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

2018-09-07 50页 doc 68KB 2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中国医学大成》总目录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 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 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书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录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 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 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集 南病别鉴 痧胀玉衡 疟疾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伏气解 伏邪新书 伏阴论 羊毛瘟论 温热逢源 随息居霍乱论 瘟疫霍乱答问 霍乱审证举要 鼠疫抉微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第五册 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痰火点雪 慎柔五书 理虚元鉴 虚损启微 何氏虚劳心传 症因脉治 周慎斋遗书 医原 脉因证治 韩氏医通 医林改错 医学举要 第六册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 银海指南 口齿类要 尤氏喉科秘书 重订咽喉脉证通论 喉舌备要秘旨 包氏喉证家宝 重订囊秘喉书 正体类要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疬科全书 痰疬法门 徐评外科正宗 第七册 盘珠集胎产证治 胎产指南 重订产孕集 女科切要 经效产宝 女科经纶 校注妇人良方 慈幼新书 原瘄要论 麻疹备要方论 活幼心书 幼科直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集成 第八册 眉寿堂选存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孙文垣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 张畹香医案 程杏轩医案 何澹安医案 邵兰荪医案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馤塘医话 先哲医话 潜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对山医话 客尘医话 第九册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儒门事亲 重订灵兰要览 肯堂医论 知医必辨 研经言 医学读书记 读医随笔 市隐庐医学杂著 叶选医衡 医学源流论 慎疾刍言 医暇卮言 医学心悟 第十册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中国医学大成》(第二册)总目录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伤寒九十论》目录 辨桂枝汤用芍药证第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第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第三 麻黄汤证第四 大青龙汤证第五 阳明可下证第六 阳明蜜兑证第七 肾虚阳脱证第八 脐中出血证第九 阴中伏阳证第十 伤寒暴死证第十一 夜间不眠证第十二 大柴胡汤证第十三 阳明急下证第十四 伤寒自解证第十五 热入血室证第十六 筋惕肉目闰证第十七 阳明当下证第十八 桂枝加葛根汤证第十九 葛根汤证第二十 刚痓证第二十一 厥阴证第二十二 太阴证第二十三 太阳中暍证第二十四 指甲黑青证第二十五 瞪目直视证第二十六 舌卷囊缩证第二十七 循衣摸床第二十八 邪入大经证第二十九 太阳桂枝证第三十内并论桂枝麻黄青龙 用药三证 桂枝证第三十一 少阴证第三十二 少阳证第三十三 两感证第三十四 三阳合病证第三十五 白虎加人参汤证第三十六 发热恶寒证第三十七 结胸可下证第三十八 结胸可灸证第三十九 汗后呢逆证第四十 漏风证第四十一 小便出血证第四十二 妊娠伤寒脚肿证第四十三 风温证第四十四 狐惑证第四十五 发黄证第四十六 湿家发黄证第四十七 黄入清道证第四十八 先汗后下证第四十九 太阳瘀血证第五十 阴病阳脉证第五十一 辨少阴脉紧证第五十二 青筋牵引证第五十三 下脓血证第五十四 刺阳明证第五十五 阴阳交证第五十六 阴阳易证第五十七 叉手冒心证第五十八 伤寒耳聋证第五十九 扬手踯足证第六十 遗尿证第六十一 舌上滑胎证第六十二 衄血证第六十三 伤寒胁痛证第六十四 伤寒温疟证第六十五 发斑证第六十六 脏结证第六十七 阳结证第六十八 伤寒协热利证第六十九 胃热呕吐证第七十 霍乱转筋证第七十一 两胫逆冷证第七十二 汗后劳复证第七十三 汗后疮疡证第七十四 面垢恶寒证第七十五 伤寒下利证第七十六 伤寒闭目证第七十七 伤寒表实证第七十八 手足逆冷证第七十九 寒热类伤寒证第八十 失汗衄血证第八十一 脾约证第八十二 格阳关阴证第八十三 太阳阳明合病证第八十四 懊农怫郁证第八十五 两手撮空证第八十六 下利服承气汤证第八十七 湿温证第八十八 血结胸证第八十九 六阳俱绝证第九十 【书名】中国医学大成(50册) 【作者】曹炳章原编 【出版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格式】pdf 【清晰度】清晰 【书签】无 【大小】共838M 【內容简介】 《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原书共计365种,分13类,曰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以及痘疹、推拿、疑难杂症等。每书均写有提要,以明此书之来历、内容之要点;每一类之中均按年代先后次序排列,以便考证。可惜此书刊行未半,日本人侵入,印刷被迫中断,仅有136种问世。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均将曹氏所刊之书影印出版。 《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整理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秘籍。是书搜求博采秦汉至清末的海内孤本、珍本、抄本,殆有万余种,约集名医,精校圈点。其所选之书,皆医籍中之精华,如医经类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本草类有《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雷公炮制药性解》等;伤寒金匮类有《伤寒贯珠集》、《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温病类有《温热逢源》、《瘟疫论》等;通治类有《医学心悟》、《周慎斋医书》、《医学源流论》等;医案医话类有《柳州医话》、《吴鞠通医案》等;此外尚有临床各科、生理、病理、诊断等重要书籍。其次,系统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曹氏将其所选医籍分为13类,每一类之中则按朝代先后为序,每一种书之前有提要,简介全书要点,这样,尽管全书博大,但条理清晰、系统连贯,阅一书则遍览历代医论,窥一类则尽知各家学说,中医精论全在此书之中。再次,普及推广了中医学术理论。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使整个中医界振奋起来,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对提高整体中医素质,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而言,此书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治医者,非博览存书,无以阐明医术,医术不精,何谈着手成春?然秦汉至今,医书逾万,即使毕生考校,犹恐不能,况且一般人所购医书,版本不良,校勘不精,错误百出,怎能精通医理?此书一出,实为业医之准绳,医门之法律,而被称为“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即使现在也同样如此! 