是否齐全;盘内端子排是否与图纸相符。3.4.2二次接线作业开始前,应用端子排图校核厂家端子排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3.4.3电缆引入盘内应整齐,弛度应一致,不交叉,并加以固定,然后将电缆牌排整齐,而且要挂在显眼处。3.4.4作业程序1)剥离护套2)剥离钢铠图1图23)剥离屏蔽网外包护套4)剥离屏蔽网及塑料护套图3图45)接地缠绕(缠绕2-3圈)6)塑料包覆(与外层护套平齐)图5图67)穿入热缩套后热缩8)松散及伸直线芯图7图89)校线和套标号头10)打把接线3.4.5施工要点: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2)电缆芯线与端子排连接不论采取什么连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3)线芯不应有接头和损伤;4)线芯两端均应有回路编号,端子头正面打印回路编号及电缆编号;5)电缆号牌、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的回路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6)芯线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绝缘符合要求,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7)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与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8)引入屏柜、箱内的铠装电缆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一端接地。9)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宜与最长芯长度一致或留至柜顶),备用芯不应裸露线芯且穿线号管,管上印电缆号。10)带有屏蔽的控制电缆,其屏蔽线接地端应采用接地螺栓接至专用接地铜排。11)每个接地端子上所引接的接地线不得超过两根。12)二次配线应加号码管。13)电缆头应高出箱柜底部100-150mm。3.5环境条件1)二次电缆敷设工作已完成,不存在交叉作业,如有交叉作业提前与相关工作负责人联系。2)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挂胸牌上岗,明确施工责任人。3)施工现场布置合理,环境清洁,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明确,无死角,责任落实,并设有明显标记,便于检查监督。4)电缆材料设备等应放置合理,各种材料标识清楚,排放有序,并要求符合安全防火等标准。施工机具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技术资料分类明确,目录查阅方便,保管妥善,字迹工整,装订整齐。5)现场按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并合理布置在各施工现场,方便取用。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不留施工暗角。6)预留屏柜孔洞及电缆沟应加盖,以防作业人员跌入。7)各种施工材料的包装箱板,在包装拆除后应统一堆在指定的地点,应堆放整齐,严禁四处乱扔,随意堆放。8)施工现场保持清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设专门的分类垃圾转运站,施工人员在每天结束前应清理现场,将施工垃圾分类后,存放到转运站。4作业工序和方法4.1标准工艺工序之间的关系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线芯整理、布置线芯标识、接线质量验收备用芯、屏蔽处理4.2每道工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4.2.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二次接线图和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熟悉二次接线有关规范;根据电缆清册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电缆的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策划。(2)材料准备:见3.3。(3)人员组织:见3.1。(4)机具准备:见3.2。4.2.2电缆就位(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将电缆分层,逐根穿入配电柜。(2)在考虑电缆的穿入顺序、位置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电缆在支架(层架)的引入部位、设备的引入口尽量避免交叉和麻花状现象的发生,同时应避免电缆芯线左右交叉的现象发生(对于多列端子的设备)。(3)直径相近的电缆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层。(4)为了便于二次接线,电缆布置的宽度适合芯线固定及端子排的连接。(5)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在引入二次设备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绑扎,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然后根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绑扎。(6)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绑扎的高度一致、方向一致。4.2.3电缆头制作(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进行电缆头制作。(2)单层布置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要求一致;配电柜内单层排列电缆的剥破位置应距其固定处50mm以上,多层布置的电缆头高度可以一致,或者从里往外逐层降低,降低的高度要求统一。