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doc

2017-11-28 15页 doc 32KB 10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doc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doc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成怀恩不 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 其念,金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 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 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 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 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 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 茫,来世不可知者也。...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doc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doc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成怀恩不 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 其念,金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 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 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 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 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 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 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 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 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 碑式为梁思成所拟。闽县林志钧(宰平)书丹,郭县马衡 篆额。 (节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 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 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违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迦牟尼外来之教者矣,然佛教流传播衍盛昌于中土,而中土历世遗留纲纪之说,曾不因之以动摇者,其说所依托之社会经济制度未尝根本变迁,故犹能藉之以为寄命之地也。 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至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辨,故亦不之及云。 1 挽词 汉家之阨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 一死从容殉大伦,千秋怅望悲遗志。 曾赋连昌旧苑诗,兴亡哀感动人思。 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依稀廿载忆光宣,犹是开元全盛年。 海宁承平娱旦暮,京华冠盖萃英贤。 当日英贤谁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 忠顺勤劳矢素衷,中西体用资循诱。 总持学部揽名流,朴学高文一例收。 图籍艺风充馆长,名词愈埜领编修。 校仇革是译凭谁助,海宁大隐潜郎署。 入洛才华正妙年,渡江流辈推清誉。 闭门人海恣冥搜,董白关王共讨求。 剖别派流施品藻,宋元戏曲有阳秋。 沉酣朝野仍如故,巢燕何曾危幕惧。 君宪徒闻俟九年,庙谟已是争孤注。 羽书一夕警江城,仓卒元戎自出征。 初意潢池嬉小盗,遽惊烽燧照神京。 养兵成贼嗟翻覆,孝定临朝空痛哭。 再起妖腰乱领臣,遂倾寡妇孤儿族。 大都城阙满悲笳,词客哀时未返家。 自分琴书终寂寞,岂期舟楫伴生涯。 回望觚棱涕泗涟,波涛重泛海东船。 2 生逢尧舜成何世,去作夷齐各自天。 江东博古矜先觉,避地相从勤讲学。 岛国风光换岁时,乡关愁思增绵邈。 大云书库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 考释殷书开盛业,钩探商史发幽光。 