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

2018-04-29 39页 doc 81KB 1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7713

暂无简介

举报
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目录 一、建模 „„„„„„„„„„„„„„„„„„„„„„„„„„„„„„ 1 二、加荷载 „„„„„„„„„„„„„„„„„„„„„„„„„„„„„ 8 三、分析 „„„„„„„„„„„„„„„„„„„„„„„„„„„„„„ 11 四、查看结果 „„„„„„„„„„„„„„„„„„„„„„„„„„„„ 18 五、设计 „„„„„„„„„„„„„„„„„„„„„„„„„„„„„„ 21 六、工具、视图、其它 „„„„...
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
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目录 一、建模 „„„„„„„„„„„„„„„„„„„„„„„„„„„„„„ 1 二、加荷载 „„„„„„„„„„„„„„„„„„„„„„„„„„„„„ 8 三、 „„„„„„„„„„„„„„„„„„„„„„„„„„„„„„ 11 四、查看结果 „„„„„„„„„„„„„„„„„„„„„„„„„„„„ 18 五、 „„„„„„„„„„„„„„„„„„„„„„„„„„„„„„ 21 六、工具、视图、其它 „„„„„“„„„„„„„„„„„„„„„„„„ 25 一、建模 问:我想在程序中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材料特性值来定义一种材料,能否实现, 答:例如想修改C30混凝土的部分参数,可先选择一个规范,再选择C30,然后将规范改为“无”,就可以对C30混凝土的参数进行修改,而不用用户自己输入材料的每一个特性值参数了。 问:不大明白“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系数”中设定参数,比如在“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和“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等应该怎么设定, 答: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值系数”中一般使用得较多的是设定梁的刚度放大或者折减系数,这时候对于需要放大或者折减的梁,要单独定义一个截面号,然后修改Iyy(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则修改Ixx。 设计中,需要对一些梁的弯矩进行调幅的时候,选择要定义的梁,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编辑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里面进行设定。 问:在建模中,设计的截面在MIDAS截面库中没有,请问对于不规则的截面输入有什么, 答: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计算截面的特性值后再导入到程序中。 问:在删除部分截面号后,如何对截面的号数进行重新编号,使其连续, 答:点击菜单“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点击“重新编号”按钮,选择需要重新编号的截面,定义好“开始号”及“增幅”,注意勾选上“修改单元截面号”,点击“重新编号”即可。 问:阶段分析时需要定义构件的初始材龄,其初始材龄的定义是什么,和材龄有何联系,再请问,混凝土湿重指的是浇筑时的重量,还是与自重的差值呢, 答:初始材龄就是该单元被激活参与工作时的材龄. 材龄则意义更广泛(初始材龄+激活后的经过时间)。混凝土湿重是指混凝土凝浇注时的重量。 问:计算时,一定需输入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和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程序才会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吗,若此项数据不填写,只定义施工阶段,程序是否计算收缩徐变及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答:计算收缩和徐变至少要定义一个施工阶段。但是如果没有输入输入时间依存材料,程序就不能计算收缩和徐变。 问: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输入时为何没有中国规范, 答:中国规范中没有明确给出强度发展函数。 1 问: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区别, 答:如抗压和抗拉刚度应属于平面内刚度,抗弯应属于平面外刚度。 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取值, 答:板的面内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内抗拉及抗压刚度的;面外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外抗弯刚度的。假设N为面内厚度,W为面外厚度,程序计算自重时 、M>0时,以M值计算自重。 一般取用N值;当N=0 问:Pushover的模型,在修改保存后,再次打开的时候报错,无法打开模型,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模型中定义完pushover的分析过程,只是在树形菜单里面删除pushover荷载工况,铰特性值等参数,而保留有“分析控制数据”的“PUSHOVER 的分析数据”,保存后的模型再次打开的时候,程序就会报错导致无法打开。 问:定义板厚时,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是什么意思,程序计算自重时如何取值, 答:板的面内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内抗拉及抗压刚度的;面外厚度是用来计算板的面外抗弯刚度的。假设N为面内厚度,W为面外厚度,程序计算自重时一般取用N值;当N=0、M>0时,以M值计算自重。 问:弹性连接、节点弹性支承和一般弹性支承的区别是什么, 答:从使用上区别不是很大: 弹性连接中有一般弹簧、只受压弹簧、只受拉弹簧。建模时需要连接两点。 一般弹性支承建模时也需要连接两点,用户可输入弹簧的刚度矩阵。 节点弹性支承可约束一个点的六个自由度。 问:如何定义非X,Y,Z轴方向的约束,比如在X-Z平面内,结点所受约束与X轴成45度, 答:首先给节点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在边界条件中),然后再定义约束.此时的约束将按节点局部坐标轴的方向约束节点。 问:模型的第二个施工阶段想要模拟X向滑动铰支座,但是出来的位移特别大,感觉支座没有起作用。 答:两个支座在X向都没有约束,所以可以滑动,导致位移特别大,应该把其中一个的X向也约束住,另外一个可以滑动,这样结果就正常了。 问:当一个节点存在不同的刚性连接时,应该怎么处理, 答:可设置成不同的刚性连接,但不可以重复约束相同的自由度。 问:剪力墙上有节点后,程序不能对剪力墙进行自动划分,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在导入SATWE程序的时候,由于各层的的次梁布置不一样,往往会带来很多这样的节点。迈达斯里面有没有办法可以比较方便的划分剪力墙, 答:暂时需要用户进行手动的划分。可以使用“单元/分割”来进行划分,“单元类型”选择“墙单元”。或者使用扩展功能来重新生成墙。 问:结构形式类似棱锥体,有斜柱,如何定义每层梁的节点位置, 答:最快的方式是用“模型/结构建模助手/壳”来建一个壳体,单独定义一个厚度,然后把该厚度的板删除,就留下所需的各层节点了。通过调整壳体分割参数m、n还可以得到各个梁节点。 如果层高相等的时候,可以直接将斜柱进行等分。或者可以使用程序右下角的“单元捕捉控制”,利用等分点功能。 如果节点不是很多,也可以使用“节点投影”功能:先在棱锥体的底部建一块板,然后复制到各层,点击“节点/节点投影”,选择“蒋节点投影在平面上”,选择某层的板作为基准平面,方向选择“任意方向”,以棱锥体的边作为方向向量,勾选“交叉分割杆系单元”,选择 2 ”键即可。 需要投影的节点,点击“适用 问:在MIDAS/Gen中能否按设计人员习惯建立轴线,并按轴线布置构件, 答:可以在主菜单的模型>栅格>定义轴线中定义x和y轴方向的轴线,然后可在轴线上直接画单元(建立)。然后用单元扩展功能,由平面的节点向下扩展为一层柱。然后在“模型>建筑物数据>生成层数据”中进行楼层复制。但是我们建议使用建模助手来建立模型,这样更加快捷。 问:在“定义用户坐标系统”对话框中,命名了用户坐标系统,在“已命名的UCS”中,无论选择哪个“用户坐标系统名称”,右边的“原点”都是“0,0,0”,向量“ux”和“uy”都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答:在定义好用户坐标系统的参数后,先点击“适用”键,然后再点击“保存当前UCS”,则可以看到,原点和向量都会有变化了。 问:如何实现线单元的延长功能, 答:如果需要延伸到的地方没有节点,先设法复制或者投影节点来生成一个节点,然后将需要延伸的节点移动到目标节点即可。 