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汉语史讲义

2014-01-01 50页 doc 952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2082

暂无简介

举报
汉语史讲义《汉语史》讲义 目录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1 第2节​  汉语研究的三个阶段……………………………………2 第三节 汉语史研究方法…………………………………………10 第四节 汉语史的分期……………………………………………12 汉语语法史 第一章 概述………………………………………………………12 第二章 名词………………………………………………………13 第一节 词头………………………………………………………14 第二节 词尾……………...
汉语史讲义
《汉语史》讲义 目录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1 第2节​  汉语研究的三个阶段……………………………………2 第三节 汉语史研究…………………………………………10 第四节 汉语史的分期……………………………………………12 汉语语法史 第一章 概述………………………………………………………12 第二章 名词………………………………………………………13 第一节 词头………………………………………………………14 第二节 词尾………………………………………………………18 第三章 数词 量词………………………………………………23 第一节 数词的发展………………………………………………23 第二节 单位词(量词)的发展…………………………………29 物量词的发展………………………………………………………30 动量词的发展………………………………………………………36 第四章 人称代词的发展…………………………………………40 第一节 人称代词…………………………………………………41 第二节 尊称和谦称………………………………………………48 第三节 代詞“自”、“相”“莫”“或”……………………………49 第五章 指示代詞…………………………………………………53 两个特殊代词:“者”和“所”……………………………55 第六章 疑問代詞…………………………………………………59 第七章 汉语动词的发展(了、着)………………………………68 第八章 形容詞和副詞……………………………………………82 第一节 形容词词词头词尾………………………………………88 第二节 助词的发展………………………………………………91 第三节 新出现的副词词尾………………………………………94 第四节 否定詞“弗”、“勿”的用法……………………………98 第九章 介词、连词的发展………………………………………100 第一节 介词的发展………………………………………………103 第二节  介词兼连词……………………………………………104 第三节 汉语連词的发展………………………………………106 第四节 實词的虚化………………………………………………115 第十一章 构词法的发展…………………………………………127 第十二章 句式的发展……………………………………………131 第一节 上古汉语主谓宾等成分的发展…………………………132 第二节 补语的产生及其发展……………………………………134 第3节​  “得”字结构的发展……………………………………136 第4节​  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139 第五节 词序的发展………………………………………………145 第六节 長句的發展………………………………………………149 第七节 能愿式的发展……………………………………………153 第八节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158 第九节 被动句的产生及发展……………………………………162 语音史 第十三章 汉语语音的发展………………………………………165 第1节​  声母韵部声调的发展……………………………………165 第二节 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16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和任务 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是怎样形成的。这就是说,我们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 语言的发展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汉语发展过程中,到底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些什么新质要素,逐渐消亡了的是一些什么旧质要素。 汉语史首先要和现代汉语取得密切的联系,因为汉语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的基础上的。 (二)目的和意义 目的:彻底了解汉语的现在情况和发展前途; 意义:对于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二节 汉语研究的三个阶段 我国历代学者对汉语的研究,从当时研究工作的主流来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一)语义研究(汉初至东晋末); 汉代崇尚儒学,提倡读经,学术气氛很浓,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师。语义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 1、《尔雅》。它是一部按事物类别编排的同训词典。它收集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词语,加以整理研究,并按同义词的类属分类编排,共分《释诂》、《释言》、《释训》、《释亲》等19篇,开创了辞书释义的通例,为训诂学奠定了基础。 例如《释诂》第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chù,落、权舆,始也”。其它各章则是事物名称的简单分类,并加上定义。 《释天》第八:“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现在较流行的是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此后有《小尔雅》(无名氏)、《广雅》(张揖)等。 2、《方言》。它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词典,作者西汉扬雄。 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的,但是不像.尔雅那样系统分类,也没有“释诂”等等的类名。例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凡语”就是现在所谓普通话。方言的不同大多数是词汇的不同。例如:“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小舸谓之艖。”也有一些可能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区里的不同读音。例如:“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西或曰迎”。“逆”和“迎”古音相近,都是“迎接”的意思。较好注本有清代钱绎的《方言笺疏》、今人周祖谟《方言校笺》。 3、《说文解字》。它是我国按字的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作者东汉许慎。 《说文》全书分成540部,共收9,353字。