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六章-态度PPT课件

2020-05-11 112页 ppt 4MB 27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举报
第六章-态度PPT课件第六章态度Attitude* 态度问题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较早的研究领域,也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还有的学者认为,态度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拱顶石”。*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G.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这个定义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的经典定义。* 在社会心理学进一步对态度进行定义时发展出了四种...
第六章-态度PPT课件
第六章态度Attitude* 态度问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较早的研究领域,也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还有的学者认为,态度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拱顶石”。*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G.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这个定义曾经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的经典定义。* 在社会心理学进一步对态度进行定义时发展出了四种立场: 第一种是侧重于认知(cognition)成分的界说,它强调的是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洛开奇(M.Rokeach)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贾德(Judd)等人认为: 态度就是记忆,它是由一组对某个特定的人、事物或思想的相互联系的记忆组成的。这些记忆以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在,有的是对某人的信念,有的是一些情感,还有一些是态度主体的行为。* 第二种是侧重于情感(affection)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强调的是赞成或不赞成、喜欢或不喜欢的达。 瑟斯顿(Thurstone,1946):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人、物、语词或观念等)肯定或否定的不同情感。 赖茨曼(L.S.Wrightsman,1972)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第三种是侧重于行为(behavior)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孙本文认为态度是未发表的行为,是外在行为的发端与预备,有进行完成的倾向。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纳入到态度的概念当中。(即ABC说)* 伊格里和查一跟(Eagly&chaiken,1993):态度是对某人、某种思想或某个个体的持续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倾向的模式。它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并且形成我们未来的行为。 瓦格纳(R.V.Wagner,1969):态度是由感情、认识和行为的成分组成的,它们与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知识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是符合的。* 定义: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综合结构的心理反应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或者: 态度是个体对于客观对象的一种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所组成的内在的心理系统。*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知识、观念、理解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具有倾向性和组织性的,这种倾向性和组织性会成为一种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使人倾向于按照某种思维模式来认识态度对象。 所以,态度的认知成分有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喜欢和厌恶、尊敬和鄙视、失望和满意等。 情感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要素。 所以,人们也常以感情表现(表情)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所说的态度指的就是一种情感状态。*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所持有的与态度对象相关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注意,行为成分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 三种成分之间的关联程度是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关联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以及认知与行为倾向之间的关联。 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较高,与其它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的较小(即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三、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社会性与主观经验性(遗传与态度) 2.态度的对象性 3.态度的稳定性 4.态度的内在性* 四、态度的功能 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兹(D.Katz)认为,态度有四种功能: 1.