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

2017-10-16 50页 doc 214KB 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 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单选) 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问世,标志着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2、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Aesthetica,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3、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认识论。 4、“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哲学思辨。 5、《诗学》一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6、刘勰的文学理论...
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
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 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单选) 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问世,标志着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2、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Aesthetica,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3、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认识论。 4、“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哲学思辨。 5、《诗学》一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6、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名为《文心雕龙》,又是美学著作。 7、人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精神关系 8、在人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众多关系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是实用关系 9、提出“美与善相统一”论断的人是苏格拉底。此观点的长处是肯定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 10、认为动物也有美感也会进行审美活动的人是达尔文 11、“快乐说”和“心理距离说”等美学学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方法 12、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把山水自然开始作为绘画和文学的题材,这标志着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13、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伍举。此观点是以善为美。虽然肯定美必须以无害为基础,但忽略了美的特点。伍举论美的资料保存在先秦著作《国语》中。 14、以费希纳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实验美学 15、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移情说 16、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丹纳 17、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与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开始于对工具的制作和观照 18、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9、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历史性。 21、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性,这意味着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在性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22、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3、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有总的指导意义。 2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5、“劳动创造了美”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出来的。 26、“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论断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27、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 28、异化劳动究竟是创造美还是制造丑,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29、在众多的上层建筑中,离经济基础最远的是艺术。 30、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31、孔子提出了“里仁为美”的观点。 32、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需要。 33、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考。 二、多选 1、人类心理活动包括知、意、理三个方面。 2、与美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3、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伦理现象。 1 4、提出“由下而上”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美学研究方法的有费希纳、立普斯、丹纳。 5、“快乐说”的代表人物是格兰特•艾伦和亨利•马歇尔。 6、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审美意识的产生、美学思想的形成、美学学科的建立 。 7、美学思想具有两个基本特点:a借助语言形式传播;b具有理论的形态。 8、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专门的美学著、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9、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和黑格尔。 10、美学研究对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导致这种复杂性的原因A与人本身的复杂性有关B与审美对象的复杂性有关C与审美现象的复杂性有关 11、我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有:A美以及美的规律B美学是艺术哲学,其研究对象是艺术C以美感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D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2、人与周围现实世界的关系有实用关系、认识关系、伦理关系、精神关系 13、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b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c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14、美学要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应该包含A审美主体B审美客体C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三方面的内容。 15、美学之所以要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是因为A可以了解审美观念历史发展轨迹B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种种审美现象 16、美学之所以要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因为艺术有以下特点:A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B艺术欣赏是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C艺术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E艺术最明显地反映了时代的审美观念 17、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有a方法的多样性b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有关c各种方法具有不同层次 18、在美的鉴赏活动中,总会受到审美主体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根本的是鉴赏能力和审美态度 19、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如:A哲学的方法B艺术学的方法C心理学的方法D伦理学的方法E人类学的方法 20、美学研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历史与逻辑的统一c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整个体系 2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B美的规律的理论C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D艺术本质的理论 三、名词解释 1、鲍姆嘉登: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1750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宣告了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被美学界尊崇为“美学之父”。 2、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 三、简答题 1、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答: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2)美学与人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即使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的。3)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4)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这样,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答:美学与哲学有联系:1)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独立前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2)美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3)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4)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的斗争也会在美学中清晰地得到表现。美学与哲学有区别: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2 答:1)美学要研究各种审美现象,艺术则是最重要的审美现象。因此艺术既是艺术学的对象,同时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2)在历史上,许多美学著作往往同时也是艺术理论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刘勰的《文心雕龙》。3)美学和艺术学所研究的有关艺术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往往一致,如艺术典型等。 5、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怎样, 答:1)美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诸如直觉、知觉、意象、领悟等等,因此,研究美学也就必然与心理学有关,否则,美感研究也就不会深透。2)美学史上的许多美学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美和审美的本质问题,如西方近代美学中颇有影响的“快乐说”、“距离说”、“移情说”、“精神分析说”等等。 6、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怎样, 答:1)善与恶等价值判断是伦理学要研究的问题,美与丑等价值判断则是美学要研究的问题,两者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显的;2)但是,善恶美丑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比如,美的东西应该是善的,恶的东西往往也是丑的。3)历史上不少美学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我国的孔子等往往在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时,把它们与善、恶等问题联系起来考察,都强调了美与善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苏格拉底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的论断,孔子提出了“里仁为美”的观点。这样就使得美学与伦理学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7、达尔文的“动物美感说”错在哪里, 答: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许多高等动物也像人类一样,能够进行审美活动。他说:“几乎不容置疑的是,许多动物能够欣赏美的色彩,甚至美的形式,例如,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会努力在异性面前展示它们的美,这就是一个明证。”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1)审美不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2)美感反应也不是一种生理上的满足,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这些却都是动物所不具备的。3)不少动物虽然会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美,或者会对异性所展示的某种色彩、声音引起特定的反应,但这是一种生理性反应,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性选择,而不是对美的展示或欣赏。达尔文却把本能性的反应说成是美感,这是不正确的。 8、自然美是人创造的吗, 答:是。我们说世界上一切的美都是人的创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当然也包括在内。可是有人却认为社会美和艺术美是人的创造,自然美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属性,与人的创造无关。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搞清楚下边两个问题:1)自然与自然美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是人的创造。自然美是自然领域中显示出来的美,它当然离不开自然,但更离不开人、离不开社会。它是人的创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自然美与实践的两种形式关系。A直接的形式,自然美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直接整治过的自然所产生的美,这些美都直接地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B间接的形式。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了与人生对立关系的自然所产生的美。以飞雪的美为例,飞雪的美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欣赏对象,与人的实践有关。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很低,无法抵挡飞雪的威胁,这时的飞雪是不美的。随着人们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水平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了,飞雪对人的威胁也就基本解除,这样,它与人们的关系也由对立转向亲近。再加上飞雪具有一种非常宜人的自然素质,从而具有无比动人的审美属性。此时,飞雪的自然属性仍然没有变,可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它却成了人的欣赏对象。因此,飞雪固然不是人所创造,飞雪的美却是人创造的,一切自然美都是人创造的。 9、简述自然美的发展与人的实践。 答:1)自然美是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同样,自然美的发展也是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任何情况下,自然美都是人生价值的具体显示。2)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由于没有人和人的实践,自然界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3)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人的实践活动还不能很好展开,人的自身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大自然要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是困难的。4)只有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人类的各种能力得到巨大的提高,这时,大自然也就从过去令人可怖的对象成为人类可亲近的对象,于是也就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5)历史上,自然界中最早与人建立审美关系的对象是动物而不是植物。这是因为他们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动物,最能显示他们本质力量的对象也是被他们猎取的动物。只有当他们的生产生活由狩猎发展到农业,他们才与植物打交道,他们的装饰品也随之由动物装饰发展到植物装 3 饰。 总之,自然美有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拓展的过程,但这种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各种主体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10、“环肥燕瘦之美”说明了什么, 答:1)“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十分典型地揭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形容美女不同体态的一句成语。环肥是指唐代美女杨玉环,她体态丰腴,却有令人销魂之美。燕瘦是指汉代一位名叫赵飞燕的艺妓,她虽身材苗条,但也很美。2)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体的美与其他的美一样,与一定的时代风尚有关,唐代以胖为美,汉代却以瘦为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这在服饰打扮上尤为明显。这既使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美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3)人体的美在胖与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可塑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又不是无边无际的,它存在一定的度,一是不能违背生理发展的规律性,二是不能违背人生活动的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片面地追求胖或瘦,超过了一定的度,只能走向美的反面。 11、《欧米哀尔》何以会美, 答:1)《欧米哀尔》(又名《老妓》)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雕塑大师罗丹所创作的一尊塑像。生活中的欧米哀尔是一名妓女,年轻时十分漂亮,可是,罗丹表现的却是她老年的丑相。当年这尊塑像在卢森堡美术馆展出时,有内行的欣赏者发出“丑得如此精美”的赞叹,这种赞叹是正确的。2)艺术的美不在于对象是否美,而在于艺术家创造得是否成功。生活中的欧米哀尔,其形体无疑是丑的,但艺术作品如果创造得好,作为艺术形象来说仍然是美的,雕像《欧米哀尔》应当是属于这样的作品。3)曾几何时,雕塑艺术只有表现美的对象,而不能表现丑。罗丹的《欧米哀尔》显然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反叛。他认为雕塑可以表现丑,关键是艺术家必须掌握化丑为美的“点金术”,这就是典型化。在《欧米哀尔》中,这位老妓的外形虽然还是丑的,但是由于艺术家的创造,使得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她的丑成了她坎坷人生经历的苦难印记。面临这部“打开的书”,欣赏者在获得审美愉悦之余必然也会进行深深的思索。无疑这是一部很美的作品,是雕塑领域的经典之作。 12、为什么美学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 答: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人类的审美现象涉及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然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无比广阔和复杂的,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变得困难起来。2)审美现象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更增加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3)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阶级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重要特征,也是造成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意见分歧的重要原因。4)在审美活动中还存在着美丑转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丑的事物经过特殊的处理就可以转化成美的事物。正是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得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从而造成了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 13、简述我国当代美学界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 答: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界对美学中的许多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争论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有四种主要观点:1)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其理由是a能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B有很大的涵盖面,可把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全部包括进来。C从方法论上看,深入研究生活美,就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2)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其理由是:a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都是联系艺术来谈美学问题的。B艺术在质、量和社会作用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实际生活中的美。C从方法论上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就会更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3)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感体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这样,既有中心又抓信了美和艺术。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强调从审美实践出发,把审美活动看作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活动也不断丰富的扩大。 14、什么是“自下而上的美学”, 答:1)“自上而下的美学”是一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相对立的美学研究方法。它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实验心理学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于1876年出版的《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来的。2)费希纳把柏拉图以来,特别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认为这种美学所采用的是一种思辨演绎的方法,容易产生忽视个别,甚至以一般代替个别的毛病。因此,他觉得美学研究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就提出 4 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创建了实验美学,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a他坚持从感性的经验出发,通过大量的具体材料来总结、归纳具有普遍性的美学原理。b他采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主要是对一定人群进行心理测试,以此来测定各种令人愉快的审美形式。C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十三条审美心理学原则。费希纳尽管在具体做法上有些简单,缺乏足够的科学性,理论上的创见也不突出,但是,他所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研究的思路,导致了现代西方美学研究重心从美的本质(审美客体)向审美经验(审美主体)的转移,也促使各种形形色色的审美心理学派别、思潮的不断体现。费然纳被人誉为“现代西方美学之父”,把他的美学称为“美学上第二新纪元”。 15、简述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的关系。 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与美学的联系也十分密切。二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人类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与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就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凭借唯物辩证法,可以科学地揭开美和艺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2)强调客观,尊重现实。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强调对于客观存在、客观规律的尊重。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美学,就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存在的人类审美现象出发,来研究审美活动的规律。这也就可以使美学研究避免许多理论上的错误。3)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渗透着历史辩证法,人类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美学研究不能割断历史,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点就能科学地揭示美学发展的轨迹。 16、简述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答:美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美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1)多样性。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美学的研究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可以有哲学方法、文艺学方法、伦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各种研究方法都可以抓住一个侧面,来研究美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2)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有关。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只有与人生价值相联系,把具体的审美现象与人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联系起来研究,才有可能科学地解释历史的和现实的审美现象。3)多层次性。美学研究可有多种方法,而多种方法间又可有不同层次。A有最基本的方法与具体方法之别。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对各种具体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各种具体方法之间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各种具体方法在应用中也不能等量齐观,它又可有层次上的区别。 17、美学研究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的基本原则。 答:美学研究中可采用各种具体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审美活动的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研究各种复杂的审美现象,从运动变化中,从审美现象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实质。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类的审美观念同样也在历史地运动着变化着。因此,美学研究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本质。但是,审美活动又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因此,美学研究又要珍视现实贯穿逻辑的方法,也就是要抓住具体的审美现象,深入探究它的奥秘,把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统一起来。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美学研究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又要从人类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实际出发,详细占有大量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切莫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使美学成为空中楼阁。 1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实践论)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这三个部分是统一在一起的,是不能机械分割的整体。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3)美学中的许多问题,诸如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等等,这些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有紧密的联系。即使某些问题只侧重哲学中的某一部分,但也不能与其他部分分割。4)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关审美欣赏理论中,不难看到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了其不可动摇的基石。在其他一系列美学问题的论述中,我们都可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基石的作用。 5 19、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怎样,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作过详尽的论述。他们论述了异化劳动对审美活动的影响。马克思说:“(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这说明异化劳动具有两重性,既创造了美,又制造了丑。此外,马克思又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审美能力。恩格斯也说:“这种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除吃饭和睡觉所必须的时间以外的一切时间,使他没有一点空闲去呼吸新鲜空气或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更不用说精神活动了,这种工作怎么能不使人沦为牲口呢,”这就是说,劳动虽然创造了美,但这美却与劳动者无缘,因为过度的操劳和贫困的生活,使他们丧失了自由,从而也丧失了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 四、论述题(其中有黑体字者,可以做简答题) 1、什么是美学,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1)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与人文学科中的其他学科,如哲学、文艺学、伦理学、心理学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美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2)美学只与人类有关,因为只有人才会审美,动物是与美无缘的。因此,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即使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加以研究的,而不是与人无关。3)美学与人生价值有关,因为美学要研究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这些问题都与人生价值有关,因为a只有人的价值的实现,客观世界才能有美,也只有人的价值的不断肯定,才能促进审美范围的不断扩大。比如,在远古时代,自然之所以不是人的审美对象,就因为人类还不能充分认识自然、驾驭自然,大自然对人还是恐怖的,故也无美可言。只有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自然才与人亲近起来,也才有美。后来,随着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人的审美视野不断扩大,美也越来越丰富,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到了魏晋以后,山水花鸟画也盛行起来,如果离开了人的价值,自然界也无所谓美,更谈不到美的发展。b美之所以有价值,也就在于它对人生有意义。从人的物质生活来看,不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物质消费,都离不开美。从物质生产方面来看,凡是真正懂行的企业领导,他们在生产中,既会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会注意产品的审美功能。许多企业家都自觉地把美学引进了企业。纷纷成立工业美学公司、企业美学、劳动美学、技术美学等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产品。从物质消费方面来看,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了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消费要求,在现代社会,这种审美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衣服不仅要能保暖,而且还要讲究款式的美观。饮食不仅要能吃饱,还要“色香味”俱全。再从精神生活来看,人也要有精神上的满足。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美依赖于人生,人生也需要美。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是否充实完善的标志,没有美的生活是十分枯燥的生活,不会审美的人是不完善的人。因此,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经历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美学思想的产生和美学学科的形成这样三个历史阶段。1)审美意识的形成。人类审美意识的诞生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在类人猿的进化中,用自己解放了的双手,对石块加以砍削凿磨,制成了第一把石刀,这就意味着人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开始。当初,人类加工石刀,是为了好用,这是一种实用意识。