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Canyouplaytheguitar第一课时教案

2021-10-19 1页 doc 47KB 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仙人指路88

暂无简介

举报
Canyouplaytheguitar第一课时教案1、观潮 课题 1、观潮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
Canyouplaytheguitar第一课时教案
1、观潮 课题 1、观潮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板书课题)   新课教学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卡片。(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初读感知。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四、再读课文,理清段落。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新课教学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7.指导背诵。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课堂小结  四、总结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板书内容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潮来时: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观潮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2.走月亮  课题 2.走月亮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3.词语理解及运用。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走月亮)2.检查生字读音 新课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教师板书:月盘明亮月光柔和)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合理想象:(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5.背诵第四自然段。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板书内容 2 走月亮“我”和阿妈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美好景色月盘明亮月光柔和闻到:阿妈的气息浓浓亲情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教学反思 3现代诗二首 课题 3现代诗二首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2.分小节读诗文。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诗文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诗歌指导读)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1)读诗歌,品诗意。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3.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4.生谈自己的发现。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板书内容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归巢的鸟斜阳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白色的芦苇 教学反思 4繁星 课题 4繁星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教学难点 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2.感受作者前面几次观看星空的不同心情,理解其原因。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修辞手法。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家乡的眷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4繁星)(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mó模型、楷模模mú模样、模具2.查字典理解词语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3.分小节读课文。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的第一次从前家乡密密麻麻的星星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第二次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的蓝天仿佛和朋友对话第三次如今海上半明半昧的星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板书: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如今 海上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交流。)(出示关键句)比喻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句:我们的生活是的,是的,是的。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1.总结: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2.仿写: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3.拓展。(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板书内容 4繁星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热爱大自然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向往美好生活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教后反思5小田鼠佛雷德里克 课题 5小田鼠佛雷德里克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找到课文中该字的组词,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不出声,不指读。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弄懂,并能提出问题,结合学生的体会,加深理解感受。 教学难点 组织好生生交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交流,探究,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认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加强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师生谈话导入1、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哪些?(出示课件)2、通过预习,小田鼠是通过什么方式过冬的?3、收集学生预习单,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引导提问做准备。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1.学生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2.理解文本的内容,使孩子们的懂得物质储存和精神储存同样重要。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听写字词。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新课教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阅读质疑。1.是怎样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2.(1)小组展开讨论。(2)汇报交流。指名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3、默读课文,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学生自己读课文,并把问题写下来,写上自己的名字。4。全班交流反馈,说说你提出的问题。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你觉得弗雷德里克和其余四只小田鼠相比,谁的工作更重要?为什么?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 板书内容 小田鼠弗雷德里克玉米栗子甘草物质阳光色彩语言精神 教学反思 6蝙蝠和雷达 课题 6蝙蝠和雷达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难点 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板书:蝙蝠和雷达)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蛾、蚊、科、横、证、研、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3.小结并质。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1.听写词语。蚊子系着驾驶研究苍蝇证明科学2.出示蝙蝠图: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新课教学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一)1.学生自学。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飞行特点)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学生分小组学习。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4.学生自读后提问。(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一起读第7自然段。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1、3生2、4。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齐读第7自然段)过渡: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1.学生自学。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三、总结拓展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作业巩固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同桌练习,配以动作。2.请一生上台表演。 板书内容     6蝙蝠和雷达  嘴超声波蝙蝠             障碍物反射耳朵天线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教学反思  课题 7小电影院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3.了解电影胶片以及电影放映机的构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4.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个问题分类,并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交流从中收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读会写词语。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同学们看过电影吗?喜欢看嘛?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板书课题:小电影院)2.熟读课文,扫清障碍。   新课教学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和新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的生字词。3、指导书写。三、概括内容,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针对内容质疑问难。同学们自己读主要内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4、课文结尾没有说“我”有没有把铜板还给表弟,你觉得“我”会怎么做呢?和同学分享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了解现代电影院和电影放映的模式。2、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板书设计 小电影放映机影片放映室经理经营意识童年乐趣 教后反思 8.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题 8.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唤、获、赖”等12个生字,会写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新课教学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1.出示会认字:  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形近字识字:唤—换亿--忆素—索质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俗体楷书组词识字:赖皮质量哲学2.出示会写字:  唤纪技程超亿索奥益联质任善易错字:“技”是“扌”,不要写成“木”。“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3.词语理解。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洞察:观察得非常透彻、清楚。4.再读课文。指名读,分段朗读。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当堂训练 1.听写生字。2.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新课教学 二、新课学习(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些方面?(教师板书: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天体)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教师板书: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     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汇报读书感悟  3.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内容  8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因特网 教学反思  9古诗三首 课题 9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导入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暮、吟”2.学习会写字“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月亮)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指导配乐朗读。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生配乐朗读)2.谈感受。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分钟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板书内容 《暮江吟》              白居易        
/
本文档为【Canyouplaytheguitar第一课时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