这一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继承《说文》的;它又给予后代汉语语义学巨大的影响,并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许氏通过分析字形来释义,并且有时在说解中引用经传来说明了字义,成了后世辞书书证的先声。如“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曰:‘塞向墐户。’”书中字头是小篆,还收录了“古文”“籀文”,所以此书也是研究古文字的桥梁,如“弃”(古文从子从廾)、“败”(籀文从双贝)。 4、《释名》(又名《逸雅》)。它也是分事类编排的,共分《释天》《释地》《释山》等八卷二十七篇,是一部用声训的方法探求名源的字典, 作者相传为东汉刘熙。刘熙认为一切事物的命名都是有根据的,从语音可以追寻语义的来源。推求的方法是“声训”,以同音字和音近字为训,音近字包括“双声字和叠韵字”。例如: 楣,眉也,近前各两,若面之有眉也。 水草交曰湄。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 阙,阙也,在门两旁阙然为道也。 含,合也,合口停之也。(双声) 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月,阙也,满则阙也。(叠韵) (二)语音研究(南北朝初至明末); 南北朝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1、为了研究诗的韵律和节奏,需要明确地分析语音的构造,发现声调的特性。 2、由于佛经的,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 音韵学著作 韵书是为写作诗歌服务的,它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的字典。 远在东汉,中国人已经能够把每一个音节分为两部分,就是现代所谓声母和韵母。 由于中国学者在梵文字母的启发下发明了一种新的注音方法“反切”。 相传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时李登的《声类》。南朝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并且把这种认识用在诗律的实践上。但这些韵书均早已失传。 《切韵》 陆法言的切韵(601)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收字11000多个,分为193韵。但切韵原本已经不存在,后来发现许多唐人的手抄本。 《切韵》审音精确,权威性强,适应范围广,故《切韵》一出,六朝以来的韵书便湮没无闻了。《切韵》在唐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韵书。 《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 《切韵》有许多增订本。最晚的增订本是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增订的《广韵》和宋仁宗时宋祁等修订的《集韵》。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广韵》收字26194个,比《切韵》多出1倍以上;共分206韵,比《切韵》多出13韵。分为五卷,平声两卷,上去入声各一卷。 《切韵》在汉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系统上得到解释。 《韵镜》《七音略》、 韵书之外,还有一些韵图。韵图类似今天的声韵配合表。它是一种表格,同一直行表示声母相同,同一横行表示韵母相同、声调相同。这种韵图表示整个语音系统的全貌,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韵镜》 是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作者佚名)成书约在北宋时期,宋理宗淳佑年间传入日本,此后国内反而失传,至清末复得。 历史家郑樵的《通志》里有《七音略》。《七音略》和《韵镜》的体例大致相同,它们都是根据《切韵》系统的。时代较晚的《切韵指掌图》(相传为司马光所作)却根据当时实际语音加以调整。 以后出现的韵图都不出这两类的范围:一类是根据传统的音韵学的;一类是根据当代语音的。 《中原音韵》 元代周德清(字挺斋,江西高安人)的《中原音韵》(1324)是为指导元曲制作而编写的一部韵书。该书不受《广韵》一系韵书的束缚,完全以元代北方官话的实际语音为依据,这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 该书语音系统和中古的相比,11个全浊声母全部清化及“疑母”消失,入声已经消失,而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和今天的北音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原音韵》的韵类分为十九部,跟今天的北音比较,也相差不远。明初乐韶凤、宋濂等奉敕所撰的《洪武正韵》(1375)自称“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它里面杂着吴音的特点(如浊音和入声)。从此以后,有许多讲音韵的书都以北音为根据,如朱权的《琼林雅韵》(1398)、陈铎的《菉裴轩词林要韵》(1483)、兰廷秀的《韵略易通》(1442)、毕拱辰的《韵略汇通》(1642)等。在我们研究普通话的历史的时候,这些书都是重要的参考数据。 (三)全面发展(清初至现在)。 朴学 清初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 当明清易代之际,一些有志之士,痛心世风日下,士人气节败坏,就以“复古”为旗帜,标榜“汉学”,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虚”,提倡实用之学,以求矫正时弊,挽回风气,志存匡复。他们讲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辨伪学等。例如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宗旨出发,写作了地理沿革的《肇域志》,研究地势民风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学习经史的笔记《日知录》、《音学五书》,文字学著作《金石文字记》,历史著作《季明实录》等书,其著作约有四十多种,四百余卷。成为开启清代学术风气、奠定清代学术基础的卓越的学者。 满清统治对文化思想的控制最为严厉,一般学者多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于古书的整理和考证,汉语的古义和古音在这个时代都有很大的发现。训诂学在清代盛极一时,不仅各类古书有多种注本,而且与文字、音韵等一起,渐成专门之学。这种作风很像汉儒,所以叫做“汉学”;因为这种学问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又叫做“朴学”。 此期学术界人才济济,名家辈出,硕果累累。 字典的编纂 这个时期有三部官修辞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经籍籑诂》。 《康熙字典》 由陈廷敬等编纂的《康熙字典》,共收47,021字。这书也是按部首编排的,共分214部。此书编纂者共30人,历时5年。 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前,有以下几部按部首排列的字典: 1、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2、张揖的《字诂》,此书已佚。据《魏书·江式传》说“《字诂》方之许篇,或得或失”,知其承袭《说文》而作。 3、晋吕忱的《字林》,是晋至唐代很有影响的一部字书。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说“复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诸部皆依《说文》”。