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理雅各_中国经典_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_段怀清

理雅各_中国经典_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_段怀清

2013-03-11 8页 pdf 333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2123

暂无简介

举报
理雅各_中国经典_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_段怀清 [收稿日期] 2004- 11- 22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 http: / /www. journals. zju. edu. cn/ soc [作者简介] 段怀情(1966- ) ,男,湖北随州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外文学关系及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¹ 理雅各( James Legge, 1815 ) 1897) ,英国新教来华传教士、汉学家、香港双语教育体制的创始人。1840 ) 1842年,在马六甲主 持英华书院并向当地华人传教; 1842年, 随英华书院迁来香港, 在传教布...
理雅各_中国经典_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_段怀清
[收稿日期] 2004- 11- 22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 http: / /www. journals. zju. edu. cn/ soc [作者简介] 段怀情(1966- ) ,男,湖北随州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外文学关系及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¹ 理雅各( James Legge, 1815 ) 1897) ,英国新教来华传教士、汉学家、香港双语教育体制的创始人。1840 ) 1842年,在马六甲主 持英华书院并向当地华人传教; 1842年, 随英华书院迁来香港, 在传教布道之余, 开始翻译儒家经典, 并完成了整个/ 四 书0、/ 五经0的英文翻译,成为西方第一个将中国儒家经典完整地独立翻译成欧洲语言的传教士兼汉学家。 º 麦克思#穆勒(Max Muller, 1823 ) 1900) ,德裔英国语言学家、比较宗教学家、东方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他主持编辑了五十 卷本5东方圣典丛书6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 ,该丛书至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东方经典的选本。 理雅各5中国经典6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 段怀清 (浙江大学 中文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理雅各五卷本5中国经典6 , 每卷都有一篇付印前言。这些前言就而言,多涉及其翻 译缘起、翻译方法体例及相关事宜; 而就其功能而言,则构成了5中国经典6的有机部分。这些文献与/ 中 国经典0一起, 共同记录并见证了维多利亚时代一个英国传教士兼汉学家走进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经典的 途径及其跨文化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既非殖民主义者对待殖民地传统文化的态度, 也不同于一般意义 上的汉学家的/ 东方主义0 ,而是呈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更深沉的跨文化交流的渴望与关怀。 [关键词] 理雅各; 中国经典; 翻译缘起; 翻译体例 [中图分类号] I0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42X( 2005) 03- 0091- 08 自1861年5中国经典6( Chinese Classics )第一卷由香港伦敦传道会印刷所印刷出版, 直至 1872 年第五卷5春秋6( The Ch.un Ts. ew )同样由该印刷所印刷出版, 十一年间, 除了5礼记6( Le Ke )和5易 经6( Yih King ) ,理雅各¹ 已经翻译完成了儒家经典的/四书0( 5论语6、5大学6、5中庸6、5孟子6)和 /五经0中的5诗6、5书6、5春秋6。1873 年, 理雅各离开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香港, 回到英国, 并于 1876年正式出任牛津大学第一任中文教授。1879年,他的5中国经典6中尚未完成的5礼6与5易6二 经,作为他为牛津大学比较宗教学家、东方学家麦克思#穆勒 º 主编的5东方圣典丛书6 (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的一部分, 由伦敦 Clarendon Press(克勒瑞敦出版社)出版。