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李辛-经典中医概论(续)

李辛-经典中医概论(续)

2017-07-24 48页 doc 114KB 2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834

暂无简介

举报
李辛-经典中医概论(续)经典中医概论(续)十八 4十九 7二十 11二十一 15二十二 18二十三 21二十四 25二十五 28二十六 31二十七 35八、针灸与按摩:能量调理的艺术不同的辩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学中医、国学,或者学心理学、教育学,不要过于局限于“本专业”。因为,这些学科都是关于“人的生活”的,真实的体悟,是由长期的观察和实践而来,需要我们自己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和成熟,学习自然就会深入浅出,事半功倍。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我在大...
李辛-经典中医概论(续)
经典中医概论(续)十八 4十九 7二十 11二十一 15二十二 18二十三 21二十四 25二十五 28二十六 31二十七 35八、针灸与按摩:能量调理的艺术不同的辩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学中医、国学,或者学心理学、教育学,不要过于局限于“本专业”。因为,这些学科都是关于“人的生活”的,真实的体悟,是由长期的观察和实践而来,需要我们自己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和成熟,学习自然就会深入浅出,事半功倍。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看了许多历代的医书、医案、哲学、人类学、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体会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与语言,描述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统合起来,相对完整些。认知因人而异,不同时代,学问精深的学者们,往往能由自己专业出发,触类旁通,跨界去学习、去分享他们看到的世界。由不同的道路登上知识的大山,最后在高处汇合而不执着上山的路径。饱览美景,求同存异。工作几年之后,接触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对社会结构、商业运行、管理模式有了学习和体会,到世间人事物的变化多了,临证思路也灵活展开了。虽然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但对人体、疾病、和中药方子的理解和感受,反而深入细致了。这也是一种触类旁通。学习某个学科,书本和知识、经验确实很重要,而学习的高度广度与本人的心智和发展、精神开放度、清晰度、专注力、意志力,以及自身的心身健康水平,甚至和生活能力密切相关。知和行同样重要,避免做书呆子。   常有不少学了多年的学生,尤其是从西方来到中国学中医的学生问:阴阳辩证、三焦、卫气营血、五行辩证、六淫辩证、七情、八纲……,这些辩证方法,哪个最好用?怎么才能不冲突?不同的辩证体系,只是不同的工具。因不同的入手路径、观察角度,而产生的不同辨析方法。哪个好用就先从哪个上手。逻辑化的头脑,常常会做这样的事:比较不同辩证方法的异同,把重点关注在尚未融会贯通之处,卡在那里,浪费时间。中医讲的是气一元论,一个蛋糕,可以一切二,或切三切四,不同的体系代表不同的切法,重点是我们自己要清楚选择哪个工具能帮我们进入这个领域。与其在文字、论文中比较《伤寒论》里“厥阴”与温病学说的“三焦”、“卫气营血”有什么异同,历代各家都有哪些解释,不如老老实实在具体病人的身心上,体会古人说的“厥阴、三焦、卫气营血”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指月”的原理。要在活生生的人和生活中看到、听到、摸到、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厥阴证”、“下焦病”。粗守关,上守机经络和穴位的学习也是这样,除了背诵,不如先自己摸一遍,每次按一个,静静体会。我记得大学碰到某些课实在没意思,又不能跑,就坐在那里玩一个游戏:放松下来,把手指轻轻放在足三里上,放几十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就是玩的心态。“玩”,是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不少东西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无意中体会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标,往往会错过。手指放在那里,刚开始没感觉,穴位下面凹凹瘪瘪的,这是“虚”;放一会儿之后,就开始“突突突”跳,“经气已至”,气血开始感应了。过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开始起伏、开阖。它会不断蓄势,有时候,会觉得下面会有力在向上顶,而到一定时候它会沿着胃经,顺着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脚脖子那儿,下不去了,为什么呢?那里是关节,关节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气,所以要打通关节。再放一会儿,它继续蓄势,“嘭”,通到脚底了。通到脚底的时候,原来身体里的寒气啊,热气啊,“呼呼呼”地出来了。这是“补泻自调”。我起初是这么学针灸的,你们也可以试试看。我学习的时候还做过各种实验来体会气血经络。比如,一只手放在足三里,一只手放在小腿肚,今天你们就可以回家试。这是很简单的物理传导,手是热的,足三里和小腿肚就会热起来。第一个阶段,热会慢慢地渗进去,很自然地布散。有的是往上走,有的是往下走,你玩得多了就知道它什么时候往上走,什么时候往下走,每个人体质不同,走的方向和速度也会有区别。这些书上都不会告诉你。有一次很有趣,我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上,一只手贴着后腰命门,这么玩的时候,就在想,我能不能让这前后两股气接通啊?