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2014-01-12 47页 pdf 2M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6656

暂无简介

举报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扬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姓名:王武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指导教师:周新国 20090501 王武:占: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j}j研究 中文摘要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需要,是国共 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中共产国际也 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始至终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共产国际 的存在期间同中国革命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同它有 ...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扬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姓名:王武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指导教师:周新国 20090501 王武:占: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j}j研究 中文摘要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需要,是国共 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中共产国际也 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始至终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共产国际 的存在期间同中国革命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同它有 关,要研究中国的革命史,特别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就必须搞清共产国际对中 国革命的影响。同样,要深入研究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就必须弄清楚 共产国际在建立抗同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本文有六个部分组成:前言主要讲述了共产国际的成立背景及成立的原因、 目的,以及中国革命的早期它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并对有关共产 国际对国共第二次合作作用的研究作简要的学术回顾,作出应客观研究共产国际 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客观评价及作用与局限性。第一章探讨了共产国际七 大召开前,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共产国际的对日态度及 它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所作的策略转变,及指导中共在东北的抗战。第二章探讨 了共产国际召开的七大所通过过的政策对中共的影响。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改 变了过去的僵硬政策,在新的政策指导下,中共发表了抗同救国的八一宣言,在 共产国际的努力和帮助下,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取得了同陕北中共中央的联 系,中共中央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促成中共瓦窑堡会议 的召开。第三章探讨了西安事变后,在共产国际对事变的处理态度下,中共和平 解决了西安事变,也最终促成蒋介石放弃了剿共的计划,决定同中共进行第二次 合作。第四章探讨了同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后,共产国际政策的态度变化下, 国共两党走到谈判桌上共同商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由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 始。结论部分主要探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 共产国际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作用 2 扬州人学硕+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SecondCooperationoftheKMTandCPC,whichisneededtouniteasone strikestheJapaneseimperialismtogether,AnditWastheresultofthecombiningefforts ofKMTandCPC,theCPChasplayedthevitalrole,buttheComintemhasalsoplayed averyimportantroleinit,whichhasthecertaininstructionandthehelpfromthe beginningtotheend.DuringtheperiodoftheCominter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 CominternandChineseRevolutionWasveryimportant.InChineserevolutionhistoryit isrelated埘thmanygreatevents,studyingChina’Srevolutionaryhistory,especially studyingmodernandcontemporaryhistoryofChina,weshouldclarifytheinfluenceof theCominternwhichrevolutionizestoChina.Similarly,ifwewanttheformationwhich isthedeepresearchthesecondcooperationofKMTandCPC,wemustclarifythe positiveroleoftheCominternwhichdisplaysintheestablishmentoftheAnti-Japanese NationalUnitedFront. Thisarticlehassixparts:Theprefacemainlynarratestheunitingbackgroundof theCominternandthereasonoftheestablishment,thegoaloftheestablishment,aswell astheearlytimewhichrevolutionizesinChina,andtherelmionofit、析t11KMTand CCP.AnditreviewstheCominternontheroleofacademicresearchaboutthesecond Kuomintang-Chinesecommunistcooperationbfieflgandmakesobjectiveresearchon theCominternaboutthesecondKuomintang—Chinesecommunistcooperationof significance,objectiveevaluationandfunctionandlimitations.Thefirstchapterhas discussedtheinfluenceofthetheCominterntotheChineseCommunistPartybeforethe 7thCongressofComintern.AftertheSeptember18thIncidentoccurs,theComintern changesitactsaccordingtothestrategytransformationwhichtothedatemannerthe intemationalsituation,andInstructstheChineseCommunistPartyinNortheast’S 千武:占: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埘研究 -3- Sino.JapaneseWar.Thesecondchapterhasdiscussedtheseventhmeetingofthe