问:在弧形轴线上的生成的矩形柱,其方向按整体坐标系布置,如何将其改为按圆心方向布置(单元坐标轴z轴的方向指向圆心), 答:使用修改单元参数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菜单“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参数类型”选“单元坐标轴方向”,“形式”选择“参考点”,选择圆弧的圆心,点击“适用”键即可。 问:在MIDAS/Gen中不能显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这是什么原因, 答:在Gen中的墙单元必须与上下层相连,当生成层后即可显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 问:程序中结构层的定义是怎么样的,每层的柱、剪力墙的质量如何计算, 答:柱、剪力墙等是按上下各半层计算质量的。 问:如何由平面上的4条线单元来生成板单元,并删掉原来线单元。 答:如果是矩形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根通过扩展来生成板,然后删除线单元;如果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则只能通过“建立板单元”。 问:需要旋转构件的Beta角,其方向是怎么定义的, 答:点击“单元/修改单元参数”,修改“单元坐标轴方向”,修改“Beta角”,其中的角度是指构件的Beta角在整体坐标系中的角度,而不是指旋转构件所需的度数。 问:在MIDAS/Gen中分割墙单元时,分割对话框的x、y方向与模型窗口中显示的局部坐标轴方向不一致, 答:当用户先用板单元模拟剪力墙后,将板单元用修改单元参数命令修改为墙单元时,有时会出现此类现象。其原因是Gen中建立剪力墙单元时是由下层节点按逆时针方向建立的,而用户建立板单元时可随意建立,因此坐标轴可能与墙 单元的不一致。用户可事先将板单元的坐标轴统一。 问:板单元形状规则,但是无法改成剪力墙单元, 答:是板单元的坐标轴问题,x轴不在X,Y平面内,无法转换,可以新建一个板单元,然后统一坐标轴,再进行转换。 问:建楼板时,对板单元进行了分割,怎样才能快速分割和板相连的梁单元, 答:针对程序没有提供自动分割相邻梁单元的功能,分割了板单元后,选择所有板边缘的节点,利用菜单“模型>节点>投影”的功能,“投影类型”选择“将节点投影在”,将节点投影到梁所在的平面,注意要勾选菜单的“分割交叉杆系单元”选项,这样就可以快速分割相邻的梁单元了。 问:在建立层数据时如何使中间层节点不形成层数据, 3 答:程序一般默认将根据竖向节点的坐标生成各层及名称,你可以将不真实的层(层间节点生成的)移到左面去除,然后再形成层数据即可。 问:在定义层数据时,输入的地面标高是起什么作用的, 答:在“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中输入相应的地面标高时,程序自动计算风荷载时,程序将自动判别地面标高以下的楼层不考虑风荷载作用,注意此功能不是用来定义地下室的。 问:定义刚性楼板后,显示的楼面刚心在原点处是什么原因, 答:原因是没有将结构自重转换为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模型>结构类型>将结构自重转换为质量”。 问:在MIDAS/Gen中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及弹性问题? 答: 刚性楼板是在“模型>建筑物数据>层”,在“楼板刚性楼板”一栏中选择“考虑”即可,程序默认为“考虑”,即所有楼层都按刚性板考虑;如果想解除某一层楼板的刚性,可在“楼板刚性楼板”一栏中选择“不考虑”,此时该层楼板按弹性板来考虑,需要设计者在该楼层建立楼板(用板单元建立)即可。 问: 在MIDAS/Gen中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的问题, 答: 步骤如下: 楼板的刚性效果是在“模型>建筑物数据>层”中点击“生成层数据”,程序将根据竖向节点的坐标生成各层及名称。您可以将不真实的层(层间节点生成的)移到左面去除。(一些通用有限元软件中不提供该功能) 按确认后在表格中,选择是否考虑刚性楼板效果。 楼板荷载的导入同PKPM一样,在“荷载>分配楼面荷载”中输入。 在这里多说一点。 在“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中输入相应的地面标高时,程序自动判别地面标高以下不考虑风荷载。(一些通用有限元软件中不提供该功能) 在“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中选择“各构件承担的层间剪力”,可输出各层中各构件承担的地震剪力。 问:在MIDAS/Gen中能否用板单元模拟剪力墙,用板单元和墙单元建模有何差异, 答:可以用板单元模拟剪力墙。MIDAS/Gen的板单元可以考虑平面内及平面外刚度。当用板单元模拟墙时,需要将板单元细分,从理论上讲板单元分得越细越好(包括洞口周围),如果为了节省计算的时间和存储空间,可将板单元划分为1m~1.2m的网格,精度应该可以了。洞口处可适当加密。 墙单元作为建筑结构上的分析单元,从理论上讲是由板单元扩展而成的,其分析精度未必比将板单元细分的结果要“好”,但分析时节省了大量时间,且后处理上可直接按规范输出配筋结果,因此在专业设计软件上被广泛使用。 用户在使用其他通用有限元软件时,可能会遇到没有墙单元的情况,这时可使用板单元模拟,只是要注意进行单元细分,某例题中细分与否层间位移误差达到30%。 问:如何知道任意选择的模型部分中,墙,板和梁单元的数量各为多少, 答:选择好模型的单元后,会有亮显,在屏幕点击鼠标右键,“单元详细表格”,使用表格来查看单元的数量。 问:程序中在定义好层数据后,如果对某些层高进行了改动,在层数据的表格里面无法自动体现。 答:改动层高之后,需要重新生成一次层的数据。 问:剪力墙无法进行细分,其大小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是否会影响, 答:剪力墙可以细分,其大小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影响。 4 问:梁单元和墙单元能否直接连接,不做处理, 答:可以直接连接而不用处理,墙单元具有平面内和平面外刚度,梁单元与墙单元连接默认为刚接。 如果用板单元模拟墙,程序会根据板单元是否考虑了平面内刚度,而采取刚接或者铰接。 问:在建立墙单元时,有膜和板的选择项,想请教这两个选项的区别, 答:膜没有平面外刚度,板具有平面内和平面外刚度。一般情况下选板。 问:高低跨两跨排架厂房,有吊车,屋面为钢屋架 ,1、吊车荷载如何添加 ;2、低跨屋架如何与高跨柱之间如何建模, 答:1.如果使用的是MIDAS/Civil可自定义移动荷载,用影响线方法分析。如果使用MIDAS/Gen只能按静力荷载加载,加载位置由用户决定。 2.高跨柱牛腿可用一个外伸变截面悬臂梁模拟(也可以加一刚性连接),在悬臂梁上作用钢屋架,屋架与悬臂梁的连接可设置为铰接。 问:高低跨两跨排架厂房上下柱偏心如何解决, 答:在设定截面特性的时候定义“修改偏心”;或者在“边界条件/设定梁端部刚域”中可设定三个方向的偏心量。 问:在梁单元中,有时为了简化计算,将桁架构件简化为无限刚度的梁,此类构件如何模拟, 答:有几种方法: 1、在“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中直接调整构件刚度。 2、在“模型/边界条件/刚性连接”中设置刚性连接。 3、在“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中选择“刚性”。 问:为什么无法合并单元及指定构件, 答: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单元截面尺寸不同。 2、单元的β角不同。 3、单元的坐标轴方向不同。 4、单元的材料不同。 问:局部楼板为弹性楼板,在MIDAS中如何实现, 答:可以利用“边界条件”中的“解除刚性板连接”功能实现。 问:将板单元改成墙单元时,程序提示“几何形状”不正确是什么原因, 答: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问题: 1、 板单元上部或下部两节点的Z坐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或有高差时,不能转换成墙单元。 因为墙单元的上部及下部节点的Z坐标必须一致,有墙单元必须得定义楼层数据。 2、 注意一下板单元的坐标轴方向。 问:地下室如何定义, 答:有两种方式:方法一是将地下室最底层的节点嵌固,其余的节点约束X、Y两个方向的位移,在定义层数据的时候解除地下室各层的刚性楼板假定。方法二是在地下室周边的节点加弹簧,弹簧的刚度根据土的特性确定。一般建议使用方法一。 如果定义了地下室,又需要程序自动计算风荷载的时候,在“模型/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里面定义“地面高度”,程序对该高度以下的结构不计算风荷载。 问: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部分建模时如何考虑, 答:高层建筑地下室部分的建模有几种方法: ,将地下室几层所有节 1、约束地下室几层的水平位移,即地下室水平位移为0 点的Dx、 5 Dy位移约束住。 2、将地下室几层的侧墙结点加弹簧支撑或弹性连接,此时弹簧的刚度可取很大或按侧土的横向基床反力系数取用。 问:转换梁上支撑两道剪力墙怎么建模, 答:可以在转换梁两侧设两个结点,在结点上再建立两道剪力墙,同时将此两节点与对应的转换梁节点采用刚性连接(刚臂)。 