我就想像:能量是超越时空限制的,两只手之间没有皮肉筋骨和内脏阻隔,前面手的热气,直接通到到肚子里边,后面手的热气也直通到前面。我发现,这么一想,传导扩散的速度竟然快了很多。有了这些基础的体验和感受,对无形的“神气”、“气血”就不再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了。这时,再读《灵枢·九针十二原》里的“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就会心了。这里讲的是:心还无法细微的医生关注的是有形肉体的层次,上乘的医生却能感受到“气机”“神机”的往来变化,无形的气机变化,不局限于肉体,也布散在当时当下的虚空中,非常细微。知道其微妙变化的良医,不会有丝毫的差失,而粗心的医生常常因无知而当面错过。这些无形无相的变化往来是如此微妙,只有经过训练的良医才能在针刺时迎随往来,合机合度。     后来再看到《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这里的“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类似的描述《黄帝内经》里很多: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都是在讲用心用意。要带着体会去学,只是学书本,学到的就非常有限。按摩是学习中医很好的入门训练,每次1到2个小时触摸真实的人体,手下就能体会到每个人的虚实寒热,松紧开阖。可以像打太极拳一样地放松身心,沉肩坠肘,手放松地搭上去,慢慢揉,如果病人真的安静下来,按摩师会和病人的气血有感应,甚至会有神气的交感。《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篇》里面描述了这个状态,“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字面上的意思是把门窗关掉,其实是把眼耳等六根关掉。这段讲的是专心致至,精气神合一,这样可以“散气可收,聚气可布”。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中医师体会到人体内部的气血变化。比如前面提到人体的三焦气血像一个太极球,这不是理论,也不是打比方,我曾经遇到过不少高明的医生,他们能通过揉病人身体的某个点,感知他的全身。对于没有经过训练,困在概念和狭隘的“科学至上”观念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是“古代哲学思想”,是“巫术”。奇怪的是,当媒体报道某个法国品酒大师能够仅用鼻子就能分辨出几百种葡萄酒,或者我们遇到某个售货员秤重可以“一抓准”时,又觉得很正常。确实很正常,小时候我们学过的《卖油翁》,老爷爷把油倒进葫芦里,不洒一滴,“无他,唯手熟尔”。手熟的背后,就是“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十八上工、中工与下工《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里说:“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针灸按摩的原理是回复神气,“移气于不足”,也就是调动“气”,把某处多余的气,转移到不足的地方,这样虚实就平衡了。针刺与按摩的本质,是调整人体自身的神气运行活动,使之正常化。通过调整神气,帮助人体回复稳定和谐、内外交流的自然状态。当人体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回复了“阴阳自和的状态”,那么,生命本来的力量会自动完成医生所期待的“补虚泻实”、“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安神定志”等等效能。这也是近代研究中,常常发现针灸、按摩等中国传统治疗方法有“双向调节”的效应,比如,针对胃肠功能紊乱,选择“足三里”或者“合谷”同样的穴位,运用同样的针刺方法,可以改善和治疗“胃肠亢进”和“胃肠动力不足”;针刺或者艾灸“涌泉穴”。既可以升高血压,也可以降低血压。《黄帝内经·素问·根结》里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这里把针灸师分成了三个水平:上等医生能够“平气”,不光是平衡人体内部能量,同时还要平衡内部与外部世界的能量交流;中等医生一不小心就会帮倒忙,“乱脉”体现在治疗上,针刺之后也许症状略有改善,但是把脉后会发现,脉象更不平衡了;最糟糕的医生叫“下医”,劣等的医生,会断绝人的神气,危及到生命,或者症状虽然暂时平复,但减损了本来的寿命,医患双方还都不知道。《黄帝内经》里还有一个对不同医生的总结:上工治神,中工平气,下工治形。这里的“上工”已经超越了根结篇里的“上工”。关于“治神”,有这样一段描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这里的“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很有意思,它说在针刺的那一刻,忘掉此前诊断时摸到的各种正常异常的脉象,忘掉病人所述的各种凶险的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危重诊断),进入人我、内外一体的状态,不要先入为主的被病人的形体和反映在形体上的症状所牵引,才可能体会到神气的往来出入,而随顺调理。 脉法候气那么中工如何平气呢?古人是通过把脉来评估人体气血是否平衡的。《黄帝内经》里有三种脉法:太渊脉法,人迎-寸口脉法,与三部九候脉法。这是通过比较不同部位脉势和脉象,来了知人体神气运行状态的方法。我们现在所指的脉诊,是太渊脉法,在手腕内侧桡动脉,也就是太渊穴上下进行脉诊,左右手分别阴阳,每一侧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出左侧“心肝肾”、右侧“肺脾命门”,再用不同指力体会“浮中沉”三部的不同。从而得以了知各部气血阴阳的分布不同与平衡程度。人迎-寸口诊法,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寸口主要反映人体内部能量,即“阴”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能量,是“阳”的状态。