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

2018-07-13 16页 doc 34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 前言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0年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班学习。对于一位在职教师,能又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属难得,邓建华老师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认真学习之余,写下了近万字的学习感言,这些话语都是作者情之所至。这次经历,对于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有一定思考力和思想力的教师来说是一次自我的突破和顿悟。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在你我心中泛起一丝丝的涟漪,那也是所期望的。 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0年...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 前言 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国培—2010年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班学习。对于一位在职教师,能又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属难得,邓建华老师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认真学习之余,写下了近万字的学习感言,这些话语都是作者情之所至。这次经历,对于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有一定思考力和思想力的教师来说是一次自我的突破和顿悟。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在你我心中泛起一丝丝的涟漪,那也是所期望的。 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0年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 初中语文班学习随笔 上海市古美学校 邓建华 2011年11月6日 晴 上海师大第四教室207 听王荣生教授<教学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有感 今天是参加“国培”学习的第二天,秋日的阳光却透露出几份春日的明媚,令人顿觉神清气爽起来。想到自己的幸运,能成为编外的学习者,不免心生感激和惜福之情。教了那么多年书,越来越感觉到自身的专业水平薄弱,越来越渴望得到智者的引领,越来越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这天终于来了。 王老师的我前后听过多回,其中对于课堂课堂教学内容的讲座,我也听过两回,每次听都感觉朦胧,而不开窍。可这次的内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理论越来越完善,思路越来越清晰。报告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组织”,王老师以散文教学的一节节生动的课例,剖析当下教学的主要问题------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穷其力而教,结果是劳而无功,低效教学。我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有多少做的是低效劳动,有多少没有尽到一个语文教师的力。 王老师分析了许多成功的课例,他们的成功点在哪里,老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很强,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学得到的,不用学;老师课堂的教学智慧,你也学不会,所以也不用学。真正可以学的一点是:学习这些老师所选择的有效教学内容。只有选择了合宜的教学内容,我们的语文课堂才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才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成长。 关于如何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你看王老师的ppt是那样的清楚明了:他用最粗的箭头指向:学生与“这一课”的链接。是建立在学生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上的对作者独特情感的体悟的链接。用粗线框标示出:我们以往所做的是将外在的言说对象当作作者的所思所感,最后试图让学生“具有”与作者同样的情感经验。我茅塞顿开,啊,散文教学,你原来是这样教的:建立学生的语文和生活经验,与这一篇课文所传达的作者的独特经验的链接。 最后王老师总结:散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要走向细腻,走向细致,把握独特的作者的感情以及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教的,至少是这一篇散文是这样教的。 听完报告,我想说我从专家视角中,看到自己教学的渺小。追问自己这二十年来的教学,自己有哪些成长和收获,亦或是我在学科教学方面自己有什么特长,我无法回答,但我清楚这堂报告给我清晰的思路: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由文章的体式和学情决定的,只有了学的活动,才能真正落实所教的内容。 下午: 当我收拾起眼前的讲义准备离开207教室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暮色渐浓。