Cominternthroughthepolicytotheinfluence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the seventhmeetingoftheCominternconvention,changesthepaststiffpolicy,withthe instructionofthenewpolicy,theChineseCommunistPartyhasmadetheDeclaration oftheAugust1st,whichistheoppositiontoJapantosavethenationofChina,andwith thehelptheComintern,theCPCdelegationobtaineddiligentlyintheCominternwith theNorthShanxiCentralCommitteeoftheCCPrelation,theCentralCommitteeofthe CCP,withthehelpoftheComintern,theCCPhascrushedZhangGuotao’S conspiracy,whichfacilitatestheChineseCommunistPartyWayaobaoconferenceto convene.AfterthethirdchapterhasdiscussedXi’anIncident,underprocessingmanner oftheComintern,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ettledXi’anIncidentpeacefully;it alsofacilitatedJiangJieshitogiveupfinallysuppressingaltogetherplan,carriedonthe secondcooperationwiththeChineseCommtmistParty.Thefourthchapterhas discussedtheJapaneseimperialismofstarting.TheJulySeventhIncident,underthe Cominternpolicy’Sshiftingattitude,theKMTandCommunistParty,twopartiesarrived atontheconferencetabletogethertodiscussthestrikingoftheJapaneseimperialism, fromthissecondKuomintang—ChinesecommunistcooperationofficialStart.The conclusionparthasmainlydiscussedthehistoricalenlightenmentofthesecond Kuomintang.Chinesecommunistcooperationforms. Keywords:TheComintern;theSecondCooperationoftheKMTandCPC, TheFunction 于武志: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F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琊. 签字日期:k弓年[月易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扬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 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学雠文储躲彩即· 签字吼哆年f月髫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4 扬州火学硕十学位论文 前言共产国际建立与研究概况 一、共产国际建立与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亲手缔造的无产阶级国 际组织,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的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之后的国际性的无产阶 级组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 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 俄国近400年的沙阜专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对世界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东欧 和中南欧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 亚、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国都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在东欧和中南欧革命运动 的影响下,西方的资本主义大国如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也发生了工人罢工事 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 运动也迅速高涨起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朝鲜爆发了三一起义,印度反对英 国殖民统治斗争。苏丹和索马里等国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工 人罢工运动波及全国。在世界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力发展下,有力地推动了 各国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1918年一1920年在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加拿 大、巴西、朝鲜、澳大利亚和南非及其他一些国家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和团体。 各国共产主义团体的建立为世界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指导中心一共产国际的建立 准备了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就认为第二国际 已经死亡,应当在全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8年1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共 产国际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俄国的彼得格勒举行。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 命党人参加了会议,英国、美国、瑞典其他一些国家的左派社会民主党人出席了 会议,大会商讨了有关建立共产国际的问。1919年1月共产国际筹备会第二次 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此次会议拟定了共产国际的目标、策略和组织原则,并要求 各国共产党和左派革命团体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最终在1919年 千武:占: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3月2日晚,共产国际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亚洲、欧洲、美 洲的21个国家的35个团体,一共52位代表,中国、朝鲜、伊朗和土耳其等东方 国家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列宁自始至终地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主持了大会。他代 表俄共(布)致开幕词,然后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 报告》,报告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后大 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共产国际章程草案》和《共产国际宣言》等重 要文件,规定了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共产国际正式宣告成立。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建立,根源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成立的共产 国际,后由于苏俄红军进军西伯利亚及中俄交通障碍的解除。