如果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根据不同的季节相协调的,就是“平人”,健康平和之人。瑞士针灸无国界前主席雅克先生的《古典针灸入门》一书中,有该脉法的介绍与应用。第三种,三部九候脉法,现在用的人更少了,这种脉法又称遍诊,切脉部位有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再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正常情况下,各部脉的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一旦出现小的不平衡,意味着人体内外表里上下的不协调,如果各部节律、大小都紊乱了,像一座精密的自鸣钟失去了本来的节律,就无法工作了。所以《黄帝内经》里说“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相失,就是错过,不协调,就像在城市里需要打车去轻轨,再转高铁,要是每一步都是“相失”,就会误事。参舂,指三个人舂谷,就像打年糕,此起彼伏,也是不协调的样子,人体的生命节律像一曲大型交响乐,需要精密的协调和统合,把脉,就像是指挥家在聆听不同的声部。所以接下来,黄帝问:“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一段大白话,九候之中,任何一个部分的脉律,太小,太大,太快、太慢了都是失常。不管是治神还是平气,都对医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你能不能感受到神气的变化,这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或者是手下感知,或者是针下感受,或者通过身体的直觉感受,或者直接看到气的变化,这在《黄帝内经》里叫做“慧然独悟”,对病情的原因、变化、趋势和当下神气的格局了然于心。 以外揣内,以我知彼这就又回到了关于医者自身内在训练的话题,起初,脉诊可以作为入手的工具,要成为好一点的医生,须以静坐、站桩、艾灸,按摩,来提升对“气”和“气场”的敏感度。这是基本功,不同的医生六根的敏感度不同,通过训练后,在相应层次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训练过对“神气”的感受力,那只能在形的层面施治,对病人而言,可能是“半死半生”,对这类医生来说,常常是“好了不知为何好,坏了不知为何坏”,这样的医生很难提高,也很难对传统中医有真正的认识和信心,容易走“西化”“现代化”“经验化”的路子。内在训练里,除了静坐这类静态的训练方法,规律的形体锻炼也是必须的,医生自身的健康和神完气足,才有可能“以我之气调彼之气,以我之神调彼之神”。通过按摩的训练,我们可以慢慢体会到病人内部的气血情况,有经验的按摩师,静下心来能感觉到里边很深的地方,是虚还是实,是堵还是通,这叫“以外揣内,以我知彼”。教我太极的钟老师,也是中医师,他曾经获得过欧洲空手道亚军,而且是咏春拳的高手,他跟我讲,太极拳真正临敌的时候,是把自己虚掉,跟对手合为一体。这个状态在针灸、把脉,还有按摩上,很多医生是有同样的体会的。我们在训练来进修的国外医生时,就会训练这个部分。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中医的理论水平不错,学过很多不同的技法和流派,我们就训练他们虚己之后的感受力,通过站桩、打坐、太极来体会跟病人合一的状态。这样就能靠直觉,知道病人的神气、邪气的虚实寒热、进退出入了。按摩的学习,从两个手法入手,第一个是按法;第二个摩法。按法是什么呢?就是把你的手,合适地放在病人身上,你是放松不费力的,他是舒服的状态,这个并不容易。通常,人们一到按摩就在想:要用力;我的手型对不对,手法对不对?是用一指禅还是小鱼际?还是掌根?还是滚法?还是震法?……全都着眼于这些有形有相的技法。手只是一个工具,要表达的是什么?它表达的是你想要给这个人的东西,要体会这个。一个按摩师能给受者什么?是某种特定手法,某个流派的专治某病的技法,还是会有一些更丰富深入的东西?比如送礼物给朋友,你想表达一份关心也好,或者一份友情也好,首先是你的意向,第二是你对朋友的认知和了解,他现在的状态,还有你们的世界观、审美、生活内容、自身条件都决定了你会选择什么礼物。 
 十九按摩的学习:神气力的交流按摩除了力的作用,背后还是医患之间“神气”的交流互动。按法,是稍微用一些力量,把对方皮肤、肌肉稍微压下去一点,然后保持这个相对稳定的施力。这里有几个诀窍,第一要放松地站着,按摩床的高度要适合医生。第二,力量不要太大。大力按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和手型就会有一种侵略性,这时候神气已经僵住了,病人也会本能的紧张僵硬。如果在自己身上试的话,第一式应该先按自己的腿,把手、手臂、肩放松,按在自己的大腿上,先找到很省力很舒服的感觉。把手自然放松地放在病人身上,放上之后,按摩师的手和受者的身体就有了一个传输的点。两个人的身体都是放松的,按摩师的身体重心稍往前倾一点,这个力自然就压在上面了,这是初学按摩的起势,第一式。练过太极或站桩的人很容易找到这个感觉。尝试在很小的力量下找到用力的度,只是用一点点力,“无太过、无不及”,太过用力,按到里面没有空间了,或者意识上太用力了,目的性太强。如果平时就是一个过于努力的人,严格地讲,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做针灸师和按摩师。因为他会把僵硬的偏力带进去。开药也是这样,过于主观强势的人,偏力也大。不及是什么呢?不敢用力,也许源自心理上的胆怯、没有主见,没有定见。所以唐代的大医,孙思邈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按是轻轻的下压,摩是更轻柔地在皮肤表面抚摩,初学者在训练按摩的时候,可以先把手放在一个部位不要动。先体会自己的手与手下皮肤、肌肉、筋骨、气血之间相互的交感,体会这个交感产生的布散力量。你会体会到虚实、寒热、松紧、开阖。这时候,这些文字不再是概念,而是你手下、心里实实在在的存在。同时体会你自己施力的轻重、缓急、静躁,此时此刻自己的心念是清净安详还是浮躁复杂,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杂念?心里是有悲愤还是有哀怨?还是有过度的喜悦?这些都需要医者自己体会到,再想想,尝试如何渐渐地减少这些“杂质”。因为这些“杂质”都会产传递给病人。常有外国病人问我:DoctorLee,我要回家了,在西方怎么找到合适的针灸医生?我说,这个简单。