至此, 儒家经典的/四 书0( The Four Books)和/五经0( The Five Ching) , 已经由一个译者完整地翻译为西方语言。这也是中 西方接触交流以来第一个个人独立完成的/四书0、/五经0的完整译本。而理雅各也由此确定了他 在19世纪英国汉学乃至整个西方汉学史上的崇高地位。1892年, 他在为5中国经典6第一、第二卷 (即/四书0英译本)的再版而撰写的前言中,甚至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即在已经完成 的5中国经典6的基础上, 完成整个/十三经0( The Thirteen Ching )的翻译。事实上,在为5东方圣典丛 书6的翻译中,除5孝经6( Hsiao-ching )、5易经6( the Yi-ching )和5礼记6( the Li Chi )等儒家经典外,理 雅各还完成了老子的5道德经6、5庄子6以及5太上感应篇6等道家经典。 5中国经典6各卷分别刊印于不同时间, 前后时间跨度也较大, 每卷都附有篇幅不等的付印前 言。这些前言(包括一篇再版前言)实际上成为了理雅各/中国经典0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所包含 第 35卷第 3期 2005年 5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5, No. 3 May 2005 着的历史信息, 大大地丰富了后来者对于理雅各、/中国经典0及其所处的时代中西文化思想学术交 流的理解与认识。本文拟从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之缘起、中国经典之翻译方法及体例两方面,以这 些前言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为基础, 对理雅各5中国经典6的翻译背景(主要集中于理雅各个人对于中 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在华传教事业的认识)作一探讨。 一、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之缘起 作为一个到远东来传播基督福音的传教士,为/异教徒0翻译诠释/圣经0,让他们归化为上帝的 子民,此乃天经地义之事;而理雅各却选择穷经皓首、不遗余力地翻译作为/异教徒0信仰支柱的中 国古代思想经典,甚至不惜因此与差派教会发生冲突直至终止差派关系, 原因何在¹ ?这个问题看 似简单,其实不然。在5中国经典6第一卷前言中, 理雅各对于自己当初开始接触学习中文这段经历 曾经有过说明:在离开英国之前,他曾经师从后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修德教授º ( Samuel Kidd)进修过几个月的中文,这使得他能够在 1840年开始学习5论语6 »。 而此时,理雅各已经定下决心, 准备到中国去做一个传教士¼。正如他晚年在一篇有关/儒教 与基督教之关系0的开篇中曾饱含深情地回顾的那样: 回望四十余年生涯,我对当初能够被导引成为一个到中国去的传教士充满了感激。我的 经历可以证明我这样说是正当的,那就是,一个渴望成为传教士的人,渴望从事一件良善事业 的人, 一个谦恭而不失智慧地矢志于此、并为此奉献他的所有力量的人,将从反思回味他的事 业当中不断地获得满足和安慰,而且,就在他尘世人生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将感恩主把他从自 己的国家、从他自己的亲人和父亲的家中召唤出来,投身到传教领域当中。[ 1] ( p. 52)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对欧洲人开放。直到 1842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而且在 1843年南京 议和之后, 5个条约口岸才对英国商人开放,而传教士直接到中国内地自由旅行, 则是在天津条约之 后。1839年底,渴望着到海外去向那些所谓的/异教徒0或者还没有聆听到基督福音的/野蛮人0传播 上帝福音的理雅各受伦敦传道会的派遣, 前往当时为英国海峡殖民地的马六甲,出任设在那里、由伦 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 Anglo-Chinese College)院长,同时开始向当地华人传教。 作为书院院长, 理雅各在监管附属于书院的一个印刷所外, 最初还管教着当地四五十个华人学 生。/他每天给他们上课,他还在自己居住的屋子里继续给他们上课, 不过这是一个传教士向信徒 们传递的一种功课。对于在他名下的青年,他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和用心0[ 1] ( p. 51)。这些华人孩子和 青年,既是潜在的信徒,也是理雅各培养华人传教士并通过华人传教士来向华人传教构想的希望所 在½。这种信念或者想法并非自理雅各始,马礼逊之所以创立英华书院,其缘起即在于此。/他将 9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5卷 ¹ º » ¼ ½ 实际上,理雅各所教授出来的这些华人孩子中的吴文秀( Ng Mun-sow )、李剑麟( Lee Kim-leen)和宋佛俭 (Song Hoo-t Kiam) 等, 或者成为他在香港传教的得力帮手,比如其中就有第一个华人传教士何福堂(Ho Fuk-tong,又称何进善) ,或者成为皈依基督 福音的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口岸华人知识分子。 