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

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

2017-09-20 12页 doc 27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doc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的多元民族文化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 色。 一、风物词语 1、房舍 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
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
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doc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的多元民族文化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 色。 一、风物词语 1、房舍 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 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 “院套儿”。 “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其实它最早是指 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 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 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2、用具 “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用薄木板揻成,长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或檩子的挂勾上,离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离。摇篮的四壁都涂彩 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满族有关于悠车来历的传说,清代蒋良骐《东华录》载:“太罕始生时,仙女以桦皮为车形,摇渡鸭绿江。以故北地婴儿弥月,即行上车。车为椭圆形,悬革于梁下,结铜环,人往来推之,婴儿自睡。” 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 来”。 “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狗最多十几条,至少也要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 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了。 3、服饰 “靰鞡”(也作乌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是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缝制,帮与底为一整块皮子,鞋脸带褶并有穿鞋带的耳子。《鸡林旧闻录》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靰鞡曾经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贝勒,下至农工商贾,甚至犯人都穿这种鞋。后来一种帆布面棉胶鞋也称为“棉靰鞡”或“胶皮靰鞡”。靰鞡也被称为“靰鞡头子”(略含贬义)。东北还有一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头 子鞋面褶多故。 4、饮食 东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白肉血肠”,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 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铺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后卷好,再切成段,又称“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就是在柞树或椴树的叶子上摊上粘面和豆馅后对折蒸熟而成。秋冬时节,往往用黄米磨成水面,或者夹小豆泥蒸粘糕饽饽,或包上小豆馅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会做很多,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苏子叶饽饽”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馅,再用苏子叶裹上蒸熟。因为状似耗子,又叫“苏耗子”。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射猎活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它们的来历反而被人忽略了。 5、动植物 东北有一些动植物是与当地少数民族 有关的,如高丽参、高丽果儿,高丽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王朝(AD918-1392),我国习惯上多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物产再如鞑子香(兴安杜鹃),鞑子是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另外“金达莱”是朝鲜语的音译,“乌拉花儿”、“乌拉草”中的“乌拉”是满语的音译。东北还有一种叫“飞龙”的鸟,又名“榛鸡”,身体大小和斑鸠相似,生活在寒带红松、冷杉等树林里,肉味鲜美。《黑龙江外纪》记载:“江省岁贡鸟,名‘飞龙’者,应系‘斐耶楞咸’之转音也。”“哈什玛”是产于东北各省的一种蛙,身体灰褐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雌性的体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玛油,中医 用作强壮剂。“哈什玛”是满语音译。 二、习俗词语 1、游戏 “抓嘎拉哈”是东北地区汉、满、蒙、赫哲、达斡尔等民族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用羊、猪、狍子、鹿等到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满族有金兀术勇取狍子、野猪、黑瞎 子的嘎拉哈的传说。