第一,你看他会不会笑;第二,他是否放松;第三,他最好不是太偏激的人。因为这样的医生,至少是个心地和缓的正常人,神气的偏性不大,意味着他的诊断、治疗、用针用药也不会太偏。不管他扎什么穴位,用什么手法,相对来说比较平常。生病是失常,就是偏了,那么只要是一个相对平常的人来给你治,就容易好,起码不会太偏。十多年前,我在北京王府井的平心堂中医诊所,同时带教学生,一个加拿大的护士,专门跑到中国来学针灸,跟诊了两个多月。有一天,针刺后,病人躺在床上留针40分钟,她问:“这个病人是寒还是热,为什么针关元和太溪?”看她在认真思考,我就让她把手放到离开针灸针10厘米的上方,过了一会儿,我问她,有什么感觉?她说手下能感觉到有寒气沿着针冒出来,尤其是脚上,就像一个小空调。在针灸的学习上,技法、理论确实很重要,但是使用这些技法的人在什么状态,才是最重要的。通过静坐等内在的训练,能够提升我们的直觉及敏感度,学习用“心”体会,所有关于病人的能量状态、情绪状态、致病因素(风、寒、湿、热……)的信息就在那里,等待被发现。这取决于你有多敏感、多清晰。这样获得的关于病人的信息和调治的思路,比起单独依靠五官感觉和逻辑分析、经验判断要丰富深入得多。我在瑞士教的继续教育课是《针灸师的内在训练》,学生们以前学过韩国针灸、日本针灸、越南针灸或者中国针灸,学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常常因为不同的体系在大脑里程序冲突而头痛。这些部分在《黄帝内经》里有大量的描述,大家可以去看《九针十二原》、《保命全形论》,还有《缪刺论》,然后自己回去试。像前面讲过的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按摩第一式,用手感觉针和穴位周围空间的“气感”,都是不花一文,可以自己去体会的,试一段时间,是真是假,自己就知道了。所以要读古书,然后积极尝试,身体力行,有知有觉之后,心里就有底了。这样就不会几十年如一日,一直纠结在中医到底“科不科学”、“如何用现代科学验证中医,这样才能弘扬”、“学中医需要悟性,悟性是什么”这些无谓的杂念中。一杯水在你手边,如果你渴了,不妨来喝一口。有人宁可渴着,也先要辩论汹汹,只好等他哪天真渴了,也许有机会来喝一口。不喝也没关系,世界上的水很多种。解渴就好。 感应与因缘和合中医常常说到“感应”两个字。我们的心如果是躁躁急急的,那么在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交流交接中,就会感应到躁急的象,容易卷入同频的气场、维度或者时空中。也就是大千世界,现种种相,有明有暗、有善有恶、顺逆缓急,我们进入哪一种相,和我们内心的状态,神气的静躁大有关系。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层,从心理学上来说,一旦因为“心相”进入某种水平的外在关系,接下来的是我们的大脑的作用了,就是“分别”和“执取”。就像电脑里有很多高版本和低版本的程序,当系统状态很好的时候,当有问题或者任务出现,会自动选择最佳版本来处理。但如果内存不够了,或者程序冲突,就不能支持最好版本应用,只能用低一些的版本。所以这个时候,处理、运算能力都是在低水平,甚至不断地循环死机。所以在我们心身状态不太好的时候,不仅容易陷入更多困境,而且处理能力会下降,心智会弱化。所以《大学》有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是“正心诚意”。做医生久了,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有类似“系统冲突”或者“崩溃”的状况,看起来或是心理有问题,或是身体有问题,或者家人之间有严重问题。往往是全家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状态,都卷入无序的“场”,惊慌失措,神无所主。在这个“神乱”的状态没有恢复之前,家人之间也很容易混乱,特别容易病急乱投医,常常错过良善的机缘,选择往往被偏力左右,找不到好的医生,或者即使找到好的医生,却不能听从执行好的建议。那这个时候,如果家族中有人神气安定,考虑分析问题全面,就能够让整个家庭的状态稳定下来,整个家庭的神气格局稳定,个体才会出现转机。所以症状、疾病、不快、选择混乱,常常只是表面的象,要体会背后的“势与机”、“顺与逆”、“明与暗”、“定与散”。如何体会?就从当时当机的人与事中用心观察。跳出具体的症状与问题,从更大的层面来看,是先有了某个神气格局,才有了这个现实的关系与格局,以及之后的发展趋势;不同的“神气”格局,决定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解决。是什么决定了神气的格局?当事的人,处事的心。一旦形成大的困局,在新的格局变化形成之前,只能耐心,还有调整自己,这个古人叫什么?时势未到,因缘未熟,所以你没有答案,真的是无解。这个规律不光是对于生病,包括我们人生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慢慢去体会。一件事情,如果当下就有答案,而且很安心,不会前想后想,这就是最佳答案。当面临抉择,没有答案,思之又思之,内心翻腾,睡不着觉,有几种可能:第一,这件事情不适合你,根本不需要参与,只是你被其中的得失名利吸引了,但你更深一层的内在知道这不是对的,所以在那里犹豫。第二,这件事情,还没有到你做决断的时候,虚空中的势还未到,此刻答案还没有形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高水平的诗词写作是这样,是“偶得之”,不是“绞脑汁”。灵感飘来,如果你的心足够静,能够感受到它,它会进入你的内心,随手写下,完成。所以诗很难硬写出来,也不是语文教材里说的反复“推敲”出来的,这是很大的误解。诗是在某个瞬间,因为当下的环境、人事物,与你的内心的一个“感应”的结果,心里有了,意识到了,就把它写出来了。日常生活中的处务接洽也莫不如此。奇思妙想往往不是绞尽脑汁挤出来的,答案是某个格局发展的“势”自己带来的,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机缘来形成。古代的书画、音乐,乃至古代的好中医,他开方子、针灸都是这么来的,不是现代人以为的,研究几个方案,然后专家评审,数据在电脑里统计一遍,药在老鼠身上过一遍,然后获奖最佳方案,不是这样的,全都是当下因缘和合的东西。二十九、导引与祝由:身心合一与神气为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什么是导引?导引神气,调柔身心。 “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导引,是引导能量传输和流动的艺术,让身体和精神和柔健康。导引的关键是精神专注。很多人都练习过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或者鹤翔桩等气功,这些都是通过舒缓的身体动作,达到精神内守、气血和调的状态,如果保持一段时间,我们的身心健康就会提升,内在的不适与不调自然会改善。老子《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讲的是专心致志,精气合一不乱,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像婴儿一样调柔。导引的鼻祖是神医华佗,五禽戏是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其源头可上溯至先秦,《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我在读书的时候练过易筋经,后来曾跟着张至顺道长练习过《八部金刚功》(立品图书2013出版),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体会到整套功法相对于八段锦,要偏开一些,通行气血、疏通淤滞的力量比较好,那段时间身体正好需要多一些流通,每天早上练完很舒服。最近学了八段锦,刚开始只能做到完成动作,20分钟结束,后来体会到不慌不忙、缓慢柔和地做一个小时,效果很好,如果做得很慢很专注,每个动作的同时会感受到全身的变化,如果各位也能这样去慢慢练习体会,对我们的身心气血的流动,经络穴位的虚实通阻就会有直观的认识。熟悉自己的身体,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以上是动态的导引,其实中医所有治疗方法的原理,就是导引。按摩和针灸也是导引,用药则是通过药性来帮助人体的神气恢复正常的开阖,气血运行更自然和谐。 移精变气《移精变气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第十三篇文章,里面谈到的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祝由。原文很长,但很有趣,我们就摘录一段:“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黄帝问,我听说古人治病,是通过祝由的方法,转移和变化病人的精气,病就好了。现在我们通过中药内治,针灸、刮痧外治,有的病人能好,有的不能好,这是为什么呢?黄帝提到的“今世”,按照《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至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离现代好几千年;黄帝说的“古代”,应该是在殷商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国家图书馆看过一些古代文献,那个时代是“以招魂复魄为国之政事”,很有意思。我们现代世界的主流,都是以“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为国政大事,古人为什么会把看起来很虚的的“招魂复魄”为国之政事呢?《黄帝内经》分成《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黄帝与岐伯、鬼叟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岐伯,是那个时代的有道之人,黄帝恭请岐伯为臣,尊为天师,帮助他治理天下。天师,在古代就是大巫师,有帮助君王通神明,传天道的责任。古代的帝王,都自称“天子”,圣旨上开头第一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就是说,古代的君王,权力的源头是天道,作为天子,治理国家的原则是顺应天道。从人类的文明史来看,最早的首领都是大巫师,或者修行很高的宗教领袖,因为只有他们能够“奉天承运”;慢慢的,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活动发展到某个阶段,社会化的人群取代了自然的个体,群体意识和文化成为人类的主导操作系统,能与自然交融对话、通神明的个体越来越少,成为了一些特定的职业阶层,天师、观星师、祭司在这个阶段成为各地域各民族的代表性人物。天师、祭司,都是古代的资深修道人或者方数传承者,他们的作用,是把光传递给俗世的人。在能量和信息层面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个话题很长,我们先放一放,往下看。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岐伯回答:古代的人,居处自然,与禽兽相戏,天气冷了自然会活动,热了就搬到阴凉的地方,内心没有太多依恋和喜好疲累其心,也不会因为求官升职而劳乏其形,这个时代叫做“恬淡之世”,每个人都活得快乐、安心、淡然,邪气不会深入人体,所以不需要吃药扎针,移精祝由、调整神气就可以了。接下来,岐伯又解释了为什么“当代”的人祝由效果不好的原因。他说,现代的人啊就不是这样的了,内心忧患很多,每天忙碌劳累伤害身体,生活不顺应四时的季节变化,寒温逆乱,正气先虚弱了,虚邪贼风,各种外邪,乘虚而入,内犯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所以小病必重,重病必死,病情不再仅仅停留在“神气失常”的层面,所以单用“祝由”来“移精变气”的方法,就不能医好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一年,我们住在福建的一个道观里,道观里收养了一个小女孩,正在读小学,有一天她发烧了,于是我给她开了一副药,结果到下午还是没退,感觉有些奇怪,详细询问了发病前的经过,小朋友说前一天放学后,和同学去坟地玩了,然后就不舒服发烧了。这就是过去说的“邪病”,属于神气被干扰了,草木之剂就不合适了。正好,我们的朋友陈医生也在,他有祝由科传承,了解情况后,拿起一杯白水,掐上剑诀,念了十几秒咒语,然后让小朋友把水喝下,她当晚退烧,第二天就上学去了。这就是祝由科。自元代即列入太医院十三科。拿现代观点来解释,就是接通和改变患者的能量-信息场。依靠祝由师专一的精神、稳定的念力、以符咒的声音或图像所接通的信息-能量场来治疗各种疾病。