十月革命对中国的 影响是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因为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帝国主义 国家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对本国的威胁,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出兵干涉, 妄图扼杀于社会主义在摇篮中。而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为了追随帝国主 义参加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并千方百计地防止苏俄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便深入到东方从事共产主义运动。北洋军阀 政府很快封锁了中俄边境。以隔绝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同中国革命的关系。所以在 共产国际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中俄的联系处于一种隔绝状态。因此这次会议 并没有直接对中国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也没有给中国人民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虽然在共产国际召开时中国也有代表出席了会议,但他们代表的是群众团体,而 不是代表中国国内的革命政党组织。十月革命前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挽救中国的 危亡,寻找革命的道路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一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了俄国,寻求同俄国革命建立联系。李大钊就是一位 十分重视俄国革命运动和极其赞助俄国革命的革命者。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 就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 纪元》等多篇文章,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且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 开始系统全面地向中国人民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他与陈独秀一 道共同创办了《每周评论》,刊载了《共产党宣言》全面介绍共产主义。在《新青 年》杂志上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努力探求同俄国革命建立联系。另外 6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同苏俄建立联系的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者,由于革命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使的他也把目光投向了苏俄革命。在苏 俄革命前孙中山和列宁就有所了解。他们是同时代人。他们都在十九世纪末领导 了各自国家的革命斗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曾致电祝贺列宁领导的俄 国革命的胜利,表示:“十分钦佩俄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他称赞俄国苏 维埃政权的建立,认为俄国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给东方人民树立了榜样,使他 们有信念去建立与苏俄“同样新式的和巩固的’’。∞列宁也高度赞扬和评价了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18年8月1日,列宁委托齐契林写信给孙中 山,信中说:“我们的胜利就是你们的胜利,我们的失败就是你们的失败,为了无 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在这次伟大的斗争中团结起来"。②但这封信没有落到孙中山 手里。 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接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起了列宁对东方革命的关心。五四运动对共产国际同中国革命的联系,有着直 接的影响。不久,苏俄和共产国际便派使者来中国联系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加强 同中国的联系。而此时苏俄红军正越过乌拉尔山,向东进军,进入西伯利亚地区, 这对于打开中俄交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了《俄 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加拉 罕第一次对华宣言。宣言声明:“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 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 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1907年--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 行谈判”。1919年底和1920年初,西伯利亚的局势开始对苏俄有利。帝国主义对 苏俄干涉失败,皖系军阀控制的把北京政府武装封锁中俄边境的政策也随之破产。 1920年2月18同,中国北京政府向苏俄政府发出公函,说:“查军事协定系对德 奥方面,并非对俄,现对俄办法自应与协约国一致。”中俄交通恢复,共产国际和 中国革命建立了联系。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促进了马克 ①引自向青石志夫刘德喜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版。第12页。 @转引自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概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乇武j盏: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俄交通打开后,共产国际代表魏经斯基来华。他是来中国第一个共产国际 的使者。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谈及在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之后又在李大钊 介绍下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此后,在魏经斯基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主义 小组,并孕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久远东共和国的派出了优林使团来到中国, 优林使团来中国后,采取了接近吴佩孚的政策,支持工人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 的创建有着重要的影响。魏经斯基返回远东共和国后,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 表马林来到中国。马林来到中国后,立即着手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1921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无论是苏俄、共产国际还是远东共和国都采取了亲 吴佩孚的政策。既看不起南方的孙中山革命党力量,也看不上正在成长中的中国 共产党,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苏俄又派出了裴克斯使团取代优林使团,以实 现联合孙中山打开苏俄和中国边境的僵持局面。马林一方面帮助中共的条件下, 另一方面加强了同南方孙中山的联系,力促孙中山同中共的合作。由于马林主张 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受到了陈独秀等人的反对,马林返回共产国际,越飞 来华,由于越飞的努力,1923年1越26日《孙越宣言》发表,苏联同孙中山的联 盟形成,也促使了中国共产党举行了专门探讨同国民党合作的第三次代表大会, 从而加速实现了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战略。