【辑者简介】 曹炳章(1877~1956),字赤电,近代浙江鄞县曹妙乡人,商人曹显卿之子。炳章幼承庭训,学习经商,拜师于绍兴方晓安门下。时年尚少,即志在医,料理业务之余,则诵读医经,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其师见其可造,赠以《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自此,益刻苦自励,晨夕研求,历七载而妙悟医理,声誉鹊起。年二十余,应聘任春成及致大药栈经理,兼行医。此时,财力稍裕,则广收医药孤本秘籍,揣摩研读,学术益精。光绪癸卯(1903)年,浙江名医何廉臣,创办《绍兴医药月报》,邀请炳章任编辑,遂得以问业于何氏,并钻研叶、薛、吴、王四家温暑治法,医道乃大行。先后应诊于同善、同义药局,并创办“和剂药局”,日治近百人,皆应手奏效,危险大症,无不药到病除,名望日隆,病家争先延致。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成立,炳章出任绍兴分会评议,首倡改良药品,并创办医药卫生报,订正丸散方及炮制药物法,以身作则,旨在振兴中医,造福病家。1920年废止中医事起,炳章被公举为绍兴医药学会会长,与裘吉生等代表中医界赴南京请愿,并组织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在此期间,他面对海禁开放,西学东渐,中医衰落之情状,应大东书局之请,奋而约集名医,遍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抄本,进行整理,共同批校圈注,补阙正谬。历三十年,于万种古籍中,精选出365种,编成巨帙,名曰《中国医学大成》。炳章不仅汇编此书,其自著医书亦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刊行外,尚有22种未梓,其手稿仍存。炳章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为中医古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目: 0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0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03·灵枢识 04·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 05·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06·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 07·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伤寒附翼 08·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 09·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 10·脉经·玉函经·重订太素脉秘诀·脉语 11·医灯续焰 12·脉说·望诊遵经·重订诊家直诀·临证验舌法·察舌辨症新法·脉学辑要评 13·瘟疫论·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张氏温暑医旨 14·瘟疫明辨·温热暑疫全书·温证指归·温热病指南集 15·南病别鉴·痧胀玉衡·疟疾论·湿温时疫治疗法 16·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伏气解·伏邪新书·伏阴论·羊毛瘟论 17·温热逢源·随息居霍乱论·瘟疫霍乱答问·霍乱审证举要·鼠疫抉微 18·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19·十药神书·增订十药神书·痰火点雪·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何氏虚劳心传 20·症因脉治 21·周慎斋遗书·医原 22·脉因证治·韩氏医通·医林改错·医学举要 23·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银海指南 24·口齿类要·尤氏喉科秘书·重订咽喉脉证通论·喉舌备要秘旨·包氏喉证家宝·重订囊秘喉书 25·正体类要·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选要·外科医镜·疬科全书·痰疬法门 26·徐评外科正宗 27·盘珠集胎产证治·胎产指南·重订产孕集·女科切要 28·经效产宝·女科经纶 29·校注妇人良方 30·慈幼新书·原瘄要论·麻疹备要方论 31·活幼心书·幼科直言 32·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3·幼幼集成 34·针灸甲乙经·巢氏宣导法·针灸素难要旨 35·眉寿堂方案选存·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36·孙文垣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 37·程杏轩医案·何澹安医案·邵兰荪医案 38·吴鞠通医案 39·冷庐医话·柳洲医话·馤塘医话·先哲医话 40·潜斋医话·友渔斋医话·对山医话·客尘医话 41·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42·儒门事亲 43·重订灵兰要览·肯堂医论·知医必辨·研经言 44·医学读书记·读医随笔·市隐庐医学杂著 45·叶选医衡·.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医暇卮言 46·医学心悟 47·神农本草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 48·重刊本草衍义·药征·药征续编 49·刘涓子鬼遗方·医方考 50·圣济总录纂要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曹炳章等辑   二〇〇〇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景印本  49册 医经第一 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坿遗篇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宋刘温舒辑遗篇王大淳撰校勘表嘉靖中赵简王守厚煜居敬堂刊本 医经第二 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坿遗文并杨氏元注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隋杨上善奉敕撰清汪宗沂辑遗文并杨氏元注陈钢撰校勘表兰陵堂刊本 医经第三 素问识八卷坿校勘表一卷日本多纪元简撰沈红撰校勘表景天保八年东都书肆万笈堂英大助刊本 医经第四 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赵京生撰校勘表景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内经知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李念莪撰清薛生白校沈红撰校勘表景光绪十六年刊本云阳周氏医室藏版 图注脉诀辨眞四卷附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张世贤撰高忠梁撰校勘表景扫叶山房刊本 本草第五 本草汇纂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屠道和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民国二十五年国医砥桂月刊社排印本 本草蒙筌七卷总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陈嘉谟撰戴愼撰校勘表景明刊本 本草第六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缪希雍撰林森荣同撰校勘表黄英志同撰校勘表景天启五年緑君亭刊本 本草第七 本草纲目拾遗十卷正误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学敏撰朱大年撰景同治十年钱塘张氏吉心堂刊本 本草第八 本草从新十八卷药性总义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仪洛撰唐传俭撰校勘表景同治九年瓶花书屋刊本 