有关理雅各与东方特别是与中国之间的早年渊源关系,可以参阅Norman J. Girardot 的The VictorianTranslation of China : James L egge. s Oriental Pilgrimage ,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参见5中国经典6第一卷前言,伦敦传道会香港印刷所(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Hong Kong Printing Off ice) 1861年出版。 修德( Samuel Kidd, 1804 ) 1843) ,新教来华传教士兼汉学家,曾任马六甲时期的英华书院院长,伦敦大学首任中文教授,著有 China, or illustrations of the symbol s, philosophy , antiquities and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 ( London: 1841)。 晚清最为中国人所铭记的新教来华传教士有两种类型,一是一心传教、教化众民、创办教会慈善机构并赢得教民拥戴者,像 中国内地会的创办者戴德生(Hudson Taylor) ;二是在传教之余向中国翻译传播西学,并赢得中国知识分子敬重者,像墨海书 馆的那些传教士兼汉学家,以及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里的那些英美教习或者主持。而像理雅各那样着力于向西方介 绍、传播中华文化者,则非一般中国人所能知。 证明最有效的办法, 其实是从那些华人年轻人当中,培育出能够教授华人的人。0而理雅各对马礼逊 的这一弘愿,感同身受: 我对这一传教信仰越坚定,我就越是觉得,这一伟大的工作必须由他们自己民族的传教士 来完成 ) ) ) 就像兄弟对兄弟那样对他们的同胞宣讲,充满热诚、判断力,还有无私。那么,这些 人怎么才能够培养出来呢? 这一定是一项十分微妙同时又充满困难的工作。这些年轻人一方 面必须具有这样一种理念思想,那就是他们有一项伟大的工作要做,然而, 他们必须得为此做 好一切准备,否则他们不过是一些自我膨胀的轻浮之人。自我否定的训练,简朴,完全奉献于 一个目标, 思想的精神性,必须要通过规则和榜样对他们循循善诱。[ 1] ( p. 52) 没有这些年轻人, 这项工作就没有办法完成。与那些过去来到华人地区的基督教传 教士相比, 现代的新教传教士又有什么不同呢? 既没有更文明, 也不过是半瓶醋, 精神上 也没有更投入献身。那么, 什么才能够使得他们获得更大成功呢? 对此, 我相信: 他们就 是东方的国民, 由他们对自己的同胞传教, 或者东方其他民族传教, 用同样的标准和价值 给他们自己的同胞传教。[ 1] ( p. 53) 而为了更好地了解他将要去传播基督福音的那个民族和她的人民, 包括更好地培养那些华人 青年,以便他们能够成长为既具有传播基督福音的热诚和献身精神, 又具有这个民族所能够认同的 民族文化特性的理想人格的新人, 就需要传教士们去认识、了解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特性和思想文 化根基的儒家经典, 以作为他们试图开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钥匙。当然,这样努力的成果, 在理雅各看来, 并不只是单向的,其实同样也可以服务于他自己的同胞 ) ) ) 无论是那些刚刚来到或 者计划来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还是那些准备到中国来发展贸易的商人,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并 了解正在与他们进行宗教商业贸易外交的民族,是一个由什么样的思想传统而形成的民族。在5中 国经典6第一卷前言中,理雅各已对此作了初步说明: 一个西方来华传教士,如果他没有完全掌握那些中国经典, 还没有亲自调查那些中国圣贤们曾 经涉足的思想领域的话, 他就不适合他所担当的职责和正在从事的工作(传教士) ,因为在那些经典 和那些领域当中,正是可以找寻到中国人民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 ¹。 在西方狂热地向海外传播上帝福音、西方主义甚嚣尘上之时, 理雅各这种不仅关注、而且还着 手翻译诠释异教徒思想文化经典的想法和举动并非不会招来非议 º。对此,与理雅各关系密切的 另一位来华传教士兼汉学家艾约瑟( Joseph Edkins)博士的理解是: 他的目标在于打开并阐明中国人的思想领域,揭示人民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 这种工作百年当中只可能被人们极为罕见地做一次。在做这件事的过程当中,他感觉到自己 是在为传教士们以及其他一些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学生们做一件真正的服务。他还认为, 这也是为那些西方读者和思想者服务。从国土面积幅员之辽阔,人口比例之众多,以及民族特 性等来考虑,中国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获悉了儒家/圣经0所包含的内容,也就使 我们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来判断其人民。