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鳞翅目检索表

鳞翅目检索表

2023-03-12 10页 doc 33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027372

暂无简介

举报
鳞翅目检索表附五:鳞翅目成虫分科检索表前翅与后翅脉相相同。径脉(R)各分为5支,所以两翅上由中室发出来的脉都多于7条。前翅以翅轭与后翅连锁同脉亚目前翅与后翅脉相不同。后翅径脉(R)不分为5支,其R1与亚缘脉(Sc)合为1条Sc+R1,径分脉(Rs)不再分支。所以由中室发出来的脉少于7条。后翅以翅僵或翅基区与前翅连锁。少数种类翅退化,或完全无翅异脉亚目(一)同脉亚目:前、后翅脉相相同,形状相似,前翅后缘基部有指状的翅轭。本亚目包括较原始的种类,只有少数科,如毛顶蛾科、蝙蝠蛾科等。前者体小,上颚存在,翅狭长,后翅有长缘毛,幼虫潜叶;后者体大,...
鳞翅目检索表
附五:鳞翅目成虫分科检索前翅与后翅脉相相同。径脉(R)各分为5支,所以两翅上由中室发出来的脉都多于7条。前翅以翅轭与后翅连锁同脉亚目前翅与后翅脉相不同。后翅径脉(R)不分为5支,其R1与亚缘脉(Sc)合为1条Sc+R1,径分脉(Rs)不再分支。所以由中室发出来的脉少于7条。后翅以翅僵或翅基区与前翅连锁。少数种类翅退化,或完全无翅异脉亚目(一)同脉亚目:前、后翅脉相相同,形状相似,前翅后缘基部有指状的翅轭。本亚目包括较原始的种类,只有少数科,如毛顶蛾科、蝙蝠蛾科等。前者体小,上颚存在,翅狭长,后翅有长缘毛,幼虫潜叶;后者体大,翅宽,触角特短,幼虫蛀树木干部。(二)异脉亚目分科检索表1、触角末端膨大呈球杆状、棍棒状或纺锤状等,后翅决无翅僵,翅基区多发达(蝶类)球TOC\o"1-5"\h\z角组2触角末端不膨大,为丝状、锯齿状、栉齿状和羽毛状等,稀有末端膨大者则后翅有翅僵,少数种类无翅(蛾类)异角组122、触角端部有钩,前翅径脉5支,都从中室分出,基部不合并弄蝶科触角端部无钩,前翅径脉基部合并或几乎消失33、前足发育正常4前足退化,不用来步行,无爪,至少雄性如此64、前翅有2—3条臀脉,后翅只1条臀脉5前翅只1条臀脉,后翅2条臀脉粉蝶科5、前翅有径脉5条,后翅常有尾状突起凤蝶科前翅有径脉4条,后翅无尾状突起绢蝶科6、前翅径脉5条,雌、雄的前足都极退化,缩在胸下不起作用7前翅径脉3—4条,雌前足有作用,雄的相当退化107、后翅中室为一发达的脉纹所闭8后翅中室开式,或有退化的横脉98、前翅有几条脉纹基部膨大,雌前足有跗节眼蝶科前翅脉纹基部不膨大,雌前足末端呈一皱缩的球斑蝶科9、后翅后翅臀区有一大形凹陷,腹部可以放在里面环蝶科后翅没有上述的构造峡蝶科10、下唇须很长,为体长的1/4至1/2喙蝶科TOC\o"1-5"\h\z下唇须很正常1111、后翅前缘在肩角处加厚,亚前缘脉基部有一小分枝(即肩脉)蚬蝶科后翅肩角不加厚,没有肩角,触角上有白环灰蝶科12、有翅——————————————————————————————————13无翅或极退化7713、前、后翅均分裂成几片14前、后翅均不分裂1514、前翅分成2—4片,后翅分成3片羽蛾科前、后翅均分成6片多羽蛾科15、后翅宽,其缘毛短于翅的宽度16后翅狭,其缘毛长于翅的宽度4916、后翅A脉只有1条或2条,无1A17后翅A脉只有3条,有1A3517、前翅M2基部近于M3,远于M118前翅M2基部在M1与M3的中央或近于M12918、后翅基部无翅僵枯叶蛾科TOC\o"1-5"\h\z后翅基部有翅僵1919、后翅顶角尖麦蛾科后翅顶角圆而不突出2020、后翅Sc+R1脉退化,故中室前缘无翅脉鹿蛾科后翅Sc+R1脉存在,故中室前缘有翅脉2121、后翅Sc+R1与Rs彼此不连接,有时由一斜走小横脉相连22后翅Sc+R1与Rs有一段相连接2522、中室内有脉将中室分为小室蓑蛾科中室内无脉2323、后翅Sc+R1与Rs彼此不连接24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