在苏俄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 党在广州召开了一大,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全力支援国民党和广东革命政权, 并向中国派遣了大批政治和军事顾问来到中国,从政治、军事等各方位全力帮助 孙中山,苏联的援助大大加强了孙中山的革命政权,促进了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 发展。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0月镇压了以英国买办陈廉伯 为首的广东商团的叛乱。1925年3月开始东征陈炯明,取得了第一次东征的胜利。 6月平定刘杨叛乱,9月国民政府进行了第二次东征,11月全面消灭了陈炯明的部 队,,广东的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 州J下式成立,并准备进行北伐把中国的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9月在苏联和中国 8 扬州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并最终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影响到长 江流域。北伐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由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采 取了重视孙中山的国民党力量,而轻视陈独秀的共产党力量,以及其他些指导性 错误,及共产党的总书记陈独秀所犯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蒋介石的个人权力膨 胀和叛变,致使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也促使共产国际 和苏联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策,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的不清楚,在指导中国共产党 进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的方针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错误,国民大革 命失败后,在如何反击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上和总结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教训上,苏 联、共产国际内部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一方,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为另一方, 关于中国革命失败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于1927年底托洛茨基和季诺 维也夫这一方被完全开除出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斯大林的“无间断革命"理 论开始指导中国,并导致中国共产党内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形成,由 于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导致了在广州起义的失败,革命成果再受损 失,共产国际和苏联不得不再次就中国的革命策略问题进行重新的认识。 1928年6月~7月在莫斯科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党 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并 改变了过去派代表来中国指导中国的方法,采取了在莫斯科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 表团,协助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措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既按共产国 际意志执行过“左倾’’路线,又“在关于抗同民族统一战线新的政策的确立与发 展上,给予中央以极大的帮助”。④后鉴于国际形势的千变万化和各国共产党的逐 渐成熟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共产国际七大又作出了关于各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 管理机构问题的决议,要求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今后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解决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一般说来,要避免直接 干预各国共产党的内部组织事务"圆这对于以后的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十一册,第402页。 @郑德荣、邢华《共产国际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评析》,东北师人学报,1997年第1期。 王武:&: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了有利条件。 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 党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调整了中共中央的政策,确立了毛 泽东的领导地位。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随着德、 意、日法西斯的崛起和东西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不断的侵略和扩 张不仅威胁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威胁了中国等民族国家,而且威胁了英、法、 美等资本主义列强。形势的发展迫使苏联和共产国际调整内外政策,以联合资本 主义国家反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了七大以实现政策的 转变。而共产国际的新政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共产国际的 指示下,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确立了抗同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直至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共产国际的来电 精神,中共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同再到拥蒋抗日,其最终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 合作,指导了中国抗R战争的胜利。中国全面抗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给中国提 供了充分的物质和人力援助。为中国抗同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3年 5月,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成熟独立自主。共产国际的实际效力日 渐愈小,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解散共产国际的政策,6月共产国际正式解散, 从而共产国际与中国的接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关系结束。 二、研究概况和本人写作目的 关于共产国际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作用问题,改革开放前一直是史学研究的 一个禁区,即使提到共产国际也大多是揭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和对中国 革命的指导性错误,而对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完全不提。