从这里,欧洲的政治家们可以看到其人民道德标准 之本质。他们所阅读的历史, 他们风格之楷模,他们的保守主义之基础,都可由此而得到评估。 如今, 甚至即便在理雅各已经离开了我们, 不再与我们一起的时候, 他殚精竭虑经年 累月的付出, 那些卷帙浩繁的译著,依然包含着丰富的事实, 通过这些事实,欧洲和美国的 观察者可以如此正确地判断中国人, 因为这是他们生活的箴言, 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流行, 93第 3期 段怀清: 理雅各5中国经典6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 ¹ º 有关理雅各因为翻译/ 中国经典0而与他所属传道会之间所产生的分歧及紧张关系, 可以参阅 Norman J. Girardot, The VictorianTranslation of China : James Legge. s Oriental Pilgrimage, pp. 63- 6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参见5中国经典6第一、第二卷再版/ 前言0 , Clarendon Press, London, 1894年版。 这里所包含所阐明的思想观点, 着他们的学者和人民的思想。这里所包含的原则, 打 破了区域性的界限, 将整个民族连接在一起。想想5圣经6对于基督徒意味着什么; 想想莎 士比亚对于学习英国诗歌的学生意味着什么; 想想5可兰经6对于穆罕默德的信徒们意味 着什么, 这些儒家经典通往普遍的中国思想。将这些书置放在那些满怀着绝望地观望着 5孟子6或者5书经6的人手上, 就是一种最坚固结实的服务, 一种最有用的进展。在他献身 于这种工作期间, 他为自己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 他不会背离这一目标, 并且将直接的传 教工作看成是需要或者接受他的首要关注。[ 2] 毫无疑问, 这是一种新的/东方观0和/中国观0形成的基础, 也是一种新的比较宗教学意识正在 形成的标志。事实上,当东西方宗教经典被 19世纪末期的东方学家们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 时候, 他们所发现的绝非仅仅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西方的/他者0。理雅各的侄子( George Legge) 曾经协助过他翻译5诗经6。对于自己敬重的叔父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0,这位同样对中国古代思 想文化充满兴趣的英国人的理解是: 在他热心服务于人性的工作中,他试图钻入到中国古代经典所包含的亚洲人的内心的思 想之中。他打开了通往中国人的思想的大门。这是一个开拓者的工作;因为他是那些率先认 同中国文学的地位和价值的人之一,并且觉得有必要把它介绍到基督教世界当中去。而且,上 帝在这项义务中也显示出真实、生动的圣洁与力量。因为理雅各博士相信,并且坚信, 在他经 过日夜苦读之后,从它的经典当中反映出,这个民族的老祖先是/知道上帝的0。 ,,经年累月, 理雅各博士埋首钻研这些依然活着的古代经典和中国人的生活,克服了语 言障碍、无知和偏见 ) ) ) 正是这一切使得接近了解中国人是如此艰难。他以中国人的文化和 教育标准来衡量自己,这些标准是由他们自己所产生出来的智慧来制定和形成的。他知道,中 国人愿意尊敬并给以荣誉的人, 是所谓的 literati ) ) ) 儒家学者,如是乎,他进入到他们自己的 领地,努力钻研中国人的古代传统的民族文学。[ 1] ( p. 78) 而他女儿对于父亲如此的人生选择所给出的解释是,理雅各的努力, 旨在探究/中国最伟大的 德性和力量而成就的道德和社会原则0,探究那些形成并决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礼貌风俗习惯的 思想文化观念。他说: /他们的文明与我们的极为不同, 但是他们早已经摆脱了野蛮愚昧。一旦我 们想到四千年来人们已经开始在这里生存并且收获, 成长繁衍, 我们禁不住就会推测到, 这个民族 可能具有某些更高的品性 ) ) ) 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 以及其他一些更现代的帝国,兴起 教化又衰落,但是,中华帝国依然耸立, 还有它的四万万国民。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清楚,在它的国 民当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最伟大的德性和力量而成就的道德和社会原则。0他注意到, /没有任何其 他国家对于学术精华的热爱开发得像中国那样,而且, 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学术如此高 地看待和崇敬0。他还注意到: /这些国民的礼貌风俗和习惯,是由他们从古代传下来的经典中所 达的思想来规范形成的。那么,一个想要弄懂中华民族的人,也就必须明白他们的古典文学。在理 雅各博士的思想中, 经常性地产生出这样的信念, 那就是-他并不是完全有资格适宜于他现在的传 教士这个位置所要求的责任, 除非他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国人的古典典籍,而且, 对他来说,需要调查 中国古代圣贤的所有思想领域. 。