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

2017-09-19 2页 doc 16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 牛德旺,赵燕民,赵亮 (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安阳455000) · 273 ·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股动脉导管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结果患者均在治疗后一周后内肿胀明显消退,酸胀疼痛各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同侧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其中出院1月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 结论:此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风险、且溶栓效果好,操作简便,便利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
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 牛德旺,赵燕民,赵亮 (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安阳455000) · 273 ·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股动脉导管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结果患者均在治疗后一周后内肿胀明显消退,酸胀疼痛各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同侧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其中出院1月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 结论:此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风险、且溶栓效果好,操作简便,便利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期;治疗探究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7)03—0273—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诸多科室均较常见,以单侧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现,伴有患肢憋胀、疼痛、乏力、局部发热、皮肤色泽变深等症状,多由创伤或长期卧床等引起。DVT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约占脑卒中住院患者的2% ,神经科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常见,由于病人脑部瘀血刚刚被吸收且短时间内又并发血栓性疾病,临床医生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存在用药的矛盾,经常左右为难。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经股动脉导管灌注介入治疗68例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患者,其中女性32例,男性36例,年龄36~78岁,平均62.6岁,68例患者中脑出血保守治疗50例,ll例行微创伤血肿碎吸术,7例行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出血量8~15 ml 8例,15~30 ml 38例,30ml以上22例,二次以上出血者有8例,所选68例患者中下肢血栓确诊时间分别于脑出血后4~60 d,其中7例行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患者治疗时间距脑出血发病时间均大于60 d。 1.2 诊断依据: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出现的单侧下肢急性浮肿、胀痛,皮肤温度可升高,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下床站立或行走后上述症状加重,可出现髂窝、股三角区或腓肠肌处压痛,可伴有浅静脉的扩张。入院时均经血管彩超证实髂、股、胭、胫后静脉内血栓为混合型。68例患者中首发偏瘫一侧下肢肿胀54例,健侧下肢8例,双侧下肢6例。 1.3 治疗方法:68例患者均于局麻下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患侧股动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顺利置入股动脉,置管成功后常规肝素盐水封管,以防形成新血栓,治疗时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输液泵泵入尿激酶50万u(5万U/h),保留导管5~7 d,治疗5~7 d后拔除导管并加压包扎穿刺部位8~12 h。拔管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 IH q12 h共7~10 d,且每三天监测凝血四项,AP'IT延长不超出正常值一倍。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期间应用硫酸镁溶液热敷患肢并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治疗前及治疗后3、7、10、14d定时测量双下肢髌骨上下缘15 em处的大腿和小腿周径并记录对比。 2 结果 68例患者均于治疗后一周内肿胀明显消退,酸胀疼痛症状明显得以改善,治疗期间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再出血,未出现致命性肺栓塞。出院后根据脑出血病程长短及凝血四项结果酌情选用华法令或肠溶阿司匹林巩固治疗1~3月,定期门诊随诊,2例同侧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其中1例于出院后1月发生急性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内、外科均较常见的疾病,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脱水、利尿治疗导致血液黏度升高可能是促进DVT的重要因素 J,文献报道DVT多发生在卧床的4~7 dl3 J,而缺血性脑卒中平均发生时间为18 d左右,可能与梗塞早期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有关 ]。DVT治疗方法很多,溶栓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临床一般多采用全身静脉途径给药,这种方法溶栓药物随着全身血液循环在人体均匀分布,下肢血栓部分药物浓度较低。众所周知,尿激酶在体内半衰期较短,难以在下肢静脉血栓部位保持高浓度,故全身用药途径给药量大而且治疗时间长;笔者也曾经尝试经患侧肢体远端静脉套管针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一方面穿刺较困难,留置针时间不能过长,另一方面远端给药主要作用于表浅静脉和深静脉主干,溶栓效果受到限制。脑血管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原发病为脑出血而且部分病人出血时间不长,故多数临床医师在治疗方面感到棘手,治疗中多采用抬高患肢、局部硫酸镁溶液热敷以及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对静脉给予溶栓药物时再出血风险以及药量的选择与疗效的矛盾感多有顾虑,而使多数患者疗效欠佳。笔者采用介入手段经患肢动脉给予溶栓药物治疗,在血栓部位保持了有效溶栓药物浓度,保证了患者的很好治疗效果。同时较少了溶栓药物的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溶栓后再出血风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笔者认为对于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说,这种治疗方法既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少住院费用,又能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降低溶栓的风险,而且溶栓效果好,操作较为方便,在基层医院均可开展推广应用。当然,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初进行原发病及具体病因治疗外,该方法亦值得推广借鉴。
/
本文档为【脑出血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