当世通人数日游,外穷瀛渤内神州。 伯沙博士同扬榷,海日尚书互倡酬。 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 岂便辽东老幼安,还如舜水依江户。 高名终得彻宸聪,征奉南斋礼数崇。 屡检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瑶宫。 文学承恩值近枢,乡贤敬业事同符。 君期云汉中兴主,臣本烟波一钓徒。 是岁中元周甲子,神皋丧乱终无已。 尧城虽局小朝廷,汉室犹存旧文轨。 忽闻擐甲请房陵,奔部皇舆泣未能。 优待珠槃原有誓,宿陈刍狗遽无凭。 神武门前御河水,思把深恩酬国士。 南斋侍从欲自沉,北门学士邀同死。 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 学院遂闻传绝业,园林差喜适幽居。 清华学院多英杰,其间新会称耆哲。 旧是龙髯六品臣,后跻马厂元勋列。 鲰生瓠落百无成,敢并时贤较重轻。 3 元祐党家惭陆子,建安群盗怆王生。 许我忘年为气类,北海今知有刘备。 曾访梅真拜地仙,更期韩偓符天意。 回思寒夜话明昌,相对南冠泣数行。 犹有宣南温梦寐,不堪灞上共兴亡。 齐州祸乱何时歇,今日吾侪皆苟活。 但就贤愚判死生,未应修短论优劣。 风谊平生师友间。招魂哀愤满人寰。 他年清史求忠迹,一吊前朝万寿山。 闲注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上) 南京大学文学院 侯印国 作为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诗词创造功底似乎赶不上他的父亲陈三立。陈三立号散原,是同光体诗坛盟主,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其为“及时雨宋江”,置于榜首。我之前看到一个汪辟疆的学生,程千帆先生手抄本的《点将录》,字写的非常漂亮。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散原说“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散原老人曾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总稽查,相当于校长。至今南京大学主页的历任领导中还有他的名字。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任馆长简介中有个好玩的错误,它在介绍胡小石先生时,提到“曾师从李瑞清、陈三立、曾农髯、陈散原、郑大鹤、王静安、沈曾植等人。”殊不知散原是三立的号,陈三立和陈散原其实是一人。作为南京大学的页面,这是很让人遗憾的。陈三里被公认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 有点偏题了,这里想说说的不是散原之死,而是王国维的投湖而死。不说散原的诗,而说陈寅恪为悼念挚友王国维之死而写的长庆体的《王观堂先生挽词》。这也是陈寅恪最为著名的古体诗之一。台湾有位作家和学者叫高阳,他在这首诗后考证出了王国维和罗振玉之间的各种八卦,以及罗振玉逼死王国维的前后。并且还从中看出了罗振玉试图将溥仪挟持到日本等等秘闻。我自没有高阳先生这般索隐的功力,只是简单看看挽诗原文,对其中较为纷繁的典故简单查证一番。 4 前四句“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一死从容殉大伦,千秋怅望悲遗志。” “汉家之厄”是一个典故,《佩文韵府》“汉家厄”条引《隐窟杂志》“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今按《宋史?后妃传》中隆祐太后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陈寅恪在首句下有自注云:清代自顺治至宣统适为十朝。这里用汉来喻清。不过汉代毕竟是汉族正统,清代却是少数民族,所以俞平伯对此颇为不满,他显然觉得这个句子以汉家喻满州,以夷为夏,有违春秋大义。但在陈寅恪看来,异族入主中原也未必是坏事。吴宓《空轩诗话》云:“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于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有欧洲骑士文学之盛况。”可见其态度。可惜清代至亡国也历经十世,却始终没有见到所谓的中兴。这句似乎也是站在王国维的角度讲的。中兴自然用了汉光武帝刘秀的典故。在这个挽诗的序中说“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也与此隐隐呼应。王国维一直期待清室中兴,国家富强,并也曾将希望寄托于皇室,可惜溥仪着实不是刘秀,只能是李煜而已。所以只能“千秋怅望悲遗志”了。“一死从容殉大伦”,这个大伦是指整个中国文化的纲纪。也就是序言中所说的“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aos者。”王氏殉的并非是“具体之一人一事”,“其所殉之道,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梁漱溟的父亲梁济1918年投净业湖也就是现在的积水潭而死,在遗言中的最后一句说“效忠于一家一姓之义狭,效忠于世界之义广,鄙人虽为清朝而死,而自以为忠于世界。” 