后来,当他们觉得这种或方或圆或对称的几何形状不仅好用,而且好看,于是产生了惊奇感、喜悦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再后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审美意识也得到发展,人们不但美化工具、美化生活用具,甚至进一步出现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总之,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过程,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看到了自身,从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2)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审美活动的发展,使审美意识更趋深刻和细致,为美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不过审美意识还不是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只是对审美现象的一种感性直观,而美学思想则是对审美现象的内在本质所进行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必须具备两大特点:a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必须具有语言文字的形成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B美学思想必须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很显然,美学思想的形成还是文明时 6 代的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在许多理论典籍中都记载着思想家对审美问题的自觉思考。如伍举的无害为美说,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庄子的虚静说等等。在西方的古希腊时代也是如此。自此以后,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美学思想显得非常丰富、深刻。3)美学学科的建立。美学思想毕竟还是一种零散的观点,缺乏严密的系统性,还不能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学科的建立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要有代表性的美学专著,b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出版了,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美学专著,书中也明确提出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这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美学诞生了。后经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努力,又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和西方现代美学的兴起,使美学又出现了新的局面。现在,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发显露出其勃勃生机。 3、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 答:美学研究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理论依据是: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美学研究必须以它为出发点。a人的生活总要与现实发生一定的关系,否则人就无法生存。b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就构成了人与现实世界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可分两大类:物质关系.如满足人吃喝住穿需要的实用关系,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精神关系。如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等。C不仅不同对象可与人发生不同的关系,即使同一对象也可与人发生多种关系。如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可以保暖,这是实用关系。对衣服的质料和制作进行研究,这是认识关系;从色彩、款式是否好看,这是审美关系.d审美关系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它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审美关系由主客体两方面组成,因此,美学既要研究审美客体,又要研究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审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即美感的形成过程、美感的性质和特点等等,还要研究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如美与美感、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以及研究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艺术品、工艺品以及大量存在的包含了人类审美创造的物质劳动产品。2)美学必须要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这是因为:a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审美观念历史发展的轨迹,有利于我们为美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B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上存在的种种审美现象。3)美学应当以艺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众多的研究对象中,必须有主次之分,这个主要对象应该是艺术,只有抓住了艺术,才能进而更有效、更深刻地去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对象、审美经验等问题。因为:这是由艺术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所决定的:a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B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行为,它最能代表审美的特点。C艺术是高级形态的美,抓住艺术,才能更有效地去研究特定时代的审美观念。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答: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所创立的美学理论。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我们顺理成章地领悟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命题。此外,马克思还对美感的起源和发展都作了很好的论述。2)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不是任意的活动,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活动。在《手稿》一书中,他对比了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劳动的区别后,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内涵,这就是人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即“内在固有的尺度”与具体事物的客观属性,即“任何物种的尺度”结合起来,人正是在劳动中运用这样的规律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这一美的规律,既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人类的审美创造作了深刻的理论概括。3)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作过详细的研究,批判了异化劳动的严重弊病,又指出了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他们认为异化劳动既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异化劳动既制造丑,又创造美,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审美能力。4)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首先强调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依赖关系;但是,它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又比较远,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介,并不像政治、法律制度那么直接。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掌握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典型化的方法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5)马克思主义美学对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真实性、典型性、还有悲剧、喜剧等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 7 5、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这一论断, 答: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这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它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而揭开了美产生的奥秘。2)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有的。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可以有许多具体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劳动,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产生的终极原因也只能是劳动。对于“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我们应该作许多方面的理解。1)劳动创造了人的审美器官。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感觉既有动物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美感也当如此。正是由于劳动,人脑才能有别于猿脑,才能有马克思所说的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及恩格斯所说的能够从事绘画、雕刻和拉小提琴的手。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个世界历史,其核心就是劳动的历史。2)劳动创造了人的审美需要。原始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审美需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他们最迫切的是维护自己生存的物质需要。后来通过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丰富,不仅有了物质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于是美感也就产生了,他们不仅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而且还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世界、欣赏世界,不断与周围的世界建立审美关系。3)劳动创造了美的对象。有了审美器官和审美需要,于是原始人就会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如从审美角度把劳动工具制造得更加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从野兽身上取来爪、牙、骨等作为装饰品来美化自己,他们还在实践中创造诗、歌、舞等艺术作品。此外,也正是由于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驽驭自然的能力,使原先陌生的、恐怖的自然变得亲近起来,从而渐渐成为美的对象。总之,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也创造了美。 6、如何理解马克思对“美的规律”的论述, 答: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对“美的规律”说过这样一段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2)这段话马克思的本意是要区别动物的活动与人的生产劳动的界线,但由于提出了“美的规律”的论断,因此,对美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马克思认为,动物的活动,都是按照本能来进行的,人的劳动却是按照两个“尺度”来进行的,因此,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4)那么,什么是美的规律呢,这就涉及到对两个“尺度”的理解。对此,美学界存在很大分歧,但较多的人认为,所谓“物种的尺度”,是指客观的尺度,即人自身的目的性。人的生产劳动就是按照这种合规律性(即真)与合目的性(即善)相统一的尺度来进行的,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如造房子,既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施工程序,又要考虑房子的使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一座美的房子。5)如果人的劳动违背了这两个“尺度”,造出来的产品就是废品、次品,就是丑,正因为人具有能够遵循事物客观规律性和自身主观目的性从事创造的本质力量,并把这种本质力量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中通过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从而产生了美,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基本涵义。 7、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答:与以往的美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鲜明的特点: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美和艺术的起源时,高度强调了人类劳动实践所起到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一再指出“劳动创造了美”,恩格斯在论述从猿到人的过程中也强调了生产劳动对艺术起源的作用。他们一致指出了生产劳动对发展包括美感在内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影响。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美和艺术,也没有人的美感。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在《手稿》中,从本源上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现实表现上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强调把美的本质问题与劳动相联系,其实也就是与人的本质相联系,强调从人的本质出发来探讨美的本质,这样就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3)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能通过改造自然使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从而确证和显示自己作为人的特殊本质。人既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又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人类的审美欣赏活动、审美创造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相契合、相融合的结果。4)在美学中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种种美学问题的论述都娴熟地运用历史的眼光加以审视,处 8 处贯穿着历史的观点。不论是对美、艺术和美感,还是对悲剧和喜剧以及各种艺术思潮,都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论述,从而使他们的美学观点把历史和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理论力量。 8、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这是马克思从本源上对人的本质所作的重要论述。我们知道,人与动物都会从事活动,但人的活动要超越动物。所谓自由,就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所谓自觉,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意思。这就是说,人的活动既能按照客观规律,又能按照自身目的。这种合规律性(真)和合目的性(善)相统一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如果人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把显示自己聪明、智慧、才能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转化成一种光辉的生动形象,这就是美。马克思正是通过人的本质来抓住美的本质。动物的活动是盲目的,既不自由也不自觉,完全是一种本能活动,因此,美也与动物无缘。 第二章美论 一、单选 1、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 2、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他是西方美学中最早把美和美的东西加以区别的。 3、参与跟柏拉图对话的有道德家苏格拉底和功利主义者希庇阿斯。 4、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对美的基本看法是美在于形式,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及黄金分割等形式。 5、《诗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6、提出“曲线比起直线美,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的是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 7、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的人是达•芬奇 8、提出“自下而上”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人是费希纳 9、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人是柏拉图。“理念说”是一种万古如斯、永恒不变的理念。 10、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是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11、黑格尔对美下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学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12、柏拉图和黑格尔都是“理念说“的代表,他们对理念的看法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静止的,黑格尔认为是发展的 13、黑格尔对认为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14、把美的本质和源泉看做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的人是弗洛伊德。 1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的领域。 16、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这样的话“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17、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和快感的美学家是康德。 18、康德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在于把美学研究从客观世界转向了主观世界。 19、休谟等经验派美学家对美的看法是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美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经验。 20、桑塔耶那说:“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21、集体无意识说的倡导者是荣格 22、“美在关系”说的代表人物是狄德罗 23、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这一命题出发,进一步强调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24、“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与“一幅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艺术美与自然美 25、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论断,其最大的长处是把美视为非常现实、可亲的现象 26、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种美论的基本观点是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27、认为“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这种美论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客观的 28、苏东坡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美是主 9 客观的统一论者最爱引用的例证。 29、认为“美是客观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种美论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0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的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个客观与人的劳动实践分不开。马克思的这一转移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的。 31、美与人的关系是美是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 32、“移情说”认为美是主观感情的外射。在说明“蜡炬有心也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美在移情” 33、有人认为,“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之所以格外壮观、格外美,其原因在于距离 34、“美在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布洛。错误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性质上来探究美。 35、陶渊明在《诗品》中被列入中品,唐人选诗,没选杜甫,对此类现象最惯用的解释是时间距离 3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美在距离”。 37、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这是因为欣赏者没有处在自由的精神状态 38、黑格尔说过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39、鲍桑葵曾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有哪一个美的定义是否得到举世公认”,这种说法符合实际,指出美的难解性。 40、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41、《新美学》一书的作者是蔡仪。他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42、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中国当代美学家是李泽厚。 43、主张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代表人物是朱光潜。他认为“物”与“物的形象”不同,主要是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44、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学美学流派。 45、美的本质研究就是应多层次、多视角地对美的本质问题做出新的探索。 46、马克思提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47、“美可以在人类社会以前存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8、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的内涵是有了人,世界才有美。 二、多选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美学家有:a毕达哥拉斯b西塞罗c托马斯•阿奎那 2、形式美的规律有A均衡与对称B黄金分割C秩序与比例D和谐E多样统一 3、《最后的晚餐》的美,决不仅仅在于作为形式因素的光线,而在于a人物的心境b画面的主题 4、美与实用功利的关系是:a美是非实用的b美是有用的c美与实用功利是有关系的 5、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美学家有休谟、马歇尔、康德 6、从无意识的角度去探讨美的美学家有弗洛伊德和荣格 7、狄德罗从“美在关系”的论断出发,把美分为:真实的美、相对的美、外在于我的美。“外在于我的美”狄德罗又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8、“美在愉快说”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下述偏颇:A美可以是愉快的,愉快却不一定美B要花大力气来说明美感不同于快感C容易把美学研究引向庸俗化 9、我国当代美学大讨论中,对美的本质的看法有以下几种观点: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0、在我国主张美是主观说的美学家有高尔太和吕荧 11、认为美是无法定义的美学家有:a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大画家A•丢勒b十八世纪的 A•阿里生、c托马斯•理德d英国美学家维特根斯坦 12、西方某些美学家反对给美下定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a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重大变化;b 10 国际文化交流促使美和艺术的多样化、复杂化。 13、“美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一观念,包括以下内容:a美由多方面的契机所形成、b美存在于主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C美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d美是许多规定的综合e美是多样性的统一。 14、审美人生观包括下述几个方面a人生意识b人生的反思与反悔c人生的价值 15、从心意状态探求美的代表性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有如下偏颇a容易混淆美与美感的区别。b失去衡量美的客观。 16、“移情说”的片面性有:a过分强调情感不及其余;b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C忽视外物本身某种性质和形式因素。 17、“美在于形式”的观点其片面性有:a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b没有考虑同样的形式也可构成丑;c没有考虑徒有形式而无内容就不美。 18、人的本质属性至少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三个方面。 19、人的本质力量由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组成,后者可包括思维力量、意志力量、情感力量。 20、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作为主体要有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力量;b作为客体要具有审美的属性;c主客体之间要发生相互转化和对象化的关系 21、美是一种社会现象,这是因为:A美是对人而言的,对动物没有美B美是人创造的,孤立的自然无所谓美C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D美对社会人生有重要作用 22、所谓人是“世界的美”,其基本含义有:A有了人,世界才有美B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C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 23、“美是自由的形象”,这种自由的内涵是自由的理想、自由的规律、自由的内容和形式 24、美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四层面。 25、美的创造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主客体相交融的活动、社会历史的活动 26、美的各个层面的作用表现如下:A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B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C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E心理意识层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心理特征 三名词解释 1|、《大希庇阿斯篇》: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的一篇对话,也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向希庇阿斯提出了一个“美是什么”的问题。尽管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未能对“美是什么”这个命题提出满意的答案,但他却提出了“美本身”这样一个重要命题,使我们认识到美和美的东西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美下的一个定义。认为美是理念,理念要直接呈现于客观现实的个在形象中,显现为感性的形象,成为我们感官感知的对象。 3、美在关系说:这是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他把关系当作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原因。这关系包括事物本身的关系、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事物与人的关系。关系是客观的,美也是客观的。 4、美是生活说:这是由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美学命题。他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5、美的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 6、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代表人物有立普斯等。 7、距离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有影响的美的本质理论之一,英国的布洛最早当成一种美论提出来。它要求物与我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四、简答题 1、简述美和美的东西的区别。 答:1)美的东西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但任何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美是 11 从各样美的东西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某一件东西当它与人处在这一特定关系时,它是美的;当它处在另一种关系时,可能变成另一种美或甚至不美了。美却是永恒的,不变的。3)美的东西不仅漫无边际,而且还会自相矛盾。同一件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美却是固定的、绝对的。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不能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5)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2、简评“美是形式”说。 答:提出“美是形式”或“美在于形式”的美学家,主要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及阿奎那、达•芬奇、荷加斯、费希纳等人。我们认为,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是一条历久不衰的求解路径,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但是这一求解路径还有许多片面性。1)脱离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来论述美的本质。要知道美固然离不开物,但更离不开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生价值的显示。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孤立的自然形式不论是曲直方圆都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固然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并不一定是美的,因为形式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与人生价值有关。3)认为美在事物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一定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总之,事物的客观物质属性是美的构成因素,但是,如果看不到美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是从客观物质属性中来探求美,或是直接把美看作是事物的感性形式,那是片面的。 3、简述美是“理念说”在西方的发展。 答: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的“理念”,就是超乎客观现实之上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从理念世界产生出来的,所以,它不属于主观范畴,而是客观范畴,理念说就是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来探求美的代表。1)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是理念”说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和《会饮篇》中明确把“美本身”说成是“美的理念”。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其原因就在于“分享”了“美的理念”,理念是美的本质,本源。他认为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2)罗马时代哲学家普罗提诺继承了这种理念说,认为“世界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型”。这个“理型”也即理念。但他又把这理念解释为神,认为世间的事物“由于分享了来自于神那里的理性,而成为美的了。”这样就使理念说更富有神秘色彩,从而成了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美学的思想源头。3)到了黑格尔那里,理念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也认为美是来自于理念,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由于理念是真的,因此美也是真的。由于美必须是“感性显现”,因此,它必须具有放光辉的感性形式。由于理念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创造,因此,美也是发展的、变化的。这些都是他远远超越柏拉图的地方,但他也与柏拉图一样,认为美不是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理念,因此,也就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潭。 4、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 答:这是黑格尔对美下的一个定义。他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念有共同之处,即都认为理念先于现实世界,是世界万物的源,也是美的源,但他的理论却又要高于柏拉图。他说:“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说得更严格一点,美与真却早有分别的……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美所作的一段很重要的论述。尽管他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东西,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头足倒立的,说得也有点神秘莫测,但他对美所下的定义及阐述却有其可贵的长处。1)他认为美或艺术不只是一种形式,而且也是有内容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理念,或意蕴、心灵,所谓显现就是现外形、放光辉的意思。当理念通过具体的、放光辉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这个理念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2)他认为美或艺术不只是感性的、形象的,而且也是理性的,是理性、感性的统一。