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2017-12-27 12页 doc 29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李平亮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江西的留学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快速的发展 过程,出现了一个由科举功名获得者和新式教育毕业者构成的留学生群体.随着留学生与国内各种政治运 动的结合,江西的留学生群体开始了政治化和革命化的转变,成为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借 助召开省议会,创办新式学校,组建各类社团,确立了自身的社会权势,对地方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清末民初;留学生;江西;地方政治 [中图分类号】K251(25...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李平亮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江西的留学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快速的发展 过程,出现了一个由科举功名获得者和新式教育毕业者构成的留学生群体.随着留学生与国内各种政治运 动的结合,江西的留学生群体开始了政治化和革命化的转变,成为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借 助召开省议会,创办新式学校,组建各类社团,确立了自身的社会权势,对地方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清末民初;留学生;江西;地方政治 [中图分类号】K251(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9)10—0139—05 李平亮(1974一),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 史.(江西南昌330022)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教育的近代化与社会变迁"(项目编号:06YB047)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发 展,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传统士绅阶层,成为国家政治 生活中的主导力量.作为新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学生不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 且在地方社会各种事务中也扮演着主要角色.在以往有 关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研究中,学者们从政 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取得了 诸多成果.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的层面,难 以进一步深化对留学生这一新知识群体与中国近代社 会变迁之间关系的认识.因此,本文拟以江西为例,考察 这一时期留学生的社会构成及其与地方政局的关系,以 期从一个侧面揭示留学生这一新知识群体的时代特征 及其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 ,江西留学事业的发展 与江浙,两湖地区相比,江西的留学事业发轫较晚, 官派或公派的留学生不仅人数少,且增长较慢.从《清末 民初洋学生名录初辑》中的统计来看,至光绪二十九 年(1903)初,江西派往日本的留学生仍寥寥无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一些地区因留学人员过多而限 制出洋留学之时,江西学务处在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的文 示中却说:"查江西风气初开,游学人士较他省为少,自 在未便停派之列."I2[然而,江西学务处在制定派员留学 计划时,仍是"现定每县均派一人,学速成师范.一年该 县仅考取一名者,即将该生派送;如考取二三名及四五 名,而该县经费不足,仅能派送一人者,应尽第一名派送 …… 其余各生,视该县经费多寡,酌定名数,均须人方言 学堂,补习科学及语言文字,以两学期为定,考试及格, 方令东渡".至宣统二年(19t0),江西学务处给出的公 费留学名额仍只有八十个.【3进入民国后,江西官派留 学生人数还是相当有限.1912年,江西文事局组织了首 批官费留学生的考试,仅录取留日学生11名,留学欧美 学生5人,另有8人备取.…(P59 与官费,公派留学人数增长缓慢相比,江西自费留 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学之人则呈急遽增长之势.