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

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

2022-05-24 9页 doc 226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748614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PAGEPAGE1贵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目录一、贵定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2、首问首办责任制度( 年10月)3、三级医师负责制度4、医师交接班制度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6、疑难病倒讨论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重危患者抢救制度10、会诊制度11、查对制度12、医嘱制度13、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14、转院转诊制度二、医师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3、死亡病例讨论制度4、查房制度5、会诊制度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交接班制度8、转科、转院管理制度9、三...
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
PAGEPAGE1贵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目录一、贵定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1、首诊医师负责制2、首问首办责任制度( 年10月)3、三级医师负责制度4、医师交接班制度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6、疑难病倒讨论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重危患者抢救制度10、会诊制度11、查对制度12、医嘱制度13、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14、转院转诊制度二、医师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3、死亡病例讨论制度4、查房制度5、会诊制度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交接班制度8、转科、转院管理制度9、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三、急诊科制度1、急诊科工作制度2、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3、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4、门、急诊首诊负责制5、急诊就诊制度6、急诊科患者入院护送制度7、急诊科值班工作制度。8、急诊科重危患者抢救制度9、急诊科重危、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0、急诊科留观病历书写制度11、急诊科、危重病交接班制度12、急诊科病历书写要求13、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14、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15、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16、急诊科主任职责17、争论科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18、急诊科主治医师职责19、急诊科值班医师岗位职责20、急诊科出诊医师职责2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四、院前急救制度1、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救护车管理制度3、救护车使用规定4、交通事故急救管理制度5、灾害事故急救管理制度6、急救和突发灾害救治应急五、贵定县人民医院急诊抢救预案六、贵定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预案七、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一)护理核心制度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病房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护理交接班制度6、查对制度7、给药安全管理制度8、护理查房制度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0、护理会诊制度1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2、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3、手术前后患者访视制度(二)各级岗位职责1、科护士长岗位职责2、病房护士长岗位职责3、门诊护士长岗位职责4、主任护师工作职责5、主管护师工作职责6、护师工作职责7、护士岗位职责8、助理护士岗位职责9、见习护士岗位职责八、评审第一章贵定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首诊医师负责制(一)、门诊首诊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患者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诊。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严禁相互推诿。(二)、急诊首诊负责制1、一般急诊患者,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2、垂危病人如非本科室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会诊,会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并按会诊时间要求迅速到位,在会诊医师未到达前,首次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实施抢救措施。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科、分管院长或院长,以便立调各有关科室的有关人员。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高者(尤其是同时行政职务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二、首问首办责任制度(2009年10月)为使我院“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落到实处,增强每位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巩固深化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实行责任追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巩固深化首问首诊责任制,是建立高效、廉洁、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环节,是“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实行责任追究,是对违反首问首诊制、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行为,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实施相应的处罚。(二)内容和要求1、首问首诊登记制度。各科室要设立首问首诊登记本。首问首诊登记本按统一要求记录询问人姓名、单位或住址、联系、询问事由、被问责任人姓名、办理结果或衔接情况等,记录要准确、完善。院党办将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纳入考核内容。2、首问首诊接待制度。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病人的就诊,都必须热情接待,态度要诚恳,处理要及时,切忌"生、冷、硬、差",由此而引发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后果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投诉、举报仍按原来的要求实行分类归口管理。属于医德医风、违规违纪方面的归口党办处理;属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归口医务科、护理部处理;属于科研教学方面的归口科教科管理;属于医疗收费方面的归口财务科处理;属于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的归口行政科处理。3、首问承诺制度。要给到医院办事和就诊的同志早办事、快办事、办好事。