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2013-04-13 11页 pdf 2MB 10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8178

暂无简介

举报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汉 魏 洛 阳 城 初 步 勘 查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络阳工作队 汉魏故城在洛阳市东 �� 公里 , 大城处在 邝山与洛河之间 , 南望伊洛平川 , 倚山临河 , 地势险要 , 自周汉 、魏晋及至北魏各朝 , 先后 在此建都。 初建的城廓狭小 , 嗣经汉魏各朝 的修葺和扩建 , 始具规模 。 汉魏洛阳城在我 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 , 具有重要的地位 � ’它对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和洛阳东都城的形制 , 有 着显著的影响。 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一 。 �� � � 年夏 , 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 阳工作队进行了田...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汉 魏 洛 阳 城 初 步 勘 查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络阳工作队 汉魏故城在洛阳市东 �� 公里 , 大城处在 邝山与洛河之间 , 南望伊洛平川 , 倚山临河 , 地势险要 , 自周汉 、魏晋及至北魏各朝 , 先后 在此建都。 初建的城廓狭小 , 嗣经汉魏各朝 的修葺和扩建 , 始具规模 。 汉魏洛阳城在我 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 , 具有重要的地位 � ’它对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和洛阳东都城的形制 , 有 着显著的影响。 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一 。 �� � � 年夏 , 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 阳工作队进行了田野勘查工作。 首先以钻探 勘查为主 , 并结合一些试掘工作 , 目的是为了 探明整个大城的结构和布局 , 给今后更好地 进行保护和有地开展发掘工 作 打 下 基 础 。 二年来的勘查工作 , 初步探明了大城垣 墙 、 门网 、 街道 、 护城河和大城西北隅的金墉 城的范围和布局 、东北角的殿台仓厩等遗存 � 还探明了永宁寺和宫城范围及其部分殿台基 址 � 在南郊初步探出了汉魏时期的“三雍’,遗 址范围和一些殿台遗址 , � � � � 年又对它们进 行了发掘 。 下面就勘查工作的初步收获 , 简 述于下 。 由于此次勘查是以钻探为主 , 因而 有些问题只是报导了一些现象 , 至于全部的 情况及其研究 , 尚有待于今后工作中逐步解 决 。 南郊的“三雍 ”遗址 , 将与发掘工作一并 另文发 。 一 、 城 垣 �一� 城垣的形制和范围 现在汉魏故城的东 、西 、 北三面墙垣 , 断 断续续依然在望 , 保存较好 。 其中的北垣东 段和东垣的残墙高达 , 至 � 米不等 , 虽然有 几段墙垣地面上已看不到 , 但其墙基都埋入 地下尚在 � 米以上。 因此 , 除南垣墙因受洛 河的北移被冲毁外 , 其他的三面墙垣 , 基本上 都保存较完整 。 经过钻探获知 , 三面墙垣的 宽度都不一样 , 北城垣较宽 , 约 �� 一�� 米 , 东 垣约 �� 米 , 西垣约 �� 米左右 , 系版筑夯土 墙 , 细密结实 , 墙垣上的一排排的版筑夹棍眼 的痕迹 , 仍清晰可见�图版贰 , � 、 � � 。 整个大城呈不规则 的 南 北 长 方 形 �图 一� 。 城垣里数 , 根据 《续汉书 ·郡国志》中引 《帝王世纪》日 � “城东西六里十一步 , 南北九 里一百步。 ”又引晋 《元康地道记》日 � “城内 南北九里七十步 、东西六里十步 , 为地三百顷 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 ”由以上的记载古人都 称此城为“九六城 , , 。 根据实测结果 , 西垣残 长约 � � � � 米 , 北垣全长约 � � � � 米 , 东垣残长 约 � � � � 米 , 南垣长度暂以东西垣的间距 � � � � 米计算 , 整个大城的周长约合 �� 公里 , 折合 西晋的 �� 里 。 这个里数是包括了西北隅三 小城的范围 , 若减去三小城的长度 , 这样大城 周长正合西晋 �� 里 , 它与文献记载的里数基 本符合 。 �二 � 城门位置和形制 根据文献记载东汉 、魏晋建都洛阳时 , 城 有十二门 , 门皆双阔 。 