唐张参《五经文字序》云:唐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此后北魏江式在《说文》、《字林》、《集韵》的基础上编撰《古今文字》,可惜未完全编成而病逝。据史载此书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这几部字书皆已失传。 4、梁太学士顾野王的《玉篇》(548),分542部,16,917字。至唐曾经孙强修订增字,至宋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大肆删削注文。更名为《大宋广益会玉篇》,即今本《玉篇》,但已远非顾氏《玉篇》原貌。 辽时僧人行均的《龙龛手鉴》,收字26430个。多引佛经。每字下详列正、俗、通、同、今、古、或作、误各种字体,其目的是辨正字形;改并《说文》部首为242部。 5、明朝国子监生梅膺柞的《字汇》(1615),收字33179个。它是一部编纂原则方法定型化的通俗实用的大型字书。改《说文》部首为214部,并设难检字表,按笔画数多少为序排列。体例完善,归部合理,编排科学,训释全面,书证详备。问世后风行一时。“老师宿儒,蒙童小子,莫不群而习之”。 6、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十七世纪)。体例依照《字汇》,但它是为订正《字汇》的讹误缺漏、拾遗补缺而作,其音切的选字、字义的训释、书证的安排,都比《字汇》更完善科学,但同《字汇》一样,也有引文不注书名的缺限。 以上这些字典,《说文解字》用小篆,不合一般群众的要求;《玉篇》体例很好,可惜字无次序,不便检阅;《字汇》和《正字通》通俗实用,在当时流传最广,但是其中有不少错误。《康熙字典》的优点是搜罗广泛,尽可能举例说明,并尽可能指出初见于何书。 《佩文韵府》 康熙时代还有两部官书值得一提。第一部是《佩文韵府》(1704),书中收集作诗用得到的复音词和短语,按韵部排列。 第二部是《骈字类编》(1719),书中收集双音词。这两部书虽是为韵文和散文而作的,但是,对汉语史也有帮助。 《经籍籑诂》 阮元等人编辑的《经籍籑诂》(1799),把经史诸子的注解分字收集,按韵排列,是很有用的参考书。 它的优点是搜罗详尽,特别是注明篇名,这是十分严肃的做法。 这一部书也是官书。是阮元“遴拔经生若干人”,用五个月的工夫编成的。(当代有宗福邦等主编的《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更完备) 《说文》研究 《说文》之学,以清代为最盛。清代研究《说文》者不下数十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他们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1、 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 此书除了注释精确之外,这书有两个优点:第一、他不盲目崇拜许慎,能做到批判地接受《说文》; 第二、他有历史观点,他常常能指出语义发展的过程,不限于解释先秦的古义。 2、桂馥作《说文解字义证》。 他取《说文》和各经书的字义互相印证,这样的方法是很客观的,读者感觉到他能充分占有材料。 3、王筠作《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前者专讲《说文》体例,较多创见,对初学《说文》的人很有益。《说文句读》是采《说文解字注》、严可均《说文校注》、《说文义证》三家之说,删繁举要而成,少有发明。 4、朱骏声作《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部分以《说文》的内容为基础,主要说明字形与字义、字音的关系;“通训”部分主要专讲字词的引申和假借;“定声”部分分析《说文》的形声字,共得1137个声符,归为十八部古韵,打破《说文》部居,按古韵编排,“以著声音之原”。 此书不按部首排列,也不按今韵排列,而按古韵十八部排列,这是他高明的地方,因为在语音上以类相从,往往能打破字形的隔阂而窥见语义的联系。 每字下面先列本义,其次列转注,其次列假借;其不能归于转注假借者,称为别义。 是训诂学上的重要著作。它的缺点是以通假为六书之假借,以引申为六书之转注,违背许慎的说解。 高邮王氏之学 王念孙(1744—1832)和他的儿子王引之(1766一1834)虽不以《说文》名家,而高邮王氏父子在语言研究上的成就还在《说文》四大家之上。 他们所著《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被称为“高邮王氏四种”。 王念孙的主要著作是《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王念孙从54岁(乾隆五十三年)开始为《广雅》作疏证,日疏3字,至乾隆六十年完成。 《广雅》是为增补《尔雅》,为补辑周秦两汉古书中的训诂而作,是《尔雅》的续书。体例全按《尔雅》。《广雅》在隋唐时已多有讹误,王念孙《广雅疏证》一方面旁考诸书校订讹误,随条补正,对《广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一方面旁征博引,且运用了“以古音求古义”的方法,阐释了《广雅》的内容,为古代汉语的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原书。 例如“薄、怒、文、农,勉也”条疏证: “薄怒者,《方言》:‘薄,勉也。秦晋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郭璞云:‘如今人言努力也。’李陵与苏武诗云:‘努力崇明德’。‘努’与‘怒’通,故《方言》云‘努,犹怒也’。‘文’,读为‘忞’,《说文》:‘忞,强也。’《玉篇》云:‘自勉强也。’《尔雅》:‘亹亹,勉也。’大戴《礼·五帝德篇》云:‘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司马相如《封禅文》云:‘旼旼穆穆,君子之能。’‘旼旼’即‘亹亹’也。‘旼’与‘忞’亦同义。农,犹努也,语之转耳。《洪范》云:‘农用八政’。谓勉用八政也。《吕刑》云:‘稷降播种,农殖嘉榖。’谓勉殖嘉榖也。《五帝德篇》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榖。’义本《吕刑》也。《襄十三年左传》云:‘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管子·大匡篇》云:‘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此皆古人谓‘勉’为‘农’之证。” 《读书杂志》是校正古书的错误的著作,对于字形、字音、字义,都有精确的考证。 王引之的主要著作是《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 《经义述闻》是解释经义的书(述闻表示是从他父亲处听来的话),王引之的方法是:凡前人传注有不相同的地方,就采用其中合于经义的一说;如果都不合经义,就参考别的经书和古人原有的训诂,另作解释。 《经传释词》是一部专门解释虚词特殊用法的书。 王氏父子的最大优点是不从《说文》出发,不拘泥字形,一切以语音为准,即“以古音求古义,不限形体”。这样可以避免前人所犯的两种偏差:第一是抓住一个字的意符不放,无论如何牵强附会,总要求讲得通;第二是只知道拿字形相同或相近去证明字义相近,而不知道在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时候,即使在字形上没有联系,在字义上也可以相通。这种方法是很科学的。 《助字辨略》、《古书疑义举例》 和《经传释词》同一类型的是清·刘淇的《助字辨略》,为我国虚词研究的奠基之作。成书在《经传释词》之前(1711);和《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同一类型的是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成书在《读书杂志》《经义述闻》之后。 《文始》 章炳麟(186S一1936)在语言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他是清代朴学的殿军。 