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2009-12-25 13页 doc 51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1679

暂无简介

举报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简介 · · · · · ·   當今在西方弘法的藏傳佛教上師中,吉噶.康楚仁波切是非常珍貴而重要的一位老師。他出生於印度,具有完整的佛法傳承和訓練;他成年後移居美國,經年在歐美各地帶領弟子閉關修行,對現代人的心靈處境有深刻了解,因而發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現代人禪修及閉關的方式。他從小就喜愛藝術,七年前學習現代抽象畫繪法之後,便經常在禪定後作畫,讓心自由地表達自己。他平時開示不穿法衣,言語簡單優美,新鮮幽默,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多年來,康楚仁波切利用星期天的早上,透過視訊科技,為親近的弟子們開示,包括佩瑪...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简介 · · · · · ·   當今在西方弘法的藏傳佛教上師中,吉噶.康楚仁波切是非常珍貴而重要的一位老師。他出生於印度,具有完整的佛法傳承和訓練;他成年後移居美國,經年在歐美各地帶領弟子閉關修行,對現代人的心靈處境有深刻了解,因而發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現代人禪修及閉關的方式。他從小就喜愛藝術,七年前學習現代抽象畫繪法之後,便經常在禪定後作畫,讓心自由地達自己。他平時開示不穿法衣,言語簡單優美,新鮮幽默,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多年來,康楚仁波切利用星期天的早上,透過視訊科技,為親近的弟子們開示,包括佩瑪.丘卓、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學生。   《當生命陷落時》作者佩瑪.丘卓說:「我第一次聽到康楚仁波切開示,是在2000年的春天。我心中長久以來,未曾甦醒的某樣東西突然醒過來。那種震撼感,是從我第一位上師創巴仁波切1987年圓寂後,我就再也沒有經歷過。」《隨在你:放心的智慧》就是這些開示內容的精華。   康楚仁波切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更多人在生活中展開修行。通常當我們照鏡子時,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很特殊的人,而非一個充滿困惑的凡夫俗子。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快樂的人,但往往只看見一個苦苦掙扎的人。我們想像自己是慈悲的,但卻看到了自私。我們渴望自己是優雅的,但我們的傲慢卻讓自己變得粗糙。我們想見到一個強壯不屈的人,卻只看到一個隨著生老病死而日漸脆弱疲倦的人。   願望和實際之間的衝突,為我們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放下自我重要感,穿越幻象,以看到真正的自己,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而這正是修行者的道路。所有的修行,都要從自我省思開始。我們的心好像一部電影,外在世界的林林總總和紛飛的念頭情緒,都是投射於其上的幻影。包括輪迴及涅盤也是戲的一部份。如果我們可以像看電影般地看待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放鬆心情,欣賞演出,並看穿現象的流動本質,讓妄念之心自然來去。《隨在你》以簡單易讀的文字,將修行道路上的要點逐一點明。   索甲仁波切說:「康楚仁波切寫了一本既實用又無法忘懷的書,用極清晰的方式向我們述說迷惑、不確定感、恐懼,也向我們述說勇氣、決心、喜悅、理性和自由。這是一本我極力推薦的書。」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It's up to you?GThe practice of self-reflection on the Buddhist path  作者⊙ 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译者⊙ 丁乃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自序 对快乐的渴求是普世的;而在生命中寻求快乐及意义之外,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好而高尚的人。渴望好、快乐以及高尚不仅只是合理,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欲望。讽刺的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挣扎著,希望能够达成这个欲求。对於想要如何做,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总是发现,自己碰撞到自己的怀疑、恐惧及不安全感。 在心灵的道上,我们谈到觉醒;但是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又如何调解觉醒与镜中所见?倘若我们努力觉醒是透过不顾自己的迷惑,我们的禅定就依然与自己即刻的经验绝缘。然而,当我们只专注於自己的惯性倾向,我们就深陷於自我沉溺及痛苦中。 要将我们对觉醒的观念与自己的迷惑作调解,这一份挣扎正是修行之道的起点。这表达出我们对解脱及快乐的深刻渴望,本身也指出心意的伟大潜能,而这正是我们所有人都俱足的。但同时,我们俱足伟大潜能的事实,并不意谓著我们全然的高贵,或者从开始就觉醒。我们也许有迷惑,但是与其逃避或是与自己的迷惑对抗,我们可以善用它。要学会让我们的伟大潜能,和自己的神经质两者并存是需要某些成熟度。透过自我省思的练习,我们可以建立这种成熟度。 在我们的经验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不带任何分别判断,诚实的看著,这就是自我省思的精神及练习。