北魏建都洛阳后 , 对汉 晋的旧门进行了修缮和改建 , 并在大城西北 新辟承明一门 , 实为十三门 。 我们的勘查工 作从西垣的南头起 , 依次转至北垣和东垣 , 一 共探见城门网口十座 。 西垣 发现城门网口 五座 。 根据 《洛限 考 古 卜�车��布�� �,,� 彝巡庄碑�引厂驾里毒“保寺 ,, 产产 ����� ‘‘井���只只只 ��� ‘ ���行行行行行行行梦梦� ������ ��一誓一一������� ��� � 卜,� ,� 杯丫 班 山 ���蒸哪刁� 衬 一 � , 钊尸一、一� � � �一 喇户砂而片粗锹 、皿 � 夕门门门 巴罗义并铺 新宋湾瑟洛 育下置� ‘ 几。 · 。 ‘⋯⋯ 。 ’ 叮 · 一 、、 � 例 � � � �一敏墙 � � � �一城门 � � � �一 河渠 � � � �一推�道因� 几翁�郊 汽犷大 二打戈砚二一 �扮 一 ‘ 二少寸 声, , 一犷 气 � 一 �� 艾 一叱 目妙补河 口 头 佃 庄仁下琴勇、 。义之芝公 臼 ’ 屯二二乙一一一一习 公里 图一 汉 魏 洛 阳 城 平 面 实 测 图 · � � � ·第 � 期 伽蓝记》序中曰 � “西面有四门 � 南头第一门 日西明门。 汉曰广阳门 , 魏晋因而不改 , 高祖 改为西明门 。 次北曰西阳门 。 汉曰雍门 , 魏 晋曰西明门 , 高祖改为西阳门。 次北日阎固 门 。 汉日上西门 , ⋯⋯魏晋曰间阖门 , 高祖因 而不改 。 次北曰承明门 。 承明老 , 高祖所立 , 当金墉城前东西大道 。 ” �号城门 西垣南头第一门 , 它 距 今 洛 河北岸约 � �� 米 , 由龙虎滩村西去枣园的大 道 , 正从阔口 通过 , 当地 群 众 叫 “西 城 口 ” 。 门洞网口 宽约 � � � 、 长 �� 米 , 是一个门洞 , 路 土厚约 � � � 米 , 在路土下见有城墙的 夯筑 地 基 。 此门应是东汉的广阳门 , 北 魏 的西 明 门 。 � 号城门 西垣南起的第二门 , 南距 � 号城门约 �� 。米 , 西距今白马寺约 � 公里 , 郑 洛公路正从网口上通过 。 此门遗基因多次修 筑公路时受了损毁 , 阔口现状呈喇叭状 , 外窄 内宽 , 窄的 � 米 , 宽的 �� 米 , 长约 �� 米 , 是一 个门洞 , 城外路土保存完好 , 城内路土尚存一 段 。 从此门的位置看 , 应是汉的雍门 。 � 号城门 西垣南起的第三门 , 南距 �� 号城门约 � �� 米 , 在 白马寺的东北 , 当地群众 叫“胶化 口 ”。 门洞阔口宽 约 �� 米 , 两 侧 有 夯土门阔 , 门道长约 �� 米 。 ��水经注 · 谷水 条》曰 � “⋯ ⋯西阳门旧汉氏之西明门也 , 亦 日雍门矣。 旧门在南 , 太和中以故门邪出 , 故 徙是门 , 东对东阳门 。” 此门位置 , 正与《水经 注》和《洛阳伽蓝记》的记载相符合 , 应是北魏 太和年间改建的西阳门 。 �� 号城门 西垣南起的第四门 , 南距 � 号城门约 � �� 米 , 当地群众叫“水 口 ” , 门洞 正在西垣折拐处的南侧 , 保存较好 。 门洞网 口 宽约 �� 米 , 门外两侧有夯筑土网 , 门道长 约 ” 米 , 在网口 中间有一堵夯土隔墙 , 是一 「�二洞 , 北门洞宽 �� 米 , 路土较厚 , 南门洞宽 仅 �� 米 , 洞口的地面较高。 同时 , 在北门洞 下探见砖筑遗存 , 宽约 � 米 , 残长 �� 多米 , 系 东西走向 , 据当地群众反映说 , 在此门洞下有 一道砖券涵洞 , 内径约 � 米多 。 据��水经注 · 谷水条》曰 � “阳渠水�按 � 即护城河�南暨阎 阖门 , 汉之上西门者也 。 ⋯⋯太和迁都 , 徙门 南侧 , 其水北乘高渠 , 枝分上下 , 历故石桥 , 东 人城⋯⋯ ” 。 根据文献记载 , 我们初步判断此 地可能就是北魏的阎阖门 , 也就是汉的上西 门 。 其北侧门洞当时已经废弃 , 南门洞或是 “徙门南侧” 的北魏阎阖门之地 。 是否如此 , 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予以证实。 � 号城门 即大城西垣 北 端 的 一座 城 「〕, 位于今翟泉村寨的东南侧 , 南距 �� 号城 门约 � �� 米 , 北距大城西北角不远 , 保存较 好�图版叁 , � �。 门洞网口宽约 �� 米 , 进深 �� 米 , 是一门洞 , 在网口下的路土宽仅 �� 米 , 路土下仍见城墙的夯筑地基 。 此门位置正处 于大城西北隅的甲 、 乙 、 丙三座小城的西南 侧 , 由此进城直通大城最北的一条东西大道 �即“横四道 ”见本文二� , 《洛阳伽蓝记》序中 日 � “间阖门⋯⋯次北日承明门。 承明者 , 高 祖所立 , 当金墉城前东西大道 。 ”从此门位置 来看 , 我们判断它可能就是北魏太和年间新 建的承明门 。 北垣 城门网口 二座 。 根据 《洛阳伽蓝 记》序中日 � “北面有二门 �西头日大夏门 , 汉 日夏门 , 魏晋日大夏门 , 宣武帝造三层楼 , 去 地二十丈 。 洛阳城门楼皆两重 , 去地百尺 , 惟 大夏门瓷栋干云 。 东头曰广莫门 , 汉日谷门 , 魏晋日广莫门 , 高祖因而不改 。 自广莫门以 西至于大夏门 , 宫观相连 , 被诸城上也。 ” � �号城门 北垣西起第一门 , 位于今金 村西寨墙内 , 西距“阿斗坟 ”约 �� � 米 , 其形制 和规模都较大 , 一部分门基被村舍占压 , 保存 较好 。 门洞网口宽约 �� 米 , 两侧内有夯筑土 堆 , 东西对称 , 宽约 �� � � 、长约 巧 米 ,门道长约 �� 米 , 在网口 中发现二堵夯土隔墙 , 当是一 门三洞。 在钻探时遇见砖石堆积很多 , 并探 出涂朱色的云纹瓦当残件 。 从此门的部位和 形制来看 , 应是汉的夏门 , 北魏的大夏门遗 存。 考 古 同时 , 在金村与翟泉之间的 “阿斗坟” 右 侧 , 发现一处网口 , 宽约 �� 米 , 城外有一段路 土 , 墙内有东西和南北向的两道路土抵达阔 口 , 在网口下见有大量的砖瓦 、 石料堆积层 , 颇难下探。 此处是否门洞 , 有待再勘查 。 � � 号城门 北垣的第二门 , 位 于 金 村 东北 , 东距大城东北角约 �� � 米 , 门洞已被破 坏 , 阔口很大 , 在城的里外发现一条南北向路 土 , 从阔口中间穿行 。 因此 , 判定这里应是城 「〕基址 , 它可能就是东汉的谷门 , 北魏的广莫 门 。 东垣 城门网口三座 。 根据 《洛阳伽蓝 记》序中日 � “东面有三门 � 北头第一门 , 日 建春门 , 汉 曰上东门 。 ⋯ ⋯魏晋曰建春门 , 高 祖因而不改 。 次南曰东阳门 , 汉曰中东门 , 魏 晋曰东阳门 , 高祖因而不改 。 次南日青阳门 , 汉曰望京门 , 魏晋曰清明门 , 高祖改为青阳 门 。 ” �� � 号城门 东垣北起第一门 , 位于韩 旗屯村北 , 东垣在此折拐处的北侧 , 由保驾庄 通往韩旗屯的村道由此穿行 。 门洞网口 宽约 �� � � 米 , 门道长约 �� 米 , 路土下仍见有城墙 的夯筑基 , 是一门洞 , 保存较好。 据《文选 ·咏 怀篇》李善注引 《河南郡图经》曰 � “东有三 门 , 最北头曰上东门 。” 此门正好与西垣的 � 号城门相对 , 依此推测此门应是汉的上东门 , 就是北魏的建春门 。 �� 号城门 东垣北起的第二门 , 位于韩 旗屯村东 , 由城外的寺里碑村通往白马寺的 村道由此穿行 。 门洞网 口宽约 �� � � 米 , 门外 有夯筑土网 , 长宽约 �� 米见方 , 门道长约 �� 米 , 是一门洞 。 此门正与西垣的 � 号城门 �即西阳门 �相对 , 应是汉中东门 , 北魏改名东 阳门 。 � 号城门 东垣北起的第三门 , 南距洛 河约 � � � 米 , 北距 �� 号城门约 � � � � 米 , 位于 龙虎滩村东 , 门基已被破坏 , 网口下见有路土 一层 , 下见城墙的夯筑地基 , 在阀口 的里外均 见路土 。 门洞网口宽约 � � � 米 , 进深 �� 米 , 系一门洞 , 此门正与西垣的 � 号城门 �即西 明门�相对 。 从此门的位置来看 , 它应该是汉 的旎门 , 或曰望京门 , 北魏时改名青阳门。 南垣的城门 , 据 《洛阳伽蓝记》序中日 � “南面有四门 � 东头第一门 , 曰开阳门 。 ⋯⋯ 自魏及晋因而不改 , 高祖亦然 。 次西曰平 昌 门 。 汉曰平门 , 魏晋日平昌门 , 高祖因而不 改 。 次西曰宣阳门 。 汉曰小苑门 , 魏晋曰宣 阳门 , 高祖因而不改 。 次西曰津阳门 。 汉日 津门 , 魏晋曰津阳门 , 高祖因而不改。 ”以上南 垣城门虽然已无门基可寻了 , 但是大城里有 四条南北纵道 , 由北往南直抵今洛河北岸 , 同 时我们在洛河南岸的“三雍 ”遗址附近也探出 二条位置相当的南北大道 , 它与大城中的“纵 一道” 、 “纵二道” 隔岸相对 , 因此 《洛阳伽蓝 记》序中所记载的“南面有四门”是可信的。 �三 � 护城河和墙垛设置 护城河顺延大城而环流 。 《洛阳伽蓝记》 卷 � 中曰 � “谷水周围遴城 , 至建春门外 , 东 人阳渠石桥。 ” , 又《舆地志》云 � “洛阳城外有 阳渠水 , 即周公所置 , 池上源注函谷 , 东流注 城西北角 , 仍分流绕城至建春门外合流 , 折东 流注于池是也 。” �见《太平寰宇记》第三卷 �经 过勘查得知 , 谷水流注护城河有可能就在翟 泉的东北寨墙里 , 在这里已经探见一条较大 的淤土冲积沟 , 由西而来 , 但因入口处正被 房舍占压 , 对其宽度和结构尚未探清。 但是 , 谷水由西流此后分成三支 � 一支南流 , 逸 “乙 城” 、 “丙城” 的西垣州顷墙南流 , 沿途再迁西 垣诸城门 , 河道与大城西垣有一定的间距平 行南流 , 淤土层深达 � 至 斗米以上 , 宽约 � � 、 � � 、 � � 、 � � 米不等 , 北窄南宽 。 一支东流 , 透 “乙城 ”北侧 , 出城后折向东南流 , 从 � � 号门 �疑是北魏大夏门 � 右侧注入大城 。 一支北 流 , 逗 “甲城”西墙外 , 环流北墙 、再折向东流 , 这一段河道于 � � � � 年修中州大渠时 已被 挖 掉一部分 , 在离 “甲城 ” 东约 � �� 米的中州大 渠南侧 , 即金村北的上屯村舍附近 , 复见河道 迂此往东南流 , 经 � �� 号城门 �疑是广莫门� 第 � 期 至大城东北角 , 这段河道与北垣平行东流 , 相 距约 �� 一�� 米 , 宽 �� 一�� 米左右 , 淤土深达 斗米以上 。 