前缘由一斜脉相连天蛾科24、前翅R2、R3、R4、R5共柄钩翅蛾科前翅R2、R3、R4、R5分离,不共柄窗蛾科25、后翅Sc+R1与Rs在中室中部或后部相并接或很接近,喙极退化毒蛾科TOC\o"1-5"\h\z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并接,或一直并接至中部或端部2626、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并接27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并接直延到中部或端部2827、触角略向末端膨大虎蛾科触角不向末端膨大夜蛾科28、有单眼灯蛾科无单眼瘤蛾科29、后翅Sc+R1与Rs彼此不连接,无翅僵大蚕蛾科TOC\o"1-5"\h\z后翅Sc+R1与Rs连接或十分接近或由一小斜脉相连3030、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前缘由一小斜脉相连31后翅Sc+R1与Rs直接连接,或十分靠近3231、触角羽状蚕蛾科触角非羽状,为丝状,锯状或末端渐膨大天蛾科32、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外十分接近波纹夜蛾科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前缘并接或十分接近3333、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附近并接34后翅Sc+R1与Rs并接至中室中部或与中室前缘平行而十分靠近一一舟蛾科(天社蛾科)34、前翅R5出自中室,不与R4共柄凤蛾前翅R5不出自中室,而与R4共柄尺蛾科35、后翅或前、后翅透明,仅边缘有鳞片,前翅极狭长透翅蛾科TOC\o"1-5"\h\z前、后翅大部分布满鳞片,前翅不极狭长3636、前翅A脉有2条,且很发达37前翅A脉仅1条,少数有2条但不发达4137、前翅在中室顶端有小的翅室(径锁室)38前翅无上述径锁室3938、前翅中室内有由中脉分叉形成的小翅室(中脉付室)木蠹蛾科前翅中室无上述中脉付室谷蛾科39、喙很发达斑蛾科喙不发达4040、下唇须很发达刺蛾科下唇须不发达谷蛾科41、后翅2A基部分叉卷蛾科[后翅Cu基部有长毛,如无长毛则前翅R4和R5分离]小卷蛾科后翅2A基部不分叉4242、后翅M1与M2基部远离,各出自中室两角螟蛾科后翅M1与M2基部接近4343、前、后翅中室均被中脉基部分割蓑蛾科TOC\o"1-5"\h\z前、后翅中室均不被中脉基部分割,或只其一(或前或后)为中脉所分4444、下颚须发达,如很小则前翅有小付室45下颚须缺少,前翅无小付室雕翅蛾科45、后翅Sc+R1与Rs彼此不并接46后翅Sc+R1与Rs相接麦蛾科46、后翅Cu1与M3基部接近或共柄47后翅Cu1与M3基部不接近,不共柄4847、后足胫节蓬松,有很短的下颚须麦蛾科后足胫节光滑,下颚须很退化雕翅蛾科48、后足胫节蓬松长角蛾科后足胫节光滑巢蝶科49、后翅A脉有3条,第2条有时在基部呈叉状50TOC\o"1-5"\h\z后翅A脉只有1条或2条5850、前、后翅中室内均被中脉基部分割,后翅各脉均分开而不相合并谷蛾科前、后翅的中室,或其中之一,不被中脉基部分割,否则后翅有一部分脉基部合并・5151、下颚须发达,否则前翅有小付室52下颚须不发达,前翅无小付室5752、下颚须第2节有簇生的毛或鳞片菜蛾下颚须第2节无簇生的毛或鳞片5353、后翅Sc+R1与Rs并接,顶角下面的外缘多凹入麦蛾科后翅Sc+R1与Rs不并接5454、后翅Cu1与M3接近或共柄55后翅Cu1与M3不接近更不共柄5655、后足胫节蓬松,有很短的下颚须麦蛾科后足胫节光滑,下颚须很退化雕翅蛾科56、触角长于前翅长角蛾科触角短于前翅谷蛾科57、前翅2A基部不分叉绢蛾科前翅2A基部分叉麦蛾科58、前翅Cu不伸达翅的边缘微蛾科前翅Cu以1或2