于是,他开始了他持续终生的工作,学习孔子、孟子还有其他中国 古典经籍当中的典籍,直到最终他开始编辑包括八卷本的5中国经典6, 每一译本都包含着中文原 文、翻译, 评述注释和知识面广阔的序言;还有那些为麦克思#穆勒(Max Muller)教授译撰的六卷本 的-中国圣典.所写的序言,以及其他一些篇幅稍短小的著作。0 [ 2] 上述阐述都是对理雅各的/中国经典0翻译缘起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符合逻辑的解释。而理雅各 自己对此所作的进一步说明还有哪些呢? 他坚定地认为, /传教士应该利用他们力量范围内的一切 手段,去熟悉那些宗教。他们应该使得自己熟悉了解他们的文学,这样就能够与他们的最为博学者 9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5卷 或者-先生. 登堂入室而谈了0。在他看来,那种认为人们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当地宗教, 而只需要, 就像常说的/去传播福音0就行了的观点,只会使得传教士和传教事业变得可鄙而且无效。对此,特 别是对于理雅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0,曾经有人将其部分归因于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知识界的风尚和苏格兰民族传统 ¹。 或许,我们可以从他描述自己在华最后几年工作的家书中, 对于他翻译/中国经典0的心路历程 有一个更直接的认识。他说: 对于儒家经典, 我已经具有足以胜任将其翻译成英文的中文学术水平,这是五到二十年辛 勤钻研的结果。这样的努力是必需的,这样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就可以认识这个伟大的帝国了, 而且特别是我们传教士给这里的民众传教,也需要充分的智慧, 这样才能够获得长久的结果。 我认为,这将有助于未来的传教士们的工作, 如果所有儒家经典都能够翻译出版并且还附有注 解的话。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当中, 有九部著作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尊位,,对于所有有头脑的 人来说,这些训练了中国成百万的知识分子三四千年的/圣经0毫无疑问需要予以极大的兴趣。 这些书,过去曾经有过一些具有或多或少价值的译本, 但是,如今, /四书0、/五经0还没有一个 统一的译本。[ 1] ( p. 79) 二、中国经典之翻译方法及体例 对于理雅各所翻译的/中国经典0, 还在他刚完成其中的第一、第二卷的时候, 法国汉学家儒莲 (Stanislas Julien)就给予了极高评价。正如当初发表在5中国评论6 º ( China Review )上一篇评论两 卷本的5礼记6译本时所说的: / 5中国经典6,包括-四书. 、-五经. 的翻译, 理雅各博士三十年之前开 始着手,如今全部完成。它标志着汉学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而且此项工作据说从头至尾都是在崇 高的境界当中完成的,,它标志着理雅各博士作为一个译者的彻底忠实态度, 而且,这并不意味着 他是逐字逐句地照译。有时候,他可能这样做了, 以挑战英语的习惯用语。但更多时候, 特别是在 后面几卷, 他把一个中文单字, 扩展翻译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这就需要对中国经典的莫测高深 进行无懈的思索考证。因此, 要是有持怀疑态度的批评者试图探究理雅各博士,他们会发现,他们 大多数时候还得去探究中国那些最优秀经典的诠释者们。因此,我们从这些翻译当中看到了他们 的经典对于他们中国人自己所呈现出来的东西。0 » 自从5中国经典6翻译出版以来,在后来的时间里,虽然儒家的/四书0、/五经0在西方又有一些 其他人的单译本¼,但再没有一位西方汉学家或者翻译家将整个/四书0、/五经0像理雅各那样完整 地翻译出来, 而且, 正如在理雅各之后接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的汉学家苏慧廉( William Edward Soothill,又名苏熙洵)在其 1910年出版的5论语6英译本前言中,就他翻译5论语6的缘起所作的说明 95第 3期 段怀清: 理雅各5中国经典6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 ¹ º » ¼5论语6的英译者主要还有 Will iam Edward Soothill , Arthur Waley, D. C. Lau, Ezra Pound;5孟子6英译者还有 W. A. C. H. Dobson, Dim Cheuk, D. C. Lau;5大学6英译者还有 Ezra Pound, Lin Yutang; 5中庸6英译者还有 Ezra Pound, Ernest Richard Hughes, Ku HongMing 等。 The China Review ,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Far East . Vol. 15, No. 1( 1886) , p. 1.作者为传教士兼汉学家詹约翰( John Chalmers )。 理雅各女儿Helen Edith Legge所著的 James Legge : Missionary and Scholar 中称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传教士兼汉学家艾约瑟 ( Joseph Edkins) ,显然是一个错误。