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2017-09-21 9页 doc 25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黄兆信/潘旦/万荣根 【专题名称】中小学教育 【专 题 号】G3 【复印期号】2010年12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0年8期第199,204页 【英文标题】Integration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Migrant Peasants Families: Concept,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作者简介】黄兆信,温州大学教师...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 黄兆信/潘旦/万荣根 【专题名称】中小学教育 【专 题 号】G3 【复印期号】2010年12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0年8期第199,204页 【英文标题】Integration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Migrant Peasants Families: Concept,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作者简介】黄兆信,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浙江 温州 325035;潘旦,温州大学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浙江 温州 325035;万荣根,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浙江 温州 325035 【内容提要】近年来,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学界的热点。国内学者运用该理论去解读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城市融合过程,将这 一过程视为一个包括心理、文化、经济等多方面融合的长期过程。基于此理解,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合应包括身份、心理、文化等多维度内涵。因此,融合教育应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互动性的教育实践、重整合的教育机制来构建综合性的教育实施路径,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 键 词】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融合教育EEUU1720052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8-0199-06 一、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概念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社会融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迪尔凯姆(Durkhein)在对自杀现象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此后,学者们沿着实证研究路线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融合理论。20世纪,西方社会学界开始在移民适应问题上运用社会融合理论,随后逐渐发展出两个相互对立的理论派系——同化论(Assimilation)和多元论(Pluralism)。Park认为,同化是弱势群体不断抛弃自己原有文化和行为模式、逐渐适应主流社会的文化和行为,并最终获取与主流人群一样的机会和权利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该过程一旦发生,便具有不可逆性。?Gordon对同化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将这一概念构想为七个维度,认为各维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和“结构融合”(Structural Assimilation)上。?近些年来,美国著名人口学家Massey提出“空间同化”(Spatial Assimilation)的概念,从居住空间的角度为移民的融合过程提供了另一研究视角。?基于美国当代移民的子女在融合过程中所现出的三种可能的融合模式,Portes等学者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隔离性融合”(Segmented Assimilation)理论。?同化论认为弱势的一方通过调 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抛弃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最终消融在主流社会的“熔炉”中,从这个角度讲,社会融合可能意味着外来移民抛弃自己原先的文化传统,被迫接受流入地主流或强势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最后实现完全同化。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同化论受到了一些学者和社会组织的质疑和批评,移民融合的多元论理论视角得以产生。在多元论的理论视角下,一般认为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会相互适应,即不同社会群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同时他们也会在新的定居地重新塑造其身份认同、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最终使得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两种理论的争论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研究视角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一般是指农民工子女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关系网,经历身份认知、心理认同、文化适应等变化的动态过程或状态。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合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述性研究。如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状况进行区域调查,分析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的性和非制度性两方面因素。制度性因素提及最多的就是要改革义务教育与户籍制度之间的紧密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益。非制度性障碍是指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同龄儿童在生活条件、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乃至语言等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使农民工子女受到歧视,导致其人格表现出边缘性特征和孤独自卑、落差、逆反和不满的心理。在分析融合障碍的基础上,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对策。?第二类是解释性研究。如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边缘化状态,从文化适应视角分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必然面临的文化冲突与压力问题,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异化问题。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以促使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流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国内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融合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实施要素与环节进行阐述;从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对外来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与本地儿童相互融合状况、学校适应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目前融合教育的研究较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 二、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内涵 无论是国外学界对移民融合的研究,还是国内学界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及融合教育的研究,都把移民或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看成是一个包括心理、文化、经济等多方面融合的长期过程,从身份融合、心理融合、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这四个维度去分析研究对象的融合需求和程度。?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未成年人,还未涉及经济融合,所以仅从身份融合、心理融合、文化融合三个方面去构建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内涵。 1.制度差异带来的身份融合教育需求 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融合程度与其对自己身份及户籍地位的现实评价相关。由于我国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制度变革滞后导致农民工子女在身份融合上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 从户籍制度本身来看,其最初设立的动因是我国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因此要依据户籍制度进行社会资源分配,进而从根本上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两个社会阶层,两者在社会资源分配上享有不平等的权利,造成了社会不平等。农民工子女作为拥有农村户口 的农民阶层在城市中由于户籍的限制而不能享有与城市学龄儿童平等的权利,从而造成就学中出现的种种障碍。从教育制度来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与户籍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托户籍制度所产生的义务教育学籍制度破坏了城乡儿童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按照户籍来确定学籍使得城市学校可以拒绝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区学校就读,而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地方负责制也导致城市政府由于经济利益而产生推诿现象,最终使农民工子女被隔离在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之外。 现有的制度设计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农民工子女的盲目流动和择校,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划分方式破坏了教育机会均等这一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无论出身、民族、肤色、性别或任何其他无关的特征都不妨碍一个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只有他的个性和才干决定着他得到的教育机会和成就。?