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邓聪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邓聪

2010-09-23 18页 pdf 856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4384

暂无简介

举报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邓聪 ·专题研究· 澳 门 历 史 的 新 结 构 邓  聪 提要: 澳门考古工作起步甚晚, 但考古资料显示, 距今 6000 多年前起, 澳门就 一直有人类在活动和繁衍。澳门黑沙出土的彩陶盘时期的文化遗存, 其来源与环珠江 口以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黑沙遗址发现约 4000 年前的 饰作 坊遗迹, 有关资料对于探讨古代玉石工艺史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大三巴遗址 (教堂、 神学院、大炮台) 则是 16 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会的重要象征。考古学对澳门历史的 重建, 发挥了重要作用。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后, 考古事业可发展...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邓聪
·专题研究· 澳 门 历 史 的 新 结 构 邓  聪 提要: 澳门考古工作起步甚晚, 但考古资料显示, 距今 6000 多年前起, 澳门就 一直有人类在活动和繁衍。澳门黑沙出土的彩陶盘时期的文化遗存, 其来源与环珠江 口以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黑沙遗址发现约 4000 年前的 饰作 坊遗迹, 有关资料对于探讨古代玉石工艺史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大三巴遗址 (教堂、 神学院、大炮台) 则是 16 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会的重要象征。考古学对澳门历史的 重建, 发挥了重要作用。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后, 考古事业可发展之处甚多。 澳门由澳门半岛、路环岛和凼仔岛组成, 地理坐标是北纬 22°06′40″—22°13′01″, 东经113°34′47″— 113°35′20″的范围。1999 年 3 月公布澳门的最新面积为 2316 平方公里, 地貌多为丘陵、台地。 澳门的历史从来都是珠江地区历史的一环, 与中国内地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16 世纪以后欧人 东来, 葡人来华占据澳门定居, 开始了东亚地区数千年历史未有之变局。毋容置疑, 澳门是近代东西 文化交会的重地。过去有关澳门历史的研究, 往往侧重近代澳门的角色, 在研究方法上, 一味依靠文 献资料为根据。近年吴志良博士的《澳门史研究述评》① 显示, 澳门历史的上溯, 未能超过明代的末 年。澳门史学中的名著如印任光、张汝霖的《澳门纪略》② 与龙思泰 (A nders L jungstedt) 的《早期 澳门史》③, 均可以视为从传统文献史学论述澳门史的开创之作。然而, 20 世纪人类历史科学的发展, 已远远超出文献史学的规限。人的历史涵盖数以百万年计人类在地球内外一切活动的总和。考古学 以实物与遗迹为研究对象, 融会现代一切相关的学科, 以综合科学的人类历史为目的。本文以近年 澳门考古学发掘出土的一些地下资料为骨干, 以重建新结构的澳门地区人类活动的若干历史。 现今一般认为有关澳门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 见于明嘉靖四十三年 (即 1564 年)。澳门考古学的 资料却显示, 自距今 6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起, 此地就一直有人类在活动和繁衍。考古学对澳门近 代史研究, 亦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考古学者在澳门半岛发掘出土属于 17 世纪的建筑遗迹和大量 遗物, 对认识我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具有关键性意义。从考古学所处理的遗迹与遗物资料 来说, 澳门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 均与环珠江口地区是同一源流的。另一方 面, 16 世纪以后葡人侵占澳门长达 400 多年的阶段, 澳门地区留下种种与欧洲文化相关的遗迹, 如 17 世纪早期的大三巴遗址, 在东亚的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5· ① ② ③ 龙思泰: 《早期澳门史》, 东方出版社 1997 年版。 印任光、张汝霖: 《澳门纪略》 (赵春晨点校)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吴志良: 《澳门史研究述评》, 《行政—澳门政府杂志》1996 年总第 32 期, 第 509—520 页。 很可惜, 迄今为止, 澳门地区尚未有专业的考古组织, 考古学工作主要是外来考古队承担的。1999 年 7 月 3 日—11 日间, 由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及珠海博物馆共同 在澳门组织了第一次考古研习班, 有 100 多名澳门本土学员参与, 反映出澳门地区人民对考古工作的 关心①。考古学今后在澳门的发展, 将为澳门历史的重建增添新的篇章。 一、澳门考古学史回顾 澳门地区迄今仍未进行全面的考古普查工作, 这是很遗憾的事。由于近年澳门都市迅速发展, 即 使过去已被发现的遗址, 最近是否已被破坏, 我们也尚未能准确地掌握。不容讳言, 目前澳门的考古 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自 1415 年葡萄牙人积极进行海上扩张, 1511 年, 葡人A fonso de A lbuquerque 首次抵达珠江三 角洲②, 到 1553 年, 葡人正式开始于澳门的活动③。