适应(adjustment)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成以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egodefense)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或防御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特定的态度能维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比如某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或者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在卡兹看来,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正是通过态度而得以实现的,通过态度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等。* 4.认识或理解(knowledgeorunderstand)功能。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frameofreference),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态度似乎充当着图式的作用,它帮助我们解释和加工各种信息。而且使我们对问题、人物或群体的感知戴上有色眼镜。* 五、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吗? 在60年代末之前,社会心理学在态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方面成果丰硕。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都相信态度是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盖洛普民意调查也就是建立在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基础上的。* 60年代末之后,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发现,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其实很弱,知道某人的态度对预测他的外显行为其实并不是很有作用。 这使得社会心理学家重新审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拉皮埃尔(R.T.LaPiere)1934年的研究 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其实早在1934年,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已经进行了研究。 拉皮埃尔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种族歧视态度和实际的种族歧视行为的一致性问题。* 当时的社会心理学普遍把态度看成是在社会情境中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如F.Allport,1924),因而,他们假定态度通常能反映在外显行为中。 但LaPiere对此表示怀疑。他不知道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存在偏见的人,是否在外显行为中也会表现出这种态度来。* 利用暑假,他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周游了整个美国,行程一万多英里,曾于66个旅店(现代汽车旅馆的前身)和184个饭馆落脚。虽然当时美国特别歧视东方人,但他们在几乎所有的旅馆和饭店都没有遭到拒绝,只有一家旅馆的老板对他们说:“我们不接待日本人。”*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 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 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人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 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结果在光顾过的250家餐馆、旅馆中收回了128份答卷,其中: 答不愿接待的旅馆有43家,餐馆有75家(占总数的93.4%); 答不确定,视情况再说的旅馆有3家,餐馆有6家; 答愿意接待的只有1家旅馆。* 两种问卷的回答差别很微小。 光顾过和未光顾过的两组被调查者的回答,其差异也很不显著,这表明它们的真实态度与实际的接待行为并无相关或不一致性。*对“愿否接待中国顾客”问卷的回答情况表  *   光顾过的旅馆 未光顾过的旅馆 光顾过的餐馆 未光顾过的餐馆 总份数 47 32 81 96 问卷种类 ①  ② ①  ② ①  ② ①  ② 回答人数 22  25 20  12 43  38 51  45 不接待 20  23 19  11 40  35 47  41 未定:视情况 1  2 1  1 3  3 4  3 接待 1  0 0  0 0  0 0  1 个人对此问题理解: 1、文化差异问题——美国人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者愿意“怎么想就怎么做”,因此,当出现不一致时他们会很不理解。 在中国这是个问题吗? 2、对态度的定义问题——仅仅把态度看成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就是个问题;但如果把态度看成是ABC的结合,这就不是问题了。* 3、影响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的原因分析 金盛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一种具体的行为究竟是否发生,取决于这一行为的后果对于行为者的价值。 行为者对于一种具体行为的价值判断,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能够给行动者带来的预期的满足水平,另一方面决定于作出这一行为可能付出的预期代价。 如果预期的满足价值大于预期代价,则指向性的行为就会发生。如果预期的满足价值与预期代价相抵,或是小于预期代价,则指向性的行为就不会发生。* 费希本和阿吉增(M.Fishbein&I.Ajzen,1974,1975)通过一系列测量调查与研究,对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问题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他们采用了自我、行为意图提问等方法调查了62名男女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 发现被试的宗教态度并非必然与任何一种单一行动(如施舍或遵守宗教节日)保持一致,但是和同类多种不同的行动的执行有紧密的相关。 这种由同类几个行动组成的行为叫作多重行动。用它来作为衡量态度的工具,叫多重行动尺度(multiple-actcriterion)。* 多重行动可以被看做是由许多与特殊态度相关的单一行动的均数,是一般态度的一般行为倾向。 既然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尺度有高度相关,那么,了解一般态度就可以预见一般行为倾向,或者通过多重行动的测量也可以推断其一般态度。