嘎拉哈四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称,吉林的叶赫称为“珍儿”、“肚儿”、“轮儿”、“坑儿”,辽宁北部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种玩法 ,本来是男人从事的游艺活动,后来逐渐变成妇女和儿童的游戏。现在通行的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以合要求且口袋不失手者为胜。 “跑马城”是一种儿童游戏,分为人数相当的两列,两列相距约十几米,相对而站,手拉手形成人墙。游戏开始时,甲队喊:“急急令~”乙队喊:“跑马城。”甲队喊 :“马城开。”乙队喊:“打发小姐送信来~” 甲队喊:“要哪个,” 乙队喊:“要某某。甲队喊:“某某不在家。” 乙队喊:“要某某某。”这时甲队的某某某便向乙队的人墙奔跑并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队的人墙撞开,就赢回一个人带回甲队,如果没有撞开,自己就归为乙队。然后再由乙队先喊,反复进行,最后哪队人多哪队获胜。这个游戏是 满族人闯关守城的一种反 映。 “骑马战”也叫“骑马打仗”,本来是满族和锡伯族儿童的一种游戏,骑同伴身上的双 方或几方互相推拉,设法把对方拉下“马”,拉对方下“马”者为胜。这个游戏体现了这两个民族喜欢骑马征战的尚武精 神。 2、风俗 元宵节晚上,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3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1-12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 小来“预测”。 俗话说“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正月十五还有轱辘冰的习俗。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到郊外冰上翻滚,口里念诵:“轱辘轱辘冰,不腰痛不腿疼。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柳边纪略》卷四载: “十六日,满洲妇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 或连袂打滚,曰脱晦气,入夜尤多”。 元宵节是汉族的节日,“蒸面灯”和“轱辘冰”本来却是满族的风俗。但由于东北各个少数民族长期杂居,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 的界限,成为当地共同的传统。 三、地理名词 1(山水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印记。在吉林的舒兰和永吉两地有摩天岭,为满语译音,原意为“阻隔”,永吉黄榆乡有山名老爷府,亦为满语音译,原义为“峭壁”。在永吉、蛟河、桦甸等地,有半拉川、半拉山子、半拉窝、半拉窝集(屯名),“半拉”来自满语bula,含义是“荆棘、草刺”。 黑龙江有完达山,完达是满语“梯”之义。大兴安岭锡伯语称为“夏恩阿林”,意为白色山岭,口语急读则音变为“兴阿林”,即兴安岭。光绪年间屠寄编绘的《黑龙江舆图》中,海拉尔正南辉河口以西四十余公里之河北岸,标有“锡窝山”,“锡 窝”即锡伯的口语读音。 东北的江河湖泊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更 是不胜枚举,如: 松花江,松花为女真语,意为白色。 卡伦湖,卡伦为锡伯语边防哨卡之义。 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 曲的江。 乌苏里江,乌苏里,一说满语天王之义,一 说满语顺流而下之义。 嫩江,嫩为蒙语碧绿之义,一说意为满语妹 妹。 呼兰河,呼兰,满语,烟囱。 木兰达河,“木兰”系蒙语,江也,“达” 系满语,源也。 呼玛尔河,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 急流之义。 雅鲁河,雅鲁,满语意为“田边”,蒙语意 为“河边”。 绥芬河,绥芬,满语,意为椎子。 挠力河,挠力,满语,意为禽鸟集栖之地。 额穆尔河,额穆尔,蒙语,意为平安。 拉林河,拉林,满语,意为爽快。 兴凯湖,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另据《依兰县地方志》,黑龙江通河县东, 即三姓西北松花江北岸有“锡伯河”。 2(地名 东北的地名既有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 也有记录汉族向东北迁徙的轨迹的: 辽宁省 盖州市,据《金史?地理志》云盖州:“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明昌四年,罢曷苏馆,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六年,以与“陈” 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 昌图县,源于蒙古语“常突额尔克”。“常 突”意为绿色草原。 法库县,县名源于清初在盛京北境设置的“法库边门”。“法库”,满语,意为鱼梁, 即捕鱼的矮堰。 新民市,名称源于新民屯。当时大批灾民从关内来此垦荒,这些汉民被称为“民人”。先来的“民人”居住地称“民屯”,后来的 故称“新民屯”。 康平县,“康平”因清中期有移民来此垦荒,其中康姓先来,称村为康家屯。当时辽 河泛滥,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清光绪六年 置康平县,采康乐太平之义。 吉林省 吉林,为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因在松 花江畔,故名。 舒兰,满语,意为果实,因在此地采集进贡 山果得名。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蒙江,满语,意为“珠 子河”,传说此河因产珍珠而得名。 图门,系满语“图门色禽”的简称。“图 门”意为万,“色禽”意为河。 汪清县,因汪清河得名,“汪清”系女真语, 本音作汪钦,意为保垒。 黑龙江省 哈尔滨,系金代“阿勒锦”村之转音,据《钦定金史语解》,“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义。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义。 齐齐哈尔,来源于达斡尔语,意为“边界”、 “边境”。 札龙,也来源于达斡尔语,意为落雁。 佳木斯,赫哲语,意为尸体。相传这里为古 代的墓地。在佳木斯东郊曾发现过金元时代 的墓群。一说系满语驿丞之义。 