回顾葡萄牙人进入澳门之际, 估计当时澳门各 地区散布着若干小型渔农兼俱的自然村落, 人口稀少, 自然生态景观与现今珠江口外若干未开发的 小岛屿相似。依黄就顺、邓汉增的引证, 至 16、17 世纪以后, 澳门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1601 年 《粤剑篇》卷三中谓: “今聚澳中者闻可万家, 已十余万众矣。”④ 由于澳门半岛都市开发, 原来的古 代遗址肯定会受到一定的破坏。据 1794 年澳门的地图观察, 澳门半岛的南湾及黑沙环尚保留有极其 美丽的沙堤。特别是半岛的南湾, 地理形势与路环黑沙近似, 均为东北向西南伸延, 朝东南面开口。 估计昔日南湾海岸长度超过 1 000 米, 生态环境与黑沙可能是相当接近的。我们推测南湾可能是一个 很丰富的考古遗址。然而, 在 1863 年前后, 南湾沿岸一带由于填海等土木工程, 沙堤已被夷平, 可 能存在的考古遗存荡然无存。此外, 半岛的黑沙环沙堤地貌上, 亦具备有史前考古遗址的条件。同样, 在 1938 年半岛北部如马场等大型发展计划中, 黑沙环遗址亦被湮没。 迟至 1980 年, 现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杨耀林等在珠海拱北一带进行考古调查, 发现了相当丰富的 文物, 时代横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据杨氏的研究, 拱北地区的遗址分布较广泛, 由北部 的老虎沟至水涧山的南坡, 向南到西瓜铺菜地、银海新村工地和拱北与澳门交界的关闸口, 南北长 约 115 千米。可以想见, 这一条《澳门纪略》所提及之莲花径, “前山、澳山对峙于海南、北, 迳以 一沙堤亘其间, 径十里, 广五、六丈”⑤, 就是一个从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的大型考古遗址。杨氏 的#调查#中称: 现拱北边防检查站附近地面尚有陶片和石器分布, 在关闸口发现一件磨制精良的 长条形石斧和一件青铜斧⑥。澳门黑沙环一带迄今未发现古代文物, 只能归咎于缺乏考古工作。 本世纪 20、30 年代, 澳门进行大规模的填海工程, 造出了台山、筷子基、马场、黑沙环、新口 岸、南湾等大片土地, 使澳门半岛面积比 1910 年时增加了 60% 以上⑦。南湾与黑沙环为澳门半岛最 重要的史前遗址, 两者先后均被破坏。考古遗址不仅关乎个人、团体、政府及国家的利益, 而且是全 人类共有之文化遗产。考古遗址被破坏后永远不能再生。南湾、黑沙环的沉痛历史教训应该引以为 ·6· 历 史 研 究 1999 年第 6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郑天祥、黄钧关: 《城市地域结构》, 《澳门地理》, 澳门基金会 1993 年版, 第 102—114 页。 广东省博物馆、珠海市图书馆:《珠海拱北新石器与青铜器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5 年第 8 期, 第 686—689 页。 印任光、张汝霖: 《澳门纪略》, 第 1 页。 王临亨: 《粤剑篇》卷三, 台北中央图书馆 (正中书局万历刊本影印本) 1985 年版, 第 139 页。 戴裔煊: 《〈明史·佛郎机传〉笺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吴志良: 《澳门政制》, 澳门基金会 1995 年版。 《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首届野外考古研习班招生》, 《澳门日报》1999 年 6 月 30 日。 鉴。 澳门地区的考古工作起步很晚。迟至 1972 年 7 月 15 日至 16 日间, 香港考古学会一些业余考古爱 好者, 在路环进行地的调查工作, 分别在竹湾、黑沙、路环村及九澳湾的五个地点发现了史前及唐 宋遗物①。在竹湾西部岩荫及谷地, 发现了一些夹砂几何印纹陶及相当风化的残 饰。黑沙分南北两 个地点。南部的黑沙即现今黑沙公园的范围。在这里沙堤上暴露出较丰富的遗物, 如夹砂绳纹或素面 陶片、刻划纹残器座、砺石、石纺轮及砾石尖状器等。此外尚发现一些带绿釉陶罐破片。黑沙的北部 沙堤较窄小, 地表暴露有夹砂粗陶及网状纹泥质陶及环砥石、有肩石锛等。路环村附近的路径, 因修 路暴露出不少夹砂粗陶及几何印纹硬陶破片。此外尚发现一件残石英环及“玉髓的刮削器”, 该刮削器 长 5 厘米、宽 2 厘米, 有较全面的加工。九澳湾并没有形成第二级沙堤, 湾内捡拾到若干遗物, 如绳 纹及几何印纹泥质陶陶片、石网坠及一些带青釉陶片。根据以上调查, W. Kelly 认为这些遗物的年代 横跨新石器时代至宋元之间, 路环村附近所发现“玉髓的刮削器”, 可能早于新石器时代。 1973 年 5 月 26 日至 27 日, 香港考古学会在黑沙遗址进行试掘调查。在沙堤上南北向布置了由 A 至 F 六个小探方。E 探方内发现有“五铢”钱币。B 探方出土若干可能属于唐代的陶瓷。F 探方最 丰富, 发现有较多的陶片及石器, 其中若干陶片为几何印纹泥质陶②。1977 年及 1985 年, 香港考古 学会再在黑沙先后组织两次调查发掘工作。1977 年 10 月的调查共开 3 米×3 米探方 G、H 两个及 6 米×3 米 T 形探沟一条, 并在遗址的沙堤上钻探调查。这次调查发现自表土以下 20 厘米—30 厘米有 若干清朝陶瓷破片及钱币。据报, 调查发现了包括史前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 下文化堆积出土 可复原的圈足彩陶盘一件③。1985 年 1 月香港考古学会于黑沙进行“最后的发掘工作”④, 共开 3 个 5 米×5 米探方及一个三角形探方。据报是次发掘成果是: 第一文化层: 石器包括有石英石芯、有沟 砺石、打制砾石工具。此外尚有 36 片石英或火成岩石片, 陶片有 5 000 件之多, 有刻划纹、席纹、条 纹、编织纹、绳纹等多种, 若干白陶表面有红彩的残迹。第二文化层: 以泥质红陶为主, 上有红彩、 刻划及镂孔。此外还有绳纹夹砂陶和白陶几种。 1990 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文物编辑委员会编集的《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 其中笔 者执笔的《香港和澳门近十年来的考古收获》一文, 初步讨论了港澳地区的史前文化编年, 尝试建立 以东湾É 期→东湾Ê 期→黑沙期→鲋鱼湾期→蟹地湾期为代表的五个发展阶段。其中黑沙期就是以 路环的黑沙遗址为代表。该文更指出黑沙期的文化是“代表沿南海沙丘的传统文化”⑤。 1991 年笔者在《环珠江口史前考古刍议》中提出“大湾式彩陶盘”的概念, 以涵盖珠江三角洲 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圈足彩陶盘⑥。