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2018-01-18 13页 doc 29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2005年1月 第7卷第1期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Technology(SocialScience) Jan.2005 Vo1.7No.1 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刘晓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陈其美;黄花岗起义;中部同盟会 [摘要]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 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
【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2005年1月 第7卷第1期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Technology(SocialScience) Jan.2005 Vo1.7No.1 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刘晓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陈其美;黄花岗起义;中部同盟会 [摘要]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 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 义失败后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在辛亥革命史上起了显着的积极作用. 【中圈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9一l9l2(2005)Ol—oo4-4 —o4 ChenQi—meiandtheHuanghuagangUprising UUXiao—quan (HistoricalCollege,HunanNormalUnivers,Changsha,410081China)? Keywords:ChenQi— mei;theH.~nghuagangUpTising;theMiddleAllianceSocietyofChina Abstract:TheGuangzhouUprisingledbyAllianceSocietyofChinain1911hadstrikenaheav yblowattheQingDynasty.ChenQi— meididnottakepartinthatwaI*,butinfacthisactionsaftertherevolthadbeenprovedgreatimp ortant. 陈其美是近代中国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党人,活跃在1908—1916年的中国政坛 上.他作为中国同盟 会的骨干力量,在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唤醒民众,宣传革命等方面功不可没, 也是"二次革命"后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了解陈其美的革命活动以及他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对 于丰富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纪念革命者的伟大功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陈其美的研究多 集中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为革命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对他在辛亥革命前的活动却研究较少,而事实上,陈其 美在辛亥革命前同样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活动,参与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的一例.笔者认为 对陈其美在黄花岗起义前后的活动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并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努力,希望可以收到抛砖引玉之 功效.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当铺学徒出身.他接受的是新式学堂的教 育,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封建的思想,要求在中国实行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陈其美在弟弟的资助下,赴日本留学,人警监学校.留学生涯使他眼界大开,结交了许多仁人志士,并加人了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8年奉派回国,在浙京津等地联络会党并发动青帮,为革命作准备.青帮后来蜕 变成黑社会组织,那是陈其美身后的事了.陈其美为此被一些史学家斥之为政客,给他的历史抹上很不光彩 的一笔.1909年夏,拟策动浙江起义,因被告密未成.另外,他还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等刊 物宣传革命.. 1910年11月13日,针对同盟会内部因屡次起义失败而出现的颓唐,悲观情绪,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 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及国内东南各省和南洋的代表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再次发动 广州起义.