改革开放后,一些史学家 和史学工作者开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共 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作出了客观的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对共产国际在促 成国共合作方面的历史作用作出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学界对共产国际方面的 研究逐步深入,并出版发表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章和专著。如向青的《共产国际 和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概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 关系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上 10 扬州人学硕+学位论文 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孙武霞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纲》(河南人民 出版社,1988年),黄修荣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89年),高光厚、曹军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概要》(陕西人民出版 社,1989年),杨云若、杨奎松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于俊道的《中国革命中的共产国际人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翟作 君的《共产国际顾问在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和《共产国际与 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荟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杨云若的《共产国际和 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相关的论文有李良志的《论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信阳师范学院学 报,2000年第二期),郭绪印的《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经验》(上海市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四期),李百奇的《论第二次国共合作》(文史哲, 2000年第三期),邹巧灵的《抗战全面爆发前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共产国际》(南 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二期),杨奎松的《抗战期间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文献资料 述评》(社会科学,2006年第二期),季鸿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国共谈 判》(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易新涛的《九一八事变与苏联 对华政策的缓慢转变》(党史文苑,2002年第2期),项晨光的《共产国际与中国 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李维民的《共产国际 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炎黄春秋,2006年第3期),张民的《共产国际与我党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问题上的比较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李伟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述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张秋实的《共产国际、瞿秋白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党史研究 与教学,2006年第3期),曹建坤的《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重庆 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李百齐的《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历程艰难的历史思考》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l期),李赫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中华民 族精神的弘扬》(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金朝晖的,从遵义会议道六届 六中全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等,这些专著与论文分别从不 同的角度叙述了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及对中共政策的影响等方 于武:蓉:共产国际在第二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参照有关研究专著,以史论结合的辩 证思维方法,从九-A事变到国共两党的最终合作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探讨和说明 共产国际对中国这一时期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所起的历史作用。力求使这一时 期的共产国际作用更能得到展现,同时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共产国际的作用,从 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共产国际。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论文中的缺点和错误也在所 难免,请有关人员给与批评和指正。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共产国际七大前的政策对中共的影响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1、意、德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和扩张 法西斯源出拉丁文faces,本义是“一束棒子”,束棒中有把突出的斧头,是古 罗马高级执法官的标志。在欧洲,由于受1929年一1933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经济衰退,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痛苦。经济 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914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成立了法西斯 党。1919年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的领土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激起了意大利人的民 族主义情绪,由此,墨索里尼组织了法西斯运动,1922年墨索旱尼任意大利首相, 组建了法西斯独裁政权。其上台后积极扩军备战,发展陆海空军,进行法西斯战 争宣传,制订侵略扩张计划。意大利采取了积极向中、东欧扩张的政策。意大利 利用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妥协态度,大胆挑起了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完成了对 该国的吞并,其后法西斯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战争赔 款和全部殖民地的丧失,进一步加剧了这次危机的深刻性,1932年,危机的德国 达到了顶点:“工业产量比1913年下降了46.7%,国家银行纷纷破产,有6.8万 家企业倒闭。危机期间失业人数高达800万人,接近全国总人口的半数。’’∞危机 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把希特勒推向了历史的舞台。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 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希特勒利用德国人民痛恨 凡尔赛和约的复仇心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壮大法西斯势力,掀起对外扩 张的战争。