梁漱溟曾将他人挽其父的联语“忠于清,所以忠于世;惜吾道,不敢惜吾身”移用到王国维身上,恰和陈寅恪的这句诗,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千秋怅望”也是一个典故,杜甫《咏怀古迹》其二前四句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与宋玉为隔代知音,深知宋玉之悲,千秋怅望,不觉落泪。而陈寅恪则和王国维生为挚友,也深切的了解王氏的“遗志” 接下来的四句“曾赋连昌旧苑诗,兴亡哀感动人思。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连昌旧苑诗”是把王国维的著名诗作《颐和园词》比作唐代元稹《长庆集》的《连昌宫词》。在体裁上二诗都可以算作长庆体。 内容上也略有相似之处。《连昌宫词》为唐人名作,陈氏以之比附,也有赞誉之意。所以“长庆才人语”指《颐和园词》。一般认为《颐和园词》为有清一代之兴亡史,王国维在致日本友人铃木虎雄的信中对《颐和园词》曾有说明:“此词于觉罗氏一姓末路之事略具,至于全国民之运命与其所以致病之由及其所得之果尚有更可悲于此者。”“灵均”自是指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罹忧也。”屈原虽然“忧愁幽思”,但“心系怀王”,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和王国维的境地颇为相类。而且屈原投江而死,和王国维更是极为接近。“息壤”的典故则出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 5 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 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这个地方缔结盟约合力攻打韩国,但五个月后仍然无法占领韩国宜阳城。秦王想背约回兵,甘茂说“息壤在彼”,意在提醒秦王不要忘记誓言。所以这里“息壤”用作信誓的代称。所以这整个句子的大意,是说王国维曾写的《颐和园词》这首诗,最后就如同屈原的爱国忠君的诗作一样,竟成为了他殉清的誓词。 “依稀廿载忆光宣,犹是开元全盛年。海宇承平娱旦暮,京华冠盖萃英贤。当日英贤谁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忠顺勤劳矢素衷,中西体用资循诱。总持学部揽名流,朴学高文一例收。图籍艺风充馆长,名词愈野领编修。校雠鞮译凭谁助,海宁大隐潜郎署。”这几句回忆光宣时的“英贤”。“开元全盛年”从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而来。这里对晚清的留恋可见一端。每读这几句,我自己却会有感于当年人才济济,而现在却一无大师。陈寅恪在有大师的年代回念有更多大家的时代,而我们如今也只能凭吊前贤而已了。“海宇承平”这个词出自康熙的谕令。“京华冠盖”则从杜甫的《梦李白二首》中“冠盖满京华”一句化来。“北斗”就是泰山北斗的意思,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这个典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当时的英贤中谁最德高望重呢,“南皮太保方迂叟”,就是身兼政坛重臣、学界巨擘的张之洞。张是直隶南皮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所以称之为“南皮太保”。陈氏毫不吝啬对张之洞的赞美,并将之比为司马光。宋司马光自号迂叟,其《独乐园记》云“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号相同》“乐天又号迂叟,而司马温公亦以自称。”在高阳先生将“方迂”看成一个词,我觉得与上下文颇不合,再者“方迂”本就不是一个词,没有这样的用例。陈寅恪又誉之以“忠顺勤劳”,这个典故出自《晋书》中梅陶评价陶侃“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用这一典故,将张之洞的位置抬到极高,之后又赞扬了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陈氏自己在《审查》中曾说自己“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可以为此句的注脚。“总持学部揽名流,朴学高文一例收”则是对张在“兴学育才”方面功绩的评价。“图籍艺风充馆长”指的是缪荃孙,缪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他也曾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总稽查。“馆长”指的是他在京师图书馆做正监督。“名词愈野领编修”指的则是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严复。这时候协助他们的,正是海宁大隐王国维。1906年以后,王氏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陈寅恪诗笺释 朝鲜亡国 昔日尝笑王政君,腊日黑貂独饮酒。长陵鬼馁汉社屋,区区节物复何有。 (按:以王政君比慈禧,费行简《慈禧传信录》:“若思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不思变革,顽固误国,空守故物,又有何益,开篇云戊戌变法之败,伏今日国弱之因。胡注但云“讥笑其无能”,似未切题。) 今来西海值重阳,思问黄花呼负负。登临无处觅龙山,闭置高楼若新妇。偶然东望隔云涛,夕照苍茫怯回首。 6 (此段三重意思。一“万里他乡悲作客”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登临无处可销忧”) 惊闻千载箕子地,十年两度遭屠剖。玺绶空辞上国封,传车终叹降王走。欲比虞宾亦未能,伏见尤居昌德右。 (朝鲜国亡主辱。) 陶潜已去羲皇久,我生更在陶潜后。兴亡今古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音韵铿锵,谋篇有度。 游挪威三首 北海舟中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斜阳大月中宵见,故国新声一笑休。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头。 易卜生墓 清游十日馆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 皮桓生墓 嗟余渺渺偏能至,惜汝离离遽已陈。士有相怜宁识面,生原多恨此伤神。藏名马鬣非无意,投老龙心稍未驯。回首乡关三万里,千年文章亦扬尘。 皮桓生墓为三首之冠。易卜生墓似失之浮泛。北海舟中一首趣味盎然。注云:“束地巨环”指地球纬线,“迎北小”指纬线欲往北则愈短。“斜阳大月中宵见”的极光景象,对“我生东南山水窟”的作者来说,自是奇景。 意土海战 一突炊烟欲暮时,万山无语媚秋姿。戈舟正苦争孤注,布袜真成遍九夷。三宿凄迷才未尽,中原迢递事难知。同君别后论功状,山驿邮程寄瘦诗。 三宿之地,难免留情,万里之乡,音讯难知。“三宿凄迷才未尽,中原迢递事难知”。生逢多事之秋,必多之感。 “媚”字醒眼。 “布袜”,注云“指平民装束”,感觉不太对。 瑞士雪山奇景 造物作画真奇恢,下笔不假丹与煤。粉白一色具深意,似为俗眼揩尘埃。车行蜿蜒上绝壁,苍龙翘首登银台。杉松夹道戴冰雪,风过撞击鸣琼瑰。碧泉喷沫流涧底,恍若新泻葡萄醅。直须酌取供渴饮,惜我未办玻璃杯。我生东南山水窟,亦涉弱水游蓬莱。每逢雪景辄探赏,何曾见此千玉堆。车窗凝望惊叹久,乡愁万里飞空来。 写景奇瑰。唯末句乡愁,有强说之感。 清室逊位 千里书来慰眼愁,如君真解殉幽忧。悠游京洛为何世,转徙江湖接胜流。萤嘒乾坤矜小照,蛩心文字感长秋。西山亦有兴亡恨,写入新篇更见投。 颈联注云:“嘒,明亮;小照,肖像。”肖像一说,显然不确。小照,微明也。 云:“蛩心”不成词,且“心”不能与“嘒”为对,疑为“吟”之讹,音近至误。 按:“蛩心”未必不成词。“心”不能与“嘒”为对,岂能疑 “心”不疑“嘒”。 “萤嘒”疑为“萤彗”,彗星也。陈先生既居西山,为前朝遗民,自然认为民国乱党的犯上行为是彗星贯日。 7 巴黎选美与民国总统终身制 岁岁名都韵事同,又惊啼鴂唤春风。花王那用家天下,占近残春也自雄. 序云:法京旧有选花魁之俗,余来巴黎适逢其事。偶览国内报纸,忽睹大总统为终身职之议,戏作一绝。 故国之思 氍毹回首暗云鬟,儿女西溟挹袖看。故国华胥今梦破,洞房金雀尚人间。承平旧俗凭谁问,文物当时剩此冠。残域残年原易感,又因观画泪汍澜。 序云:癸丑冬,伦敦绘画展览会中偶见我国新嫁娘凤冠感赋。 注云:残域,当为殊域之讹。断得精当。 无题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烛烬能温儿女魂”当照应张昭汉女士“忽迁归思到梅魂”。 红楼梦新谈题辞 等是阎浮梦里身,梦中谈梦倍酸辛。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更有人。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 应酬之作,不评。 影潭先生避暑居威尔士雷湖上,戏作小诗,藉博一粲 五月清阴似晚春,丛芦高柳易曛晨。少回词客哀时意,来对神仙写韵人。赤县云遮非往日,绿窗花好是闲身。频年心事秋星识,几照湖波换笑颦。 语义亲厚,虽云戏作,谑而不虐。 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八年夏季第二号读竟戏题一绝 文豪新制爱情衡,公式方程大发明。始悟同乡女医士,挺生不救救苍生。 笑喷。爱情衡可作一掌故,作茶余谈资。唯此作不可以诗看. 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 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自注:徐骑省南唐后主挽词:此身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题曰:遗少心理,甚是。 景物空山夕照昏。回首平生终负气。二句与先生名句“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语义颇近。 寄傅斯年 不伤春去不论文,北海南溟对夕曛。正始遗音成绝响,元和新脚未成军。今生事业馀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解识玉珰缄札意,梅花亭畔吊朝云。 二联谓旧学凋零而新学未成。三联说,我这辈子只能求田问舍了,您自己当天下英雄吧,咱俩各做半个刘备。。。。。 