清末,随着留学与科举功名 直接联系在一起,个人自费出洋留学成为晋身上层社会 的一条捷径.在此情势下,江西各地自费前往国外留学 的人数逐年增多.从1902年9月至1903年2月,江西共 有12名学生留日,其中自费留学的有7人,超过总人数 的一半.科举废除后,各地自费留学的人数更是日益增 加.如《东方杂志》记述:"南丰汤君自费前往日本游学, 由地方官出具要结,详送学务处转详,给咨东渡;赣省候 补道周观察自备资斧,禀请出洋游学;魏敏修观察及高 等学堂学生范熙森等亦相继东渡."【5_(' 由于前往日本留学必须通过日语考试,而江西方言 学堂仅接纳官,公费派出的留学人员,因此,这一时期南 昌城内各种私立的日语速成班纷纷出现.1906年元月和 12月出版的《东方杂志》,分别登载了南昌城出现东文速 成科和个人组织日语讲习会的消息.此类语言补习机构 的学习期限都非常短,如曾伯元等人组织的"日本语文 讲习会",就是以四个月为毕业期限. 总之,尽管官,公费留学人数不多,但由于自费留学 的大有人在,因而从整体上来说,至民国初期,江西留学生 群体还是达到一个相当的规模.至1918年,单是南昌一县 就有21人由日本留学毕业,9人毕业于英美各大学.…(卷 据学者统计,至20世纪30年代,江西的留学人数虽不如江, 浙,闽,粤等省,但在中西部各省中已居前列o[71(P165) 二,留学生群体的构成及其政治化 由于留学生群体出现,乃是处于新旧两种教育体制 交替之际,因而它的社会构成也就显得多元化.在清末 民初江西的留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科举功 名获得者.如史料记载:程展平"应南昌府学试,以第一 名补博士弟子员.未几,科举废,奉派留学日本,考入东 京物理专门学校.凡八年卒业"[81().蔡舒"(光绪)三十 年甲辰应新建县学试,补博士弟子员.科举旋废,于是考 入公立大同法政学校习法律,四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 入东京明治大学,仍攻读法律"『8】(P92).胡薰"应光绪二十 九年癸卯科江西乡试,中式七十一名举人.越年,废科 举,三十四年与弟惠游学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习 法律"18](P.此外,新式学堂毕业生也为数不少.如当时 的杂志记载:"黎君颂尧曾在普通中学堂,科学已有根 基.兹欲再求专门之业,特自备资费赴东留学.已禀由提 学司转详赣抚,给咨东渡."" 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由不同学历背景之人 构成的留学生群体,逐渐与政治运动相结合.尤其是 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更是进一步导致留学生群体的政 治化与革命化.如史料记载:"徐元诰……稍长读私塾, 后考入江西高等学堂.毕业后东渡日本,人日本中央大 学攻读法律.旅日期间,由李烈钧介绍加入同盟会;俞应 麓,1905年考取赣省官费留学,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肄 业,期间在东京与同学彭程万一同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 盟会."[9】(P39其他如钟震川,蔡公时,蔡复灵,龚师曾等 留学生,也分别于1905年,1906年,1911年成为同盟会 会员.【 革命刊物的创办,是江西留学生革命化的另一个 现.留学生希望通过革命刊物,启迪江西民众革命思 想.1903年,九江留日学生张世膺在东京创办《新白话》 月刊,揭露和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暴行,痛斥和指责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新白话》为了更好地在江西宣传革 命思想,还在南昌设总代派所,在赣州,九江,吉安,萍乡 等地设分代派所,影响甚大.1908年,江西留日学生文群 等人在东京创办了《江西》杂志.在发刊词中,留学生写 道:"悲夫!汉德之衰日侵.黄河以北,慷慨悲歌之士亦日 以希;而扬子江流域,相竞于浮夸诈伪.且有挟策干众, 侈然自居于政客者矣."他们指出,在清政府的统治下, 汉族原有的气节日益侵衰,而大江南北却无人敢于改变 这一现状,而一些政客甚至凭借政府之势,压制大众.因 此,留学生视恢复汉室之德为己任,希望借助于人民的 力量,通过革命达到目的:"吾侪所轸念,将以吾民永健 之德,扶衰救弊,宏大汉之天声,而彰世宙之公理.""? 除在国外加入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创办革命刊物 外,江西留学生还回国组建革命团体,积极参与和领导 地方社会革命.1907年,江西宜丰的留学生蔡突灵与焦 达峰,刘揆一等,在湘赣边境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起义失 败后,蔡突灵于同年秋与弟瑞庭,妹蔡慧同赴日本,就读 于日本东京士官学校.1909年,蔡突灵受孙中山之命返 回南昌,与江西"易知社"社员组建了另一个革命组织 —— "江西共进会",蔡自任宣传员.在蔡突灵的倡导下, 该会许多会员纷纷投考武备学堂,进入到江西的新军队 伍中,为发动革命积蓄力量.