因为美或艺术与哲学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理性因素,所不同的是,哲学中的理念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的,美或艺术中的理念,却要显现为具体的、动人的感性形式,因此,它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3)他还根据这一定义,认为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并通过心灵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观照自己、实现自己。对待黑格尔的美学,应该扬弃其唯心主义外壳,吸收其合理的内核。 5、简述“主观心意说”。 答:一些美学家从主观心意方面来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既不在于客观事物,也不在于客观精神,而在于主观 12 心意。其代表性的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等。“美在愉快说”又可以分经验派和快乐派等。“经验派”的基本特点是重视感觉经验,认为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惟一源泉。他们把美的根源也归结为感觉经验,认为外部世界所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如果是愉快的经验那就是美的,反之,如果这种经验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经验,那就是不美的,或者是丑的。美丑的根源不在于对象,而在于主观经验。这就完全抹煞了对象本身的审美属性,“快乐派”所强调的是快乐,美国的马歇尔认为“美就是相对稳定的,或者真正的快乐”。桑塔耶纳也说:“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这就把美完全看成是一种“主观的特性”。“美在无意识的欲望”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他认为美的本质和起源都在于无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是人的欲望在审美中得到满足的反应,没有这种欲望的满足,也就没有美。总之,“主观心意说”使美的本质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联系,这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这一求解路径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把美看成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完全否认了衡量美的客观标准。 6、如何看待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说”, 答:“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核心,也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美的本质和根源就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人的美感也就是欲望在想象中所得到的满足感。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是性的象征。表现了人们无意识中的性本能的冲动,从而补偿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性的满足。我们认为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揭开了无意识这个领域的面纱,深入到人类心理结构的最深处,这是他的功绩。但是他片面地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却不能不说是他的局限。1)他用性欲和本能冲动来解释美和一切艺术作品,不完全符合事实。不要说许多作品根本与性无关,就是像《俄狄浦斯王》这样的悲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恋母情结”。2)抬高了无意识的地位。人是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的很多活动包括艺术创造活动,虽然也有一定无意识的参与,但从根本上说却是有意识的。他把艺术和美以及一切创造活动都置于无意,是片面的。3)他虽然也说要发展人的理性生活,但他如此宣扬性本能冲动,这在客观上会给生活带来性自由的恶果。 7、如何理解从审美实践活动求解美, 答: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求解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东西,它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也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物,而是与人的劳动实践分不开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理解的客观。1)这个“客观”是由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形成起来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样,探讨美的本质的逻辑起点就不可能是别的,而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2)马克思主义还发现,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创造了人的价值。正是由于人在劳动中能够创造性地把人的本质力量转移到客观世界中去,使客观世界成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对象,从而使对象有了美。3)马克思还发现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和个性的人,而且还是社会化了的人,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这种社会化了的人,不是分裂的人、片面的人,而是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它包含以下五个要点:a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感性和理性的统一;c个性和社会的统一;d符合人类本能欲望的需要;e适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美离不开这种社会化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想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社会化了的人类审美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美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个基点上,马克思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的论述。 8、简析“美是完满说”。 答:“美是完满说”在历史上不少美学家都有过类似的主张,但内容差异却很大。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最完满的美,但这是理念的完满。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和17世纪德国理性主义者莱布尼兹主张美是完满,但这种完满却来自于神和上帝。鲍姆嘉登认为“完善就是美”,他指的却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看上去似乎是反对完满说的,其实他反对的只是美与概念的联系,他自己所说的“神美规范”实际上是完满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歌德也非常强调完满,他所指的完满是自然发展的完满,特征和性格的完满。任何事物,符合了自然的目的,健康地发展,这时就是美的。前面几位美学家所指的完满,都是要求美的形象必须符合预定的要领和目的,所以是唯心主义的,歌德主张的却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完满,这是唯物主义的。 9、简评“美在愉快说”。 答:此说是有一定道理的。1)美总是与愉快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2)由于愉快是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有人就着重于探讨内心的反应和人的美感体验,这样就有利于补救把美视为纯粹物 13 质属性所带来的局限性。3)从欣赏角度来说,审美的快感是无处不在的,甚至欣赏悲剧时,人们也会一面流泪,一面获得审美的满足。此说也有不少弊端。1)美可以是愉快的,但愉快却不一定美,如某种生理快感。2)主张美是愉快的人,常常要花很大的精力来说明美感不等于快感。3)把美感看成是愉快,容易把美学研究引到庸俗化的道路上去,把对美的追求当成庸俗享乐的追求。我们说美虽然使人愉快,但仅仅是愉快还是不能说明美。我们应当追问:为什么美能给我们带来愉快,什么样的愉快才是美的, 10、如何看待“移情说”, 答:“移情说”是现代西方美学中代表性的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情感,因而使人感到美。这种美论强调感情的外射。经过这一外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达到物我同一,从而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共鸣。此类移情现象,在生活中、自然中、艺术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一理论抓住了移情现象,强调情感,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片面性:1)过分强调情感,因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移情论者只抓住情感,而抹煞其他,如认识力量、意志力量等。2)人的本质的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的统一、想象力与理解力的统一、理智与感情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然后得到实现。移情论者抹煞了实践活动,把人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化为静态的观赏关系,这是不对的。3)只强调了情而忽视了物,忽视了对象一定的性质和形式结构,这也不对,为何垃圾不能产生美感,显然与对象的物质有关。4)感情有高尚与卑贱、美与丑、时代、阶级之分,并非一切感情都可移向外物,化为美的形象。移情论者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关系。 11、如何看待“距离说”, 答:此说强调人在审美时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美也就在距离中产生。“距离说”由英国学者爱德华•布洛于1912年在《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他以海雾为例,认为人在海上航行时,看到乳白色的海雾迷迷茫茫,影影绰绰,就觉得很美,但若想到海雾会影响航程,甚至出现海难事故,于是美就消失了。因此,他主张人在欣赏时,必须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能太近,又不能让距离消失,要若即若离,适可而止才行。美在距离的说法,从欣赏和创作的实践来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美虽然离不开真,但毕竟不是真,艺术虽然离不开生活,也毕竟不是生活,但“距离说”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来探求美,而是把美的产生归结为距离,似乎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纯粹是一种欣赏者的态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这就不是要我们和生活保持距离,而是相反地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把我们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显示出来。愈深入生活愈是能按照我们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现实,把现实塑造成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时就愈美。可见“距离说”只看到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某些表面现象,它并没有抓住美的本质。 12、简评“时间距离说”。 答:此说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在文艺欣赏中必须与作品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否则,由于时间太近,利害的联系太密切,就很难对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如果阅读隔代作品,由于时间的拉开,这样一方面就能不断消除遮蔽本文真正意义的错误源泉,从而使真正意义透滤出来,同时又不断拓展欣赏者的视野,使得新的理解源泉源源出现,从而揭出新的意义。因此,时间距离在审美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个讲法虽有一定意义,比如,很多伟大作家的作品往往要到死后,才能得到时代的承认,但也不能代表全部历史事实,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即使在活着的时候,大多还是得到了承认。因此,此说不能成为普遍真理。 13、简述我国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几种观点,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过几次大讨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美是主观说。以吕荧、高尔太为代表。吕荧认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高尔太说:“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他们都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的美与丑,都是由人决定的。这种观点受到较多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否认了美的客观性,颠倒了美与美感的关系。2)美是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认为美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一种客观存在,“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影响美。至于社会事物的美,“未必是不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也未必是超时代、民族、阶级的”自然美,与社会无关,人类社会出现以前也就有了,只是没有人欣赏罢了。不少人肯定了 14 客观论者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也对他们所认为的美不受社会制约的观点提出批评。3)美是主客观统一说。这是解放后朱光潜所坚持的观点。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物质”。这种“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的“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美是艺术的特性,因此,自然美也“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正因为他用艺术来解释美,那么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不是第一性的,而是第二性的”。有人批评他否认生活中的美,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也有人批评他不该把自然美等同于艺术美。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一方面认为美是客观的,它可以离开欣赏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社会的,它离不开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因此,他所说的客观性,是指物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性。他说的社会性,是指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属性。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社会的、客观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属性的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正因为美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他认为人类社会出现前自然界没有美,正因为美是客观的,任何个人面对着美也不能任意改变它、否定它。自然之所以美,关键在于“自然的人化”,李泽厚的观点,得到美学界较多人的支持,却也遭到其他学派的批评。 14、美学界何以会出现否定美的可定义性的观点, 答:在美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美的普遍性或绝对性的相对主义学说,如我国先秦时代的老庄,古希腊时代的智者派等。文艺复兴后,在西方美学界出现了一股否定美的可认识性和可定义性思潮,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丢勒、18世纪的A•阿里生和托马斯。理德等,他们都认为对美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在现当代的西方美学界,何以会出现这种反对给美下定义的倾向呢,原因有二:1)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艺术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反传统倾向,如盥洗器具、尿斗、破布都可成为艺术展品,这种艺术的怪异化,使原先对美和艺术的观念出现了极大的反差。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 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15、为什么说美是可以下定义的, 答:我们认为,美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下定义的。1)从需要上来看。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既需要语义化的阐述和结构性的分析,更需要作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惟有如此,才能让美这盏人类的心灵之灯永放异彩。尤其在今天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要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而美正是人性高贵一面的表现,因此,对美的可定义性既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2)从可能上来看。对末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和人的精神活动本质,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凭着对人生真理的憧憬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不断走向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因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美的本质问题是可以探讨的。 16、为什么说美的观念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答:1)社会生活中的美,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界的美,也会随着自然条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即使是同一个审美对象,也将会随着与人的审美关系的不同而着上了人的品格,从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性质与样式,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2)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自己的人格力量、道德精神或心灵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使审美对象贯着人的品质,着上人的气息,从而使对象成为有生命感的东西。这样,美就不像以往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它是某种物质的属性,或是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的属性。3)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A必须有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些品质和条件。B每个人的品质、修养和水平的不同,才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美。4)美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在人与现实之间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在人品与物品相互感触、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起来的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是人的自我创造,也是人的自我实现。5)因此,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的核心内涵就是: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交作用下,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之中。因此,在探讨美的本质时,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充分考虑到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多种层次来探险究美的形成和创造。 17、何谓“人生相”与“创造相”, 答:人生相与创造相的共同点:都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立足点或方位。人生相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一相,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人生立足点,是指人从人生的相位出发提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系。人生相有三个要点:1) 15 人生的意识;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3)人生的价值。创造相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二相,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创造性立足点,是指从人生境遇出发,寻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展开。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事件,本身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批判,从而使人生在价值关系上与现实和传统保持内在的张力,使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处于不断的创造之中。让美的问题始终穿行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之间,恰恰是让人生和美的问题的求解走向未来的一种象征。 18、如何理解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之间解决美的问题的巨大合理性, 答:1)在人类的精神发生史上,艺术、美与与人生之间有着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而这种理论视角首先就深埋于某种审美人生观之中。“人生”应该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一相。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既然美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那么,我们自然还应探寻“美”在人生的各种条件和情境下得以形成的作用力。由于宇宙人生处在不断的创造之中,美也处在不断的创造之中,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美得以形成的作用力归结为“创造”。在求解美的问题时,除了驻守于为根本的“人生相”外,还应深入到它的第二相,即“创造相”。2)由于人对现实的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审美关系的特点则在于人是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感觉器官来和现实建立关系,现时又是自由的、事情的关系,这样,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处于审美关系中的美的创造是否充满生机,是否能真正发挥、提高和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生的境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规定性力量。3)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是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的。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创造本质,几乎已成人们的共识。4)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的事件,它本身既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的批判,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于不断的创造之中,于是,人生和美才不会流于供于作理性把玩的“对象性”东西,因为人生和美本身就是有待于创造的东西。 19、简述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答:所谓审美人生观,可有三方面内容:1)人生的意识。具有自觉意识,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人不只是生存着,生活着,而且还创造着,欣赏着,不仅有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还有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感。一句话,人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美的生活,也是处处与美结伴的生活。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人在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从而达到对生活的超越,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也就是有意味的生活,美的生活。3)人生的价值。思考人生问题,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念,这是因为美是人生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人们只有诚实地为人类的幸福去工作,才能在现实的人生中提升的本质力量,才能真正创造和欣赏现实人生中的美。总之,所谓审美人生观,就是有意识地去思考、追求、创造美的人生,并以此视为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 20、人的本质属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1)人本身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他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因此,在人的本质属性中含有自然的属性,也就是物质性和动物性。2)人之所以为人,主要还不在于他有自然的物质性和动物性,而在于他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仅是动物的,还是社会的。这样,精神性和社会性就成了人的本质属性。惟其如此,人的自然性和动物性,只要是属于人的,也就具有了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品质。3)无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还是物质性和精神性,它们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因此,历史性和历史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又一重要特性。人的本质属性的系统化预设,就表现为自然—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这样三个主要逻辑层面或逻辑要素之间的整合。而这三个逻辑层面的系统整合,就在总体上显现出人的本质属性。正因如此,作为审美关系主体的人才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多层面的结构、发生多方面变化的动态系统。 21、为什么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合化的特征,(关于美的本质四个命题的内在关系) 答:由于我们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审美关系则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了美学上的关系,这样,在美的本质界定上,我们自然就着眼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个方面及其内在关系。“人是„世界的美?”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两个命题,主要侧重于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立论;“美是自由的形象”的命题则侧重于从审美客体方面来立论;“美在创造中”的命题则侧重于从美的创造过程来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 16 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我们不是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是以几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集或命题群来涵盖美的本质,从而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合化的特征。 五、论述题 1、评“美在关系说”的贡献与不足。 答:美在关系的说法,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论述中就有所涉及,后来,苏格拉底、贺拉斯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们也都谈到过这个问题,但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并对此作系统论述的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他认为,在我们称之为美的一切物体中必然有一个共同的“品质”,这个“品质”是“关系”。他说:“是这样一个品质,美因它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然而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他又认为,有三种不同的关系,因而也就有三种不同的美:一是事物内部结构关系所产生的美——“真正的美”;二是此事物和它事物的关系所产生的美——“相对的美”;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所产生的美——“关系到我的美”。何以有了“关系”就会有美呢,狄德罗又以“让他死”这句台词来对此加以论证。“让他死”本是一句普通的话,当它单独出现时是看不出什么倾向的,可是,由于“关系”的不同,当这句台词分别出现在高乃依的悲剧《贺拉斯》和莫里哀的喜剧《司卡班的诡计》中时,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就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效果,前者是崇高的美,后者却是卑鄙的丑了。“美在关系说”贡献:突破了以往孤立地来论证美的弊端,而是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中来理解美,由于“关系”的不同,事物的审美价值也就不同;不足:他所谓的“关系”,毕竟还比较笼统、抽象,未能作充分的阐述。特别是他还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关系,而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来来探讨这种关系是怎样发生和变化的。 2、如何理解“美是生活说”, 答:这是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他不同意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说法。针对美是理念的说法,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命题,并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现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那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美从虚无缥缈的理念天国拉到了我们所处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这样,美不仅不再那么神秘,而且把它视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血有肉的、可亲可爱的现象,这是一大功绩。同时,这也可以使人更好地去珍视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特别还可以提醒艺术家们更好地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保持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他的理论虽然是唯物的,却不够辩证。1)生活中既有美,也有丑,我们只能说美在生活中,却不能笼统地说“美是生活”。2)他一方面说,凡是显示出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又说只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都是美的,那么,究竟以哪一个为准呢,如果已经显示出生活,可又不是我们理解的生活,这究竟美不美呢,如果说不美,就违背了前一条,反之,则又违背了后一条。显然他的说法是矛盾的。3)他特别强调把人的喜欢与否当成美不美的标准,而这种喜欢又不外是生理上的健康、愉快之类原因,这样,就容易滑到唯心主义的庸俗生理学的观点。4)他强调生活美,却又轻视艺术美,不能处理好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此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3、如何理解人是“世界的美”, 答:这本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颂扬人的价值的一句台词,原译为人是“宇宙的精华”,现直译为人是“世界的美”。此说引用到美学研究中可作为以下的理解:1)美离不开人,美是对人而言的,有了人及人类社会才有美。2)人何以会成为“世界的美”,这就涉及到人的本质问题。人是有意识的,能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种种关系,其中包括审美关系,这是一种自由关系;主体对客体没有实际的利害要求,而只是某种形象的观赏和精神上的满足,美就诞生在这种自由的审美关系之中。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这样的审美关系,因此保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3)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作为“世界的美”的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人,作为人的活动也不是一种个人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只有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之中,人才能创造美的欣赏美,并成为“世界的美” 4、如何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答:1)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就是说,人身上有物质性、动物性,故有自然力量的一面,但人身上还有精神性、社会性因素,故人还有思维力量、意志力量、情感力量的一面。这样,人不仅能从社会角度去感受世界,还能创造世界,美化世界,因此,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力量。所谓对象化,就是说人不是像动物一样只 17 是消极地适应世界,而是能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能动地创造世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等本质力量灌注到对象中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因此,“对象化”就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既有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也有人本身的性质和特点。2)对象化可以是抽象的、概念的(如各种科学著作),也可以是感性的、形象的。只有当人在感性活动中,把自己充满生命活力的本质力量在具体的对象中显现出来,使对象具有动人的光彩,这个对象才是美的。比如演员演戏,人的服饰打扮,布置房间,建造大厦等都是一种具体的感性活动,也都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说艺术的美、服饰的美、居室的美、大厦的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在人与现实所发生的审美中形成的,在这里,a涉及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具有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力量,b作为客体的对象要具有审美的属性。C主客体之间要发生相互转化和对象化的关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指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美的形象。 