河道迁东北城角后折向南 , 顺着 东垣南流 , 沿途通 � � 号门 、 �� 号门 、 � 号 �、〕, 其宽度约 � � 、 � � 、 � � 米不等 , 北窄南宽 , 淤土深达 � 米以上 。 以上概述了护城河的环流情况 , 至于渠 水注入城里的流向问题 , 有 待 于进 一 步 勘 查 。 墙垛 属于城墙上的附属性建筑 , 它突 出于大城墙外 , 当地群众叫“炮台” , 我们在 勘查西 、 北两面城墙时共发现了七座 。 墙垛 的间距 , 大致在 � �� 一 � �� 米左右。 西墙北段 四座 , 一在 � 号门南约 � �� 米处 , 凸的夯土台 基 , 面积约 �� � � � � � � 平方米 � 二在 � 号门南 犯 � 米处 , 面积 �� � � � �� � � 平方米 � 三在 � 号 门北侧 , 面积 �� � � 平方米 �四在 � 号门北约 � � 米处 , 面积 �� � � � �� � 弓平方米 , 残高 � � � 米 , �� � � 年挖修退水渠时 , 发现墙垛底部用 绳纹小方砖铺砌十一层砖 , 由下往上逐层内 收 , 从砖式上看 , 当是北魏时修葺的遗迹。 同 时 , 在北城墙东段发现三座墙垛 , 一在 �� � 号 门西约 � �� 米处 , 凸出的夯土面积约 �� � � �� � , 平方米 , 另二座均在 � � 号门东侧 , 其面 积大小及其形制 , 与上相仿 , 这二座墙垛的间 距约 ��� 米左右。 二 、 城内街道 一共发现东西横道四条 , 南北纵道四条 。 据 《续汉书 · 百官志》刘昭注引蔡质 《汉仪》 日 � “洛阳 , 二十四街 , 街一亭 。 ” 又 《元河南 志》卷 � 引陆机 《洛阳记》日 � “洛阳城十二 门 , 门有阁 , 闭中 , 开左右 出人 。 城内大道三 , 中央御道 , 两边筑土墙 , 高四尺 , 公卿尚书章 服从中道 , 凡人行左右道。 左人右出 , 不得相 逢 。 夹道种槐柳树 。 ” 又 《洛阳伽蓝记》序中 曰 � “一门有三道 , 所谓九轨”。 从文献记载 上可以看到汉魏洛阳城的街道建制规模 。 现 将勘探的八条主干街道的走向 , 依次简述如 下 � � � 东西横道四条�由南而北� 第一条横道 �简称“横一道 ,’� , 由西垣的 � 号城门 �北魏西明门� 至东垣的 � 号城门 �北魏青阳门� , 东西直行 , 在今村道的北侧 , 宽约 � �一� � 米 , 全长约 � � � � 米。 第二条横道 �简称 “横二道”� , 由西垣的 ��� 号城门 �北魏西明门 �至东垣的 �� 号城门 �北魏东阳门�东西直行 , 在宫城南侧通过 , 宽 约 � � 米 , 全长约 � � � � 米。 第三条横道 �简称“横三道” � , 由西垣的 �� 号城门 �北魏阎阖门 �至东垣的 � ��� 号城 门 �北魏建春门 � , 东西直行 , 穿经宫城中部 , 宽约 �弓一叭 米 , 全长约 � �� � 米 。 这条主干 大道直通官城 、 它是大城中最宽敞的一条街 道 。 第四条东西横道 �简称“横四道 ,’� , 由西 垣 � 号城门 �北魏承明门� 起向东行 , 直通宫 城北侧 , 路土到今金村寨墙东南侧中断 , 路土 宽约 �� 一�� 米左右 , 残长约 � � �� 米 。 同时 , 在西垣的 � 号城门里 , 探出一段东 西横道 , 残存 � � 余米 , 城外路土保存完好 , 北 魏时此门应已废用。 � � 南北纵道四条�由东而西� 第一条南北纵道 �简称“纵一道 ,’� , 位于 大城的最东部 , 北段从 �� � 号门内的 “横三 道”起南行 , 穿经韩旗屯村西 , 南与 “横二道 ” 、 “横一道”交接后 , 直抵洛河北岸。 此路除在 最北的一段路土 , 因水位高无法探明外 , 其他 都已基本探清 , 系南北直行 , 北宽南窄 , 宽约 �� 一 �� 米 , 残长约 � � � � 米。 此道正与洛河 南岸的辟雍太学西侧的大道相对 , 又是大城 最东侧的一条大道 , 据此判断 , 它应该是开阳 门内的南北纵道 。 第二条南北纵道 �简称“纵二道” � , 它在 大城东部 , 由北垣的 � � 号城 门 �北 魏 广 莫 门�起 , 南行到 � �� 米处 , 折向东行 � �� 米 , 又 折向南行 , 先后与“横三道” 、 “横二道” 、 “横一 道”交接后 , 继续南行穿经龙虎滩村 , 直抵洛 考 古 河岸边 , 此路土北宽南窄 , 宽约 ��一 �� 米 , 残长 � � � � 米。 这条路土是 北魏的广莫门至平 昌门 的 南 北大 道 。 第三条南北纵道 �简称 “纵 三 道 ,’� , 它在大城中部的南侧 , 北由宫 城南门起 , 南行与 “横二道” 、 “横一 道 ”交接后 , 经龙虎滩村西直抵洛河 北岸 , 宽约 �。一�� 米 , 残长 � � � � 米 , 路土较厚 , 下为脏灰土堆积层 。 此 道系由宫城直通宣阳门的 主 干大 道 , 它应是北魏的铜驼街 � 并在道路 两侧发现了大面积的夯筑殿基 , 这 显然是铜驼街两侧的官署建筑 。 第四条南北纵 道 �简称 “纵四 道 ,’� , 它在大城西部 , 由北垣 � �号 城门 �北魏大夏门�起 , 南行 � � � 米 , 与“横四道”交接 , 沿西行 �� � 米后 , 往南直行与 “横三道” 、 “横二道” 、 “横一道”交接后直抵洛河北岸 。 