条分支伸达翅的边缘5959、前翅Cu1、Cu2与M3共柄谷蛾科前翅Cu出自中室6060、前翅有小付室61前翅有无付室6561、后翅Cu和M均只有1条冠潜蛾科后翅Cu分为2支,M分为2支或3支6662、下唇须第2节被有丛毛菜蛾科下唇须第2节无丛毛6363、后足胫节蓬松,前翅M与Cu共5条绢蛾科后足胫节光滑6464、前翅M1与R5共柄举肢蛾科前翅M1出自中室不与R5共柄巢蛾科65、前翅R分为4或5支,如分为3支则M1与R最后一支相连接66前翅R分为3支7666、下唇须向上弯,前翅2A基部分叉67下唇须直伸或向下垂,如上弯则前翅2A不分叉7067、前翅M与Cu各为一支鞘蛾科前翅M分为3支,Cu分为2支6868、后翅M3与Cu共柄或出自同一点,有横脉麦蛾科后翅M3与Cu分开,或无横脉6969、前翅R4与R5分开菜蛾科前翅R4与R5共柄尖翅蛾科70、有下颚须细蛾科TOC\o"1-5"\h\z无下颚须7171、前翅M1出自中室,不与R相连,下唇须向下垂巢蛾科前翅M1与R5共柄,或下唇须向上弯7272、下唇须向上弯73下唇须向下垂7473、后翅狭长,披针形尖翅蛾科后翅卵圆形雕翅蛾科74、触角第1节有槽,可盖在复眼上潜蛾科触角第1节非盖状7575、前翅M加Cu脉共分为2支细蛾科前翅M加Cu脉共分为3或4支谷蛾76、前翅2A基部分叉潜蛾科前翅2A基部不分叉细蛾科77、无足或足很退化,很少离开其巢囊(雌)蓑蛾科TOC\o"1-5"\h\z有足,足决不退化7878、腹部被有密的鳞片和刺,或被暗灰色长毛(雌)尺蛾科腹部被有细的线状毛(雌)毒蛾科附六:鳞翅目幼虫分科检索表1、胸足发达,骨化并分节,腹足通常发达,或仅留趾钩6胸足退化,肉质不分节,或无胸足,腹足常退化,或无腹足22、头侧各具6个小单眼5头侧各具1个小单眼,或无单眼33、蜕裂线终于触角外侧,唇基为三角形,单眼靠近其前角,体长8-10毫米,潜入桦木、榛、板栗、麻栋等叶内毛顶蛾科蜕裂线终于触角内侧或看不到,唇基为长方形或梯形,单眼远离其前角,体长一般不超过5毫米44、唇基前宽后窄,体常为筒形,前胸无足,腹足位于第2—7腹节上,退化且无趾钩,潜入叶、树皮或果实内,或钻入茎、叶柄内形成虫瘿微蛾科唇基前窄后宽,体常平扁,如具腹足则位于第3—5腹节上,早龄潜叶,晚龄常卷叶等一—————————————————————————————————细蛾科5、腹足位于第3—5腹节上,退化而仅留趾钩,或无腹足,体长不超过5毫米,早期潜叶,晚期折叶、卷叶或在叶面织蔽盖物而藏其中细蛾科腹足位于第3—6腹节,退化而仅留趾钩,体长不超过10毫米,潜入麻栋、杏及蔷薇属等植物叶内冠潜蛾科6、腹足发达,或仅留趾钩9腹足退化或无,无趾钩77、唇基伸达颅顶,体常为筒形,体长不超过10毫米,栖入随带的鞘内,鞘常附在叶上,身体前部钻入叶内取食鞘蛾科唇基不伸达颅顶(颅顶形成一窄裂缝者为例外),体多为纺锤形或蛞蝓(鼻涕虫)形…沁8、头入胸部内,体分节不甚明显,多被有枝刺或次生刚毛,体长15—30毫米,蛹化于坚硬的茧中剌蛾科头露在胸部外,体分节明显,仅被原生刚毛,体长不超过15毫米,蛀入种子或潜入禾本科植物叶内等(少数)麦蛾科9、体除被原生刚毛外。有次生刚毛或毛簇,次生刚毛有的仅限于腹足或腹面,如不明显或TOC\o"1-5"\h\z无次生刚毛则仅具1对腹足45体仅被原生刚毛,无次生刚毛或毛簇—————————————————————1010、第6腹节无腹足,体长不超过5毫米,早期潜叶,晚期卷叶缘为害,或整个幼虫期潜叶—————————————————————————————————细蛾科第6腹节具腹足1111、腹足上的趾钩排列成弧形纵条的中带40腹足上的趾钩排列成完整的环,或为不封闭的缺环,或横带1212、前胸气门前下方的侧毛组(L)具3毛,如具1毛则住在鞘内,或腹足上趾钩数少或仅留痕迹16前胸气门前的侧毛组具L1及L2二毛,如仅具1毛则为水生,其前胸气门退化或无(水生的螟蛾科)1313、腹足上的趾钩为单序15腹足上的趾钩为双序或3序,如为单序则中胸、后胸足基上方的亚腹毛组具SV1及SV2二毛——————————————