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昌新 军随之响应,推翻了清王朝在江西的统治.与此同时,蔡 突灵在老家宜丰组织"光复军",经上高,高安进入省城 南昌,与其他革命者一道成立了江西军政府.另一名留 学生钟震川则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萍乡,秘密动员驻 萍乡清军于1O月30日举行起义.萍乡光复后,钟震川被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公举为新成立的萍乡保安会会长,为地方社会的稳定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三,留学生与地方政治格局 清末民初,江西留学生对地方政治的影响,大致可 分为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两个历史阶段.在这两个 阶段,由于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府的关系有着本质的不 同,因而他们对地方政治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各异. 辛亥革命前,由于江西地方政府仍然是清廷的一部 分,且政权也掌握在传统士绅手中.因此留学生更多的 是采取上请愿的方式,对地方政治事务进行干预.这 一 点,集中体现在"保路运动"之中.早在1905年,当清 政府试图以路权换取洋款修筑江浙铁路之时,江西的留 日学生立即表示反对,并号召江西绅商学界联合起来, 集资收回路权.1906年,南浔路局因筹款不易,向上海大 成会社借款一百万元,开借外债之先例.此后,南浔路局 又先后数次欲借外债,从而引发了留日学生的拒债救路 潮.1908年,留日学生代表欧阳魁就致书南浔铁路公司 总理陈三立,批评其以国内公司之名,行借外债之实. 1910年,留日学生发表了《留东江西同乡会特派代表拒 债救路意见书》,阐明了拒债救路的决心和必要性. 路局当事之徒,如仍顽迷不悟,引狼入室,必欲借 外国之巨金,以自绝于吾父老子弟邦人诸友……吾等 虽无能为力,必不容其污我匡庐鄱湖之净土……然路 局之借债,实于日本,非吾等亲闻而目睹之,夫谁得而 知之.君以此始,必以此终.此发难拒债之谊,与呼号 奔走,纠我亲属,萃我友朋.拒债集股之职,虑始善终 之图,责无旁贷,必以吾等先之.而代表之派,有万万 不可以已者也.flI_ 此外,留日学生还声称,江西拒债有二大难事:一是 路局当事必明讳其借债之事实;一是父老子弟邦人诸友 为路局当事奸诡之辞所惑.虽然更换当事者容易,但这只 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才会先后出现陈三立,谢远涵,刘景 熙借债之事.在留日学生的反对下,南浔铁路当事者不得 不放弃举借外债的打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南浔 铁路的路权.尽管留学生在"保路"一事中取得了成功,但 是,由于此时他们并不是江西地方政府的主导力量,因而 其对地方政治事务的影响仍然是相当有限. 辛亥革命后,江西的留学生与其他地区的留学生一 样,纷纷回国参与各级政府的组建,开始由议政者转变 为执政者.留学生身份的转变,为他们参与地方政治,革 新地方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通过组建江西省临时 议会,创办法政学校,参加护法运动等实践活动,深刻地 影响和制约着江西地方政治格局. 南昌光复后,随着各省临时议会相继建立,归国留 学生亦积极组建江西省临时议会,行司法监督之责,以 改变专制时代权限不清的局面.他们说道: 某等义切桑梓,责无旁贷.屡目以来,再四思 维,觉当务之急,非速行组织临时议会断不为功.考 东西各国,整体虽不同,然莫不以设立议会为建国 之本.况当军政时代,苟无议会司立法监督之权任, 则权限不清而争夺之风起;职责不明,而玩忽之念 生.ll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留学界还拟出了临时议会选举章程, 对选举办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留 学生特别强调:"曾充满清侦探者,吸食鸦片者,贪官污 吏,文理不通者,劣迹显着,舆论不容者,曾受官厅合法之 惩罚者,均不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政司法官如当选 为议员,则不能兼任."这些选举的制定,为留学生群 体在江西实践自身的政治理念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民国 时代的临时议会与清末的谘议局有了本质的区别,在一 定程度上推进了江西地方政治的民主进程. 不过,留学生对地方民主政治的建设,也不是在一 个完全没有阻力的环境中进行,而是经历了与旧时谘议 局议员及其他政治力量不断博弈的过程.早在临时议会 成立之初,江西谘议局议员提出临时议会的选举,应由 谘议局负责.为此,以欧阳魁为首的93名留学生联名上 书江西都督马毓宝,坚决反对由谘议局代行临时议会之 责,并要求取消谘议局,其理由有三:一是谘议局为清政 府所创立;二是谘议局与资政院为同一性质.资政院为 清政府顾问机关,谘议局为各抚顾问,资政院于光复后 被取消,谘议局亦应取消;三是各省谘议局均解散,江西 亦不能外.