盘珠集得配本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施雯同撰清严洁同撰清洪炜同撰王荣根撰校勘表 诊断第九 脉诀汇辨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延是撰王大淳同撰校勘表黄英志同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年李氏刊本 汉译诊病奇侅二卷坿五云子腹诊法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日本多纪元坚撰日本森云统撰五云子腹诊法日本松井操译张如青撰校勘记景光绪十四年四明王氏日本排印本 诊断第十 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晋王叔和撰明缪希雍订徐淑雯撰校勘记景天启四年海虞缪氏刊本 四诊抉微八卷管窥附余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林之翰撰冉燕撰校勘表景雍正四年玉映堂刊本 舌鉴辨正二卷治白喉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梁玉瑜传清陶保廉録张如青撰校勘表景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敖氏伤寒金镜録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杜本撰明薛巳撰保婴金镜録赵致镛同撰校勘表赵立勋同撰校勘表景医林指月本 方剂第十一 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吉文辉撰校勘表景嘉永二年江戸医学景宋刊本 方剂第十二 千金翼方三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吉文辉撰校勘表景光绪四年长州黄学熙用文政十二年影宋刊本重刊 方剂第十三 重订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四卷坿种子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骆龙吉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乾隆四十一年武林大成齐刊本 歌方集论四卷人身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祝源撰包明蕙撰校勘表景光绪十七年刊本 方剂第十四 急救仙方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阙名撰周永林撰校勘表景上海涵芬陇景印正统道藏本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得宜本草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王子接撰瞿融撰校勘表景雍正十年介景楼刊本 方剂第十五 医方选要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周文采撰王大妹撰校勘表景嘉靖二十四年费氏刊本 方剂第十六 成方切用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仪洛撰张英强撰校勘表 通治第十七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刊本映旭齐藏版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刊本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刘河间伤寒医鉴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马宗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刘河间伤寒直格论三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坿校勘表一卷金刘完素撰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河间伤寒心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镏洪辑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张子和心镜别集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常徳辑顾武军撰校勘表刊本 通治第十八 医垒元戎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王好古撰茅晓撰校勘表景嘉靖二十二年余姚顾遂刊本 通治第十九 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罗天益撰马茹人撰校勘表景道光二十六年刊惜阴轩丛书本 通治第二十 东垣先生此事难知集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元王好古撰冉燕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局方发挥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林森荣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格致余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黄英志撰校勘表明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诀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宋崔嘉彦撰王大潺撰校勘表景明历二十九年歩月楼刊东垣十书本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方力行撰校勘表景一九三四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医学发明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李杲撰冉燕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活法机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金李杲撰黄英志撰校勘表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 通治第二十一 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三十五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 通治第二十二 医学纲目四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楼英孙烨撰校勘表景嘉靖四十四年曹灼刊本 通治第二十三 医门法律二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喻昌撰景乾隆三十年黎川陈氏集思堂刊本卷次改变 外感第二十四 新编张仲景批注伤寒发微论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宋许叔微撰蔡晓红撰校勘表徐捷同撰校勘表景一九五六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张仲景批注伤寒百证歌五卷坿校勘表一卷宋许叔微撰黄瑛撰校勘表景咸丰二年修书屋本 温热类编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凌徳撰秦之济删订孙烨华撰校勘表景民国十五年杭州三三医社排印本 痎疟论疏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卢之颐撰□阙名撰达生编景光绪四年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外感第二十五 伤寒论条辨八卷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方有执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八年浩然楼刊本 