不知不觉度过了这难忘的三个小时的集体备课。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店里要了一杯咖啡,一个人边喝边徜徉在街道上,往回家的路,我却不急着赶路。好像要细细咀嚼那还未散去的兴奋和激动。身心不是感觉疲惫,而是一种振奋和新奇的感受。可以说我从未参加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更何况是在专家引导下的集体备课。 我参加的是第三小组,由袁彬和周子房两位博士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 的内容是:《外婆的手纹》的教学内容的确定。 经过上午王教授的关于体式教学散文的思路,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一定是在文体和学情两个方面,我们想是可以把握的。接下来,我们却怎么也想不到,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如此的艰难。大家在近乎一个多小时的自我阅读,感悟下,走出文本,谈论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和确定的理由: 组长李老师先发言,他说文本的前十段是为后文抒发对传统文化丢失的遗憾的铺垫,重点教学内容我要定在后面部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品味这样的情感。因为学生是看不到的。 组员傅老师说,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回忆外婆的手纹,其实就是回忆外婆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学生也许能读懂那手艺的精妙,但一定读不懂手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要教学的是:从文中有含义,有哲理的关键句的品读中,感受作者对外婆的情感和对文化传承的希望。 袁老师说:文中有没有写到这传统文化的丢失,第几段,学生能读懂吗, 一位女老师说:学生看到这样一句话:真的要失传吗,这手艺,这手纹。也许就能读懂文章对美好失去的遗憾,但不是很清晰。他们一定不理解为什么要传下来呢,所以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内容是11段之后部分,我与妻女之间的矛盾入手,体会那手纹里包含着我对外婆和外婆代表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是妻子和女儿所没有的情感。 我说:当初我教过这篇文章,当然没有按照散文的体式来教,考虑比较多的是学生对手纹在文章中的含义有没有变化,最后终结于文章所传达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担忧和传承的愿望。刚才听了老师们的想法,结合早晨王教授的报告,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过去的教学总在外在的言说对象即手纹上绕圈子,这样是达不到体会作者情感的真正目的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应该嫁接起学生的语文和生活经验与《外婆的手纹》的链接,体会作者借着手纹所传达出的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情感,也许有对外婆的思念,对外婆手艺的敬佩和赞美,其最真正想要表达的是继承像外婆的传统美德,眼见要丢失的遗憾之情。 周子房博士仔细听完我的发言后,问:“你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呢,”“学生能读到什么,这是第一步,然后我带学生再找到几处,引导他们读出别的什么情感, 最大限度让学生感受体验,告诉学生散文的抒情性特点,各种情感是互相交汇的特点。”我说。 、、、、、、、、 发言还在继续,讨论已又持续了一个小时,该“总结陈词”了。一会我们将要汇聚在一起,交流各小组的学习内容的确定。发言分配给了胡老师:我们最终达成的共识是:我们小组认为: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确立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外婆的情感。2、从人称 “她、外婆、我、我们”变化中,体会作者情感的传达如何层层深入的。3、借“手纹”这个具体的外物,感受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认识的焦虑和期待之情。 当六个小组又重新聚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欣喜和兴奋的言谈已不在结果,更是体验到这个过程给自己带来的促动和思考。我们家常便饭的教学内容确定到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的日常面对的那一篇篇文章其实是那么值得推敲啊~ 我忽然像是恍然大悟:那手纹,不就是外婆细细密密的针脚,那温柔细密的情感,那刻着年轮的印记,还有作者自己细密柔和的心境。 对,我的 教学内容:体会手纹的含义,及蕴含在手纹里的密密情感。 巧妙~我真像是找到一把打开作者心锁的钥匙般不能自已,所以,我得平静,平静、、、、、、、。 街角的灯光柔和地散落在黑幕里。 11月8日 今天是特级教师朱振国上<为学>,机会难得,自然是不容错过。一同前行的还有其他几位语文老师。 说到文言文,似乎大家也有困惑,上了十几年的课,竟然对自己开始怀疑了。无非是疏通句意,了解文意。文言文课确实就这老面孔。到底怎样才是上出其味呢, 朱老师就上出一种味道:提问中学习,运用中掌握。 整堂课确实打破了传统:他没有将这些字词脱离出来,单独教,也没有的讲解,到是就这篇《为学》来教学生如何“做学问”。 你听,朱老师那富有主持人的嗓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看,他的一举一动,传神的表情,这些让哪个孩子不着迷,不要说从这文言文学到点什么,就是光听他说点什么都是很开心的事。朱老师有个理念很特别,就是:上课就像是玩一样。要有好的,开放,轻松的语文心态。