同时,尽可能使某一区域或每类设备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统一、制作样式统一。(3)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塑料带要求颜色统一,缠绕密实、牢固,塑料带包扎位置应从内层破口芯线10mm处开始向下包扎至外绝缘破口处。先将破口以上线芯10mm处缠至与内绝缘层平齐后,再接着缠绕至外绝缘破口处,缠绕厚度与外绝缘层平齐。热缩管电缆头应采用统一长度60mm热缩管加热收缩而成,电缆的直径应在所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电缆头制作结束后要求顶部平整、密实。整排控制电缆的热缩套端部水平偏差小于5mm。图1(4)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方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包括目前的反措,户外短电缆端子箱侧4㎜2一端接地其余电缆2.5㎜2两端接地),在剥除电缆外层护套时,屏蔽层应留有一定的长度(或屏蔽线),以便与屏蔽接地线进行连接;屏蔽接地线与屏蔽层的连接采用绞接的方式,但都应确保连接可靠。4.2.4电缆牌标识及固定(1)在电缆头制作和芯线整理过程中肯能会破坏电缆就位时的原有固定,在电缆接线时应按照电缆的接线顺序再次进行固定,然后挂设电缆牌。(2)电缆牌采用专用的打印机进行打印,电缆牌打印排版合理,标示齐全、打印清晰。(3)电缆牌的型号、打印的样式、挂设的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策划的要求进行。(4)电缆牌的固定可以采取前后交叠或并排,上下高低错位等方式进行挂设,但要求高低一致、间距一致、保证电缆牌挂设整齐,牢固。(5)电缆牌的绑扎可以采用扎带、尼龙线、细PV铜芯线等材料。4.2.5芯线整理、布置(1)在电缆头制作结束后,接线前必须进行芯线的整理工作。(2)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图2(3)网络式接线方式(适用于全部单股硬线的形式,参见图2):1)从电缆头上部开始,按照一定的间距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绑扎成一束。在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从芯线束中将芯线向端子排折90°弯,分出线束引至接线位置。2)电缆芯线的扎带绑扎间距一致,且间距要求适中(15~20㎝)。3)固定的扎带应视为电缆芯线的绑扎带。4)每根电缆的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以便于查找。电缆的芯线可以与电缆保持上下垂直进行固定,也可以宜某根电缆为基准,其余电缆在电缆芯线根部进行两次折弯后仅靠前一根电缆,以节省接线空间。(4)整体绑扎接线方式(适用于单股硬线为主,底部电缆进线宽阔形式,参见图3):1)在电缆头上部将每根电缆进行一道垂直绑扎后,将同一走向的电缆芯线绑扎成一圆把(主线束)。2)在芯线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出,或将部分芯线整体引出(分线束),在引至接线位置后再分别将芯线单独引出。3)线束的绑扎间距不宜过大(50~100mm),但要求间距统一。在分线束引出位置和结束的拐弯处图3应有绑扎措施。4)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5)线槽接线方式(适用于以多股软线为主形式,参见图4):1)将芯线主要接入位置为线槽两侧端子的电缆合理排列在线槽下方,宽度不宜过多超过线槽的宽度。2)在电缆头上部将每根电缆进行一道垂直绑扎后,垂直或略有倾斜折弯后引入线槽。3)在芯线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出线槽,接入端子。图44)接线位置不在线槽两侧的芯线,通过调整走向的线槽引至相应的接线位置。4.2.6芯线标识、接线(1)芯线两端标识必须核对正确。采用双回路编号法(回路编号、电缆编号)参见图5(2)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3)电缆的芯线接入端子排应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当芯线引至接入端子的对应位置时,将芯线向端子排折弯90°,以保证芯线的水平。图54)对于在线槽外固定接线的芯线,在靠近端子排附近宜向外折成“S”弯;在端子排接入位置剪短芯线、接入端子;对于在线槽内固定接线的芯线,一般可直接水平接入端子,不需折成“S”弯,在线槽和端子的间距较大、不在同一平面时宜折成“S”弯;“S”弯要求弧度自然、大小一致。(5)用剥线钳剥除芯线护套,长度和接入端子排所需要的长度一致,不宜过长,剥线钳的规格要和芯线截面一致,不得损伤芯线。(6)对于螺栓式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和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螺栓的平垫不能压住弯圈的芯线。(7)对于插入式接线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8)对于多股芯的芯线,应采用线鼻子进行压接方可接入端子,采用的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一致。不得剪除芯线的铜丝,接线孔不得比螺栓规格大。多股芯剥除外层护套时,其长度要和线鼻子相符,不宜将芯线露出。(9)每个接线端子不得超过两根接线,不同截面芯线不容许接在同一个端子上。(10)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帽套,线帽套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一致。线帽套长度要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帽的内容包括回路编号、电缆编号,易于辨认。(11)盘、柜内电缆芯线接入端子前,应将电缆芯线打开原有缠绕状态,用棉丝或棉布将芯线捋直,并使用尼龙线或扎带(黑色的尼龙搭扣)按照100mm间距等距离绑扎,若使用扎带,搭扣应置于电缆里侧。(12)电缆接线前应先进行电缆芯线的查线,并在电缆芯线端头穿上电缆号头。