祝由科对祝由医师要求很高,目前在道家系统还有专门的传承,需要有师父传授,学生必需遵守戒律。还有一年,我们和一位百岁的道教龙门派的师父住在终南山里一个月,师父的弟子许道长带我们去采一种叫“鹿寿茶”的草药,那天一共去了六个人,采药的地方是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地,在一片小树林里,我们采到了很多,当时感觉这个地方有些阴暗潮湿。回住处之后,除了道长,大家都有些不舒服,三个头痛,两个还呕吐,我也头痛,但不厉害,还有些心神不定,心中懊恼,觉得神收到了干扰。于是去问道长,道长笑了,说没事的,本来不想告诉你们的,免得你们害怕。原来,那个地方曾经有过一位男子因为伤情自杀了。然后,道长带我们点上几支香,念了一些咒,很快大家就恢复正常了。记得以前另一位道长告诉我们,道家有个说法:没有武功,打不过豺狼恶人,没有法术,禁不住野狐精怪,是不能住山修炼的。关于祝由科,我自己还没有修习,如是我闻,把亲身经历的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各位可以补充。需要提醒的是,现代人常常从自己狭隘的所知所见出发,来解释、定论一些他们完全没有经验和认识的内容。比如说,会把祝由解释为暗示疗法、心理作用,然后束之高阁,安心过他习熟而重复单调的日子。或者直接定论为“迷信”或者“巫术”,须知不经实地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只是按着脑袋里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相信或不相信,才是真正的迷信。这是一种愚痴而自满的状态,每个时代都有。要知道,即使是巫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般禀赋的人想学也学不了,拿司马迁《史记》里对神医扁鹊的描述来说,是“非常人也”,不是平常的人。所以老子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若存若亡,就是若有若无,刚听到时,感觉有道理,但不入心,还是滑过去了,难于深入学习。这是中士。下士喜欢匆忙表明观点,还常常用比较强烈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坚定的立场。从心理学来说,表面的强势,背后是内心的虚弱,精神的无主和所知的贫乏。二十一祝福的力量同学: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您第一天讲到“形与神俱”,如果一个人朝思暮想,神放在别人身上或一件事情上的时候,神就跑掉了。那么我想问,如果神放在别人身上的话,会补到那个人吗?李辛:会的,比如我们经常写信会说:祝您快乐。这像中医的祝由科,是有力量的。我们唱歌:祝你生日快乐。这里不光是一个意念,意念只是一个password,它背后接通的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比如你在Google或者百度上写上“祝你生日快乐”,出来的是无数的祝福信息,接通了“祝福之海”。其实我们的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念头和每一句话,都会接通其背后的力量。如果你给人的祝福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很单纯的,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我们和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环境相处,即使有不好的地方,不要轻易全盘否定。无论是不是至亲好友,我们对人不要有很强烈的伤害或者怨恨的念头。现代人熟悉法律,只关注行为和语言上的伤害,因为会被控告和谴责。但其实,伤害人的念头和想法,同样是伤害,如果你一直陷在在这样这样的念头和思想中,意味着你接通了无量无边的“怨毒之海”,则是于人于己更大的伤害。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有了物质。所有的病,或者这个世界的开始,都是这么来的。同学:您讲针灸、按摩的时候要“用心”,这和平常大家说的“用意念”是一回事吗?李辛:关于打坐、扎针的意念问题,大家都有很多疑惑,我简单解释一下,供大家参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你想他一下,祝福一下,就像接通“password”,然后就完成了,后面该干嘛干嘛,你已经忘掉这件事,也暂时忘掉他,也忘掉了当时的状态。第二种,一个意念起来了,但一直在念念不忘的状态,这个就过了,是一种“执念”。比如扎针的时候,也有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经过诊断交流,医生明确了治疗目标和手段,然后进入针刺阶段,以一个简单、安静的心态把针扎进去;第二种,扎针的过程中,一直在执念,我要补补补这个穴位。第一种状态产生的效果,比第二种要大的多,而且是放松的、流动的。同学:老师,第二个问题:按摩、扎针的时候,跟病人是联通的,或者融为一体的。有的书上写过,病人会有病气,这样的话,医生怎么来保护自己?调整自己?李辛:首先,每个人的能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对自己真诚些,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比如,这个人我不想拥抱,那干嘛一定要拥抱呢?当这个病人我治不了,或者心底里抵抗、疑惑、恐惧的时候,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因为会有其他合适的医生来处理。一切都是在流动的,每个人有他独特的作用,有他所能所不能,你只需要做好所能的那部分就行了,这样会安心很多。第二,不是那么容易就达到你所说的“联通”、“一体”的,需要医生本身的身心禀赋,长期的内在训练、规律的生活……。如果你已经到了可以联通的阶段,是应该恭喜的,这个阶段你自己会有一些直觉和感受,来帮助你判断“病气”的强弱,以及你有没有能力治疗。另外,如果你有能力联通,但开始害怕担心,说明你心身的能量、正气确实还不够足,不要硬着头皮告诉自己别害怕。当你心身的能量充足,自然不担心害怕,病气也自然无法侵入你。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身能量。 