* 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也得出几个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费希本和艾赞,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概括,于1975年发表了《信念、态度、意向与行为:对理论与研究的一种概述》一文,并提出了“合理行动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 1980年又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给出一个“行为意向模型”(The behavioralintentions model)* 这个模型认为,预测人们是否将采取某种行动,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意向(图)(intention)──是否打算去采取行动。 因为,行为受一般态度的影响不大,但受具体态度的影响较大. 另外,行为不只受具体态度的影响,还受主观规范(主体对于“别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的观念,即所知觉到的社会压力)的影响。 所以,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对行为的影响,要通过行为意向表现出来。* 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如何导致不同的行为意向? 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两个变量可能是一致的,即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 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种变量是消极的,在此情境下,其意向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即取决于其中更占优势的或重要的那个变量。* 举例:甲乙两青年都具有“吸烟能损害健康”的信念,即他们对吸烟都持有消极的态度,同时他们的父母都反对吸烟。 按说他们也都会有同样“不许吸烟”的主观规范。 但甲却始终生活在一个正式与正派的工作群体内,他和大家一样都认为“青年人不应吸烟”。 而乙由于参加了一个非正式小群体,这里的朋友们都认为“吸烟是时髦的”、“吸烟显得有风度派头”等。* 由于乙把这些说法看得比父母的教导更重要,头脑中也就出现了“偶而吸支烟也无可厚非”的主观规范。 甲则出现了“绝不吸烟”的行为意向,而乙则可能出现态度与主观规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如果处于非正式群体的同伴都在吸烟的情境中,其主观规范的强度就会增加,就有可能出现吸烟的意向。 有了以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向,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行为。** 后来(1991)Ajzen又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增加了第三个因素:有意识的行为控制——人们对自己完成某种行为的能力的评价.故,该理论又被称作“行动理论”。 以上研究都说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行为与态度是否一致,要取决于诸多复杂的因素。态度与行为的一致和不一致不时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概括言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情境因素:情景制约会削弱态度与行为的联系,阻碍了态度在外显行为中的表现。 2)态度自身的因素:构成成分的协调一致性;强弱度;态度的特异性——是否针对具体的客体或对象。 3)行为:行为的多样性,策略性,持续性等。*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形成的原理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 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凯尔曼(H.C.Kelman,1958)的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 态度形成及变化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也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比较主动了。 3)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易改变。 〔H.C.Kelman(1958).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internalization:ThreeprocessesofAttitudechange.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2,51~60.〕*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形成的过程实际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遗传因素、已有经验、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态度的改变 1、什么是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态度的改变的两种含义: 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congruentchange),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或有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或很赞成),或对某人由热爱(或憎恶)降为一般的喜爱(或反感)。 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incongruentchange),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变为厌恶等。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 2、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1)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模式” 霍夫兰和贾尼斯(1959)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沟通和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一文,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 〔C.I.Hovland,I.L.Janis(1959).Summaryandimplicationsforfurtherreseach.InC.I.HovlandandI.L.Janis(Eds).PersonalityandPersuasibility.