治疫全书六卷问答一卷辨孔琐言一卷卽传症汇编卷第一至第六坿校勘表一卷清熊立品撰顾武军撰校勘表乾隆四十二年西昌熊氏刊本 外感第二十六 痢证汇参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道源撰王旨富撰校勘表景乾隆三十八年敦厚堂刊本 痢证定论大全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孔毓礼撰王旨富撰校勘表光绪三十四年刊本什邑富兴堂藏版 急救痧症全集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山寿撰赵致镛撰校勘表李继明同撰校勘表景光绪九年笠泽三省书屋刊本 内科第二十七 先醒斋笔记三卷炮灸大法一卷卽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缪布雍撰周瑞芳撰校勘表景明种福堂刊本 医悟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马冠群撰赵立勋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三年刊本 内科第二十八 新锲云林神彀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龚廷贤撰赵立勋撰校勘表景万历十九年刊本 医旨绪余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孙一奎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明黄鼎刊本 医方简义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王清源撰史欣徳撰校勘表景刊本 内科第二十九 医醇剩义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伯雄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景同治二年耕心堂刊本 医方论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费伯雄撰李克夏撰校勘表景同治五年耕心堂刊本 内科第三十 医宗必读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李中梓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明金阊王汉冲刊本 外科第三十一 疡科选粹八卷坿洄溪秘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陈文治选清徐灵胎撰洄溪秘方范欣生撰校勘表景康熙四十六年浔溪达尊堂刊本 外科第三十二 解围元薮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沈之问辑马茹人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一年刊本 霉疠新书不分卷日本片仓元周撰景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排印皇汉医学丛书本 伤科补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钱秀昌撰唐允华同撰校勘表赵立勋同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三年抱芳阁庄刊本 救伤秘旨一卷续刻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廷海撰陈加玉撰校勘表咸丰元年刊本 跌损妙法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异远眞人撰陈加玉撰校勘表景道光十六年刊本 伤科秘书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阙名撰陈加玉撰校勘表宣统元年排印本 五官科第三十三 重楼玉钥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郑宏纲撰程明撰校勘表景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用道光十九年刊本景印 重楼玉钥续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郑瀚撰程明撰校勘表景民国十四年排印三三医书本 目经大成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黄庭镜撰和中浚撰校勘表景刊本 五官科第三十四 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医案一卷首一卷卽眼科大全坿校勘表一卷明傅仁宇撰和中浚撰校勘表景善成堂刊本 焦氏喉科枕秘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金徳鉴撰马茹人撰校勘表景同治七年刊本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耐修子撰徐静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三年苏州积善局刊本 时疫白喉捷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绍修撰程明撰校勘表景同治十一年刊本福州呉玉田藏版 白喉全生集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纪方撰冉燕撰校勘表光绪九年湘省汪寓刊本 白喉证治通考一卷清张采田撰景民国十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刊本 白喉条辨一卷卽利济文课卷第三坿校勘表一卷清陈虬撰徐静校勘表景宣统元年排印本 疫痧草辨论章一卷见象章一卷汤药章一卷各种经验良方并一切拟议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陈耕道撰程明撰校勘表景光绪六年刘卓斋刊本 妇科第三十五 产育宝庆集方二卷坿校勘表一卷宋李师圣等辑黄英志撰校勘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宝诸方一卷宋阙名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宝百问五卷总论一卷坿校勘表一卷元朱震亨撰朱大年撰校勘表景明刊本 女科仙方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传山撰瞿慕东同撰校勘表王小平同撰校勘表景成都正古堂刊本 万氏家传女科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王荣根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妇科第三十六 济阴纲目十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武之望撰清汪淇笺释王大妹撰校勘表景康熙四年蜩寄刊本 妇科第三十七 胎产心法三卷续一卷经验杂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阎纯玺撰郁晓维撰校勘表景嘉庆二十五年积庆堂刊本 广嗣纪要十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全撰孙烨华撰校勘表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本 儿科第三十八 颅顖经二卷宋阙名撰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十卷坿校勘表一卷宋阎孝忠辑明熊宗立注朱大年撰校勘表宝历十三年谦龙轩刊本 万氏医贯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明万宁撰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同治十年鹭门征瑞堂刊本 幼科释谜六卷卽沈氏尊生书卷第一至第六坿校勘表一卷清沈金鏊辑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同治元年刊沈氏尊生书本醉六堂藏版 儿科第三十九 保婴易知録二卷补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宁澜撰王瑞阳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九年苏州胥门艺魁斋刊本 活幼珠玑二卷补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许佐廷辑钱小芸撰校勘表景同治十三年刊本 