习惯上这很难做到,我们的惯性就是,逃避不愉快的经验,追逐快乐的经验。修行自我省思,并不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之外去体验,这正是自我省思这个修行独有的美及善。没有偏见的注视,可以把心的伟大潜能与我们的迷惑,这两者带入我们本有的智力中。这样做,可以改变我们一直以来与自心的挣扎,将此挣扎转化为觉醒之道的基础。 自我省思的修行,是贯穿所有佛法修行的传统及传承。将生命力注入法教,可以保护我们的修行不走样,同时也让修行成为活生生的经验。 第一章 镜中修行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像自己是慈悲的,却反而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已;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著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我们受困於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这一个执著的背後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我们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我们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在每一件所做、所说及所想的事情背後,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因素。「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於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我们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於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著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提问的精神 一位伟大的印度班智达圣提婆【注三】曾经说过:「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动摇惯性执著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我们要退後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的冲力(momentum)所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後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如果我们能诚实和不论断地看著自己惯性的心,我们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实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个一直与世界争斗的自我之後,便是我们的实性及真面目。 这便是我们的自然面目,不再挣扎著要变成另一种人。这是一个潜在觉醒者的面目,其智慧、功德及勇气都是不可测度的。发现我们深层的潜力及障碍,我们便能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後可以开始对它下工夫。 我执心的吊诡 执著於自我的惯性,也就是「我执」(ego),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讽刺的是,当我们要寻找这个自己所珍惜及保护的「自我」时,我们却找不到它;自我是易变且无法掌握的。当我们说「我老了」,我们是将身体当作自我;当我们说「我的身体」,自我又成为身体的拥有者;当我们说「我累了」,自我又相当於生理或情绪的感觉;当我们说「我看见」,自我又成为我们的觉受,而当我们说「我想」,它又变成我们的念头。里里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时,我们也许会下个结论:自我就是觉知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觉知者(knower)或心(mind)。 但是当我们找寻心,却也看不到它。这个我们认为是自我的心,称为「我执心」(ego-mind),它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找不到它,这有点诡异,就像一个鬼魂在经营我们的家。房子看起来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铺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们对此从不怀疑,我们假定有一个人或有一件东西,我们的生命一直是由一个鬼魂在经营著;现在是停止一切的时候了。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执心爲我们服务,但它服务得不好,它引诱我们进入轮回的痛苦,然後奴役我们。当我执心说「生气」,我们就生气;当它说「执著」,我们就执著。当我们检视自己与我执心的某种「奴役」关系,就会看到它是如何对我们施压,如何玩弄我们,尽让我们做些会带来不良後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为鬼魂的奴隶,就必须要求我执心示显其面目;但没有一个鬼魂会出现。你可以随时练习这个简单的禅定,特别是在我执心令你无以招架时,在你觉得被威胁、害怕或受制於它时。 当你不知道要如何自处时,挑战我执心显现它的面貌;当你在做晚饭或等公车时,挑战我执心现出它的面貌;挑战我执心时要抬头挺胸,不要拐弯抹脚没骨气,要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却无攻击性。只需要对我执心说:「露出你的面目!」