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劝导者传递的信息受传者情景可信度权威性喜爱性差距情绪性组织形式原有的态度人格特征自我防卫分心强化可靠性* 这个模式不仅指出引起态度改变(或不改变)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和有关变量,而且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观点。 以下重点介绍该模型中的外部刺激和被说服者(目标靶)的主要内容 说服者或传播者 在说服过程中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来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有的人费尽口舌也毫无效果,而有的人则会使接受者心悦诚服的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说服者本身是一个影响说服效果的重要因素。说服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对说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专业性(expertness) 阿伦森、特纳尔和卡尔史米斯(E.Aronson,J.A.Turner&J.Carlsmith,1963)发表了“传达者的可信性和沟通的差异是看法改变的决定因素”一文。 研究证明,读过著名诗人(高可信性信息源)评论的被试比读了大学生(低可信性信息源)评论的被试在看法上有更大的改变,相差2~4倍。* 可靠性(trustworthiness) 可靠性是指劝说者是否公正和客观。 一个传达者即使是专家、权威,一旦人们发现他发表某种见解的动机是基于私利,或常有偏袒性甚至属于偏见,即不可靠,那么其影响力就会下降,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人发表与自身利益相违的见解所起的作用。* 喜爱性(likeability) 一个传达者是否受到听众或他人的喜欢,对于能否引起目标靶态度胡改变有着重要关系。 凯尔曼(1961)曾认为,由于人们试图等同于一位被喜欢的传达者,进而往往采取那个人的态度、爱好、行为方式和服装样式,所以喜欢能引起态度变化。 换句话说,一个人喜欢劝说者,就易接受其影响;若讨厌劝说者,就易拒绝其劝说。* 信息的传递(communication) 信息要引起态度改变,不光有赖于传达者自身的条件,还必须通过沟通、依仗沟通的方式到达目标靶。 并不是任何沟通方式都能引起目标靶对信息同样的接受,或产生态度改变的同样效果,这取决于沟通本身的许多变量。* 信息的差异性(discrepancy) 所谓信息的差异性是指说服者所提供的信息与被说服者已有态度之间的差异。 差异是否都会引起态度改变呢?早期的研究,如阿伦森等(1963)的研究表明,撇开其他因素不谈,随着差异度的加大,就会有更多的态度改变。 * 但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中等差异引起态度变化最大,随着差异度的增大超过中等差异之后,态度改变则越来越困难,因之也会减少。 由于传达者的极端陈述,还可能引起对这种陈述可靠性的怀疑,以致易于产生抵制。* 信息的情绪性(emotionality) 所谓信息的情绪性,是指说服者提供的信息对被说服者的情绪唤醒所产生的影响。在说服过程中,说服者既可以借助理性说服,也可以借助情绪情感的唤醒影响被说服者。 恐惧唤起(feararousal)与态度改变。* * 恐惧唤起对态度与行为的效应 条件 做注射的意向* 做注射的百分比 高恐惧低恐惧控制组 5.174.734.12 22136 但也有一些人(I.L.Janis&S.Feshbach,1953)持相反的看法。 他们认为,在改变态度的劝说中,唤起恐惧是重要的,但低度恐惧或甚至不带恐惧的说服比高度恐惧的说服有更大的影响。* 罗杰斯和梅博恩(R.W.Rogers&C.R.Mewborn,1976)曾发表“恐惧性要求与态度改变”一文,认为恐惧唤起是否能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事件的有害性; (2)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处理响应的有效性。* 信息的组织性(organization) 所谓信息的组织性,是指信息的组织形式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如“单面和双面传播”(one-sidedvstwo-sidedarguments)。* 情境因素 任何说服性的沟通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说服的效果会因情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强化作用(reinforcement) 传达者在进行说服时,如果周围的环境氛能带给人以欢愉或快感,就会使说服性信息由于这种强化而被看得更积极肯定,从而增加其影响力。* 分心(distraction) 在说服的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因素会使被说服者分心,使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此时,分心就会阻碍沟通,消弱说服效果。* 但Festinger等人1962年的研究发现,人们被其他事情分心时,更容易被说服。 情境中有某些“噪音”适当地涣散目标靶的注意力,不让它们去思考或重组(rehearse)反驳的理由,使得受传者更易于受到劝说的影响而改变态度。* 预先警告(forewarning) 在劝说时事先有人透露劝说的企图,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预先坚定或动摇听众的信念,使其更敏感地接受影响; 二是给听众创设了发展反对论点的机会,于是极大地增强对劝说的防御性。* 研究者在10分钟之前告诉一部分十几岁的青少年被试,他们将去听一个“为什么不许青少年开汽车”的报告,而另一些孩子则在报告开始时才听到这个主题。 结果,得到预先警告的一组被试受报告的影响(即接受报告观点)比未受到预先警告的被试要少得多。* 研究者认为,预先警告发生后的十分钟内,它足以使某些防御过程和机制发挥作用,类似预防注射引起使用各种策略与战术,如构思支持自己看法的论点,尝试去准备反对的论点,或采取贬损来源等方法。*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预先警告对于没有卷入这个论题的一些被试,它将促进态度变化。 研究者通过助手给予学生一种提倡撤换教授的劝说性信息,当遭到所有的被试反对后,又对部分被试(20人)说,这种变化会很快到来,这时就要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教育(高卷入). 对另一部分被试(20人)说,这种变化是几年之后的事,对他们不会有影响(低卷入)。然后让两组被试在一份支持倾向16点量表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观测其变化的情况。