同年笔者又提出“南海彩陶的文化圈”的假说, 其中收录有黑 沙、大湾、后沙湾、龙穴、小梅沙、舂 湾六处遗址的完整圈足彩陶盘分布图的彩版⑦。 ·7·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邓聪: 《香港考古之旅》, 香港区域市政局 1991 年版, 第 70—78 页。 邓聪等编《大湾式彩陶盘》,《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xv—xvii页。 邓聪: 《香港和澳门近十年来的考古收获》,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 第 370 页。 W. M eacham , “H ac Sa W an”,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X I, 1986, pp. 97—106. W. M eacham , “H ac Sa W an”,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V II, 1979, pp. 27—33. W. Kelly, “Co loane,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IV , 1973, pp. 12—18. W. Kelly, “Co loane,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Ì , 1973, pp. 12—18. 1993 年香港中文大学黄韵璋的人类学学位论文《新石器时代环珠江口之彩陶》, 收录了黄氏在香 港考古学会会所内实测的 7 件黑沙遗址出土的彩陶陶片测量图①。1994 年黄氏测量黑沙遗址彩陶陶 片的实测图在《大湾文化试论》一文中正式发表②。该文尝试就环珠江口的沿岸及岛屿约五六千年 前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分布、分期、文化的内涵特征、航海技术及源流等进行初步的分析。 1995 年 1 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与澳门大学中文系在澳门基金会的支持下, 在澳门路环黑沙遗址发掘, 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在距今约 4000 年前的文化层 中确认了一处红烧土与砾石构筑遗址, 共伴出土还有一些水晶玉石饰物制作相关工具和饰物的毛 胚。是次的发掘其后由邓聪及郑炜明共同编著《澳门黑沙》专刊③, 在 1996 年出版。 此外, 澳门水域的水下考古资源, 更是完全未知之数。据闻澳门新机场兴建期间, 曾发现过沉船, C14测定其年代可能属于明代末叶, 可惜未有更进一步公布发现的情况④。按现今于珠江口一带海域, 屡屡打捞出唐代的陶器。1977 年中国渔民在外伶仃岛附近海域、1984 年在荷包岛海域附近, 先后打 捞过唐代的青釉四耳罐和碗。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认为, 这些打捞所得器物均为古代沉船的遗物。 元灭南宋之际有十字门大海战。十字门即珠海横琴与澳门至路环间海道, 应当有大量沉没于海域中 的船只⑤。因此, 未来澳门水域之水下考古工作, 可能是大有可为的。 再者, 从 16 世纪开始, 中葡两种源远流长的丰富文化在澳门相遇相融, “创造性地互相影响移 植”⑥。澳门近代历史考古学的价值是众所公认的。从 1990 年至 1992 年间, 澳门政府集合建筑、工 程、历史和考古专业人员对圣保禄教堂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工作, 发掘深度达 4 米之深, 并运 用雷达探测记录, 对教堂建筑遗迹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复原。此外还发现了大量陶瓷遗物⑦。圣保 禄教堂的发掘, 是澳门历史考古学开创性的工作。1998 年澳门博物馆开幕, 同时出版了《与历史同 步的博物馆—大炮台》⑧, 其中多篇文章披露了 1990—1997 年期间葡国考古学者在大三巴遗址发掘 的一些最新成果。此外, 郑炜明于 1993 年及 1995 年分别发表了《 (葡占) 凼仔、路环碑铭楹匾汇 编》⑨ 和《 (葡占) 凼仔、路环遗刻题记志》βκ。1996 年L indsay 与M ay R ide 著作的《东印度公司 墓地》βλ 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鸦片战争前后外籍人士 160 多人在澳门墓地的墓志资料, 其中有鸦片商人、冒险家、艺术家和学者 (如著名学者马礼逊和龙思泰) 的墓地资料。本书提供了近 代史上外籍人士在中国活动的实物资料。以上都是有关澳门历史考古学的重要著述。 从 1972 年澳门路环发现考古地点, 迄今已有 20 多年。这 20 年间澳门的都市发展迅速, 不少考 ·8·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βκβλ L indsay and M ay R ide, A n E ast Ind ia Comp any Cem etery : P rotestan t B u ria ls in M acau , Hong Kong U niversity P ress, 1998 (rep rin t). 郑炜明: 《 (葡占) 凼仔、路环遗刻题记志》, 香港莲峰书舍 1995 年版。 郑炜明: 《 (葡占) 凼仔、路环碑铭楹匾汇编》, 香港加略山房有限公司 1993 年版。 澳门博物馆项目组: 《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以下简称《大炮台》) , 澳门博物馆 1998 年版。 A. C. Paixao, “A rchaeo logical Excavation at St. Pau lpis Church (M acaupis M adre de D eus Church)”, Ru inas de S. Pau lo. Institu to Cultu ral de M acau,. M issao de M acau em L isoa, 1994, pp. 87—96. J. Rangel, D iscurso de A bertu ra do D r. Jo rge Rangel, In terna tiona l S ymp osium on E ast- W est Cu ltu ra l In terf low , M acau, M acau Foundation, 1994, p. 8. 