当没有一颗心显现说「就是我」,我执心就会开始松动,不再紧紧攀附著你,而你的挣扎也渐渐停止。 当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话,那你会有很不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一颗带有面目的心,就不会把自己的挣扎看得太严重,而所有的苦痛都将减轻。 当我们直接质疑我执心时,它就会显露出真实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是。我们可以实际看穿这个看似坚实的我执心,或自我,看穿之後所剩下的又是什么?遗留下来的是一种开放、聪慧的觉察性,它不会受到自我珍爱及自我保护的束缚,这是所有众生的本有智慧心。在这样的发现中放松就是真实的禅定,而真实的禅定可以带来究竟的证悟,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 一个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寻我执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唯一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我执心是无法被寻获的方法。寻获不到我执心,就找不到一个自我,那么我们又如何将所有的念头、情绪及经验都认为是针对自己而来的呢?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无我的经验,当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自由感,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挡住自己,让一切变得复杂的话,我就能深刻欣赏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圆满的了。当我发现所有维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劳,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们喜欢欣赏自然。我们认为自然界是美,是纯净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在砍树或在野外挖洞时,会令我们不安。当我们不再爲巩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我们就可以领略自己内在本性之美。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对生命的态度。 认真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执著於自我时是不可能练习自我省思的,一切都会变得太个人──我的痛苦、我的愤怒、我的缺点。如果将念头和情绪都当成是针对自己的,它们就会折磨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像用一种不舒适的东西来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还有什么呢?这种「看」不是我们这儿所谈的省思。 有著无我的见地,我们就能欣然感激觉知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就能接受任何的现起都是过去行为或业的结果,而并非就是我们自己。 利用念头及情绪 念头和情绪总是会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们。我们无法停止念头和情绪,就像我们无法终止世间看似顺势或逆势的情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迎向它们,并且处理它们。在某个层次来说,它们只是感官罢了,当我们不论断它们的好坏、对错、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就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用它们来进步。 我说的利用念头及情绪的意思是观察它们的生起及消融,一旦这样做,我们就会看到它们的无实质性;看穿它们之後,就能了解它们无法束缚我们,无法把我们带入歧途,或扭曲我们对实相的感觉,然後我们就不再期待念头及情绪能够停止,因为期待它们停止根本就是一种妄念。我们可以在禅定中让自己从妄念里解脱出来。 经典中说:「牛粪如果不能做甘蔗田里的肥料,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如果念头及情绪(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经验)不能增加我们的领悟,它们还有什么益处?」从自我重要感制造出来的恐惧及反应,让我们无法善用这些经验。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让事情如实自然,不要感觉受威胁或想控制全局,让一切自然地生起并且随它去。 当我执心经由禅定而透澈时,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它,这大大的减低我们的痛苦,事实上,我们会有一种观看生命所有面向的强烈欲望,这个态度就是自我省思练习的核心。 第二章 我们的心好比一部电影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会放松心情地观赏,因为知道它不过是幻觉罢了。我们观赏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机、影片、光、萤幕,以及自己的觉受所总合起来的。在不同的声、光、形色刹那闪过时,就创造出一种持续性的幻觉,我们视之为角色、布景、动作以及语言。所谓的「现实」也是以相同方式运作的,我们的觉知力、感受、过去业力行为的烙印种子【注四】以及现象世界,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剧码。