问:一个柱子上设置两道平行的框架梁怎么建模, 答:可以将一根梁设置在柱节点上,然后再设置一新节点,利用刚性连接功能,将此节点与柱节点做刚性连接,再在此节点上建立另外一个框架梁。 问:跨层转换梁的建模问题,即一根转换梁连接上下层楼板, 答:可将转换梁用板单元来建模即可。 问:对于有斜柱的结构个别层的层间位移没有输出的原因, 答:原因可能由于本层的节点与下一层没有对应的节点,一般是指同一杆件的上、下节点。 问:转换层结构分析建模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需要注意:1、需将转换层的楼板刚性假定解除,否则转换梁分析完不会出现轴力,无法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配进设计。 2、转换梁上部的墙单元或板单元需要细分,且转换梁也需要细分,满足位移协调条件。 问:MIDAS/Gen能否计算箱基, 答:使用MIDAS/Gen计算箱基的步骤如下: 1、用板单元建立侧墙和底板、顶板,用梁单元模拟梁、柱。 2、将土压力、核爆等荷载按压力荷载或流体压力荷载输入。 3、如果考虑为弹性地基板,可在底板处加单向受压弹簧。 4、分析后,使用“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或查看板单元内力时候使用 “剖断面”功能,求出板单元的内力。 问:PKPM中刚性板及弹性楼板在MIDAS/Gen中如何实现, 答 :一、PKPM中的“刚性楼板”即楼板面内无限刚,面外刚度为零。 MIDAS/Gen中只需在定义层数据时选择考虑刚性板即可。 二、PKPM中的“弹性板6”即采用壳元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 MIDAS/Gen中用板单元建立楼板,在定义板厚时真实输入板的面内和面外厚度。注意在定义层数据时应该选择不考虑刚性板。 三、PKPM中的“弹性板3”即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楼板平面外刚度是真实的。 MIDAS/Gen中用板单元建立楼板,在定义板厚时,输入平面内厚度为0,平面外厚度为楼板真实厚度。注意在定义层数据的时候,应该选择考虑刚性板。 四、PKPM中的“弹性膜”即程序真实的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楼板平面外刚度为零。 MIDAS/Gen中用板单元建立楼板,在定义板厚时,输入板平面内厚度为实际厚度,平面外厚度为0,定义层数据时选择不考虑刚性板。 问:导入SATWE文件形成MIDAS的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用转换程序导入SATWE的模型文件后,形成的是MIDAS的STRU.MGB文件,是模型的文 1、风荷载及反应谱荷载没有导进来,需要在MIDAS中重新定义; 2、需要定义自重、质量; 3、需要定义层信息; 6 4、注意比较一下SATWE的质量与MIDAS的质量。 问:使用转换SATEW程序,转换过程中程序说有错误,如何解决, 答:有warning的话,进行一些修改可以导入到MIDAS。有error的话,说明有些转换不了,这时候的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是因为SATEW中定义有一些特殊的截面,迈达斯程序无法认识,使用“工具/MGT命令窗口”,打开转换后的.mgt文件,“向指定行移到”中输入有错误的行数,参考上下其它截面,修改有不一样的参数值。导入成功后再在MIDAS里面修改截面特性。 问:转换Staad过来后和迈达斯的整体坐标轴不一致,如何使它们一致, 答:用旋转单元及节点来更改单元及其上的荷载都可以旋转过来。 问:如何将sap2000 V9版本的文件导入到MIDAS 691中, 答:步骤如下: 1、从sap中导出s2k文件,注意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全部输出文本。 2、在MIDAS中导入,会有警告,不用管它,打不开图形,但是有mgt文件。 3、打开mgt文件,可以看到各个单元的截面类型和材料号都是0,需要改变一下就可以了。 *ELEMENT ; Elements ; iEL, TYPE, iMAT, iPRO, iN1, iN2, ANGLE, iSUB, EXVAL ; Frame Element ; iEL, TYPE, iMAT, iPRO, iN1, iN2, iN3, iN4, iSUB, iWID ; Planar Element ; iEL, TYPE, iMAT, iPRO,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iN8 ; Solid Element ; iEL, TYPE, iMAT, iPRO, iN1, iN2, REF, RPX, RPY, RPZ, iSUB, EXVAL ; Frame(Ref. Point) 1, BEAM, 0, 0, 13, 137, 0 ;Frame=1 „„ 4、从sap中导出Excel文件,设法通过Excel表格将mg中的各个单元的截面类型和材料号数据修改至sap中对应的值。这一步可能会麻烦一点。 5、修改后的mgt就可以用MIDAS打开了,可能反应谱的定义及荷载组合会有error,可以修改或者删除,直至可以打开为止。但是打开后的模型有的截面参数需要人工改动。 7 二、加荷载 问:关于荷载、荷载类型、荷载工况、荷载组合、荷载组的概念 答:荷载:指某具体的荷载,如自重、节点荷载、梁单元荷载、预应力等。其特点是具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 荷载类型:荷载所属的类型,如恒荷载类型、活荷载类型、预应力荷载类型等,该类型将用于自动生成荷载组合上,程序根据给荷载工况定义的荷载类型,自动赋予荷载安全系数后进行荷载组合。 荷载工况:是查看分析结果的最小荷载单位,也是荷载组合中最小单位。一个荷载工况中可以有多个荷载,如同一荷载工况中可以有节点荷载、均布荷载等;一个荷载工况只能定义为一种荷载类型,如某荷载工况被定义为恒荷载后,不能再定义为活荷载;不同的荷载工况可以属于同一种荷载类型。 荷载组合:将荷载工况按一定的系数组合起来,也是查看分析结果的单位。在MIDAS软件中,当模型中无非线性单元,且所做分析为线性分析时,荷载组合可在后处理中进行,即运行分析后再做组合。当模型中有非线性单元,程序做非线性分析时,需在分析前建立荷载组合,然后将其定义为一个新的荷载工况后再做分析。 荷载组:荷载组的概念仅使用于施工阶段分析中。在做施工阶段分析时,某一施工阶段上的荷载均被定义为一个荷载组,施工阶段中荷载的变化,均是以组单位进行变化的。 注:a、b、n的荷载类型相同,c、d、m的荷载类型相同,e、f、l的荷载类型相同。 荷载工况1、荷载工况2、荷载工况N的荷载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图1. 非施工阶段分析时 图2. 施工阶段分析时 8 问:如何修改删除楼面荷载, 答:在树形菜单中选择“表格/结构表格/静力荷载/楼面荷载”,在表格中查看“加载范围节点”,如有重复,可删除其一。 问:在预应力筋输入时,样条输入法中,fix(固定)的意义, 答:要固定样条在这些点的切向角度,因为一般情况下用户知道钢束两端的布置角度,所以可通过输入角度控制样条的形状。在cad上用pline命令绘制样条曲线,就可明白fix的含义。 问:在定义钢束形状里面,钢束该以样条法输入还是圆弧输入, 答:按国.dbs的文件,出现地震动的图形,将其保存为 .sgs文件。 第三步:MIDAS/Gen软件里点击菜单“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点击”添 9 加时程函数”,点击“导入”,打开保存后的 .sgs文件即可。 问:多塔结构,想让一个塔向X轴正向偏心,另外一个塔向X轴负向偏心,怎么实现, 答:可以手动设置,“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荷载工况”,勾选“偶然偏心”,点击其右边的按钮,在弹出的“反应谱分析偶然偏心”里面使用“用户定义”即可收到设置偏心的数据。 问:工字型截面的梁上如何输入和截面的主轴有角度的斜向荷载, 答:这种荷载程序不能按斜向荷载输入,只能将此荷载分解成垂直与水平荷载输入。 问:“荷载/分配楼面荷载”的“假想次梁”,考虑次梁重量有什么作用, 答:可以不用布置次梁而直接输入次梁的荷载。因为次梁在整体分析时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在建模时可以不用建立次梁,但实际结构中,次梁分配给主梁的一般是集中荷载,应用此功能可以实现这样的荷载传递。 问:实体单元如何定义温度梯度, 答:给实体各节点以不同的温度荷载。 问:定义层数据里的偶然偏心和反应谱工况里的偶然偏心有什么不同, 答:定义层数据里的偶然偏心对应的是底部剪力法,反应谱工况里的偶然偏心是对反应谱法的,如果反应谱分析时候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则需要在定义反应谱工况的时候勾选上。 10 三、分析 问:计算的时候报错,节点歧异并且弹出报错对话框,出现警告说结构的周期大于6秒。 答:首先检查后发现有截面的单位设置错误,把m当成了mm。当截面数量多的时候出现上述错误;当截面数量少的时候,会出现警告说结构的周期大于6秒。使用“消隐”按钮可以看到截面的尺寸有问题。 接着可以使用“结果/周期与振型”,使用“动画”功能查看一下是否有某些节点没有和其它的节点连接在一起。 