俞伟超: 《珠海平沙出土宋元文物·序》,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3 页。 C. Gom es, “T esouro Encoberto”, Pon to F inal, M acau, 7 M ay, 1993. 邓聪、郑炜明: 《澳门黑沙》, 澳门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邓聪、黄韵璋:《大湾文化试论》,《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395—450 页。 黄韵璋: 《新石器时代环珠江口之彩陶》,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学士论文, 1993 年。 古遗址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或被湮没。1993 年威斯汀酒店前门的建设, 破坏了原黑沙北部的沙堤考 古遗址。另一方面, 香港考古学会自 1973、1977 年及 1985 年在黑沙的考古发掘调查工作迄今已 20 多年, 正式报告尚未出版。近年大三巴遗址发掘的资料尚在整理阶段。现今要全面了解澳门考古工 作, 尚有一定困难。本文以下谨就距今 6000 年及 4000 年前的遗存及 17 世纪澳门遗存方面最重要的 考古新发现, 进行简略介绍, 以就教于方家。 二、黑沙彩陶来源于长江新石器文化 1995 年笔者与郑炜明共同发掘的黑沙遗址, 其中第三层出土有环珠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 “大湾文化”时期的一些遗物。据香港中文大学杨瑞生古陶瓷热释光实验室的测定, 第三层出土陶片 的年代为 P50- 5700±800、P51- 5010±710bp。其年代范围与大湾文化大约相近。第三层出土陶片 数量不多, 有夹砂陶 28 件, 其中素面占 25 件、绳纹占 3 件。泥质陶 3 件, 均素面, 一片有橙色陶衣。 这一片橙色陶衣的陶片, 估计与彩陶器是相关的。是次我们在黑沙发掘出土彩陶的资料较少。1977 年 及 1985 年香港考古学会在黑沙两次调查发掘, 出土有大量相当于大湾文化时期的陶器。秦维廉曾发 表香港考古学会上述两次在黑沙发掘的简报。1999 年 3 月间, 笔者幸蒙澳门博物馆和澳门艺术博物 馆的协助, 全面观察了历年来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藏品。 1977 年黑沙考古工作中, 发掘了 G、H 及 T 形三处探方。据发掘者叙述, 在离地面深 90 厘米— 110 厘米黄色沙层中, 发现有典型的彩陶及刻划、穿孔的泥质陶的陶片。报告书所报导的一件彩陶盘, 出土于 G 探方的 110 厘米深处, 是属于第三文化层的遗物①。这件彩陶盘是澳门现今所知惟一一件 修复完整的彩陶器。1999 年 3 月, 我们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内对这件彩陶以十倍显微镜进行仔细的观 察, 发现盘身、圈足内外尚残余有若干的红彩。其中尤其彩陶盘圈足波浪刻划纹的上下, 都明显可观 察到有红彩带纹饰, 而圈足内部亦隐约可见有红彩之一周弦纹装饰 (图一之 9)。1977 年黑沙出土的 彩陶盘, 在澳门是首次发现。在环珠江口的地区, 香港大学芬神父却早于 1932 年在香港南丫岛大湾 遗址, 首次发现了两件同类的彩陶盘。1990 年, 笔者开始系统学习环珠江口的新石器文化, 首次提 出了“大湾式彩陶盘”的概念。黑沙出土的彩陶盘, 是“大湾式彩陶盘”的重要代表。 1985 年香港考古学会在黑沙的发掘, 探方编号分别是 J、K、L、M 四处。据报导只有 J 及 K 两 探方发现最早的文化层堆积, 出土有彩陶的陶片。秦维廉指出是次黑沙遗址中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尚可以细分早晚两期。叠压在下层的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而其上是刻划纹为代表的陶器文 化遗存② (图一之 1—3)。 据我们在澳门艺术博物馆所观察黑沙出土的全部陶器, 从 G 探方与 J 探方最下层 (125 厘米— 152 厘米深度) , 两者出土的彩陶盘的破片可以互相接合, 亦即两者为同一个体之彩陶盘。因此 G 探 方与 J 探方发现彩陶盘的生活面可能是大约同时的。G 探方内的彩陶是与刻划的白陶共存的。据此, 按我们观察黑沙出土的陶器资料, 秦维廉有关中期新石器文化前后期区分的说法有待进一步检讨。 ·9·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 ① ② W. M eacham , “H ac Sa W an”,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X I, 1986, pp. 97—106. W. M eacham , “N o te on the M iddle N eo lith ic Sequence in the L igh t of H ac Sa”,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X I, 1986, pp. 97—106. W. M eacham , “H ac Sa W an”, M acau,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V II, 1979, pp. 27—33. 澳门黑沙出土的彩陶盘时期的文化遗存是现今已知澳门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文化遗迹, 其来源与 距今 6000 年前环珠江口以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今所知澳门黑沙出土彩陶盘 同类型的大湾式彩陶盘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有着较广泛的发现。这包括广东地区海丰沙坑、增城 三江金兰寺、东莞企石万福庵、肇庆高要广利区龙一乡蚬壳州贝丘、中山南 龙穴、白水井、佛山河 宕、深圳大梅沙、小梅沙、大黄沙、咸头岭、珠海淇澳岛后沙湾、香港大湾、舂 湾、铜鼓、蟹地湾 涌浪和深湾等地。其中黑沙、沙坑、龙穴、小梅沙、后沙湾、大湾、舂 湾等均出土有可以复原较完 整的大湾式彩陶盘。总之, 从粤东海丰沿海西向至珠江三角洲一带水域的附近, 是现今所知大湾式 彩陶盘分布的中心范围。这样的分布范围当然与广州、深圳及香港地区较多的考古工作有关。