他在语言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而在他的《国故论衡》中也有许多关于文字、音韵的理论。 他在《文始》一书中吸收了“声训”的合理部分,从语音的关连上企图证明词义的相互联系,从而探讨各词的语源。《新方言》企图以今音证古音。《小学答问》也解决了一些文字学上的问。 (三)音韵学成就 清儒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方面(这里的“古”是指先秦),获得了空前的成绩。 1、明末陈第作《毛诗古音考》(1606)以后,已经开了研究古音的风气。 2、清初经举大师顾炎武作《音学五书》(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此书费时30年,作者反复探求,五易其稿,誊写三遍,才刻版印行。 后来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章炳麟、黄侃等,逐步有所修正。 江永分为十三部,戴震分为九类廿五部,段玉裁分为十七部,孔广森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和江有诰各分为廿一部(但实际分隶稍有出入),章炳麟分为廿三部(晚年减为廿二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部数虽有不同,那只是范围广狭的问题;实际上某字归某部,差不多全都有了定论。在声母方面,钱大昕(1727一1786)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这些成就是卓越的。 (四)古文字学 金文和甲骨文合称古文字学。古文字学的研究在汉语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金文之学,起自十一世纪。到清末而复盛。 吴大瀓作《说文古籀补》(1808),孙诒让作《名原》(1905),都是研究金文的。 自从1899年甲骨文在安阳出土后,中国的语言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最初研究甲骨文的是孙诒让,他提倡利用偏旁考释古文字,著有《契文举例》(1904)。 罗振玉得甲骨最多,影印成书。他著有《殷虚书契考释》(1911) 。 王国维(1877一1927),他著有《 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1914)等。 郭沫若先生在这一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所著的《甲骨文字研究》(1929),《卜辞通纂考释》<1933)、《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30)、《金文丛考》(1932)、《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与考释》(1934)等,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五)语法 语法在中国的语言研究中是一门新兴的学问。 1、语法意识的萌芽(汉魏晋) (1)虚字的概念在汉代就有了。许慎不叫做虚字,而叫做“词”(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由此得名)。《说文》:“乃,曳词之难也”;又:“皆,俱词也”;又:“矣,语已词也”,又“只,语已词也”等等,都可以证明许慎能把虚词从实词中辨别出来。毛享《诗诂训传》“载驰载驱”注:“载,辞也。”郑玄《礼记·檀弓》“何居?”注:“居,读如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此期是对单个的虚词进行解释,有“辞”、“词”、“语助”、“发声”等。 (2)南北朝以后,发展到将虚词分类,并作总括性说明。如《文心雕龙·章句篇》对虚词进行了专门论述。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说“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还进一步提出了“助字”这一语法术语,并分为“疑辞”“决辞”两类。 (3)宋代人就明确提出了“实字”“虚字”的术语。将语词分为实虚两大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它反映了语言的本质特点,有利于科学的词类学说的建立。这两个术语传到了欧洲,为西方语言学家所采用。 2、虚词研究专著 元朝以后,开始出现了虚词研究的专门著作。 (1)元代卢以纬《语助》是我国最早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收虚词66组,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释词义。 (2)刘淇《助字辨略》 它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专著。共收476个虚词。分类细致,引例十分丰富;还收录了各时代的一些方言俗语加以解释,在语法学史上第一次把书面语和口语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开创意义。 (3)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代经传文献虚词的专著。侧重说明虚词的特殊用法。他主张从句子结构中研究虚词的意义。这种认识是科学的,先进的。此书被公认为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虚词专著,影响最大。其后《马氏文通》、《词诠》、裴学海《古书虚词集释》、吕叔湘《文言虚字》均与之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语法作为一门学问,也曾经在唐代由印度传入中国。 当时叫做“声明”,“声明”讲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等。 (4)《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马建忠(1845—1899)。 他的《马氏文通》0898)是我国语法学的奠基之作。他以拉丁语法为范本,写出了一本汉语语法,“证明”了汉语并不劣于欧洲诸语言,中华民族并不劣于西洋诸民族。这在当时,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汉语乃至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孙中山曾评价它“虽足为通文者之参考印证,而不能为初学者之津梁也”。正如潘文国先生在《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所说:“对于汉语研究来说,《马氏文通》的诞生是幸事又是不幸。说幸事是使汉语研究比较快地汇入了世界语言研究的洪流。说不幸是这一汇入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汉语的个性为代价的。”他开始创立了一些语法上的术语并分别了词类。马氏文通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的语法。 他所分析的材料来自论语、系辞、左传、檀弓、庄子、孟子、国语、国策、史记、汉书等书;汉以后只引用了韩愈一个人的文章。 由上面所叙述的一系列的事实看来,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必须利用古人的语言研究的成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但是也必须指出,汉语史作为一门科学,到今天还不算是已经建立起来。