问:模型分析发生奇异时,如何快速查找模型问题, 答: 注意检查下面几项内容: 一、有重复节点、单元,未分割单元的节点(自由节点),可通过“收缩单元”功能来查看;或者用显示单元号和节点号,看是否有重复的单元号和节点号。 二、如果两个索单元交叉分割形成了节点,此节点又不在梁单元或其它单元上时,此时的结构为几何可变体,容易产生奇异。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合并单元”的功能,将交叉位置断开的单元合并成一个单元。 问:如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 答:首先要在菜单“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方向,当需要查看竖向自振周期时,选择转换为Z方向(实际较少使用)。 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输入相应的数据。 问:组合结构做反应谱分析时,不同材料的阻尼比是如何考虑的, 答:需要明白一个概念,同样一个结构阻尼比小时,结构的地震反应强烈,地震力大;阻尼比大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比较弱,地震力小,阻尼比直接影响地震影响系数。如果对于组合结构用一个阻尼比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从理论上理解是不正确的,MIDAS可以考虑不同材料不同的阻尼比,即“组阻尼”的概念,这样分析与理论结果比较吻合。注意定义了“组阻尼比”时,阻尼的计算方法一定要选择“应变能因子”的方法。 问:做温度应力分析时,特别是对整个结构做系统温度荷载分析时,应力异常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没有解除楼层刚性板假定,比如楼层梁的相对变形不正确,因此计算的温度应力有错。 问:什么时候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什么时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答:查看控制扭转的位移比的结果时,如果最大位移比平均位移不大于1.2时,建议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如果比值超过1.2时,建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问:能否做梁单元的材料非线性分析, 答:MIDAS目前版本可以做实体单元、平面应力单元、平面应变单元、桁架单元和板单元的材料非线性。如果要做梁构件的材料非线形分析,可以使用板单元来模拟。 问:对于网壳结构,工程中需要把其第一模态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初始缺陷,在计算中加以考虑,程序怎么实现, 答:网壳结构在做弹性屈曲分析时,根据《网规》第4.3.3节的要求需要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在MIDAS中可以通过修改模型中各节点坐标值来实现,即各节点的初始坐标值减去缺陷值,以达到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初始缺陷值可取屈曲分析的低阶模态值,最大计算值可按网壳跨度的1/300取值。建议使用EXCEL电子表格功能方便实现。 问:关于屈曲分析 答:目前MIDAS软件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可进行屈曲分析的单元有梁单元、桁架单元、板单元等。 11 首先要在主菜单的“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X、Y、Z方向 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选择相应荷载工况和模态数量。 问:在MIDAS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析安全系数)? 答:稳定分析又叫屈曲分析,所谓的荷载安全系数(临界荷载系数)均是对应于某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例如:当有自重W和集中活荷载P作用时,屈曲分析结果临界荷载系数为10的话,表示在10*(W+P)大小的荷载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屈曲。但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自重(或自重+二期恒载)存在的情况下,多大的活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失稳,即想知道W+Scale*P中的Scale值。我们推荐下列反复计算的方法。 步骤一:先按W+P计算屈曲分析,如果得到临街荷载系数S1。 步骤二:按W+S1*P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2。 步骤二:按W+S1*S2*P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临街荷载系数接近于1.0,此时的S1*S2*S3*Sn即为活荷载的最终临界荷载系数。(参见下图 ) 问:MIDAS/Gen中包括那些稳定分析, 答:稳定分析分为局部稳定分析和整体稳定分析; 一、局部稳定分析:利用程序的钢构件截面验算的功能,按照规范的方法验算构件的宽厚比等。 二、整体稳定分析 1、线弹性屈曲分析:利用屈曲分析控制功能实现,具体操作如下:先定义所需模态数量;然后输入屈曲分析时的荷载工况(组合)和组合系数,添加时注意所选荷载工况的荷载类型选择是可变还是不变。可变即临界荷载系数乘以该项荷载,不变即临界荷载系数不乘以该项荷载,最终临界荷载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出:临界荷载值=不变荷载+临界荷载系数*可变荷载 注意:目前MIDAS软件中的屈曲分析是线性屈曲分析,可进行屈曲分析的单元有梁单元、桁架单元、板单元。 2、几何非线性分析:对于有索单元等非线性单元的结构,需要考虑大位移的影响,可以利用几何非线性分析功能做整体失稳分析,最后可以得出几何非线性分析的阶段步骤荷载,位移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得到整体失稳时的荷载系数。 注意:几何非线性分析中使用的单元有桁架、梁、板单元,若同其它单元混合使用时,只能考虑其刚度效应,不能考虑其几何非线性效应。 问:屈曲分析模型如下面图1、图2所示,图2相当于在节点上既有轴力又有弯矩作用,但 12 是程序分析的结果为什么没有差别, 答:程序中屈曲分析采用的结构静力平衡方程是:[K]{U}+[KG]{U}={P}(见 ),其中[KG]是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仅与构件的轴力有关,与弯矩用户手册02 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模型2中虽然加了弯矩,但与模型1的分析结果是一样的,弯矩的大小对屈曲结果没有影响。如果想要考虑弯矩的影响,需要做几何非线性分析,结果中可以体现出弯矩的影响。 问:做P-DELTA分析时是否需要解除刚性板假定, 答:最好解除刚性板假定条件,这样可以准确地计算每根柱子的水平位移值。 问:P,Delta分析结果是否只真对做P,Delta分析的荷载工况起作用,对其它荷载工况没有影响, 答:用某种荷载工况做完P,Delta分析后,所形成的几何刚度将影响其它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即对其它荷载工况的内力、位移结果都有影响。 问:P,Delta分析在MIDAS中是怎样实现的, 答:P-Delta分析属几何非线性分析,小位移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个迭代过程,即首先计算出由横向力P作用下的位移Δ,形成几何刚度矩阵,再利用此刚度矩阵计算出P及N作用下的位移增量Δ1,再次修改几何刚度矩阵,利用修正后的刚度矩阵求出位移增量Δ2,再次修改刚度矩阵……,最后求出的位移增量为0时,停止迭代,形成最终的几何刚度矩阵,在利用此刚阵求其它荷载工况作用下的位移及内力。 问: 有关MIDAS的非线性分析控制选项? 答: 在MIDAS的静力分析中,有三个地方有非线性分析控制选项。即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施工阶段模拟中的非线性分析迭代选项。 其中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适用于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包括此类边界)的模型。既模型中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包括此类边界)时,对这些单元的非线性迭代计算由该对话框中的控制数据控制。 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适用于几何非线性分析。当做几何非线性分析时,在模型中即使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包括此类边界),对这些单元或边界的控制仍由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 施工阶段模拟中的非线性分析迭代选项,仅对施工阶段中的几何非线性分析起控制作用,模型中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包括此类边界)时,在施工阶段分析中,这些单元或边界的控制仍由施工阶段模拟中的非线性分析迭代选项控制。 