按规定能办的马上办,不准延误、推诿,更不允许刁难、索要。对按规定程序才能办的事,要指导和帮助对方按要求办好。4、考核制度。每季度对首问首诊责任制执行情况在综合查房时进行考核,将接待、登记、衔接、督促、办理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同时结合每季医德医风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考核。比接待态度、比办事速度、比办事效果、比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5、保障监督制度。为使首问首诊责任制落到实处,医院将通过张榜、文件或会议、通报等形式,每季度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院内设立意见箱,各科设意见簿、对外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基层和群众的监督。6、首问首诊责任追究制度。①被首问的个人属于自己责任范围的事情,不及时处理,并找理由推诿者,则按推诿病人一次处理,扣当事人50元;不属自己责任范围的事情,不主动帮助联系找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或不承诺向责任人转告,使事情未能及时衔接和落实,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每次扣当事人10元,;造成严重后果者则酌情处理。②今后凡因服务态度或不合理收费投诉到医院者,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情况,受理投诉一次扣当事人50元罚款。被暗访后有新闻媒体曝光或投诉到上级主管部门者,则令当事人离岗半月学习提高,并扣除当月奖金,。③在首诊责任制执行中,凡因责任心不强造成误诊、误治者,则按责任性疏忽或差错事故有关条例进行处理。(三)责任追究1、对在首问首诊责任制执行中违反规定,发生推诿现象者,将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年度内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工作不主动,不落实但未造成严重后果,或因服务态度和不合理收费投诉到医院一次以上,均取消个人年度内评先评优资格;一个科室一年内有两次以上服务态度或不合理收费投诉到医院者,则取消该科室年度评先资格;因违反首问首诊责任制造成严重后果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将追究科主任、护士长的间接责任。(四)加强领导1、要把落实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个人年度考核范畴。2、要把首问首诊制度和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要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并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三、三级医师负责制度1、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2、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门诊、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3、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4、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5、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四、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员。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4、查房的内容:⑴、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员的诊断、治疗,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所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⑵、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决定出、转院问题。⑶、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折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五、医师交接班制度1、各病房、急诊室在节假日、午间、夜间设有值班医师,值班医师不得擅离岗位。2、值班医师每日在下班前至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3、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及处理事项记入医师交班本上,值班医师根据重危病人的病情,作好处置。4、值班医师应作好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置。5、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上,应立即请示上级医师。6、每日晨,值班医师交班时,应将重点病员情况及尚侍处理的工作交侍清楚,并记录在医师交接班本上。六、疑难病倒讨论制度1、疑难病例实行经管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科主任分级检诊。2、通过上述分级检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应由科主任组织全科医师、护士长并邀请有关科室的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七、术前讨论制度1、新开展的或复杂的大手术、疑难病例,需要多方面配合的手术都应有术前讨论,年轻医师,初次担任某种手术的术者都要有术前讨论。2、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3、术前讨论的参加人员为本科的医师、护士长及涉及到的有关科室的人员,必要时请医务科主任、分管院长或院长参加。4、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⑴、术前诊断及依据。⑵、手术指征。⑶、术前准备情况及病人耐受手术能力的估计。⑷、手术方式。⑸、麻醉方法。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预防与对策。⑺、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预防与对策。⑻、手术后注意的问题。⑼、决定手术组医师。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医院内患者死亡,应于1周内进行认真讨论,以总结经验教训。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3、死亡病例讨论的参加的人员为本科的医师、护士长及涉及到的有关科室的人员,必要时请医务科主任、分管院长或院长参加。4、死亡病例讨论的内容包括各发言人对患者诊断、治疗、辅助检查死亡原因、经验教训等方面的意见,及其主持人的总结意见(包括最后诊断、死亡原因和经验教训)。九、重危患者抢救制度1、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或本科二值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6、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7、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院领导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8、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9、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10、各科每日须留有1—2张床位,以备急、重病病人入院治疗、抢救时使用。十、会诊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2、科间会诊:因病情需要同其他科共同研究的病例,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持会诊单到专科检查。3、急诊会诊:凡病人病情紧急需要其他科会诊时,经治医师可申请紧急会诊,并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特别紧急可用电话邀请。应邀医师应随请随到。4、科内会诊:凡本科内较疑难的病例,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有关医务人员会诊讨论。5、全院会诊:凡需院内几个科共同讨论会诊研究的病例,可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6、院外会诊:如遇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院长和医务科应参加。院外会诊也可进行电话会诊,经治医师陪同病人去院外会诊、寄发病历资料进行书面会诊等多种形式。