这篇文章的原文标题为d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d。 5中国评论6 (又称5远东释疑报6 , The China Review ,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Far East ) , 1872年在香港创刊, 1901年终刊,共出 25 卷 143期,为英美在华传教士兼汉学家的汉学评论刊物。 参阅 Norman J. Girardot的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 James L egge. s Oriental Pilgrimage ,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中所解释的那样 ¹ : 理雅各博士对于中国古典经典里程碑式的贡献太知名了, 以至于已经难以引起人们的更 多关注。他曾经是我的引路人、哲学家和友人。我读他的译文越多,越是为他的渊博的学术造 诣( profound scholarship)、他通过艰辛劳动绞尽脑汁而得来的精确( his painstaking accuracy)、他的 令人瞩目的研究探索 ( his amazing research) 以及他在表达上的清晰明白 ( his perspicuity of expression)而感动。 理雅各的5中国经典6译本之所以在西方汉学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迄今仍被汉学家们视为研 读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的经典文献,除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研究的博大、深 刻、透彻外,还与他的整个5中国经典6的翻译体例相关。 首先是译本体例。5中国经典6每卷在体例上前后一致,从第一卷到第五卷, 皆由/卷首前 言0、/ 学术绪论0、/ 译文正文0、/附录索引0四部分组成。每卷第二部分 / 学术绪论0 ( the prolegomena)与第四部分/附录索引0 ( indexes) , 在耗时费力上, 并不逊色于第三部分的/ 正文翻译0 ( the body of the volume)。不妨以其第一卷第二部分/学术绪论0为例做一简单说明。 5中国经典6第一卷包括5论语6、5大学6、5中庸6三部分译文,其/学术绪论0部分共六章,分别为: 第一章:中国经典总论 第一节:所有归于5中国经典6名下之典籍 第二节: 5中国经典6之权威性 第二章:孔子5论语6 第一节:汉代学者与5论语6文本之形成 第二节: 5论语6何时、何人所书;其旨趣; 其真实性 第三节:对于5论语6注释的评论 第四节: 5论语6之训诂 第三章: 5大学6 第一节:文本史 第二节:作者考,进入经典文本之文本及注释之差异 第三节: 5大学6之范围及价值 第四章: 5中庸6 第一节:其在5礼记6中之位置,其作为单行本之刊行 第二节:其作者;作者行迹考 第三节:其真实完整性 第四节:其范围与价值 第五章:孔子及其直接弟子 第一节:孔子生平考 第二节:孔子影响及其主张 第三节:孔子之直接弟子 第六章:该卷准备过程中所查阅之主要书目 第一节:中文书籍,附简略注释 第二节:中国典籍之西文翻译及其他西文著作 9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5卷 ¹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曾经担任山西省太原府大学堂、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 )翻译的5论语6初版由他的女儿 Lady Hosie 编 辑,并于 1910年出版, 1937年该译本收录于/ 牛津大学世界经典丛书0而再版。 仅从上述/绪论0内容提要即可看出, 正文翻译实际上是理雅各5中国经典6研究的自然结果。 这种/研究 ) 翻译0模式( Study-Translation model) ,实际上是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兼汉学家( Missionary- Sinologue)在接触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时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因此, 这一时期的知名汉学家, 往往也是中国经典的翻译者, 甚至是权威的翻译者。而理雅各的译本中那些/学术绪论0或者注释, 常常成为同时代汉学家们征引的观点,汉学家欧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38 ) 1905)在其翻译的5穆 天子传6中,就大量引用了理雅各翻译的5竹书纪年6中的考证注释¹。 其次是译本的翻译原则。 在5中国经典6第一卷前言中,理雅各就对自己翻译中国经典所遵循的原则作了明示。在三十 年后的再版前言中, 他几乎直接重复了早年所确定下来的翻译原则, 那就是:对于原文的忠实,要超 出对于行文雅致的关注(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Chinese rather than grace of composition) º。