幼科铁镜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夏鼎撰李继明撰校勘表景同治中黎照书屋刊本用宣统中贵池先哲遗书本景补 幼科要略二卷清叶桂撰清周学海注景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 幼科汇诀直解九卷首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魏鉴撰钱小芸钱校勘表景雍正四年应世堂刊本 针灸第四十 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坿校勘表一卷□西方子撰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光绪十年钱塘丁氏当归草堂刊本 新镌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六卷坿校勘表一卷明徐凤撰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刊本 神灸经论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呉亦鼎撰薛秀玲撰校勘表 新刻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明龚廷贤撰赵京生撰校勘表景大文堂刊本 针灸第四十一 针灸大成十卷坿校勘表一卷明杨继洲辑薛秀玲撰校勘表景光绪六年扫叶山房刊本 针灸第四十二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坿校勘表一卷宋王惟一奉敕辑李戌撰校勘表景光绪中景印金刊本 推拿广意三卷坿校勘表一卷清熊应雄辑史欣徳撰校勘表光绪十四年刊本 厘正按摩要术四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振鋆撰钱小芸撰校勘表景光绪二十年刊本 医案第四十三 寓意草注释四卷清谢甘澍撰景光绪三年谢映卢宗嗣刊本 仿寓意草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李文荣撰顾武军撰校勘表景光绪十三年维扬运司街宋徳成刊本 愿体医话良方一卷清史典撰景咸丰元年重庆堂刊本 医案第四十四 评点叶案存眞类编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叶桂撰清玄孙叶万青辑録清周学海评注王小平撰校勘表景宣统三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 临症经验方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张仲华撰史欣徳撰校勘表光绪八年上海玉轴山房刊本 存存斋医话藁二卷坿校勘表一卷清赵彦晖撰陈守鹏撰校勘表景光绪七年姚氏刊本 呉医汇讲十一卷坿校勘表一卷清唐大烈撰李继明撰校勘表景唐氏刊本 丛书名称: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丛书主编: 裘沛然 出版机构: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1994 书籍格式: PDF  书籍大小:  书籍清晰度: 清晰版 300dpi或者同等效果 书籍完整性: 缺封面、版权页,目录、正文完整 书籍内容提要: 裘沛然主编,继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之后的医学经典之作。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2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3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4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5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6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7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8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9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0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1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2 目录: 第一册 1类经 2读素问钞 3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4素问灵枢类篡约注 5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6内经辨言 7难经集注 8古本难经阐注 9中藏经 第二册 1抱朴子内篇 2养性延命录 3寿亲养老新书 4饮膳正要 5修龄指要 6遵生八笺 7类修要决 8寿世新编 9玉房秘决 10玄女房中经 第三册 1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 2食疗本草 3药鉴 4得配本草 5本经逢原 6食物本草会篡 第四册 1肘后备急方 2苏沈良方 3济生方 4全生指迷方 5本事方 6史载之方 7是斋百一选方 8急救良方 9经方例释 10不谢方 11医方集解 第五册 1古方八阵 2新方八阵 3本草类方 4察病指南 5四诊法 6诊宗三味 7诊家索隐 8形色外诊简摩 9辨舌指南 第六册 1四诊抉微 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素问玄机原病式 4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5医贯 6兰台轨范 7杂病源流犀烛 第七册 1串雅内编  2串雅外编  3类证治裁 4伤寒总病论 5伤寒论注释 6伤寒类证活人书 7伤寒六书 8伤寒寻源 第八册 1伤寒医决串解 2温热经纬 3妇人规 4妇科要言 5付青主女科 6福幼编 7钱氏小儿直决 8小儿则 9外科精要 10疡科心得集 11伤科补要 12眼科龙木论 13喉科全生紫珍集 14古仙导引按摩法 15摄养枕中方 16逍遥子导引决 17寿人经 18内功图说 19无力静坐法 20万寿仙书 21赤凤髓 22指道真诠 23神仙食气全匮妙录 第九册 1丹溪心法 2张氏医通 3石室秘录 4血证论 5内科摘要 6病机沙篆 第十册 1铜人腧穴针炙图经 2针炙资生经 3备急炙法 4扁鹊心书(扁鹊神方) 5 扁鹊神应针炙玉龙经 6奇经八脉考 7针炙问对 8针炙大成 9厘正按摩要术 10延年九转法 11幼科推拿秘书 12小儿按摩术 第十一册 1名医类案 2续名医类案 第十二册 1医说 2续医说 3石山医案 4质疑录 5先醒斋广笔记 6寓意草 7洄溪医案 8东庄医案 9古今医案按 10医经秘旨 11琉球百问 《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传统中医文化精髓之宏篇巨帙,由近代江南名医曹炳章先生辑集。曹先生于浩如烟海之中医文献中,博采精选,上至先秦,下迄今代,凡理论、方药、临床各科咸备,别为13类,书计365种,分医经15种、药物19种、诊断16种、方剂19种、通治60种、外感病43种、内科27种、外科52种、妇科27种、儿科33种、针灸16种、医案16种、医论、医话、医史25种。所收各书,皆中医要籍,内容精粹,切合实用,版本至精。 1988年,在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主持下,对136种书进行了重刊订正,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结集成50册《中国医学大成》出版发行,震动海内外。 曹炳章先生未及刊行完成的《中国国医学大成》后续部分医籍118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上海、南京、成都为主的中医药大学文献专家,按曹炳章先生的足迹,进行句读校刊,经过数载殚精竭虑的努力,2000年结集成49册,名为《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出版刊行。 本次2013年出版的《中国医学大成终集》,是对《中国医学大成》未完成的111种书目进行整理出版,除已佚的20余种外,尽得82种,共32册,简体,横排,精装印制出版。 