在这个阶段,也是需要训练忍耐力和清晰度的时候,与“病气共存”,就像开车过马路,是有各种潜在的危险,但也是可以学习、避免的。会经过很多年,慢慢的你的能力也会提高,就像从一个不经风雨的小孩子,发展为成熟、稳定、强壮的成年人。曾经有一个学生,他的按摩技术非常好,也认真学习,后来到了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一些简单、表层的邪气和病情病势,但他定力不够,疑神疑鬼,停留在这个阶段一年多,后来结婚了,加上一些家庭原因,转行去做销售了,又过了五年再见面,他很怀念做医生的感觉,但是回不来了,因为精神的清晰度和定力都已经消耗了。所以,先不要想那么多,能不能到“感知邪气”这一步,还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学习,相对稳定的生活。  不急于填满“空白”同学:神的状态,成人可以自我察觉,那孩子呢?很多孩子不能够自我表述,而且很多家庭是隔代喂养,老年人对孩子的神可能更加不会关注。现代儿童的问题蛮多的,比如很小就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它的慢性病,这类孩子应该怎么帮助呢?李辛:我的老师宋祚民先生是儿科专家,我的病人中孩子也很多。成人之间的交流,是在语言、行为水平交流的。我给你个桃子,你还我一个猕猴桃,或者我说了这个,你回应那个。比如领导会说,这事你怎么看?工作完成没有?大多是表层交流。跟孩子交流的模式,不是这样的。比如你看了一个电影,心里有点难受,你和某人聊聊体会,这是比较深层的交流,也说明你们是比较亲近的。再深入一点的,是更细微的情感交流、内心呼应,比如两人在喝茶,刚开始在喝,在说话,过一会,好像没什么要说的了,但是心里面不会急着找个什么话题说,找个事情做,不会惊慌。现在很多人会惊慌这个突然出现的“空白”,比如饭桌上本来热火朝天,突然没声音了,很多人会惊慌,然后赶紧说个笑话再把场子热起来,这个要注意。其实当“空白”出现的时候,才是那些表面的习惯性社会约定模式正在散掉的状态,人内心深层次的东西开始显现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流和谈话。可惜成年人一起的时候,多半是在“习惯性社会约定模式”,谈论由媒体推送给我们的“固定内容”,当有机会一个人独处,或者一圈人的表面风尘退去的时候,很多人又会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电视,把这个珍贵的、安静的“空白”填满。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有一点是现代成年人需要留意的,除了听他说什么,要什么,更要体会的是,在这样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内心状态。这个很简单。比如说,你在坐公交车的时候,旁边的人,你能感觉到这个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对吧?当你去跟人谈判的时候,你能够知道跟这个人谈话,不能太咄咄逼人,要不会僵局,或者,跟那个人一定不能说话太重,会伤到他。对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对孩子也是这样,要用心体会。但是我们很难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状态去看问题、去交流,我们节奏太快,要应付的事情太多,往往总是处是在救市应急的焦虑状态,一看到孩子某个情况,就会有很多担心,会顺着大众思路想一二三四五……未来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往往忘了当下和孩子共处、联通、一体的那种感觉。跟父母长辈的交流也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对父母或者孩子,我们都担心他们不够健康不够好,所以看到父母的时候,看他怎么又这样了,总想要管制或者改变,会想很多,如果家人的交流只有这些“预防性”、“治疗性”等目的很强的言行,会失去当下的真实交流,我们会忽略父母长辈真实的需求。什么是当下的真实交流?可能只是陪他在一起,两个人不一定要找个话题说,就随便聊聊,陪在边上看看书报,坐一坐,大家都挺舒服的,老人需要的是这个东西,孩子需要的也是这个东西。对待孩子也好,老人也好,需要的是处在不那么用力,不那么有目的,不是总想要去做什么的状态,也没有那么多担心和时刻准备着救火的那种状态。如果你处在一个相对心平气和的生活状态,可能你的事业也容易保持在这个状态。二十二十、气味厚薄与开阖:神农时代的药物观,神、气、形的借用 刘邦得天下的缘由关于经络穴位、针灸按摩、导引祝由,把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讲,是因为治疗者直接切入到对方的神气格局中来“以我之神气,调彼之神气”;而草药,是医者借助草药的“神、气、形”来调整病人的神气形。常有人会问,针灸和草药有什么区别?或者说,这两个东西哪个好学?我的感觉是,针灸比草药要容易得多。为什么呢?因为针灸治疗的重点在医生本人的神气状态,和他对病人神气的感受,所以,医生自己就是一味药,而且这味药是活的,面对病人的气机格局,你可以当下想补就直接去补,想泻就去泻。比如昨天那位鼻炎的患者,她的三焦状况是一个残局,下焦虚,中焦淤滞,上焦闭塞,如果针灸或按摩,可以直接取穴下焦的关元、气海,或者肾俞、命门,然后中焦补一下中脘,然后用胃俞、脾俞,或者足三里流通一下,上焦呢,轻轻地开一下风池、外关。这是一双手当下就可以调理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你能够感觉到整体格局和细节。就像下棋,能直接看到整盘棋的格局和邪正分布,从而推测后面的变化。而不是在想象当中下盲棋。嗯,因为她有鼻炎,书上写,鼻炎一针疗法、两针疗法、五穴疗法,现在很多这样的套方,是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但离不开医生对当下这个实实在在的人的诊察。否则就像根据一个棋谱去下一个正在进行的,随时变化的棋局,那是刻舟求剑。草药难学,难在哪里呢?因为医生不仅要了解病人当下的气机、神机的格局,了解他邪正斗争的进退趋势,三焦上下内外表里,各部的开阖虚实状况,即使心中清楚这个画面之后,你还得了解每一味药物的气味厚薄、开阖补泻、寒热缓急,以及每个药进入不同体质人体中的不同变化,还有不同药物组合,不同剂量配比,不同炮制经过对药性的整体方向性的细微影响,这就很不容易了。