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恐龙无处不有

2017-12-27 9页 doc 57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无处不有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恐龍無處不有 阿西莫夫 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1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作出 領域產生影響。 2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 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於鳥臀目恐龍。 3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4 如果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无处不有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恐龍無處不有 阿西莫夫 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1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作出 領域產生影響。 2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 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於鳥臀目恐龍。 3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4 如果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恐龍實際上並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但1986年在南極確實發現了這種古老兩棲動物化石的遺骸。現代的兩棲動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更不適應南極氣候。 5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6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30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板塊構造」理論很快對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1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7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8 在40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9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10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現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現在的南美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現在的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餘的一小部分。 11 隨着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兩個陸塊在那裏聚合並緩慢地褶皺變形。南極和澳大利亞也已相互分離。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2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12 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現在的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 13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1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不僅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14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冰蓋。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15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3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預習 1. 試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 阿根廷 南極研究所報告 新發現 在南極發現 恐龍化石骨骼。 發現日期 1986年1月 發現地點 詹姆斯羅斯島 化石類別 鳥臀目恐龍 2. 試根據課文內容,在相應的空格內填寫二億年前的五大洲及印度。 現代 歐洲 北美洲 亞洲 2億年前 非洲 南美洲 印度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4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3. 承上題,產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是:板塊運動。 理解與分析 1. 課文內提及的兩個科學領域,各自提出了甚麼發現或理論,(2分):閱讀能力層次:重整: (1) 生物考古學: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 (2) 地質學:板塊構造理論 2. 承上題,這些發現或理論之間有甚麼關係, (2分):閱讀能力層次:重整: 在南極發現恐龍遺骸,正好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是可信的。作者認為恐龍不會自己走到南極,最有可能就是隨着板塊活動,分散到世界各洲,當中包括寒冷的南極。 3. 試指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在相應的方格內加。:可選多於一項:(3分) (閱讀能力層次:伸展) (1)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 (2) 「那麼牠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加強語氣和情感的表達 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讓讀者可以追隨作者的思路 讓讀者更易掌握文章的說明重點 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4. 試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列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2分) (閱讀能力層次:重整、伸展)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5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1)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發現鳥臀部分 無從正確 錯誤 目恐龍化石; 正確 判斷 氣候變冷和食物減少是南極恐龍? ? ? 滅絕的原因。 (2) 地球的各個大陸都會跟隨板塊一部分 無從正確 錯誤 起運動; 正確 判斷 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和亞洲板塊 ? ? ? 碰撞而形成的。 5. 試將下列句子排序,組成一段通順完整的說明文字。(5分):閱讀能力層次:重整: (5) 板塊繼續運動時,泛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2) 地殼的板塊會不斷緩慢移動。 (3) 有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另外有些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 另一板塊下面俯衝,這些板塊運動形成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 (1) 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的板塊構成的。 (4) 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形成一個泛大陸。 6. 根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閱讀下面的科學發現,試解釋由此引申的科學理論。(4分) (閱讀能力層次:創意) 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之後,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為甚麼。 這個發現說明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因為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這種分佈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分裂開了。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6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重點解說1 活學活用 1. 試用2分鐘時間,先閱讀問題,然後閱讀引文,並把重點標示出來,完成練習。:設題目標:閱讀策略??速讀法: (1) 以下哪些內容是本文曾提及的,:可選多於一項::2分::閱讀能力層次:復述: ? 蝗蟲的種類 ? 煮食蝗蟲的方法 蝗蟲所含有的營養 蝗蟲所引致的災害 (2) 試寫出文章的段落大意。:4分::閱讀能力層次:重整: 第一段:說明蝗蟲的益處和價值。 第二段:說明蝗蟲災害與人為因素有關。 蝗蟲 不論在教科書上,還是在農民眼中,蝗蟲都是有害的,因為牠們廣泛地破壞農作物,使農民損失慘重,並多次引致大規模饑荒。然而,蝗蟲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嗎,那倒未必。蝗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B、C和磷、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對不少家禽、鳥類以至人類來說,蝗蟲都是美味而營養豐富的佳餚,一位阿拉伯作家便曾說:「蚱蜢:即蝗蟲:是人類和駱駝的好營養品。」另外,只要使用得宜,蝗蟲還是治病良藥,據《本草綱目》記載,蝗蟲有助治療多種疾病,如破傷風、發熱、凍瘡、氣管炎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等。 誠然,蝗蟲曾為非洲各國帶來嚴重的災害,但當我們對蝗蟲的侵擾深感怨恨時,又有否想過這些災害可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事實上,蝗蟲只是生態系統的一個成員,並參與食物鏈的正常運作,牠們雖然會吃農作物,但同時也是雀鳥和家禽的食物。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蝗蟲的數目理論上應可以得到平衡,那為甚麼還會發生蝗災呢,這與近年出現的溫室效應可說是不無關係。由於人類破壞大自然,工業國又大量燃燒原油,引起了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和下雨規律反常。例如八月本來是旱季,卻因溫室效應而突然雨水大降,那些本已長期進入休眠期的蝗蟲因此突然孵了出來,使蝗蟲數目大增,造成蝗災。從這點來看,要解決蝗災,關鍵其實就在我們人類身上。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7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中一級 單元七 講讀一 重點解說2 活學活用 1. 作者藉課文說明甚麼問題,試在相應的方格內加。(1分):閱讀能力層次:伸展: 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可以引證板塊運動的理論。 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 說明恐龍並不能適應寒冷的氣候。 可以引證恐龍遷移的路線。 2. 根據課文第8段至第12段的內容,填寫下表。(7分):設題目標:說明的順序??時間順序::閱讀能力層次:復述、重整: 時期 地球發展史 2.25億年前 完整的泛大陸形成,恐龍開始出現。 2億年前 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並且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6500萬年前 大陸完全分開,恐龍滅絕。 2. 承上題,上述部分運用了時間(1分)順序,說明地球板塊運動和恐龍的歷史發 展過程(1分)。:設題目標:說明的順序??時間順序::閱讀能力層次:伸展: 4. 根據課文第10段的內容,填寫下表。(4分):目標:說明的順序??空間順序::閱讀能力層次:復述: 泛大陸的四個部分 方位 (1) 北美、歐洲和亞洲 北部 (2) 南美和非洲 南部 (3) 南極洲、澳大利亞 最南部 (4) 印度 南部 5. 承上題,上述部分使用了甚麼說明順序,試簡單說明。(2分):目標:說明的順序??空間順序::閱讀能力層次:伸展: 空間順序,由地球的北面到南面說明二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哪四個部分。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2009 第 8 頁,共 8 頁 朗文香港教育
/
本文档为【恐龙无处不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