依兰县,清代称“依兰哈喇”,满语“依兰”为“三”,“哈喇”为姓,据载,清初努尔哈赤征服东海萨哈连部时,移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卢业勒(卢姓)民于此 地,因此称此地为“三姓”。 富拉尔基,蒙语,意为红酒。 富锦,原称富克锦,赫哲语,意为高岗。 逊克县,是逊河县与奇克县的合称,“逊”,满语,意为奶浆,奇克,鄂伦春语,意为薪 屋。 黑龙江还有一地,名叫“营城”,位于五常县城西北,拉林镇东南约十公里之拉林河畔。这个“营城”其实应作“鹰城”,原为笼鹰之所,训养“海东青”之地。《柳边纪略》卷三记载:“辽以东皆产鹰,而宁古尤多,设把式十八名。每年十月后即打鹰,总以海东青为主。”“营城”正是当时训养海 东青风气之盛的历史遗迹。 另外,在洮儿河流域,于科尔沁右翼前旗东 南25公里有西伯古城,亦作锡伯城。在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之南,原伯都纳界内,尚有锡伯屯。锡伯族是兴起于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十七世纪以中叶以前,生活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一带。沈阳太平寺即锡伯家庙所藏的碑文记载:“有表史世传之锡伯部族,祖居海拉尔东南扎兰陀罗河流域。嗣后,移居墨尔根(即嫩江)、齐齐哈尔、伯都纳等地,编有七十四个牛录,生息四十余载。”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先后把锡伯人调遣到辽河平原、新疆伊犁和云南等地,形成了锡伯族目前这种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东北的一些与锡伯族相关的地名,正 是锡伯族先人在东北生活的遗存。 四、 口语中的音译词 在东北方言的日常用语中,有很多词是从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满语中借来的。汉语在吸收这些民族语言的时候又按音近义通的原则对它们加以改造,再给它们穿上汉字这件外衣,这样,它们就名正言顺地在汉语中安 家落户了。例如: 1(妈狐子,“妈狐”为满语假面具之意, 指舞蹈时戴在脸上道具而言。现在增添了妖 魔之意,常用来吓唬小孩。 2(佩,满语“讥诮人之辞也”,如两人发生口角,说“你佩,”、“你佩不佩,” 3(罗嗦,满语“不利落”的意思。 4(忽剌,满语“风动物声”,为象声词。 5(喇忽,满语,意为疏忽、马虎。也作拉 忽、拉乎 6(秃鲁,满语食言、爽约说秃鲁,也作秃 噜、秃撸、秃露。 7(邋遢,满语“迟慢也”,现在用来形容 不整洁,不利落。 8(撇拉,满语“碟子”,后称器物口向外 张叫“撇拉”,如“撇拉碗”。 9(愕哟哟,满语“轻笑人之词也”。 10(戈楞,满语“块”的意思,如“木头戈楞”,后指人脾气怪或合群,如“戈楞子”。 11(特特塔塔,满语“轻浮不定之貌”,今 为“泄泄沓沓”之意。 12(哈拉巴,满语,指肩胛骨,特指牛的肩 胛骨。 13(哈喇,满语,指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变 质,产生异味。 14(古鲁,满语,意为移动。 15(伍的,满语,意为什么的,用在项目列 举之后。 16(白,满语,意为极。 17(划拉,满语,意为扫(院子)。 18(马勺,满语,意为带把的大勺。 19(磨蹭,满语,意为拙钝、拖延。 20(撒目,满语,意为(快)看。 21(屯,满语,村庄的意思。 还有一些东北方言词包含的语素是满语的音译,如“哨卡”的“卡”是满语“边关”的意思;“笨笨拉拉”中的“拉拉”是满语“末尾”的意思;“有一搭无一搭”中的“搭”是满语“首领、头目”的意思;“公子哥”中的“哥”是满语“少爷”的意思;“藏猫”中的“猫”是满语“树丛”的意思;“压马路”中的“压”是满语“行、走”的意思等等。 这些都是满语与汉语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混血儿”,它们早已纳入了东北方言系统,以致我们习焉不察了。 在东北,现在还有很多人习惯称关内为“关里家”,称山东为“山东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北的汉族人口,大部分是从中原各省迁来,尤以山东为多。 这些汉族流民的移入,大大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咸丰时期,法国传教士嚣克游历东北后说:“满洲境内无一村非汉化,实与中国本部各省无异也。” 这种融合,使东北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逐步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说汉语,但是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一部分词汇却保留下来,成为东北方言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词汇是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活化石,是东北各民族互相融合的见 证。 参考文献 [1] 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 李荣.《哈尔滨方言词典》[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王尧.《中华文化通志》第3典《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朝鲜族文化 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 牛汝辰.《中国地名由来词典》[M].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 邓清林.《黑龙江地名考释》[M].哈尔 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 魏声禾.《鸡林旧闻录》[M].长春:吉 林文史出版社.1986. [7] 白友寒.《锡伯族源流史纲》[M].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1986. [8] 韩耀旗,林乾.《清代满族风情》[M].长 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 张其卓.《满族人在岫岩》[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0] 金启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M].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
本文档为【东北方言与东北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