此 道路土北宽南窄 , 宽约 �� 一�� 米 , 南端一段宽仅 �� 米 , 南北残长 约 � � 。米 。 据此判断它应该是津阳 门内的南北大道 。 三、 宫城和宫殿 宫城坐于大城的中北部 , 位置 适中略偏西 , 它与大城形制相仿 , 呈 南北长的矩形�图二� , 介 在 “横 二 道”与“横四道”之间 , 而 “横三道”从宫城当中 穿行 。 宫城面积南北 长 约 � � � � 、 东 西 宽约 “� 米 , 它占了大城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 , 是 都城里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 。 宫城的四面垣墙保存尚好 , 墙基虽已埋 没地下 , 还都能连接起来 。 南墙在今韩旗屯 往白马寺的东西大道之北 , 东西直行 , 全长 约 “ � 米 , 宽约 �一 �� 米 , 墙基残存高约 � � � 一� 米 。 在南墙的偏西处 , 探见门址一座 , 形 制宏伟 , 当是南墙的正门 , 按文献记载北魏时 叫“闻周门” , 当地群众传称为 “午门台” 。 它 距宫城西南角 约 � �� 米 , 门 洞 网 口 宽 约 �� 米 , 门内侧有夯筑土网 , 形制很大 , 姻口下有 厚实路土和 白灰墙皮砖瓦等堆积。 从网口 南 出是一条大道 , 即 “纵三道 分。 ’西墙南北直行 , 全长约 � � � � 米 , 南段墙宽约 �� 米 , 北段宽 约 �� ·米 , 残墙基高约 � � �一�� � 米 。 在西墙 上探出门网二座 � � 号门在中段偏 北 , 南距 宫城的西南角约 �� � 米 , 门洞宽约 �� 米 , 外 有夯筑土网 , 两两相对 , 形制较大 , 大城的“横 第 � 期 � � � � 、 三道 ” 由此穿行 , 当系西墙正门 。 � 号门在西 墙北段 , 南距 � 号门约 � � � 米 , 北离西北拐角 约 � �� 米 , 门洞网口宽约 � 米 , 形制较小。 东 墙南北直行 , 墙垣较西墙和南墙都窄 , 一般约 � 米至 � 米 , 最宽不过 � 米 , 由于东北角处 水位高 , 无法探明 , 残长 �� �� 米 , 墙基残高约 � � �一 � � � 米 , 发现门址一座 , 位置与西墙的 � 号门对称 , “横三道”由此穿行 , 但其形制和结 构尚未探明 。 北墙未见墙垣。 在北 临 “横 四 道”西与西墙衔接处 , 有一大片夯土台基 , 面 积约 � �� � � �� 平方米 , 高约 �一 , � � 米 。 在 这片大夯土台基的西部 , 距西墙大约 � �� 米 处 , 探见一条南北行路土压在台基之上 , 宽 约 � 米 , 长约 �� 米。 这条路土南对宫城中 最高一座殿基 , 再南和南墙宫门相对 , 三者 在一条直线上 , 很象是官城里的中轴线 (图 二) 。 同时 , 在宫城中探出一道由北往南的夯 土墙 , 墙的走向略呈 “飞” 状 , 有北墙 、东墙和 南墙 , 保存较好 。 其北墙起自西墙的 2 号门 北侧 , 东西直行 , 宽约 3.8一4.7 、 墙基残高 3 米左右 , 全长约 410 米 ; 东 墙 宽约 3.8一4.3 米 , 全长约 892 米余 , 至其南端又折向东行 ; 南墙宽约 4 、 残长 19 0 米 , 这显然是一堵夯 土隔墙 , 它将宫城分为东西两部分 。 宫城的殿址 , 一座座颇 为密集 , 经勘查发 现的夯土台基约二 、三十处 , 并有上下叠压关 系 。下面先将主要的宫殿台基简介于下: 宫城的西部遗迹 , 它应该是汉北宫和北 魏宫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 , 如在金村南面的 高地 , 就是传说的“金奕殿 ”基址 , 当地群众也 叫 “朝王殿 ” , 其位置适中 , 遗基高阜 , 比附近 地面高起约 4米左右 , 南对宫门 , 呈长方形 , 东西长约 100 , 南北宽约 60 , 地下保存的夯筑 台基高达 6 米以上 , 其周围见有密集成组的 夯土基址 。 南侧是一群呈“曰 ”字形的大面积 的台基 , 它北对“金奕殿” , 南抵宫门 , 当是殿 堂基址。 北侧的夯土遗基大部分未探完 , 只 在“横三道”的北侧 , 发现一座面积较大的夯 土台基 , 东西长约 400 、 南北宽约 45 米 , 离地 较浅 , 此夯土下另见一层夯土 , 上下土色和土 质各不一样 , 遗迹现象比较复杂 ;再北是一座 高出地面的夯筑台基 , 残高约 3 米 , 当地群众 称叫“羊缘” , 面积约 25 米见方 。 同时在宫城 的西墙外 , 有一座台基 , 高出地面约 ‘ 1 . 5 米 , 面积不大 。 宫城的东部遗迹 , 经过勘查发现椭圆形 水池一处和夯土台基四座 。 一座座 殿 堂 台 基 , 南北骄列成行 , 形制规模较大 , 现象比较 复杂。 宫城的南门网口 宽约 46 米 , 两侧有厚大 的夯筑土网 , 形制宏伟 。 在门洞内的东西两 侧各有一组建筑物 。 东院的建筑结构平面似 呈“田”字形 , 依宫城南墙构成一组建筑群 , 总 面积约 12 0 X 10 0平方米 , 形制 较复杂 。 西 院的建筑结构简单 , 形似“ 口 ”字 , 它由二堵 东 、北墙与宫城的西 、南墙构成一组方形的院 落 , 东西长 140 、 南北宽约 90 米 , 当中未见建 筑遗迹 。 