这所有的元素都充满活力,因此让事情相互运作,充满生趣,这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依存。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换句话说,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赖无数因缘,在刹那、刹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们本身不具有真实存在性。举例来说,我们怎么能将造成一朵花的许多因和条件区分出来,像是水、土、太阳、空气、种子等等?我们能找到一朵花独立存在於这些因和条件之外吗?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紧密的相连,我们很难指出是哪一件事结束然後哪一件事开始。这就是幻化或空性的意思。 外在世界的林林总总以及内在世界的念头和情绪,并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著,我们就在体验空性。 了解到现象世界的空性,我们不再认为事情是坚实或本有。当我们了解到没有事情是独立存在,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梦般而且也比较不具威胁性;这带来一种深刻的放松感,我们也会觉得比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处境。因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们可以像看电影般地看待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欣赏演出。 看穿现象,让心自然来去 观看我们的心比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更有趣。布景、放映机、故事、角色以及,都是源自於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轮回及涅盘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这样一出伟大的戏剧作品,数百万元也买不到。我们进戏院的票就是「看穿」,也就是看到现象并不像它们所显现般的存在。 看穿现象──也就是看穿念头、情绪以及看穿外在物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不能看穿现象,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一直在流动、改变以及无法抓住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这使得世界看起来充满诱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 比方说,某件事令我们生气,我们不是对它穷追不舍、追根究柢一番,就是想替它下个结论。如果两个人正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他们一定费尽唇舌强调自己的立场;又或者我们正感觉迷惑,而我们非得搞清楚真相不可。骤生的念头正引发著另一个念头,到了某个地步我们必须了解,不论这些念头是否相关联,它们都只是念头和情绪而已,是无实质性而且极短暂的。 如果我们能像看电影般地看穿我们的信仰和恐惧,那会怎么样?我们会开始与其同乐,嘲笑它们以及随它们去。把它们看得太严重,就是违反我们修行道上的初衷。我们可以帮自己一个大忙,就是让妄念心自然来去。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让事情随顺自然可以使它们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要它们成为我们所想要的。 了解心的本性 自我省思的练习重点,就是清晰的去体验事情,不要想改变或控制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时修行者憎恨困扰的念头以及情绪,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有这些念头及情绪了。那些已经修行很多年的人也许会问:「我们都已经修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会经历如此多的精神折磨?爲什么我的心还是无法平静?」这些问题反应人们误解了修行的目的。无论我们在修行上或证量上有多进步,心的自然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著所有的可能性。我们与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来深化及丰富我们的修行。 修行的重点就是要处理平静及混乱的心境。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混乱的情绪是具干扰性的,一旦它们影响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便会觉得焦虑。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念头是业力的结果,情绪则像是这个结果的汁液。经验到它们并不必然表示我们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 当扰人的念头和情绪生起,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它们自然的揭露。不要试图控制或沉溺其中,给予它们重要性只会令它们更「真实」。稍稍转换一下态度,我们会发现这个扰人且焦虑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现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没什么问题。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无须太过重视或关注。了解这点,心自然会平静。 一旦认清事情的真实本性更胜於它的表象,祥和就出现了。