如果在施工阶段模拟中不做非线性分析,但施工阶段模型中包含了仅受拉、仅受压单元(包括此类边界)时,则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起控制作用。 如果在“分析/非线性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了非线性迭代控制数据,则施工阶段的postcs阶段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控制由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控制。 在MIDAS的动力分析中,非线性控制选项在定义时程分析荷载工况对话框中定义。 问:如果用了 “荷载/初始荷载/大位移”,然后再定义 “分析/非线性分析控制”,能不能正确计算自振特性, 13 答:计算自振是线性分析,大位移是非线性分析,两者不能同时计算的,所以计算自振的时候要把非线性的东西转成线性的,使用“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把索单元的拉力转换成初始刚度进行分析。 问:“非线性加载顺序”的作用,是否可以做荷载的接力加载分析(即先加某一荷载,计算出结果,然后再加另外一种荷载), 答:设定非线性分析时荷载工况的加载顺序时,将按顺序加载各荷载工况,相当于前次荷载是后加荷载的初始荷载,即后加荷载要集成前次荷载的刚度及变形;当不设定该项时,各荷载工况单独发生作用。如果要考虑接力加载,需要进行非线性加载顺序设置和分析。注意这种加载方法和由荷载组合建立的荷载工况(几种荷载工况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荷载工况)分析时是有区别的。 问:索结构的反应谱分析如何做, 答:带有非线性单元的索结构反应谱分析在MIDAS中按下述步骤去做: 1、 先做静力分析,求出自重作用下的索力; 2、 将此索拉力做为索单元的初始张力,做自重和索张力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分析(大位移),看位移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 如果不满足规范要求,重新调整索的张力,再次进行计算直至满足规范要求; 4、 满足规范的位移条件要求,求得最终的索力; 5、 将此索力按照初始荷载小位移条件下的初始单元内力输入,注意此时需将索的张力去掉; 6、 再定义反应谱分析参数,做反应谱分析即可。 问:如何快速求出结构中各个索单元的最终索力, 答:MIDAS中有个求“未知荷载系数”的功能,可以实现快速求出索单元的最终索力。 具体步骤参考如下: 1、 对每根索都定义一种荷载工况,有N个索就定义N个荷载工况。 2、 对每根索加单位初拉力(外荷载),做静力分析。 3、 分析完后定义一种荷载组合,含有各个索工况的荷载组合,荷载系数取为1.0, 4、 在“结果”下面选择“求未知荷载系数”的功能,定义好约束条件,求出每根索的荷载系数,即索力。点击“生成荷载组合”按钮,生成新的荷载组合; 5、 将此荷载组合定义为一种新的荷载工况,定义非线性分析控制数据,对此种工况做几何非线性分析,最后检查位移结果是否满足“位移约束条件”要求,此“位移约束条件”即为求未知荷载系数时定义的位移条件。 问: 在MIDAS/Gen中做Pushover分析的步骤? 答: Pushover Analysis 中文又称为静力弹塑性分析或推覆分析。 在MIDAS/Gen中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步骤不尽相同。 混凝土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步骤为“分析/设计/静力弹塑性分析”。 钢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步骤为“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 即混凝土结构必须经过配筋设计之后才能够做静力弹塑性分析,因为塑性铰的特性与配筋有关。 设计结束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步骤如下: 1. 在静力弹塑性分析控制对话框中输入迭代计算的控制数据。 2. 定义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荷载工况。在此对话框中可选择初始荷载、位移控制量、是否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和大位移、荷载的分布形式(推荐使用模态形式)。 3.定义铰类型(提供类型,用户也可以自定义) 14 4.分配塑性铰。用户可以全选以后,按"适用"键。 5. 运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6. 查看分析曲线。 问:在MIDAS/Gen中地震时程分析的步骤及对话框中各参数的意义, 答:一般地震时程分析的步骤如下(详细可参考用户手册或在线帮助): 1. 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函数”中选择地震波。时间荷载数据类型采用无量纲加速度即可。其他选项按默认值,详细可参考用户手册或联机帮助。 2. 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时程荷载工况”中定义荷载工况。 结束时间:指地震波的分析时间。如果地震波时间为50秒,在此处输入20秒,表示分析到地震波20秒位置。 分析时间步长:表示在地震波上取值的步长,推荐不要低于地震波的时间间隔(步长)。 输出时间步长:整理结果时输出的时间步长。例如结束时间为20秒,分析时间步长为0.02秒,则计算的结果有20/0.02=1000个。如果在输出时间步长中输入2,则表示输出以每2个为单位中的较大值,即输出第一和第二时间段中的较大值,第三和第四时间段的较大值,以此类推。 分析类型:当有非线性单元或非线性边界单元时选择非线性,否则选择线性。 分析方法:自振周期较大的结构(如索结构)采用直接积分法,否则选择振型法。 时程分析类型:当波为谐振函数时选用线性周期,否则为线性瞬态(如地震波)。 无零初始条件:可不选该项。 振型的阻尼比:可选所有振型的阻尼比。 3. 在“荷载/时程分析数据>地面加速度”中定义地震波的作用方向。 在对话框如果只选X方向时程分析函数,表示只有X方向有地震波作用,如果X、Y方向都选择了时程分析函数,则表示两个方向均有地震波作用。 系数:为地震波增减系数。 到达时间:表示地震波开始作用时间。例如: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两个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开始作用于结构上的时间)可不同。 水平地面加速度的角度: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时如果输入0度,表示X方向地震波作用于X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Y方向;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时如果输入90度,表示X方向地震波作用于Y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X方向;X、Y两个方向都作用有地震波时如果输入30角度,表示X方向地震波作用于与X轴方向成30度角度的方向,Y方向地震波作用于与Y方向成30度角度的方向。 另外,地震时程分析不能与地震反应谱分析同时进行,用户应分别保存为两个模型,分别进行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注意事项: 1、截面需要使用“数据库/用户”来指定截面的尺寸,不然非弹性铰的特征值程序无法自动计算,之后的计算也会有问题(如计算速度特别慢,计算会出错); 2、加柱的P,M,M铰时候,不管截面形状,需要在“屈服面特性值”里选择“自 动计算”,对于梁和支撑是在“滞回模型”旁边的“特征值”里选择“自动计算”; 3、如果需要考虑“时变静力荷载”,在用地震动进行计算的时候,“时程荷载工况”里“加载顺序”要“接续前次”,考虑时变静力荷载的作用,必须注意有一个顺序的问题:在添加“时程荷载工况”和“定义时程分析函数”的时候,需要先定义“时变静力荷载”,然后才定义地震动函数(定义地震波),并且在“时程荷载工况”的定义里,时变静力荷载和地震波的分析类型及其它参数的定义应该一致; 4、在“时程荷载工况”的定义里,考虑弹塑性一般使用“非线性”的分析类型,“直接积分 15 法”的分析方法,“阻尼计算方法”一般使用“质量和刚度因子”,可以通过第一、第二振型的周期来计算“质量和刚度因子”。“阻尼计算方法”的“应变能比例”和“单元质量和刚度因子”一般是和组阻尼一起使用,两者的区别是“应变能比例”是根据单元的变形来计算阻尼,“单元质量和刚度因子”计算阻尼的时候和振型有关。 5、如果要看到层的时程分析结果,需要定义“模型/建筑物数据/控制数据”,勾选“时程分析结果的层反应”,否则在“结果/时程分析结果/层数据图形”中看不到一些结果。 