宫城的遗址遗迹现象很多 , 北部因水位 高 , 有的遗址尚未探清。 经过钻探出来的夯 筑台基 , 面积都很大 , 但因钻探工作的局限 , 仍无法探明各个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其性质 问题 , 对其年代问题 , 更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工作 , 予以解决 。 四、 永 宁 寺 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 大 的一 座 寺 院。 建于北魏熙平元年 (516 年)。 《洛阳伽 蓝记》记载 , 永宁寺“在宫前阁阖门南一里御 道西” 。 经勘查结果 , 该遗址在北魏宫城南门 基址西南约一公里处 , 东距 “纵三道 ” 约 200 米 , 当地群众叫“木宁寺” , 今陇海铁路和郑洛 公路在寺院遗址北部穿过 。 ( 一) 寺院墙和门址 据勘查实测结果 , 寺院平面呈 长 方 形 。 四周有夯筑围墙 , 周长 1040米 , 中心为塔基 遗址 (图三) 。 考 古 勿勿勿 JJJJJJJJJJJ 口口口口口 图三 永宁寺平面图 1.门址 2 .塔基 据 《洛阳伽蓝记》记载: 永宁寺“寺院墙 皆施短椽 , 以瓦覆之 , 着今宫墙也 。 四面各开 一门 。南门楼三重 , 通三阁道 , 去地二十丈 , 形 制似今端门 。 ⋯⋯东西两门亦皆如之 , 所可 异者 , 唯楼两重。 北门一道 , 上不施屋 , 似鸟 头门 。 ” 根据勘查 , 南墙墙基仅存西侧一段 , 残长 53 、 宽 3.3、 残存墙基高 2. 4 米 。 南墙正中发 现一座建筑基址 , 呈长方形 , 东西长 “ 、 南北 宽 19 米 。 并探见残砖瓦 、朱色石灰墙皮和红 烧土块等堆积物。 这座夯筑基址 , 当系南门 楼遗址 。 在南门楼基址东 26 米 , 有一座长方 形夯筑基址 , 东西长 22 、 南北宽 17 米 , 在这 座建筑基址两侧 , 同样发现大量砖瓦碎块及 朱色石灰墙皮等堆积 。 东墙全长 305 、 宽约 3.5 、残存墙基高 0.7 米 , 其间中断几处尚能衔接 。 在东墙中段西 对塔基处有一网口 , 内有大量砖瓦和烧土块 , 似为东门基址遗迹。 西墙保存残长 22 8、 宽约 2.8、 残存墙基 高 2.3 米 。 西南角保存基本完好 , 为一突出 于南墙内外的夯土建筑 , 平面呈长方形 , 南北 长巧.8、 东西宽 7 、残存夯筑地基高约 1.8 米 , 夯土台基上部堆积砖瓦 、红烧土 、石灰渣和木 炭灰等 。 可能是角楼一类的建筑遗迹 。 在西 墙中段东对塔基处同样见一网口 , 宽 3.6 米 , 网口 内堆积大量砖瓦 、 石灰渣和夯土碎 块 。 阔口与东墙门址相对 , 应为西门基址无疑 。 北墙破坏最甚 , 仅存近东北角一段 , 残长 53 、 宽约 3.3、 残高 0.6米 。 北墙中段由于夯 土墙被破坏 , 故未见网口 , 仅探见砖瓦碎块及 烧土块等遗物。 ( 二) 塔基 《洛阳伽蓝记》记载: 永宁寺 “中有九层 浮图一所 , 架木为之 , 举高九十丈 , 上有金刹 , 复高十丈 , 合去地一千尺 。 去京师百里已遥 见之 。 ” 永宁寺九层浮图塔基位于寺院正中。 今 残存高大夯土台基 , 残高约 8 米左右 (图版 叁 , 2 ) 。 塔基平面呈方形 。 分三层而上 , 顶 上两层在今地面上屹立可见 。 底层夯基近方 形 , 东西约 101 、 南北约 98 米 , 基高约 2. 1 米 ;中层夯基面积较小 , 呈正方形 , 东西 、南北 各长 50 米 , 高约 3. 6 米 ; 顶层台基系用土坯 垒砌 , 呈正方形 , 面积约有 10 米见方 , 残高 2.2米 。 这与《水经注》所载永宁寺“浮图下基 方十四丈”的面积相近 。 塔基顶层尚残留地柱痕迹六 、七个 , 平面 呈正方形 , 约 。.5 米见方 。 地柱壁烧成青红 色的琉泡 , 其间还有木柱残迹 , 这些基柱应是 永宁寺木塔柱洞残迹。 台基表面及其周围尽 见灰烬和烧土块 、 砖瓦碎片及残佛像头等遗 物。 据当地群众说 , 抗战期间曾在这里挖出 残佛像多件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 “永熙三 年 (5 36 年)二月 , 浮图为火所烧 , ⋯⋯火经三 月不灭 ” 。 从今残存遗迹 , 说明这座九层楼阁 式佛塔 , 确系毁于烈火。 几l川日川l冲1111111111川 L ll日日日比日日 北人TTseeeeel|卫 第 4 期 三 ) 南北阶道和建筑基址 据 《洛阳伽蓝记》记载 : 永宁寺“浮图北 有佛殿一所 , 形如太极殿。 ⋯⋯僧房楼观一 千余间。 ” 可见寺院内建筑相当密集。 勘查结果 , 在塔基南北侧 , 各有二层夯筑 台基 , 一层接着一层紧挨相连 , 依此升阶到达 中J已、塔基 , 它与塔基构成了完整的建筑布局 。 例如南侧二层台阶 , 最南的呈长条形 , 位处正 中 , 南对寺院南墙正门 , 夯基距地 一2.4米 , 次南的方形台阶 , 距地仅 1.5 1}一 米 , 这二座夯筑台阶似是 “月台”前 }} 阶道。 