————————————————————1414、中胸、后胸的亚腹毛(SV)仅具SV1一毛,如具2毛则腹足上的趾钩为单序或3序,第9腹节两D1毛间的距离较两D2间的距离为大,体长10—35毫米,习性不一螟蛾科中胸、后胸的亚腹毛组(SV)具2毛,第9腹节两D1毛间的距离较两D2毛间的距离为小,体小型,卷叶或钻入十字花科等植物茎内窗蛾科15、第8腹节气门的大小和位置正常,钻入菊科、忍冬等植物的茎及花内,常形成虫瘿一一多羽蛾科第8腹节的气门大而靠近背中线,中型,蛀食仁果类、核果类及枣树等果实果蛀蛾科16、前胸的侧毛组与前胸盾分离,并位于气门之前19前胸的侧毛组与上方的6根毛位于一连续的骨化区上,或位于前胸盾的下缘,如与前胸盾分离,则围绕气门,或腹足趾钩为多行1717、中胸、后胸的亚腹毛组具SV1及SV2二毛,腹足上的趾钩为单序缺环,前胸气门为横椭圆形,体长20—50毫米,栖于随带的鞘内,多为害树木,尤其灌木,取食时前身伸出鞘外蓑蛾科中胸、后胸的亚腹毛组具SV1一毛,腹足上的趾钩为多行或双行环或横带,前胸气门为纵的椭圆形,或圆形——————————————————————————1818、腹足上的趾钩排列成多行二横带,小型,早期潜入叶、花及种子中,早期多在由2叶片所构成的扁豆形鞘中长角蛾科腹足上的趾钩排列成多行环或双行环,中至大型,钻入木本植物的根、茎中,蛀孔外面常有木屑形成的球蝙蝠蛾科TOC\o"1-5"\h\z19、腹足趾钩排列成环或缺环24腹足趾钩排列成二横带或仅留痕迹2020、腹节上的L1毛远离L2毛,体长不超过10毫米,早期潜叶成蛇形痕,晚期在叶外皮取食(部分)潜叶蛾科腹节上的L1毛邻近L2毛2121、臀足的趾钩排成2群或仅具数个退化的趾钩,肛门上方常具臀栉,体长10-20毫米一麦蛾科臀足的趾钩排成单横带2222、唇基不到头长的1/2,体长30—50毫米以上,钻入树木中木蠹蛾科唇基为头长的2/3,或伸达颅顶2323、胸气门椭圆形或近圆形,大小正常,第8腹节的气门较1—7腹节气门位置为高。体长20—35毫米,主要钻入木本植物中,少数钻入草本植物透翅蛾科气门圆形,甚小,第8腹节上的气门较1—7腹节上的气门位置等高,体长不超过10毫米,多栖于随带的鞘内,有时潜叶但不钻入茎中鞘蛾科TOC\o"1-5"\h\z24、腹节上的L1毛远离L2毛,或无L2毛(小型幼虫)25腹节上的L1毛邻近L2毛,或着生在同一毛片上2825、腹足的趾钩排成双行或多行环或缺环,体长8—25毫米,取食叶或钻入茎、芽、果实中,或生于织叶中,也有第1龄潜叶的菜蛾科巢蛾科腹足的趾钩排成单行环2626、前胸的气门前刚毛群与气门间的距离,约等于刚毛相互间的距离。体长不超过10毫米,多为潜叶性潜蛾科前胸的气门前刚毛群与气门间的距离,约两倍于刚毛相互间的距离2727、唇基超过头长的一半,腹节两D1毛间的距离较两D2毛间距离为大,体长通常不超过10毫米,生活于植物、菌类及豆类种子等中,常住在丝质鞘内谷蛾科唇基不到头长的一半,腹节两D1毛间的距离较两D2毛间距离为小,体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习性较杂,多为植食性,也有食虫者举肢蛾科28、第9腹节上两D2毛不着生于同一或邻近的毛片上,两毛间距离与第8腹节上两D1毛间距离约等——————————————————————————————33第9腹节上两D2毛常着生于同一或邻近的毛片上,两毛间距离较第8腹节上两D1毛间的距离为小。