笔者 估计, 南海沿岸及珠江水系流域的范围附近都很可能会发现大湾式彩陶盘的踪影①。 黑沙遗址与彩陶遗存相关新石器时代的年代, 可以参考已测定有关大湾文化 C14数据共 19 个数 据。其中C14年代测定包括深圳大黄沙遗址 T 101④5600±260bp、大梅沙 6250±240、石岐白水井 4820 ±120、澳门黑沙湾第一层 6100±200bp、香港蟹地湾 5100±100bp、涌浪 5230±100bp、5450±150bp、 4700±120bp、5490±220bp、4880±170bp、4710±130bp②、西湾 4220±100bp、舂 湾 4570±130bp、 深湾 4000±300bp、虎地湾 5050±100bp、4830±160bp、5200±60bp、过路湾 4410±80bp、4610± 90bp③。以上年代均未校正。因此黑沙出土彩陶盘的遗存, 年代大约在距今 6000 年前左右。 黑沙遗址出土的相当多的彩陶破片上, 遗留有鲜艳的红彩, 器身内外均有多种纹饰 (图一之 4— 8)。据现今所知, 大湾彩陶盘的彩纹丰富多姿, 并且配合了刻划及镂孔纹饰, 成为千变万化的图案。 一般器身的纹饰以彩纹为主, 罕见有刻划纹。圈足部分则以彩纹、刻划纹及镂孔三者配合。按笔者于 1994 年对深圳大黄沙出土数量较多的彩陶盘残片的观察, 可以推测由绘彩→刻划→镂孔施工的顺 序。其中刻划和镂孔有打破绘彩的关系, 镂孔与刻划两者未见打破关系。镂孔布置又是顺着刻划纹 样式分布。所以镂孔晚于刻划的可能性较大。澳门黑沙彩陶装饰的工序, 亦与大黄沙的一致。综合迄 今所发现大湾式彩陶盘的多种彩纹, 主题都离不开描绘水的各种形态, 包括流水与浪花。我们可以 说大湾式彩陶盘是一种水性彩陶盘, 突出反映了对水的崇拜。盘身方面, 现今已知有 15 种的彩纹样 式。从完整的器身上彩纹可以归纳出, 器身上下边沿各有一周弦彩带纹, 两条弦彩纹中间是主题纹 饰的分布区。主题纹饰为流水与浪花, 或由二者衍生一些图案。主题的单位是波浪弦带纹、点、横向 字纹等几种。圈足方面, 一般有镂孔和刻划相衬彩纹。圈足的彩纹包括圈足外彩种和圈足内彩种。圈 足外彩因为配合刻划与镂孔, 表现比盘身更繁复多变。圈足内彩相对比较单调, 多以一或二道弦带 纹为主。刻划方式, 一般刻器的雕刻部分作∀ 字形咀状, 如波浪纹的刻划, 每次刻划一个波峰单位, 刻划深度一般在 011 厘米前后, 若干刻划纹可见刻槽间有台阶状的结构, 应该是同一位置两次刻划形 成的效果。镂孔方面, 以由外而内穿居多, 亦有内向外穿, 亦偶见内穿、外穿兼具, 尚有一些对穿, 部分尚未穿透。镂孔多以圆形为主, 有大有小, 一般直径 013 厘米—014 厘米。铜鼓洲及咸头岭遗址 出土圈足镂孔直径在 115 厘米上下, 大黄沙的一些镂孔直径仅在 012 厘米左右。镂孔一般呈圆形。咸 头岭和铜鼓洲遗址的个别例子镂孔呈横向一字形。据现有资料显示, 所有镂孔均饰于圈足部分。刻 划和镂孔组合配以彩纹令图案更多彩多姿。刻划和镂孔两者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立体感, 打破了平面 ·01·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W. M eacheam , A rchaeolog ica l Investig a tions on Chek L ap K ok Island , Hong Kong A rchaeo logical Society, 1994. W. M eacheam , “O n the D ating of Pain ted Po ttery in Hong Kong”, A ncien t Cu ltu res of S ou th Ch ina and N eig hbou ring R eg ions, 1994, T he Ch inese U niversity P ress, pp. 479—482. 邓聪等编《大湾式彩陶盘》, 《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 第‚—‚€€页。 装饰的单调格局。立体的感觉突出了图案的轮廓。这样, 观者除了用视觉欣赏外, 还可用触觉来感受。 黑沙的彩陶盘的来源问题, 必须从环珠江口以至南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去考虑。30 年代芬戴礼 与麦兆良都受到安特生仰韶彩陶文化西来学说的影响, 不约而同将珠江地区彩陶的来源, 指向越南 北部谅山M ai Pha①或柬埔寨②。到了 60 年代至 70 年代期间, 有些研究者却指出大湾文化的彩陶, 与东部沿海的山东北辛文化或江、浙、闽一带青莲冈文化所出土的彩陶相接近③。1991 年初, 笔者 初次考虑大湾彩陶盘、白陶与长江流域中流大溪文化之关系, 初步提出大湾文化中之圈足盘、彩陶 技术和白陶三者是从长江流域中流大溪文化辗转传到珠江口沿岸的地域④。1994 年 2 月在香港中文 大学第二届“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会议”上, 长期在长江中游流域指导考古工作的何介钧教授 回应笔者的意见指出:“邓聪先生在《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的前言《环珠江口史前考古学刍议》中 对以上各说提出了异议, 不仅明确主张‘大湾式彩陶盘是受长江中游一带大溪文化的影响而产生 的’, 且有著令人信服的论据”, 并强调“环珠江口大湾式彩盘这一类型彩陶接受的直接影响只能是来 于邻近的长江中游地区, 特别是偏南的洞庭湖地区”⑤。何教授据广西博物馆长蒋廷瑜之提示, 更进 一步提出, 在浔水注入西江附近的广西平南县石脚山遗址, 出土有大量与大溪文化相近似的陶器, 相 信这里扮演着长江流域与环珠江口之中间转接的角色。 有关石脚山遗址出土的资料, 1997、1998 年笔者几次有机会在广西博物馆看到部分实物, 由于 原简报尚未发表, 难以深入讨论。然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傅宪国等于 1997 年发表在石脚 山遗址采集到的 615 件陶片, 其中仍有夹砂及泥质两种陶系, 陶器纹饰上有绳纹、篮纹、水波纹、曲 折纹、压印纹、压划纹、方格纹等 10 多种⑥。其中笔者深感兴趣的一件是以浅浮雕式戳印纹饰的圈 足陶片, 与环珠江口地区白陶盘上所见纹饰十分相近。广西地区桂林甑皮岩洞亦出土过同样纹饰的 陶片, 只是过去研究者对此种纹饰陶片的来源未有措意。看来大湾文化部分的外来因素是由长江中 游通过西江水系, 最后流传到环珠江口的, 这个传播过程日见明朗, 今后尚有待各地学者合力探讨。 有关 6000 年前长江中游的彩陶与白陶等技术在环珠江口地区扩散的背景, 一直未见学者探讨。 