在做做玩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多理想的境界啊~我不由地艳羡起来,这样好的心情、心境、心态,谁来营造呢, 朱老师的课真如他所设想的轻松,随意。那只是他自己,孩子们显得有些拘谨。朱老师说:“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孩子们默然,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嘛。就是这无问下的的有问,才显老师的功力。回想起以前教这篇文言时,从来就是读句,译句,然后再分析,哪里有什么问题,真有点汗颜。你看朱老师多有智慧:“开头的那一问,为什么,”道出的是设问句开场的作用。“天下事与为学是什么关系,难和易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呢,”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为了引出为学,而写天下事。铺设全文是讲从易到难的问题。 最巧妙的是“两和尚”的对话指导:生动活泼,一点不为过。朱老师先天的朗读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与其语调的变化,也能传达出对人物的认识。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都与朗读有关:你能读出富者的感觉吗,什么感觉,富者和贫者有什么区别呢,朗读重音的确定是朱老师这堂课的闪光点,他在这堂课中的具体表现,如,子何恃而往,中的“往”,朱老师的北京儿化音就这么一“扭”,富者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一贫一钵足矣”怎么读,“一”是重音,表达出贫者的用资少,坚决,果断的心理。 所以,课到最后也就水到渠成。集体朗读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问:“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为什么,”,学生这时候进得就比前面快了,说:平直调。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当然不需要重音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回事,怎么提到“志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志”呢,” 同学们似乎一直没有脱离过问题的包围,原来老师目的就是想要营造这样的氛围:学做学问,必须要问,有问才有思考,才能进步啊。 课上完了,为朱老师那纯正的普通话所择服,太棒了,注定是学不会的,但有一点可以学:老师的观点:就是在使用中学知识,语言脱离不了语境才能生存。 下午: 特级教师马骉带来的是一节没有预习过的课文。哎,很特别,于是我和我的同行又充满了期待。 《河豚子》是一篇小说,怎么教,马老师的教学特点是: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直接来自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给予。 老师的铺叙很成功:河豚是剧毒,吃了会死。河豚子更比它毒。老师说他要讲一个故事,但我会突然停下来,仔细听。故事从一个父亲,拿了一篮子的河豚子回来,全家人特别是孩子开心的不得了说起,后来怎样了呢,同学们有各种答案,老师显然预设了与学生同样的问题,借学生之口说出来而已。集中在“父亲是个好父亲吗,”这个问题。马老师带着学生到小说中品句子,找感受,父亲到底怎样的,可惜没有充分的表达,匆匆而过了。 后来,我看见的却有些不和谐:即小说中有没有说到政府,这太奇怪了~接着马老师大放都江堰上海援建项目,感谢温总理和部队,啊。太牵强了,主题变成了政府所做不力,百姓生活生不如死,我哑~ 课结束了,马老师的讲演,大谈特谈自己参加的大小教学比赛,如何设计,如何解读文本,可谓是呕心沥血,看他得意洋洋于自己的最得意的课,忽然感到、、、、、、、。 老师多次提到孩子们课堂沉闷,不是他讲得不好,而是学生没有表达的欲望和提问的习惯,那不就与他矛盾了吗,什么基于学情,难道问题来自学生,问题正好在你的陷阱中,就是学生的“需要”吗,可笑~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那就是,作为一个有愿望上进的语文老师,你要解读文本,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角度,课堂上多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需要,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11月9日 胡博士很风趣,他说:“前两天看到大家的时候,精神风貌,学习激情还溢于言表,怎么才没两天,脸都灰了。”大家笑,胡博士说:“太累了,学习那么密集,也许从来就没有过,难怪大家这么疲惫。”一句调侃,一句体贴和关怀,让大家真的放松了身体,稍稍正坐,重新打起精神,因为今天又是一场“知识风暴”。 今天的博士论坛由胡来主持。主题是: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就像用文本体式划一个圈,里面有许多值得教的内容,到底教什么呢,最后就有学生的学情来定,因此,确定教学内容有两个方面:根据文本体式和学情。”胡博士单刀直入主题:学情部分。 接着引用一份调查:大多数教师说自己是了解学生的。是真的吗,唤起大家的思考。我马上反思自己:我了解自己的学生吗,我只敢说了解这个学生大概的知识状况,至于到某一节具体的课,我应该是没有多少把握的,因为,我已惯常用我所习惯的大致了解学生,代替了学生在这一课的学情。这样来说,这大多数老师包括我一个。 胡博士又用中外教师观课差异来说明一个问题:学情探测,除了在课前,还有在课中,还有在课外。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课堂关注不在学生,而在别的什么。 从学生维度来看我们的教师更令人惊讶。对于老师是否经常讲你懂的东西,答重复的,竟然高达78%,有50%的同学认为老师讲的是书本上看得懂的知识。啊~要不是这数据,要不是这两天词频率如此高的“学情”,我真的要“误人子弟”了。 