如第9腹节上的刚毛排在一直线上,则最近背中线者为D2毛2929、第8腹节上的SD1毛位于气门前方31第8腹节上的SD1毛位于气门上方3030、前胸盾后缘具刺列,体长30—50毫米以上,钻入树木中木蠹蛾科前胸盾后缘无刺列,腹足的趾钩为多序,卷叶、缀叶、折叶、或钻入茎、根、花、蕾、种子及果实等中卷蛾科小卷蛾科31、腹足细长,体长通常不超过10毫米,多生活于枝叶间的丝网中雕翅蛾科腹足短粗3232、体长30—50毫米以上,钻入树木中木蠹蛾科体长10—25毫米,食叶或生活于茎、织叶等中,也有第1龄潜叶的菜蛾科—————————————————————————————————巢蛾科33、除少数例外,头部L1毛至A3的距离大于A3至A2的距离,体长10—25毫米,习性不一麦蛾科织叶蛾科TOC\o"1-5"\h\z头部L1毛邻近A3毛,L1与A3间的距离不大于至A2的距离3434、后胸足两基节间的距离为基节宽度的1.5至2倍,复眼甚小,体长不超过11毫米,习性不一,潜叶、卷叶或钻入茎或种子内尖翅蛾科后胸足两基节间的距离小于基节宽度的1.5倍3535、腹节上的D1毛邻近D2毛,体长通常不超过毫米,植食性或食虫举肢蛾科腹节上的D1毛远离D2毛3636、唇基不及头长的1/237唇基为头长的2/3,体长在25毫米以下3837、第9腹节的L1毛与L2毛着生在同一毛片上,小型,体色常鲜明,多卷叶片或钻入茎中、果中,或为鞘居落叶蛾科第9腹节的L1毛与L2毛不在同一毛片上,体长30—50毫米以上,钻入树木中木蠹蛾科38、两前胸足的基节相接,第8腹节的SD1毛位于气门上后方,小型,习性不一,常为腐食性,或钻入坚果中,或捕食介壳虫等遮颜蛾科两前胸足的基节分离,第8腹节的SD1毛不位于气门上后方3939、臀足与每侧臀节(不包括臀板)的刚毛数多于9,腹足的趾钩常双序,常织叶、卷叶或蛀枝内织叶蛾科臀足与每侧臀节(不包括臀板)的刚毛数少于9,腹足的趾钩为单序,食叶、织叶或生活于茎中,也有第1龄潜叶食害者菜蛾科巢蛾科40、前胸气门前下方的侧毛组具2毛42前胸气门前下方的侧毛组具3毛4141、腹节上的L1毛远离L2毛,如邻近则前胸两D2毛间的距离较两D1毛间的距离为小,腹足上的趾钩常为单序,或排成伪环,体长8-25毫米,食叶或生活于茎或织叶中菜蛾科巢蛾科腹节上的L1毛邻近L2毛,腹足上的趾钩排列成中带,体长常不超过15毫米,卷叶或织叶,少数钻入茎中(少数)羽蛾科42、中胸、后胸上的亚腹毛组仅具1根SV1毛4443中胸、后胸上的亚腹毛组具SV1毛及SV2毛43、刚毛微细,长在小乳突上,头甚宽,腹足退化,小至中型,折叶或卷叶成巢一-波纹夜蛾科刚毛发达,长在毛突或突起的毛片上(少数)灯蛾科44、体具大而鲜色的毛片或毛突,有黑色横条或点,第8腹节具峰突,体长25-40毫米,食叶虎蛾科体无上述色彩及峰突等,体长25-50毫米,食叶,钻入茎中、果中,或生活于土中等夜蛾科45、腹足4对,位于3—6腹节上47腹足少于4对4646、腹足3对,位于4—6腹节上,体毛成簇,体长常不超过15毫米瘤蛾科腹足1对,位于第6腹节上,仅具少数次生刚毛或不明显,体长20—50毫米…尺蛾科47、腹部末端无臀足,臀板端成突状,体长常不超过30毫米钩翅蛾科TOC\o"1-5"\h\z腹部末端有一对臀足,一般发达,有时仅留痕迹或成枝状4848、腹足的趾钩为双序或3序59腹足的趾钩为单序4949、毛瘤或毛撮发达,具许多毛,除腹足外次生刚毛稀少或无54毛瘤不发达或无,或因次生刚毛发达而毛瘤不显著5050、臀板分叉,头壳粗糙具小乳突,头侧第3单眼较其他单眼为大;小至中型;食叶一一眼蝶科臀板完整不分叉,头壳平滑,头侧第3单眼不特别大5151、气门小而圆形,腹足细长,趾部膨大,体长通常不超过15毫米,多卷叶,少数钻茎羽蛾科气门大而椭圆形,腹足粗短5252、腹足上次生刚毛稀少或无,原生刚毛显著,体上常有峰突或角突等,体长25-50毫米舟蛾科腹足上次生刚毛甚多,常使原生刚毛或毛瘤不显著5353、臀足较不发达,细长,或仅留痕迹,或特化成枝状,上唇缺切成角形,体长25-50毫米,无毛簇或毛撮,臀板或具小角突,腹背或具峰突,食叶舟蛾科臀足与腹足同等发达,上唇缺切为U形,体具毛簇或毛撮,但臀板无小角突,腹板无峰突,体长20-50毫米,食叶或钻入茎中,或生活于土中夜蛾科54、第6与第7腹节背中央各具1翻缩腺,常具彩色鲜艳的毛簇或毛撮,体长25-70毫米毒蛾科第6与第7腹节背面中央无翻缩腺5555、气门大而为椭圆形57气门小而为圆形5656、头小,能缩入胸部内,腹足粗短,趾钩排成中带,体长不超过25毫米斑蛾科头露在胸部外,腹足细长,趾部膨大,趾钩排成环,体长不超过15毫米,卷叶或钻入茎羽蛾科57、第7腹节上的L毛