十一、医嘱制度1、医嘱分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凡系一次性执行的医嘱为临时医嘱,需多次反复执行的医嘱为长期医嘱。2、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二小时内开出,要求内容清楚、准确,每项医嘱层次分明,只能包含一个内容。医嘱不准涂改,如必须更改或撤消时,系长期医嘱应由医师签停止执行,系临时医嘱,应用红笔在医嘱上签“取消”字样,并在执行处签名。3、无论是医生或护士,都应在医嘱的签字栏内签上责任者的全名。4、医师开出医嘱后,应立即在临时医嘱本上登记。医嘱要按时执行。如因医师未在医嘱本上登记或登记错误而不能按时执行医嘱的,由医师负责,护士因查对不严而不能按时执行医嘱,由护士负责。5、除抢救病人或在手术中,医生不得下口头医嘱:若须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6、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凡有此现象,护士应拒绝执行。7、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在术前或产前医嘱后画一条红线,并在红线下方用红笔注明“术后医嘱”或“产后医嘱”。长期医嘱因开出、停止较多,应进行重整。“重整医嘱”用红笔书写,并注明重整医嘱时间和重整者。8、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做对症处理。但是,如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时,医师不在,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十二、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和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作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二)、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四)、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五)、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六)、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七)、放射线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八)、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九)、供应室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十)、特殊检查(如:心电图、胃镜、B超等)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十三、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医疗原则和操作常规,具备高度工作责任心。2、建立和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全院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为科室第一责任人。3、各级质量管理组织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检查扣分标准对科室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奖罚明确,追究到个人,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同时负有连带责任。4、医疗质量考核结果直接与责任人奖金分配挂钩,质控办每月负责对科室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奖惩情况提交财务科予以兑现。5、日常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年终考评结果与个人评选先进、职称晋升与聘任挂钩。十四、转院转诊制度1、限于本院技术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或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报请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转院。2、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不得转外省治疗。3、病员转院、转科,无论什么病例,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病员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出院时,按卫生部规定应由接诊医院写治疗小结,退回我院交病案室存档。转入疗养院的病员只要病历简要。4、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同意,转科前需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登记,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科应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及时进行检查治疗。第二章医师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包括医院、科室、医师三级。病人初诊的医院为首诊医院;初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首先接诊的医师为首诊医师。(一)医院首诊负责制1、凡来医院就诊病人,均实行医院首诊负责制。医院对诊疗范围内的病人一律不得拒诊。非诊疗范围内的病人如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应就地抢救。2、属下列情况可以转诊:1、非诊疗范围内的病人;2、病人及家属或单位要求转院者;3、病情确需要住院或留观,但因为医院无床位,若病情允许转运时,首诊医院的首诊医师必须在写好病历、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置及充分的病情交待、途中风险告知、患方家属在病历及知情书上签字同意,并落实好接收医院后方可转院。(二)科室首诊负责制初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诊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1、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的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留观察室观察治疗的病人,首诊科室的首诊医师应将病历记录清楚后收入观察室,由观察室医师继续治疗。若需要住院治疗者,首诊医师在完成门诊病历记录后开具住院证,收住入院治疗。病房不得拒绝收治,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如收治有困难时,应向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报告,协调处理。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2、遇到复杂病例或诊断未明的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邀请有关科室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3、对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的危急重病人,在尚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首先由首诊科室负责抢救。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在实行必要抢救同时,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诊断明确后及时转主要疾病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4、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诊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负责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安排医务人员做好护送及病人交接手续。如患者确需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向医务科汇报,落实好接收医院后方可转院。5、患者在门、急诊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变化,首诊科室医师要到场处理。若涉及他科疾病,应在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后,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诊。