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长河》夭夭与《边城》翠翠

2019-01-13 5页 doc 16KB 1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长河》夭夭与《边城》翠翠沈从文的“夭夭” 沈从文是湘西的信仰者,他一辈子都在写湘西,将湘西打造成一个充满梦幻的希腊神庙。从《边城》《三三》到《长河》《贵生》无不是对湘西的赞美与哀叹。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湘西在时代风云变幻下的“常”与“变”,那里的淳朴正一步步被现代文明冲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便是《长河》与《边城》。 《长河》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他本来打算写四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一卷。并且还有许多“触犯当政者的言语”被大量删掉。虽然现存下来的《长河》不完整,但这并不影响它的艺术性。 一、沈从文笔下的《长河》及人物分类 沈从文笔下...
《长河》夭夭与《边城》翠翠
沈从文的“夭夭” 沈从文是湘西的信仰者,他一辈子都在写湘西,将湘西打造成一个充满梦幻的希腊神庙。从《边城》《三三》到《长河》《贵生》无不是对湘西的赞美与哀叹。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湘西在时代风云变幻下的“常”与“变”,那里的淳朴正一步步被现代文明冲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便是《长河》与《边城》。 《长河》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他本来打算写四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一卷。并且还有许多“触犯当政者的言语”被大量删掉。虽然现存下来的《长河》不完整,但这并不影响它的艺术性。 一、沈从文笔下的《长河》及人物分类 沈从文笔下写的多为乡下人,《长河》当然也不例外。《长河》这一故事就发生在辰河乡下地方。以橘子为线索,介绍了辰河流域近三十年来风土人情的变化。以辰河边上的橘子丰收开头,引出辰河人民发家的方法:要么靠土地吃放,要么靠水发家,或者在水上发家后仍回到地上买几亩地置几座宅子,开个油坊过日子。当遇到迫害家破人亡时仍回到水上去,能东山再起,是好:若不能就躺在了水里。辰河那里出产萝卜、橘子,靠地发家就钟橘子、萝卜,靠水发家自然就开客船。于是就有了文章的主角靠水发家的藤长顺,及她可爱的小女儿“黑中俏”-夭夭,因藤船长支助而成为半个家人的老水手,藤长顺的干亲家商会会长,当地势力任务保安队队长以及各商船上的水手。 这几类人物经常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出现,我们可以将其分个类:“夭夭”一类是沈从文文中的女神,是沈从文对湘西美好事物的精神寄托,是他的梦。沈从文少时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与杀戮,所以他追求美好人生、善良德性。“夭夭”一类人正是他的追求在他触及不到的世界中的体现。如《边城》里的翠翠,正直、朴素、信仰简单:《三三》里的三三,单纯、朦胧,这些都是沈从文对湘西纯净、梦幻的追求。 “藤长顺、商会会长”一类是当地有名的乡绅,他们往往扮演着救助贫苦人士,主持乡中大事的角色,是一乡之长。如《边城》中的顺顺,每次端午赛龙舟是他家的吊脚楼总是“贵族”的看台,救溺水的人他也总抢先,翠翠爷爷死后他帮忙安排后事照顾翠翠。《长河》中的滕长顺开头唱大戏来庆祝乡里的丰收。《神巫之爱》中的族长主持祭神大典,接待神巫。这种乡绅的心灵还是干净的,他们还能为乡民提供服务,这种人也带有人性美。 “保安队队长”一类是当地的恶势力,他们借助自己的权力或钱财无恶不作。如《长河》中的保安队队长想以送礼为由骗藤长顺一船橘子,并用权力威胁如果藤船长不给橘子就派人来砍了他的树;《贵生》中的四爷强娶金凤,造成贵生的悲剧。这些人是沈从文所痛斥的。这类人要么是封建的残留,要么就是唯利是图的庸人。 “水手”一类人,他们是社会的最低层人民,他们辛苦劳作、被压迫,可还是乐观的活着。他们多数时日生活在水上,所以船到码头时他们便趁机找女人,来发 泄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忧郁。《柏子》就写的是柏子如何去找女人来发泄自己,在发泄完后又开始迷茫以后该怎么过。《丈夫》写黄庄的男人让女人在船上做妓女,而她们的服务对象就是船上来来往往的水手。同时每到有船到码头时给沉静已久的小镇注入了一丝活力,他们带来了上游新的消息,外面的传闻轶事。如《长河》中的老水手向商船上的人打听城里的新生活。《边城》中的爷爷问船上的水手顺顺家老二的婚事。