留学生的呈文见报后,江西各政治团体均不 肯承认旧日议员,因而到省议员甚少.为能在第一时间 内召集议会,以议长叶先圻,副议长陈永懋为首的谘议 局转变了态度,同意与留学界一道电召议员早日开会. 经过双方商议,决定仍然采用留学界拟定的临时省议会 选举章程,但由两团体联合通电各属.此外,叶先圻,欧 阳魁二人还另发布一文,请各属赞成原议,并催取各属 旅省人数表册.}l3 正当留学界与谘议局合作组建临时议会之际,江西 临时政府的民政长贺赞元却对谘议局组建临时议会的 江西社会科学2009.1O 资格提出异议.贺赞元认为,首先,谘议局属人民代表, 光复之初,理应义旗高举,而江西谘议局自议长以下却 纷纷逃避,置人民于水火不顾.如非毫无意识,即是反抗 军民.因此,此等议员无再得议员资格;其次,组建临时 议会,本人亦表示赞同,但谘议局未经各属全数同意,就 擅自召集选举,作为政事部长,电请都督核示乃职责所 在.再次,军法时代,召集临时议会之权归属都督,选举 方法由人民确定.如若不能,即使组建临时议会,以徒增 滋扰,于事无益.… 针对贺赞元的说法,临时议会在回复书中亦列举了 贺赞元的五大"罪状":第一,贺本人为谘议局议员,武昌 举义时,贺不但没有响应,还滞留北京,出任满清邮传部 主事,直至南昌光复后才回省;第二,议员资格得于人民 选举,贺无权悍然取消;第三,贺之行为,实为离间新旧 议员;第四,临时议会乃谘议局与留学界一起发起,而贺 却独诟病于局;第五,贺既主张权归都督,为何却云前督 彭召集议会,自身并未闻之.flsl 双方愈演愈烈的冲突,经江西都督马毓宝多次调停 方暂息,决定由留学生共同拟定临时议会的一切章程及 议事细则.1912年初,临时议会正式成立后,立即通过了 对贺赞元的弹劾案,贺被迫辞去民政长的职务.这场围 绕着临时议会组建权力的争夺,最终以留学生和谘议局 胜利而告终.『1 留学生界在组建临时议会中的胜利,为其执掌江西 省政府各部门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临时议会选举,许 多留学生当选为江西军政府各部门的官长.他们与军人 一 道执江西地方政治之牛耳.如时人胡思敬在给友人的 信中就这样说道: 省垣建设八司,几同部制,月薪皆以百数.客官排 斥殆尽,老成人亦遁去不知.所之任事各员,自都督以 下,非军人即洋学生,鲜有年过三十者.[171(#,) 任事各员是否年过三十并不确定,但李烈钧主政的 江西军政府所委各部官长大多具有留学背景却是实 情.从表1来看,留日学生在军政府各部担任正副官长 的现象比比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留学生在民初江西 政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表1民国初年留日学生在江西军政府任职一览表 政内务局长罗家衡内务副长朱念祖 实业局长曾贞文事局长宋育德事 交通局长蔡公时总务局长程锌 部外务局长孔绍尧外务副长胡蕙 议编制科长宋名璋统计科长李国珍 会秘书科长欧阳成 留学生不仅是江西军政府机构的宠儿,也是此后江 西省各届议会选举中的主导力量.如从日本早稻田大学 毕业的学生,至民国元年,就大多充任两院议员;】(P174) 1917年,在出任第二届众议院议员的5名南昌县人中, 也有两人为留日学生.1(6,P129一30;,)《江西省议会 第三届第二期常会报告书》则表明,直至1923年,在第 三届江西省议会中,有留学经历的议员仍大有人在.可 见,从民国初期直至中期,留学生一直是议会这个政治 舞台的主角. 除控制议会这一政治机构外,留学生还通过创办法 政学校,以达到改造国民,革新政治的目的.1911年,以 孙振渭为代表的一群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 在南昌创办了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有关该校创建的 原因及目的,孙振渭有如下追述: 吾校之成立,前于民国成立一年,游学东瀛诸 君,鉴于满清政治之腐败,法纪之陵夷,毕业归来,慨 然思其所学以为改造国民之一助,而斯校乃崭然渐 露头角.【l1( 可见,该校的创办,乃是留学生目睹满清政治腐败,致力 改造国民的结果.但是,对创办学校的留学生来说,该校 不仅是培养新式法政人才的场所,还是他们参与政治变 革的组织机构.辛亥革命期间,由于"江西僻处腹地,风 气锢塞,缝掖之士大多聋伏于专制之余威,束缚于封建 积习",因此该校同人"秉着大无畏之精神,冒险奔走,实 行推翻满清工作,于是湖口起义于先,本省响应于后,遂 使共和旗帜遍于全赣","而军政府之设施,革新制度之 成立,与有力焉".l2l_[p3'此后,该校同人为了维护政治 变革的成果,又在护法运动,国民革命军北伐等各种政 治运动中充当主要角色,成为江西地方政务的主导者. 迄自袁世凯帝制自为,先总理南下护法,本校 同人等遂间关赴粤,追随先总理,奔走西南各省.至 十一年北伐军兴,孔绍尧以游击总司令名义统率二 三两支队,由左路入赣,杨景洛以游击队指挥名义 带领第一支队随赣军总司令彭,由中路入赣.同时 徐元诰主持江西政务,刘濂述任大本营谘议,赞助 戎机.…( 总之,与辛亥革命前相比,留学生在辛亥革命后对 江西地方政治的影响,无论是在方式和途径上,还是在 实际的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既 与全国性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又是江西地方政局变更 的结果.