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其实不了解学生,我们普遍缺乏学情探测的意识。胡博 主题突出,承上启下,自然就引出了步进博士、周周博士和于龙博士言简意赅, 士的主题发言:《怎样进行学情探测》《根据学情探测确定教学内容》《探测学情的技术》,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博士们的发言可谓是精彩纷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运用课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其中我对步进博士的发言比较感兴趣。他以课例《一百个问号之后》具体说明了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他用自己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的课例与传统的课例进行对比,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是:我们原来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在没有学情的基础上诞生的“俗课”,是无效的课。步进博士具体分析了他确定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并用图标示,使人一目了然。 《一百个问号之后》从文本体式上来说是议论文,而且是议论文中的科普作家叶永列写的议论文章,会有什么“这一篇”的个性呢,这是叶先生为他的科普小品集写的序言,它的独特性就是:所谓科学小品就是用文艺性手法,宣传科学知识。科普作家用童话般的语言讲述科学道理,正符合本单元的“生活中的科学”主题。虽然可能不够准确,但足以说明问题。又如他所举例子的讲究:全是科学界的,全是代表某一领域的,全是直指本文的中心观点的。学生的问题分类来自三方面:语言的、内容的、结构的。当我们取得“这一篇”文本的阅读困难时,就可从中提炼把握,改进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文本,作出及时的调整, 最终实现根据文本体式下的,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 反思文本解读的问题,是不是依据文本体式去解读,决定在个性与共性的一致上。学案、工作纸和学情探测、个别访谈都是比较好的了解学情的方法,很有限,期待今后有更多好的方法。 -------步进 步博士还推荐了几本书:《名作细读》《文本细读》《古典诗歌》,期待大家一篇一篇的教,一类一类的读懂,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些好的探测学情的方法。 文体是解决一类文章的读法,一些经典,需要定位“这一篇与其他的区别。文章体式的两个点是:一,文体性。二个体独特性。 ---步 进 这些话我都能听懂,此时此刻还记忆犹新。 周博士的论坛,剖析了王教授的经典论断。结合《河豚子》的课例,生动再现了论断的准确。 个人认为有些强套的痕迹。 下午: 交流 碰撞 点燃 -------- 由《黠鼠赋》教学内容的确定而想到的 王教授说:“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是地毯式的教学,即什么都教,全方位,一点不落,横扫一片,低效的课堂。我们要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这句话引起我们反思的是:文和言该怎样处理,就“言”而说,能否确定几个重点的字词来教,文,我们怎么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学生从起点到重点目标,到底发生了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又一次参加了专家与学员的集体备课,这次选择参加第一组于龙博士和童志斌教授组织的小组备课。这就是编外学员的优势所在,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小组,领略不同专家的思考。 早听说童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有独到的建树,今天能在一起备课交流,得到当面的指点还是很幸运的。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在确定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并按照王老师的支架进行思考。哎~(上升调)你看王教授整天话不多,笑咪咪的,就像一个睿智的长者(虽然他岁数并不大),时不时地给你这么一点一拨,豁然开朗了。我的意思是下午讨论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和上次不同的是,听过了特级教师朱老师教《为学》,我心里有了教文言文的底;加上博士论坛的理论支撑,王老师的支架引领,我们又可以开始愉快地集体备课,享受碰撞、思考和被点燃的快乐,我忽然感到自己从“集体备课”中找到乐趣了,并给了我未来工作的方向------让我的同事也和我一样分享这喜悦。 《黠鼠赋》是苏轼的一篇散文,带一些说理。从“赋”这个文体的知识考察来看,它是介乎诗和散文的一种古代文体。这是于龙博士提供的。大家先读文章, 云南老师普遍认为这么难的文章,无法教授,单就是字词就要有一节课的时间。而且学生非得一句一句的翻译才能理解。这怎么行呢,我在想,没有整体阅读,哪有语感的培养,可是云南的教学现状就是这样的。 组长张老师带领我们通读文本,感受文意,老师自己思考:我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那一刻,我充分享受着集体思考的氛围:自然和开放。许多的想法一骨脑涌出来, 我提出“异”的含义该怎样理解,马上有老师呼应。又有人提出“惊脱兔”的“惊”作何解,大家在这“惊”字上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受惊的兔子跑得快,侧重于动作变化这个状态,有的说“惊”乃是人被惊,因为前面已经有一个“惊”了,虽然含义不一样,这里侧重的是人的状态,便于后文议论人之智,这一下说得通了,这里不可少了像童教授这样的专家,否则,我们则真会错理解文意。