孙中山对此次 起义极为重视,鼓励大家"决意为破釜沉舟之举,誓不反顾,与虎一博"l1J,并对起义计划作了周密部署,打算 在占领广州后,"立即分遣三军主力:一军出湖南趋湖北,黄兴统之;一军出江西趋南京,赵声统之;一军留粤 为后援.俟南京,武昌光复后,即会师北伐"l2J,直捣清廷.具体领导这次起义由黄兴,赵声,胡汉民负责. 【收稿日期】2004—12—24 [作者简介】刘晓泉(1974一),男,江西遂川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辛亥革命 史和武装斗争史. 第1期刘晓泉: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 会后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一统筹部,由黄兴,赵声任正,副部长.起义前夕,陈其美被黄兴等邀到香港 "参与机谋"[3】,并派他和宋教仁担任上海等地的"响应工作"【4J.然而当陈其美,谭人凤,宋教仁等按既定方 针在4月27日晨到达广州时,起义已经失败.广州城内形势极为紧张,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大量同志遭 到逮捕,未被逮捕的也"匿居城内,不得出"].陈其美得知这一情况后,"死欲救之(指被困革命同志一引 者)"】,他以《民立报》记者身份进入广州城,开展了极为危险的救援工作.他首先找到浙江同乡,在新军中 任职的蒋伯器,了解了滞于广州城的革命党人的大致情况.随后又在蒋伯器的引荐下,结识了巡警教练所所 长夏寿华,此人同情革命,极富正义感.在陈的请求下,通过疏通,"救护同志多人脱险州.除此之外,陈其 美还以同样的身份访问了两广总督张鸣歧和水师提督李准,并得到宴请.席间陈力劝张,李等对革命党人 "勿滥杀戮,宜慎为处理"【8】,救援革命同志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陈其美的慷慨陈词不能不使张,李有些顾 忌和畏惧.张,李"在迟疑当中,使许多党人有机会脱险"【9J,"一般被捕之同志也果未滥遭刑杀m.陈其 美在广州的救援行动使"被厄同志,保全甚多"【】?,后来他遭到张鸣歧,李准的通缉,香港的同志都以为他已 遭不幸,但最终他却能巧计脱险,"悄然到港"【】引. 总指挥赵声在起义失败后,一直抑郁不欢,痛大志之未遂,精英丧失,自己又未及亲执干戈,歼一国仇,环 顾党内人力财力耗竭,感觉"来日举事大难"【】引,遂忧愤成疾.陈其美返回香港后,甚感心痛,对赵声"日夜 陪侍"[】引,"躬为看护"[】.在赵声由于病情恶化而逝世后,陈其美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为牺牲的革命同志 亲理丧事,"悉心为之经营殡"[161,"死生糜间,同志多嘉慕之"?J.待香港一切料理妥当之后,陈其美和宋 教仁等返回上海投入了新的斗争. 也就是由于陈其美对革命志士一片真诚,在革命者遇到困难时多方援救和保护,感动了许多同志,而且, 陈利用《民立报》记者的身份,结识了各阶层的人物,为他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他的人缘极 好,对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全力以赴进行革命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陈其美受到一大批从日本军 事学校毕业回来的留学生拥戴,如:在13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上海光复后任军务部长的许葆英;毕业于浙江 武备学堂,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参谋本部陆军测量部地形科,上海光复后任参谋部长的黄郛,辛亥武昌起义 后南下协助陈其美;13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上海光复后任司令部副长的盛典型;毕业于13本大学工科,上海 光复后任参谋部副长的吴荣鬯;江南将备学堂毕业,上海光复后任军务部副长的黄 国华等都对陈其美从事的 革命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此外,还有蔡寅,刘基炎,蒋介石,张群,何应钦,朱绍良,贺耀组,黄金发,周骏彦,姚 勇忱,王柏龄,姚琮,杨虎,陆士栋,陈其采,陈仲权等.上海及江浙的青红帮及会党头目李征五,刘福彪,应桂 馨等也都是陈其美的坚定支持者.所以,陶菊隐称陈其美"为路路通的地头蛇,他与上海绅商头面人物李平 书,伍廷芳,沈缦云,王一亭等早有联络,自己也有一些虾兵蟹将"?引,在革命活动中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为其 他革命者可望不可极.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笼络的这些人仍然对中国政局发生着影响:早年曾在陈其美门 下任职的钱永铭,在北伐军到达武汉时,代表财经界秘密前往汉121,以劳军为名,捐献现洋40万元?,支持 了革命军的北伐,这是后话. 救援被困于广州的同志是陈其美对黄花岗起义的直接贡献,加快组建中部同盟会则是陈其美等人在总 结黄花岗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即将到来的全国革命的爆发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最重大的一次举动"J,是同盟会"筹备时间最长,用款最多",同时也是"损失最 惨重的一次起义"?,它所倾注的革命骨干力量之多是以往任何一次起义都不能比拟的.孙中山曾叹息"吾 党之精华,付之一炬".胡汉民亦说此役流的是"许多纯粹革命同志的血"】.对于起义的失败,人们的心 情是极为悲痛的,此时更多的革命同志表露出了对革命前程的悲观失望情绪,如"群鸟兽散"】,他们认为以 前的满腔热血,都已付诸东流;香港同盟会支部甚至发表宣言,指示各地革命党人"要干的只可采取个人行 动",完全失去了对革命的信心. 