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中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2021-10-07 21页 doc 286KB 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xrp27580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化学第二章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H2O+SO2===2NH+SO+H2OB.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H2O+SO2===2HClO+SOC.在...
高中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H2O+SO2===2NH+SO+H2OB.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H2O+SO2===2HClO+SO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3OH-+2CO2===CO+HCO+H2O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H2O 3.(2009·山西康杰中学)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Mn2+;Cl2→2Cl-;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        B.MnOC.Cl2                D.HNO2 4.三聚氰胺[C3N3(NH2)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它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会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最后生成三聚氰酸[C3N3(OH)3]。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8HNCO+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种物质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molNO2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4molD.反应中CO2是氧化产物 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2+、Ba2+、CO、SO,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C.Cl-一定不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6.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位素:C、C、CA.①③④ B.③⑤C.②③④ D.②④ 7.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该反应中(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是氧化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8.常温下,加水冲稀时c(H+)/c(OH-)的值明显减小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CH3COO- ②K+、Fe2+、I-、SO ③Ba2+、Cl-、NO、Na+ ④Na+、Ca2+、Cl-、HCO ⑤K+、SO、Cl-、NOA.②③ B.①③⑤C.②④ D.②③⑤ 9.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含砷化合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做氧化剂D.1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失去2mol电子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组合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B烧碱硫酸食盐氧化镁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碳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硫D苛性钾油酸小苏打氧化钠三氧化硫 11.能正确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H2O===2Al(OH)3↓+3CO2↑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CO===2C6H5O-+CO2↑+H2O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BaSO4↓ 1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HCO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CaSO4↓+H2O 13.与铁相似,金属锡能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锡,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则下列有关粒子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氧化能力:Sn4+<Sn2+ B.氧化能力:Fe3+<Sn4+C.还原能力:Fe2+<Sn2+ D.还原能力:Fe<Sn 14.用48mL0.1mol/L的FeSO4溶液,恰好还原2.4×10-3mol[RO(OH)2]+,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价 B.+3价C.+4价 D.+5价 15.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与下图所示情形吻合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B.向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D.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16.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D.在O2(PtF2)中不存在共价键 17.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某同学对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进行验证,每一次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 产生红色固体,溶液呈蓝色加热,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A.只有CuB.只有Cu2O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18.