瘤较第6和第8腹节上的毛瘤远离背中线,或退化或无(少数)夜蛾科第7腹节上的L毛瘤较第6第8腹节上的毛瘤等高5858、中胸在体侧气门线以上仅具1毛瘤,体小至中型,食草本植物与低等植物或地衣一一鹿蛾科中胸在体侧气门线以上具2或3毛瘤,体多毛,常具长而鲜艳的毛簇,体长25-50毫米灯蛾科59、体被次生刚毛,至少腹足上具有多毛62体无显著的次生刚毛,腹足上的刚毛不超过8根6060、腹足上的趾钩排成中带或伪环,小至中型,前胸L毛组具2毛,卷叶或折叶波纹夜蛾科腹足上的趾钩排成全环6161、腹节上的D1毛与D2毛为毛瘤,小型,多织叶绢蛾科腹节上的D1毛与D2毛为刚毛,小型,往往以第1腹节最粗,卷叶缘为害或栖于随带的鞘中(部分)堆沙蛀蛾科62、次生刚毛长度不等,长者可为短者的10倍,无显著的毛瘤或枝刺,体略扁平,中型至大型,食叶,有共同生活于网中者枯叶蛾科TOC\o"1-5"\h\z次生刚毛短而长度约等,如长而不等则具显著的毛瘤或枝刺6363、第8腹节无背中角突、枝刺、毛突、隆起或疤等68第8腹节具1背中角突或具枝刺、毛突、隆起或疤等6464、体被多数枝刺或膨大的毛瘤(隆起)67体不被多数枝刺或膨大的毛瘤,胸部最多具小刺2对,刚毛短而不明显6565、除第8腹节背中央具1丝疤外,中胸、后胸及臀板也各具1对丝疤(前龄具长丝),体长约100毫米,食木犀科植物水蜡蛾科除第8腹节背中央具1背中角或疤外,无丝疤6666、腹节各分为6—8小环节,腹足间距离不较趾钩列为长,体长35-100毫米…天蛾科腹节各分为2—3不明显的小环节,腹足间距离较趾钩列为长,体长约45毫米.蚕蛾科67、头圆形,无枝刺或刺,体被长短相仿的枝刺,或具小毒刺,腹足趾钩常为双序—————————————————————————————————天蚕蛾科头锥形或头上具角或枝刺、刺等,或腹部具数个背中枝刺,腹足趾钩常为3序,体长25—40毫米峡蝶科68、腹足趾钩排列成环,体背部次生刚毛细小或无,头较前胸为大,前胸如颈,体长20—50毫米,多生活于折叶或织叶中,或在植物上食叶弄蝶科TOC\o"1-5"\h\z腹足趾钩排列成连续或中断的中带,或成伪环,体具长刚毛或枝刺6969、腹足的趾钩为连续的中带,近中部无肉质叶71腹足的趾钩为中断的中带,或中部的趾钩退化,近中断处具1匙状肉质叶7070、头宽约为体宽的1/2,多次生刚毛蚬蝶科头宽约为体宽的1/3,能缩入胸部内,次生刚毛不显著,体短而宽呈蛞蝓形一灰蝶科71、前胸背面具臭丫腺,平时缩入,外面有沟,一触即伸出,不具腹前胸腺77前胸背面无臭丫腺,或具可伸缩的腹前胸腺7272、体无枝刺或肉质丝————————————————————————————74体被枝刺或肉质丝,如退化则头部具枝刺7373、中胸及第8腹节等节具肉质丝,次生刚毛短而只限于腹足上,体长30—50毫米一一斑蝶科中胸及第8腹节无肉质丝,多具枝刺,体长25—40毫米峡蝶科74、臀板分叉,具2突起,小至中型眼蝶科臀板完整不分叉7575、腹足趾钩排成伪环,头小,刚毛不长在毛突上,体长25—30毫米喙蝶科腹足趾钩排成中带————————————————————————————7676、头较前胸为宽,具枝刺或毛突,体长25—40毫米峡蝶科头较前胸为窄,刚毛长于毛突上,体节常分为6小环节,体长20—40毫米一一粉蝶科77、刚毛发达,常具毛瘤,体中型绢蝶科刚毛微细,除中期外不具毛瘤,体长30—60毫米凤蝶科附七:鳞翅目幼虫常见科检索表TOC\o"1-5"\h\z1、幼虫潜叶性,生活在植物叶或嫩枝的皮层组织中;体扁平;头前口式21’幼虫自由生活,不生活在叶或嫩枝的皮层组织中;头下口式32、胸足退化;腹足没有,或只3对,着生在第三、四、五节,第六节上没有;额方形一一细蛾科2’有胸足及腹足,腹部第三至第六腹节上都有腹足潜蛾科3、幼虫生活在可携带的丝巢中43’幼虫裸露,如有丝巢亦不能携带64、中形的种类,体长约20-50毫米,巢以丝和枝、叶造成;前胸气门特别大,横形。