但是,在差异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不管是以上 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 书的方式参与"路权"的竞争,还是通过创办学校的途径 去改造社会,革新政治,抑或是借助组建临时议会来实 践政治理念,均是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的留学生群体在清 末民初大变革的环境中,进入地方政治生活过程的不同 阶段. 随着留学生对江西地方政治生活的不断介入,至民 国前期,留学生已经成为江西地方政治生活中主导性的 力量之一.这一点,在创办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的部 分留学生的身份背景中可以得到印证.如:罗家衡,曾任 江西军政府内务司长;徐原诰,历任江西军政府司法司 长,上海道尹,河东道尹,大元帅府秘书长,江西省司法 厅长,最高法院院长;胡薰,历任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校 长,江西教育学会会长,最高法院推事;卢建侯,曾任江 西教育厅厅长;龙钦海,曾任江西省议会议长.II]6] 这些留学生除了拥有校董的身份外,还无一例外有着各 种政治身份.有的既任职于政府机构,又从事于地方教 育;有的则先后供职于各种地方政治社团,并成为社团 的领导者.换言之,至民国前期,留学生都能从不同的途 径,获得各种权力资源,确立自身的权势地位.他们既控 制了各种地方事务,又介入各级地方行政,在一定程度 上对地方政局实现了全面控制.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 教育的发展,留学生的身份逐渐取代传统的科举功名, 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资源.在此背景下,江西的留学事业 也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快速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个由 科举功名获得者和新式教育毕业者构成的留学生群 体.随着留学生与国内各种政治运动的结合,江西的留 学生群体开始了政治化和革命化的转变.辛亥革命前 后,留学生群体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借助组建议 会,创办法政学校等方式和途径,进行改造国民,革新政 治,控制政团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贯彻自身政治理念, 推动江西地方社会的自治化进程的同时,也逐渐确立和 巩固了自身的社会权势,成为地方政治生活的一股重要 力量,对江西地方社会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房兆楹.清末民初洋学生题名录初辑【M】.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 【2】江西全省学务处示知出洋学生行期牌文【J】江西 官报,1906(光绪三十二年),(7). 【3】纪事….江西学务官报,1910(宣统二年),(13). 【4]薛隆基.熊育饧与月池熊氏——从家族到社会 【z】.《南昌教育》增刊,1991. 【5]东方杂志【J】.1905(光绪三十一年),(11). [6】周德华.民国初年南昌纪事【M】.南昌学宫木 活字印.1920. 【7】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武汉: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2. 【8】新建近现代人物传【A】.王谘臣.新建文献五种 [M】.南昌:新风楼刊,1998. 【9]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之人物略【A】.江西近 现代人物传稿(第2辑)[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 【1O】发刊词【J】.江西,1908(光绪三十四年),(1). 【l1】留东江西同乡会特派代表拒债救路意见书【M】. 1906. 【l2】江西临时会议选举章程【N】.江西民报,1911— 12—17. [13]临时会议办法的确定【N].江西民报,1911— 12—26. [14】贺部长对于谘议局寒电之发言[N】.江西民报, 19l2一O1—09. 【15】临时会议答贺部长书【N】.江西民报,1912— 01—11. [16】调和议会【N】.申报,1912一O1—23,l9l2— 03—15. 【17】胡思敬.退庐笺牍【M].民国刊本. [18】临时政府各部官长【N】.江西民报,1912一 l2—31. 【19】黄炎培.清季各省兴学史【M].民国刊本. [20]周德华.民国初年南昌纪事【M】.1920. 【21]私立法政专门学校二十周年纪念特刊【M].1930. 【责任编辑:俞晖】
/
本文档为【清末民初留学生与江西地方政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