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Mn、Zn、Ni,其均显+2价,下同),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得到,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下:  (1)已知铁酸盐(MFe2O4)被H2高温还原时,发生反应的MFe2O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还原产物MFe2Ox中x=________,MFe2Ox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在酸性溶液中,Fe2O易转化为Fe2+:Fe2O+2e-+8H+===2Fe2++4H2O有K2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黄冈秋季期末)A、B、C、D四种可溶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Mg2+、Al3+、Ba2+和阴离子OH-、Cl-SO、CO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B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C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D溶液白色溶淀沉淀部分溶解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若是向C溶液中滴入D溶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实验原理]2KI+O3+H2O===2KOH+I2+O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实验步骤]①取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②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a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③将一块玻璃片(Ⅰ)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Ⅱ)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④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时间(min)01530456090120滤纸的颜色变化 玻璃片(Ⅰ)上的滤纸 白色白色灰色浅蓝色蓝色蓝色浅蓝色玻璃片(Ⅱ)上的滤纸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灰色灰色浅蓝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药品中的a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2)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A.O3的氧化性比O2强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C.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O3不仅氧化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5)在O3氧化KI的反应中,若有9.6gO3发生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2.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34%~36%,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1)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既可以氧化SCN-生成N2、CO2和SO,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2)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得到浅绿色浑浊液,说明有______(填离子符号)存在。(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c.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4)将(3)中所得溶液分成2份,分别装在A、B2支试管中。(5)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红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6)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有________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NaCl是电解质,其固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A项错误;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连接好电路后能导电,C项正确;在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离子是少量的,D项错误。答案:C 2.解析:氨水中通入过量SO2,生成HSO,A项错误;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会被HClO氧化为SO:ClO-+SO2+H2O===2H++Cl-+SO,B项错误;当≥2时,产物仅为Na2CO3,当≤1时,产物仅为NaHCO3,当1<<2时,产物为Na2CO3、NaHCO3,反应中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以产物中既有CO又有HCO,C项正确;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弱碱,故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D项错误。答案:C 3.解析:选项中等物质的量的各物质得电子数越多,则氧化生成的I2越多。设各取1mol物质,则Fe3+→Fe2+得1mole-,MnO→Mn2+得5mole-,Cl2→2Cl-得2mole-,HNO2→NO得1mole-,故反应中得到I2最多的为MnO。答案:B 4.解析:C3N3(OH)3与HNCO的组成不同,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A项错误;由原子成键规律可知HNCO的结构为H—N===C===O,可知其中N显-3价,C显+4价。HNCO为还原剂,NO2为氧化剂,B项错误;1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C项正确;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项错误。答案:C 5.解析:由步骤(1)可知,Cl-、CO、SO三者中至少有一种;由步骤(2)可知,一定有NH且可算出有NH0.04mol;由步骤(3)可知,同时有CO、SO,且可算出有SO0.01mol,有CO0.02mol,考虑到离子共存问题,可知原溶液中无Mg2+、Ba2+;考虑到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除了NH外必定还有K+,可能存在Cl-。答案:A 6.解析:①石炭酸为苯酚的俗称,属于化合物,水银为汞的俗称,属于单质;②中聚苯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HD属于单质;④中CH2O2为甲酸,而C2H4O2、C3H6O2、C4H8O2既可能为羧酸,又可能为酯类。答案:B7.解析:本题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CaCO3+2N===CaN2+CO↑+2↑+CO2↑,注意到生成物CO2中的碳元素来自CaCO3,其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C 8.解析:加水冲稀时c(H+)/c(OH)-的值明显减小,说明溶液呈酸性,即每组添上氢离子,只有A选项符合。答案:A 9.解析:1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得到2mol电子。答案:D 10.解析:A项中纯碱属盐类,烧碱属碱类,Al2O3属两性氧化物;B项中CO属不成盐氧化物;C项中碳酸铵由NH和CO构成,属盐类,Na2O2属过氧化物,不属碱性氧化物。答案:D 11.解析:B中CuSO4应以离子形式存在;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苯酚与Na2CO3反应不可能生成CO2,C错误;D中BaCO3难溶于水,不能以离子形式存在,且也应有气体放出,D错误。答案:A 12.解析:HClO有强氧化性,可把SO氧化为SO,B错;稀HNO3有氧化性,可把S2-与Fe2+氧化,C错;D应为Ca2++2OH-+2H++SO===CaSO4↓+2H2O,所以D错。答案:A 13.解析:据条件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①Sn+2HCl===SnCl2+H2↑,②SnCl2+2FeCl3===2FeCl2+SnCl4。由此可判断出:氧化能力Fe3+>Sn4+>Sn2+,还原能力Fe>Sn>Sn2+>Fe2+,故只有C正确。答案:C 14.解析:由题意可知,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分别为铁元素和R元素。