严禁相互推诿。6、已收住入院的患者,经检查不属本专业病种,或主要疾病不属本专业,需要转科时,经管医师应写好病历,经有关科室会诊同意后方可转科。(三)医师首诊负责制医师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1、首诊医师须按照要求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病历记录等,对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应收住观察室或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必须收住入院治疗。2、对已接诊的非本科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后,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的就诊科室。3、对已接诊的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在写好病历、做好检查后,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仍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若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4、如遇危重患者需抢救时,首诊医师必须先抢救病人并及时报告相关诊疗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参与抢救工作。首诊医师下班前应与接班医师做好床旁交接班,并认真写好交接班记录后方能下班。对已接诊的非本科室范畴的重危病人,首诊医师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被邀请的医师,应立即赶到现场,明确为本科疾病后应接过病员按首诊医师的责任进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5、对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的危、急、重病人,首诊医师应积极抢救病人,同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及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诊断明确后及时转主要疾病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在未明确收治科室之前,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6、对群发病例或者成批伤员,首诊医师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分流病人、组织各相关科室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抢救。7、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医生应与有关科室联系并亲自或安排其它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护送及交接手续。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而造成医疗差错、医疗争议、医疗事故,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5-7天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由一个科室举行,也可以几个科室联合举行。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室定期举行,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有关医护人员尽可能参加。几个科室联合或院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由医务科召集举行。3、举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负责主治的治疗组应尽可能全面收集与患者病情相关资料。必要时提前将有关病例资料整理形成书面病情摘要,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变化及目前主要的诊疗方案,提出本次讨论的主要目的、关键的难点疑点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可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针对病情提出可行性的诊疗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尽可能明确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4、院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科主任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并提前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诊时间,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主管院长参加。若病情需要或因患者家属请求,也可邀请院外专家参加。医务科和科室均要负责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记录员、参加讨论人员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入院诊断、病情摘要、讨论目的、参加医师发言的重点内容、结论性意见、主持人签名。经治组医师必须将讨论内容认真记载在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记录的主要内容整理后抄写在病历纸上,经主持人签字后,归入病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内容要与病历记录相符。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1、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2、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以一个学科举行,也可以几个学科联合举行,必要时可在全院范围内举行。有条件的医院与病理科联合举行时,称“临床病理讨论会”。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4、开会时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经治医师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5、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应有记录,在院病人的讨论记录可以归入病历内。三、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凡死亡病例均要在科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一般要求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完成。特殊病例及时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内完成。目的在于分析死亡原因,审查诊断是否正确及治疗护理过程是否及时适当、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治疗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1、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治疗组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它有关人员也应参加,必要时报请医务科派员参加。2、讨论时由经管医师汇报主要病情及诊疗、抢救过程,上级医师分析病情,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死亡病例诊断和死亡原因。参加讨论的医护人员对病情演变、抢救过程、死亡原因、死亡病例诊断等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主持人对死亡病例诊断和死亡原因作出结论。3、经管医师要将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在病程记录中。科室《死亡病例讨论登记簿》由科主任指定人员记录,要与病历记录相符。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与专业技术职称、入院情况(含入院诊断)、诊治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及抢救过)、讨论意见(主要是处理结果是否存在不足,抢救是否得力,有何经验教训及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和主持人签名。