近年长江中游农业起源的研究如火如荼, 距今 9000 多年前稻作农业的发展经历, 是东亚南部人类历 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稻农业扩散远及亚洲南部大部分陆地及岛屿。近年世界考古学讨论认为史 前谷物农业与语言文化两者扩散有着很密切的关系⑦。笔者于 1996 年《大湾文化试论》中指出, 属 于大湾文化之一的蚬壳州遗址曾发现过两把多孔的石刀。多孔石刀在大湾文化中出现, 可能暗示稻 或其他谷类农业的存在, 对研究大湾文化的经济面貌有着重要意义⑧。笔者最近对大湾文化考虑认 为: 很可能距今 6000—7000 年阶段, 农业已从长江中游顺内河传播到珠江流域一带。澳门黑沙所代 表的大湾文化时期的彩陶和白陶技术, 很可能是与农业社会文化扩散同时的产品。 ·11·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邓聪、黄韵璋: 《大湾文化试论》, 《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 第 395—450 页。 R. Co lin, “L anguage fam ilies and the sp read of farm ing”, T he O rig ins and S p read of A g ricu ltu re and P astora lism in E u rasia, Sm ith son ian Institu tion P ress, 1996, pp. 70—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96 年广西石器时代考古调查 简报》, 《考古》1997 年第 10 期, 第 15—35 页。 何介钧: 《环珠江口的史前彩陶与大溪文化》, 《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 第 321—330 页。 邓聪等编《大湾式彩陶盘》, 《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 莫稚: 《略论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84 页。 R. M aglion i, A rchaeolog ica l D iscovery in Eastern Kw ang tung , Hong Kong A rchaeo logical Society, 1975. D. J. F inn, “A rchaeo logical F inds on L amm a Island near Hong Kong”, H ong K ong N a tu ra list, V o l. V , 1934, pp. 46—53. 三、黑沙四千年前水晶饰物作坊 1994 年, 香港中文大学与澳门大学联合考古队在澳门黑沙遗址发现了一处距今约 4000 年的  饰作坊遗迹。玉石饰物包括有水晶的环、石芯、毛坯、素材、石片和石核等, 并有制作环 的加工工 具如环砥石和石锤, 是研究东亚南部地区史前的玉器工艺技术, 特别是水晶环 全面生产过程的一 批典型材料。报告书中以现代科学的精密仪器等手段, 详细分析了黑沙出土玉石环 制作的工序。美 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张光直教授认为, 澳门黑沙遗址的特别重要性, 是在那里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 晚期玉石的作坊遗址, 玉石制品包括水晶的环 饰物、石孔芯、石坯原料、石片、石核等, 而且有制 作环和 的加工工具, 如砥石和石锤等, 是研究华南史前玉器工艺技术的宝贵资料①。 笔者按 1995 年在澳门黑沙发掘出土的资料, 初步复原了 饰制作的整个工序②, 简述如下。 第一工程是采集及打制。黑沙遗址出土之水晶饰物, 原石应采自河流河床间散布的河砾个体岩 石。生产石片是制作玉石饰物的第一步。生产石片的过程之中, 从石核剥离出的所需石片称为目的 石片。将目的石片单面或双面直接打击加工, 修成圆盘状的雏形, 作为环 的素材。根据黑沙出土石 片的观察, 打制技术以直接加击法及两极技法为主。黑沙遗址若干出土的石片打击点明显, 应是以 硬质石锤加工而成。笔者经过母岩鉴别以后发现, 罕有同一母岩内相互接合的例子, 再加上原石加 工与及石核个体资料甚少。因此推测第一工程中之石片生产、素材加工等工序, 可能并非在遗址发 掘的地点内进行。第二工程是磨制。打制加工成盘状的 饰素材, 需要两面打磨平滑, 制成毛坯。毛 坯的边沿被初步研磨。第三工程是管钻。从毛坯上管钻出第一个空心环状体, 称为第一环。第一环的 特征是保留毛坯外沿的原状, 参差不齐。将第一环进一步加工后便可以制成 饰。根据石芯的形态, 可以区分为单面钻及对钻方式。石芯可以被再次利用, 钻出另一个小环。第四工程是修制 口。被钻 出的环状物, 其外沿及内周均十分粗糙, 因此必须经过打磨及抛光。 饰最后工序是修制 口。 口 一般由锯切割。 综合对以上四个工程进行初步分析, 黑沙第一层出土玉石环 制品的资料有几点应注意: (一) 从原石采集来说, 黑沙第一层的石英及水晶矿物均采自河流河床间散布的河砾个体岩石。 1999 年 3 月, 笔者于澳门艺术馆内成功地接合了一件水晶的砾石, 此砾石为两极技法劈裂为二 (图 二)。39 件水晶及石英石器中可以辨认出 21 个母岩个体。罕有同一母岩内相互接合的例子。而且, 原 石加工及石核个体资料甚少。据此推测, 第一工程中之石片生产、素材加工等工程, 可能并非在本遗 址之是次所发掘地点进行。由于发掘面积较窄, 今后尚须进一步探讨。从第一工程研究来说, 黑沙第 一层并未发现有大型原石加工的资料, 石核与石片接合不足, 石片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 黑沙第一层出土环 毛坯半制成品, 两面均只部分磨平, 为联系环 素材与两面全面磨平 的环 毛坯的中间过渡体。对论证环 毛坯并非一些所谓“打制刮削器”、“盘状器”有着重要意义。 可惜黑沙只出土一件环 毛坯, 对探讨毛坯全面磨平或者是磨边等工艺技术, 显然是不足的。 (三) 管钻技术一般为单面钻与对钻两种。黑沙所发现三件水晶石芯与香港白芒遗址出土同种器 物比较, 单面钻石芯形体大小与白芒者相近。对钻两件石芯显然是形制较大的。据黑沙资料显示, 水 晶的玉石料, 7 毫米厚度适合单面钻, 14 毫米厚则以对钻为宜。今后需要大量实物实测, 统计分析 环 毛坯厚薄、石质与单面钻及对钻的关系。 ·21·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邓聪、郑炜明: 《澳门黑沙》。 