首先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算出[RO(OH)2]+中R的化合价为+5价。再设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x,由电子守恒有:48×10-3L×0.1mol/L×(3-2)=2.4×10-3mol×(5-x),解得x=3。答案:B 15.解析:题目中已强调“注意线段的斜率”这句话,所以更应明确图像表示的是一个等腰梯形,而非斜梯形。选项B中滴加的NaOH溶液应先和HCl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不合题意。选项C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3++3OH-===Al(OH)3↓,NH+OH-===NH3·H2O,Al(OH)3+OH-===AlO+2H2O,所得的图形是一个斜梯形。选项D中生成的Mg(OH)2沉淀不溶于NaOH,因此沉淀量不会减少。选项A中,从化学原理分析,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Ca2++2OH-+CO2===CaCO3↓+H2O;第二阶段是2OH-+CO2===CO+H2O(若认为有下列反应发生:CaCO3+H2O+CO2===Ca2++2HCO,由于有OH-的存在,则有反应Ca2++2HCO+2OH-===CaCO3↓+2H2O+CO,随之发生,这相当于CaCO3没有溶解);第三阶段是CaCO3的溶解过程:CaCO3+H2O+CO2===Ca2++2HCO。答案:A16.解析:由题知O2(PtF6)中Pt为+5价,F只有-1价,所以O为+价,在化学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PtF6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数目为e-;O中存在着共价键,所以D不正确。答案:C 17.解析:根据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产物中一定有Cu2O,是否含有Cu不能确定。答案:D 18.解析:选项A中碳酸钙是强电解质,但是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选项B中由于酸性H2CO3>苯酚>HCO,因此在苯酚钠溶液中不管通入多少CO2气体,生成物中都不可能有CO。选项D中由于通入的Cl2量不足,不能把Br-全部氧化,离子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是正确的,但评价错误。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解析:(1)MFe2O4被还原时,MFe2O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3-)×2×2=2,x=3.5,即Fe在MFe2Ox的平均价态为+2.5价,则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1∶1。(2)要使Fe2O被还原,应选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只能是Cu2O,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Cu2O+10H+===2Fe2++2Cu2++5H2O。答案:(1)3.5 1∶1(2)Fe2O+Cu2O+10H+===2Fe2++2Cu2++5H2O 20.解析:分析4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可知CO只能与Na+结合成Na2CO3,而OH-只能与Ba2+结合成Ba(OH)2。对照实验②可知A为Ba(OH)2,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是BaCO3、Mg(OH)2、Al(OH)3、BaSO4,D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淀淀再加Ba(OH)2溶液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D是Al2(SO4)3。溶液B可能是Na2CO3或MgCl2。根据实验③可确定溶液B是MgCl2,则C是Na2CO3。(2)中沉淀部分溶解属于铝盐的性质。(3)中CO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答案:(1)Ba(OH)2 MgCl2 Na2CO3 Al2(SO4)3(2)Al(OH)3+OH-===AlO+2H2O(3)冒出大量气泡,同时生成白色沉淀21.答案:(1)淀粉 (2)3O2通电2O3(3)温度会影响反应速率,保持温度相同是为了消除温度不同带来的误差 (4)ABD (5)0.4mol 22.答案:(2)Fe2+ (3)ac (5)2H++2Fe2++H2O2===2Fe3++2H2O;11H2O2+2SCN-===N2↑+2CO2↑+2SO+2H++10H2O(6)还原(三)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A.Na    B.Fe    C.Si    D.Cu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的是(  ).①SO3 ②Fe(OH)3 ③H2SiO3 ④NaHCO3 ⑤FeCl2A.③ B.①③ C.①⑤ D.②③ 3.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3.45g B.2.3g C.1.15g  D.0.575g 4.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B族 5.将agCuO和Fe2O3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bmLcmol/L的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另一份在加热的条件下用H2还原,反应完全时用去H2dL(折算成状况)。则d等于(  ).A.11.2bc×10-3B.22.4bc×10-3C.22.4(3a-4bc×10-3)D.22.4(3a-4bc)×10-3 6.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常温下进行如下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mL4mol/L的盐酸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Al3+三种阳离子且p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剂中铝的物质的量是0.01molB.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是4.8gC.①中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D.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 7.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8.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SO、HCO、CO五种离子,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H3COO-、SO、COB.SO、SO、COC.SO、HCO、SOD.CH3COO-、SO、HCO 9.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加1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A.4∶9     B.1∶1     C.7∶6     D.6∶7 10.铝可与硝酸钠发生反应:Al+NaNO3+H2O―→Al(OH)3+N2↑+NaAl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水B.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L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D.当消耗1molA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下,把Na2O和Na2O2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  ).A.n(Na2O)>n(Na2O2)B.n(Na2O)<n(Na2O2)C.n(Na2O)=n(Na2O2)D.无法确定 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太空行走和多项科学研究。