我突然有一种豁亮的感觉,是对文本的解读让我感到心胸明朗了,我要教的也渐渐清晰了。 大家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考虑各环节,发现学生的学情起到关键作用。这是一篇说事说理的散文,有它独特的个性。眼前的学生对文本一定有许多困难:言的、文的都有,该如何确定呢,这篇文章很有趣味性,故事性强,学生关注当然是:这篇文章给我讲了什么。所以抓住这个预设的学情,我们要求学生预习,借助注释基本读通课文,接着呢,导入,有的老师说朗读,有 的放动画片,或老师讲故事等,经过争论思考,最终我们确定了由学生自己讲“黠鼠”的故事,看谁讲得有趣生动,其他同学看文本,这个环节就是朱老师的“用中学”。而用王教授的支架解释就是教学的起点,落实在言与文的把握上。第二个环节通过童子和苏子的“惊“和”叹“的比较,突出”叹“的含义,有两个:叹鼠黠,叹人之智。这个太妙了,文章一下就活了,像下活的一盘棋。 再想下去呢,张老师说:“很简单嘛,接下来,把学生带进来,你悟到什么,”用“悟”别有含义:“悟”到什么,从鼠身上,从苏子身上都有。王教授说:课堂要有阶梯状的提高,我们实现了课堂的三个层次的递进:可谓是一惊,二叹,三悟,且又有后续上的完善即“三悟”的含义。 太有意思了,这集体备课。 交流、碰撞和被点燃,这不是我们参加培训提升的过程吗, 11月10日 早上的小说理论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教授从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讲起,重点讲了现当代小说的特点。故事是小说的基本层面。什么是故事,情节和故事是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很新鲜地听了许多独特的东西:比如人物,我们以前文学理论讲“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现在小说理论讲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这些小说知识是全新的,这对丰富我自己的专业素养大有好处。 最后,杨教授希望我们听了讲座的老师们明白:小说家用小说探索人存在的发现。我们怎样来理解现代小说,传统小说是再现人的存在,现在小说讲人有可能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听完讲座,我问杨教授:您是小说理论家,您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小说这方面有什么看法,您希望我们怎样教小说呢,杨教授很随和,慢条斯理,表扬我问得好,他说:我所说的只是为开阔你们的专业视角而讲的,不是让你在课上讲小说,学生是听不懂的。知道这些理论后,你在备课时就有了知识储备,能用最新理论视野去讲解小说,你的学生不至于从你这学的都是旧的东西。杨教授说得很诚恳,我也明白了一个语文老师真的要多听多看,不要孤陋寡闻,自我盲从,那样的话将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回答我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总结出杨教授主要意思说:语文老师教小说一定要关注故事和情节;语文老师教小说讲主题可以,但不要唯一;语文老师分析人物一定从人性角度入手。语文老师讲小说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与内容不可分。 下午就要背《二十年后》这篇小说了,杨教授怎么看呢,他说:欧亨利小说有他独特的一面,要把独特的地方教给学生、、、、、、。对啊,小说不就是这两天讲的一个体式吗,当然要上出它的特点,怎么才能上到这个特点呢,下午的实战演习也许会告诉一些我们。 我很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密集的知识云块-------碰撞产生教学思想的火花 ------照亮实践与反思的征途(理论讲座----讨论-------集体备课)。 分析六个小组的集体备课成果发现:以前会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大家趋于一致。比如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欣赏,有五个小组。品味小说中人物对话,分析人物的性格,有四个小组。不能不说这两天的“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观念已经渗透到老师的意识中了。前期的培训是大有成效的。对于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在解读中发生的争执,完全是一种最自然状态下教师投入备课的状态,也是最宝贵的集体备课的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通过集体备课实践,使理论在运用中默化,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最完美的。我很期待云南老师的教学展示课了,这可是真刀真枪的演练,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所获。 今后我想在小说教学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小说教学起于学生的感受,终止于什么呢, 2、基于《二十年后》这篇小说,如何谈情与理,小说有远远大于情与理的冲突 吗, 3、我们教小说,是不是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或主题呢, 4、小说的主题是唯一的吗, 5、小说中复杂的内心和粗糙的外部世界,如何打开感官,探索内心世界, 6、好的小说有哲理层,欧亨利小说的哲理层在哪里, 11月11日 • 今天的博士论坛主题是:作文的过程化.主持是来自浙江杭州师大的叶黎 明教授。应该说大家都很期待这个让语文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作文 到底该怎样教。叶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作文教学的问题出在“教”上,语 文老师把“叫”作文,当作“教”作文,作文目前是缺乏过程化教学。