张光直: 《澳门黑沙·序》, 澳门基金会、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页。 黑沙遗址出土水晶环 饰物的组合资料, 在环珠江口一带地域有着广泛的分布。笔者在 1992 年 于大屿山白芒遗址曾发掘过千件水晶等环 饰物相关资料。早在 1932 年, 韩雷、萧思雅在新界扫管 笏遗址就采集过大量石英环饰及石锯的资料①。1935 年前, 芬戴礼发表文章称在南丫岛大湾、洪圣 爷、榕树湾、新界扫管笏及香港岛赤柱等地发现过环 的作坊遗址②。从 1938 年起, 陈公哲在香港 十数个地点进行调查发掘研究, 分别在东湾、扫管笏、沙冈背及榕树湾等地发现过石环 的资料。1958 年香港大学在大屿山万角咀遗址发现青铜时代大量石英环 作坊资料③。现今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香港白芒④、鹿颈⑤、东湾仔⑥、扒头鼓⑦、蟹地湾⑧、万角咀⑨、大湾βκ、深湾βλ、舂 湾βµ、东 湾βν、大鸦洲βο、涌浪βpi、龙鼓滩βθ、龙鼓上滩βρ、龙鼓洲βσ、虎地、过路环βτ、沙螺湾χκ、赤柱χλ; ·31· 澳门历史的新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βλβµβνβοβpiβθβρβσβτχκχλ D. J. F inn, A rchaeolog ica l F ind s on L amm a Island near H ong K ong , 1958, U n iversity of Hong Kong.邓聪: 《北大屿山考古调查报告》, 1991 年未刊稿。P. L. D rew ett, N eolith ic S ha L o W an, A n tiqu it ies and M onum ents O ffice O ccasional Paper N o. 2,1995.W. M eacham , A rchaeolog ica l Investig a tions on Chek L ap K ok Island , Jou rnal M onograph Ì , Hong KongA rchaeo logical Society, 1994.W. M eacham ,“Tung Kw u Phase 4”,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o l. V I, 1976, pp. 55—66.W. M eacham , “Repo rt on Salvage Excavation at L ung Kw u Sheung Tan 1990”,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o l. X III, 1993, pp. 13—32.邓聪: 《龙鼓滩考古收获》, 1990 年油印稿。W. M eacham ,“M iddle and L ate N eo lith ic at‘Yung Long Sou th’”, A rchaeology in S ou theast A sia, Hong Kong: TheU niversityM useum and A rt Gallery, The U 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5, pp. 445—466.B. A. V. Peacock and T. J. P. N ixon, T 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u rvey : S ubsu rf ace Investig a tion rep orts.A n tiqu ities and M onum en ts O ffice O ccasional Paper No. 1, 1988.陈公哲: 《香港考古发掘》, 《考古学报》1957 年第 4 期, 第 1—16 页。W. Schofield, A n A rchaeolog ica l S ite a t S hek P ik. Jou rnal M onograph É (ed. W. M eacham ). HongKong A rchaeo logical Society, 1975.S. M. Bard, “Chung Hom W an”,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 o l. V I, 1976,pp. 9—25.W. M eacham , S ham W an, L amm a Island - A n A rchaeolog ica l S ite S tudy , JournalM onograph Ë , Hong Kong A rchaeo logical Society, 1978.S. G. D avis and M ary T regear, M an K ok T su i—A rchaeolog ica l S ite 30, L an tau Island , H ong K ong ,Hong Kong U niversity P ress, 1961.B. V. W illiam s,“HaiDeiW an”, J ou rna l of the H ong K ong A rchaeolog ica l S ociety , Vo l. V III, 1980, pp. 27—51. 邓聪: 《1994 年扒头鼓遗址É、Ê 区发掘、调查工作报告》, 1994 年未刊稿。P. R. Rogers et al. , T ung W an T sa i: A B ronz e A g e and H an P eriod Coasta l S ite, A n tiqu it ies andM onum ents O ffice O ccasional Paper N o. 3, 1995.邓聪: 《北大屿山考古调查报告》, 1991 年未刊稿。邓聪、商志 、黄韵璋: 《香港大屿山白芒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1997 年第 7 期, 第 54—64 页。S. G. D avis and M ary T regear, M an K ok T su i—A rchaeolog ica l S ite 30, L an tau Island , H ong K ong ,Hong Kong U niversity P ress, 1961.D. J. F inn, A rchaeolog ica l F ind s on L amm a Island near H ong K ong , 1958, U niversity of Hong Kong.