用于火箭发动机、航天飞机制动闸的金属,要有良好的热学性能,比如熔点高、比热高、热导率高、适宜的热膨胀率等优异性能。根据下表,用于制动闸的最佳金属材料为(  ). 金属 熔点(℃)比热[J/(g·K)]热导率[W/(m·K)]热膨胀率(25℃)α(×106) A4180.10675.3711.76B9230.243153.6624.3C9330.215221.9123.6D15500.436146.511.6 13.将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的Na、Na2O、Na2O2、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Na  B.Na2O  C.Na2O2  D.NaOH 14.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除去Na2CO3的正确方法是(  ).A.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C.加热使Na2CO3和水反应D.加适量Ca(HCO3)2溶液,过滤 15.常温下,将0.1mol的金属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0mL0.5mol/L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是(  ).A.镁、铝一样多               B.钠放出的多C.镁放出的多                 D.铝放出的多16.能与Fe3+反应,且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①SCN- ②Fe ③Fe2+ ④Cu ⑤SO ⑥OH-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⑥ D.①②⑤ 17.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和铝粉的混合物 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是: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分别还原amol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D.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 18.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2.0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A.0.050mol/L B.1.00mol/LC.2.00mol/L D.3.00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 (1)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找,有两种解释: 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 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法B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________,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 20.实验室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做CO2和Na2O2反应制O2的实验,试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②中所盛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___。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NaCl溶液(2)如果将所制气体按从左到右流向排列装置时,上述各仪器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填写装置的编号)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其中②③④之间的仪器接口顺序应为(用接口标识A、B、C……填写)___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生产中曾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在浓度和体积均为100mL2mol/L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__________。 (4)以上述所得AlCl3溶液为原料制取无水AlCl3,先制得Al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晶体,能进一步制取无水AlCl3,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计算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简述计算依据和计算结果,不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根据平常对各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了解得知,铁的化合物多数有颜色,红色的比较多。答案:B 2.解析:4Fe(OH)2+O2+2H2O===4Fe(OH)3;Na2CO3+CO2+H2O===2NaHCO3;2FeCl3+Fe===3FeCl2;硅酸不能。答案:A 3.解析:由题意可知,Na与AlCl3恰好完全反应,AlCl3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根据Al元素守恒,计算得NaAlO2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由Cl元素守恒,得NaCl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则生成物中钠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加入金属钠的质量为2.3g。答案:B 4.解析:利用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可制取氢氧化铁,所以A项正确;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随其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I2与Fe反应的生成物为FeI2,即Fe3+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因此Fe3+可氧化I-,则B、C项错误;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族,D项错误。答案:A 5.解析:题目中涉及的化学方程为CuO+2HCl===Cu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H2Cu+H2O,Fe2O3+3H22Fe+3H2O,当氧化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酸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即×22.4L/mol=dL,所以A项正确。答案:A 6.解析:根据两次反应后溶液的pH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OH-为0.1mol,参加反应的H+为0.42mol。Fe2O3+2Al===2Fe+Al2O3,若铝热反应恰好完全,则反应后的固体为Fe和Al2O3,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反应所需的OH-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所以不可能。因质量相等的铝单质与碱和酸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与实际碱和酸的用量不符,因此确定此反应为Fe2O3过量,所以反应①中无氢气生成。加入碱时只与Al2O3反应,Al2O3~2OH-,即每份生成物中Al2O3为0.05mol,则铝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Fe为0.1mol,其中Al2O3消耗H+为0.3mol。剩余的0.12molH+与Fe2O3反应,生成的Fe3+和Fe反应,如果仍有Fe剩余,则Fe再与H+继续反应。