我 非常同意教授的观点,但对叶教授否定三大文体教学,鼓励写事实文体的 观点略有不同意见。多少年来语文老师都在努力探求写作教学,无论是在 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在做积极的努力,如果一味沿用国外的所谓事实写 作,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关于论文写作、关于调查报告等。因为国外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是不一样的。 • 周子房老师提出的写作支架问题我很感兴趣,虽然粗线条的讲,但因为也多次听他的讲座,所以能马上懂。相比叶教授,周子房老师对现实写作教学更积极地应对,不像叶教授问题看得多,却不够全面。子房老师研究的恰恰是作文“教”的过程:他的活动作文,不能不说在现今状态下,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场景,即时地捕捉能写的材料和怎么写是作出贡献的。例如春游,我们老师很喜欢布置这样一篇作文,却并不指导。用子房博士的观点来指导:春游题目出来后,大家来说说,你们会写什么,学生肯定五花八门,让他们沉浸在回忆中,有开心的记忆,同样也有争吵,有矛盾,有意外,越多越说明孩子参与的愿望越强烈。在这是马上说我们把一些事归类,发现有些是写春游前的事,有些是写春游中的,还有是写春游后的,然后再让他们分组,讨论自己站在哪一段时间。请小组再讲,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渐渐知道春游应该写自己印象最深,最有体悟的事才吸引人,而且有话可写。我觉得子房老师目前探求的正是语文老师急需的过程化教学。 • 袁彬博士来自教育的第一线,同样也有说服力,他的观点是:当我们在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时候,要有思想准备,不一定都能成功;还要多反思,多实践,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最后他提出我们要有意志,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很赞同,因为这一切他都走过了,告诉老师们前方的路并不可怕。 • 今天收获最大的还是听了郑桂华老师的一节作文课《我们的学校》,她的所传递出的写作理念就是:交际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这堂围绕着“读者意识”中心话题,组织活动,展开教学,老师设计了三个情景:比如给老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你会怎么教,给小学生介绍我们的学校,你会怎么写?结果孩子们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加上郑老师身上所带有的气场,把学生紧紧吸引住,围在她的身边。郑老师的这个交际语境下的读者意识其实是个作文理念的问题,我们这些人早知道,可是从来没有像郑老师那样有课堂的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出来,今天她作了示范。我想平时我们对写 作太马虎了,难怪我们孩子的作文水平差是因为我们指导力度不够啊。叶 黎明教授的分析是正确的:我们的写作缺少的`正`是过程的指导,她提出 有效写作概念也下的五类知识,我起初有些不懂,现在我好像明白点了。 • 有效写作需要以下五类知识: (1)关于所写内容的知识 (2)关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 (3)关于思维训练的知识 (4)关于内容处理的程序性写作知识 (5)文体知识 11月13日 周六的大学校园树木葱茏,草青花红,远处偶尔闪现带着深秋印记的银杏的影子,因为那是金黄的,在阳光下闪耀的叶的精品。我忽然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参观苏州十中,那个百年老校里的几株百年银杏的光华了。深秋金黄的银杏叶飘飘然在枝头,沐浴秋日的朝霞,披洒秋雨的润泽。那金色的美醇厚如美酒像化在我的记忆里,浓郁的、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就这样熔铸在我的心头。 我深吸一口来自大学里的新鲜的空气,脚步也变得轻盈了,多日来浸润在学海中,感觉到充实与幸福。我想对自己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谢利民教授说他没有读过博士却不小心做了博士生导师,他说在周围“如狼似虎”的追逐下,他一刻也不敢怠惰,坚持读书研究终于闯出今天的路子,如果直到今天自己没有行动的话,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席话道出了真谛: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当你不前时,是你自己淘汰了自己。谢教授的讲课风趣有味,似乎是东北人所特有的侃劲让他在课堂上如鱼得水,他不需要再告诉我们什么,他自己就是最生动的课堂例子:课堂是教师的硬功夫。我们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于漪老师是用心教学。 谢教授的语言生动而充满智慧,他说一粒种子看上去是没有活力,但只要 你给它水和阳光,它就会发芽。教学也是,把书上枯燥乏味的知识还原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知识。你看,这就是大师级的不同,他们看到的问题总比我们深邃。 类似这样的名言,谢教授是脱口而出,比如:“教师的眼光要非同一般。”“老师的成长只能是呈螺旋般上升的成长。”“仅仅会教书,不会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优秀教师永远是个性教书”,“成长靠的是自己。”“老师要有一桶新鲜的活水。”至理名言啊,老教授的殷殷希望全在这儿了。
/
本文档为【2010年11月我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邓建华老师参加了上海&#46;&#46;&#4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