《中国医学大成终集》分册书名 <一> 难经本义元?滑寿撰 图注难经辨真明?张世贤著 难经经释补证清?徐大椿撰廖平补证 华氏中藏经旧汉?华佗撰 <二> 重刊增补本草备要清?汪昂著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纂 <三> 食物本草会纂清?沈李龙编纂 <四> 外台秘要唐?王焘撰 <五> 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宋?许叔微撰清?叶桂释义 类证普济本事方后集宋?许叔微撰 <六> 医方集解清?汪昂纂辑 新增愚按口诀集日?土佐道寿编集 <七>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撰辑 濒湖脉诀明?李时珍撰辑 内外伤辨惑论金?李杲著 脾胃论金?李杲著 寓意草清?喻昌著 <八》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述戴原礼等辑纂 <九> 丹溪心法附余明?方广撰 <十> 兰室秘藏金?李杲撰 汤液本草元?王好古撰 <十一> 癍论萃英元?王好古撰 外科精义元?齐德之纂集 金匮钩玄元?朱震亨撰 医经溯洄集元?王履编著 证治要诀明?戴思恭述余时雨校 证治要诀类方明?戴思恭录余时雨校 <十二> 伤寒摘锦明?万全编著 片玉心书明?万全编著 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清?朱沛文编 <十三> 痘疹心法明?万全编著 片玉痘疹明?万全编著 <十四> 育婴秘诀明?万全编著 幼科发挥明?万全编著 <十五> 尚论篇清?喻昌著 尚论后篇清?喻昌著 <十六> 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纂 <十七> 伤寒括要明?李中梓撰 伤寒指掌清?吴贞撰 伤寒折衷明?林澜纂定 <十八> 证治汇补清?李用粹撰 <十九> 赤水玄珠明?孙一奎著 <二十> 疮疡经验全书宋?窦默撰 <二十一》 银海精微原题唐?孙思邈撰 原机启微元?倪维德著 眼科易秘清?吕熊飞著 烂喉丹痧辑要清?金德鉴撰 疫喉浅论清?夏春农著 痧喉正义清?张振鋆撰 喉痧正的清?曹心怡著 <二十二> 妇科玉尺清·沈金鳌著 胎产护生篇清·李长科辑 明易产科广嗣真诠清·单南山撰 胎产大法清·程从美编辑 妇科秘方清·竹林寺僧师传 <二十三> 保产金丹清·刘文华纂辑 胎产秘书不著撰人 产论日·贺川子玄著 产论翼日·贺川玄迪编撰 <二十四>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南宋·杨士瀛撰 脉理存真清·余显廷余遵武辑校 活幼心法明·聂尚恒撰 痘疹正宗清·宋麟祥撰 <二十五> 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著 <二十六> 保赤存真清·余梦塘著 痧痘集解清·俞茂鲲著 <二十七> 痘症精言清·袁句著 麻科活人全书清·谢玉琼著 麻症集成清·朱载扬撰 <二十八> 治疹全书清?钱沛补 郑氏瘄略清?郑启寿撰 沙疹辑要清?叶霖编撰 痘疹金镜录明?翁仲仁辑著 <二十九> 甄氏针灸经唐·甄权撰 曹炳章校补 铜人针灸经不著撰人 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著 温热论种福堂良方清·叶桂述华岫云校 <三十> 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撰 <三十一> 曹氏医药集曹炳章著 <三十二>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曹炳章编撰 珍本医书集成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36年。裘氏从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中,选取较实用的精本、孤本、抄本、未刊稿等九十种分门汇聚而成此书。计医经类五种、本草类五种、脉学类三种、伤寒类四种、通治类八种、内科类十二种、外科类三种、妇科类四种、儿科类二种、方书类十七种、医案类十五种、杂著类(医话、医论)十二种。内容丰富,校勘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有一些著作不见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也被辑到本书中来。对保存祖国医药学文献有重要意义。 目录 1珍本医书集成 2第一册 ? 医经类凡五种 ? 本草类凡五种 ? 脉学类凡三种 ? 伤寒类凡四种 3第二册 ? 通治类凡八种 ? 内科类凡十二种 ? 外科类凡三种 ? 妇科类凡四种 ? 儿科类凡二种 4第三册 1珍本医书集成编辑 裘庆元,字吉生,以字行。浙江绍兴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7年,享年75岁。 裘吉生是我国中医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早年因罹肺疾,遂矢志学习中医,一面潜心攻读歧黄坟典,一面精心研究各家学说。不多年,造诣日深,医名大振。其时正值西学东渐,废止中医怪论甚嚣尘上,中医事业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毅然以复兴中医为己任,在绍兴创建并主持医学联合会,积极投身中医救亡事业,并与浙江名医何廉臣、曹炳章等创办《绍兴医学月报》,编辑《国医百家丛书》,被世人誉为“浙江三杰”。此后,迁寓杭州,创办三三医社,发行《三三医报》,为振兴中医事业摇旗呐喊。 先生有感于中医学术之荒疏,中医古籍之湮灭,遂呕心沥血,广收博采,常为搜求一书,费时累年,用金数百,从不吝惜,积四十余年,藏书三千余种,名其居为“读有用书楼”。为使这些古籍广为流传,先生于1924年出版刊行了《三三医书》三集,共九十九种医书,其中多为濒于亡佚的孤本善本。裘氏取《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及《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之典,遂题名为“三三医书。”所辑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针灸、本草、方书、医案、医话、医论等各类医著。以明、清两代较有影响、较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为主,并收入少数日人所撰的“汉方医学”著作。所辑诸书大多篇幅短小,切于实用。现存初刊本。 《珍本医书集成》封面书影 嗣后,又从所藏的数千种医书中,精心遴选出数百种,于1936年与上海世界书局商订,出版《珍本医书集成》一、二、三集。当第一集问世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其二、三集虽书目已定,未及付刊而被迫中止,致使《珍本医书集成》仅有第一集流传于世,其二、三集无缘获睹,此实为中医界的一大损失。先生一生行医五十余载,活人无算,名震江浙,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医学家;其结社请愿,创刊办报,为中医救亡事业奔走呼号,堪称中医医事活动家;其广收佚书,精加校雌,整理出版中医古今医籍数百种,又实为中医文献学家。他为近代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珍本医书集成》是裘吉生先生晚年所辑的一部医学巨著,共收古今医书九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先生将九十种医籍分隶十二类,即医经、本草、脉学、伤寒、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书、医案、杂著。这种分类既符合中医的学术特点,又便于后人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与掌握。在每一类书的书目选择上,先生不仅注重珍本、孤本、稿本等珍贵文献的保存,更加注重其学术特点与实用价值。如其在“医经类”中所收的五部医书,不仅是世人少见的孤本,更主要的是这些书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研究。 2第一册编辑 医经类 凡五种 《内经素问校义》一卷增刘师培书后一篇。《三三医书》本重订。 《内经博议》四卷钞本。 《难经古义》二卷日本精钞本。原书已佚。 《难经正义》六卷未刊稿。 《古本难经阐注》二卷精刊本内容与通行本不同 本草类 凡五种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附《月令七十二候赞》一卷。 《本草择要纲目》二卷稀有本。 《本草撮要》十卷资生堂原版。 