形势的发展促使德意于1934年结成轴心国,以对付敌国。1933年希特 ①向青石志犬刘德喜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385 手武:基: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勒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了德国的共产党,宣布纳粹党为德国唯一政党。1934年8 月希特勒自封为国家元首并兼任总理。希特勒集中了纳粹党和国家的全部政权, 标志着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全面建立。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实行普遍义务 兵役制,1936年3月,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条约》和《洛加诺公约》,命令德 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其一步步打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大战的阴影笼罩在欧 洲的上空。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日本打击很大,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对外贸易锐减,1931年在R本“有一万多家中小企业破产和停业,失业工人达300 万人,主要工业部门工人工资下降了25—45%.农业总产值到1931年减少了40 %.”①为摆脱和转嫁危机,同本帝国主义一方面在国内采用残暴的手段对付工农 运动和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对外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隔海相望的中国。1936年2 月26同,同本少壮派军官在东京发动政变,在R本建立了军部法西斯。同年11 月德日法西斯国家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着远东战争策源地的正式形成。 一年后,意大利加入,三个法西斯国家共同勾结起来,联合对世界进行侵略。法 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同本的先后崛起,形成了东西方遥相呼应的两个战争 策源地。 法西斯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不仅威胁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威胁了中 国等民族国家,而且威胁了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法西斯的侵略日渐加深 了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引起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英法等国面对德 意等国的行为,一方面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想把德国的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 国家苏联,因此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即绥靖政策。他们力求同各国保持协调和均 衡关系,以不涉入战争、保持自身利益为目的。在美国,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 响,虽然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还未摆脱危机的阴影,所以 仍处于发展经济阶段,无意向外扩张。美国虽然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借各国发 动的战争,大发战争横财,但它却推行泛美主义策略,提倡美洲国家的联合。总 体上说美国对欧洲局势持旁观态度,希望能维持欧洲大陆的相当和平,以促进通 ①向青石志夫刘德喜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14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商贸易和经济合作。受国内舆论的压力,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多次修订中立法。 欧美矛盾与紧张的欧洲局势,为日本下决心进攻中国提供了条件。苏联为了自身 的安全,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的和平协作外交政策,同各邻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一方面又加紧国内建设,积蓄国力,以应付更剧烈的国际形势。 2、东亚日本与英、美、苏等国利益的冲突 早在1927年7月的《田中奏折》中,日本就规定了侵华政策的基调:“惟欲 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他还说:“我对满蒙 之权利如可真实的到手,则以满蒙为根据,以贸易之假面而风靡支那四百余州; 再以满蒙权利为纪念塔,而攫取全支那之资源。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 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我大和民族支欲步武亚细亚大陆者,握 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①1931年1月23日,满洲铁路副总裁松冈 洋右在众议院发表演说,公然提出“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 我国的生命线,无论从国际上看,还是从经济上看,都是如此’’。②1931年9月 18日,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的发动是日本从政治、 经济到军事、外交都作了认真紧张的准备。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不仅求助于国联,并且向非国联成员国的美国发出 了呼吁,21同,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政府按照凯洛格公约的规定行事,维护远东和 平,但美国的态度很冷淡。10月8只,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会见中国驻美代办时依 然要求中国政府克制,并解释美国的政策:“我们不想去探究谁是谁非⋯⋯我们保 持不偏不倚。"@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中国的东北后,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利益。由 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大了日本的胃口。随即向华北进行扩张,而这一 行动加剧了它同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1932年1月初,日军占领锦州 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日两国政府,公开提出“不承认主义"的原则。“美 国政府不能认可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无意承认中日两国政府或其代理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三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36—537 页 ②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1·满洲事变》,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47页。 @转引熊忠勇著:卣年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于武:基: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人间所缔结的可能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 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 任何条约或协定;也无意承认以违反1928年8月27日中日美均为缔约国的巴黎 公约的条款与义务的方法而导致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尤其是同本所发动 的“一二八"事变,占据了国民党的经济中心——英美等国利益所系的上海,而 上海是美国在华利益的最集中表现。