就像《史记》里刘邦和项羽的较量,项王力大勇猛,武功高强,战场上,杀敌宰旗,克敌制胜,自己一个人去搞定,还不是太难。等到刘邦打败项羽,称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问起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大家都说是因为他仁义,顺应天下民心。刘邦说了这么一段有名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里面提到了刘邦所任用的三位比他自己高明的人才:张良,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道家人物。能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战略家,他不在战场,却能通盘考虑大局,运筹帷幄,预知未来趋势的发展方向,敌我交争的重点和趋向,己方进攻与防守的配比合度,行事准备的时机,中药的遣方用药的首要任务也是如此,诊察入微,全盘考量,明其势,不执著于消除症状,一城一地的得失。第二位人才是萧何,他的能力是固本开源,“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就像中医在慢性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视的“保胃气”、“存津液”,固护中下焦。一场慢性病的过程,就像长期战争,机体自身的资源保障,是赢得持久战的基础。否则打两天就断了粮,堵了经络,截了交通,那就自己乱了阵脚,败势已露,不用打了。《伤寒论》里面,很多方子里都有三味药,生姜、大枣、甘草,是守中保胃气的意思。在治疗温病,就是发热性疾病的《温病条辨》里,常常出现的是:人参、太子参、甘草、麦冬、生麦芽、生谷芽,是为了保存津液。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生脉饮、猪肤汤这些方子,就是类似萧何的作用。第三位人才是韩信,刘邦的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是进攻克伐的力量,以前老医生常常说,有四个药可以治大病,但不能随便用,要看准。麻黄、大黄、附子、生石膏这几位药都像善于行军打仗,斩关夺隘的大将军韩信。麻黄是开表气,破郁结的强药,大黄是开里气,化瘀毒的,附子对下焦元气将绝,垂死的病人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而生石膏善于消除上焦和中焦的积热,降气下行。 用药如用兵古人说,用药如用兵,开方子的状态,很像萧何坐在大帐当中,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一个合理的中药处方就像配伍得当的团队组合,君臣佐使,相得益彰。你需要很了解团队的每一味药,就想熟悉你手下的每一个干部和员工。如果需要组织一个攻坚的快速特种作战小组,就像麻黄汤。麻黄这个人性子比较急,可以作为君药去攻坚,但是还得有一个人配合他,提醒他注意其它情况,包括考虑如何跟其它团队结合。那个配合的人,分别是“佐、使药”,比较稳定的甘草放在中间,能够成为其它几个战略态势的一个汇合点,还可以补充粮草,搞好后勤保障。“臣药”可以让桂枝来担任,加强了麻黄通达的支援力量,走的路线又是比麻黄更深入一些的血分,可以互为支持,这样要补充要推进,可以跟上。做管理,带团队,你得了解每一个人的长处、性格、气质,而且你还要了解,这些不同的人合在一起,合化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气和势。每一个药物呢,就像是每一个不同的人。昨天我们说到每一个人的神有厚薄、清浊,有气的虚实、开阖,还有形的强弱、刚柔,性子有急缓,这是最简单的分类。所以药势也有厚薄、清浊、虚实、开阖、刚柔、动静、急缓,走守。这些不同的药性,以及进入人体后表现出的药势,古人常用“酸苦甘辛咸,寒热温凉,升降浮沉来基本概括。你得非常清楚每一味药的色香味形质,品质的高下,气味的清正优劣,然后你还要评估,从大方向来看这个方子的阴阳寒热,虚实开阖,能不能跟这个人当下气机、病机的阴阳寒热虚实开阖相合。至于具体到一组补气药里,比如人参、黄芪、太子参哪个药最适合这个病人的体质、气机;一组香药,木香、丁香、沉香、白芷哪个香的气味走向更适合某人的的神机气机,剂量如何调配,药品的质量管控……很多方面。所以,要用好中药,是需要长期的临床积累和非常之细心体会揣摩的。二十三药性与尝药现在的教材把中药学和方剂学简单且固化了,所有的药物按照功效来分类,比如说第一章是解表药,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然后第二章是清热药,再细分为清气分热、清血分热、清湿热、清热解毒等等。再给不同的药物贴上看似有特异性的标记,比如:黄连清心热、黄芩清肺热、黄柏清下焦湿热。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可以作为入手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整个现代中医的学生表述体系都还是停留于此,临床能力的提升就会裹足不前。但是呢,不少工作多年的资深医生与高校老师,大多局限于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学用很多,没有抓到方药的“本体”。就像看待一个人,因为你是学法律做律师工作的,我们常常就把他归到律师这一类,他的“功效”就是处理法律问题,然后再根据他的特点,分别放到民事、或者刑事、或者经济类事务的岗位上。对于新手,这样没错。但是,一个律师只是一个表面的功效,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有特定的的气质之清浊缓急,有体力之强弱,性格之勇怯,都在工作之外的特定场合,他可以是勇敢的战士、圆滑的说客、敏感的艺人、高超的厨师、严肃而有推动力的管理者。所以,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功效,也不是一个人的职业标签,重要的是这个人的身心特质。药性,如同人性,如果这个人在做医生,就会以医师这个角色,表达他的人性,如果有一天他去做厨师,炒菜炒饭,他还是在表达这个东西;扫地,也是一样,所以重要的是这个人、这个药内在的本性。没有人会愿意当做某种功效的固定角色,因为这样
/
本文档为【李辛-经典中医概论(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