四、查房制度(一)急诊查房制度1、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当班医师每日上午查房一次,下午上班后、下班后或下班前巡视一次,危重病人随时巡视,并有与家属多次病情告知谈话的记录和签字。2、晚上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对一般留观病人至少前后夜查房各一次,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巡视病人,协助处理,并及时准确记录。3、查房前,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史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意见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上。4、上级医师要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讲评或纠正。5、急诊科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研究解决疑难问题。6、主管护士或主班护士须跟随医师查房,以了解病情,便于更好的治疗与护理。(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医院实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分工负责制,也可以实行医疗组长、主管医师、经管医师三级分工制,但受聘的三级人员原则上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担任。2、住院医师受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领导,负责分管病员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查房制度,及时接管新进病员,按时完成住院病志,制定初步诊疗计划,征询上级医师意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实施各项诊疗措施,监督医嘱执行情况,分析各项检查报告,观察处理病情变化,据实做好病程记录,主动征求病员意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同时负有指导实习、见习和进修医师工作的职责,完成科室交给的教学、科研和各级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住院医师每天按需要进行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诊断、治疗,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时,经治医师要做好准备,报告病情。3、主治医师受(副)主任医师领导,负责本组病员的诊治和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具体对本组病员定期进行系统查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完成各级交给的相关工作。主治医师每周要对本组(病区)病员进行普遍查房和每天重点查房各1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症、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应邀参加会诊,决定出院、转科、会诊,修正病历记录,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检查医疗护理工作,重点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和进行临床教学。4、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每周对本科病员查房1次或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二次,检查医疗护理质量,解决疑难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临床教学。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应随同查房。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具体指导下级医师,组织急危重病例的抢救,主持各种病例讨论。5、各级医师对危重及大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后的病员,应加强巡视,掌握病情变化,遇有情况及时处理。疑难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申请会诊。(三)夜间查房制度设有总住院医师的医院,总住院医师要带领住院、进修、实习医师进行晚间查房,若无总住院医师,夜间由值班医师巡视病人,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或进行交接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如有发生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的,都需记录病情变化经过及处理结果,以及与家属沟通经过。遇到医疗技术上问题时,值班医生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汇报,必要时可经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同意,申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五、会诊制度(一)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同意签名。应邀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会诊,并写好会诊记录。1、门诊会诊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需经本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由病人持诊疗卡片和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病人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2、病房会诊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以及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主治医师签字后,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求,派主治医师或指定医师根据病情24小时内完成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会诊医师应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病历上。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做出诊疗,提出具体意见,供邀请科室参考。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诊例外)。(二)急会诊1、对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会诊前邀请会诊科室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2、被邀会诊的医师在10分钟之内到达,随叫随到。3、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4、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意见写在急诊病历上,对危重疑难病员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5、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患者所在科(室)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6、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由患者所在科(室)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7、危重病人的治疗应及时进行,不得因会诊而延误诊治。(三)科内会诊对本科内三天未确诊、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有意义的病历,经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主持召集有关卫生技术人员参加,进行会诊讨论,以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诊疗意见。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并分析诊疗情况,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四)院内大会诊疑难病例需多科会诊者,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备案,邀请有关医师参加。