5、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 答:1)凡美都是形象的,但形象也不一定都美,因为美除了给人带来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谐感以外,还应当给人带来自由感。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美也应当是自由的形象。2)美的理想是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自由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的,自由的规律就在于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3)从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来说,美的形象更是自由的形象。只有当主体在一般感受的基础上,经过自由的想象,把自己感受到的新内容转化成一种自由的形式,才能使形象活起来。总之,美的理想是自由的理想,美的规律是自由的规律,美的内容和形式是自由的内容和形式。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却离不开自由,因此,美是自由的形象。 7、如何理解“美在创造中”, 答:1)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美,永远处在创造之中。随着历史条件和时空结构的变化,时时呈现出恒新恒异的形态。所谓创造,总是离不开“出新”。一个人的创造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新鲜感。如果要在美的创造上有所作为,就要对现实、人生、自然和艺术始终保持新鲜的感觉,层出不穷地发掘出日日新、时时新的意义和意蕴。2)美的创造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的创造有所不同,它涉及到人类精神世界中独特的高峰体验。美的创造还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成果和人类心理的各种系牢和各种因素,因此每一次审美创造,都是一次神奇的人生体验。3)我们说,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其基本含义在于:a从美的形式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和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B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一旦各种主客观因素融合在一起,美就突然被你感受到了。4)生活是发展的,人的本质力量也在不断丰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美也自然永远处在生生不息的创造之中。只要你做一个审美的有心人,只要你对自然界、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保持新鲜的感觉,都会层出不穷地让你感受到你原先没有感受到的新的美。 8、运用“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理论,来分析中山陵和夏夜星空的美。 答:美不是某种单一的实体,而是多种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因此,我们必须多层次、多侧面来探讨美的形成和创造。A先以中山陵为例。人们来到南京中山陵,一眼望去,气象万千,美不胜收。这种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中山陵是一个完整的、气势恢弘的形象,它的美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它离不开紫金山的苍翠背景和头顶的蓝天白云,离不开石级、白墙、青瓦等物质材料,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者的匠心,还有孙中山这位伟大人物的历史地位、观察者的心灵和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等等,这种内外因素共同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中山陵美的形象。我们可据此推论,天安门广场和万里长城的美,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B再来看看夏夜星空的美。这是一种自然界的美,它的构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1)要有光彩熠熠的满天星斗,这是美的客观物质基础。2)要有文化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关星空的神话传说,这能使星空的美更有神奇色彩。3)观赏者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和文化修养,这能让他更好地品味出夜景特定的韵味和美。4)观赏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影响下的特定情绪,也会在欣赏时感受到特定的人生意味。显然,夏夜星空的美也是多种因素的层层积累,到了条件具备时,这种美才会突然地被创造出来。据此类推,自然界大山名川、太阳雷电的美,也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9、在对美的本质的界定上,为何要采取集合化的方式, 18 答:从现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那股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思潮的积极面来看,如今我们再来探讨美的本质问题,如果还是采取简单化的原则,给美下某种单一性的定义,其困难重重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上实现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具体化,我们一定要采取集合化的方式,以由几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群来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这样,在对美的本质的界定上,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要着眼于主体与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对下列子命题的表述,来从每个角度对美的本质作系统的界说。“人是世界的美”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两个命题,主要是侧重于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立论的。强调美是对人而言的,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是人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显现出来,使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此,美不在自然而在于人,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美是自由的形象”这一命题,则是侧重于审美客体方面来立论的。强调美都是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力量只有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美在创造中”的命题,则侧重于从美的创造过程中来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美处在不为的创造之中,随着历史条件和时空结构的变化,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中。 10、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次, 答:我们必须从多层次的角度来探讨美的形成和创造。这些层次主要有:1)自然物质层。 美虽然不是某种固定的客观物质的属性,但又离不开物质属性。梅花的美离不开它的形状、颜色、姿态、香味等;建筑艺术离不开建筑材料所组成的实体;文学离不开语言。审美的各种物质属性的复合,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美也就无法存在。2)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复合,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知觉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把个别与一般感觉的知觉与理性的认识、客观的现实与主观的感情统一的起来,使客观的、本来只具有自然物质属性的感觉形象转化成为人化了的感觉形象。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把原先分散的水、月、花等自然现象,经过作者的感受和知觉,不仅把它们连为一体,而且还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情思,从而转化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艺术形象。3)社会历史层。人类的审美感受既离不开历史的文化传统,又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因为生活中的人不仅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因此,人类的审美活动不但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统,而且还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社会历史层也是制约和影响美的形成和创造的一个重要环节。 4)心理意识层。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既有个人的心理意识,又有社会的心理意识。美的形成和创造都离不开意识和无意识,它们是审美活动中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承载着这些因素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特定的条件和时空作用下相互交融和渗透,于是就形成和创造了美。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美的多层次积累所造成的一个开放系统。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心理意识层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 第三章美感论 一、单选题 1、美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是人对美的主观感受。 2、人的美感不同于动物的快感,但又有一定的联系。美感是人类所独有的现象 3、审美感主体指的是从事审美活动的人 5、从动物的快感发展到人类的美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6、生产劳动之所以在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 7、从主观方面看,美感存在的前提是人的审美能力 8、人的审美能力的获得,既要靠先天的禀赋,更要后天的努力 9、你喜欢画鱼的画,他喜欢画花的画,这属于个人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10、林黛玉非常珍惜贾宝玉赠送的手帕,这是出于一种审美态度 11、原始人的审美活动之所以会具有更多的共同性,缺乏鲜明的个性,其根本原因是生活具有更多共性,缺乏鲜明个性 12、人与动物相比,在感觉能力上不一定超过动物 19 13、黑格尔认为,在人的众多感觉中只有视觉、听觉才能审美,这是因为美感不直接涉及功利和欲念 14、夏夫兹博里等人认为,人除了眼、耳、鼻等感官外,心中还用另外感官去感受美,这就是内在感官 15、从无意识中的生理本能角度来研究美感的学者是弗洛伊德 16、美感的生理基础是感觉 17、在审美活动中,人对美的感受是具有主导意向 18、在美与美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的是对象的形式因素 1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类现象美学家们的理论解释是移情 20、感觉的自由性是产生美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21、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话对美感的性质可作这样的理解美感是可以言传而又难以言传的 22、美感活动的起点是感受 23、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美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是从客观转到了主观 24、当你听到“草儿呀青青溪水长,风吹呀草低见牛羊”的歌声时,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草地、羊群的画面,这种审美功能属于想象 25、想象得之在瞬间,它与体验和修养都息息相关 26、联想的基础是记忆 27、接近联想主要是指事物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 28、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今日荒凉、冷落的乌衣巷,联想到昔日王、谢旺族的繁华,此种联想属于对比联想 29、龙华烈士遗诗云:“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此种联想属于相似联想 30、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种联想属对比联想 31、通感是指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 32、欣赏音乐或绘画时,人们往往会用“绘声绘色”一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此种心理现象属于通感 33、通感在美感中是一种辅助心理功能 34、钱钟书的“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理解 35、美感的产生都是源于直接经验 36、面对一朵鲜花,我们感到了它的色彩、形态、香味、却不知它的性质和名称,这种心理形式属于直觉 37、岑参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可以说明直觉的突然性 38、同样的服装和首饰,穿戴在甲身上很美,穿戴在乙身上却不美了,这说明美离不开整体 3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鸟给人引起的审美感受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 40、审美欣赏活动中,主体的心理意识活动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自觉的 第三章 美感论 1、美与美感的主要区别是a美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b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感是人对本质力量的观照 2、原始人美感的特点有A模仿动物B超越动物C模糊性和朦胧性 3、美感的历史起源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关系是A在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过程中产生B审美实践在于追求精神满足C随着社会实践的扩大、发展而扩大、发展 4、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是A以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B以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C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D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5、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可有认知态度、审美态度、实用态度 6、提出“内在感官”(即第六感官)的人有夏夫兹博里、哈奇生 7、美感作为一种特定的感觉,仍然符合一般感觉的基本特点,这就是A要有客观美的刺激和主观对美的反应B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形式因素C人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主导意向 8、美感与快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美感是心理的,快感是生理的b美感是社会的,快感是官能的 20 9、通过思辨的、逻辑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来研究美学的人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10、审美的外在感官最主要的是视觉、听觉 11、人的感觉之所以能够超越动物产生美感,基本原因是A能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B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C是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D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E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 12、直觉看似神秘,其实有规律可循,主要表现有a直觉的获得与平日的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有关b直觉本身在不断深化和完善c直觉在不断地转换和流动 13、直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A直觉是个别的印象,知觉是整体的印象B直觉没有概念参与,知觉有一定概念参与C直觉是分散的印象,知觉是有条理的印象D直觉是感性活动,知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4、知觉和表象通过完形作用、选择作用、意向作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 15、联想的范围很广,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16、审美中的理解包含有对A历史典故B符号信息C暗喻D象征E深层文化意蕴的理解 17、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审美欣赏包含谁去审、怎样审、审什么、审得怎么样 18、探讨审美心理活动的特征,之所以会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A它是隐而不显,难以言传B轻微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C个人差异性很大 19、侧重于心理的美学学说有A精神分析说B直觉说C移情说D距离说 20、与品味相比,审美欣赏的特点有A充满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B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事实C是精神上的再创造D个性色彩很强,主观差异性很大 21、审美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有A形象的直觉性B注意的集中性C感受的完整性D想象的生动性 22、审美欣赏中的个性,除了个别性以外,还应该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性、表现形式的自由性 23、审美趣味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三、名词解释 1、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感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2、表象:当感性形象从客观的物质存在转化为内心的印象或意象,变成内心的形象时,便出现了表象。 3、知觉的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作用,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的模写,也不是个别感知的逐渐增加,然后相加或拼凑成整体,这种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 4、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5、联想:是欣赏者由眼前的人、事、景的触发,而唤起昔日的相关记忆,使得相同、相关、类似的情景相互交融,形成含蕴丰富的想象。 6、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7、相似联想: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使人们习惯上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 8、对比联想:指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了对两事物间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9、通感: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虽有分工,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通的,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有相互的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 10、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11、个性: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标志,是人类文化长期薰陶的结果,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的结晶。 12、功利性:是指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并满足一定的主观愿望,取得一定的利益。 19、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21 四、简答题 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 答:1)美感的产生,必须以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美的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美感是对美的反映,是人的主观对美的一种感受、体验、对照、欣赏和评价。美是客观的,美感却是主观的。没有美,美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者说,当你面临美的对象,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也不能产生美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感又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由于时代、民族、阶级以及个人的个性和文化素养等的不同,面对同一个对象,各人对美的感受也往往不尽相同。2)美是人创造的。美的不断创造和变迁,既有对象的客观原因,也有主体的主观原因。美感就是创造美的主观因素之一。一个没有美感能力的人,他也就不能创造美。一个时代的美,总是与该时代的人的美感能力连在一起的。 2、简述动物与人在生存欲望与生殖欲望上的区别。 答:生存欲望与生殖欲望是人类从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的本能欲望;但是,由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类的这种欲望与动物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的美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动物的快感进化而来的。1)就生存欲望来说,人与动物都有一个生存问题,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来适应环境,并从中获得快感。人的生存却是有意识的。他不仅同动物一样,有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且还能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意识地来改造环境,积极主动地使环境来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与动物一样具有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还有欣赏周围环境的美感。2)就生殖欲望来说,动物与人都会通过“性的选择”来实现这一欲望。动物的性选择完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没有任何其他意蕴。人也有动物性的本能,也有“性的选择”,但这在人那里不仅有性爱,而且有情爱,不仅有性的追求和满足,而且有美的追求和愉悦。人的性行为已超越了生理的范围,而与人的心灵、地位、身份、情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它是人在开始制造工具,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以后,对自己的生存和生殖活动所采取的观赏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观赏性的态度,使得美感超越了物质的生理需要,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3、简述美感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答:人的美感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美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首先是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中产生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分清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从而产生出反映客观世界,欣赏客观世界的主观心理活动,如果他们觉得这个对象好用,这就是实用感,如果进而能在对象中发现自己、观照自己,并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就是美感。没有社会实践活动,那就既没有人,也没有人的美感。2)审美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一般实践活动既不是改变对象的外形,也不是为了实用,只是欣赏它由多种形式所组成的形象。美感所得到的仅仅是种精神上的满足。3)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类的美感活动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如当原始人的生活从狩猎发展到农业,他们的装饰也从动物装饰发展到植物装饰。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我们所处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人的美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地从粗到细,从少到多,从地面发展到地层、海洋和太空。与此同时,人类美感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人类实践活动向更高级更自由的境界发展。 4、什么是“内在感官”, 答:“内在感官”是与“外在感官”相对而言的,有人称为“第六感官”。很多人都把审美感官归结为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可是,历史上也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如古罗马的普罗提诺就认为,对于“最高的美”,却还必须用心灵去感受,仅仅凭耳目是不足以感受这种美的。到了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在1711年出版的〈论特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内在感官”的论断。他把视、听等感官称为“外在感官”,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审美却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有凭借视听器官之上的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第六感官”,才能深入地去感受、品赏乐曲所蕴含的内在意蕴。后来,他的学生哈奇生又发展了他的论断,认为“内在感官”“可以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也较强大。”此外,他还把这种感官归结为人的天性。 5、简述美感的主导意向。 答:美感作为一种感觉,它当然具有一般感觉的共同特点,这就是:1)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方面构成的。它离不开对象以审美特征对感官所进行的刺激。2)美感也离不开刺激感官的光、色、形、声、味、气息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它必须从一定的形式感知入手;但是,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 22 感觉,它又有着不同于一般感觉的特点,这就是美感总是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的需要,自由地选取来自感觉世界的信息的。比如,“花是红的”和“花是美的”这两个句子,从语法结构角度来说,它们都是判断句,从句子的内涵来说,前者是认知判断,后者却是审美判断。从认知角度说,只要不是色盲,任何人都会觉得这花是红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认知判断的特点就是强调客观真实。从审美角度说,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审美判断的特点就是强调主观感受。你说“花是美的”,我却说“不见得”,而对一朵花,你说“她在丛中笑”,他却说“感时花溅泪”,这就是美感中的主导意向。由于生活中每个人的个人经历、文化、个性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并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来从事审美活动。对于这种审美趣味,我们不但要承认它,而且还要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美来满足各种审美趣味的需要。 6、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答:一个人之所以被美所打动,归根到底是内容起了作用。但是,从美感的过程来说,审美主体并不是很快就会接触内容的,他总是要通过光、色、声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感觉世界,作为中介,进而引发他的心理活动。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欣赏文章的人,是先从形式入手然后进入内容的。我们虽然反对把美仅仅归结为形式,但是,我们却也要非常强调形式的重要。完美的形式是欣赏者进入到美的境界的中介和桥梁,没有完美的形式,美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前提,如果不让欣赏者从形式上获得快适,也就不可能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7、从生理机制看美感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 答:1)人在感觉能力上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特征。所谓“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不是指人的感官的自然功能超过动物,而在于人的感觉能力具有社会性的精神品格。动物的感觉器官,只能产生满足生理本能的快感;而人的感觉器官则除了生理本能的快感外,还能产生精神性的美感。2)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教育和遗传,具有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完善。人的审美感觉的能力,不仅在生理结构上和动物不同,而且在有积累性和连续性上,在通过种族的遗传不断得到发展上,也和动物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才使人感觉和动物的感觉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3)再谈快感和美感的区别。快感是动物性的,是客观环境适应了动物的需要所造成的一种生理上的快适感,快感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这也是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美感不只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具有一定的理性内容。美感离不开快感,任何引起生理上反感的东西,就不可能引起人的美感,快感是美感的重量基础,又是快感在心理上的升华,它是人所独有的一种高尚的、文明的行为。 8、谈谈感受在美感活动中的作用。 答:1)美感是一个过程,感受则是美感的起点。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审美主体有了良好的起点,才能进一步获得情感上的激动和意蕴上的领悟。如果这个起点不好,那么,美感的进程也就中断了。可见,感受对美感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2)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有新鲜感。人的心理都有求新、求异的特点。一个美的对象总是能给人以新鲜感,即使是面对同一个对象,常常会因时间的不同、心情的差异,从而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使人获得新鲜的感受。只因有了这种新鲜感,才能使人感到亲切、陶醉。3)审美的感受也应该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深切的感受,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感受。我国古代画论强调“外师造化”,就是强调要直接感受自然,使自己心中有了自然,自然中有了自己,只有这样的感受才能亲切、动人。4)文艺创作离不开感受,艺术家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真切的新鲜的感受,才能使形象获得活的生命。审美欣赏也离不开感受,欣赏者如果不用自己的身心深入美的境界进行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引起感情的荡漾,使之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也就不能获得审美的乐趣。 9、简述直觉及其特点。 答:直觉是从形象的角度,在主体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中所获得的感受,它不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概念,只是专注于事物本身外在的形象。比如面对一朵花,他不关心花的生长规律和经济价值,而只是注意花的色彩、幽香以及婀娜多姿的艳丽形态。美感的直觉有以下四个特点:1)感觉的直接性。我们面对美的事物,感觉它们的时候,常常是开门见山,一见钟情的。钟嵘《诗品序》中说“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直截了当,才能诚挚感人。2)感觉的突然性。当心与物突然相遇的时候,如同在灯火阑珊处猝然 23 见到了梦中的恋人一样,让人心潮荡漾。3)感觉的专注性。在直觉中我们常常凝神观照,目不旁涉,全身心地扑到了审美对象上。4)感觉的透明性。直觉所面对的,虽然是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对象,但人的感觉却可在直观的感性形式中对对象进行整体的领悟与把握,从而把感性的经验与超感性的经验统一于一瞬,使我们恍然大悟,通体透明。直觉并不神秘,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直觉的获得虽得于瞬间,其实却是与平时的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息息相关。 10、什么是知觉和表象, 答:美感开始于感受与直觉,进而又在知觉和表象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知觉在直觉的基础上产生,把分散的、个别的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获得的是客观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印象。直觉所注意的只是形象,知觉则有了概念的参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概念在感性形象中的活动。但由于知觉始终离不开感性形象,所以它又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当感性的形象从客观的物质存在转向内心的形象的时候,这就是表象。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映现,是物象向心象的转化。例如,面对一棵古松,直觉只是感受到古松的形象,专注在古松的颜色、形状等感性因素。知觉则一方面能有意识地区分古松与其他树种的不同,另一方面又能把古松的各种感性属性、特征等统一起来,使我们不仅感受到、而且意识到这是一棵古松。可是,当我们离开了古松,在头脑中仍然浮现出古松的形象,这就是表象。这种表象又可以侧重于对古松客观状貌的关注,也可以侧重于对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个表象实际上也称为意象,它往往出现于审美的领域。知觉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由于此,才能把冷冰冰的现实世界转化成充满情感的人的世界。 11、知觉和表象怎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的, 答:1)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组织和建构作用,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的模写,也不是个别的感知的逐渐增加,然后相加或拼凑成整体。这种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2)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地选择客观世界。人的知觉是随着对客观世界不同方面的选择,而构成不同的表象的。3)意向作用。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的意向的。这一意向,虽然与个人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时刻的心情。4)总之,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它们把冷冰冰的现实世界转化成了充满情感的人的世界。 12、简述想象及其特征。 答:想象是人在外界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1)想象必须以记忆表象为基础,如果头脑中只是一片空白,原先没有任何有关记忆表象的储存,想象也就没有基础。