水手几乎在沈从文的每篇小说都出现过,沈从文对他们的生活描写得很细致,通过他们来表现下层人民的艰辛,反衬统治的残暴。 二、《长河》与《边城》 《长河》与《边城》是沈老不同时期的创作,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边城》是牧歌情调的浪漫主义之作;《长河》则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是对沈从文现实的关照。 夭夭和翠翠 翠翠是淳朴的、天真的。她很简单,简单到不去观察周围的人情世故。老二对他爷爷态度的变化那么明显,她却浑然不知。她对于爱情是青涩的、朦胧的。她身上拥有沈从文求而不得的东西。翠翠很羞涩对于婚恋之事她听都不能听。爷爷每次想询问她对于大佬和二佬的看法是她总是嗔怪爷爷不规矩。她喜欢二佬,却不敢说出来。傩送老二从川东压货回茶峒喊过渡时,翠翠先赶下河去见过渡的是老二,像小兽物见猎人一样,回头就往竹林里跑。可这时老二已经看见她,她这种行为无疑让刚失去哥哥的老二心中发冷。我认为翠翠的悲剧是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向往太过于朦胧、含蓄,让老二捉摸不透,像捉迷藏一样。这不是成熟的爱,爱需要坦诚。 而这一点夭夭做的很好。夭夭很聪明、大方,有现代女性的气息。在读作品是可明显感觉到夭夭已近没有翠翠身上那股青涩的味道。当别人谈及她的未婚夫六喜时,她不像翠翠那样跑开,她能默不作声听着。当保安队队长调戏她时,她也能从容应对。一家人为商会会长下橘子是,其他人墨守成规在树上摘橘子,只有夭夭拿个竹竿上面套个网子,在地上跑来跑去,可见夭夭的活泼、聪明积警。 但夭夭是翠翠的化身,翠翠孕育了夭夭。夭夭身上也承载着沈从文的美好寄托,只是时代不同人物的个性有了些许变化而已。在《长河》中只有夭夭是最单纯,最没有忧虑的。她有良好的家世生活物资没有麻烦;她机智聪明能与干爹、嫂嫂搞好关系;她不用为爱情烦恼,她只需一日日健康的活着。夭夭比翠翠成熟,她是翠翠的成人版。 老水手与翠翠爷爷 我认为老水手也是翠翠爷爷的翻版。在“长河枫木坳”一段中有这样一段:“老水手坐在石条上打火镰吸旱烟,耳朵里听到远村里锣鼓声响。“夭夭,你听,什么地方打锣打鼓……”与《边城》中一年端午翠翠与爷爷在门前菜园的情景一样。并且老水手与翠翠爷爷一样受到当地人的尊重。翠翠爷爷端午上街时有人送粽子、肉吃:老水手也有人送碗大的栗子吃。他们都乐于助人,大热天都摆茶水免费供路人喝。只不过老水手的视野比翠翠爷爷广阔。他关心时事,他去外面闯荡过,阅历比摆渡爷爷丰富。 环境差异 《边城》的环境是封闭的,完全集中在茶峒小镇。《边城》里的人几乎与世隔绝,外面的生活对这里的人没有造成任何干扰,这里仿佛诗歌可以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而《长河》中环境较开放。有强烈的城乡文明冲突。如城里橘子很贵,一个橘子分四人吃,将橘子划开挤水吃,能大补,并且他们只吃西洋橘子的观念让老水手等人感到很可笑。城里“新生活”要求走路得走右边,上街衣衫要整洁,让整天光膀子的水手难以接受。城里女学生不穿裤子让乡下人觉得很搞笑。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城乡文明冲突,实质上在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入侵下,这个地方的“变”即农村所存的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之的是二十余年实际社会培养成的一种唯利是图庸俗人生观。这些才是最可怕的。 三、语言特色 我认为从《边城》到《长河》沈从文的语言风格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都一样的质朴、清晰,有真意、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感。善于运用湘西的方言及俗语如:“这修船匠冬瓜葫芦一片藤,牵来扯去,把个长顺笑得要不得”“尿脬上花,外面好看,里面是空的”“大哥,吃橘子打口干吧。”等等,浓厚的方言色彩使文章具有趣味性、独特性。此外,《长河》这篇文章还有些意识流的感觉,作者任凭记忆发展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文章趋于散文化,使刚看时有些不知所云之感。虽然《长河》没有写完可却没有人续写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长河》虽不如《边城》那么有名,但《长河》的艺术价值却不在《边城》之下。《长河》用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展现了湘西世界的“常”与“变”,唱出沈从文生命的理想之歌。
/
本文档为【《长河》夭夭与《边城》翠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