北侧的二座台阶亦是 如此 。 “ 厂 这类台基当是通往中心塔址的南北 }} } 阶道。 1} } 塔基北边发现一座较大的夯筑 !} } 遗迹 , 因被压于铁路基下 , 未能探明 一其范围 , 这座建筑基址当系佛殿遗址。 在塔基的东西两侧 , 遇见大量 的砖瓦堆积层 , 无法探查 。 从勘查 情况观察 , 寺内僧房楼观主要分布 在九层浮图的东西两侧。 这次勘探工作 , 使我们对永宁 寺的平面 , 即以塔为中心 、佛殿置于 塔后的这种布局 , 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 。 似方形 , 四面都有夯筑围墙 , 中有聚集成组的 夯筑台基和大型的建筑遗址 。 四面墙基周长 73 6 米左右 , 墙宽约 3米 , 在南墙东段 , 发现 一处网口 , 宽约 7米 , 应是门址 , 这是该组建 筑中唯一的门址。 遗址的中心 , 系有一群小方形的夯筑台 基 , 南北骄列五排 , 规划的整齐有序 , 排与排 间距约 4米左右 , 每排约有 12 个台基 , 除最 北 五、 大城东北隅的两组建筑 大城的东北角 , 地势平坦 , 根据 文献记载 , 系汉魏时期的太仓 、 武 库 , 西晋的太子宫以及北魏的太仓 和河南尹等官署仓厩的所在地 。 经 过勘查后 , 发现有汉魏时期的建筑 遗址和周代墓地 。 下面先将两组较 大的建筑基址(图四)报导于下 : 第一组建筑基址 位于东北城 角的南侧约 20 0米 , 它的东墙紧邻 大城的东垣墙 , 两堵垣墙平行间距 约 32 米 。 遗址面积南北长约 199 、 东西宽约 142 一186 米 , 整个平面近 ...., . . . . . . . . . . . . . ~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图四 大城东北角的建筑基址平面图 考 古 北一排的中心位置有二个台基是长 方 形 外 , 其它的皆正方形约 2.5 米见方 。 最南一排的 正中央另有一面积较大的方形台基 , 这一排 只见 1。个 。 总共 58 个台基。 在这群台基的 四周 , 均见有较大面积的建筑物: 东侧是一 座面积较大 , 形状和结构不甚规整的夯筑遗 迹 , 南北长约 62 、 东西宽约 83 米 。 西侧有 二座南北长方形的夯筑遗迹 , 前后排列 。其中 较大的一座 , 南北长 10 8 、东西宽约 18 米 。 北 侧是一座面积最大的夯筑遗迹 , 形状规整 , 呈 东西长方形 , 长约 118、 宽约 27 米 , 夯筑台基 残高 2.7 米左右 。 南侧有九座大小不等 的夯 筑遗迹 , 其间夯筑基址有互相叠压关系 , 其中 较大的一座 , 是东西长方形 , 长约 130 、 宽约 9 米 , 其它八座昏系东西长方形 , 面积小些。 在南墙附近发现一个圆形土坑 , 径长 6 米左 右 , 距地表深约 2米 , 土坑里堆满薄云母片 , 深度不明 。 此外 , 在这一群建筑遗址的中部探出二 条东西向路土 , 各宽 约 5一9 、 残 长 15 米 左 右 。 东墙下探见早期路土一条 , 系南北向 , 宽 约 27 、 残长 160 多米 。 再南还有一组小型建 筑基址 , 已经探出三面墙基和一部分建筑遗 迹 。 第二组建筑遗址 在第 一组建 筑 的 北 侧 , 它距大城北垣墙仅 53 米 , 系由夯筑墙基 围成的两座方形的庭院建筑 , 一东一西两两 相对 。 西侧的一座庭院建筑 , 作南北长方形 , 面积约 10 0 x 70 平方米 , 夯筑墙基 宽 约 2 米 。 中有五座大小不等的夯筑台基 , 正中一 座是长方形 , 南北长 57 、 东西宽约 17 米 , 从 其位置和规模看 , 应该是中心建筑 。东北侧有 一 长方形夯筑基址 , 形状不甚规整 , 面积也较 大 , 南北长约 50、 东西宽约 26 米 , 在它的南 侧和西侧还有三座小型夯筑台基 。 东南有一 处较大的网口 , 无疑是该组建筑的通道 。 东 面的一座庭院建筑 , 是 由四条夯土墙围成的 一组建筑物 , 面积约 卯 米见方 , 墙宽均约 2 米左右 , 保存较好 , 里面未见任何建筑物 , 也 不见有网口 。 北墙外 另见一条单独的东西夯 墙 , 宽约 2 米 , 全长 55 米 。 以上二座建筑群之间 , 探见大墓 (编号 M I) 一座 , 有墓室和墓道;墓道在南 。 据《水 经注》云: “⋯⋯翟泉在洛阳东北 , 周之墓地 。 今按周威烈王葬洛阳城内东北隅 , 景王家在 太仓中 , 翟泉在两缘之间 , 侧广莫门道东 , 建 春门路北 , 路即东官街也 。 于洛阳为东北 , 后 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 , 大其城 , 并得景 王家矣 , 是其墓地也” 。 又日 : “悼王葬景王 于翟泉 , 今洛阳太仓中大家是也。 ” 以上记载 提供了景王家的确切方位 , 所以从文献上记 载和墓 1 的位置来看 , 判断上述第二组建筑 有可能就是汉晋时期的太仓遗址 。 六、 金 墉 城 根据《水经注 ·谷水条》记载: “⋯ ⋯谷水 又东迂金墉城北 , 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 之 , 谓之金墉城 , 起层楼于东北隅 , 晋宫阁名 日金墉 , 有崇天堂 , 即此地 。 ⋯ ⋯南臼乾光 「1 , 夹建两观 , 观下列朱析于堑以为御路 。 东 日含春门 , 北有通门 , 城上西面列观 , 五十步 一脾晚 , ⋯⋯为绿水池一所 , 在金墉者也 。 谷 水通洛阳小城北 , 因阿旧城 , 凭结金墉 , 故向 城也 。 结以为垒 , 号洛阳垒 。 ” 又 《洛阳伽蓝 记》序中日: “承明 (门)者 , 高祖所立 , 当金墉 城前东西大道 。 迁京之始 , 宫网未就 , 高祖住 在金墉城 , 城西有王南寺” 。 经过勘查发现了 三座小城 , 各有墙垣 , 并结连为一整组建筑 , 它北靠邝山 , 南依大城 , 墙垣宽厚而坚实 , 地 势高亢而险要 , 城小而固 , 实为洛阳城的军事 要塞 。 为了便于叙述 , 暂以 甲 、乙 、丙城来区 分说明: (一) 墙垣 三座小城连在一起 , 平面略呈 ‘旧 ”字形 , 南北长约 1048 、 东西宽约 255 米 , 总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 。 甲城位处最北 , 依靠邝山 , 地 势较高 , 面积也较大 , 保存较完整 。 四面墙垣 依然屹立于地面之上(图版贰 , 3 ) , 西北角墙 第 4 期 垣残高 6 米左右 , 系版筑夯墙 , 土质纯净 , 结 实坚固 , 宽约 12一 13 米 。 乙城介于甲 、丙城之 间 , 只立东 、西墙 , 联接甲 、丙城 , 地势狭长而 平坦 , 墙基多已埋入地下 , 宽约 12 米 , 土质脏 黑 , 夯筑坚实。 丙城于大城西北隅 , 呈南北长 方形 , 土质纯净 , 夯打得也很坚固 。 三座小城外皆见有隆凸的 “墙垛” 建筑 , 其中的大部分已经破坏了 , 现存十一座 , 甲城 的东西墙各三座 , 乙城东墙四座 , 丙城西墙一 座。 因受破坏其形状已不完整 , 其中以长方 形为多 , 较大的面积约 15 x s 平方米。 每座 “墙垛 ”间距为 60 一70 米左右。 若按 此 距 离 推算 , 甲城东西墙的“墙垛”各应五座 , 北墙应 有四座 ;乙城的东西墙各应四座 , 丙城西墙应 有三座 。 这种“墙垛”是属于防御性的设施 。 在甲城的四周和乙 、丙城外 , 均见河水环 流 , 与《水经注》的记载完全可以得到印证 。 ( 二) 城门阔 在甲城西墙 、南墙各有门网二 ;乙城西墙 有门网四 ; 丙城四面墙垣各有门网二 。 均系 一个门洞 , 门宽约 5一6 米左右 , 形制简单而 狭小 。 甲城的南门和丙城北门 , 将这三座小 城结为一体。 在甲城北墙也有一条南北行的 路土抵此 , 但未见门址。 ( 三) 城内遗迹 城外地势崎岖不平 , 北高南低 , 遍地可见 砖瓦碎片 , 这三座小城经过普探 , 发现的遗迹 很多 , 但大部都残毁 。 发现有夯筑台基 、砖砌 基迹 、淤土 、路土和窑址 、 墓葬等 。 下面分别 叙述: 夯筑台基 甲城发现十四处 , 多在东侧 , 以城中偏东的一座面积较大 , 南 北 长 约 76 、 宽约 16 米 。 北边一座 , 南北长 60 、 宽约 30 米。 其南有一东西长方形夯基 , 不甚规整 , 长 约 58、 宽约 20 米 。 东南侧有一方形铺砖地 面 , 面积不大 。 东北侧有一方形夯基 , 保存较 好 , 面积约 13 x l3 平方米 。 其它的夯筑台 基面积都较小 。 乙城发现的建筑遗迹 较少 , 仅在中部和东南角各发见一处砖地 台基面 , 南北呈长条状 , 面积也不大。 丙城发现夯筑 合基七座 , 集中在城北部 , 面积大小不一 。 最 大的一座台基 , 紧靠北墙 , 东西长方形 , 形状 比较规整 , 长约 118、 宽约 25 米 , 夯筑台基残 高约 1.6 米 。 再南有一座南北长方形台基 , 形 状不甚规整 , 长约 50 、 宽 30 米 , 夯打得坚固 结实 。 城中偏北处 , 有一座较大的东西长方 形夯土 , 长约 85 、 宽 20 米 。 淤土池 二处 。 一在甲城中部 , 水由北 墙下入城 , 流至中央醋成一大池 , 面积较大 , 约 160 X 80 平方米 , 然后流出南墙 , 迁乙城 的西北角流入西垣外的护城河 ; 另一水池在 乙城东南侧 , 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 面积约 80 X 48 平方米 , 深达 2 米多仍不见底 , 但池水 的流向不明 。 路土 发现很多。 甲城内有顺城路。 通 往西门和南门各有一条横道和 纵 道 , 宽 约 6 米左右。 东北角有一南北纵道直抵北墙 , 宽 约 10 米 , 残存一段。 乙城南部路土发现最 多 , 横道纵道交错而行 , 有一定的间距 , 但其 深浅各不一样 , 宽度约 5米左右 。 丙城路土 也很多 , 皆在城南部 , 主要的有二条南北纵 道 , 一在东墙内 , 宽约 10 、 残长 100 多米 , 另 一在中央纵行南北门 , 宽约 5米左右 , 保存 较完整 。 出丙城的南门外正连大城的 “横四 道 ” 。 同时在甲城探见汉代墓葬多座 。 因此我 们推测甲 、 乙 、 丙三座小城是一组完整的建 筑 , 它可能就是西晋时修建的金墉城基址 。 考 古
/
本文档为【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