问:“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如果定义为“最终施工阶段”,又有索单元,同时定义有非线性分析,计算时程序会报错,建议将索单元改为桁架单元,而定义为“其他施工阶段”则计算可以通过,原因是什么,两者的定义有何区别, 答:施工阶段的非线性分析的定义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不用再单独定义“非线性分析控制”。 问:分析时同时考虑非线性,同时勾选了“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的非线性(没有子步骤的数量)和定义“非线性分析控制”,程序会如何考虑,如果计算不收敛,该如何调整(在施工阶段中调整还是在非线性分析中调整), 答:在MIDAS中有三个地方有非线性分析控制选项,即“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施工阶段模拟”中的非线性分析选项。 其中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适用于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的模型,即模型中有仅受拉、仅受压单元时,又没有定义“非线性分析控制”数据时,对这些单元的非线性迭代计算由该对话框中的控制数据控制。 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适用于几何非线性分析,当做几何非线性分析时,在模型中的仅受拉、仅受压单元的控制由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的非线性分析迭代选项,仅对施工阶段的非线性分析起控制作用,即模型中的仅受拉、仅受压单元的分析控制由施工阶段模拟中的非线性分析迭代控制。 如果在施工阶段中不做非线性分析,但施工阶段模型中包含了仅受拉、仅受压单元时,则主控数据中的迭代选项起控制作用。 如果在主菜单“分析/非线性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定义了非线性迭代控制数据,则施工阶段的PostCS阶段(最终施工阶段)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控制由非线性分析控制中的迭代选项控制。 如果计算不收敛,可以在主菜单“分析/非线性分析控制”定义添加子步骤,可以对某一荷载工况定义迭代步数及每步的收敛条件,建议每步的收敛条件可以为前面几步“松”一些,后面几步的收敛条件“紧”一些;另外在选择由“位移控制法”时,主节点可以选择静力分析时的位移最大的点,这样比较容易收敛。 总之,非线性分析是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要想一下就达到满意的结果是不容易的。 问:定义了“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的非线性,好像还要定义“非线性分析 控制”,计算时程序会在每一个施工阶段计算非线性,但算完施工阶段的之后还会整体地计算非线性,这是为什么, 答:参见上一问题的答复。 问:关于施工阶段分析中自重的输入 答:首先要定义自重所属的结构组名称(如定义为自重组)。 然后在“荷载/自重”中定义定义自重(在Z中输入系数-1),并在荷载组中选项中选择相应荷载组名称(如自重组),该项必须要选~ 然后在“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定义施工阶段”中定义第一个施工阶段时,将自重的荷载组激活。以后阶段中每当有新单元组增加时,程序都会自动计算自重。即自重只需在第 16 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且必须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 问:关于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CS:合计 答:做施工阶段分析时程序内部将在施工阶段加载的所有荷载,在分析结果中会将其归结为 CS:恒荷载。 如果用户想查看如施工过程中某些荷载(如吊车荷载)对结构的影响的话,则需在分析之前,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数据 ”对话框的下端部分,将该荷载从分析结果中的 CS:恒荷载 中分离出来。被分离出来的荷载将被归结为 CS:施工荷载。 分析结果中的CS:合计,为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及钢束、收缩、徐变等荷载的合计。但不包括收缩和徐变的次应力,因为它们是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将荷载类型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CS)的话,则该荷载只在施工阶段分析中会被使用。对于完成施工阶段分析后的成桥模型,该荷载不会发生作用,不论是否被激活。 问: 关于施工阶段分析时,自动生成的postCS阶段 答:postCS阶段的模型和边界条件与最终施工阶段的相同,postCS阶段的荷载为定义为非施工阶段荷载类型(在荷载工况中定义荷载类型)的所有荷载工况中的荷载,包括施工阶段中没有使用过的荷载。 对于与其它成桥后作用的荷载进行荷载组合,须在postCS中进行。在生成荷载组合时将“CS:合计”定义为如“LCB1”的话,则postCS中的“LCB1”的结构状态即为施工阶段完了后的成桥状态。 问: 在MIDAS软件中施工阶段分析采用何种模型? 答: 施工阶段模拟中的模型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累加模型概念,一种是独立模型概念。 累加模型的概念就是下一个阶段模型继承了上一个阶段模型的内容(位移、内力等),累加模型比较容易解决收缩和徐变问题。但较难解决非线性问题。举例说,当下一个施工阶段荷载加载时,上一个阶段已发生位移的模型容易发生挠动时(比如悬索结构模型),上一阶段的荷载也应同时参与该施工阶段的非线性分析中,而此时累加模型很难解决该类问题。 独立模型的概念就是每施工阶段均按当前施工阶段的所有荷载、当前模型进行分析,然后作为当前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两个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差作为累加结果。此类模型较容易使用于大位移等非线性分析中。但不能正确反应收缩和徐变。 目前MIDAS的施工阶段模拟实际上隐含了这两种模型的选择。 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当选择“考虑非线性分析”选项时,程序按独立模型计算,当没有选择该项时,按累加模型分析。 至于具体的工程,应选择哪种模型,应由用户判断。 MIDAS软件目前正考虑升级的部分: 1. 将施工阶段采用模型,由隐式改为用户选择。这不是单纯的改文字。 2. 在帮助文件中尽量对各种结构的施工阶段模拟提供分析模式。 17 四、查看结果 问:在荷载组合中,“一般”有两个包络,而“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中不能自动生成包络,“一般”与“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是何关系, 答:荷载组合中的“混凝土设计”、“钢结构设计”、“SRC设计”是为设计准备的。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并不一定是 答:看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时,应该选择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EX(RS)和EY(RS);看层间位移比,即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时,应该选择偶然偏心与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组合的结果,即EX(RS)?EX(ES)和EY(RS)?EY(ES),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EX(ES)和EY(ES)。 MIDAS中考虑偶然偏心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即先按无偏心的初始质量分布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作用,,然后按四种偏心方式计算各质点的附加扭矩,四种偏心方式下的附加扭矩与无偏心的地震作用组合,则形成了相应于四种偏心方式的地震作用。 问:当需要判断模型的某一振型是X、Y向平动还是扭转时,需要综合“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方向系数”来判定,应该怎样判定, 答: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使用“结果/周期与振型”就可以判断结构是平动还是扭转,对于不太规则的结构,如果这样判断不了的话,就得综合“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方向系数”来判定。