有足够细微的心,就能够去认识表象的真实本性,了解到这个本性是开放、无碍且充满潜能的,心就会是祥和的。要能达到这样的领悟,我们都需要持续练习自我省思。 自我省思是解脱之门,它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感激及喜悦。我们开始喜欢与自心相处,同时也喜欢对法教的经验做省思。就像太阳由云层後露出,法的教诲变得清晰。传承的加持、那些在我们之前已离去的上师们的加持,进入我们的心中然後令我们的惯性心消融。 我们开始清楚应如何善用此生,以及该如何面对平凡的快乐及痛苦。既然这两者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努力要快乐或更快乐以及努力免於痛苦,都是无意义的。为了寻求祥和,我们必须在这个最基本层面与自己的生命联系。 第四章 对一切心存感激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此生能过得精采丰富。我们努力想使自己成为有权势的人,我们辛勤工作想成为更富有的人,我们试图透过绘画、音乐或某些表达形式想让人生充满意义。这样的人生,我们可能从中得到某种满足,但如果我们训练自己与自己的自然遗产相联系,我们就可以在每一刹那都得到这种丰富感及美好感。 本有的丰富 拥有很多财富并不一定就让人感觉富足。许多非常富有的人,内心却非常贫乏。我们可以一辈子努力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但如果没有内在的富裕,我们永远都会感到贫乏与不满足。那些内心富裕的人,是不依赖完美的外在状况或充沛物质的。他们也许对世俗的财富及权力怀抱著深刻的感激,但同时,他们的内在有著一股十分微细而扎实的富裕感。 在西藏称这个本有的富裕为「允」(yuin);宗巴仁波切【注七】说,每一件事都仰仗它独特的「允」,譬如:男人和女人各自都有完整的「允」,这个内在的「允」像磁铁般吸引著外在的「允」。当我们内在的「允」与现象世界的「允」相联系时,我们就感觉富裕,就算皮夹里没什么钱,我们也会觉得比大多数的有钱人富裕;就算我们没有什么权力地位,也会觉得比大多数有权势的人更有力量;甚至就算我们不是特别漂亮,也会觉得自己比许多明星更美丽。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心境是从我们本性中的开阔及富足中生起的。对心的本性做禅定,能在自心中创造更大的空间,我们因此可以体验生而为人的许多情绪,也可以让「我执心」渐渐消融。在这份开阔性中我们找到无尽的潜力。 富足及意义不是存在於我们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么?」或「我没有什么?」当我们对此富裕的经验开放时,我们就会少些恐惧,同时也更能尽情享受生命。我们能欣赏世界的美,以及对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怀感激。有著这样一份不受限的丰裕心,就算是街上的乞丐也会感觉自己是宇宙的王者。 我们越能认识自己内在的丰富,就越能拥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们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们的心就会充满喜悦与满足;生命中所显现的一切,不论好坏、舒适与否,便都是令人喜悦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瞥见此经验,如此便能脱离原先那个充满苦恼的世界了。 福报功德及财富 如果一切有情生命本来就具足自然财富,那为什么我们无法体验到那份财富?该如何才能掌握到呢?需要通关密码吗?是的,没错,掌握这份财富的要诀就是「福报功德」(merit),了解福报功德如何形塑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以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受到福报功德的影响。在此生中所经验到的好运,是过去善行的结果,是这些行为驱使我们趋向真理,也驱使我们展现自然的善。你也许会认为你的好运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但事实上,所有的好运都是源自於自己过去的行为以及他人的善意。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倘若没有福报功德,我们绝对无法经验到或得到这些福气。 在生理上、智能上及创意上,我们都具有自己觉得特别、甚至骄傲的正面特质,也许我们拥有的巨大财富让我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这一切的特质和有利的境况,都是过去行为的结果,而不单只是现在努力的成果。 如果我们在心中保持这样的想法,就不会变得自大骄傲,而且当情况改变或消失时也不会沮丧潦倒。倘若不将正面特质及情况认同是「我」或「我的」,它们就永远不会是一个负担。如果我们承受福报功德之时能饮水思源、心存感激,我们日後就会做出更明智的抉择及行为,这是将目前的福报功德做再投资的最好方法。 福报功德有两类。第一类福报功德能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碍,使我们的基本智能及道路得以开展,如此可爲我们带来有利的情景及我们所欲求的事情。第二类福报功德能让我们确实体验及享用它们。 累积第一类功德的方法,就是在身、口、意上尽量减低自我重要感,尽量去利益他人,同时与已经解脱而且了解内在本有富裕的人结缘。要能累积第一种功德,我们要运用业因果的知识,来创造那些可以让自己与他人真正幸福的情境。 如果说第一类的功德可以为我们带来所渴求的情境,那么第二类的功德就是可以让我们实际享用它。如果没有享用财富的功德,我们会被压力及担忧耗尽。比方说,在一开始我们会有想要追求财富时的担忧及压力、然後会变成希望累积财富的担忧及压力。这时候财富不但无法让我们有富足的感觉,反而带来完全相反的作用。 举例来说,我们也许过得很穷困,但某天我们突然中了大乐透。是第一种功德让我们得到这笔钱财,而第二种功德则是能够让我们好好享受并善用这笔财富。第二种功德是要保障我们不会因为这笔财富而变得紧张、充满迷惑及烦恼、甚至最後认为最好没赢过这项大奖。上述的这种不成熟的态度正显示出缺少第二类的功德。 