日本对上海的占领严重危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使英美等国开始不能容忍。但由于害怕卷入战争,西方等国采取了两面政策,即 一方面表示抗议,另一方面表示不干涉,这在客观上纵容了同本的侵略。1933年 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退出“国联";1934年12月29日,日本政府发布了《废除 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告》。对此行为,英、美等国并没有采取严厉的反击措 施,而是极力回避同日本的冲突。虽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对美国在中国的利益造 成很大的损害,而美国仅以“不承认主义’’对其进行极有限的抑制。这充分反映 了美国对日本的两面政策,即美国已感到日本的威胁,企图维护其自身在华的利 益,又无决心在实际上遏制日本。 英法等国控制的国际联盟,从一开始即对同本的侵略行为采取绥靖的态度, 并希望日本把矛头指向他们所痛恨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苏联。虽然日本的行为损 害了英法的利益,特别是日本的“天羽声明”强调日本在亚洲的所谓“特殊责任”, 表明了日本力图排斥其他列强、独霸中国、称雄亚洲的野心,这对英、美在远东 的政策是个有力的挑战,自然引起英、法、美等国的不满。1935年12月5日,美 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声称:“中国任何部分的非常发展,应当而且必须地不仅 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并且为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国家所关心’’,“美国政府因 此正密切地注视着该地区内发生的事情”。圆英国外相霍尔也发表演说,指出:“最 近华北战云密布,咄咄可畏,使英政府大为忧虑”,“欲解救中国之困难,苟非有 关系各国一致合作,殊难获得满意办法”。@1935年1月,日本外相广田发表对华 ①熊志勇著:百年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90页 @《民国以来人事月表》,东北师大1951年印,第164页 16 扬州人学硕+学位论文 “三原则”。2月又发表“经济提携"六原则。日本与英、美在中国经济权益上的 矛盾日益激化。3月1日,英国和美国急谋对策,以遏制日本的狂妄侵略,并与美 国、法国合作,借款给中国,以抵制日本。1935年下半年,英国又派其财政部经 济顾问李滋罗斯来华帮助国民党政府进行币制改革。1936年5月,美国同中国订 立《中美白银协定》,美国从中国直接购入白银,而中国将所获得的美元存入美国 银行。币制改革加强了中国同英国和美国的联系,对中国来说,出售白银所得款 项为稳定财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国同日本进行斗争的实力。 日本所发动的“九--lk”事变,其军队占领中国东北,这对中国北部邻国苏 联自然是个严重的威胁,同本同苏联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日本一贯打着所谓 遏制共产主义“赤化"的旗号,骗得了一些痛恨社会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 像英、法、美等国。苏联不得不为自身的安全增加在远东的兵力,形成苏、日严 重的军事对峙。同本为了扩大侵略,不断利用中东铁路问题制造事端,向苏联挑 衅。苏联调整了自己的外交策略,一方面试图加强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另一 方面在国联和国际会议上组织集体反击法西斯侵略的活动。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 法西斯战争。为反对日本法西斯对远东的侵略,苏联还同蒙古、中国等国家签订 了互不侵犯和援助协定。苏联外交战略的重心已从同资本主义世界的斗争转变到 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方面了。并在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一方面为了同英美 争霸,另一方面为了对付苏联,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同德国签订了《反 共产国际协定》,这是公开对付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军事同盟组织。与此同时, 又签订了其他一些反共产主义的协定,这些举动加剧了同本和苏联的对抗状态。 由于苏联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各国恢复了邦交。军事上对 日本进行了防范。这些措施迫使日本改变北进的战略,而把矛头指向中国。 二、共产国际对九一八的态度及指导中共东北抗战 R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九--lk事变,是长期以来推行的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 必然结果。1931年9月25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郑重表示:“苏联劳动 人民对于中国的斗争极为注视,他们对中国人民寄予同情。"11月6日,苏联《真 理报》:“刊载共产国际执委会为十月革命十四周年纪念节发表《告各国工人、告 王武志: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资本主义世界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书》,谴责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备战 和侵略活动,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中国东三省,号召世界劳动人民帮助中国兄 弟反对同本侵略,反对祸国殃民的国民党蒋介石,争取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九 一八事变的爆发,中日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关系 发生了重大的变动。这就要求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及苏联对此也要作出正确的判 断,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以便团结中国的各阶层民众共同抗日。共产国际为 了东北抗战,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党组织的领导,指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通过 上海中央局,领导东北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同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 R民族矛盾在东北地区上升为主要矛盾。1932年12月共产国际对东北战争的策 略作出了局部调整。1932年8月至9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第十二次全会。这 次会议明确指出东北党组织应该“开展游击运动,在满洲提出建立农民委员会、 抵制政府的捐税和命令、没收汉奸的财产、组织人民政权的选举等口号"圆lO月, 共产国际有关方面代表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形势表明,必须向中农、小手工业 者等等作出一定的让步,这些让步应该有助于建立我们领导下的广泛的统一战 线’’。⑧显然,在依然峰持国家苏维埃化和推翻国民党政权总方针不变的前提下, 共产国际对中国东北革命斗争的指导,在策略上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中 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策略的灵活性在推动东北抗战上的重大意 义。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满洲的总的政治和策略任 务已经由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二次全会所确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具体执行这些 任务"。@1932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提 交关于东北形势和相关政策的评价报告,并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会议上 就东北形势作主题发言。