例如对于一个结构,结果显示如下,可以看到,“振型方向系数”1,2,3振型中TRAN-X,TRAN-Y,ROTN-Z的值分别为100,,99.9,,100,,再结合“振型参与质量”, 18 每个模态里面这三个方向的百分比值也分别比其余5各自由度的百分比大,其质量的数值也较其余5各自由度的值大,因此可以综合判定模态1是X向平动,模态2是Y向平动,模态3是Z向转动 问:反应谱分析后,在同一种模态下,振型质量参与显示跟PKPM的是不是不一样。PKPM为 平动%=(X%+Y%),平动%+转动%=1 而在MIDAS中:平动%+转动%<1。是不是PKPM里的平动%=MIDAS中的平动%/(平动%+转动%)。 答:PKPM计算振型有效参与质量的方法是按照ETABS的方法计算的,可参见SATWE用户手册的相关说明;而MIDAS的计算方法与PKPM不同,具体计算方法参见MIDAS用户手册2的相关说明,简单的讲MIDAS是每个方向的平动或转动的各个振型有效质量参与系数总和为1。 问:如何查看基底总剪力、总弯矩, 答:“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倾覆弯矩”中可以查看各种工况下框架和剪力墙的倾覆弯矩 “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层构件剪力比”中可以查看各种工况下框架柱和剪力墙的地震剪力和比率。 问:在“位移/位移形状”里,勾选“图例”,屏幕右边显示的各方向的变形值下方有个“系数=1.268E+0.02”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结构的实际变形往往很小,需要给一个放大的系数来显示以使用户观察的更清楚,该系数指的是变形图放大或缩小变形的显示比例。该系数可以点击 “变形”右侧的按钮 修改。(参见“在线帮助”里面“07结果/03位移/01变形形状”中的解释 ) 19 问:当结构中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模拟转换梁的时候,如何查看转换梁的设计弯矩, 答:当做转换梁的细部精密分析时,有时会将梁单元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来模拟(或将板单元用实体单元来模拟),此时可利用程序中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选择相应一些板单元的边缘(或一些实体单元的平面),将这些边缘上的节点(或实体单元平面上的节点)的各内力相加,然后将相加的内力输出,输出位置为选择的板单元边缘的中心(或选择的实体单元平面的中心) ,即可得到按梁单元(或板单元)设计时所需的内力。 详细的操作方法可参见程序的在线帮助。 问:当结构中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模拟转换梁的时候,如何查看转换梁的设计弯矩, 答:可利用程序中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选择一些板单元的边缘(或一些实体单元的平面),将这些边缘上的节点(或实体单元平面上的节点)的各内力相加,然后将相加的内力输出,输出位置为选择的板单元边缘的中心(或选择的实体单元平面的中心)。当做细部精密分析时,有时会将梁单元模拟成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或将板单元模拟成实体单元),此时可用该功能,计算出设计时所需的构件内力,即重新计算出按梁单元(或板单元)设计时所需的内力。 详细的操作方法可参见在线帮助。 问:关于Tresca应力和有效应力(von-Mises应力) 答:混凝土的破坏准则有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Tresca应力)理论、von-Mises应力理论等很多理论。 最大剪应力(Tresca应力)理论是指材料承受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发生屈服。 von-Mises应力是指有效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材料发生屈服(圆柱面破坏)。MIDAS软件输出的von-Mises应力是有效应力。 问;在施工阶段的输出结果中,cs:恒荷载,CS:Dead,CS:合计 各代表 哪些部分的内力(即由哪几项构成),施工Max/Min阶段中,CS/max,CS/min:恒荷载,CS/max,CS/min:合计,各代表什么情况下的内力, 答:cs:恒荷载,是除了预应力荷载、收缩和徐变荷载以外的所有施工阶段施加的荷载。 cs:施工荷载,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分离出的荷载工况。 CS:合计,是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cs:收缩和徐变+cs:预应力荷载。 CS/max,CS/min是在各施工阶段中各荷载的包络结果。 20 五、设计 问:使用国外的材料、荷载规范(如欧洲的)后,在设计构件的截面时,也用国外的规范,能否进行截面的设计, 答:可以,选择相应国家的规范即可。 问:在进行剪力墙的构件设计时,程序提示“不能进行配筋设计,直线墙出错”,原因是什么, 答:是由于用户没有对每片墙进行单独的编号,可以在“模型/建筑物数据/自动生产墙号”里面让程序对每一层的墙号自动生成,或者在建模复制层数据之前,先对要复制那一层层的墙号自动生成,然后再复制生成其他层,这样就不用再重复生成各层的墙号了。 问:是否可以设定单根构件的抗震等级, 答:可以,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抗震等级”中可以对选择的构件设定其抗震等级。 问: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抗震设计时是如何考虑的, 答: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抗震设计时不考虑,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解决,可以参见《抗规》第5.4.1条说明。 问:设计时是否需要对所有构件进行指定构件类型操作, 答:不需要。MIDAS中默认的构件类型如下:XY平面构件程序自动默认为梁,与框架柱相连的默认为框架梁,Z向构件程序默认为框架柱。 其它斜向构件建议用户指定其类型;另外对于根据规范需要进行 答: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程序自动计算方法采用的是《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的附录D的方法。 二、注意当计算长度系数Ky、Kz等于10的时候,此时的计算长度系数可能有错。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 1、构件的线刚度与同它相连构件的线刚度比太大。 2、此构件两端可能存在无约束连接,如与其连接的构件中有铰接或桁架单元等情况。这时可以利用人为指定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设计>一般设计参数>计算长度系数”。 问:“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里面的值程序不能自动的 随着混凝土等级的改变而按照规范进行改变,一定要用户手动设置么, 答: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材料的分项系数均为1.4,材料分项系数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无关;钢筋(HPB235\HRB335\HRB400)材料分项系数为1.1,预应力钢铰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2;MIDAS中默认取值为:混凝土1.4,钢筋1.1;另也可以人为修改。 问:“设计/钢构件设计/编辑钢材特性值”中参数Fu的意义, 答:Fu为钢材抗拉屈服强度,其它参数的意义可以见在线帮助。 21 问:设计中有时候需要人为的调小钢材的屈服强度,在程序里“设计/钢构件设计参数/编辑钢材”设置“抗拉屈服强度Fu”后,钢材的抗剪强度怎么修改, 答:《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说明3.4.1中,说明了各个强度直接的关系,其它的强度和抗拉屈服强度有关,可以在验算后的“详细结果”中可以看到,抗剪强度随着抗拉屈服强度会改变。 问:边缘构件如何考虑,比如角钢型剪力墙,两个端部和角点处规范规定好像是按柱来处理,程序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 答:MIDAS现在暂时考虑不了边缘构件的设计。 问:在进行柱的设计时可以进行螺旋箍筋柱的设计吗,如果能应怎样使用, 答:程序中提供螺旋箍筋柱的验算,填写验算用截面数据即可。 问:地震作用下,柱承担的基底剪力要大于0.2EQ,程序里面能否自动调整, 答:程序不能自动调整,需要手动设置系数,在菜单“设计/一般设计参数/地震作用放大系数”里设置。 设置后的EQ的增大系数的查看方式:点击“显示”按钮 , 在“设计”下勾选“EQ的增大系数”,可以查看EQ的增大系数。 问:程序能否提供具体配筋的统计表格, 答:可以,在设计后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的“简要结果”,生成的文本中就有。 问:1000x700截面的SRC柱设计时候,程序中钢筋可以布置在700一端,但是如果设置为双排钢筋的时候,第二排只能布2跟钢筋,是否程序中只能这样, 答:程序中目前只能这样布置。 