βκ  C. M. H ean ley and J. L. Shellshear, A Contribu tion to the P reh istory of H ong K ongand the N ew T erritories, P reh isto rica A sia O rien ta ilis, H ano i: Imp rim erie D piExtrem e -o rien t, 1932. 珠海东澳湾χµ、白沙χν、后沙湾χο、红旗村χpi、宝镜湾χθ; 中山烟墩环χρ; 深圳赤湾、西丽水库、蚌 地山、鹤地山χσ、澳门黑沙、竹湾、路环村等地, 都发现过玉石作坊的相关资料。从地理来说, 上述 发现的环 作坊遗址分布范围, 大部分位于海岸的沙堤附近。珠江三角洲腹地玉石作坊遗址目前则 较少发现。从遗址作坊来说, 如万角咀、白芒等出土的环 残件、素材、毛坯及石片等资料均超过千 件以上。很显然在这些遗址所生产的环 , 已超出本地区的要求, 制成品不排除是用作对外交换的 一种贸易物品。在大屿山蟹地湾遗址 11 号探方墓葬遗迹内, 曾发现过 14 件水晶环饰与青铜斧共存。 据目前资料显示, 蟹地湾并非环 生产的遗址。此外据杨式挺最近指出, 石峡文化墓葬M 20 等有水 晶耳 , 断面作六角形, 直径约 2 厘米χτ。这些资料对了解广东地区水晶环 生产及流通等问题, 提 供了重要的线索, 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中国东南沿海如珠江口, 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文明时代, 大量的玉石作坊遗址同样分布于沿海 沙丘附近。这种玉石作坊与沙丘有密切关系的现象, 恐怕不会是偶然的雷同。当然, 目前考古学发现 过若干玉石作坊遗址分布在内陆。玉石作坊遗址并不一定要利用海滨的“解玉砂”。但从现今考古学 的发现来说, 东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文明时代, 大量玉石器作坊遗址与滨海环境存在密切的 关系, 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今后考古的新发现, 更多玉石作坊遗址的增加, 是指日可待的。林巳奈夫 先生在 1999 年发表的《中国古玉器总说》中, 赞同笔者所提出的环珠江口水晶环 作坊密集的原因, 可能与石英解玉砂易得相关δκ。今后在分析玉石作坊遗址的地貌分布问题时, 可能有必要充分考虑 解玉砂即石英砂在玉石制作工艺过程中所占的重要角色。 1995 年黑沙出土的水晶环 饰物资料, 无疑较全面表现了环 类器物的制作过程。对中国古代 玉石工艺史研究, 特别是水晶环 类玉石饰物的制作工艺的探讨,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四、大三巴遗迹的发掘 大三巴遗址由教堂、神学院及大炮台三处遗迹群所构成。据文献记载, 早于 1580 年耶稣会在大 三巴遗址的地点上, 已建造第一处建筑物。其后 17 世纪初数十年间, 大三巴地点上相继建成圣保禄 教堂、神学院及大炮台, 成为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地区之宗教、军事、经济与政治权力的象征。大三巴 的教堂、学院及大炮台的内部结构在当时既有军事及经济上保密的必要, 而且后来这些建筑经历了 长达半世纪以上的改建等变动, 原建筑的图纸及文字记录完全缺乏δλ。大三巴教堂建造的当时, ·41· 历 史 研 究 χµχνχοχpiχθχρχσχτδκδλ Jo rge Graca: 《澳门防卫: 大炮台面面观》, 《大炮台》, 第 60—77 页。林巳奈夫: 《中国古玉器总说》, 吉川弘文馆 1999 年版, 第 33 页。杨式挺: 《广东史前玉石器初探》, 《东亚玉器É 》, 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 1998 年版, 第 304—315 页。杨耀林、古运泉、彭如策、文本亨: 《深圳市先秦遗址调查与研究》, 《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1—94 页。赵善德: 《南屏镇烟墩环遗址调查》, 《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 145—147 页。徐恒彬、梁振兴: 《高栏岛宝镜湾石刻岩画与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 《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 281—294 页。梁振兴: 《横琴岛考古调查》, 《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 75—79 页。李子文: 《淇澳岛后沙湾遗址发掘》, 《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 3—21 页。赵善德: 《前山镇水涌、猫地遗址调查》,《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25—136 页。广东省博物馆、珠海市博物馆: 《广东珠海市淇澳岛东澳湾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1990 年第 9 期, 第797—802 页。 基本上排除了本地劳工的参与。耶稣会教士改用来自日本在澳归依天主教的日籍人士作为主要劳动 力。教堂建造过程又在相当程度的保密下进行, 更增加了大三巴遗迹的神秘性。1835 年 1 月 26 日大 三巴教堂失火, 教堂、神学院的地上建筑受到很严重的焚毁。此后历经约 150 多年, 圣保禄神学院在 地面上完全消失。圣保禄教堂只残余下前壁的石结构。随着 1987 年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葡 联合声明》及《附件》, 澳门政府才积极组织葡国考古学者来澳, 在大三巴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工作。 1988 年开始, 考古学者在圣保禄教堂遗址进行初步的钻探, 1990—1992 年间进行全面发掘。1995 年后的两年间, 为了于大炮台上赶建澳门博物馆, 清理了大炮台及圣保禄神学院的部分遗迹。    (一) 圣保禄教堂的遗迹 1988 年葡国考古工作者初步钻探教堂遗址的目的, 在于探测残留教堂前壁地下的地质结构, 以 作为加固重点保护的根据。从钻探中采集了
/
本文档为【澳门历史的新结构(邓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