在理雅各 看来,经典的权威性,决定了对于经典的翻译必须将/忠实0作为首要原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翻译 过程中对于文雅的、符合英文习惯的翻译不能认同接受,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将译文的准确性与风格 的可接受性结合起来( Not that he is indifferent to the value of an elegant and idiomat ic rendering in the languag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he hopes that he was able to combine in a considerable degree correctness of interpretat ion and acceptableness of style) »。但是,即便如此,理雅各并不愿意在翻译过程中,将中国经 典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古代思想或者西方相近思想观点作简单比附,尽管他并不反对他的同事、牛津 大学比较宗教学家麦克思#穆勒所倡导的比较宗教科学和比较思想研究,甚至他自己也是这一研究 方法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这种翻译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的另一具体体现,就是他的/为第一百个 读者翻译0的学术追求。他说: /我想对我整个的-中国经典. 翻译和注解工作作一完整评估。可能 一百个读者当中,九十九个会对长长的评论性的注释丝毫也不在意; 但是,第一百个读者将产生出 来,他会发现这些所谓长长的注释其实一点也不长。就只为了这第一百个读者,我也应该将这些注 释写出来。0 [ 1] ( p. 78) 不过,也正因此,理雅各的译本也曾经被后来的读者批评为/学究气0太重, 难以为一般学生所 接受。/理雅各的译本措辞被批评为过于正式,使得5论语6难以为一个英格兰的头脑所接受。0¼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 理雅各的读经释经方式 ) ) ) 理雅各在大学时代接受过完整严格的拉丁、希 腊文训练,对于古典经典的读经释经方式已经有扎实基础。后来在 Hibury神学院所接受的神学训 练,又让他对基督教圣经的读经释经方式有了系统了解, 所有这些, 都为他读解诠释儒家经典提供 了必要而且难得的学术准备。他曾经在5中国经典6一、二卷再版前言中明确提出,他在读解诠释中 国经典时,一直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那些观点奉为自己的榜样。在他看来,朱熹不仅是一个古代经 典思想的伟大传承者( transmitter) ,也是一个伟大的批评家和哲学家。理雅各/很快就意识到了朱熹 的释经风格的美与力量所在,其分析之正确, 以及他的理解与思想的深度0。在读解中国经典过程 中,理雅各一方面是费尽心力地去弄懂原文意思, 但在参考那些阐释者的意见方面,他又自觉地保 持着独立 ½。他似乎乐于将自己描述成为一个/云谷中的老者0( the Old Man of the Cloudy Valley) ,并 97第 3期 段怀清: 理雅各5中国经典6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 ¹ º » ¼ ½ 关于理雅各之读经解经,曾经协助他进行翻译的王韬在5送西儒理雅各回国序6中指出: / 先生独不惮其难,注全力于十三 经,贯穿考核,讨流溯源,别具见解,不随凡俗。其言经也,不主一家,不专一说,博采旁涉,务极其通,大抵取材于孔、郑而折 中于程、朱,于汉、宋之学两无偏袒。0王韬5 园文录外编6第 18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版。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Preface, Printed by the Fukuin Printing Company, Ltd. Yokohama。 同上注。 5中国经典6第一卷、第二卷再版前言, Clarendon Press, London, 1892。 参阅: The China Review ,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Far East , Vol. 17, No. 4( 1889, Jan) , pp. 238- 240. 将此视为一种赞扬。 或许跟上述翻译原则不无关系,或者是对于自己过去的翻译依然十分自信,时隔三十年后,5中 国经典6第一卷、第二卷再版时, 在释经内容乃至译文上, 理雅各仅作了少量修改。惟一特别介绍 的,就是修改了初版中一些译名以及汉字注音方式。而他所使用的方法, 则参照结合了威妥玛 ¹ (Sir Thomas F. Wade)在他的5寻津录6( Hsin Ching Lu )中所建议使用的方法(即/威 ) 翟0罗马注音 法)和他自己在为5东方圣典丛书6翻译过程中所使用过的注音方法。 [参 考 文 献] [ 1 ] Helen Edith Legge, James Legge. M issionary and Scholar[M ] .