2)想象而是结合当下的现实,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增添、组合,其结果是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新的形象,因此,凡想象都有一定的创造性。3)想象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自由驰骋翱翔,而且还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给审美带来无穷的乐趣。产生美感的生动性、丰富性、创造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审美。科学和审美都要想象,但却有明显区别。1)审美想象旨在精神上的满足,科学想象则要服从功利的需要。审美想象主要遵循情感逻辑,科学想象却要遵循科学规律。2)情感可作为科学想象的动力,在审美中,想象还可把情感灌注到对象中去,使之成为有生命的形象。 13、简述联想及其种类。 答:联想是指欣赏者由眼前的人、事、景的触发,进而唤起昔日的相关记忆,使得相同、相关、类似的情景相互交融,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与想象一样,必须有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记忆表象作基础,也具有的一定的创造性。此外,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原有记忆表象基础上,沿着相同、相关、类似的原则,一环又一环地联想出去,甚至可以使最后形成的意象与原先的记忆表象完全面目全非。联想的种类:1)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2)相似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有某种类似,使人们由此物想到彼物,从而形成新意象。创作中的比喻、象征皆属此类3)对比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具有某种截然相反的性质或状貌,因而由此物想到某相反的事物,从而产生新的意象,由于对比的作用,可使人更加鲜明、深刻地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 14、想象与情感的关系怎样, 24 答:想象与情感是审美活动中的两大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1)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人都有情感,当人的某种情感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满足时,于是便借助想象力,通过虚拟的手段使情感在幻想世界中得到满足,所谓借景抒情就是这个意思。2)随着情感的变化,通过想象使形象得到改变或夸大。为了适应情感的需要,我们在审美欣赏的时候,常常把普通事物的形象加以改变或夸大。3)情感使幻想具有真意。幻想是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这种幻想虽然是不真实的,但情感的体验却是真的。二是情之所至,化无为有。于事则无,于情则有。深情所至,便能梦幻成真,于事理可能是不恰当的,但在审美活动中,尤其是在爱情和艺术活动中却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15、什么是通感,为什么会产生通感, 答:所谓通感,是指人在感受事物时,各种感官之间借助想象力的作用所出现的相互沟通、相互挪移现象,致使一种感官的变化,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变化。产生通感的原因有:1)由于感官的整体作用。一旦人对现实生活发生审美关系时,差不多人的所有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2)由于感官的借助作用。为了更好地欣赏美,一种感官不够用,往往会借助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3)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这在欣赏音乐中特别明显。4)在审美欣赏中,各种感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当然,在审美欣赏时,各种感官又有各自的特征,通感正是建立在这种差异之上的。 16、简述美感中的理解特征。 答:美感活动中是有理解的。因为审美不是无意识的,而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精神活动,审美中总会有自觉或不自觉的理解因素。当然审美理解不像学习科学和哲学那样具有明确的意识和抽象的苦思,有其自身特点:1)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产生的。2)无痕有味,难以言传。3)与感情紧密交融在一起。这是一种意象思维活动。4)在审美理解中,既有对抽象的处理,又作具体的呈现,这种理解是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17、审美欣赏的特点何以会不易把握, 答:审美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而又十分普通的事情,生活中的人都会有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可是,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却又偏偏使人很不容易把握,原因何在呢,1)它是隐而不显的。尽管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对象很美,可是对这个美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它轻微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刚才明明使人觉得很亲切、很美,可是转眼之间,又会给人另一种感受,真令人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3)它的差异性特别大。明明是同一个对象,可是由于各人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各人的感受也会很不一样。 18、一般品味与审美鉴赏的异同。 答:1)品味主要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只要官能受到刺激,它在感觉上就会引起一定的定向反应,而审美欣赏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官能上的反应,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没有定向性,它要受人的主观情绪影响。2)味是物理上的事实,虽然有时也难以表达,但通过长期的实践,或者通过物理化学的分析,总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来。故而,对于品味来说,不管多么微妙,总有一套经验可以遵循和传授。而审美欣赏却没有一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物理规律。3)审美欣赏和品味,都具有主观的差异性。但是,品味上的差异是物质性的,以感官的刺激为前提,不仅有限,而且固定。审美欣赏的差异是精神性的,它是个人本质力量的显现。 19、审美欣赏有否规律性, 答:有人否认审美欣赏的规律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审美欣赏看似扑朔迷离,但是,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主客体之间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交互作用所产生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有其规律可循。2)这种规律性不是科学上的抽象规律,而是以人类社会或某一社会集团所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的面貌出现。这种特征是具体可感的,也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既具有个性差异性,又具有社会共同性,这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心理特征,构成了审美欣赏的特殊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经验,去加以概括和探究。3)审美欣赏活动确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许多侧面和层次,我们要切忌简单化,一定要从心理的表层到心理的深层进行细致的探究。 20、简述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25 答: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属于表现形式,是审美主体直接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具体有以下几点:1)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直接与形象打交道,也直接被形象所征服。欣赏者总是把自己的身心沉浸在具体的形象之中,从形象的状貌、神态、情趣中获得满足,而很少考虑对象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也不去顾及作者的身份和创作动机。2)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欣赏中,主体的注意力往往是高度集中,全神贯注,非常投入,当然在日常生活或科学研究中,注意力也必须相当集中,但它与审美欣赏却有很大的不同。3)感受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是指形象的有机整体性。欣赏中,只有把各个部分融入到整体之中,才能感受到它的美。4)想象的生动性。审美活动离不开想象,自然物,由于想象的参与,便忽然获得了灵性,放出了光辉,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形象。艺术欣赏也是如此,没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审美欣赏的乐趣。 五、论述题 1、美感产生的历程是什么,(或美感是如何产生的,) 答:1)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因此,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A人源于动物,是以动物性本能为基础的。人永远与动物的本能有一定的联系。人的美感虽不同于动物的快感,却和动物的快感有一定的联系,它是在动物的快感中发展起来的。B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超越了动物,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差别,从兽性发展到了人性。通过制造工具,人对内具有了自我意识,确立了主体的世界;对外发现了客观规律,确立了客体的世界。人也通过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创造了美。从猿到人的关键一步在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而人类美感的产生也同样开始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人类从动物祖先那里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的本能欲望,包括生存欲望和生殖欲望。美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动物的快感进化而来的。就生存欲望来说,人与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有先天所具备的形状、颜色和声音等来适应环境的选择和需要。而动物自己对于这些形状、颜色和声音,则不能加以欣赏。人则不同,人的生存是有意识的。他不仅同动物一样,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且能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意识地改造环境,能动地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就生殖欲望来说,动物是通过“性的选择”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但它们的“性的选择”也完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人也有动物性的本能,也有“性的选择”但这种“性的选择”在人那里经过社会化的装饰和打扮,在形式上转化为有意识地对于形态美追求,在内在含蕴上升华为爱情。3)美感的历史起源是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a美感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B审美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审美的实践活不需要改变客观对象,不必满足我们的特定的实际需要,而只是欣赏它由多种形式所组成的形象。美感所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C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类的美感活动也会不断扩大和发展。 2、试论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 答:从逻辑上看,美感是由多种因素汇合的。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所谓审美能力不外是审美感受力、想象力、领悟力和创造力的综合。因此,这种审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的颖悟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包括整个人类的学习和实践,与特定个人的学习和实践。审美能力既决定于整个人类文化水平所达到的高度,也决定于每一个人各自在审美上的修养和造诣。2)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美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的结构和因素,必然对于美感的产生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地域来说,如中国人以红色象征喜庆,西方人以白色象征圣洁。从人群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梅、兰、竹、菊;一般老百姓喜欢牡丹和鱼;帝王则喜欢龙凤。从个人来说,由于各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不同,更有千差万别的喜好。美感的诞生,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的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密切相关。3)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在审美活动中,由于不同的人对对象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审美态度是人超越了对象物质本身的追根究底,超越了直接的物质利益关系,于是从对象上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快。美感的发生必须摆脱一般的认知关系的实用关系,而进入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才行。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每个正常的孩子,社会环境都可以培养起他们的审美能力,并展开多姿多彩的审美活动,一旦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连起码的审美能力也不能获得。在原始社会中,由于审美环境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始人的审美能力也就显得十分单调和粗陋,往往是具有更多的共性,而缺乏鲜明独特的个性。到了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人就不仅有社会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6 只有这样,人类的审美能力方才把千差万别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美当成对象。 3、为什么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 答:人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动物却不能,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就因为人的感觉有动物所没有的特长。1)感觉的自由性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原因。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它们不仅可以不完全沉缅于对象的束缚之中,而且能够从对象中超脱出来,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对象进行观照和欣赏。比如,面对一条游鱼,人可以超脱实用的束缚,自由自在地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这时他所产生的愉快和满足,就是美感,它的基础就是感觉的自由性。动物的感觉完全是一种自然禀赋,它只能依附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建立对象性关系。2)美感既是感性的又是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动物的感觉只能是感性的,而人的感觉却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此动物不能有美感,而人的感官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在审美活动中,人不仅能看到对象的外形、听到对象的声音,而且还能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角度去感受对象,进而做出好坏美丑的判断。3)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他可以把感受到的众多事物,进行去粗取精,选择概括,把原先错综复杂而又混乱的世界,组合、创造成一个富有生气的画面。因此,人的感觉能够产生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4)动物的感觉只能局限于眼前的事物,人的感觉却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他可以从眼前感受到的事物出发,通过丰富的想象,超越时空的限制,把古往今来东西南北的零散事物联系起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形象。美感必须有这种自由的想象。5)动物的感觉是单一的、机械的,而且与生俱来,代代相传,很少变异。人的感觉器官却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在社会实践中使它变得非常丰富、多样,变得非常灵敏、灵活。现代人由于掌握了语言和其他符号形式,可以非常全面地通过各种直接间接的途径去感受对象,表现对象。特别是一些艺术家,他们的感觉与常人相比,更显得敏锐和熟练。 4、试论审美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答:在美感欣赏活动中,人的心理必然会受到上述矛盾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表现出如下特征:1)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生理是物质的,心理是精神的,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因为美感欣赏就是通过生理上的感觉器官来与客观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并对客观现实做出审美评价。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美感,首先就因为它能使人在生理上带来快适,但仅仅是这些形式因素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显示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才行。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统一都会在创造和欣赏中得到表现。因此,从事审美活动,既要有完善的生理条件,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美感欣赏与创作一样,都是一种个人活动,都是个人的爱好,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统一规范。因此,审美最具个性色彩。但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都要打上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烙印。因此,审美既有个人的异,又有社会的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3)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美的对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抽象的概念不是审美对象;但美的对象又不会是十分精确的,又必须有朦胧含蓄的一面,其中包含着深沉、丰富的意蕴。因此,审美活动中,既能直接感受到具象的一面,又能领悟到抽象的一面,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间。因此,审美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如苦心构思,耐心品味。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如偶然获得灵感,产生创造欲望。或不由自主地感受某一对象的美,甚至不自自主地陶醉其中,难以言传。审美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审美归根到底是自觉的,是有理解因素的。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功利性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功利性是指物质上的实用功利,它能满足人们在吃喝住穿方面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说,美感欣赏很难得到这样的效果。池塘里的鱼固然是可以吃的,但从美感的角度来说,还是在于欣赏它的美。正因如此,历史上的美学家们往往都强调审美是一种非实用功利活动,美感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丰富人的生活,拓展人的视野,优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广义功利性。审美就是物质上的非功利性和精神上的功利性的矛盾统一。 第四章审美范畴论 一、单选题 1、西方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毕达可拉斯。 2、托马斯•班纳特在1681年出版《大地上的神圣理论》。 27 3、爱迪生在为《旁观者》所写的《论想象的快乐》一文中,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 4、1764年康德写《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5、我们能见到的历史上第一个探讨崇高的《论崇高》一文的作者是朗吉诺斯。 6、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一文中,把文学的崇高风格归结为伟大心灵的回声 7、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把崇高与优美并立起来,使其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进行研究的人是博克。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 8、黑格尔认为崇高的特点是理念压倒形式 9、“美非一类,有秀丽之美,有壮伟之美。前者即所谓优美,后者即所谓崇高。”说此话的学者是李大钊 10、崇高作为一种美的范畴,又称为壮美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种景象属于崇高。 12、李白《蜀道难》中所发出的惊赞:“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一种崇高感 13、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第一首云:“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种惊愕的感受属于崇高感。 14、崇高的特点就是形式和内容常常显得非常大。 15、优美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 16、战国时期的《易传》认为“地道之美贵在阴与柔,天道之美贵在阳与刚”。 17、到18世纪,清代姚鼎将文章风格概括为阳刚与阴柔两类。 18、优美,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优美的主要特征是和谐。 19、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优美。 20、王维笔下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属于优美 21、崇高与优美的共同对立面是丑 22、崇高与优美的关系是两种并立的美的形态 2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文章风格分为八体,前面四体中的典雅即为优美 24、古希腊时期,提出“净化说”来解释悲剧性效果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25、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人们称之为命运悲剧 26、被弗洛伊德用来证实“恋母情结”理论的古希腊悲剧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27、称得上审美意义的悲剧,关键在于是不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 28、悲剧冲突的原动力是不甘现状,不断进取 29、林黛玉是在生病中死去的,她的死之所以能够称为悲剧,这是因为她是在向非正义势力的抗争中死去的 30、“可悲只限于戏剧中的悲剧体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31、社会悲剧的出现是在18、19世纪. 32、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是叔本华。 33、悲剧的概念源于戏剧的一种类型。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对答的形式,来歌唱狄奥尼索斯在尘世间所受到的痛苦, 34、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曾用著名的“过失说”来解释悲剧的原因。 35、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斐利布斯篇》中,明确地谈到了悲剧和喜剧都是痛感和快感的混合。 36、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7、马克思说:“世界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38、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和“鄙夷说”都是对喜剧提出来的 3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中的笑属于喜剧的 40、古希腊著名的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 41、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只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42、黑格尔认为滑稽是感性形象压倒了理念。 28 43、马克思认为悲剧的冲突和喜剧的冲突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并且相辅相成。 44、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认为丑都是相对的。个别的东西看起来是丑的,是为了衬托出整体的美。 45、哲学家斯宾诺莎强调美和丑的相对性,认为:“最美的手,在显微镜下看,也会显得很可怕。” 46、莱辛在《拉奥孔》中,根据不同艺术的特点,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他不否认丑可以入诗,但支持丑不能进入造型艺术。 47、斯托威尔说:丑“所引起的是一种不安甚至痛苦的感情……一种带有苦味的愉快,一种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 48、“丑就是恶”,这说法是不正确的。 49、现代主义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大唱丑的赞歌,宣传丑的美学。 50、丑的艺术作品是假丑恶的统一。艺术丑是指艺术作品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 51、“丹青能令丑者妍”,其中包含的意思是化丑为美 52、罗丹的雕塑《老妓》被评价为“丑得如此精美”,说明艺术的表现可以化丑为美。 53、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对丑进行了典型化以后,这个对象的现实因素仍然是丑的。 二、多选 1、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一文中,把文学的崇高风格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A庄严伟大的思想B慷慨激昂的感情C辞格的藻饰D高雅的措辞E尊严的结构 2、崇高这一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它与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可有A大B阳刚之美C类似崇高风格的“风骨” 3、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 4、我国清代学者姚鼐把众多的文章风格,概括为阳刚与阴柔两大类。 6、和谐是优美的基本特征,它的具体表现有:A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和谐共存关系B对象的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C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所具有的小巧、柔和等品格 7、舞蹈《孔雀舞》、诗歌《春江花月夜》、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属于优美的作品。 8、在西方历史上,悲剧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9、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突变B发现C苦难 10、古希腊的悲剧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 11、《李尔王》、《奥赛罗》、《哈姆莱特》、《麦克佩斯》属于莎士比亚的悲剧 12、古诗《孔雀东南飞》、小说《红楼梦》、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孟姜女》属于悲剧 13、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西方现代悲剧具有现代人生活与意识的一些特点,这就是:A心灵和感情变得十分枯燥B与世隔绝,生活孤独寂寞C感情失落,没有追求与幻想 14、人们欣赏悲剧时,个人反应并不一样,这可能是由于个人A艺术欣赏能力的不同B生活经历的不同C当时的主观心情的不同D思想情感的不同E个性气质的不同 15、喜剧性的笑有如下特征:A是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B笑的情感与是非判断无关,与憎恶之情不容C笑要有共鸣 16、弗洛伊德认为,喜剧性是当人受到压抑的欲望在释放时所得到的满足,其方式有巧智、想象、幽默 17、构成丑的基本要素是:A违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B有碍于人生目的C形式是不能怡人的 18、丑的美学意义有:A以丑衬美B厌丑求美C化丑为美 19、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西方作家一反古典时代崇美抑丑的做法,正面在作品中描写丑、赞美丑,最先这样做的作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 20、真正能够描写丑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与丑打交道,熟悉丑B对丑深恶痛绝 21、丑与恶虽有密切联系,但丑不等于恶,因为丑是审美范畴,恶是伦理范畴,具体说A恶必须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B与功利的关系,恶是直接的,丑是间接的C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D在评价上,对丑一致性较多,对恶可能会截然相反 三、名词解释 1、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 29 种类概念。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2、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3、优美:又称秀美,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狭义美,与作为审美对象总称的美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它是与崇高相对的一种美的表现形态。 4、优美的本质:作为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5、悲剧: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6、喜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悲剧性相对。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从本质上说,喜剧性就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7、乖讹说(预期失望说):指不和谐、不协调。这种说法最初在德国流行。一般是指打破现有的秩序或规律,让人的紧张的期望突然消失。如康德认为“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8、鄙夷说(突然荣耀说):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提出的对喜剧性产生的认识他认为:“笑的情感不过是发现旁人的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 9、“生命的机械化”说:是柏格森提出的对喜剧性成因的认识。他从生命哲学出发,认为生命的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而一般物质作为生命的反面,显得僵硬、呆滞。喜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10、“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并在节省能量消耗中得到满足。满足的方式有三:1)巧智2)想象。3)幽默。此说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概括一切。 11、丑:审美范畴之一,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人厌恶、鄙弃、反感。当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而非人的本质力量却以堂皇的外观闯进了我们的审美领域,它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的就是丑。在现实生活中,丑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对人而言的。丑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可以以丑衬美,而且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以转化成艺术中的美。 12、艺术丑:不是指艺术作品反映丑的对象,而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也指技巧上的失败。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即与一般形式美相对立的不规则的美。 四、简答题 1、简述崇高的特征。 答:1)在外形上,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2)在威力上,往往具有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3)在心理反应上,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4)在精神效应上,总是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力量,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2、形体的大与崇高有什么关系, 答:一般来说,崇高的对象往往具有比较大的感性形态,细小轻微的事物不能成为崇高,如高山比之于小丘,大江比之于小溪,人们总是把前者视为崇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能说凡是大的事物就一定是崇高了,因为崇高更为重要的条件还必须有非凡的力量、雄伟的气势才行,如果没有后者,仅仅凭着高和大还是不能称为崇高的。雷锋的身材并不高,但他却是崇高的。 3、简述美学史上的崇高论。 答:崇高的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有“大”、“阳刚”以及类似崇高风格的“风骨”等。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 “崇高”这一范畴的是朗吉诺斯,他在《论崇高》中论及了这一美的范畴。博克最早把优美与崇高并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崇高以痛感为基础,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康德进一步把崇高进行了分类,认为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黑格尔则认为崇高是理念压倒形式。 4、简述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30 答:1)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一般认为是传为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2)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的作品,来自伟大的心灵。3)他还进一步把崇高的范畴拓展到对人格的评价,这就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风格的范围,成了现代审美意义上的崇高的先声和萌芽。 5、简答博克对崇高的认识。 答:1)他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和优美对立起来居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2)他认为,人有两种情欲:自我保存的情欲和社交的情欲。其中自我保存的情欲起源于恐惧和痛苦。3)当庞然大物威临我们,我们的心灵为它们所震慑,所占有,使我们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着,这时,我们感觉是恐惧和痛苦。