然而,陈其美,宋教仁等则在经历挫折后对革命形势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在"清政府内部权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年 力削弱,政治上不得人心;立宪派醉心活动的君主立宪已经宣告破产"【2之时,长江流域"襟带全国,控制中 部,而武汉据长江上游,四战之地,上海为之咽喉,一旦有事,则足以震撼南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 置,更为重要的是长江流域的革命形势日益发展,革命大有前途;黄花岗起义的失败,说明专在南方边省发动 起义,已不能适应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江流域一带革命形势日益发展的需要.既然南方起义一时不能取得成 功,而长江流域的革命形势又日益高涨,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就应该将中部地区的革命活动组织起来,进行更 大规模的反清斗争.同时,陈其美与宋教仁也对以前的多次起义进行了反思,认为过去"有共同之宗旨,而 无共同之计划,有切实之人才,而无切实之组织"是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当时的同盟会已经处于涣 散状态,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以领导长江流域的革命斗争就成为当务之急.黄花岗起义的失败,使陈其 美,宋教仁,谭人凤等加快了组建中部同盟会的进程. 1911年7月31日,陈其美与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北四川路湖北小学召开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大 会.会上选举了五部干事,陈其美为庶务部干事;宋教仁为文事部干事;谭人凤为交通部干事;潘祖彝为财务 部干事;杨谱笙为会计部干事.陈其美实际上处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核心位置,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实际负 责人.会议通过了《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宣言》和《章程》.在中部同盟会的成立 宣言中,陈其美等说明了组 织形成的原因;"党事者,党人之公责任也.有依赖性,无责任心,何以对死友于地下?返沪诸同志迫于形势 不能自己,于是乎有同盟会中部总会之组织",lL2引慨然以领导革命为职责.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使许多革命 党人大为振奋,信心倍增.正处于悲观失望中的黄兴得知中部同盟会成立的消息后,大受鼓舞,立即发函表 示祝贺,"所悉列公热心毅力,竞能横流之日,组织干部,力图进取,钦佩何极!迩者蜀中风云散发,人心益 愤,得公等规划一切,长江上下自可连贯一气,更能力争武汉.老谋深算,虽诸葛复生,不能易也,光复之基, 即肇于此,何庆如之!"对中部同盟会的成立给予了极高的. 关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史学界对其褒贬不一,有论者说它是一种分裂行为.我们这里暂且不讨论 它是否是一种分裂行为,但毫无疑问,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所造成的客观效果是:它促进了长江流域乃至 全国革命形势的更进一步发展.中部同盟会确定了在湖北省城首先发动,四方各省立即响应的战略方针,即 "以湖北居中国之中,宜首倡义","一俟湖北举事,即令湘蜀同时响应","同时于南京举事"J.总会成立 后,对各地的革命力量均进行了联络,在南京,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设立了分会,领导当地的革命 斗争.特别是谭人风等十分注重湖北地区的活动,居正被派往湖北促使武汉地区的共进会和文学社迅速联 合,成立了湖北分会?,这对武昌首义的爆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满清之亡,亡于中部同盟 会"'不无道理.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陈其美等认真分析革命形势,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将革命的重心转移至长江 流域,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其美返回上海后,除了与宋教仁,谭人凤组建中部同盟会之外,他还对黄花岗起义的事迹进行了广泛 的宣传,激励国人为实现革命的成功而努力奋斗. 同盟会中部总会决定以《民立报》作为机关报.从此,《民立报》又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的宣传阵 地和重要的通讯联络机关.当时《民立报》的主要组成人员,几乎都是中部总会的领导人.中部总会的战略 决策和行动纲领,通过《民立报》公开发布;总会的重要指示由《民立报》派人分赴各省传达;全国人民需要了 解革命形势,均争相阅读《民立报》.回到上海后,陈其美即将他在香港,广州的亲身见闻,党人英勇赴义的 事迹告诉叶楚伧等南社社友,请他们"作表扬之诗文",大力宣传黄花岗起义中死难的烈士们.由于陈其美 等人的努力,上海各报刊,杂志大量刊载了黄花岗革命先烈的传记或颂扬烈士的文章与诗句,激励人民的爱 国热忱,以发扬革命精神.通过宣传烈士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小我之精神,人民群众"皆起仰慕之 心"引,这些工作对于激起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潮起了极为积极的作用. 