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05. [ 2 ] Joseph Edkins. Dr. James Legge[ N] . North China Herald, 1898- 04- 12. [责任编辑 徐丽静] James Legge and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DUAN Hua-i qing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hristianize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ried every means to preach the gospel of Christianity. For example, there were different flexible strategies respect ively adopted by W.H. Medhurst, J.H. Taylor, and James Legge. Meanwhile, they at first adapted themselves to China. Among these different approaches, only the flexible style adopted by missionary- sinologist James Legge not only spoke highl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culture but also translated and interpreted Chinese classics to the western readers. Of course, in the sense of comparative philology and comparat ive religion, it made Chinese Classics further recognized by the field of the Western sinology. Among the five-volum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ed by Legge, each volume contains a preface regarding the reasons, methods, style and related things for translation. Functionally speaking, these prefaces constitute an organic part of Chinese Classics in content . Together with Chinese Classics, they witnessed how an English missionary-sinologist in the Victorian age came into contact with ancient classic Chinese culture and thoughts, and witnessed his approach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ies. The approach was neither an attitude which colonists took towards the colonial culture nor an Orientalism adopted by a sinologist in the general sense, but a kind of intense thirst and great care not so commonly seen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 ion beyond the era. Furthermore, the integrity of the academic style of Legge. s translated version fully showed his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knowledge as a classicist and exegetist prior to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generaliz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comparative religions and comparat ive literatures has become effective reference sources which are beyond its nat ive culture and any other simply cultural tradit ion. Key words: James Legge; Chinese Classics; reason for translation; style for translation 9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35卷 ¹ 威妥玛( Sir T. F. Wade, 1818 ) 1895) ,英国来华外交官兼汉学家, 剑桥大学首任中文教授, 中文罗马注音法的首创者,著有 5寻津录6 ( Hsin Ching Lu )等汉学著作。
/
本文档为【理雅各_中国经典_翻译缘起及体例考略_段怀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