4)但是,如果我们和这些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对象并不威胁到我们的安全,这时我们的感觉,就不是可怕,而是惊叹和赞赏。这种感觉就是崇高感。 6、康德是如何论崇高的, 答:1)美与崇高都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但崇高的对象,它的形式不仅无边,而且变化多端,不但我们的理解力把握不了,而且我们的想象力也把握不了,我们只能凭借超感官的理性,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2)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大,这种体积的大,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对象在心灵中唤起无限大的观念,才是崇高。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强大的自然威力使 我们的抗拒力量相形见绌,但是只要我们在安全之境,那么,它们的面目愈是狰狞可怕,就越对我们有吸引力。 7、说明黑格尔对崇高的看法。 答:1)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阶段,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的象征型艺术中。2)崇高的象征艺术本质, 在于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造成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理念的无限的力量,于是引起崇高感。 8、优美的本质, 答:优美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先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9、优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和谐。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优美与崇高相反,它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善有机的结合。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柔媚、安静、秀雅、圆润、舒缓、清新等品格。 10、优美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表现。 答:1)自然境界中的优美,表现为自然景物以光、色、形、音等合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的明暗、浓淡、大小、高低、刚柔在矛盾中的统一,以天然的完美和谐作用于主体的感官,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2)人生的优美具体表现为社会性的人的个体合乎礼仪、道德规范的言行举止及其所反映的一致的思想观念和群体或社会稳定、平和的局面。3)艺术中的优美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自然景物、社会人生或营造的氛围以其合规律,合目的性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谐统一。 11、简述博克对优美形式特征的认识。 答: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如下几种:1)比较小;2)光滑;3)各部分见出变化;4)这些部分不见棱角,彼此像熔成一片;5)身材娇弱,不是突出 反革命出威武有力的样子;6)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7)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 12、为什么说优美与崇高同属审美范畴, 31 答:1)从心理反应方面看,虽然所引起的反应不同,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审美的愉快。2)从对象的形态看崇高的对象与优美的对象都可看成是美的,都能让人心旷神怡。3)从人们的审美需要看,人们既需要优美的对象,也同样需要崇高的对象。4)从创作的角度看,优美的作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让人赏心悦目。5)从艺术的效果看,优美的作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寓教于乐,达到美的效果。6)从美的反面看,优美本身排除了丑,崇高本身也未包含丑。 13、西方悲剧史上三大悲剧类型是什么,(或: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 答: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悲哀和痛苦的原因不同,因而悲剧性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西方悲剧史上,大致经历过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这三大类型的变迁。1)命运悲剧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当时希腊的神州和悲剧,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都是由神所支配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人是无法逃避的,命运悲剧也就由此而来。如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等都属此例。人们就把悲剧冲突的根源归结为命运。2)性格悲剧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由于人的觉醒和个性解放,人由神本世界回到人本世界,人自身的性格就成了文艺描写的主要对象,性格悲剧也就应运而生。他们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不是命运安排,而是人自身性格上的缺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都是由此造成的。麦克佩斯贪婪的野心,奥塞罗嫉妒的烈火,李尔王的轻信和暴躁,哈姆雷特的犹豫和寡断,都成了他们致死的原因。3)18、19世纪以后,又出现了社会悲剧,因为当时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如火如荼,迫在眉睫的是种种社会问题,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时代的主题,悲剧的内涵也就转向了社会,社会的不合理是酿成悲剧的根源。如席勒的《强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作者都把矛头指向了社会。其实,历史上的一切悲剧都是社会悲剧,所谓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实际上是以迷信和性格的方式,反映了人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 14、现代西方悲剧有哪些特征, 答:1)生活枯燥。因为现代西方是科学和生产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现代工业生产虽然为社会提供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却使人的心灵和感情变得十分枯燥。2)举目无亲。现代人住在高度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都市里,彼此隔绝,各人有各人的心事,根本谈不上什么家庭亲情,天伦之乐,生活显得极其孤单、陌生。3)感情失落。由于科学发展,交通方便,生活内容极其简单和机械化,即使外出旅游,纵使是一千多公里的旅途,也只是坐上飞机转眼就到,原先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点,要么无暇顾及,要么一目了然。感情无所寄托。 1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答: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悲剧的学者,他从古希腊的悲剧出发,在《诗学》一书中,对悲剧提出了这样一个著名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个定义对悲剧的对象、性质、效果都作了很好的阐述。这里,他强调悲剧是摹仿,有完整的情节,以语言为媒介,以人物行动来表达,能使人引起怜悯和恐惧,进而使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这一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简述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 答:黑格尔在悲剧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以“永恒公理”说为核心的悲剧冲突论。他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冲突论出发,认为理念发展到了人类社会,必将分化为各种伦理力量并在一定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来说,人身上的伦理力量无疑是合理的、正义的,而对对方来说,又必然会有片面的、不正义的。所谓悲剧冲突就是这种既是正义而又是非正义力量的冲突,在冲突中,双方都以自己的正义性否定对方的正义性,从而都陷入片面性的罪过中。悲剧人物因此而付出代价,遭到毁灭,而“永恒公理”却由此而得到伸张。黑格尔强调必须有重大的社会冲突,这是正确的,但他认为冲突双方又各有正义性和片面性,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批评的那样,确实有点是非不分。 17、简述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答:悲剧与崇高是两个关系非常密切的美学范畴,也是美的领域中两种并立的审美形态,两者对人生都有正面性的价值,而且两者的主人公应该都是正面人物,正因如此,很多人物在这两个范畴中就会出现重叠现象,他 32 们既是悲剧形象,又是崇高形象,既是悲剧中的崇高,又是崇高中的悲剧。但悲剧与崇高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因此,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是崇高。 18、喜剧性的笑有什么特征, 答: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我们通常发出的笑,有的单纯来自生理上的愉快,并不属于审美的范畴。作为审美范畴的笑,应当具有一定社会性意义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就与美及人类的美感经验联系在一起了。喜剧性的笑是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否定。2)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喜剧性的对象必须让人感到轻松、愉快。3)笑要有共鸣。 19、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1)丑的本质:美向着低处走,愈走愈低微卑贱,以至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而非人的本质力量却以堂皇的外观闯进了我们审美的领域,这时,它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的就不是美,而是丑。2)丑的价值形式: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人厌恶、鄙弃、反感。一般说来,丑的事物,往往是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其外在的组合形式往往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 20、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答: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1)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而有了丑,则能采用映衬手法更好地突出美。2)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须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3)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95.丑的历史发展经过几个阶段, 答:丑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时代。那时占支配地位的思维意识是宗教意识,主体不仅没有独立性,而且与客体不分,一切模糊、混乱,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怖感。神秘性怪诞性和为了宗教的需要而采用的仪式性,成了原始艺术的基本特点。丑恶的形式往往与宗教的神圣感结合在一起,以至美丑不分,美丑混淆。2)古典时代。从古希腊到19世纪。这时高唱美的赞歌,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丑分明。从古希腊起,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本质力量开始获得了独立自主性,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神。古典时代的美学关于美丑的看法,到了19世纪,受到了冲击。首先是以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他们在美之外,提出了对于丑的呼唤。创作态度与浪漫主义不同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也注意到了丑,也把丑作为他们描写的重要题材。3)西方现代主义时代。19世纪中叶以后,以陀斯妥也夫斯基和波德莱尔开其端倪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一反古典时代崇美抑丑的做法,他们大唱丑的赞歌,宣传丑的美学。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一方面回到了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的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做美,丑成了美。 五、论述题 1、试论崇高的本质。 答: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又称壮美,有人也称它 “阳刚之美”。崇高是美好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整个美的领域中多种美的的形态中的一种。崇高的形象,主要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精神振奋,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畏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崇高感的由来总是离不开对象。人们面对崇高的对象,无不会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动和惊骇,它始终高高地踞于我们之上,像李白诗中所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样,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他有整个人类文化所蓄积起来的精神和人格理想,他以文化人的本质力量和外界粗野的自然力量相搏斗,结果是他自己得到舒展和发扬。这时,外在世界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怕的,而是成了一个庄严的崇高世界了。因此,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也是人的被提高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中,崇高的对 33 象是到处都存在的。社会生活中,如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英雄人物等:自然领域中,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高尔基的《海燕之歌》等。历史总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前进的,这是生活的主旋律,因此,在人民群众从事伟大创造的事业中,崇高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时代需要崇高,人们需要崇高。 2、试论悲剧的本质。 答:1)悲剧这一概念,本意是指一种戏剧形式,与喜剧相对而言。悲剧一词,也可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或审美形态,这里的悲剧,已经不只是指戏剧中的悲剧,像小说《红楼梦》、诗歌《孔雀东南飞》、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绘画《伊凡杀子》等也是悲剧。为了区别于戏剧形式的悲剧,故也可以把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称为悲剧性。2)悲剧顾名思义离不开悲,没有悲也就没有悲剧,但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悲剧都可以称为悲剧,悲剧自然有其特定的本质:a必须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社会冲突,而且冲突双方都是一定社会势力的代表,冲突的实质也就是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B主人公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小人物,但必须是下面人物。主人公也有一定的特点,或具有某种悲剧性格,如刚直、炎爆、偏激、但绝对不是十恶不赦的人。C冲突的结果是下面力量由于暂时的力量过小或性格上的某些缺点,一时斗不过反面力量,最后导致正面力量的失败甚至死亡,但精神却得到发扬,如林黛玉、张志新。D由于人们不甘现状,永不满足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悲剧冲突的原动力,而不畏强暴则是这种原动力遇到灾难时的必然反应,因此,悲剧总是以悲壮之情打动读者,从而使人们惊醒起来,振奋起来。总之,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抗争,而与现实环境发生激烈冲突,在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甚至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升。 3、谈谈你对喜剧效果的看法。 答:喜剧离不开笑,但并非一切笑都能成为喜剧。1)作为审美范畴的笑必须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社会评价,这样,笑就与美或美感连在一起了。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为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概念,只要在对象世界中通过光彩夺目的、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这就是美。但是,人所处的社会生活总是充满着复杂的矛盾斗争的,因此,人的本质力量也会遭到扭曲和异化,也即向相反的方面发展。如果把这种被异化了的、被扭曲了的本质力量当成自己的本质力量,这就会变成非人。把非人的东西当成人的东西拿来夸张和炫耀,于是就表里不符,内外不一,荒谬怪诞,矛盾百出,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嘲笑和讽刺。因此,喜剧就是对被异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讽刺,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否定,如在果戈理的《饮差大臣》一剧中,假钦差的招摇撞骗以及以市长为首的一批官僚的奉承拍马,弄虚作假,都是极丑的,作者给以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通过笑否定了丑,肯定了美。2)喜剧虽然离不开美,但喜剧性的对象必须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是一种审美的笑,这不同于生活中实用的满足和道德上的实现所带来的笑。3)喜剧的笑要有共鸣。因为这笑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面发生的,只要他们熟悉这个事件,他们就会觉得好笑。 4、试论丑与近代精神。 答: 李斯托威尔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这里的所谓丑,并不是指存在于生活中与美相对而言的那个丑,而是指人们在近代精神的影响下,对生活丑所产生的特殊感受。他认为到了近代,丑给人的却是“一种带有苦味的愉快,一种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显然,这里所谓的“丑”,并不是指丑,而是指人转变了的丑感经验。他认为这种丑感经验是近代精神的产物。那么,近代精神对丑感经验究竟的怎样的影响呢,1)正视丑。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达,人们开始感觉到,人虽然超越于动物,却永远摆脱不了动物性和非理性的因素,因此,人身不仅有美,而且也有丑,恶也并不完全来自于外界,也根源于自身。可是,古典时代的文学艺术却专门描写美,或美对于丑的斗争,却没有揭示丑的本质,这至少是不全面的。今天,在自然科学面前,我们面对自己身上赤裸裸的丑,应该正视它,表现它,还丑以真实的面貌。2)怀疑丑。19、20世纪,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人类遭受劫难的时代。拿破仑、俾斯麦、希物勒这些“英雄”,为了他们的“胜利”和“桂冠”,发动战争,制造分裂,把人类带入苦难的深渊。当恶梦醒来后,痛定思痛,人们感到幻想的破灭,感到空虚、迷茫和恐惧,于是,人类的价值观,包括美丑、善恶、是非等观念,都受到怀疑和诘难。美的是否真美,丑的是否真丑。在这种观念转变的情况下,人们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摧毁,并把丑当做新的桅杆。3)迷恋丑。20世纪后,工 34 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更无感情交流。这样,人际关系冷漠了,人与世界隔绝了。人的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孤独感,他们要求感情的抚慰和心灵的刺激,于是,在精神上就寻求丑、荒诞、怪诞,这样,就在近代精神影响下,出现了反常的丑感经验。应当说,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丑这是无可非议的,对美丑界线的辨别也是应该的。但是,作为一个具有自由创造精神的人,我们不应该崇拜丑、迷恋丑,而应该向往美、追求美,不断创造、不断前进才行。 5、试论生活丑与艺术美。 答:生活中有美也有丑,只要有意义,不论是美或丑,都可以进入文艺作品。生活美进入作品也可以是美的形象,如江姐。生活丑也可以转化成为艺术美。如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 1)艺术应该是美的。艺术的美不在于表现对象是否美,而在于艺术家创造得是否成功。因为艺术作品都要根植于现实,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现实性因素与创造性因素的统一,只要创造得好,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如果创造不好,即使是生活美,也会成为丑的艺术。2)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其关键在于典型化。这里要注意三点:a作者要真实地、深刻地去揭露丑的本质,这就符合了真的要求,如果是颠倒黑白,这就是假;b要无情地去批判丑、否定丑,这就符合了善的要求,如果是歌颂、美化,这就是恶;c要生动地去表现丑,这就符合了形式上的美,如果是粗制滥造,这就是形式上的丑。真善美三者统一,就成为艺术美。当然,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并不是说丑的现实内容也变在美的了,不是的,丑的本质仍然是丑,只是说,作为艺术家呕心沥血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却是生动的、美的,如《十五贯》中娄阿鼠形象就是如此,因此,我们说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3)因此,艺术家要能真正地写好丑,a必须了解丑、熟悉丑。B必须禀性清廉,对丑深恶痛绝。C要有表现丑的艺术技巧。D生活中的丑往往会被许多现象所掩盖,不易使人看清丑的本质。艺术中的丑,由于经过典型化的手段,深刻的揭露,无情的批判,生动的表现,这样就能使人看清丑的面目,促人猛省,获得教益。 第五章艺术论(一) 一、单选题 1、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2、游戏说是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学说。 3、强调艺术以表现主体的情感为主的说法属于表现说 4、把艺术观视作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说法属于符号说 5、载道说(或教化说)是从艺术的功能的角度来对艺术下定义的。 6、《尚书•尧典》首先提出“诗言志”。 7、心生说由《礼记•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8、缘情说最初出现于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提出“立文”之道最根本的在“情文”。 9、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縁情说大体上可划入表现说。 10、苏珊•朗格的“符号说”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11、被后人誉为七律压卷之作的杜甫的《登高》格律谨严,字句工整,仅从其形式符号层看,就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效果。 12、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诗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在的,而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即虚构、虚拟,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 13、抽象思维的目的在于求真。意象思维的目的在于求美。 14、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15、意象思维的最后成果是凝定了审美经验的意象世界 16、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低下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丰富,诗、歌、舞三者的关系是三者连为一体 17、物质实在层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和媒介 18、形式符号层在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指示、负载着意象世界 19、欣赏音乐时,有时并未领悟其内涵,却感到音响、旋律十分优美,并得到某种满足,这里起作用的是作品的形式符号层 35 20、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层次是意象世界层。 21、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艺术作品的形式符号层。 22、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物质实在层。 23、形式符号中的意象是一种潜在性存在 24、潜藏于形式符号层中的意象世界能在鉴赏者心灵中得到现实地生成,这必须借助于鉴赏活动 25、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意境超验层 26、意境超验层可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意境是就人生境界而言。 27、艺术作品的中心是审美意象。 28、“隐秀”说的提出是在刘勰的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 29、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喻象。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喻象。 31、在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这属于意象类型中的喻象 32、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祥林嫂等,属于意象类型中的仿象。 33、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仿象。 34、《诗经•关雎》中所描写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属于意象类型中的兴象。 35、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兴象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性。 36、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点一划,一行一段,虽无具象,却照样充满生命活力,这种意象类型属于抽象 37、审美意象是虚拟的、超现实的,因此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想象性 38、使艺术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是情感因素 39、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40、艺术创造的最高目标是意境 41、意境这一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独有的 42、我国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人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意境一词是由他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 43、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学者是清末民初的王国维。 44、王国维的主要美学著作是《人间词话》。 45、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属于“无我之境” 4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以意境为主,意象辅之。 47、毛泽东说过,不读《红楼梦》就不懂封建社会,此说的立足点是认识功能 48、恩格斯认为,他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的所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是指艺术的认识功能 49、艺术的多元功能与审美功能发生的次序是众多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核心而同时发生的 二、多选题 1、主张艺术起源游戏的学者有康德、席勒、斯宾塞 2、主张艺术是模仿的学者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3、在我国,属于表现说的有言志说、心生说、缘情说 4、属于艺术“自娱”的活动有广场集体舞、舞厅迪斯科、自拉自唱 5、下列活动属于艺术的“娱人”活动有影视播放、戏剧演出、舞蹈表演 6、鉴别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线有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是精致人工制品还是粗糙人工制品、是意象思维结晶还是抽象思维成果 7、科学挂图与美的关系是a科学挂图主要是求真,不是求美b科学挂图不是艺术品,但也有审美因素 8、抽象思维的成果有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美学著作 9、意象思维的成果有小说著作、美术著作、建筑艺术 10、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表现在A经过审美加工,自然物可能转化为艺术品B艺术因素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 36 11、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为符号、意义两层次 12、现象学美学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4层次 13、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14、物质实在层在具体的绘画作品中是指宣纸、颜料、画布 15、形式符号层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是指节奏、旋律、和声 16、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主体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意向、想象 17、意象的主要类型有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18、艺术意象是艺术虚构出来的东西,它可以表现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东西B所应有的东西C甚至不可能有的东西D已有的东西E可能有的东西 19、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是A意象侧重审美广度,意境侧重审美深度B意象以个别为特征,意境则通向一般C意象属艺术范畴,意境与哲学意识相连 20、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是A审美是诸功能中的首要功能B其他功能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得以实现C其他功能以审美为核心而同时发生 三、名词解释 1游戏说 :是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的,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加以发展加以完善的。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从游戏发展而来的。艺术与游戏虽有相通之处,但它深刻的真实性、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人生的启迪不同于游戏。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是片面的。 2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西方影响极大,它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视为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与表现性。 3表现说: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的情感为主。代表人物有德国美学家柏格森、克罗齐,我国的“言志说”、“心生说”、“缘情说”。表现说把艺术的素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模仿说的局限,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征,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此说回避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是片面的。 4有意味的形式说:本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是就视觉艺术(如绘画)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关系。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情感的纯形式,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此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的本质,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切断,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陷入形式主义与神秘主义。 5符号说: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更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6载道说 (或教化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加以完善,他认为文学是为了宣扬儒家之道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縁情,这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但仅仅突出政治教化,完全摒弃文学的缘情作用,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也是片面的。 7娱乐说:娱乐可分“自娱”和“娱人”两种。所谓“自娱”,艺术家是借助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同时一切艺术都能使人快乐,都有“娱人”的功能。娱乐说看到了文艺的部分作用,但也忽视了文艺的启迪作用。 8、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是在它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这种 学说只是假设,没有科学根据,也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 9、“隐秀”说:秀为外在感性物象,隐为内在“意”蕴。可见,隐秀即意与象的有机交融,也即内容与形式的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审美意象创造的追求。 10、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前层的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 37 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 11、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 12意象:是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象指由想像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13、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所创造出来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 14、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象”便是兴象。 15、喻象:是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法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 16、抽象: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17、意境:是指运用艺术形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18、艺术的审美功能: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19、艺术的认识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品的欣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从而增长识见,开阔眼界。 