《本草思辨录》四卷家刻初成,由裘氏借印百部,余无传者。 《食鉴本草》一卷精钞本内容与通行本不同 脉学类 凡三种 《订正太素脉秘诀》二卷卷首增有董志仁《太素脉考》一篇。孤本。 《脉诀乳海》六卷稿本。 《诊脉三十二辨》一卷《三三医书》本重订 伤寒类 凡四种 《伤寒括要》二卷精抄本 《伤寒寻源》三卷孤本。 《伤寒捷诀》一卷精钞本。甚切实用。 《伤寒法祖》二卷任氏为绍兴任凤波之祖,伤寒专家也。此为其原稿 3第二册编辑 通治类 凡八种 《松崖医径》二卷天启初印本。世少流传。 《古今医彻》四卷稀有本。多发明处。 《医略十三篇》十三卷附《人迎辨》《关格考》。 蒋氏为王九峰之高足弟子。 有潘世恩、阮元序。精刻本 《医经小学》六卷刘氏更有《玉机微义》,与此并为难得之书。 慈溪耕余楼珍藏本 《通俗内科学》一卷甚切实用。 《杂症会心录》二卷精钞本。 《鸡鸣录》一卷王氏遗稿,未收入他集中。 《医学传灯》二卷程云来评钞本。 内科类 凡十二种 《增订伤暑全书》二卷三三医社国医百家重订本。 《辨疫琐言》一卷附《李翁医记》二卷。稀有本。 《六气感证要义》一卷周氏为《本草思辨录》之著者。 《鼠疫约编》一卷家刻本。多有发明。 《湿温时疫治疗法》一卷极精湛无传本。 《重订温热经解》一卷稀有本。 《温热论笺正》一卷印送一次后,无传本 《医寄伏阴论》二卷精钞本。独具见解。 《霍乱燃犀说》二卷钞本。多切合实用。 《六因条辨》三卷孤本。 《瘴疟指南》二卷附近贤宋爱人君《黑热病诊治指南》一篇。 稀有本。 《疯门全书》二卷附《疯门辨症》一卷稀有本皆实验特效方 外科类 凡三种 《外科传薪集》一卷孟河马氏为外科名家,所载皆秘方,世无传本。 《外科方外奇方》四卷《三三医书》本重订。 《伤科方书》一卷《三三医书》本重订 妇科类 凡四种 《产宝》一卷孤本。切实简要,人人应备之书。 《产孕集》二卷精刻本。 《胎产新书》二十卷竹林寺秘本。叶子雨藏本。 ·《女科秘要》八卷 · 《女科秘旨》八卷 ·《女科旨要》四卷 《女科百问》二卷稀有本 儿科类 凡二种 《儿科醒》十二卷精刻本。 《麻疹阐注》四卷张氏家刻本 4第三册编辑 十、方书类凡十七种 《惠直堂经验方》四卷精钞本。原版清雍正间已毁。 《绛囊撮要》一卷稀有本。多载秘方。 《经验奇方》二卷原稿。多秘方。 《古方汇精》四卷附编一卷选刊本。极精当。 《医方简义》六卷裘氏刻本。王氏为名医潘心如之业师。 《回生集》二卷湖南二观堂藏版。 《不知医必要》四卷慈善家辑刻 《医便》五卷稀有本。方多验。 《春脚集》四卷是书有缺,经徐燕庭先生在旧京钞全。 《外治寿世方》四卷稀有本。百病皆用外治法。 《文堂集验方》四卷稀有本。 《疑难急症简方》四卷蔡元培署签,绍兴名医先贤辑刻本。搜集极精。 《扶寿精方》一卷孤本明刻。 《孙真人海上方》一卷王守中就石刻拓得。 《鲁府禁方》四卷孤本。 《秘传大麻疯方》一卷精钞本。载特效法。 《喻选古方试验》四卷稀有本 第四册 十一、医案类凡十五种 《得心集医案》六卷清咸丰间家刻本。版久毁。 《杏轩医案》初集一卷续集一卷辑录一卷稀有本。 《古今医案按选》四卷董氏初刻,此书只刷样,不印行,版久毁。此即样本也。 《花韵楼医案》一卷顾为吴县妇科名家,此其未刊稿。 《王旭高临证医案》四卷稀有本。王氏为无锡名医此书仅在锡排印数百部。 《丛桂草堂医案》四卷精刻本。世少流传。 《黄澹翁医案》四卷未刊稿经无锡周小农手校。后二卷为生平所用验方。 《诊余举隅录》二卷稀有本。极精湛。 《也是山人医案》一卷未刊稿周小农手校 《龙砂八家医案》一卷未刊稿。 《邵氏医案》一卷未刊稿。裘吉生辑录。 《沈氏医案》一卷未刊稿。 《青霞医案》一卷未刊稿周小农精校。 《素圃医案》四卷精钞本。 《扫叶庄医案》四卷未刊稿 十二、杂著类凡十二种 《寿世青编》二卷附《病后调理服食法》一卷订正钞本。 《存存斋医话稿》二卷增刊三卷,并附近贤沈仲圭君《吴山散记》。 裘氏补刻本。 《医权初编》二卷上卷医论,下卷医案稀有本。多实用处。 《一得集》三卷上卷医论,中下卷医案。稀有本。有俞曲园序。论医极精,治案极验。 《医医偶录》二卷稀有本。为陈氏晚年教子之作,世传修园全书中无此本。 《药症忌宜》一卷藏修书屋珍藏本。 《蠢子医》四卷孤本。多所发明。 《宜麟策》一卷续一卷孤本。内容如现在之优生学。 《医医小草》一卷附《游艺志略》一卷。孤本。 《医门补要》三卷附《察生死法》一卷。精刻本。发明甚多。 《履霜集》三卷周小农参校精钞未刊本。 《广嗣要语》一卷精钞本。 (全书目录完)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编写计划 为传承中医药珍贵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医药从业者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强化中医学子专业素质,挖掘中医药史料中的方药资源,研究中医前辈的学术思想,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各种藏于深闺的中医珍本、善本图书的原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倡议、南京中医药大学领衔组织编纂的大型中医药文献丛书《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以下简称“丛书”)已经正式开始。 一、丛书概貌 本丛书是一项创新型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初步计划整理、点校、评注的古代文献为355种。因创意始于《中国医学大成》,故书目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医学大成》收载书目的影响,可能有优秀中医著述被遗漏,在工作中可能会有适当调整。 本丛书主体形式为珍贵版本的原样影印,以充分保留古籍原貌,防止重新排印而导致的“新尘”,同时也能为古籍研究人员提供珍贵版本资料,为教学单位提供中医古籍原貌,为古文化研究提供医学史料。 本丛书兼顾实用,为方便读者深入研读古籍,将在原版影印的基础上进行校勘、注释、研究、解读,其中校勘、注释的内容采用眉批、旁注的方式表述;内容较多的辑轶、勘误内容,采用附录加以考异、评述;研究、解读的内容则需要作者撰写“导读”、或“校注说明”,或在书末撰写“按语”,对全书的作者情况、学术背景、临床价值、史料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作详尽介绍。作者的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点评的形式,标注于书中相应部位,如同古人的读书批注 二、编撰组织机构 本丛书聘请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担任总主编,参加单位各出一名知名专家担任副总主编(负责本单位的编撰工作),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所长王旭东教授担任常务副总主编(具体负责丛书的编务工作)。总主编、副总主编组织丛书编纂工作室,负责拟定丛书书目,制订编撰计划、编写体例、样稿,选定典籍评点专家教授,检查书稿编写质量。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余瀛鳌教授和其他名老中医担任总顾问。 聘请科技司高思华司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以及承担任务较多,贡献较大的单位领导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其他参编中医药大学或医药科研单位领导担任编委会成员。 三、工作方法 丛书编纂工作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选定70部左右学术价值较高、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点校专家人选基本确定的中医古籍珍本首先予以影印点评出版,第二步将组织专家对第一批作品加以论证,调整工作方案,再完成其他中医古籍珍本的影印点评出版。 第一批70种书目的点校导读工作先在南京、山东、湖南三所中医药大学遴选相关专家担任选取,剩余书目再向全国其他院校、科研院所招标遴选专家。在第一批书目作者基本确定后,由总主编、副总主编在其中选聘各分卷主编。第二批书目采用类似方法进行。 四、作者、分册主编、编委会成员的遴选 每种古籍整理点校作者的遴选条件:①对该古籍有深入研究;②能获得该古籍的最佳底本;③深厚的文献功底;④能获得单位支持。 分册主编的遴选条件:①是该分册领域内的公认权威;②能对作者的资质进行评估;③能指导、检查、修改分卷内各古籍的点校导读等工作;④能获得单位支持。 编委会成员的组成:①各分册的主编;②各参加单位的领导;③对丛书编写有特殊贡献的学者;④相关支持单位的人员。 总主编直接与各分册主编签订委托编写,该合同内容应符合本议定书有关规定和要求。 