为害树木蓑蛾科4’小形的种类,体长10毫米以下;巢不以枝、叶造成;前胸气门不如上述55、巢以胶制成;为害植物的枝叶;趾钩二横带式;末对气门特别大鞘蛾科5’巢以丝和食物粉屑造成;为害贮藏物、菌或干木;趾钩环式;末对气门不大…谷蛾科6、幼虫体扁;头小,缩在前胸内;形似蛞蝓76’体圆柱形;头明显87、体有枝刺;腹足退化,吸盘状;没有趾钩。为害树木刺蛾科7’体多次生毛;足的趾钩为中断的中带式。主要为害豆科植物灰蝶科8、肛足退化或变形成枝状突起,至少趾钩没有98’肛足正常109、没有肛足;腹足趾钩二序中列式,或还附加有单序的侧列成伪环状;上唇缺刻浅钩翅蛾科9’肛足呈枝状或小突起;趾钩单序中列式;上唇缺刻深,呈V字形;为害树木舟蛾科(天社蛾科)10、幼虫尺蠖型:腹部只第六腹节有腹足一对(连肛足2对)尺蛾科TOC\o"1-5"\h\z10’幼虫至少有2对以上的腹足1111、幼虫伪尺蠖型:腹足2-3对1211’幼虫有4对以上的腹足1512、腹足2对1312’腹足3对1413、只1对腹足有趾钩;趾钩二序中列式尺蛾科(一部分)13’二对腹足都有趾钩;趾钩单序中列式夜蛾科(小夜蛾亚科,金翅夜蛾亚科)14、腹足着生在腹部第三、四、五节;趾钩二横带式或侧缺环式细蛾科14’腹足着生在腹部第四、五、六节;趾钩中列式夜蛾科(裳夜蛾亚科)TOC\o"1-5"\h\z15、幼虫象蚕:腹部末端背面有臀角突出1615’幼虫腹部末端背面没有臀角1716、体节每节分6-8环,腹足左右接近天蛾科16’体节不分环,或只分2-3环,腹足左右离开蚕蛾科17、身体光滑,当受惊时前胸背面能伸出臭角,散发臭气凤蝶科17’幼虫前胸没有臭角1818、幼虫体上有分枝的刺状突起1918’幼虫体上没有枝刺2019、头部圆形;上唇有极深的U字形缺刻;趾钩2序天蚕蛾科19’头部有角或突起;上唇缺刻V字形;趾钩常为单序或3序中列式峡蝶科20、幼虫体多次生毛2120,幼虫体除原生毛外没有或很少次生毛2721、身体多短密而均匀分布的毛;趾钩中列式粉蝶科21,身体毛长而分布不均匀,呈毛疣或毛簇2222、第六、七腹节背中线有毒腺开口;体毛呈不同形状或长短,色彩强烈;趾钩单序毒蛾科腹部背中线无毒腺开口;体毛的形状长短比较一致,色彩单纯2323、体多长毛;前胸两侧面有突起,其毛簇特别长;趾钩2序枯叶蛾科23、前胸两侧面没有突起及特别长的毛簇;趾钩单序2424、气门小,圆形2524,气门大,椭圆形2625、腹足细长,趾钩中带式;头露出胸部外羽蛾科腹足短粗,趾钩环式;头小,能缩入胸部内斑蛾科26、胸足端部有刀片状毛;中胸气门以上有2—3毛疣灯蛾科26、胸足端部无刀片状毛;中胸气门以上只1毛疣鹿蛾科27、趾钩多列环式,小形的种类巢蛾科、菜蛾科TOC\o"1-5"\h\z27,趾钩不为多列,为单列2828、趾钩环式2928,趾钩非环式3629、趾钩为完整的2—3序环式3029、趾钩为单序环式,或虽为2—3序,但内侧不发达而为单序3430、头比前胸大,前胸缩小成颈状弄蝶科30,头不比前胸大,前胸不缩小成颈状3131、大形种类,体长达50毫米;前胸特别大。蠹木的种类木蠹蛾科31,小形种类,体长在35毫米以下,前胸正常;卷叶或蛀食果实、种子的种类3232、腹足趾钩为狭长的椭圆形,加害水生植物螟蛾科(水螟亚科、禾螟亚科)32,腹足趾钩为圆形————————————————————————————3333、气门椭圆形;腹部第九节后亚背毛生在同一个毛片上卷蛾科33、气门圆形;腹部第九节后亚背毛不在同一个毛片上麦蛾科34、前胸气门前毛3根卷蛾科(一部分)34,前胸气门前毛2根或1根3535、第八腹节气门正常;趾钩外侧多为2—3序螟蛾科35、第八腹节的气门大而后突;趾钩单序;蛀果的种类果蛀蛾科36、趾钩缺环式或二横带式3736,趾钩中列式,单序(很少2序),如近似缺环式则缺口达环的1/3夜蛾科37、趾钩缺环式,2—3序,前胸气门前毛3根;腹部第八节的气门和前面各节同一高度。卷叶或蛀茎、蛀果的种类螟蛾科37,趾钩二横带式,2序;前胸气门前毛2根;腹部第八节的气门比前面各节高。