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中国历代学者没有能从历史发展的全程上来看汉语的历史,他们只着眼在先秦两汉;他们没有企图采寻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古代学者辛勤劳动的果实,值得我们珍视;但是,汉语史这一门科学的建成,还有待于我们这一代的语言工作者的努力。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注意问题: 1、语言的时代特点,如“虽然”; 2、区分通例和特例,“例不十,不立法”; 3、重视语音、语汇、语法各方面的联系,如同源字音义联系; (二)方法: (1)归纳。从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如段氏“古音十七部”; (2)比较。比较出异同,看继承和发展; (3)统计。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整搜集、理整、计算和分析。 (4)实证。即举例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 (5)探源。探求某种语言现象的起源及演变,了解发展线索和规律。 第三节 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1)历代文献。如研究商代语言,少不了甲骨文; (2)前人的研究成果。如研究形义的《说文》类,对词汇史重要;《广韵》可分析出中古语言的声、韵、调系统,并可上推古音,下推今音。 (3)外来借词和语言。如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所借汉语词汇的读音,可作为汉语古音构拟的旁证。古汉语里的借词,如“印度”(Sindu),汉时译作“身毒”,伊朗语转为Hindu,六朝译为“天竺”,唐译为“印度”。“竺”“毒”“度”音相近,可证“古无舌上音”。 (4)现代汉语方言。如厦门话的“方、飞、夫、分”等字声母念[P],是上古无轻唇音的证明;“知、诛、猪、张”等字声母念[t],为古无舌上音的证明。双峰话“皮、裴、平、婆”等字声母念[b],“啼、团、塘、亭”声母念[d],“才、蚕、从、存” 声母念[dz],是古汉语有全浊声母的证明。 第四节  汉语史的分期 1.上古期(商到两汉时。商为前期,周秦为中期,两汉为后期)。重要特点: (1)语音上,无轻唇音、舌上音,前期、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配合整齐;声调未有定论。 如黄侃有《诗韵上作平证》一文,认为古无上声;段氏玉裁云古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且认为去声备于魏晋,古实无之。近代学者多以为然。而杨树达却认为,《诗》韵平、上、入为三类,界限分明,平叶平,上叶上,入叶入;而平上入通叶者为变体。 (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 (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被动句通常“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其中前、中、后期又各有特点。前期以甲骨卜辞为代表,复音词不多;语法比较单纯,虚词少;语音系统尚不十分清楚。中期《诗经》等韵文材料丰富,上古韵部系统得以建立;词汇数量增加,有20%左右的复音;产生了一个完整的虚词系统。后期齿头音精组声母逐渐分化为精、庄两组声母;复音词数量增加;系词“是”开始出现。 2.中古期(六朝到宋。)六朝为前期,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引起汉语方言变化。唐代为中古期,宋代为后期。这两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促进了以中原语言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重要特点: (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声字(长入)变为阴声(去声)。 (2)语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 (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体系开始出现;系词“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至动词后;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出现;用“将”和“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动词+否定副词+动词”式的反复问句产生。 (4)出现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仿古文言占有统治地位,同时反映口语的白话开始形成,并在变文、语录中广泛应用。 3.近代期(元明清时期)。元为前期,明清为中期,鸦片战争到“五四”为后期。特点: (1)语音上,浊声母清化;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变为卷舌音声母;后期尖团音逐渐相混;韵部系统简化,[-m]尾消失,并入[-n]尾;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分阴、阳两类。 (2)词汇上,口语词大量进入文学语言;中期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并根据外来词创造了大量新词。 (3)语法上,时体助词“了”“着”用法进一步固定;开始貌、继续貌、短时貌先后产生;结构助词“的”“地”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形成。 4.现代期(“五四”至今),普通话形成。 汉语语法史 第一章 概述 语法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数千年来,从甲骨文到现代普通话,汉语语法变化不大。它靠着数千年维持下来的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它语言。其语法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序的固定是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 (二)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使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三)各种方言的语法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语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它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法发展的一大特点。双音词历代都在增长,“五四”以后增长得更快。双音词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化,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 (二)时态助词的产生,是汉语语法的一大发展。“了”表完成,“着”表进行,体现了汉语语法的严密化。 (三)处置式的产生,也是汉语语法的一大发展。“把”字句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突出了处置的对象,把处置的行为加以强调,有利于思想的表达。 (四)补语的发展。 (五)量词的发展,名词、代词的词尾的产生,也都表现了汉语语法的严密化。 第二章 名词 (1)甲骨文词类发展不平衡,名词最发达,占70%以上,而语气词尚未形成。主要的动物名称有性别标志。 