陈其美除了将黄花岗起义烈士的英勇事迹广为传颂,激励人民不断斗争之外,还亲自撰写挽联,悼文及 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黄花岗起义烈士的怀念之情,1911年lO月18日,辛亥革命已经轰轰 烈烈地展开,全国各地纷纷宣布独立,陈其美在举行追悼开国先烈纪念会通告中指出"今年三月黄兴于广州 第1期刘晓泉: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47 起义等多次起义……事虽未成……我八月之义兵一振臂而四方响应者.实为从前诸烈士以宝贵之生命得此 良好之效果".故定于l0月27日于张园开追悼会,"显诸烈士之荣光"J,以兹纪念.借此让起义烈士英勇 拼搏的精神永存于人民心中,激励人民传承起义烈士的革命意志. 1912年5月15日,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对此,陈其美深感痛心,并撰 写了《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联》,抒发自己没亲历沙场留下的遗憾,"为国事同役天南,恨未马革裹尸共埋岗 下;数1日历又逢春末,留得羊城遗憾常在心头"L3.5天后,陈其美又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民立报》 上发表《吊黄花岗殉难诸先烈文》:"我庄严伟大之中华民国,得一跃而为世界之产物,公等实为之母体","公 等播其因,同胞获其果","公等抱经文纬武之全力,具震古烁今之伟略,一击方中,历劫尘尘,毫不复亲睹我 中华民国建设之成,不亦重可悲哉,愿或谓公等虽死犹生,虽败犹成,死生成败,岂英雄之真相?据生死成败 而为英雄道悲愉,抑重负我英雄矣","自甲午广州倡仪以还,革命失败者十有七次,而死事最烈最盛者,则莫 如黄花岗诸公.吴天不仁,几何不惧我千锤百炼再接再厉之士而尽歼之也",再次歌颂了七十二烈士为革命 献身的精神,同时感叹"迄今河山光复,新1日南北一炉共冶,乘时以起者,故不乏明达之士,然吾知七十二君 而果尚在者,必不至仅成今日之现象",对革命不够彻底,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共和制度并未真 正实现深感惋惜. 陈其美辞去沪军都督职后,1913年4月在黄花岗纪念日暨林述庆追悼会上,再一次表达自己对起义的 颂扬:"黄花岗烈士醉心共和推翻专制,8月19日(旧历)武昌起义,全国响应,皆黄花岗烈士,首选其因是为 全国纪念"". 陈其美在中国近代史上(主要是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个备受各方称颂的人物.台湾"教育部"组织编写 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中称陈其美"坚持立场,勇于任事,卒为革命牺牲性命之高尚情操"[,引,虽与大陆学者 立场不同,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并未失之公允.孙中山在陈其美被北洋军阀刺杀后给黄兴的信中也说"英 士忠于革命主义,任事勇锐,百折不回,为民党不可多得之人",高度评价了陈其美,而且要求各总长各议员 对陈其美实行国葬.蔡元培认为陈其美是"智仁勇三者具备",对他的才能和为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给予了 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黄季陆编.总理全集[c].成都近芬书屋.1944.128. [2][4][20][23][27][28]孔繁霖.陈英士[M].北京:青年出版社.1945.15,15,15,I8,l7,l8. [3][14]潘公展.陈其美[M].南京:胜利出版社.1947.25,26. [5][7][15][16][26]何仲箫.陈英士先生年谱[M].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17,17,17,17,77. [6][8][10][33]壬云五.民国陈英士先生其美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47,47,48,49. [9]李显琳.扶颇持危一陈英士传[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43. [11]蔡元培.陈英士殉国纪念.湖州文史[c](第一辑).25. [12][34][35][36][37]秦孝仪.陈英士先生文集[c].台北:1977.222,87,213,201,7. [13]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革命先烈传记[M].南京:中国文化服务社.1941.158. .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c].台北:文海行印社.78. [17]何仲箫 [18]陶菊隐.上海光复前后的李燮和[A].辛亥革命七十周年[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00. [19]姜铎.略论旧中国三大财团[J].社会科学战线.1982(3):197—198. [21]莫永明.陈其美传[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36. [22]胡汉民.陈英士先生殉难纪念本会开会词.陈其采编:《陈英士殉难十二周年>[c].21. [24]谭人凤.石叟牌词叙录[J].近代史资料.1956(3):97. [25]姚辉,朱馥生.陈英士评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49. [29]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黄兴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63. [30]徐血儿等.宋教仁血案[M].长沙:岳麓书社.1986,4—5. [31]陈旭麓,何泽福.宋教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50. [32]曾伯兴.黄花岗与中部同盟会[M].开国五十年文献.(第二编第一册),14. [38]中华民国建国史[z],735—737.
/
本文档为【【doc】陈其美与黄花岗起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