(13)电缆芯线分线,芯线应从电缆的背后抽出并与所接端子排平行,同一区域电缆芯线弯曲起始位置应一致,保证电缆芯线布置的整齐、美观。电缆接线可分为两种接线方式。向外侧分线然后向内回旋接入端子排,保证外侧弯曲弧度的整齐一致。向端子排侧分线,做成横向S弯后接入端子排,保证外侧弯曲弧度的整齐一致。图64.2.7备用芯、屏蔽处理(1)备用芯长度留至最远端子处,可以剪成统一高度,每根电缆单独垂直布置,也可以将备用芯按照每一根同时弯圈布置,可以单层或多层布置。参见图6(2)电缆的屏蔽线宜在电缆背面成束引出,编织在一起引至接地排,单束的电缆屏蔽线根数不宜过多,引至接地排时应排列自然美观。(3)屏蔽线接至接地排时,可以采用单根压接或多根压接的方式,但多根压接时根数不宜过多,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4)屏蔽线接至接地排的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5控制、补缺和纠偏重点措施5.1根据各个工程的具体情况,绘制施工进度表。5.2在剥离电缆护套和筒包绝缘时应防止刀子伤手,同时不能伤及电缆芯线和绝缘层。5.3在扩建工程中,在带电盘内工作应取得运行人员同意,并办理工作票,设监护人。5.4工地技术员应根据施工图、设计变更、厂家资料做出符合实际的端子排图。预留层盘孔洞应堵塞严实。5.5接线完毕,电缆皮、线芯头、钢铠皮、塑料头等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分类存放,统一处理,保持现场清洁卫生。5.6作业人员应按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作业。5.7质检人员应指导、检查工艺质量。6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要求6.1质量标准(1)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设备接线图。(2)接线符合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规范要求,螺栓紧固。(3)整体接线工艺美观。6.2检验要求1)所有二次回路结线应准确,连接可靠,标志清晰齐全,绝缘符合要求;2)竣工图应符合实际;3)移交的产品说明书、调试大纲、试验、合格证件、备品备件应齐全。4)端子排上接线无缺失螺丝,端子排无损坏;电缆头密实、整齐;二次芯线顺直,接线整齐、紧固、美观;线帽、电缆标牌清晰、正确、齐全且字体一致;不同截面芯线不得插接入同一端子同一侧;一个端子同一侧接线数不大于2根,S弯芯线弯圈弧度一致、工艺美观;电压回路、跳闸回路相邻端子间有隔离措施;屏顶小母线有防护措施,屏顶引下线在屏顶穿孔处有胶套或绝缘保护;电流回路中性点接地符合反措要求。5)备用芯长度留至最远端子处,编号标识并使金属芯线不外露;屏蔽层接地牢固可靠,屏蔽线引至接地排时排列自然美观,提倡采用单根压接接至接地排,采用多根压接时根数不宜过多、压接牢固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同一个接线端子不能多于2个接地鼻子;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电缆头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接地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图7工序检验指标性质质量标准检验结果导线检查导线外观主要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 导线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主要牢固、可靠 导线配置主要按背面接线图 导线端部标志 清晰正确,且不易脱色 盘内配线绝缘等级 耐压不小于500V  电流回路预留弧度 ≥50mm盘内配线截面积电流回路 ≥2.5mm2信号、电压回路 ≥1.5mm2 弱电回路 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以及机械强度情况下不大于0.5mm2 用于可动部位的导线主要多股软铜线 控制电缆接线控制电缆接引 按设计规定 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 松紧适当、均匀,形式一致 导线束的固定 牢固 电压回路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1 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2根 备用芯端头绝缘包覆 每芯单独包覆 备用芯预留长度 至最远端子处 导线接引处预留长度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端子排接线螺栓齐全、紧固 紧固、可靠 导线芯线端部弯圈 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 导线芯线外观主要无损伤 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主要加终端附件或搪锡 紧固件配置 齐全,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二次回路连接件主要铜质制品 电缆齐全 按图纸型号、数量齐全 配线齐全 按图纸配线齐全、回路编号正确 接线端子无不同截面线芯并接 无并接 端子排标号齐全 齐全 槽盒该齐全、无破损   导线端部标志主要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电缆头应高出箱柜底部100-150mm接地检查二次回路 设有专用螺栓 电流回路接地 单独接地与电缆屏蔽不混接 屏蔽电缆主要接地压接美观、牢固、 屏蔽接地检查每个接地螺栓上的屏蔽接地线鼻不得超过两根裸露部分对地距离mm主要按GB50171—1992中表3.0.6规定 裸露部分表面漏电距离mm  6.3主要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2011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图纸等
/
本文档为【2.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模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