*预先警告能增加低卷入者的态度变化 * 条件 表示态度变化 高卷入 低卷入 预先警告无警告警告的作用 1.51.8-0.3 2.40.71.7 被说服者(目标靶)的特征 人格特征 霍夫兰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可说服性是影响说服效果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 与可说服性相关的主要因素有三种: 一是自尊或自信心。自尊低的被试比自尊高的被试更容易被说服。 二是指智能。现有研究证实,高智能的人易受强调理解的信息的影响,低智能的人则易受强调顺从的信息的影响。 三是赞许期望。个体所持有的社会赞许期望的高低也是影响说服效果的一个重要的人格因素。* 心理预防(inoculation) 被说服者态度改变的难易,还与其是否经过心理预防有关,经过心理预防的被说服者,会对说服信息产生抵制,这类似于医学中增强抗体的抗病能力来预防疾病的“预防注射”的道理。 1961年麦圭尔与帕普乔治斯(W.J.McGuire&D.Papageorgis)进行了一项“先期信念防御各类型在免被说服中的相应功效”的实验。说明预防注射防御法对于提高态度抗变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外在刺激因素与被说服者因素的结合,经过特定的中介过程,最后产生了相应的结果:改变态度或者贬损歪曲信息、拒绝改变态度* 2)态度改变的精细概率模型 上述模型是早期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沟通者、信息和被说服者等方面。 而近期的研究则认识到了认知过程对说服的重要作用,即人们使用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处理说服信息,其说服效果是不同的。 这就是系统加工和启发式加工模式。*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一般是尽量减少认知加工的。 那么,我们是如何加工(吸收、解释、评价)说服信息的?* 研究表明,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对说服信息进行加工的。即系统加工或中心路径与启发式加工或外周路径。 这就是陪逖(R.Petty)和卡司欧泊(J.Cacioppo,1986)提出的说服的双加工模型。* 中心路径:接受者仔细思考论据、需要一定的认知努力来考虑信息的各种含义,会耗费我们大量的信息加工能量。 中心路径的说服产生,依赖于人们比较全面的加工信息。 人们关注话题本身所产生的说服,就是中心路径的说服。* 外周路径:使用简单的规则和心理捷径——例如,只要是专家提供的信息就是值得信赖的。 可见,外周路径说服的产生,表明接受者不是花时间和努力来考虑信息的内容或含义,而是关注信息自身之外的因素。 启发式加工允许我们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说服信息进行反应。 * 我们什么时候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呢? 精细概率模型(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简称ELM)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 该模型认为,当我们加工说服信息的能力很充分时,或者我们有很强的动机去处理这些说服信息时,我们采取系统加工模式,从而产生中心路径的说服。 反之,我们则可能采取启发式模式,从而产生外周路径的说服。** 3、改变态度的其他方法 角色扮演法:行为影响态度 团体影响法:团体规范和准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其成员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团体规范的要求。 活动参与法: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4、拒绝说服 每天我们都被大量的说服性信息所包围,如果对此我们不加以拒绝,那么我们对大量的问题的看法就总是处于改变之中。 积极防御:提出论据证明与我们相左的观点的不正确。 选择性回避:回避试图改变我们现有态度的信息。* 四、态度改变的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与1946年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把人际关系引入了考虑的范围,比较注重人与人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由此,海德提出了著名的“P—O—X”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P代表个人,即认知主体;O代表有关的认知对象;X代表与P和O有某种关系的某种事物、事件、观念或人。 在P—O—X三种成分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或两种关系形式: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 单元关系(U):表现为认知者与认知对象的相似—不相似,接近—远离,属于—不属于等方面。 情感关系(L):表现为认知者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等形式。* 在P的认知结构中,P、O、X三者的关系可以有8种状态。 海德分别用“+”“-”号表示P、O、X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即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的符号相乘为正),就是平衡状态;否则(即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得负)就是不平衡状态。** 补充: 纽科姆(T.M.Newcomb,1961,1968)曾发展了海德尔的理论,对“相识过程”和“人际平衡”提出了一个A—B—X沟通模式。 他把A和B作为两个人,X为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 A和B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其紧张度取决于:* (1)A喜欢B的程度,越喜欢,不一致时就越紧张; (2)X对A或B的重要性,X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3)A、B因X而交往频率越高,不一致时也越紧张; (4)A和B对X的态度差异越大,不一致时越紧张; (5)A或B的自信程度越高,不一致时紧张度越大。* 为了解除这种紧张,就会采取意见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态度和中断友好关系。 这个模式弥补了海德理论的不足,但仍未解决人际关系与态度形成的整体关系和复杂性的问题。* 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Festinger,L)1957年提出来的。 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个人对于有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观念、知识以及事件或环境的态度的总和就称为认知结构。