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2017-09-01 10页 doc 57KB 1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紫色盆地。它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腹心地带和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万多平方千米;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 四川盆地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50米。地表广泛出露红色岩系,称为红色盆地。盆地西部地势低平,土质肥沃,西北部成都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盆地东部为低山丘陵。盆地中部为方山丘陵,占总...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紫色盆地。它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腹心地带和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万多平方千米;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 四川盆地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50米。地表广泛出露红色岩系,称为红色盆地。盆地西部地势低平,土质肥沃,西北部成都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盆地东部为低山丘陵。盆地中部为方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2%,主要由紫红色砂岩、页岩组成。盆地内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旧时对外交通不便,今已修建成渝、渝利、宝成、成昆、渝黔、襄渝铁路,整治长江航道,开辟了成渝等城市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盆地交通形势有了根本的改变。 四川盆地底部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和川西成都平原三部分;盆地主要城市有中国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成都、绵阳、泸州、南充、自贡、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眉山、资阳等。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盆地大部分区域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文名 四川盆地 外文名 Sichuan Basin 盆地面积 26万多平方千米 地理区位 亚洲中南部,中国西南地区 文化副区 巴蜀文化副区 行政区划 重庆市、四川省 1盆地构成 2盆地特征 ? 地貌特征 ? 形态特征 ? 地形特征 ? 地质特征 3气候环境 ? 气候类型 ? 降水状况 4自然资源 ? 植物资源 ? 动物资源 ? 矿产资源 5盆地经济 ? 产业情况 ? 经济区域 6主要城市 盆地构成编辑 四川盆地聚居着重庆市和四川省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 蜀中都江堰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 [1]连,它是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巴山脉,与汉中盆地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多平方千米,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1]四川盆地在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部分。 盆地特征编辑 地貌特征 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多万平方公里。边缘山地多中山和低山。景观各要素过渡性明显,如动植物组成上分别渗透了华中区 四川盆地(16张) 、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华北区的成分。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边缘山地是四川多种经济林木和用材林基地。农业上水土流失严重。盆地底部多丘陵、低山和平原。地表组成物质新而单一,多砂泥岩与第四纪沉积物。气候上属中亚热带,热量远比边缘山地为高,但降水量不及边缘山地。植被为人工的次生林木所代替,覆被率低,耕地连片,夏伏旱和洪涝是这一地区最大灾害。盆地底部又可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和成都平原三部分,三者以华蓥山和龙泉山为界。 形态特征 盆地底部 (1)在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的盆西平原,系断裂下陷由河流冲积而成,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为我国西南最大的平原,因成都位于平原之中, 故称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海拔460米,750米,地势由西北 盆地形态 向东南倾斜,地表平坦,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30米,50米,它由岷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八条河流冲积联缀而成,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有著名的都江堰自流灌溉,素有“天府”之称。 (2)在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的盆中丘陵,地势低矮,海拔大多在300米,5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米,150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岩层近于水平,在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台阶状的方山丘陵,南部多浅丘,北部多深丘。丘陵地表软硬相间的紫红色砂、页岩极易风化为紫色土,富含磷钾,自然肥力较高,宜种性广,是四川全省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 (3)华蓥山以东为盆东平行岭谷区,由多条近东北西南走向的条状背斜山地与向斜宽谷组成,山地陡而窄,高700米-1000米,其中,华蓥山高1705米,为盆地底部最高峰。山地顶部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蚀后,常成凹槽,故山地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色。山岭间的谷地宽而缓,海拔300米,500米,其间丘陵、平坝交错分布,是平行岭谷区工农业生产主要地区。 边缘山地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属强烈上升的褶皱带。地貌显著特征是,海拔高,过渡性明显,均为一系列中山和低山所围绕。盆地北缘米仓山、大巴山近东西走向,是著名的秦巴山地南翼部分,海拔一般在1500米,2200米之间,山势雄伟,山坡陡峭,沟谷深切,相对高差可达500米,1000米;南缘大娄山属气势磅礴的云贵高原之一部分;西缘有龙门山、邛崃山、峨眉山,山脊海拔都在1500米至,3000米以上,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属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i峨眉山顶峰高3099米,与附近的平原相对高差达2660米,山势巍 [1]峨秀丽,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地形特征 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无论从构 四川--乐山大佛 造还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晚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中成为一个内陆湖盆,但范围要比今日的四川大得多,中生代堆积了厚达3000,4000米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运动使盆地周围褶皱成山,中间相对下陷,轮廓基本形成,盆地内部地层也发生大规模的变形。东部出现一组北东向的褶皱,称盆东褶皱带;中部形成穹窿构造,称盆中穹窿带;西部表现成为盆地沉陷带,为今天盆地的三个地貌区奠定了基础。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对下陷, 成都一带下陷更深。同时,长江切穿巫山,滚滚东流,完成了统一的长江水系,使内流盆地转变为外流盆地。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万多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26万多平方千米。四川盆地内部丘陵、平原交错,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地表形态的不同,以华蓥山、龙泉山为界,盆底可分为三部分: ?华蓥山以东为大致平行的川东岭谷,由东北—西南走向的许多条状山体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与平坝,海拔200,500米,是川东农业和人口集中的地方。 九寨沟 ?华蓥山和龙泉山之间为方山丘陵。区内由于紫红色砂页岩倾角平缓,受切割后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海拔350,450米,相对高度几十米。当地劳动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层深厚的特点,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顶。 ?龙泉山以西为平原。称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海拔约600米。 地质特征 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古生代时相对隆起,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印支运动转换为大型拗陷,晚燕山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后发生褶皱隆起。盆地的格局主要受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向两条构造线控制,构成了典型的菱形盆地,四川广元、四川雅安、四川叙永为菱形的四顶点,东西两边稍长,为380,430公里,南北两边略短,为310,330公里。以上菱形四顶点的连线与盆地内650,750米的等高线大体相当,盆地底部与边缘山地也以此为分界。四川盆地在距今1.4亿年以前,还是内陆湖盆。至距今6.6千万年时,盆地边缘山地迅速隆升,长江中上游水系开始沟通。盆地内湖水东泻奠定了现今之地貌形态。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发源盆地边缘山地的河流大多为“V”型谷,岭谷高差都逾500,1 000米, 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山脊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西北部与西部可超过3000,4000米,如龙门山4984米,峨眉山3099米,小相岭4 791米。地表广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其次为板岩、片岩、结晶灰岩、石英岩、砂泥岩和砾岩,局部有花岗岩和玄武岩。石灰岩分布区可见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盆地南缘兴文县素有“石林洞乡”之称(见兴文石林)。巫山十二峰和金佛山等名山主要也由石灰岩发育而成。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组成的峨眉山及由砂泥岩、砾岩组成的青城山,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为中国著名游览胜地。盆地底部海拔多数在250,700米,地势东南倾,盆地内各河流均由边缘山地汇聚盆地底部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与泥岩所覆盖,故称“红层盆地”,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红层分布最集中地区。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和平原。 海盆时期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湖盆时期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蜀湖”,从 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在中生代漫长的1亿多年里,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即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形成。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还是天然气富集区。这一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一时。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合州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是中国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陆盆时期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 四川盆地 为三部分。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著名的井盐产地。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丰富,平原7%,丘陵52%,低山41%。
/
本文档为【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