无论是哪种反应,Fe元素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则Fe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6mol,原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其质量为4.8g。反应②中Cl-没有参与反应,因此浓度不变,仍为4mol/L。答案:B 7.解析:呼吸面具中的供氧主要是由供氧剂与呼吸产生的CO2反应生成O2,HNO3、H2O2、KClO3不与CO2反应,不适宜做供氧剂,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可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2CO2===2Na2CO3+O2,最适宜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答案:D 8.解析: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可将SO氧化为SO,B项错误;Na2O2溶于水后生成的强碱NaOH与HCO不共存,C、D项错误。答案:A 9.解析: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Δm   88          56   m(CO2)      14g解得:m(CO2)=22g2CO+O22CO256  32  8814g 8g 22g若CO完全反应,则m(CO)∶m(O2)=14∶(26-14)=7∶6;若O2完全反应,则m(CO)∶m(O2)=(26-8)∶8=9∶4。故C项正确。答案:C 10.解析:分析题给反应,Al做还原剂,NaNO3做氧化剂,A选项错误;每当生成1molN2转移10mol电子,转移5mol电子,可生成0.5molN2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反应中―→,N2是还原产物,C选项错误;据得失电子守恒,每当消耗10molAl,生成3molN2,当消耗1molAl时,生成0.3molN2即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6.72L,D选项错误。答案:B 11.解析:据反应方程式:Na2O+H2O===2NaOH①Na2O2+H2O===2NaOH+O2↑②可知①②式等物质的量的Na2O、Na2O2耗H2O一样多,产生溶质NaOH一样多。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 12.解析:该题为信息题,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结合数据较易得出正确答案为D。答案:D 13.解析:各物质等物质的量,Na2O和Na2O2生成的NaOH和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所以质量分数相等,生成的NaOH是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两倍;Na与水反应,总溶液质量由于放出H2而减小。答案:D 14.解析:除杂质不引入新杂质,Na2CO3+Ca(OH)2===CaCO3↓+2NaOH。答案:B 15.解析:对镁、铝而言,酸不足量,产生H2的量取决于酸的量,都为0.025mol;Na能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取决于钠的量,应产生0.05molH2。答案:AB 16.解析:Fe3+与SCN-和OH-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与Fe2+和SO不反应。答案:B 17.解析:铝热剂是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铝粉的混合物,不专指Fe2O3和铝粉的混合物,A不正确;由于Fe2O3不溶于水,所以在经过所给操作步骤得到的滤液中不含Fe3+,该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故B不正确;C选项中氧化剂Fe2O3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故H2、Al、CO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一样多,即n(H2)·2=n(Al)·3=n(CO)·2,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C正确;明矾虽然含结晶水,但其组成一定,故为纯净物。答案:C 18.解析:得到沉淀最多时溶液为NaCl溶液,n(Na+)=n(Cl-)=n(HCl)=0.25L×2mol/L=0.5molc(HCl)==1mol/L。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解析:(1)①B错误,因为Fe2O3是红棕色的;②常用的方法是加酸溶解,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Fe3O4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气泡产生;③鉴别混合物中是否有Fe3O4固体,可以用还原剂将氧化物还原,检验氧化产物,如用氢气还原,则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如用CO还原,则检验是否有CO2气体产生。 (2)②因为Fe2O3是红棕色的,FeO是黑色的,若方法A成立,那么颜色变化是由红棕色变为黑色,但从颜色并不能正确判断,因为可能生成黑色的Fe3O4,6Fe2O3高温4Fe3O4+O2↑;③若方法B成立,则下列反应成立:2Fe2O3高温4FeO+O2↑,灼烧前后的质量之比为:=10/9,若质量之比是30∶29,则发生了反应6Fe2O3高温4Fe3O4+O2↑,最后的分解产物是Fe3O4;④结合两种方法的分析,方法B更严密,此方法涉及了定量的计算,而方法A仅仅是定性地从颜色来观察,不严密。 答案:(1)①A ②取黑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原黑色粉末为铁,若无气泡产生则原粉末为Fe3O4 ③用干燥的氢气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无水硫酸铜检测是否有水产生(或用纯净的一氧化碳与黑色粉末加热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①坩埚 ②红棕色 黑色 不能 也可能为Fe3O4 ③10/9 Fe3O4 ④B 20.解析:(3)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上述两个方程式可以看出,当盐酸与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现为5∶6>1∶3,故加入的Al相对盐酸过量,对NaOH不足。0.2mol的HCl需Al质量为×27g/mol×0.2mol=1.8g,对应5份H2,当H2为6份时,铝的质量为×1.8g=2.16g,即为所求。答案:(1)第3周期第ⅢA族 (2)2Al+Fe2O3高温Al2O3+2Fe (3)2Al+2OH-+2H2O===2AlO+3H2↑ 2.16g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Al3++3H2OAl(OH)3+3H+,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AlCl3的水解,且带走AlCl3·6H2O晶体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AlCl3。 22.解析:根据生成气体通过碱石灰体积不变(无酸性气体),而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小,说明剩余的6.72L气体为氢气,即原固体中一定含有金属Al,且其质量为×27g/mol=5.4g。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0.1mol(NH4)2SO4,其质量为13.2g。得到白色沉淀久置不变色,说明无FeCl2(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红棕色的氢氧化铁),因为NaOH过量,所以白色沉淀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铝,则说明5.8g白色沉淀为Mg(OH)2,因此MgCl2的质量为9.5g。无色溶液中有Al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的NaAlO2。 答案:(1)否  (2)是   (3)AlO-+H++H2O===Al(OH)3↓ (4)由题中信息可推得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而计算出这三种物质的质量之和刚好等于28.1g,所以一定没有AlCl3。