挽王静安先生 8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对静安先生自沉之举评价极高。谓先生为国而殉,为文化而殉。而随着先生故去,文化神州俱亦沦丧。“越甲未应公独耻”,以柯、罗之未死,衬托先生之志坚。“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略谓学问传与不传,声名显与不显,全看天意,所坚持的理念,不能为世人认同,也只有罢了。初见此联,以为说,吾辈所学,关乎天运,世人不解,也当当仁不让。见胡君注:“关天意,当指被动代表天意,而非主动影响天意。”觉得有理。 王观堂先生挽词 汉家之厄今十世,不见中兴伤老至。一死从容殉大伦,千秋怅望悲遗志。(总领,先生之殉) 曾赋连昌旧苑诗,兴亡哀感动人思。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先生《颐和园词》) 依稀廿载忆光宣,犹是开元全盛年。海内承平娱旦暮,京华冠盖萃英贤。 (光宣之盛) 当日英贤谁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忠顺勤劳矢素衷,中西体用资循诱。 总持学部揽名流,朴学高文一例收。(领袖张南皮) 图籍艺风充馆长,名词瘉野领编修。 (馆长缪荃孙,编修严复) 校雠鞮译凭谁助,海宁大儒潜郎署。入洛才华正妙年,渡江流辈推清誉。 闭门人海恣冥搜,董白关王供讨求。剖别流派施品藻,宋元戏曲有阳秋。 (静安先生亦列其间,《宋元戏曲史》) 沈酣朝野仍如故,巢燕何曾危幕懼。君宪徒闻俟九年,庙谟已是争孤注。 羽书一夕警江城,仓卒元戎自出征。初意潢池嬉小盗,遽惊烽燧照神京。养兵成贼嗟翻覆,孝定临朝空痛哭。再起妖腰乱领臣,遂倾寡妇孤儿族。 (国亡) 大都城阙满悲笳,词客哀时未还家。自分琴书终寂寞,岂期舟楫伴生涯。 回望觚棱涕泗涟,波涛重泛海东船。生逢尧舜成何世,去作夷齐各自天。 江东博古矜先觉,避地相从劝讲学。岛国风光换岁时,乡关愁思增绵邈。 大云书库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考释殷书开盛业,钩探商史发幽光。 当世通人数旧游,外穷瀛渤内神州。伯沙博士同扬榷,海日尚书互唱酬。 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岂便疗东老幼安,还如舜水依江户。 (先生避地讲学,往来名流) 高名终得彻宸聪,征奉南斋礼数崇。屡检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瑶宫。文学承恩值近枢,乡贤敬业事同符。君期云汉中兴主,臣本烟波一钓徒。(先生任南书房行走) 是岁中元周甲子,神皋丧乱终无已。尧城虽局小朝廷,汉室犹存旧文轨。忽闻擐甲请房陵,奔问皇舆泣未能。优待珠槃原有誓,宿陈刍狗遽无凭。(民国毁约逼宫) 神武门前御河水,好报深恩酬国士。南斋侍从欲自沉,北门学士邀同死。 (先生殉国) 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学院遂闻传绝业,园林差喜适幽居。清华学院多英杰,其间新会称耆哲。旧是龙髯六品臣,后跻马厂元勋列。(先生身后的纪念活动) 鲰生瓠落百无成,敢并时贤较重轻。元祐党家残陆子,西京群盗怆王生。许我忘年为气类,北海今知有刘备。曾访 “我”与先生梅真拜地仙,更期韩偓符天意。回思寒夜话明昌,相对南冠泣数行。犹有宣南温梦寐,不堪灞上共兴亡。 (之交往) 齐州祸乱何时歇,今日吾侪皆苟活。但就贤愚判死生,未应修短论优劣。 风义平生师友间,招魂哀愤满人寰。他年清史求忠迹,一吊前朝万寿山。(照应开篇)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新婚别之诗。“影底河山频换世”感慨时局动荡,政权更换频仍。沧波,借苍字,对紫塞。 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9 “田巴鲁仲两无成”与《寄傅斯年》“正始遗音成绝响,元和新脚未成军”同意。“天赋迂儒自圣狂”先生自况。“读书不肯为人忙”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题萍乡文芸阁丈廷式云起轩诗集中咸通七律后 无端端己费题笺,此意追思一泫然。隔世相怜弥怅惘,平生多恨自缠绵。金轮武瞾时还异,石窟文成梦已仙。莫写浣花秦妇障,广明离乱更年年。 咸通七律指文廷式《读<韦端己集>》,故开篇云“无端端己费题笺,此意追思一泫然”。“隔世相怜”两层意思,指韦、文隔代,而自己与文芸阁也是“隔代相怜”。韦端己生残唐五代,已非大唐“金轮武瞾”之盛世,“我”生之年代,也非文芸阁先生的光宣盛代。“广明离乱”指黄巢之乱。或谓“喻当时GD”,姑妄听之。 胡君谓“金轮武瞾”指慈禧,武则天时为唐盛世,慈禧为清朝衰时,故云“时还异”。不过陈先生既有遗少风味,断不肯承认慈禧时为衰时。《王观堂先生挽词》云“依稀廿载忆光宣,犹是开元全盛年。”可见先生心目中的光宣年,是可以和开元盛世比拟的。所谓“时还异”,一方面指韦与唐盛世异时,而“我”与文芸阁先生所居的大清盛世异时。 阅报戏作二绝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石头记中刘姥姥,水浒传里王婆婆。他日为君作佳传,未知真与谁同科。 注云:此处当指吴稚晖。Balabalabala….呵呵,一场好八卦。 10
/
本文档为【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