五、作者关心的问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负责牵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科研课题和争取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负责申报全国古籍整理计划项目和争取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规划”。 稿酬按出版社规定,分为导读和眉批旁注两部份,导读按版面字数每千字40元;眉批旁注有标点本每面5元,无标点本每面10元。出版社将稿酬标准交副总主编王旭东教授,由王副总主编委托出版社将稿酬汇寄指定收款人。各分册稿酬提取15%作为审稿、定稿费用。 六、经费筹措 由于本丛书体量巨大,又采用原文影印的方式出版,版本复制费用将十分庞大,加上差旅费用、器材设备采购、编写费用、顾问费用等,仅编制过程即需要150万以上。 上述经费筹措,一是争取国家专项拨款,二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在学科建设经费中支出,三是各编写单位补贴。出版方面的经费由湖南科技出版社自行解决。 七、出版社方面参与丛书收载中医典籍书目拟定,负责丛书印制出版事宜。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供 选 目 录 一、医经卷(主编:山东王振国) 黄帝内经太素························(隋)杨上善撰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清)张志聪撰 素问识······························(日)丹波元简撰 灵枢识······························(日)丹波元简撰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汪昂 汪端 汪桓 汪惟宠 仇沄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胡澍学 读素问钞····························(元)滑寿撰 汪机省续注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 内经知要························(明)李念莪辑(清)薛生白校 难经精释补证························(清)徐大椿著  廖平补义 古本难经阐注····················王九思 石友谅 王鼎象 王惟一 类经····························(明)张介宾 研经言···························(清)莫玫士撰 二、伤寒卷(主编:河南蔡永敏) 伤寒发微论········································(宋)许叔微撰 增评伤寒指掌·····································(清)吴坤安撰 三、金匮卷(主编:待定) 四、温病卷(福建:林楠) 五、诊断卷(主编:湖南) 玉函经         (前蜀)杜光庭撰      (宋)罗嘉彦注 太素脉秘诀     (  )张太素述         ( )刘伯祥注 医灯续焰   (明)潘楫撰 察舌辨证新法   (民国)刘恒瑞撰 脉影归指图说··························(西晋)王叔和撰 辨病奇侅·······························(日)丹波臣庭著 脉诀指掌图说······························(元)朱震亨撰 医宗备要··································(清)曾鼎撰 六译馆医学丛书诊法九种···················(清)廖平辑 四诊法····················张三锡 诊家索隐··················沈廷扬 辨舌指南·················民国·曹炳章 六、本草卷(主编:陈仁寿) 医方简义·············································(清)王馥原著 本草经集注 药性赋白话解 食物本草会纂············李龙云 七、方书卷(主编:待定) 医方考          (明)吴崑撰 增订十药神书       (元)葛乾孙撰   (清)周俊扬  (清)陈念祖  (清)潘霨注 医方选要··········································(明)周文采辑编 史载之方················    史堪 急救良方················明·张时彻 不谢方··················清·陆懋修    八、内科卷(主编:待定) 脉因证治           (元)朱震亨撰 兰室秘藏······································(金)李杲撰 此事难知······································(金)李杲撰 内科摘要 薛己 丹溪心法附余·································(明)方广编述 韩氏医通           (明)韩愗撰 证因脉治     (明)泰昌迈撰 医元               (清)石寿堂撰 医学举要           (清)徐镛辑 痰火点雪           (明)龚居中撰 慎柔五书           (明)释住想撰   (清)周学海评注 虚损启微           (清)洪炜撰 何氏虚劳心传       (清)何炬撰 中风斠诠 九、外科卷(主编:待定) 窦氏外科全书 外科精要·······················清·陈自明 外科选要 (清)唐黉辑 外科医镜           (清)张正撰 疬科全书           (清)梁希会撰 正体类要           (明)薛己撰 疡科纲要 外科启玄 十、伤科卷(主编:待定)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唐)蔺道人 诊骨篇补证 诊筋篇补证 伤科补要·······················清·钱秀昌 伤科大成 秘传跌打损伤妙方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 十一、妇科卷(主编:待定) 经效产宝  (唐)昝殷撰 女科经纶          (清)萧壎撰 盘珠集胎产证治   (清)施雯(清)严洁(清)洪炜纂 重订产孕集   (清)张曜孙撰    补遗  (清)包诚撰 胎产指南   (清)单南山撰 产宝诸方··············································佚名著 产宝百问····································(元)朱震亨撰 重刊妇科秘方·······························范和尚著   夏晴葑传本 胎产秘书····································佚名著 明易产科·································(清)单南山撰 济阴纲目···········································(清)武之望撰 陈素庵妇科补解 胎产新书 达生篇 女科万金方 竹林寺女科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十二、儿科卷(主编:待定)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活幼心书         (元)曾世荣撰 慈幼新书 (明)程云鹏撰 幼科直言         (清)孟河撰 幼幼集成         (清)陈复正辑 颅囟经 幼科释迷············································(清)沈金鰲撰 保婴易知录··································(清)吴宁缆著 保赤存真············································(清)吴梦塘著 幼科要略············································(清)叶天士撰 活幼珠玑····································(清)许佐廷等编 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辑 活幼心法大全································(明)聂尚恒著 麻科活人全书········································(清)谢璞齐著 福幼编 小儿按摩术 小儿病源方论 幼科推拿秘书 (清)骆如龙
/
本文档为【中国医学大成目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