代表团的这个报告,正确贯彻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 ∞杨云若著:《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1919—194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103页。 @黄小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 索》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 @黄小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 索》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 固黄小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 索》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8 扬州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东北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一,报告明确提出在东北建立反同反帝民族统一 战线的任务,批评党的错误倾向。指出:“我们现在应该实行的策略方针,那就 是在满洲建立广泛的反日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最初我们对满洲政权的性质也 没有足够的认识,那时我们提出了在满洲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问题。根据这一点, 提出了我们过去在华南和华中提出的口号,即没收地主土地的口号”。报告强调, 对于这个新的策略,满洲和其他党组织内还存在着在满洲问题上的右的和“左” 的倾向。一些党组织中还把满洲的游击运动看做是反革命性质的运动。报告认为, 我们要同右的和“左"的倾向进行斗争,要同妨碍党在满洲游击运动中占据领导 地位的倾向进行坚决斗争。 第二,报告了东北的形势和党组织状况,明确提 出要克服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加强团结各种抗日力量的要求。报告指出:“在满洲 的抗日运动规模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至今在其中还不起 独立的政治作用,对合法斗争和各类反日游击队依然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这表 明,我们落后于形势。要改变党在东北抗战中的被动局面,就需要加强党的群众 工作,针对不同的群众,提出不同的口号和要求,努力把合法工作和非法工作结 合起来。报告提出,要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具体确定满洲工人群众的要求:要建立 真正群众性的抗日团体、义勇军、“红枪会";要通过群众组织,通过工会、共 青团和抗日团体来动员失业者和有工作者,培训他们组成游击队,把尽可能多的 群众吸引过来,通过真正广泛的工作来建立统一战线"∞第三,报告在总结东北抗 战低落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党组织必须真正掌握抗日斗争的领导权问题。报告指 出:“我们的党组织不仅在自己的游击运动中没有起到领导作用,而且在其他游击 部队中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因此,现在满洲的游击运动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改变 这种状况,在现阶段,首先应该解决领导权问题。掌握抗日斗争的领导权,就意 味着,中国共产党应该把广泛发展满洲的游击运动和把满洲的革命运动进一步提 到更高的水平”。②这个报告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成和肯定。特别是《一·二六指 ①黄小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 索》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 @黄小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 索》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5期 王武志: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川研究 示信》在东北党组织传达后,东北抗战形势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在党直接领导 的红军反日游击队基础上,各地部队改名或相继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 日同盟军或东北反R联合军等武装组织。同时,以各军为核心,联合其他抗日武 装,先后成立了一些地区性的“抗同联合军总指挥部"等反R统一战线组织。各 地还普遍建立了反日会、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东北抗战开始呈现出再度蓬勃 发展的态势。 三、共产国际政策的初步转变和中共政策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关内,并沿线向热河进发。在新的民族危机下, 全国人民包括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将领都要求停止内战,抗R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 代主题。但蒋介石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镇压全国人民的抗 日救亡运动和兼并地方实力派,不顾民族国家的前途,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并以全力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在这种新情况下,共产国际根据国际斗争形 势出现的新变化,对政策作了调整。共产国际于1934年5月23日在苏联《真理 报》刊登了法共书记多列士的《为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法国共产党》的一篇文章, 同时还发表了《争取统一战线,反对分裂》等论文,这些文章指出:共产党人可 以同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进行联合。这实际上表明共产国际开始转向建立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1934年7月2日,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批评了单纯的下层统 一战线和社会民主党是社会法西斯的观点,同时强调从政治上理论上指导共产国 际主义运动,而不要从一个中心来领导各国共产党的活动,各国可根据本身的情 况具体制定反法西斯措施。 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有关指示,也相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斗争策略。1933 年1月,中共中央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 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 言》,也即:“(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 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 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并愿在上述三个条件下,“准备与 20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中央在收到这个 指示后,立即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 员会的名义,于1933年1月lO日、1月17同、3月4同、6月1日连续发表宣言, 贯彻和宣传中共代表团关于“三条件”的指示。而1月17日我党发表的宣言被列 为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第一个历史性文献。这个宣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 不反对一切国民党势力,而是愿意同红军一道抗同的国民党
/
本文档为【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