问:怎样知道多少构件验算不通过, 答:选择验算不通过的构件,拷贝至Excel表格里面,可以看到构件的数量。 问:如何查看构件配筋时候用的荷载组合和22 2)不能修改。(但验算用配筋、PUSHOVER用配筋,用户可输入) 3) 设计和验算是结构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在结构设计教材有相应说明。 4) 更新是为了将配筋结果实际赋予构件(用户也可以自己输入配筋),当配筋后弹出的对话框中“排序”是“墙号(WID)”时,“更新配筋”的按钮是灰色,选用“墙号,层”按钮即被激活。 5)是的。 问:梁、柱、墙配筋设计是如何考虑的, 答:目前版本程序提供的计算书是根据实际配筋的验算结果,而非是求构件所需配筋面积的过程。 一、梁的配筋设计 根据《混规》的方法,取用内力包络值进行配筋计算。当计算结果显示超筋时,可以调大钢筋直径,再进行配筋设计。程序内定配筋只提供两排钢筋,多排时可通过加大每一排的钢筋数量再进行验算。 二、柱的配筋设计 程序是按《混规》附录F的双偏压方法计算配筋的,具体过程是根据用户定义的柱截面尺寸,程序按构造要求先定好钢筋根数,再根据定义的钢筋直径按顺序对各组组合内力进行承载力计算,当截面承载力不满足时,再选用下一个钢筋直径进行计算,直至截面承载力满足所有组合内力的要求。因为双偏压设计是一个多解的过程,所以程序必须按上述操作才能输出一个合理的配筋结果。另外程序也提供验算的功能,可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编辑验算用柱截面数据”里先定义好钢筋布置,再通过“设计>钢筋混凝土截面验算>柱截面验算”进行验算。 三、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目前版本剪力墙的配筋设计没有考虑边缘构件的设计要求,剪力墙是按直线段墙来做配筋设计的,具体设计方法见《混规》中有关规定。 另外Gen691版本暂时屏蔽了对剪力墙沿层高方向划分的功能,对于想进行细分的剪力墙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图所示,现在需要对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首先使用“模型>单元>分割 ”将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在“模型>建筑物数据>生成层数据”中生成层,然后将3、4、5层解除刚性板假定;将细分的每一层的墙单元定义为一个墙号;进行设计,该层墙体的配筋取横向划分后最下面的墙号2的配筋。此时墙号2的内力值即是中间层墙的内力值,唯一不同的是墙号2的墙高较中间层的层高小,因为按照规范中进行剪力墙配筋设计时,墙高只是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η,一般情况下对于剪力墙η值为1,所以墙高对墙配筋设计的影响不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查看层结果输出,可以在后处理的时候,利用定义塔块的功能,输出所要层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定义多塔”,如上图将1F、2F、6F、屋顶定义成一个塔块就可以了。 23 问:Pushover分析后如何找到性能控制点, 答:首先点击“设计>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静力弹塑性(Pushover)曲线”弹出如下窗口: 点击定义设计谱,并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地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震影响等条件选择需求谱,(注意:地震影响要选择罕遇地震),此时图形区的绿色线与蓝色线的交点就是性能控制点。 除在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控制中定义的步骤外,用户也可以指定性能控制点为一个子步骤,查看附加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如下:先记下在性能控制点处的最大的基底剪力及处于塑性状态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如图方框内的数据;点击添加层间位移输出的Pushover步骤,将记录的最大基底剪力或最大位移值输入;点击计算参照的步骤和距离比,程序会自动计算出性能控制点的位置,最后添加即可。 另外最新的Gen691版本增加了自动生成性能控制点荷载步的功能,如上图所示,只要能力谱与需求谱相交时,只要点击下部的“重画“按钮就可以自动生成性能点的步骤及层间位移信息,在”添加层间位移输出的Pushover步骤”里可以看到性能控制点的结果。 24 六、工具、视图、其它 问:MIDAS软件能自动统计用钢量吗? 答: 在主菜单的“工具>材料统计”中可以得到用钢量,如果是混凝土结构还可得到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 问:查询/质量表格中结构质量单位KN/g是什么意思,怎么样转换为质量单位g, 答:这个转换是有点让人容易混淆,可以从重力的概念来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g=9.8 N/kg,所以Kg,9.8N/g, 1KN/g大约是100kg(0.1吨), 问:软件屏幕右下角的“单元捕捉控制”的等分点的数值无法显示,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 答:这是由于显示器的分辨率不够造成的,可以调大分辨率(一般大于1024x768即可),如果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无法达到要求,解决的办法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属性/属性/设置/高级/常规”把“DPI设置的值”调小即可显示出等分点的数值,不过这样会使得文字的显示有点模糊。 问:使用“消隐”功能,以平面显示图形,选择柱的时候有时候选择不上构件是什么原因, 答:使用了“消隐”功能,选择柱的时候,框选则需选择整个柱的范围,而不像线框显示时候只需要选择柱的点。 问:如何显示节点坐标轴,如果需要单独定义,如何定义, 答:“显示”按钮,“节点”下选择“节点局部坐标轴”可以查看。在“边界条件>节点局部坐标轴”中可以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 问:如何从MIDAS表格文件中拷贝东西到excel改动后,再回到MIDAS中继 续工作, 答:相当于两个excel表格互相拷贝,从MIDAS表格文件中拷贝东西到excel改动后,再拷贝回到MIDAS表格中即可。 问:浮动工具条拖动以后放不回去该怎么解决, 答:点击电脑的“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编辑器”的树形菜单中找到MIDASGEN的安装目录,选择里面的 “TOOLBAR_LAYOUT”,将其删除,然后在“开始”菜单注销当前用户或者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中DXF文件的应用 问: 在SPC(截面特性值计算器 答: 步骤如下: 1.先在Tools>Setting中选择相应的单位体系。如果在CAD中按米画的则选择米。 2. 然后导入DXF 3. 然后在model>curve>intersect中进行交叉计算,以避免在CAD中有没有被分割的线段。 4. 在Section>Generate中定义截面名称。 5. 然后计算特性值。(也可直接在第4项中计算) 当截面中有25 b. 在Section>Domain Material中选择各区域材料。需先定义材料名称和特性值。 在赋予各区域材料特性时,应选择某个材料为基本材料,一般选择混凝土。 在计算不同材料组成的截面的特性值时,应选择相应的单元尺寸。一般来说划分越细越好,但划分的太细计算时间会很长。一般在钢骨混凝土中选择钢板厚度的一半即可。 问: FEmodeler中DXF文件的应用, 答: 在FEmodeler中导入dxf文件并划分网格的步骤如下: 1. 先在view>Grid>Seting中定义Grid size。如果您在Dxf文件中是按米画的,则定义为0.1即可,若为mm则可按默认值500。 2. 导入DXF后应进行一次交叉计算(分割交叉直线).在model>curve>intersect。 3. 然后开始划分网格.在Mesh>Auto Mesh>Planer Domain中定义网格大小,选择Mesh inner Domain和Include Interior point可包含内部的直线和点划分网格。如果对不同区域可先分别定义Part。对不同的PART可定义不同的网格大小。 问: 在FEmodeler中定义Part的方法, 答: 步骤如下: 在EDIT>PART>Crete中定义各PART的名称 在EDIT>PART>ADD中定义各PART。一个PART必须是一个封闭区域。 问: 我在FEmodeler中定义了PART,但是对该PART不能划分网格? 答: 一个PART必须是一个封闭区域,请检查一下区域是否封闭。 另外与其它线段无连接的端点显示为蓝色。 26
/
本文档为【MIDAS 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20060609】,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