蛀茎的种类透翅蛾科附八:鳞翅目蛹常见科检索表1、蛹暴露,没有茧或土室;触角端部通常膨大21,蛹隐藏,通常有茧或土室,或在树缝、茎干或卷叶中化蛹;触角端部通常不膨大一一62、缢蛹:蛹呈斜立状,以腹末固定在物体上,腰部系有细丝32,悬蛹:蛹倒挂状,只以腹末固定在物体上53、体圆形,喙管不到达翅的末端灰蝶科3’体长形,喙管到达翅的末端44、头的前端有2个突起凤蝶科4’头的前端只一个尖的突起粉蝶科5、体粗壮,表面没有毛;触角端部膨大峡蝶科5’体纤细,表面有毛;触角端部不膨大羽蛾科TOC\o"1-5"\h\z6、第四腹节能够活动,或附肢能够活动76’第四腹节不能活动,附肢也不能活动177、下颚须存在,有缝和下颚分开87’没有下颚须128、腹部背面有细毛,但不排列成行细蛾科8’腹部背面有成列的刺99、腹部中部的节每节有一列刺。在幼虫丝巢内化蛹谷蛾科9’腹部中部的节每节有二列刺1010、没有臀栉。在幼虫所生活的孔道内化蛹透翅蛾科10’臀栉发达1111、腹部末节有明显的角状突起。在植物上化蛹,有茧小卷蛾科、细卷蛾科11’腹部末节没有角状突起。在寄主植物内化蛹卷蛾科(一部分)12、头的背面比前胸长1312’头的背面不比前胸长1413、腹节有长的毛或末节有一圈钉状的刺细蛾科13’腹节的毛微小或没有,末节没有钉状刺。在叶内化蛹潜蛾科14、臀棘着生在一柄上。在叶上化蛹卷蛾科14’臀棘没有柄1515、第一腹节气门可见;背面的刺毛不规则。在植物上化蛹,有石灰质的茧刺蛾科15’第一腹节气门看不见;背面的刺毛排列成横列1616、第三腹节能够活动;腹部每节有一前列毛及后列毛。在丝巢内化蛹蓑蛾科16’第三腹节不能活动;腹部每节有二列刺。在幼虫生活的孔道内化蛹木蠹蛾科17、上唇分为三瓣1817’上唇不分瓣或只分为二瓣1918、有下颚须螟蛾科18’没有下颚须;触角端部膨大;前足腿节看不见。在植物上化蛹,有茧弄蝶科19、前翅的末端伸过第四腹节的后缘很多;前足腿节露出2019’前翅的末端不超过第四腹节的后缘或超过很少;前足腿节看不见2120、腹部末端向两侧突出;没有下颚须。在幼虫鞘内化蛹鞘蛾科20’腹部末端不向两侧突出;有下颚须。在幼虫的丝巢中化蛹,有茧巢蛾科21、腹部前面4节比其余各节长;头壳缝明显。有茧麦蛾科21’腹部前面4节不比其余各节长;头壳缝不明显2222、下唇须露出,矛头状2322’下唇须看不见或退化呈一小区2423、身体被有细密的次生毛。不成毛疣,有茧枯叶蛾科23’身体只有原生毛,或毛呈毛疣2724、前足腿节露出2524’前足腿节看不见2625、腹部末端有一群钉状突起;中足和下颚须相接触螟蛾科25’腹部末端有臀棘;中足与下颚须不相接触夜蛾科26、幼虫毛疣遗迹上的毛不排成圈夜蛾科26’幼虫毛疣遗迹上的毛排成圈。在植物上化蛹;茧上混有幼虫的毛毒蛾科27、下颚须存在,胸部及腹部基部有冠毛;有臀棘螟蛾科TOC\o"1-5"\h\z27’不如上述2828、幼虫毛疣处的毛排成圈2928’幼虫毛疣处的毛不排成圈3029、触角到达前翅长度的一半。在植物上化蛹;茧上有毛灯蛾科29’触角不到达前翅长度的一半。在植株上或地面化蛹,茧上有毛毒蛾科30、体被次生毛3130’体无毛或只有原生毛3231、臀棘发达;体被细而软的次生毛,在土室中化蛹舟蛾科(天社蛾科)31’臀棘退化;体被粗而短的次生毛。在植物上化蛹,有厚的丝茧蚕蛾科32、触角羽状;很少有气门沟;额唇基缝消失。在植物上化蛹,有厚的丝茧一一天蚕蛾科32’触角非羽状;气门沟存在;额唇缝两端明显3333、触角决不超过前翅的长度的3/4,通常线状,其最宽处很少超过前足的宽度;通常有臀棘;头壳缝通常消失;腹部第八节有臀角的疤痕。在土内土室中化蛹天蛾科33’触角通常长过前翅长度的3/4,近基部较阔,最宽处超过前足的宽度;或臀棘退化,或有头壳缝;腹部第八节无臀角的疤痕3434、第三腹节气门露出;前足腿节不露出;喙管长不超过前翅的3/5;如超过则中胸后缘有一列点刻或全体有点刻。在土室中化蛹舟蛾科(天社蛾科)34’第三腹节气门被翅所盖住,前足腿节露出;喙管常超过翅长度的3/5,不然则身体末端有钩状毛;腹部第九、十节间背面有深沟。在土中化蛹尺蛾科
/
本文档为【鳞翅目检索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