20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批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答: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为艺术品。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精神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想像活动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 2、简述抽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区别。 答:1)从性质上看。抽象思维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现实关系的理性认识与概括,属于认识范畴;意象思维虽也包含某种认识因素,但主要不属于心理学范畴。2)从方式上看。抽象思维运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性工具;意象思维始终以感性意象运思为特征,它只能在具体中暗示一般,不赤裸裸地表现一般。3)从目的上看。抽象思维的目的在于求真;意象思维的目的在于求美。4)从成果上看。抽象思维的成果是理性认识和理论形态的精神产品;意象思维的成果则是它所创造的凝定了审美经验的意象世界,具体地说就是艺术品 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联系有哪些, 答: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为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领地,增添艺术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生活更具艺术情趣和审美趣味。 4、简述意象和表象这两个概念。 答:我们对各种象进行分类,那就可有物象与心象之分。心象也可以分为两类,即表象和意象。表象是客观事物反映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形象,意象是客观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渗透着主体情感的所产生的形象。表象侧重于客观的状貌,它往往较多地出现于认知领域,如科学研究,军事地形侦察等。意象侧重于主观的感受,它往往较多地出现于审美领域,如文艺创作、文艺欣赏。由于意象首先也应该是一种表象,因此,有人在论述意象时,有时也会把它称作表象。 5、如何理解意象的结构, 答:意象是由意和象两方面结构而成的。所谓意,是指主体在创作或欣赏时,在内心所流露出来的意向、意志、 38 理想、情感、愿望等因素;所谓象,是指通过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接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意与象之间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当主体意欲传达某种情感或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具体表象,便是“象”,它们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意”无“象”就无法显现,“象”无“意”也就失之空洞、肤浅;“意”借“象”而成形,能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 6、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答: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主体的心理状态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他的意向和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意向是主体的一种潜在的审美需求的表现,也可称之为人们在建构意象时所怀有的“先人之见”或“基本取向”。想象是人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读了作品后,必然在心理有所激动,从而张开想象的翅膀,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取舍加工和创造性的重组,于是在头脑中映现出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新形象。正是由于这种意向和想象的作用,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意象世界。 7、简述意象的物态化与物化。 答:审美意象虽是艺术品的核心,但它是精神性的,原先只是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理活动之中。此时的意象,别人是无法感受的,因为它与艺术品的形成还有一段距离。艺术家心中的意象还必须经历物态化和物化的过程,方能成为凝定的艺术品。所谓意象的物态化,是指先把意象从艺术家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如线条、语言、旋律等),使之具有感性的物质外观,如用文字、语言化成文学作品等,这是从艺术家心中的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在的第一步。所谓意象的物化,是指在意象物态化的基础上,直接运用物质手段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凝定下来,转化为现实的艺术品。艺术作品的形式符号层和物质实在层,就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 8、意境和意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意境与意象有相通的一面:两者都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之间的和谐与协调,使之浑然一体、无迹可求。两者也有一定区别,主要是:1)二者所达到的层次、浓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广度,意境主要讲的是审美深度,意象偏于横向,意境偏于纵向。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空虚、灵奇的审美境界。意境是意象的突破和超越。从意象走向意境,意味着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意象以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3)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意境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共同追求和最高级的审美特征。 9、简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答:意境可有两种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品,它不可能没有一点人工痕迹,艺术品也不可能是完全“无我”。王国维所列举的“有我”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个“我”确实是很明显的,但他所列举的“无我”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并不是真的“无我”,这里不是也有一个“采菊”的人,并且还“见”到“南山”了吗,其实,王国维的所谓“无我之境”,只是说主体不是明显外露,只是隐蔽或者消融在意象之中;他的所谓“有我之境”,只是说这个“我”比较外露,是以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现在意象之中。如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我”是不显露的,故是“无我之境”,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就可说是“有我之境”了。一般说,现实主义的作品偏于“无我之境”;浪漫主义作品则偏于“有我之境”。 10、简释艺术的诸种功能 答:1)审美功能:这是艺术的首要功能、核心功能。是指艺术品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的身心进入美的境界,并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增强对美的感受、欣赏、鉴别能力。 2)娱乐、消遣功能:指艺术品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在精神上得到放松和欢快,恢复体力、排除烦恼。3)认识功能 :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人们能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见到的事物和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从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4)道德教育功能:指艺术品以其意象体系向接受者显现和指示某种道 39 德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5)宗教感化功能:艺术作品以艺术形式来描绘或再现宗教情绪或宗教故事,在接受者心中引起一种宗教感化作用。6)思想启迪功能: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能对接受者从思想上进行引导与启蒙的功能。7)政治宣传功能:指某些渗透着一定的政治主张、观念、理论的作品,人们读后,能够惊醒起来、感奋起来,为实现某种政治目标而努力。 8)心理平衡功能:通过欣赏能使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和平衡。9)社会干预功能:指艺术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感染和影响接受者,促使和鼓励他们去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10)文化交流功能:艺术品作为一种文化的集中载体,通过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相互传播,能够起到一种文化交流作用。11)商品广告功能:这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主要是指艺术品的意象中所夹带的某些广告性因素,或者是某些企业家借助某种艺术手段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五、论述题 1、试论艺术品的结构层次。 答: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核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一个多层次开放系统,它的最基本的层次有下述四个方面: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获得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一位雕塑家离不开大理石、象牙和木块,电影作品必须有胶卷、银幕,画家必须有纸、笔,戏剧演出需要舞台等。它是艺术作品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与传达。2)形式符号层。指艺术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和声、语词、形体等,可以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如绘画中的线条、音乐中的节奏、文学中的语词、戏剧中的武打等,可以撇开内容,单独领略它的美;但它的重要作用,却在于直接指示、负载艺术的意象世界。3)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如陈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人们读后,在脑海中即刻就会映现出古松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建立在物质实在层和形式符号层基础上的。诗中的松树展示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又富有人生意味,如人的高尚和不屈精神,因此,这个形象也就是意象世界了。意象世界在艺术作品中,只能潜在于符号层中,在鉴赏中生成审美对象,是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4)意境超验层。即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品的终极和归宿。四个层次是逐步趱纵深,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2、艺术意象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1)虚拟性。艺术家在创作中,当意象一经物态化与物化进入艺术作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并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这种意象虽都来源于生活,却又是对生活的编造与虚构。这种意象可以是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如白毛女),所应有的(如喜儿的翻身),甚至是不可能有的(如孙悟空),但不管哪一种意象都是非现实的(如生活中的树是现实的,艺术中的树却是非现实的)。2)感性。意象是具体的、直观的,欣赏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它的存在,不需要经过别人的介绍和理性思索,如绘画中的梅、兰、竹、菊都是一目了然,清晰可见的。3)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的作用,将“意”和“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就是想象的产物。意象不同于一般表象,一般表象侧重于事物的客观状貌,河、海、山的状貌是怎样就是怎样,不好有想象的参与。意象就不同了,可以成为“石猴观海”、“仙人指路”等,因此,想象性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重要原因。4)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表现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整个过程之中。情感与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创造意象不仅是以情感为动力和引导,而且还把情感像血液一样渗透于意象之中,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黄河咆哮、松树迎客等,都是情感渗透的结果。没有情感的意象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严格说也不是意象。如没有情感的山水画作,就不是美术作品,只能是导游图。 3、试论审美功能的地位和作用。 答:地位:所谓审美功能,就是指艺术作品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使欣赏者的身心进入美的境界,并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增加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在艺术的众多功能中,审美功能是首要的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来说,它又是核心功能,我们必须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固然也可有其他功能,但审美是第一位的,犹如政治读物固然也可有审美功能,但宣传功能却是第一位的。作用:美是艺术的本质、本性,没有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功能艺术作品也就失 40 去了最基本的效用。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其他种种非艺术因素,如政治因素、认识因素、道德因素等,因此,艺术作品也可以还有其他种种功能;但艺术的种种非艺术因素在作品只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只体现在整个意象体系之中,离开了艺术意象,这些非艺术因素也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部分了。因此,艺术的其他功能也不是孤立的,它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间接实现的。它们是以审美功能为核心而同时发生的,它们所起的作用必须借助于审美功能才能完成。所谓“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教与乐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说教育功能必须寄寓于审美功能之中。以往的很长时间里,把政治宣传、教化功能提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把审美功能打入冷宫,这是不对的。反之,如果只讲艺术的审美功能而无视艺术其他功能的存在,也会导致艺术的“唯美主义”或“艺术至上主义”。我们必须摆正艺术诸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艺术论(二) 一、单选题 1、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 2、把艺术家直觉创造的心理意象,未经物态化就称为艺术品,即直觉说的美学家是克罗齐 3、艺术即直觉说的片面性是无视艺术品的实际存在 4、一件艺术品如果无人欣赏,它只是一个与其它东西一样的物质存在 5、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中首要的一环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 6、要使艺术作品真正具有活的生命,必须有接受者的欣赏活动 7、艺术意象的创造,艺术家不仅要有心中的孕育,而且还必须有艺术的传达 8、决定艺术意象基本特质的是创作主体 9、“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话出自《乐记》。 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11、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主体(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经验中 12、孕育意象所需要的“意象”并不排除或超越自由。 13、艺术作品的意义是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广大读者的不同感受在时间推移中的总和 14、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家意象的生成 15、艺术家意象创造的最初动力是艺术敏感 16、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相比,艺术家对生活有特别的敏感,这是因为艺术家具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17、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艺术敏感 18、巴尔扎克谈到:“某一天晚上,走在街心,或当清晨起身,或在狂欢作乐之际,巧逢一团热火触及这个脑门。这双手,这条舌头,顿时,一下子唤起了一整套意念。”这种突发的心理现象就是艺术敏感 19、当艺术家在意象孕育中,充分调动自身以往经验中的一切情景,并进而组合为整个艺术意象的能力,就是艺术想象力 20、柏拉图在《伊安篇》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灵感说成一种磁性的疯狂,一种神灵的凭附。 21、创作中,当艺术家处在一种精神亢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境界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灵感 22、在中国,灵感作为主体与自然奥妙的契合,是一种“顿悟”与体“道”。 23、中国古代谢赫的“六法”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准则。 24、郑板桥的所谓“胸中之竹”,实际就是意象的孕育 25、实现由“胸中之竹”向“手中之竹”的转化,关键步骤是将孕育的意象用形式符号凝定下来 26、艺术接受与艺术创造一样,其核心仍然是意象的生成,也即意象的重建 27、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与接受者重建的意象,两者之间基本相通的 28、接受者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作品 29、接受者对艺术家心中的意象的感知和欣赏是借艺术品为中介的 30、艺术家的意象创造与接受者的意象重建其层次关系是创造高于重建 41 31、鲁迅谈《红楼梦》的解读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因为接受者主体性的正常发挥 32、所谓审美对象是指接受者重建的艺术意象 33、提出艺术作品的结构是一个“图式化”框架结构的学者是姚斯 34、在艺术接受之前,接受者的心中存在着期待视界 35、文学作品之所以能让接受者进行再创造的可能,这是因为作品有许多空白和不定点 36、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不同时候对不同的接受者的施予是不同的 37、接受者若要在欣赏中实现意象的重建,首先必须对艺术家所创造的意象能够产生共鸣 38、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是艺术鉴赏过程中的观 39、古文论中,强调评论文艺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其含义是要了解作家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40、所谓“曲高和寡”,反映了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的鸿沟,要跨过这条鸿沟,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品 41、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品。 42、当接受者通过意象的重建,进而直接把握了意象的内在意蕴,这就是艺术鉴赏过程中的悟 43、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为好”,他强调读书既要观,又要品 44、薛雪说:“夫读之既熟,思之既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诠,自明妙理。”这“自明妙理”既艺术鉴赏过程中的悟 45、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艺术鉴赏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层到深层的过程 二、多选题 1、艺术与艺术品的关系是艺术是一切艺术品的总称、艺术存在于一切艺术品之中 2、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之中。 3、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开放性 4、所谓艺术品的开放性,是指向艺术家开放、向欣赏者开放 5、真正能使主体进入虚静状态这就必须要排除功利杂念、要超越知性逻辑 6、艺术家对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有意象的孕育、意象的生产 7、艺术意象可能有生活原型,但又不同于原型,不同之处有A原型已转变为知觉表象B表象上渗透着主观情感C表象间的关系依主体自向规律发生转变D作为主体心理形式的表象与原型完全不同 8、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9、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后天的实践 10、艺术的敏感具体说,就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深刻 11、灵感的获得有赖于艺术家先天的生理心理素质、后天浓厚的学养积累 12、灵感是艺术家在创作心理进入自由状态后,突然生成的一种思维活动境界,具体表现有A精神的亢奋性B注意的集中性C情绪的激动性D想象力的空前活跃 13、艺术操作离不开“技”与“道”,两者关系是a“技”可以也应该向“道”转化、b“道”必须通过“技”来实现、c“技”是基础,“道”是升华 14、欣赏者在意象的重建过程中,包含以下要素A以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为基础B经作品的符号形式为中介C以欣赏者重建的意象为结果 15、艺术鉴赏可分为观、品、悟三阶段 16、在艺术鉴赏的阶段或层次中,最为普遍的是观、品 三名词解释 1、艺术的存在方式问题:就是探讨艺术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或程序,才获得和生命。 2、艺术天才:艺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创造的作品超绝群伦,旁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理解,他们就好象是天助神功一样,这样的艺术家人们称之为“天才”。 3、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 42 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和艺术品。 答:艺术离不开艺术品,而又不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一部部具体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具体的存在实体。而艺术却是艺术品的总称,世界上不存在一个“艺术“实体,它只存在于一切具体的艺术作品之中。 2、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 答:艺术只能存在于一切具体的艺术作品之中,而且,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的存在。1)艺术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艺术存在总是离不开艺术品,在艺术品的多层次结构中,意象是其中的关键性层次。因此,要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之中,更确地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的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在本质上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围,不可能脱离主体的审美经验而独立存在。因此,要说艺术存在于意象世界中,更确切地说,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3)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艺术品为艺术家所创造,又为接受者所欣赏,艺术品是沟通艺术家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3、作为存在方式的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从艺术的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是沟通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它具有下述三个特征:1)他律性。艺术品是为接受者、欣赏者而存在,又同时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决定和制约。2)形式符号性。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要传达给接受主体,需要把它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艺术作品中,接受主体借助于这些符号来接受和创造。3)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要向艺术家开放,惟此才能有艺术品产生;同时向欣赏者开放。惟此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4、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好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答:音乐作品与其他艺术一样,它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它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1)具有审美意义的音乐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欣赏者在欣赏中能够对音乐产生美感,必须以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音乐的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美的音乐,人们对音乐的美感也就不会产生。2)如果接受者根本不懂得音乐,没有音乐感的耳朵,那么,即使是贝多芬与柴可夫斯基等大师创作的交响乐,对他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听到的无非是一种普通的声音,而根本没有感受到作品形式符号中潜藏的美,这时的音乐作品对他来说,也不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更不是实现了审美价值的对象。 5、怎样理解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中, 答:1)这三个环节的动态流程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2)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存在的第一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没有艺术家的创造也就没有艺术品。3)如果艺术家不把意象表达出来,物态化和物化为艺术品,就无法达到交流、传播的目的。4)艺术接受也非常重要,每个艺术接受者总是带着自己的期待视界来欣赏艺术品,并在艺术品提供的意象框架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再创造,发展丰富艺术的意象世界。 6、艺术作品的意义从何而来, 答:艺术作品的意义1)总是与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人生态度直接连在一起的,2)与接受者的重建与再创造有关,它是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以及千千万万的接受者的不同感受在时间推移中的总和,它将随着接受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而不断扩大与丰富。 7、简释“虚静”这一概念。 答:“虚静”这一概念是荀子的“虚壹而静”说的简化。而荀子此说又与老子的“涤除玄览”和庄子的“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有着渊源关系。后来陆机、刘勰等人,把它视为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所谓“虚静”,包含两层意思。虚即空虚,即要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静即安静,即要超越知性逻辑及一切概念,完全进入一种感性直觉、超功利、超认识的审美状态。 8、艺术敏感及其特征, 答: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 43 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敏感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朦胧性、突发性。它是朦胧的意象的雏形,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象;它是突发的,似乎从天而降,所以难以把握;它不只是主体的被动感受,更是对客体的赋予能力,艺术家凭借先在的文化心理结构能动地感受对象。 9、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在想象中,由艺术敏感所激发的艺术意象逐渐得以发展、鲜明和形成。2)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3)想象力在产生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10、什么是艺术想象力, 答:1)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程度。当艺术家通过艺术敏感获得创造的动力时,即开始了由敏感出发的艺术想象。随着想象的展开,创造思绪便纷至沓来。2)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3)艺术想象力不仅是引发和唤醒丰富的想象,更重要的还是主体的感悟主旨为基础来融合和组合艺术意象。 11、为什么说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 答:1)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2)在艺术家准备,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呆使之逐渐鲜明、完善并得到最后定型。 12、如何理解“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答:郑板桥在讲述他画竹的体会时说:“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此话被人称为“艺术三味”,在艺术界影响很大。这里出现三种竹。所谓“眼中之竹”,就是他看到的竹,是画家们要表现的对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竹的形态深深打动了画家,于是获得艺术敏感,激起了创作冲动,虽然他离开竹园,胸中仍然浮现出竹的形象,后经反复酝酿、体验,主体的情感不断渗透于竹的形象之中,“胸中之竹”实际上就是孕育于艺术家心中的艺术意象。进而艺术家又“磨墨展纸”,通过色彩、线条等形式符号手段,把心中的艺术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凝定在宣纸之上,于是就有“手中之竹”。这“手中之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艺术品。 13、简答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的关系, 答:1)技即技巧、技能,是艺术创作中不能逾越的环节;道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2)技与道是相通不可分离的。无道之技,即孤立追求技能技巧,就会沦为匠艺,无技之道不可能存在。技能与技巧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能将它们化做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就能进入道的自由境界。 14、如何理解技巧美与形式美, 答:技巧美:高超的技能技巧不仅有“技”,而且有“道”,它们的联系十分密切,这种技与道的结合,就是自由自在、得以应手的操作。艺术家正是在技巧的操作中体验美、创造美。在此意义上,艺术技巧本身就是艺术,就是美,就是技巧美。形式美: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的展示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符号之中,使这种动态的过程凝定为一种静态的形式,使得这种形式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要说技巧美是一种动态的美,那么,形式美就是一种静态的美。 15、解释“期待视界”。 答:11)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了每个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其自身的艺术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这也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谓的“先在结构”。2)艺术接受也受到主体先在心理结构、特点的“期待视界”的制约和引导,这就使得主体在审美中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由于各人“期待视界”的不同,这也就使他们所重建的意象彼此间出现一定的差异。 16、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空白”和“不定点”, 44 答:何谓“空白”和“不确定点”呢,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实体,而是一个特殊的形式结构。如我国画论中的“意到笔不到”,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文学中的“跳跃式结构”等,都是“空白”的意思。又如,艺术理论中有诸如“含蓄”“朦胧”“模糊”之说,这就是艺术作品的“不确定点”。因为艺术意象既有具象性因素,又有抽象性因素,它是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艺术意象的抽象性,可以是指具象表现中的“不确定点”。由于艺术作品“空白”和“不确定点”,这有待接受者按照自己的“期待视界”去充实补充,这就为他们的意象重建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也可使艺术作品产生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五、论述题 1、在艺术作品中,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答:意象的生成有两个阶段:1)意象的孕育。意象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意象的产生首先就是意象的孕育。作为艺术创造开端的意象的孕育,必然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它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被某一不期而遇的对象所打动,在感情上产生了一种无法用逻辑解释的感动,这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当艺术家排除功利杂念和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状态,也即虚静的精神状态后,艺术意象也就不由自主地在艺术家的心中孕育起来了。这是一个非功利、非认识的过程,是在纯粹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的一个酝酿过程,犹如孕妇的十月怀胎,艺术意象也是在不断孕育中逐步形成的。2)意象的生产。这是意象生成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意味着艺术家把心中孕育成熟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即把心中的意象通过相应的形式符号凝定下来,变成为具体的艺术品。意象的生产属于精神生产。要是说意象的孕育是一种心理活动,那么意象的生产除了心理活动之外,还是一种操作活动,把“胸中之象”转化凝定为“手中之象”,操作与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阶段中,同样也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劳动与技巧。意象生产的完成,也就意味着艺术品的产生,这样,也就为艺术之链的下一阶段,即人类审美经验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可能。 