* 认知单元或元素是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认知元素,这些认知元素之间会出现协调、不协调和无关三种情况。 不协调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的:人们不喜欢不协调状态,当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因此,人们就会改变这种状态。* 达到认知协调的途径有: 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既有态度或行为从而达到认知的协调一致。——这是较普遍的结果。 增加新信息:通过获取新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减少不协调状态。 琐碎化:降低这种不协调的重要性。把不协调琐碎化——在认知上降低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的重要性,来减少不协调的技巧。* 诱导顺从(被迫依从)效应——认知不协调导致的态度改变: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不得不做一些与自己的态度相违背的事,说一些违背自己真实态度的话——被诱导做或说一些与自己的真实态度相违背的事或话。* 实验:让被试将自己做过的枯燥的事情说成是有意思的。 结果:获得20美元报酬的人和获得1美元报酬的人的态度改变情况不一样:这就是“较少导致更多效应”(较少的理由或奖赏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或者“不充足理由律”。** 不协调的程度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两种认知元素之间差异的大小。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引起的不协调程度越高。 ②认知差异的多少。如果互相矛盾或冲突的认知有多种,其引起的不协调程度也越高。 ③协调认知的数目。协调的认知越多,不协调的程度也就越低。 ④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关键性的认知协调与否要比无关紧要的认知协调与否显得重要。*失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失调程度=—————————————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上述观点可以简化为如下公式* 该理论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协调与不协调的关系。 因此,该理论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广的使用范围。 认知失调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还可以用来帮助人把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地态度——认知不协调使行为发生有益的改变。* Aronson,Fried&Stone,(1991)认为,当认知失调引起人们的虚伪感时,行为会往好的方面改变。 因为产生虚伪感的个体会经历强烈的认知失调。 试想一个号称自己是乐善好施的人,在有人需要捐助而自己又不太愿意捐助时的情景。(赵本山小品:《捐款》) 许多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虚伪成了善行的动力源泉。*第三节偏见 实际上每个人迟早都会面临偏见问题。——R.A.巴伦* 一、什么是偏见 偏见(prejudice)是人们对特定群体及其成员所持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态度。 1、偏见的特征: 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有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比如一个怀有偏见的人如果喜欢某一个人,就会认为那个人什么都好,即“爱屋及乌”。 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在占有资源和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就贸然的下决断,缺乏现实依据而又固执己见。 偏见是一种内隐观念,人们往往很自然地、无意识的流露出对某人或某群体的偏见态度,虽然人们通常会坚决否认自己存在偏见的观念。* 2、偏见的行为表现——歧视 歧视(discrimination)是个体基于刻板印象和偏见而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群体或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或否定性的行为。 歧视的特征: ①歧视是一种行为或行动。* ②歧视是排斥性的。某些群体成员为了占有更多的资源,会依据不合理的理由、借助不公正的手段排斥或限制其他群体成员。这是歧视最本质的特征。 ③歧视的广泛性。如政治歧视、文化歧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就业歧视、地域歧视、宗教歧视等等。* 一种特殊的歧视:象征主义:小恩惠,高代价 当今世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歧视现象。 个体对于那些他们怀有强烈偏见的其他群体成员做出一些并不重要的积极行为,这些象征性行为随后被用作拒绝对这些群体做出更有实际利益的行动的借口。* 美国的很多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受雇或者被提拔仅仅是出于考虑他们的种族背景、性别或个人身份的其他因素时,都会感到沮丧或难过。 象征主义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对遭受偏见的对象施以小恩小惠,以此为借口来掩饰新的歧视形式。* 象征主义歧视的消极后果 给怀有偏见的人以推卸责任的借口——已经对你很不错了,还要求什么? 对遭受歧视的人的自尊和自信的伤害。 对象征主义感受的文化差异的思考。* 二、偏见的来源 1、群体间的利益竞争与冲突 2、早期经验:偏见的社会学习观 3、社会分类:“我们—他们”效应和基本归因错误 我们—内群体 他们—外群体 对本群体的过分夸赞和对外群体的过分贬低。 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 * 三、偏见的消除 打破偏见的惯性循环:学会不要仇视 群体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接触假说: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接触增加有助于减少群体之间的成见。 但这个假说似乎只在特定的有利的条件下才会成立。 延伸接触假说:当个体知道自己群体的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结成了亲密关系,也可以降低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认知干预:对刻板印象说“不”*
/
本文档为【第六章-态度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