应提前一到两天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告医务科。医务科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主治医师报告病历,必要时分管院长参加。经治医师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五)外院专家手术、会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1、各科室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经治医疗组应向患者说明会诊目的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填写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单,经科主任批准,并将被邀请专家的医师执业证书一同上报医务科审批,必要时经医疗副院长或院长审批,同意后与有关单位联系;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2、会诊申请单内容应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费用。医务科接到会诊申请单后加盖医务科公章,电话联系被邀请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并书面传真会诊单。接到对方确认后,通知邀请科室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接待和配合会诊医师的准备工作。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科室不得提出会诊邀请①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②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③会诊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④会诊超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4、会诊费根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及相关规定执行。5、邀请会诊时原则上由科主任主持,主治医师报告病情,分管住院医师作会诊记录,科主任外出或因工作原因无法主持时,应委托副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经管医疗组长及相关医务人员应陪同参加会诊工作,涉及需要检查治疗或者手术时,应邀请相关科室参加会诊工作,特殊情况由医务部或业务副院长主持会诊工作。6、会诊结束后,医务科和邀请科室应对会诊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将会诊情况通报应邀会诊医疗机构。7、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手术会诊者,要经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方可进行。需转外院会诊者,经本科科主任审签,医务部批准,持介绍信前往会诊。外出会诊要带全有关医疗资料,并写明会诊目的及要求。(六)外出会诊1、医院或各科室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由医务科会同相关科主任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对于外出会诊可能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但确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由业务副院长或院长批准。2、接受会诊邀请或者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医务科应及时通知邀请医疗机构。3、医务科决定派出会诊医师后,应及时填写《外出会诊通知单》,通知会诊医师执行会诊任务,为会诊医师提供必要的帮助。4、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5、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的,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如果患者拟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应事前通知相关科室或者医务部做好相应准备。6、医师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必要时我院协助处理。7、医师在会诊结束返回我院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和医务科,并将《外出会诊通知回执》交回医务科。8、班外时间紧急会诊邀请由总值班报告值班领导或者医务部负责人根据上述原则处理。次日或节假日后第一天到医务科补办手续。(七)会诊注意事项1、会诊科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2、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提出会诊要求,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医师要对病员详细查体,结合有关检查资料,综合分析,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如有意见分歧,一面查阅资料,继续研究,一面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意见,由上一级医师或科主任提出诊疗方案。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4、各科室应对会诊工作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评价,作为科间评价和考核的依据。5、我院会诊管理由医务部负责。6、医务部应加强会诊管理工作,完善会诊登记,建立会诊管理档案,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会诊情况的科间评价,将会诊情况与科室、医师的考核工作相结合。7、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规范、常规,由医务部记入医师考核档案,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处理。8、会诊收入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会诊收费和医师会诊报酬按照相关规定执行。9、医师接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或者参加紧急救援行动的不适应本办法规定。六、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一)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实行24h值班制,按时交接班,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遵守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非参加抢救人员不得进入抢救室。(三)危重病人抢救时,当班医务人员应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一般抢救由该科值班医师及抢救班护士负责,特殊抢救请示医务处或院领导组织有关科室进行抢救,各级人员做到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四)医务人员不得对危重急症以诊断不明、经济问题或其他任何理由而延误抢救。(五)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六)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七)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八)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并及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九)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留,以便统计与查人物避免医疗差错。(十)抢救的全程情况,必须认真、准确、及时记录。(十一)在抢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及时向家属或单位说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预后,以利取得必要的理解和配合(十二)如因检查、入院、换科室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与否,以及病员家属或单位在了解病情后的理解程度如何。必要时应对此作书面记录。危重病人搬运途中应由急诊护士护送,必要时医师协同护送。(十三)值班人员在联系有关科室协同抢救或联系收住入院时,应不放松对病员的抢救。