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喝中药的技巧

喝中药的技巧

2018-03-14 6页 doc 1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喝中药的技巧喝中药的技巧 摘要: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喝中药技巧未必就是对的。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对病人说这句话。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
喝中药的技巧
喝中药的技巧 摘要: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喝中药技巧未必就是对的。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对病人说这句话。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对于清热类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剂,水温太热,会导致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掉。而对于感冒清热颗粒等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药效。因此,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每种中药都具有苦、辛、酸、麻、咸、涩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来的煎剂将这些味道汇集到一起就会形成难以下咽的气味。特别是一些味觉神经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药、汤药而带来的呕吐现象? 一是采用小量频服法 www.19nm.com chen www.shuozhi.com.cn chen www.xxhhf.com chen www.lychbl.com chen www.szccvc.com chen 即先让病人服一小口试探,若吐就让其吐出,如此两三次后,一般就可适应,然后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会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 即待汤药凉了以后,屏住呼吸一口气将汤药喝完,饮药途中最好不要停顿,以免勾起药味而诱发呕吐。饮完汤药后立即用凉开水漱口再饮少量凉开水。也可嚼一块口香糖以去除药味。 三是采用药物干预法 甘草20克,水煎服,不吐时再服汤药(中药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反甘草药物则不用此法,以免出现相反作用);白芷末6克放于舌上,再以舌舐咽;服药后呕吐不止时:可在汤药中加1,2汤匙姜汁,或服药后再服一些姜汤。 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 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摘要: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喝中药技巧未必就是对的。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对病人说这句话。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对于清热类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剂,水温太热,会导致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掉。而对于感冒清热颗粒等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药效。因此,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每种中药都具有苦、辛、酸、麻、咸、涩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来的煎剂将这些味道汇集到一起就会形成难以下咽的气味。特别是一些味觉神经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药、汤药而带来的呕吐现象? 一是采用小量频服法 即先让病人服一小口试探,若吐就让其吐出,如此两三次后,一般就可适应,然后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会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 即待汤药凉了以后,屏住呼吸一口气将汤药喝完,饮药途中最好不要停顿,以免勾起药味而诱发呕吐。饮完汤药后立即用凉开水漱口再饮少量凉开水。也可嚼一块口香糖以去除药味。 三是采用药物干预法 甘草20克,水煎服,不吐时再服汤药(中药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反甘草药物则不用此法,以免出现相反作用);白芷末6克放于舌上,再以舌舐咽;服药后呕吐不止时:可在汤药中加1,2汤匙姜汁,或服药后再服一些姜汤。 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摘要: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喝中药技巧未必就是对的。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对病人说这句话。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 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对于清热类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剂,水温太热,会导致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掉。而对于感冒清热颗粒等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药效。因此,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每种中药都具有苦、辛、酸、麻、咸、涩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来的煎剂将这些味道汇集到一起就会形成难以下咽的气味。特别是一些味觉神经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药、汤药而带来的呕吐现象? 一是采用小量频服法 即先让病人服一小口试探,若吐就让其吐出,如此两三次后,一般就可适应,然后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会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 即待汤药凉了以后,屏住呼吸一口气将汤药喝完,饮药途中最好不要停顿,以免勾起药味而诱发呕吐。饮完汤药后立即用凉开水漱口再饮少量凉开水。也可嚼一块口香糖以去除药味。 三是采用药物干预法 甘草20克,水煎服,不吐时再服汤药(中药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反甘草药物则不用此法,以免出现相反作用);白芷末6克放于舌上,再以舌舐咽;服药后呕吐不止时:可在汤药中加1,2汤匙姜汁,或服药后再服一些姜汤。 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
本文档为【喝中药的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