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一、选择题1.绿柱石又称绿宝石,其组成可表示为A3B2(SiO4)3,式中A、B均为金属元素,则A、B对应的化合价依次为(  )。A.+2,+3      B.+3,+2        C.+2,+2          D.+3,+3 2.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2FeCl3+Cu=2FeCl2+CuCl2      B.C.4Fe(OH)2+O2+2H2O=4Fe(OH)3   D.CaCO3+2HCl=CaCl2+H2O+CO2↑ 5.波尔多液农药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在该反应中,铁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发生了还原反应 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O2 2CO2         B.CH4+2O2CO2+2H2OC.2KClO32KCl+3O2↑     D.2Fe(OH)3Fe2O3+3H2O  8.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  )。   A. B.C.    D.  9.已知2Fe3++2I-=2Fe2++I2      2Fe2++Cl2=2Fe3++2Cl- 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Cl->Fe2+>I-                       B.Fe2+>I->Cl-    C.I->Fe2+>Cl-                        D.Fe2+>Cl->I-  10.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 A.CaCO3==CaO+CO2↑   B.Cu2(OH)2CO3==2CuO+H2O+CO2↑ C.Cl2+H2O==HCl+HClO    D.2H2S+2O2==SO2+2H2O  11.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已于2005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9时整发射升空。担任神舟六号发射任务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该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NH2N(CH3)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发生反应后生成N2、CO2和H2O(g)。则该反应中N2O4( )。A.只是氧化剂                B.只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2.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3:1        D.1:3   13.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Mg             B.Zn2+          C.Fe2+           D.HCl  1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 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15.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已知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的化合价将(  )。A.无法确定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16.H-是负一价的阴离子,它可与NH3发生以下反应:H-+NH3=H2+NH2-,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H-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NH3被氧化    D.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H元素 17.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1:l   B.2:2:1   C.2:3:l   D.4:3:2  二、填空题 1.在下列反应中: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C.CaO+H2O=Ca(OH)2     D.2H2O=2H2↑+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2.(1)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还原反应为:。①请据此将反应: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为:;其中氧化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则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氧化还原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参与电子转移的元素种类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下列所提供的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     (填序号,下同);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     ;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元素之间的有     。 ①C+CO2 2CO ②NH4NO3N2O↑+2H2O ③2KClO32KCl+3O2④S+2KNO3+3CK2S+N2↑+3CO2↑⑤3Cl2+6NaOH5NaCl+NaClO3+3H2O⑥HgS+O2Hg+SO2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⑴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硝酸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       。 5.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Fe元素约2g.主要以Fe2+、Fe3+形式存在于人体内。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Vit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1)人体中经常进行Fe2+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做        剂,过程B中Fe3+被              。(2)Vitc使Fe3+转化为Fe2+Vitc在这一过程中做        ,具有           性。 6.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得电子与失电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试标出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_;(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______;(3)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__________;(4)当生成28gN2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三、解答题 一定条件下,NO2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6NO2+8NH3=7N2+12H2O。请回答:(1)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
/
本文档为【高中化学第二章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