但是现有制度设计很显然无法体现这一原则,制度性障碍严重破坏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在教育权利享受上的平等性,进而影响了农民工子女对自我身份及社会地位的正确评价,从而产生了身份融合教育需求。 2.经济差异带来的心理融合教育需求 农民工子女由落后乡村进入繁华都市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及父母收入差距会导致其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心理。其一,农民工子女面临较差的生存环境。农民工子女在衣着、饮食、学习用品、居住条件等方面都与城市儿童有着较大差别,使其无法在城市的同龄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进而产生落差和失衡心理。其二,农民工子女经常在城市中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城市居民无处不在的体现身份优越性的市民性格时时刻刻都让农民工子女体验到挫折感,加之大多数农民工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疏远的亲子关系使父母难以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情况,使子文的挫折感在家庭内部无法得到有效疏解。当这些压力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释放时,必然会通过非正常途径释放,如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个别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如果上述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对农民工子女本人造成心理伤害,也会给社会和谐带来隐患。 3.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融合教育需求 不同的社会结构需要用不同的文化规则进行维持,综合来看,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在差序格局中有机地团结在一起,“礼”是乡村社会运转的规则。现代城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团体格局中机械地结合在一起,“法”是保障秩序的工具。由于我国城乡社会文化差异的广泛存在,作为乡村文化的接受者,农民工子女早期的文化习得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如城乡语言文化、城乡生活习惯和城乡社会礼仪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当他们进入城市接受基础教育时,必然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适应和压力问题。一种文化的持有者总会有文化优越感,本能地对外来文化进行排斥,再加上城市居民的物质优势感,导致文化排斥容易演变成一种文化歧视。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身上的乡土气息往往被城市学生及家长所排斥,这无疑会给农民工子女带来无形的沉重压力。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托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据此,文化适应是个双向过程,即接触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但事实上更多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一边。因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将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发生更多改变,而这一适应过程必然会带来诸多困惑。 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有效解决他们与生俱来的“乡土文化”与流入地的“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是融入城市生活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采取一系列文化融合教育措施,增加城乡文化之间的彼此认知,化解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提高城市学生及家长对外来乡土文化的包容度,帮助农民工子女接受新文化的教化,消除文化行为上的格格不入,此即是农民工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实施路径 1.教育内容多元化 由于农民工子女存在身份、心理、文化等多元化的融合需求,这就要求融合教育内容也应多元化,应构建包括身份融合、心理融合及文化融合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框架。 首先,加强身份融合教育活动。身份融合教育应以制度改革为基础,建立平等地适用于所有公民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子女真正享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实现就近入学、平等就学,实现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的“同参与、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从而消除身份距离。 其次,构建心理融合教育网络。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单独设置心理咨询教育机构,条件不许可的学校则要借助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资源,如可以依托区或市级教研机构,或与大学心理学专业院系合作,或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合作,指导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展全方位、分层次的心理融合教育。学校应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在校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调查情况,分层次开展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活动。如开展群体性的活动,包括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群体互动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科学调节城乡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问题,增加农民工家长的心理健康常识;开展个别心理辅导,针对部分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学生采取主动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正确引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 最后,开展地域文化融合教育。学校应开设“城乡文化融合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城市和乡村文化介绍,城市部分应侧重介绍城市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城市的社会文化,帮助农民工子女熟悉学校和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基本要求,并顺利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乡村部分侧重介绍农村社会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行为特征,让城市教师与学生了解城乡文化差异,进而理解农民工子女一些独特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并从内心接受这些农村的文化、知识。?而城市政府也应充分利用流入地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及名人故居等文教场所,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教育,增进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各类社会组织也应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让城乡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 2.教育实践重互动 农民工子女到了城市后,受自身资源限制,活动范围比较有限,缺乏接触城市里人和物的机会。因此,在融合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应注重农民工子女群体与城市人和物的互动。只有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有更多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双方才会形成更多的肯定性认识,最终消除偏见和歧视,加快融合。在校内,学校应实行混合编班。单独编班是对农民工子女的典型身份歧视和群体性隔离,是隔离教育而不是融合教育。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课内分层教学和课外个别辅导逐步解决。混合编班体现了教育公平,有利于城乡两类学生在课前课后开展互动,在互动中成为教育对方的力量。 在校外,学校应联合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农民工子女多参加城市的社会活动,如在一些社区建立农民工子女社会服务基地,引导农民工子女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对社区产生归属感,由城市生活的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和支持者,加强身份和文化认同感。社区组织可以组织城乡家长之间的家庭教育交流活动,让城市居民在实际的交流中多了解农民工及其子女,对其优秀品质有直观的感悟,增加认同感;同时通过不同家庭背景中的家庭教育经验、问题交流,使得农民工父母的子女家庭教育能力得到提升。 3.教育机制重整合 融合教育应以学校为龙头、社会为纽带、家庭为基地,把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 体”的教育载体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 (本文的写作得到冯晓燕、郭丽莹、李远煦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R. E. Park.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3, No. 6, 1928, pp. 881-893. ?M.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D. S. Massey, B. P. Mulian."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Color Stratification among Hispanics in Philadelphia-Repl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 No. 2, 1985, pp. 396-399. ?A. Portes, M. Zhou. "The New 2nd-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530, 1993, pp. 74-96. ?申振东、乔姗姗、方苏、朱汶龙:《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研究综述》,《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转引自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8年。 ?李红婷:《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
本文档为【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