主要发展:甲骨文以来的名词仍然是汉语最发达的词类。到中古,由于系词的运用,名词作谓的语范围有所缩小。名词发展主要表现在词头、词尾上。 (一)类别。名词类别一直没有多大的增减,都可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地名词四类。 (1)普通名词。它们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如“天、土、山、水、木、禾、人、牛、众、师、男、女”等。 (2)抽象名词。 它们表示抽象的概念。这类词在甲骨文中绝少,西周以后开始萌生,春秋战国时代大量产生,如“仁、义、道、德、礼、信、气”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化。 (3)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族名、国名、书名、篇名等都是专有名词。殷商时代的专有名词如“王亥、妇好、羌、大邑商”,西周以后的如“周文王 、左传、 秦、汉、匈奴”等,它们都是某一事物独有的名称。 (4)时地名词。时间名词如“今、昔、时、旦、暮、夜、年、月、日”等,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中、下、内、外、前、后、左、右”等。 (二)功能:可作句子的主、定、宾,还可以作状、谓语。例如:  ①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谓语) ②鲂鱼赪(chēng,浅红色)尾,王室如毁。(《诗·周南·汝坟》)(谓语) (三)上古汉语名词有形态标志,但不完全,不充分。 (四)A词的兼类普遍;B名、动、形均可作使动词、意动; C.“可、能、自、相、敢”后的形、名词变为动词;名词在“不”“遂”之后,具有动、形的性质。 第一节 名词词头 发展概况 (1)先秦时,有的名词带有词头 “有”,此外还有“于”、“句(gōu),秦汉后名外不用了。先秦时已出现了名词词尾“子”。 (2)到了中古,一是系词“是”的广泛运用,名词作谓语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名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头词尾上。汉代产生了词头“阿”、“老”,中古时应用范围扩大;六朝以后产生了新词尾“儿”和“头”。 (3)近代产生了名词和代词的词尾“们(每)”。唐代以前,汉语的名词和代词没有数的区别,从唐代开始,名词和代词出现了表复数的词尾。 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推之他类,亦多有此。故邦曰有邦,家曰有家,室曰有室,庙曰有庙,、居曰有居,方曰有方,夏曰有夏,济曰有济,北曰有北,昊曰有昊,帝曰有帝,王臼有王,司曰有司,正曰有正,僚曰有僚,民曰有民,众曰有众,幼曰有幼,政曰有政,事曰有事,功曰有功,比曰有比,极曰有极,梅曰有梅,的曰有的,三宅曰有三宅,三俊曰有三俊,三事曰有三事。说经者未喻属词之例,往往训为‘有无’之‘有’,失之矣。” (一)词头“有”字。(按:有认为动词的,“有苗”,指毛发多,又有认为通“或(国)”,“有夏”即“国夏”。) 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例如: 1、它经常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如“有虞”、“有扈”“有仍”、“有莘”、“有熊”、“有庳(bì)”等。下面举几个例子: ①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 (惠:受人爱戴。迁:流放、驱逐。能做到明智和受人爱戴,怎么会担心驩兜?怎么要流放三苗?) ②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殛:jí诛杀) ③殷既坠(丧失)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shì》) (坠:丧失。奭:召公名,加“君”表敬。) ④有殷受天命,唯有歴年。(《尚书·召诰》) (歴:久。殷接受天命有很多年了。) 2、普通名词的前面,也有加“有”字的,例如: ①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尚书·益稷》) (左右:帮助。翼:辅佐。我想帮助百姓,你要辅佐我。) ②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尚书·盘庚上》) (殷:地名,今河南安阳。适:往。有居:处所,指新居。) ③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小雅·宾之初筵》) (的:靶心。祈:求。爵:酒杯。一箭射中靶心,求得你的酒一杯。) ④豹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小雅·巷伯》) (畀:与。昊:上天。豹虎不吃他,把他扔到北方不毛之地去。) ⑤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论·有政》) ⑥有众率怠弗恊。(《尚书·汤誓》) (奴隶们都怠工,不同统治阶级合作。) 注意:并不是一切切名词都能具备这种形态的。 (二)还有词头“于”字和“句”字。 ①于越入呉。(春秋·定公五年)杜预注:“于yú,发声也.”又《汉书.货殖传》“于越不相人矣”句,颜师古亦注云:“于,发语声也.” ②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呉。(史记·呉太伯世家) 但是,“于”、“句”字作词头,尚是孤证,难以定论。到了战国以后,除了仿古之外,就不再有这一类的词头了。 (三)到了汉代,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字。“阿”的本意为大土山,(《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jīng)者莪,在彼中阿。” 词头“阿”字可能是从“伊谁”的“伊”变来的。“伊余”、“伊谁”“伊人”在《诗经》里已经出现了。例如: ①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②有皇上帝,伊谁云憎!(小雅·正月) ③伊谁云从?惟暴之云。(小雅·何人斯) (伊:《正韵》:“伊,彼也。”“所谓伊人”朱注:“犹言彼人也。”郑笺:“伊,当作“翳”,犹是也。) 补:舜授禹,以天下,尚得(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荀子·成相》) “阿”字不但可以作人名和亲属称呼的词头,也可以作人称代词的词头。六朝唐代使用十分普遍。 1、作为人名的词头,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如汉武帝后名“阿娇”,曹操小字阿瞒,刘禅小字阿斗。又例如: ①主吏仲阿先出钱二千。……主吏仲阿东出钱千四百。主吏仲阿同出钱四百”。 (东汉灵帝时《成阳灵台碑阴》)(此碑342人中有40人名前有“阿”字) ②刘奉阿奉。刘兴阿兴。潘京阿京。赵墨阿黑。北宫阿猛。(《隶释·西殽坑碑阴》) ③阿连才悟如此。(指谢惠连)(《南史·谢灵运传》) 补:(鲁)肃拊蒙背曰:“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2.作为亲属称呼的词头,例如: 按:洪诚先生加:“阿母”、“阿兄”、“阿女”“阿妹”(见《孔雀东南飞》) ①阿翁讵宜以子戏父?(《世说新语·排调》)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词) ③阿奴(指弟)火攻固出下策耳。(晋书) ④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也可用于双音节词前: ⑤王母全成小女子,老君浑是阿孩儿。(《敦煌变文集》) ⑥阿姑婆见作天子,旁人不得枨触。(杨廷玉《回波词》) 3.作为代词的词头,例如: ①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王敷《茶酒论》) ②登阿侬孔雀楼。