对一切心存感激 令人惊讶的是,第二类福报功德比第一类更难累积。享受财富的能力来自对世界深刻的欣然感激,我们唯有放下自我重要感才有可能产生这份欣然感激。若要好好享受我们的好运,我们必须用更细微的方式对自心下工夫。简而言之,富裕是我们的本性,但如果我们将自己丰富的天赋用在维系自我重要感之上,我们就摧毁了享受它们的能力。 不能欣然感激这个世界,就表示欠缺第二类功德。我们拥有太阳、月亮以及自然界,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但我们真的欣然感激它们吗?想像一下,如果没有山、森林、湖、河川或季节,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想想自然界每一件事物的美,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我们。 我们是否欣然感激自己珍贵的人生?没有钱财可以买到这人生,我们因为第一类功德而得到此生。无法欣然感激它就显示缺乏第二类的功德。 然後想像一下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牙齿,会怎么样?倘若身体内在器官不能作用,又或者我们的意识、感官觉受或情绪出了问题,会是什么景况? 我们是否真正欣然感激自己的工作?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如果不能欣然感激自己所做之事,那么付出的所有心力及时间不会未我们带来任何结果,这是因为缺少第二类功德。 思索这些事情就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包括传承、上师、法教及修行,培养出一份更大的感激。 外在世界所自然现起的一切财富,像群山、森林、四季、十二个月以及日月的交替,不要以为这些不是源自我们的功德,就是因为过去的正面行为,我们才得以享用这些财富。我们拥有如此精良的身体,也都因为过去生非常善的业而来的,这些都是人类资产的内在及外在面相。 别让心消耗在琐事中 这个资产还有一个神秘的部分──那就是心。我们的心以五个不可思议的感官将我们与外在世界连接起来,在这五种感官之外我们还有著第六识,或意识,而这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举例说,从颜色、香味及其他的特质我们认出一朵花为一朵花,这个奇妙复杂的知识在一刹那就发生,甚至在念头进行之前就生起,没有电脑或机器能赢得过这一点。 第六识还包括奇妙的念头的过程,它向我们呈现出我执、珍爱和保护自己的倾向,以及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像迷惑、痛苦。当然没有人想要受苦,但苦确实提供机会,让我们去体验轮回之外的可能性。 我们所经验的每一件事(包括苦在内),都是从心的本性以及它巨大的潜能和生命力或电力而生起的。我们在轮回中受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运用这个潜能,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欣然感激这份存在的潜能。内在的欣然感激是无量善德的起源,它能产生开放性、幸福以及谦卑,让我们不骄傲、不忌妒以及不再抱持自我重要感。最微小的感激也具有大功德,带著深刻的感激,就算做一个大礼拜,据说就等同向三世诸佛菩萨献上广阔如大地般的供物。 如果没有培养欣然感激的心,我们整个人就会消耗在琐碎事中。举例来说,我们也许在某个很美的地方闭关,却发觉关房里少了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於是我们一直发送讯息给护关者:「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以幽默感来看这个状况,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可以有多琐碎。 我们只有一颗心,倘若让它消耗在琐事中,它的伟大潜能就无法被善加利用,不仅如此,我们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时间是珍贵的,一旦流逝便再也找不回来。对我们的存在带著深刻的感激,我们就累积第二类功德,同时与自己生命的富足相联系。 欣然感激渐渐增长时,我们的内在会有一股强大的内在满足感,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个满足感,就表示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缺乏欣然感激的心。当心驻留在自己所没有的事物上头时,我们永远觉得自己是不足的。一颗感觉贫乏的心是永远偏离重点的,贫乏的心态只会让我们更觉得自己有所不足,让我们感觉无力,也让我们无法得到权力或受人尊敬。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我们也就很难被爱。我们一方面想要得到一切,但同时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这便产生了各种的迷惑及不安全感。 对治不安全感的药方 对治不安全感的药方就是满足感。我们都认识那些自视甚高、非常聪明的人,但他们的内在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他们没有能力面对这件事,他们的智能全耗要如何让他人对自己印象深刻,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珍爱自己了。 要对治这份不安全感,我们必须回到满足感,对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心灵道路,以及任何自己的善业所带来的一切感到满足。一份满足感就能将内在深锁的所有喜悦释放出来。要让心中充满满足感,我们不只是要对自己本有的资产有所省思,同时也要反思我们的习性以及它所孕育的不满足感。在此修行道上,我们拥有过去传承师祖们、上师及诸佛菩萨所留下的宝贵经验,他们是如何处理旅程中的困境?他们觉得有效或无效的方法是什么?由於他们的仁慈,我们可以享用、学习他们宝贵的经验。  
/
本文档为【随在你-放心的智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