2、什么是意象的重建, 答:1)不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接受,其核心都是意象的生成。不过这种生成,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对接受者来说则是重建,是在艺术家创造基础上的再创造,艺术家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生活,接受有意象的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艺术家的创造是艺术存在之链三个环节中的第一环。艺术接受则是三个环节中的第三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创造与接受的关系,也是情感间的共鸣关系。不过这种接受并不是直接传递,而是意象的再生成。2)艺术家心中的意象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感知、体验和欣赏,它必须借助形式符号凝定在艺术品之中才行。同样,接受者也不可能直接与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发生关系的,他必须借助艺术品为中介来接受艺术意象。3)通过接受者的重建,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意象的内涵。接受者所感受的意象,会与创造者所创造的意象有所差异,它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重建的意象。当然接受者重建的意象由于受艺术符号的暗示和引导,它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意象的基础,二者之间基本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说艺术接受不是意象的照搬,而是意象的再创造,又由于这种再创造不能完全脱离原有意象的基础,因此,这种再创造更确切的说法,就是意象的重建,它必须受到艺术家所提供的意象的限制。 3、试述从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的角度来看意象的重建, 答:艺术意象的重建不是艺术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这种重建是在艺术接受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进行的。1)意象的重建意味着审美对象的形成。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必须通过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那么,它的意象重建就是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重建。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由于主观条件的不同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这个由接受者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重建的艺术意象,也就是接受者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所欣赏的审美对象。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接受者之所以能够在艺术接受过程发挥主观的能动性,能够对艺术意象进行重建,就是因为不同的接受者在艺术欣赏中对艺术作品怀有的“期待视界”。由于“期待视界”的不同,任何一个接受者在艺术欣赏中既不可能全部得到创造者的意象,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接受也不可能彼此相同。3)艺术品的形式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实体,它提供给接受者的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框架,其中有着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示出来。这种具体化,也就是对意象的重建。这种空白和不确定点不只表现在 45 文学作品中,一切艺术作品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所提供的都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框架,接受者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参与,填补其中的空白,把不确定点确定下来,才能重建起具体的意象体系。 4、试论艺术品的鉴赏过程。 答:接受者接受艺术品进行意象的重建,并不是立即就得以完成的。A他在接受过程中犹如意象的孕育一样,有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b重建的意象,也会因为接受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接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故而,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1)观。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也许只了解到了字面的意义,也许已开始感受到表面意义后面的隐含意义。藉此理解,可以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2)品。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直观阶段,接受者的主体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还未完全进入审美状态,因而对艺术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往往容易忽略。“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3)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主体在“悟”中终于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象重建而直接地把握了其内在意蕴。在实际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由于经验和素养水平的不同,及当时的艺术品质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可以说,观、品、悟三个阶段为三个层次,在实际鉴赏中都存在,尤其前两层更为普遍。简而言之:观—形式层—直觉;品—意象层—重建;悟—意境层—领悟。 从心理反应上来说:观—耳目一新;品—感情震荡;悟—出神入化。 第七章美育 一、单选题 1、历史上,“审美教育”(即美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的作者是德国诗人、剧作家、美学家席勒。这个历史上第一部美育专著出版于1795年。 2、席勒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前提,主张通过美育来拯救社会。 3、1906年,在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王国维 4、在古希腊,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人是柏拉图。他认为文艺作品应该摹仿“好的人物和行为”,并以此来教育青年。 5、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 6、提出“寓教于乐”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古罗马的贺拉斯 7、被誉为我国现代美育先驱的是蔡元培,他的主张是“以美育代宗教”。 8、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或陶冶作用的是亚里士多德。 9、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些言论,旨在强调艺术美的形象性和非概念性。 10、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1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知”说明美感教育就是使人“乐”的教育。从智育与美育的关系来说,他的意思是美育促进智育。 12、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身心健康完美的人。 13、“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从中实现个体无直接功利目的的自由愿望。 14、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艾草喻小人,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德关系 15、黄色作品与优秀艺术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给人感官刺激,后者给人以美。 16、在我国,大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开始于魏晋时代 17、最为直接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美是社会美 46 18、最能体现人类不断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美是艺术美,最重要的美育方式是艺术美。 19、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可是一当进入艺术作品,却能使人恍然大悟,这是因为作品写出了生活的真实 20、真正能激动人们情感的文艺作品,就是那些来自生活深处,反映生活真实的作品 21、人们对文学评论中的“自传说”之所以持一定的肯定态度,这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的。 22、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积极能动反映,这种能动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艺术家情感的体验与渗透 二、多选题 1、美育的内容包括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审美认识力、审美创造力、自我完善的追求 2、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A美育是情感教育,德育是善的教育B美育侧重直觉体验,德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C美育侧重在社会普遍性基础上培养独特个性,德育注重个体对社会的服从D美育注重性情陶冶,德育本质上是不情愿的 3、美育与德育的联系是A美育与德育有时是相互渗透,很难分割的B美育对德育起促进作用C趣味低级的人,道德也不会高尚D美育是德育的前提 4、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A美育为情感教育,智育为认识教育B美育以形式—感情为特征的审美对象为内容,智育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体系为内容C美育是由内而外的感应,智育是由外而内的输入D美育旨在提高审美能力,智育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5、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激发人的求知欲望B提高人的学习兴趣C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6、体育与美育的共同点是A都不带狭隘的功利性B都能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C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D很多体育项目也是艺术项目 7、美育的特点有A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性活动B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愉快活动C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活动D是带有个人独创性的活动E是有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活动 8、美育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变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A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B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C从功利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的旷达和赏玩 9、实施美育,必须做到A要多样化,不要简单化B要自愿,不要强求C要开放,不要干涉D要暗示含蓄,不要明言 10、美感的功利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是A美感的非功利性,应以万物的功利性为基础B有了基本功利性的保证,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C美是多样的,美感与功利的关系也是多样的D美感可超脱物质功利,超脱不了精神功利 11、我们接受美育的方式,可以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12、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具有以下特点A现实美是分散的,艺术美比较集中B现实美是易逝的,艺术美是永恒的C现实美比较复杂,艺术美比较纯粹 13、蔡元培从无私性与普遍性上,来论证美感的非功利性。 14、美育所要达到的完美的人就是A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的人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的人C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娱乐的人 三、名词解释 1、寓教于乐:是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是美育和道德德育相结合的结果,同时又要符合庹 掕杂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2、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四、简答题 1、简介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答:德国诗人、剧作家、美学家席勒于1795年出版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可谓历史上第一部以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的美育专著,“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也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来的。该书由席勒 47 于1793年以后给丹麦王子奥克斯丁公爵二十七封信收集而成的。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动荡、人性分裂、普遍缺乏完整自由的人格。因此,他强调“通过审美教育途径”,来“解决政治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恢复了人性的尊严,便可以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他甚至“把美称为我们的第二造物主”。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肯定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的积极意义,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他过分夸大了美育的作用,认为它是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的万能药方,这是片面的。 2、简述美育的内涵。 答:美育的内容很广,主要方面有:1)培养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但是,审美感受能力却是有高低之分的,美育就应该在这方面努力,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2)培养人的审美认识能力。这主要指人对美的鉴别能力、判断能力。有的人对美的反应很敏锐,欣赏中,很快就可以进入美的境界,但有人会缺乏一种比较健康的审美情操,痴迷于意志消沉的低下作品甚至黄色之作。还有一些人又总是习惯于“左”的一套,对于新潮的艺术总是看不顺眼。美育应该反对这两种倾向,帮助人们端正审美态度,提高对美的认识能力。3)培养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生活中的人不仅要能感受美、认识美,而且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从事美的创造活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一个美的创造问题。美育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帮助人们提高美的创造能力。4)增强人的自我完善的自觉要求。人生在世,自觉追求自我完善是一种最高的要求。人应该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学识,而且在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都有相当的水平。美育应该帮人自觉追求自我完善,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为什么说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途径之一, 答: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首先是物质需要,这是人类维护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为动物所共有的需要。此外,人还有精神需要,人需要亲情、友情、爱情,需要安慰、鼓励,需要娱乐,需要审美,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需要。人的需要除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年,还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要使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这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实践,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条是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接受前人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和素质。如果人要发展自己的伦理道德水平,这就有了德育;人若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这就有了智育;人若要提高自己的体质和竞技水平,这就有了体育;人若要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这就有了美育。德、智、体、美四育,构成了我们全面教育的内容,美育是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为什么说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答:美育与艺术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因为它们都离不开艺术,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两者毕竟不能等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专门化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培养艺术人才,培养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戏剧家等,因此,它着重在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训练。美育则不同,它不是一门独立的课,而是通过艺术等各种感性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和有实践能力的人。美育之所以不同于艺术教育,是因为艺术教育除了美育以外,还有艺术技能、技巧方面的活动,另外,美育虽然应该借助于艺术活动,但美育还必须落实在其他各门课程甚至学校一切教学活动之中,此外,美育还可以有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它的范围又要比艺术教育宽得多。 5、如何理解自然美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1)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中,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陶冶于大自然,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2)从魏晋时期,自然美成了独立的审美形态之后,就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美能给人多方面的熏陶与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现代社会,自然美的资源不断得到开发,人们要从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要求和愿望也愈来愈强烈,因而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成了现代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6、怎样理解社会美及其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社会美育是我们接受美的教育的三种方式之一。1)社会美是直接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它包括属于人的心灵美、形体美,有属于人际之间的语言美、服饰美,有属于群体活动的环境美、人情美等,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社会群体性。2)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活二社会中,离不开社会,社会开卷有益垤人的教育和影响, 48 就非常之大。 7、为什么艺术美的教育是美育的至关重要的方式,(为什么说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值,) 答:1)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反映,不是照搬生活,而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反映。文学艺术不仅反映了生活本身的面貌和特征,而且反映出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情体验,反映出了作者本人所品出的生活的意味。因此,文学艺术当中所反映的生活,是一种有意味的生活。就是这种有意味的生活,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转移了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从而受到了美的教育。2)文学艺术不仅要反映出生活的意味,而且要反映出生活的真实。文学艺术教育能使我们超越实际生活,理解和欣赏更为真实的生活,提高我们分辨生活中的是非美丑的能力。3)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美育作用,还因为它是人们感情的宣泄和流露,是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4)人的生活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文学艺术就是搭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它通过对于现实生活的忠实描写,来表达人类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五、论述题 1、美育与德育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在目的上。德育是善的教育,着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灌输给对象,使其意志能够遵守秩序和公德,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的感发,让其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2)在途径上。德育主要是让社会成员自觉地用社会的普遍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能任意违背,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美育则侧重于个体对美的对象的直觉体验,强调自觉,反对强制。3)在原则上。德育强调个体对社会的服从,以普遍性的法则来规范个体的行为,强调方向的一致性。美育则在社会普遍性的基础上着重陶冶个性特定的情感和独创性以及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4)在方式上。德育本质上是一种说理教育,由外而内说服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美育是种心理活动、情感活动,让人在生动活泼的享受中使其性情获得陶冶。 联系:1)两者往往相互渗透,互为一体,如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中,既有美育作用,又有德育功能。2)美育对德育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寓教于乐”就是把思想教育寓于审美娱乐活动之中,通过审美来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3)一个审美趣味低级的人,道德上也不会高尚。假如,一个人情感过分压抑,会使他排斥正当的道德的修养,拒绝接受道德教育。这说明美育往往是德育的前提。 2、美育与智育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从教育目的看。智育是促进认识的教育,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美育是情感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2)从教育内容看。智育是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体系,如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公式、定理、概念、定义、法则等及以判断和推理过程为教育内容,借此来启迪人的理智,提高人的认识。美育是以形式——情感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如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为教育内容,借此来愉悦人的身心,优化人的心灵。3)从教育途径看。智育尽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借助审美途径来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但它在本质上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缺乏内在的自发性。美育则总是适应着不同个性与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把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与个体生命的发展内存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体生命的发展要求。4)从教育任务看。智育的任务是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其中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为核心。美育则始终不脱离激发美感的感性世界,从而促进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关系:1)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人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认识能力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认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能力本身也是一种认识能力,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认识,而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特殊的感悟能力。2)实施美育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望,提高人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堂教学中,从头至尾都是抽象的概念、推理,很容易使人乏味,如果穿插一些形象化的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科学家也认为,美可以增加科学研究的能力。3)美育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思辨力,拓展人的思路,扩大人的视野,这样就有利于智育的开展。同样,丰富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生活知识,也有利于审美活动的展开。 3、美育与体育的关系。 答:两者都是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十分密切。1)目标的一致性。体育以身体锻炼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 49 为主,但两者都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虽然目标各有侧重,体育有利于心理发展和提高,美育也有利于生理发展的提高。2)两者都以生命活动本身为目的,不带任何狭隘的功利性。尽管两者之间都包含着知识、技能、技术以及道德的学习,但这些因素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最终都为了提高人的生理、心理素质。3)体育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体育可以促进人体的健美,可以作为身体自由协调的活动,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体育的原则包含健与美两个方面,体育既能使人的身体发育健全,骨骼匀称,肌肉丰满,皮肤光润而有弹性,这样也就促进了人体的美,通过体育锻炼所塑造起来的人体形象与雕塑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相似的。4)在体育运动中,运动者也会产生审美体验。现在有很多体育活动项目,如健美操、音乐体操、花增滑冰、水上芭蕾、体育舞蹈等,几乎是体育的艺术化,艺术的体育化,不仅有很大的观赏性,而且参加者本人也会从中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首先来自运动中的自我实现的感受,使主体感受到生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表现,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另一方面,运动的节奏感之中也蕴含着和谐自由的美感经验。这就使得运动者在创造外在美的形式的同时,唤起了他内心的审美体验。 4、美育有哪些特点。 答:1)感性。美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作用于人的。它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规定和束缚,也不需要任何抽象的理性形式,从外面强加于人,而是让人置身于具体的形象的美的环境之中,让各种各样的美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因此,美也不是以理性说教强制人;而只能以感性方式感化人。2)愉悦性。美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因为审美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活动,是人们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而且此时此刻,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3)不由自由性。美育是一种从内心的情感深处去打动人的活动。接受者事先没有思想准备,进行中也没理性思索,而是不由自主地笑和哭,不自自主地亢奋和激动,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和教育,人的精神世界也在不由自主中得到净化和升华。4)独创性。生活中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和创造欲,美育正是可以激发这种欲望。平时,当人们面临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他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展开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使头脑中映现的意象世界打上自己本质力量的烙印,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说明每个人都会在认可哈姆雷特这个形象的前提下,每个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从中实现个体元直接功利目的的自由愿望。5)具有陶冶性情、泄导身心的作用。所谓陶冶性情,就是通过美育来塑造人的性格。因为人身上必然会有自身的弱点,通过美育就能使人“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所谓“泄导身心”,就是指人身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欲,有了欲望,当然就要发泄,美育就要通过生命的原则去控制、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使身心矛盾得到调节,使之臻于和谐发展。 5、试述美育的根本目的。 答: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全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美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其根本目的都是在于培养人,使人在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从而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乐记。乐论》中有“大乐与天地同和”之说,所谓“与天地同和”,就是人的活动能够符合客观规律、客观环境,又有利于人生目的,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为使人的行为不违背客观规律,人的生活又不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因此,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比如,人们通过智慧即智育,加强对宇宙与自身的理解与改造;通过意志即德育,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使人与世界各得其位;通过情感即美育,使人与自然、人际之间处于亲和状态。审美便是通过感情调整身心,使人的心灵进入与宇宙生命同其节律的自由状态,使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本质力量,使自己内在的人格和外在的形象都充实,都光辉。因此,美育的根本目的,最后还是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使他们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审美教育就要培养这种完美的人,使他们既懂得美、热爱美,又能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世界、美化自身。 6、美育通过什么途径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答:美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其途径有以下三方面: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 50 到心理的舒适和愉悦。审美离不开感官,审美关系的建成也总是离不开主体感觉器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因此,审美愉悦的第一步必须使主体在生理上获得兴奋与快感。能够使人造成兴奋和快感的对象不一定美,只是停留在生理上的刺激和满足也不是美感。假如说人们面临的对象确实是美的,那么,美育必须让人透过声音、色彩、形状等形式因素的感受,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舒适和愉悦,使之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直观,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生活中的个别形象,就其优点来说,形态生动,容易打动人,就其缺点来说,则受到个别性的局限,超脱不了时空所带来的限制;但是,作为美感活动的对象,却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看上去虽然是个别的,但实际上这一个别形象,却已经上升到人人都能欣赏的普遍性的高度。生活中看上去很普通的事情,经过艺术家的典型化手段,造成艺术作品,就具有普遍深刻的社会意义。3)从功利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的旷达和玩赏。人生在世,都有功利要求,这些都能给人带来实际利益,但作为观赏的美,必须从功利性中解脱出来,不带功利性。比如,一座房子固然好住人,但是,作为房子的美,人们欣赏它,则是在于它好看。马克思主义认为:a美感是非功利性,就以万物的功利性为基础。一个人必须先有吃穿方面的基本方面的保障,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B当人的基本功利得到保障后,人的美感能力了会得到提高。C美是多种多样的,美感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美为自然美,比较恬静,能够较快地把我们转移到旷达的心境和玩赏的态度中去;有的美却会引起我们激烈的感情冲动的内心斗争。如果观赏《白毛女》,苦大仇深的人要冲上台去打角色,那就大可不必,他必须从个人狭隘的功利观念中超脱出来,把自己提升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比个人功利更伟大的带有普遍性的美丑善恶的角度之上。正因为如此,美感活动能够超脱而且必须超脱日常生活中的功利和是非,却超脱不了心灵上和道德上的功利是非,它可以超脱而且必须超脱物质上的功利,但却超脱不了精神上的功利,美育要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功利活动。 51 52 53
/
本文档为【美学复习资料――参加教师统考的美术生 准备考研究生和艺术院校在读美术生看过来,平常我们考试的题目在这!1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