(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鬼仙歌》) ④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⑤先主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⑥夷甫早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规箴》) (阿堵:这,这个。指示代词) ⑦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世说·贤媛》刘孝标引《妒记》)(阿子:第二人称爱称。) 4.放在数词前,表排行。例如: ①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 ②阿五常日不尔,今可谓仰藉天威。(《南齐书·高帝十二王传》) ③上数与同坐,呼为阿三。(《隋书·滕穆王瓒传》) 5.置于一般名词前表示称呼,例如: ①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 ②俨辞曰:“士开昔来实合万死,谋废至尊,剃家家头使作阿尼。”(《北史·琅邪王传》) ③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无礼!”(《酉阳杂俎》卷五) ④作仪阿媛,取俪汉妃。(王融《永嘉长公主志铭》) (三)词头“老”字。 它来源于形容词“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字逐渐虚化为词头。词头“老”字可以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这两种“老”字都大约在六朝产生的。 用于人的: 1.某些称谓之前可以加词头“老”字。如“老姐”、“老兄”。例如: ①“大丈夫岂当以老姐求名?” (《晋书·郭奕传》) ②敬轩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宋书·刘敬宣传》) ③匡超人走到跟前,请教了一声“老客”,拱一拱手。(《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④原来是老弟!几时来的?(《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到了宋元时代,妻子也可以称“老婆”,这时“老”字才变成了词头。例如: ①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宋·吴自牧《梦梁录》) ②我两个不曾娶老婆哩。(元曲·儿女团圆) 到了宋代以后,“老师”的“老”才真正变成了词头。 “老师”出现很早,《史记·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但这个“老”表示年辈最尊,不是词头。 ①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 ②两人见是老师的位,恭恭敬敬,同拜了几拜。(儒林外史第七回) 2、姓加上“老”,起于六朝。(见洪诚《洪诚文集·雒诵庐集》P47页) ①洪诚引《十驾斋养新录》:“《北史》:石曜持绢一匹,谓斛律武都曰:‘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老石”是石曜自称。) ②“每被老元偷格律。”(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诗) ③老戴,忘其名,吴郡昆山人。(元夏文彦图绘宝鉴) ④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西游记第二回) 3、名字上加“老”字比姓上加“老”字晚些,最初见于宋代的史料。例如: ①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傅神。(苏轼题过所画枯木柱石诗) (老可:指文与可;坡:指苏轼的儿子过。) ②快读老坡秋望赋。(范大成诗)(坡,指苏东坡。) 4、排行上加上“老”起源最晚,不过至少在清代已经可以这样用了。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些例子: ①赵氏有个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第六回) ②阿叔道:“好呀!老二回来啦。”(第十六回) 5.放在一般事物名前,例如: ①勒与酣谑,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晋书·石勒载记下》) ②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6.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称呼人。例如: ①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宋书·王 玄谟传》) ②田巴兀老苍(苍鹰),怜汝矜爪嘴。(韩愈《嘲鲁连子》) 7、 动物名称加上词头“老”字,魏晋时已经有了。例如: ①“汝南有妖,常作太守服。……及费长房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头,乞自改为老鳖,大如车轮。”(魏晋人所作《列异传》) ②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为。(唐李延寿《南史·齐宗室传》) ③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王恽诗) ④巴陵陈氏累世孝谨,乡里以老鸦陈目之。(陶谷《清异录》 词头“老”字,一直到现代也没有什么发展;它不能适用于一切名词。 第二节 名词的词尾 (一)词尾“子”字。 它比词尾“儿”字产生得早。(洪诚:“‘子’字词尾在西汉时已经成熟。”)介绍: (1)王力先生以为,要把词尾“子”字和非词尾“子”字区别开来是相当困难的。有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孩子的“子”。例如《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是作为尊称的“子”,如“夫子”、“君子”。 第三,是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如“虎子”、“龙子”、“蚕子”。 第四,是指鸟卵,如“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如“舟子”、“渔子”。 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如《史记·高祖本记》:“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不容易断定了;但已有了词尾化的迹象。例如: ①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②又闻关羽亦重瞳子。(史记·项羽本记) ③拜请百福,赐我喜子(蜘蛛)。(易林)(按:洪诚认为此例是真正的的词尾。) 【说明:孟易醇《先秦语法》认为只要丧失了“孩子”这个本义就“近于词尾了”,“名词词尾‘子’的萌芽,出现于先秦,这点也是无可置疑的”。例举“佻佻公子(朱熹注:公子,诸侯之贵臣也。)”、“婢子”、“ 门子”。P120页。】 (2)向熹《简明汉语史》认为,上古用于人名和小而圆形的东西。中古用法大大扩大,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侍中左婵右貂,……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后汉书·献帝纪》李注引《汉官仪》)(此例洪诚先生补) ②乌弋地……有桃拔、师子、犀牛。(《汉书·西域传》) ③驴子今日低来不得。