(十四)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经紧急处理后,有关值班医师应安排病员接送手术室抢救,而不应该强调常规的术前手续或入院手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十五)遇重大抢救特发事件或其他特殊问题,如涉及到法律,纠纷的病院,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值班医师、护士应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汇报,并解决医疗费用、住院手续等,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医务科汇报、备案,必要时可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因临床需要,总值班以及相关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十六)抢救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送至病房或手术室,因病情不宜搬动者,留抢救室观察。(十七)抢救病员完毕后,由负责医师及护士(长)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七、交接班制度(一)临床医师值班制度1、值班制度各科室值班、排班工作由住院总医师(或科秘书)负责。科室排班可以周安排,也可以月安排。排班表一式二份,一份留科室,一份送医务科。值班人员一经确认,无特殊情况、未经许可不准个人私自换班。2、值班医师必须具备注册执业医师条件和独立胜任本职工作能力。在读研究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见习医师、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值班。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进修医师必须经所在科室试用考核合格后,由科主任审签后报医务科审核,获得阶段性处方后方可独立值班。3、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值班人员应由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师担任。值班期间急诊入院病人,原则上要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如需急救处理或急诊手术来不及书写病历时,应记首次病程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情况补写病历。4、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的临时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和处理。①医院实行一线、二线、三线值班制。不具备条件的科室可以实行二线医师负责制原则上一线值班为住院医师及经医务科备案已获得本院处方权的进修医师,二线值班为主治医师,三线值班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②各科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技术人员构成情况,决定安排一线、二线或三线值班,如不完全参照上述技术结构安排值班,或低职称值高一线班时应上报医务科备案。③一线、二线班均须住病房值班,三线医师实行听班制,但必须去向明确、通讯畅通,二线班医师值班时应带领一线班、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巡视所管病区。④一线、二线班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即自值班当日早晨上班至第二天早晨交好班,并安排好经管病员的医疗工作后下班。⑤三线班接班后巡视病房一次,并听取二线班医师汇报,做到对危重抢救病人心中有数。夜间或节假日家中值班时,不得擅自去他处,如有事离开时,必须向值班医师说明去向,并保持通信联络畅通。⑥值班医师在每天17:00时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⑦夜班医师对危重病员应做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⑧值班医师负责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性情况处理,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检查、书写病历,并予必要的医疗处理。⑨各科值班医师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唤请时应立即前往诊室。值班医(技)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因手术、急会诊等工作需要离开病区,应向其他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交待去向,以保持联络。听到呼叫后5分钟内必须到岗。如遇到特殊情况,应在5分钟内先电话联系。值班人员轮流进餐,值班医师原则上不得参加择期手术,情况特殊而参加者,必须由同级或高一级医师代班,并通知当班护士。⑩各科值班医师医师上岗后,应对科室各种抢救器械进行检查,以免应用时出现故障,影响抢救。eq\o\ac(○,11)凡配有手机的值班人员,上岗前必须试机,确保手机无故障。因工作暂时离岗,除标明去向外,离岗不到者而影响工作的,追查手机值班人员的责任,并承担后果。eq\o\ac(○,12)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进行的医疗处置工作必须及时做好医疗文书记录,值班情况按规定记入值班本,各级值班人员在当日交班记录上签字确认,次晨早会上进行集体交班。值班技师应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签字后进行集体交班。(二)交接班制度1、住院医师下班前应向当日值班医师做好重点病人的书面交班工作,对尚在抢救的危重病人应继续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方可以交给值班医师。2、各病房应设交接班记录本,对危重病人除做好床头交接班,还应重点书面交班。3、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在次日晨交班会上汇报重点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以及其它重要情况和尚待处理解决的问题。并写好值班病程记录和医嘱。(三)上班制度1、上班医师必须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2、门诊上班医师不得随意离岗、脱岗,若因特殊原因需要离岗时,应向门诊组长或者护士请假,并妥善安排好就诊病人。3、病房上班医师,除上午查房或手术外,下午均应在上班后再次对所负责的病员进行巡视。住院医师必须认真执行夜查房,发现病人病情改变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并写好重危病人交接班记录。4、上班时间,病区每个医疗组均应有医师在岗,整个病区至少有一名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留在病区。其他医师离岗时,均应在去向牌上明示去向,若不标明去向,或未到所示去向处,均按脱岗处理。5、上班时间,各科必须有一位科主任在岗,若有事联系,无科主任在岗,科主任又未标明去向。则按脱岗处理。6、上班时,各级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私自或科内自行安排从事非医院指派的兼职工作。如属横向联系,必须经医务科批准,在完成本科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由科内统一计划安排,并在排班表上体现,方能实施。7、病区各级医师如由于擅自离岗而影响病人抢救及治疗者,应及时报医务科,根据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追究当事人责任。8、医师的休息要在科室登记,要与年休和值休相符合,未登记的按脱岗处理,并承担后果和责任。八、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一)转科1、凡因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出科室凭会诊单联系好床位,住院处办妥转科手续后才能转科。2、转入科室对转科患者应优先安排床位,及时转科。3、如系危重症患者,转入科室应按急诊要求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者,应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室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科室,并与值班(或经管医师)做好床边交接工作。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并按时完成接班记录。4、患者转科前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护士将本科室相关账目结算完毕后向电脑发送。同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准备接收,可行走的
/
本文档为【人民医院急诊科规章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