(范资《玉堂闲话》) 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隋书·五行志上》) ⑤栗子皮,荔枝壳。(李商隐《杂纂·富贵相》) ⑥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寒山《诗三百三首》) ⑦汝径往门前,伺无人时, 取一瓦子。(《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⑧四角龙子幡。(《孔雀东南飞》) 用于人的名称后,如: ①一妻耳顺,尚称娘子。(《北齐书·祖珽传》) ②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乐府诗集·欢好歌》) ③寄书与妇母,好看新妇子。(《隋书·五行志上》) ④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世说·容止》) 魏晋以后,到了中古代,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起来了。例如: ①谷上有石子,紫色。(晋葛洪《神仙传·介象》) ②凡五榖种子,浥郁则不生。(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崔行功与敬播相逐,播带榈木霸刀子。(隋侯白启颜录) ④今本无上书年月日子。(唐李延寿《南史·刘子遴传》) ⑤客户有一小宅子。(唐薛调无双传) 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⑦小片慈菇白,低丛柚子黄。(元稹《景申秋诗》) ⑧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晋·荀氏《荀氏灵鬼志》) 其他还有“帐子、袄子、杓子、瓮子、亭子、砖子、宅子、帖子、饼子、衫子、盒子、格子、舌子、句子、样子”等。 以上可以证明,在中古时代,名词词尾“子”字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它有构成新词的能力。 (二)词尾“儿”字。它约产生在六朝,比词尾“子”字稍晚些。 “儿”字的本意是小儿(说文:“儿,孺子也。”),因此,凡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的字都不能认为是词尾。例如: ①黄须儿竟大奇也。(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②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傅》) 有些“儿”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某一类人(如“侍儿”)或不道德的人(如“偷儿”),也不算词尾。例如: ①从史尝盗爱盎侍儿。(《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②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晋书·五行志》) ③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 “儿”字用做词尾,是从“小儿”的意义发展来的,可能开始是用做小名的词尾。这种用法一直传到后代。例如: ①世祖武皇帝……小字龙儿。(《南齐书·武帝纪》) ②梁高祖武皇帝……小字练儿。(《南史·梁本记上》) ③昨见罗儿,面颜憔悴。(同上·梁本传下) ④周太祖少贱,黥其颈上为飞燕,世谓之郭燕儿。(新五代史) 1.鸟兽虫类也用“儿”字,但是其中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确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不是词尾。例如: ①可怜巢裹凤凰儿。(庚信诗) ②养得新生鹁鸽儿。(花蕊夫人诗) 第二种情况才是用作词尾。例如: ①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与诗》) ②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李群玉诗) ③飞下一个仙鹤儿来。(宣和遗事·亨集) ④雀儿被吓胆碎,口口唯称死罪。(《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无生之物,或有生而无所谓初生者,“儿”字的词尾性就非常明显了。最早见于六朝,唐代出现较多。例如: ①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沈约《咏领边绣》) ②小车儿上看青天。(邵雍小车吟) ③船儿傍舷回。(梅尧臣诗) ④皆以新葫芦儿为遗。(东京梦华录) ⑤簾儿下见个佳人。(《宣和遗事·亨集》) ⑥写文字、画纸儿、提茶瓶、花絮儿、卖字本、笛谱儿。(《西湖老人繁盛录》) ⑦及小儿耍事儿,如鸡头担儿、罐儿、碟儿、鼓儿、板儿、锣儿……(吴自牧《梦梁录·诸色杂货》) 小称容易发展成爱称。但是,就普通话来说,只有“儿”字发展成为爱称,“子”字没有发展为爱称。在开始变为词尾的时候,“儿”、“子”不一定念轻声,“儿”在律诗中尚可作韵脚。在今天某些方言里,“儿”字仍独成一个音节。 在现代各地方言里,名词形态发展情况并不一致,特别是在“儿”、“子”的问题上。南部方言如粤、闽、客家方言,基本上维持着上古汉语的特点,很少或完全不用词尾“儿”“子”。广东只说“刀”、“铰剪”、“竹”、“禾”、“叶”。“儿”字在粤语里绝对不用。 (3)词尾“头” 比较常用的名词词尾是“头”字。产生于六朝。 首先我们要撇开似是而非的情况。例如“石头”这个词的时代很早。今天的南京,在东汉末就称为“石头城”,但是,石头又称石首,可见“头”字是有实际意义的;“码头”在唐代就有了,但当时写作“马头”;“苍头”指以青巾裹头的士兵;“武帝捉刀立床头”,“床头”指床的一端,可见“头”字仍有实际意义。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①被头不暖空沾泪,钗股欲分犹半疑。(韩偓诗) ②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新唐书·杨瑒传》) 真正的词尾“头”字应该像下面这些例子: ①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郦道元《水经注》) ②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项斯诗) “头”字虚化为词尾,有两种情况: (1)是用在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汉代已出现,六朝普遍应用。例如: ①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②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赏誉》) ③前头看后头,齐著铁兜鉾。(六朝梁《企喻歌》) (2)二是放在名词后,始于六朝。宋元以后,词尾“头”字用得更加普遍了。 ①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乐府诗集·刘商·胡笳十八拍》) ②锄头三寸泽。(齐民要术·杂说) ③一时念头差了。(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④只见厨桌上有些鸡毛和鸡骨头。(水浒第四十六回) ⑤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西游记第六回) 第三章 数词 量词 第一节 数词的发展 汉语数词属于基本词汇,所以几千年来变化很少,但是, (1)甲骨文里没有分数和约数,战国后出现了“数、余、所、许、左右”等约数;还有不定数,如“一二邦”、“二三子”、“三四日”“六七人”、“七八岁”、“九十其仪”、“或相什百,或相千万”、“三二千人”、“人民之众亿兆”等,在甲骨文中尚未出现;基数和序数形式无区别,基数可
/
本文档为【汉语史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